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08 阅读:104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视觉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微针贴片技术是利用细小的微针将药物或治疗剂等直接注射到需要淡斑区域肌肤的真皮层,待肌肤完全吸收溶解后对局部斑点进行修复,使得肌肤更加滋润,从而有效解决面部色斑等各种肌肤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对色斑位置进行针对性的淡斑治疗,避免药物或治疗剂在皮肤表面挥发和流失,直接输送到深层组织,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这种方法对皮肤的损伤极小,可使得治疗过程更加安全和舒适。
3.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在对微针贴片技术的淡斑效果进行检测时,针对拍摄前后图像的整体进行对比分析;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丢失淡斑效果的部分细节信息,同时并未将淡斑效果的均匀性考虑到淡斑整体效果上,检测较不全面,且传统在获取像素点的相似点时,仅根据像素点自身的特征属性,没有考虑到像素点的局部分布特征,导致所匹配的像素点的相似点出现较大误差。
4.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通过相机采集微针贴片技术淡斑前、后效果图像,提取淡斑后图像中与淡斑前图像最为相似的对应像素点,同时根据前、后图像中对应像素点周围像素点的分布情况构建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对淡斑效果的均匀性进行检测,构建淡斑效果评估特征,实现淡斑效果的准确、全面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6.本发明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微针贴片淡斑前、后图像,获取阈值分割的淡斑前、后图像;以阈值分割的淡斑前、后图像中各像素点为中心获取邻域窗口,根据邻域窗口内各像素点在淡斑前、后图像中的灰度变化情况得到邻域窗口各像素点的变化系数,获取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矩阵,根据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矩阵构建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根据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得到淡斑前、后图像对应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获取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在淡斑后图像中的局部搜索范围,根据淡斑前图像像素点与所述局部搜索范围内各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得到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根据淡斑前图像像素点及八邻域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得到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根据淡斑前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得到淡斑效果系数;根据淡斑效果系数完成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
7.优选的,所述邻域窗口各像素点的变化系数为邻域窗口内各像素点在淡斑后图像中的灰度值与在淡斑前图像中的灰度值的差值绝对值。
8.优选的,所述获取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矩阵包括:对邻域窗口中各像素点的变化系数进行量化得到各像素点的量化变化系数;将邻域窗口中各像素点的量化变化系数作为变化系数矩阵的各元素。
9.优选的,所述根据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矩阵构建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包括:在变化系数矩阵中,依次统计游程角度方向上连续游程长度个游程变化系数在变化系数矩阵中出现的次数,将所述次数作为变化系数游程矩阵中的各元素,其中,所述游程长度为变化系数游程矩阵中元素所在行,所述游程变化系数为变化系数游程矩阵中元素所在列。
10.优选的,所述根据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得到淡斑前、后图像对应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具体包括:计算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的熵值;将所述熵值的倒数作为淡斑前、后图像对应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
11.优选的,所述获取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在淡斑后图像中的局部搜索范围包括:对于淡斑前图像中各像素点,在淡斑后图像中获取以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坐标为圆心,d为半径的圆,将所述圆作为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的局部搜索范围,其中d为预设半径。
12.优选的,所述根据淡斑前图像像素点与所述局部搜索范围内各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得到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表达式为:式中,为避免分母为零的参数,w为邻域窗口尺寸,为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局部搜索范围内的最大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为所述最大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对应的像素点到局部搜索范围圆心之间的距离,、分别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淡斑后图像像素点的邻域窗口内第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分别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淡斑后图像像素点的邻域窗口内像素点i的八邻域像素点灰度值大于像素点i灰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为邻域窗口内第个像素点与中心像素点之间的距离,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
13.优选的,所述根据淡斑前图像像素点及八邻域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得到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包括:对于淡斑前图像各像素点,计算像素点与八邻域各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差值绝对值的和值;将所述和值的负数作为以自然常数e为底数的指数函数的指数,将像素点
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与所述指数函数的乘积作为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
