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10-08 阅读:10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将可燃性废弃物与主燃料一起投入回转窑进行烧成(煅烧)来处理可燃性废弃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废塑料、木屑、汽车碎屑(asr)等可燃性废弃物具有可作为烧成用燃料来利用的程度的热量。于是,在用于烧成水泥熟料的回转窑方面,正在推进可燃性废弃物作为主燃料的粉煤的辅助燃料的有效利用。下面,有时将用于水泥熟料的烧成的回转窑简称为“窑”。
3.以往,在将可燃性废弃物投入窑时对水泥熟料的质量影响小的窑尾以及预烧炉中的利用已得到了推进。然而,在从窑尾以及预烧炉投入废弃物时,由于废弃物的“后燃(afterburning)”而造成后段的气体温度上升,因此从保护配置于后段的设备的观点出发,在施行洒水处理以使其降低至合适温度。其结果是热耗率(heat consumption rate)降低,因此有必要在使窑进一步接收可燃性废弃物时施以窑前处理。
4.本技术人迄今为止针对将主燃料(粉煤)吹入窑内的燃烧器(下称“主燃烧器”)开发了一种将废塑料等可燃性废弃物的流道设置于主燃料用流道的内侧的主燃烧器(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034626号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1453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6.今后,当预想水泥工厂的可燃性废弃物的接收量会增加时,为了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下提高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能力,需要增大废塑料用的流道的前端截面积。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在废塑料用的流道的外侧设置有空气用流道,因此扩大废塑料用的流道的前端截面积的余地小。
7.作为采用专利文献1的结构并且提高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能力的方法,可以考虑加大主燃烧器整体的直径的方法。但是,若将主燃烧器整体大型化,则有必要对支承主燃烧器的支承钢材进行强化,会增大设置成本。另外,由于设置于主燃烧器的各个流道的截面积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设计运转时的参数(固气比、风速等)。从这样的观点出发,着眼于提高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存在难以导入诸如只将主燃烧器大型化之类的方法的情况。
8.从上述观点出发,研究了与主燃烧器分开地附设可燃性废弃物用的辅助燃烧器的方法。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主燃烧器的垂直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可燃性废弃物用的辅助燃烧器的燃烧装置。
9.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的情况下,被认为在所导入的可燃性废弃物是被粉碎
过的软质废塑料等燃烧性良好的(易燃性的)废弃物时,能够没有特别问题地进行燃烧。然而,从使得水泥工厂中能够接收的废弃物的量增加的观点出发,理想的是今后对于燃烧性比较差的(难燃性的)废弃物也能够与易燃性的废弃物同样地接收。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燃烧装置中,若从可燃性废弃物用的辅助燃烧器投入难燃性的废弃物,则担心在燃烧完毕之前废弃物会降落到水泥熟料上、有可能引起泛白现象发生、游离石灰(f.cao)增加等水泥熟料的品质异常的问题。
10.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由其即使直接原样采用以往的主燃烧器的结构也能够抑制燃烧性比较差的可燃性废弃物向燃烧中的熟料落下的落下率。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1.本发明的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与施行主燃料的吹入的主燃烧器相比更靠垂直上方的位置所配置的第一废弃物燃烧器,向窑内吹入易燃性的第一可燃性废弃物;从与所述第一废弃物燃烧器相比更靠垂直上方的位置所配置的第二废弃物燃烧器,向所述窑内吹入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
12.本说明书内的“可燃性废弃物”是指废塑料、木屑、asr、废轮胎、碳纤维(carbon fiber)、碳纤维强化塑料(cfrp)、肉骨粉或生物质等以有机物为主体的具有燃烧性的一般废弃物以及工业废弃物,且设想能够与粉煤等固体粉末燃料(主燃料)一起作为辅助燃料利用的物质。另外,“生物质”是除了化石燃料以外的能够作为燃料利用的来源于生物的有机物资源,例如废旧榻榻米粉碎物、建设废木材粉碎物、木粉以及锯末等归于其范畴。
13.在上述中例示的可燃性废弃物中,例如碳纤维、cfrp的燃料比(固定碳/挥发成分,也称“燃烧率”)远大于1.0,与废塑料、asr相比较,燃烧性不好。若将这样的难燃性的可燃性废弃物从配置于主燃烧器附近的辅助燃烧器向窑内吹入,则如上所述地,在燃烧完毕之前存在落下至熟料上面的可能性,这是不希望的。
14.另一方面,在考虑将辅助燃烧器设置在从主燃烧器在垂直方向上离开某种程度的位置上并从该辅助燃烧器投入大量的可燃性废弃物的情况下,由于成为热源的辅助燃烧器位于接近窑的内壁的位置,此会存在形成于窑的内壁的耐火砖发生热损耗的顾虑。作为针对该问题的对策,可以考虑将耐火砖本身变更为耐热性比以往高的耐火砖的方法。但是,由于需要利用的砖不同于以往所用的砖,所以存在设置成本增大、砖材料的选择性变窄等问题,存在对导入用于增加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量的辅助燃烧器犹豫不决的顾虑。