14.优选的,所述淡斑效果系数为淡斑前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归一化局部修正程度均值。
15.优选的,所述根据淡斑效果系数完成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包括:当淡斑效果系数小于淡斑效果阈值时,微针贴片淡斑效果不佳,当淡斑效果系数大于淡斑效果阈值时,微针贴片淡斑效果佳。
16.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在分析微针贴片技术的淡斑效果容易丢失淡斑效果的部分细节信息,且未考虑淡斑效果的均匀性,检测较不全面。
17.本发明通过采用阈值法,根据淡斑前图像中找到淡斑后图像中与之最为相似的对应像素点,考虑到在获取像素点的相似点时,仅根据像素点自身的特征属性将导致相似点的分析不准确,本实施例通过分析淡斑前、后图像中对应像素点周围像素点的分布情况,结合像素点的局部特征构建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对微针前后的淡斑效果进行评估,以提高淡斑效果均匀性检测的准确性,结合淡斑效果的均匀性,对淡斑效果的细节信息构建特征,评估了淡斑前图像的微针贴片技术的淡斑效果,避免了检测不全面的问题,提升了算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变化系数游程矩阵构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个实施例”或“另一个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22.下面结合附图具体的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的具体方案。
23.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
24.具体的,提供了如下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请参阅图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01,采集微针贴片使用前、后效果图像并进行预处理,作为微针贴片淡斑效
果检测的基础数据。
25.本实施例主要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微针贴片技术的淡斑效果进行检测,由于检测使用微针贴片前后拍摄的图像需要间隔一段修复时间,且微针贴片的图像还可能会受到被拍摄者当天的面部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拍摄方案,对拍摄过程中的光线情况、拍摄角度等因素都需要保持一致,同时要保证被拍摄者当天具备良好的拍摄状态,从而采集到微针贴片使用前、后效果图像。需要说明的是,具体的图像采集过程实施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相机型号以及视角实施者可自行设定,对于淡斑前后图像采集过程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26.至此,即可通过本实施例上述方法采集得到微针贴片使用前、后图像,作为微针贴片淡斑效果视觉检测的基础数据。
27.步骤s002:对比分析微针贴片使用前、后图像,构建淡斑效果特征指标,用于淡斑效果评估检测。
28.对微针贴片使用前、后效果图像分别使用大津阈值进行分割后,得到淡斑前图像和淡斑后图像。大津阈值为公知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29.由于淡斑后图像与淡斑前图像中间间隔了一段时间,尽管已经将拍摄位置、照明强度等外界因素保持一致,但是人的面部也会因为拍摄当天的状态以及其他因素产生一定的差别。此时就需要找到淡斑前、后图像之间对应的像素点,方便对后续微针贴片技术的淡斑效果进行检测。
30.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对淡斑前后图像中的像素点进行准确定位,根据淡斑前图像中的第个像素点为例构建邻域窗口,以淡斑后图像中的第个像素点为例构建邻域窗口,取像素点、的邻域窗口内各自对应的第个像素点,分析像素点在淡斑前后图像中对应位置的变化系数。其中,邻域窗口为像素点大小的邻域窗口,取经验值为9。邻域窗口中的像素点i在淡斑前、后图像中的变化系数表达式具体为:式中,为淡斑后图像像素点与淡斑前图像像素点各自邻域窗口内的第个像素点的变化系数,为淡斑后图像像素点的邻域窗口内的第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邻域窗口内的第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所述变化系数越大,则邻域窗口中的像素点在淡斑前、后图像中的灰度变化程度越高,说明此处淡斑变化较大。
31.由于变化系数的范围较大,在邻域窗口内计算各变化系数的游程矩阵时不容易出现较多相同的变化系数,导致游程矩阵不能很好的体现邻域窗口内的像素点的变化系数分布情况,因此,本实施例将对邻域窗口内的各变化系数进行量化处理,量化方法实施者可自行选取,可通过现有技术实现,不在本实施例保护范围内,对此不做阐述及限制,本实施例中将邻域窗口内对应像素点的变化系数均匀映射到t1-t2的范围内,且t1》t2,t1、t2的取值实施者可自行设定,本实施例设定为t1=1、t2=5。获取邻域窗口内各量化变化系数,将邻域
窗口内各量化变化系数组成变化系数矩阵,记为邻域窗口变化系数矩阵,用于对淡斑前、后图像中邻域窗口内对应各像素点的变化情况进行表征。
32.进一步,本实施例将对邻域窗口变化系数矩阵的分布情况进行检测,结合灰度游程矩阵的获取方法,本实施例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具体获取过程为:对于各变化系数矩阵,本实施例将设定游程角度为0
°
,实施者可自行设定游程角度取值,变化系数游程矩阵中的元素值定义为:对于变化系数矩阵,统计0
°
方向上连续游程长度个游程变化系数在变化系数矩阵中出现的次数,元素所在列为游程长度,元素所在行为游程变化系数,将所述次数作为变化系数游程矩阵中所述元素所在行、所在列的元素值。为更加清楚的说明变化系数游程矩阵中各元素的对应值,将在图2中进行实例说明,游程长度为2,游程变化系数为3,也即在0
°
方向上,连续2个游程变化系数3在变化系数矩阵中出现的次数为1次,也即变化系数游程矩阵中第2列第3行元素对应值为1,具体如图2所示。将获取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记为对应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用于对邻域窗口在淡斑前、后图像中的变化系数分布状况进行检测。
33.至此,根据本实施例上述方法可实现对邻域窗口变化系数游程矩阵的构建,结合变化系数游程矩阵对淡斑前后图像中像素点、的邻域窗口内的量化变化系数分布的相似程度以及均匀性进行检测,计算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的熵值,所述熵的计算为现有公知技术,不在本实施例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相关阐述。根据变化系数游程矩阵的熵值,本实施例将计算淡斑前、后图像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表达式具体为:式中,为淡斑前、后图像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的变化游程矩阵的熵值,为避免分母为零的极小值,为淡斑前后图像中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
34.需要说明的是,越大,表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与淡斑后图像像素点的邻域窗口内对应像素点的变化系数较为一致,说明淡斑前后对应的两个像素点局部窗口内的淡斑效果较为均匀一致,说明淡斑前图像像素点与淡斑后图像像素点越可能为对应像素点。
35.由于淡斑前后皮肤中对应位置只可能出现小范围内的变化,因此,将对淡斑前图像中各像素点在淡斑后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搜索范围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将设定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在淡斑后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局部搜索范围,以降低计算量。所述局部搜索范围的设定具体为:为降低整体计算量,提高检测效率,需要控制淡斑前后图像中对应像素点、之间的距离不易过大,因此,围绕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在淡斑后图像中相同位置处的像素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作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k的局部搜索范围。
36.重复上述方法,获取淡斑前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局部搜索范围,然后计算淡斑前图像像素点k与淡斑后图像中对应的局部搜索范围各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将
最大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记为,其中,在淡斑后图像中计算所对应的像素点到所述局部搜索范围圆心之间的距离,记为。再结合对应像素点、分别求其邻域窗口内各像素点的灰度值在距离影响下之间的差异,得到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表达式具体为:式中,为避免分母为零的参数,取经验值1,实施者可自行设定,w为邻域窗口尺寸,实施者可自行设定,本实施例中w=9,为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局部搜索范围内的最大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为所述最大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对应的像素点到局部搜索范围圆心之间的距离,、分别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淡斑后图像像素点的邻域窗口内第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分别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淡斑后图像像素点的邻域窗口内像素点i的八邻域像素点灰度值大于像素点i灰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也即分别统计像素点i的八邻域像素点灰度值大于像素点i的灰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为邻域窗口内第个像素点与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之间的距离,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距离实施者可自行定义,获取距离的方法有很多,实施者自行选取,本实施例将像素点坐标之间的欧式距离作为所述距离。
37.需要说明的是,表示淡斑前后图像中对应像素点、周围局部窗口内的像素点灰度值变化一致的程度,值越大表示对应像素点周围的变化程度越相似,淡斑的效果越均匀;表示对应像素点、周围局部窗口内对应像素点的灰度值及八邻域像素点在距离影响下的分布情况,越大,表示淡斑前后图像中对应像素点、周围的差异越大,即淡斑效果越明显;通过邻域窗口内各像素点的变化差异,结合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得到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越大,表示淡斑效果越均匀、越明显。
38.重复以上步骤,可以得到淡斑前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
39.由于相邻较近的像素点之间存在局部不均一性,且周围像素点的局部不均一性也间接评价了当前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的准确性,相当于将当前像素点的周围像素点局部贴片有效系数及其分布对当前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进行修正,辅助判断微针贴片的效果。
40.针对这种情况,计算当前像素点与周围八邻域各像素点之间的差值,结合当前像
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得到当前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表达式具体为:式中,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周围八邻域中第个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中心八邻域内各像素点与淡斑后图像中对应像素点的。
41.需要说明的是,为八邻域内各像素点分别与当前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求其差值绝对值,值越大表示当前像素点周围邻域内的微针贴片效果较不统一,间接缩小了当前像素点的微针贴片效果;即得到局部修正程度,值随着局部不均一的程度以得到相应的修正效果。
42.重复以上步骤,可以得到淡斑前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
43.对淡斑前图像中各像素点与淡斑后对应像素点求得的各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进行求和,得到淡斑前图像在使用微针贴片技术后的淡斑效果系数,表达式具体为:式中,为归一化函数,为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的数量,为微针贴片技术对皮肤进行淡斑后的淡斑效果系数,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
4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淡斑前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归一化后求其均值,得到微针贴片技术对皮肤进行淡斑后的淡斑效果系数,越大,表示微针贴片技术的淡斑效果越好。
45.至此,可以得到淡斑前图像在使用微针贴片技术后的淡斑效果系数。
46.步骤s003:将淡斑效果系数与淡斑效果阈值进行比较,完成淡斑效果的检测。
47.设置淡斑效果阈值,将淡斑效果系数与淡斑效果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淡斑效果系数大于淡斑效果阈值,则说明微针贴片技术的淡斑效果较好;否则,微针贴片淡斑效果不佳。需要说明的是,淡斑效果阈值的取值由实施者自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本实施例中设定为。
48.至此,完成微针贴片技术的淡斑效果的检测。
49.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阈值法,根据淡斑前图像中找到淡斑后图像中与之最为相似的对应像素点,同时分析淡斑前、后图像中对应像素点周围像素点的分布情况,结合像素点的局部特征构建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以提高淡斑效果均匀性检测的准确性,结合淡斑效果的均匀性,对淡斑效果的细节信息构建特征,评估了淡斑前图像的微针贴
片技术的淡斑效果,避免了检测不全面的问题,提升了算法的准确性;传统的图像处理技术在分析微针贴片技术的淡斑效果容易丢失淡斑效果的部分细节信息,且未考虑淡斑效果的均匀性,检测较不全面。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传统图像处理技术在微针贴片淡斑效果的检测,具有检测精度高、检测较为全面等有益效果。