15.与此相对,基于上述方法,在比主燃烧器更靠垂直上方的位置设置多个辅助燃烧器。而且,在该多个辅助燃烧器中,从垂直方向上接近主燃烧器一侧的位置所配置的第一废弃物燃烧器向窑内吹入燃烧性比较好的废弃物(第一可燃性废弃物),从垂直方向上比第一废弃物燃烧器更远离主燃烧器的位置所配置的第二废弃物燃烧器向窑内吹入燃烧性比较差的废弃物(第二可燃性废弃物)。
16.第二废弃物燃烧器位于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相比更靠垂直上方的位置,因此若以主燃烧器的位置作为基准则第二废弃物燃烧器配置于垂直方向上足够高的位置。因此,即使在吹入显示为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漂浮时间较长,因此能够在该第二可燃性废弃物落下至窑内的水泥熟料之前的期间内使其燃尽。
17.另一方面,显示易燃性的第一可燃性废弃物与显示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相
比,燃尽所需要的时间短。因此,对于第一可燃性废弃物而言,即使从在垂直方向上比第二废弃物燃烧器更接近主燃烧器的位置所配置的第一废弃物燃烧器吹入,也能够在落下至水泥熟料之前的期间内燃尽。
18.第二废弃物燃烧器是在作为处理对象的可燃性废弃物中仅吹入显示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的构件。因此,与不区别双方的可燃性废弃物地进行吹入的情况相比,会降低通过第二废弃物燃烧器吹入的可燃性废弃物的量并且使温度上升受到抑制。其结果,能够抑制接近第二废弃物燃烧器的窑内壁的温度上升,能够继续利用以往使用的耐火砖。
19.所述第一可燃性废弃物也可以是树脂比例为60质量%以上的废弃物,所述第二可燃性废弃物也可以是树脂比例小于60质量%的废弃物。
20.另外,对于粒径超过20mm的可燃性废弃物,由于存在燃尽所需时间耗费的倾向,因此也可以作为第二可燃性废弃物处理。更详细而言,20mm筛的通过率小于80质量%的可燃性废弃物也可以作为第二可燃性废弃物处理。
21.当在所述窑的轴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一废弃物燃烧器以及所述第二废弃物燃烧器的各自的轴心位置也可以位于第一基准线与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基准线从所述主燃烧器的轴心位置沿垂直方向延长的基准线,所述第二基准线通过使所述第一基准线以所述主燃烧器的轴心位置为中心向着与所述窑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60
°
来得到的基准线。
22.通过设定为上述方式,由于搭乘窑内的气体旋流(swirl flow),确保了可燃性废弃物的漂浮时间,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可燃性废弃物在降落到水泥熟料上之前燃尽的概率。
23.所述主燃烧器也可以从与所述主燃料的吹入部位相比更靠内侧吹入上述第一可燃性废弃物。
24.由此,不施行主燃烧器的设计变更就能够增加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可能量。发明效果
25.基于本发明,不使得主燃烧器大型化就能够增加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量。尤其是,即使是燃烧性比较差的可燃性废弃物也能够降低在燃尽前相对于燃烧中的水泥熟料落下的比例。
附图说明
26.图1是利用了本发明的处理方法的燃烧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面图。图2是从+x侧观察图1中示出的各燃烧器(2、10、11)的前端面时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以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的可设置的位置的示意性图。图4是示出通过模拟设想的主燃烧器的前端结构的横剖面图。图5a是仿照图2示意性地图示出比较例1~4以及实施例1设想的主燃烧器、第一废弃物燃烧器以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图5b是仿照图5a示意性地图示出实施例2设想的主燃烧器、第一废弃物燃烧器以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图5c是仿照图5a示意性地图示出实施例3设想的主燃烧器、第一废弃物燃烧器以
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的位置关系的图。图5d是仿照图5a示意性地图示出实施例4设想的主燃烧器、第一废弃物燃烧器以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的位置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下述附图是示意性地示出的图,图上的尺寸比例与实际的尺寸比例不一致。另外,即使在各图间的尺寸比例也未必一致。
28.图1是利用了本发明的处理方法的燃烧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剖面图。相对于用于对水泥熟料5进行烧成的回转窑1,设置有从窑前侧投入粉煤等主燃料的主燃烧器2以及从相同的窑前侧投入可燃性废弃物(rf1、rf2)的辅助燃烧器10。烧成后的水泥熟料5向熟料冷却器3落下而得到冷却。
29.下面,将垂直方向作为z方向并将回转窑1的轴向作为x方向进行说明。图2是从+x侧观察图1中示出的各燃烧器(2、10、11)的前端面时的示意性俯视图。