5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先后顺序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且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51.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5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微针贴片淡斑前、后图像,获取阈值分割的淡斑前、后图像;以阈值分割的淡斑前、后图像中各像素点为中心获取邻域窗口,根据邻域窗口内各像素点在淡斑前、后图像中的灰度差异得到邻域窗口各像素点的变化系数,获取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矩阵,根据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矩阵构建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根据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得到淡斑前、后图像对应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获取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在淡斑后图像中的局部搜索范围,根据淡斑前图像像素点与所述局部搜索范围内各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得到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根据淡斑前图像像素点及八邻域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得到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根据淡斑前图像中各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得到淡斑效果系数;根据淡斑效果系数完成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域窗口各像素点的变化系数为邻域窗口内各像素点在淡斑后图像中的灰度值与在淡斑前图像中的灰度值的差值绝对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矩阵包括:对邻域窗口中各像素点的变化系数进行量化得到各像素点的量化变化系数;将邻域窗口中各像素点的量化变化系数作为变化系数矩阵的各元素。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矩阵构建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包括:在变化系数矩阵中,依次统计游程角度方向上连续游程长度个游程变化系数在变化系数矩阵中出现的次数,将所述次数作为变化系数游程矩阵中的各元素,其中,所述游程长度为变化系数游程矩阵中元素所在行,所述游程变化系数为变化系数游程矩阵中元素所在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得到淡斑前、后图像对应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具体包括:计算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的熵值;将所述熵值的倒数作为淡斑前、后图像对应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在淡斑后图像中的局部搜索范围包括:对于淡斑前图像中各像素点,在淡斑后图像中获取以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坐标为圆心,d为半径的圆,将所述圆作为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的局部搜索范围,其中d为预设半径。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淡斑前图像像素点与所述局部搜索范围内各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得到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表达式为:
式中,为避免分母为零的参数,w为邻域窗口尺寸,为淡斑前图像中像素点局部搜索范围内的最大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为所述最大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对应的像素点到局部搜索范围圆心之间的距离,、分别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淡斑后图像像素点的邻域窗口内第个像素点的灰度值,、分别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淡斑后图像像素点的邻域窗口内像素点i的八邻域像素点灰度值大于像素点i灰度值的像素点数量,为邻域窗口内第个像素点与中心像素点之间的距离,为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淡斑前图像像素点及八邻域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得到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包括:对于淡斑前图像各像素点,计算像素点与八邻域各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差值绝对值的和值;将所述和值的负数作为以自然常数e为底数的指数函数的指数,将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与所述指数函数的乘积作为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斑效果系数为淡斑前图像中所有像素点的归一化局部修正程度均值。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淡斑效果系数完成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包括:当淡斑效果系数小于淡斑效果阈值时,微针贴片淡斑效果不佳,当淡斑效果系数大于淡斑效果阈值时,微针贴片淡斑效果佳。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视觉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方法,获取阈值分割的淡斑前、后图像;计算邻域窗口各像素点的变化系数,获取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矩阵,根据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矩阵构建邻域窗口的变化系数游程矩阵,进而获取淡斑前、后图像对应邻域窗口中心像素点之间的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根据淡斑程度一致性优势得到淡斑前图像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结合八邻域像素点的局部贴片有效系数计算像素点的局部修正程度,最终得到淡斑效果系数,完成微针贴片技术淡斑效果视觉检测。从而实现微针贴片淡斑效果的视觉检测,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宁 林治东 周婷婷 刘铭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威海迈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3/10/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