30.如图1及图2所示,辅助燃烧器10位于比主燃烧器2更靠垂直上方(+z侧)的位置。辅助燃烧器10具备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以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所述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在垂直方向(z方向)上配置于接近主燃烧器2的位置,所述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在z方向上配置于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相比更远离主燃烧器2的位置。即,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设置于接近回转窑1的内壁1a的位置。
31.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向回转窑1内吹入燃烧性较好的亦即易燃性的可燃性废弃物(第一可燃性废弃物rf1)。另一方面,从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向回转窑1内吹入与第一可燃性废弃物rf1相比燃烧性较差的亦即难燃性的可燃性废弃物(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
32.作为显示易燃性的第一可燃性废弃物rf1,例如可以是树脂比例为60质量%以上的废弃物、燃料比小于1.0的废弃物。但是,即使在符合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粒径大的废弃物,由于存在到燃尽为止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的可能性,所以也可以作为显示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处理。作为第一可燃性废弃物rf1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废塑料、木屑、asr、废轮胎、废榻榻米、肉骨粉或生物质等以有机物为主体的具有燃烧性的废弃物。
33.作为显示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例如可以为树脂比例小于60质量%的废弃物、燃料比超过1.0的废弃物。作为显示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例如可以举出碳纤维、cfrp。另外,如上所述地,粒径非常大的废弃物也可以作为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处理。典型而言,20mm筛的通过率小于80质量%的废弃物也可以作为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处理。
34.通过从z方向上高的位置向回转窑1内吹入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能够确保回转窑1内的漂浮时间。其结果,即使是难燃性的废弃物,也能够在降落到水泥熟料5的表面之前使其燃尽。另一方面,即使将易燃性的第一可燃性废弃物rf1从比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低的位置向回转窑1内投入,也能够在降落到水泥熟料5的表面之前使其燃尽。
35.作为成为水泥熟料5的烧成用的辅助燃料接收的对象的可燃性废弃物(rf1、rf2),当在接收时已提供有与树脂比例、燃料比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根据该信息可识别为第一可燃性废弃物rf1还是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并决定投入目的地的辅助燃烧器(11、12)。另
外,当在接收时未提供上述信息的情况下,例如在设置有回转窑1的水泥工厂也可以采用通过人工分拣的除了树脂以外的混入率的测量、利用各种设备分析的成分分析等来测量树脂比例的方式设定。另外,在水泥工厂中也可以利用使废弃物通过筛子来测量粒径或者根据jis m 8812“煤炭类及焦炭类-工业分析方法”来测量固定碳以及挥发成分从而计算燃料比。
36.从位于接近回转窑1的内壁1a的位置的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仅投入可燃性废弃物中的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其结果,能够将从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投入的可燃性废弃物的流量抑制在一定量以内,因此不会导致回转窑1的内壁1a的温度过度上升。因此,作为回转窑1的内壁1a能够直接原样利用以往的耐火砖。
37.图3是用于说明辅助燃烧器10(11、12)的可设置的位置的示意性图,与图2同样地是从x方向(回转窑1的轴向)观察时的俯视图。
38.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的轴心11a也可以存在于第一基准线p1与第二基准线p2相夹持的区域a1内,该第一基准线p1是从主燃烧器2的轴心2a沿垂直方向(z方向)延长的基准线,该第二基准线p2是通过以主燃烧器2的轴心2a为中心将第一基准线p1向着与回转窑1的旋转方向r1相反的旋转方向r2旋转60
°
来得到的基准线。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的轴心12a也可以同样地存在于区域a1内。
39.通过以使轴心11a和/或轴心12a位于区域a1内的方式设置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以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能够使可燃性废弃物(rf1、rf2)搭乘回转窑1内的旋流而漂浮。由此可进一步确保可燃性废弃物(rf1、rf2)的漂浮时间,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在燃尽前降落到水泥熟料5上的比例。
40.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辅助燃烧器10,具有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以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的两根燃烧器,但是本发明也不排除具备三根以上的燃烧器的情况。即使在辅助燃烧器10具备三根以上的燃烧器的情况下,只要从在垂直方向上接近主燃烧器2一侧的燃烧器吹入易燃性的第一可燃性废弃物rf1并且从在垂直方向上位于远离主燃烧器2一侧的位置亦即位于更靠垂直上方的位置的燃烧器吹入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也是可以的。实施例
41.在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以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投入的废弃物的性状不同的情况下,关于对废弃物的落下率以及回转窑1的内壁1a附近的温度施加的影响,进行了燃烧模拟。下面对模拟条件进行说明。
42.图4是示出在模拟中设想的主燃烧器2的前端结构的横剖面图。横剖面图对应于通过与主燃烧器2的轴垂直的平面进行截取的剖面图。
43.主燃烧器2具备:粉煤等主燃料用流道21,与主燃料用流道21相邻地配置于内侧且形成旋转空气流的第一空气流道22,与主燃料用流道21相邻地配置于外侧且形成旋转空气流的第二空气流道23,与第二空气流道23相邻地配置于外侧且形成直进空气流的第三空气流道24,以及配置于比第一空气流道22更靠内侧的废塑料用流道25。
44.图5a是仿照图2示意性地图示出比较例1~比较例4以及实施例1设想的主燃烧器2以及辅助燃烧器10的位置关系的图。图5b~图5d是仿照图5a示意性地分别图示出实施例2~实施例4设想的主燃烧器2以及辅助燃烧器10的位置关系的图。
45.然而,如参照表2在后面描述地,比较例1对应于构成为不从辅助燃烧器1投入废弃物(rf1、rf2)并且实质上不具备辅助燃烧器10的方案。另外,比较例2是仅从辅助燃烧器10中的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投入废弃物(rf1、rf2)的方式,比较例3是仅从辅助燃烧器10中的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投入废弃物(rf1、rf2)的方式。即,比较例2以及比较例3实质上对应于构成为具备单一的燃烧器作为辅助燃烧器10的方案。
46.在模拟中设想的回转窑1的尺寸为内径5m
×
轴向的长度100m。另外,比较例1~比较例4以及实施例1~实施例4的各自的一次空气比设定成表1所示的空气比。
47.[表1]
[0048]
在按表1中示出的条件设定的一次空气比之下,从主燃烧器2以及辅助燃烧器10(11、12)分别以下述的表2中示出的量投入燃料(主燃料、可燃性废弃物),通过模拟计算出可燃性废弃物的落下率以及回转窑1的内壁1a附近(砖附近)的温度。作为二次空气条件,设定为风量为1800nm3/分钟、气体温度为800℃。另外,在模拟时,利用了ansys公司制的软件fluent ver.2019r2。
[0049]
作为易燃性的第一可燃性废弃物rf1,采用了热变形温度80℃、厚度1mm
×
15mm见方的片状的废塑料(易燃性废塑料)。该废塑料在通过20mm筛的情况下,以80质量%以上的比例通过筛,因此分类为易燃性的废弃物。另一方面,作为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采用了热变形温度80℃、厚度1mm
×
30mm见方的片状的废塑料(难燃性废塑料)。该废塑料在使其通过20mm筛时几乎没有通过筛,因此燃尽需要较多的时间,所以分类为难燃性的废弃物。
[0050]
将模拟结果示于表2中。
[0051]
[表2]
[0052]
如上所述地,比较例1中没有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以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双方投入废塑料。因此,废塑料落下率低并且砖附近最高温度也显示为1850℃以下。然而,在该方法中,由于是与以往相同的规格,因此可处理的废塑料量(可燃性废弃物量)少,没有提高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能力。
[0053]
在比较例2~比较例4以及实施例1~实施例4中,各自从辅助燃烧器(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投入的废塑料的合计流量是通用化的(4.0t/h)。
[0054]
比较例2对应于不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投入废塑料而从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分别以2.0t/h的流量投入易燃性的废塑料以及难燃性的废塑料的情况。另外,比较例3与比较例2相反,对应于不从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投入废塑料而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分别以2.0t/h的流量投入易燃性的废塑料以及难燃性的废塑料的情况。
[0055]
若针对比较例2与比较例3进行对比,则能够确认到在从位于垂直方向的上侧的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投入废塑料的比较例2中与比较例3相比废塑料落下率大幅降低。被认为与比较例3相比基于比较例2能够确保难燃性的废塑料的漂浮时间。
[0056]
然而,在比较例2的情况下,砖附近的最高温度超过1900℃,与比较例3相比是非常高的高温。在比较例2的情况下,从与主燃烧器2相比更靠相当垂直上方的位置分别各以2.0t/h亦即合计4.0t/h的流量投入易燃性的废塑料以及难燃性的废塑料,被认为由此高温的热源会存在于接近回转窑1内的内壁的位置并且形成为高于比较例1和比较例3的温度(高温化)。在该情况下,在使用了以往的耐火砖的情况下,存在高温导致热损耗的问题。
[0057]
即,在比较例2的情况下,由于砖附近的最高温度过高,因此不优选;在比较例3的情况下,由于废塑料落下率过高,因此不优选。根据该结果,在表2中将比较例2以及比较例3的综合评价标记为“c”。
[0058]
比较例4对应于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以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双方分别以1.0t/h的流量投入易燃性的废塑料以及难燃性的废塑料的情况。即,比较例4对应于在垂直方向上不同的位置具备两个燃烧器(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作为辅助燃烧器10并且从各燃烧器投入的废弃物的不进行区别的情况。
[0059]
对于比较例4而言,与比较例3进行对比,废塑料落下率与砖附近的最高温度都上升,不论哪个要素相比于比较例3都变差。根据该结果,在表2中将比较例4的综合评价标记为低于“c”的“d”。
[0060]
实施例1对应于从垂直方向(z方向)上在接近主燃烧器2的位置所设置的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以2.0t/h的流量投入易燃性的废塑料并且从位于比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更靠垂直上方的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以2.0t/h的流量投入难燃性的废塑料的情况。根据表2,通过用实施例1的方法投入废塑料,在废塑料下落率和砖附近的最高温度方面都能够实现较低的值。根据该结果,在表2中将实施例1的综合评价标记为高于“c”的“a”。
[0061]
对于实施例2~实施例4而言,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以及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双方投入的废塑料的性状以及量设为相同于实施例1(通用化)并且对应于仅使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与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但是,当在x方向(回转窑1的轴向)上观察时,回转窑1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0062]
对于实施例2而言,与实施例1相比,在将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设置于以主燃烧器2的轴心2a为中心向着与回转窑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反旋转方向(在图5b中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了60
°
的位置这一点上不同。根据表2,关于砖附近最高温度,显示了与实施例1基本同等的值,并且关于废塑料落下率能够实现更低的值。
[006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在将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设置于以主燃烧器2的轴心2a为中心向着与回转窑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反旋转方向(在图5c中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了60
°
的位置这一点上不同。根据表2,与实施例1相比较,砖附近最高温度以及废塑料落下率都能够实现比实施例1更低的值。根据该结果,在表2中将实施例3的综合评价标记为高于“a”的“a+”。
[0064]
通过将位于垂直上方的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设置于向着与回转窑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后的位置,使得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的+z方向上的坐标位置与实施例1相比稍微接近主燃烧器2一侧。其结果,推定作为热源的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相对于回转窑1的内壁1a稍微远离并且与实施例1相比砖附近最高温度降低了。
[0065]
另外,通过将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设置于向着与回转窑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后的位置,使得从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吹入的难燃性的废塑料(对应于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变得容易搭乘回转窑1内的旋流并漂浮。其结果,推定为在降落之前能够燃尽的比例更高从而与实施例1相比落下率的值进一步降低了。另外,在表2中确认到废塑料落下率是0.0%、在落下前全部的废塑料燃尽。
[0066]
对于实施例4而言,与实施例3相比,在将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设置于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向着+z一侧远离(对应于图5d内的附图标记12j)并且以主燃烧器2的轴心2a为中心向着与回转窑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图5d中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了60
°
的位置这一点上不同。根据表2,关于落下率,与实施例3同样地能够实现0.0%,但是砖附近最高温度比实施例3稍微上升了。然而,对于实施例4的砖附近最高温度而言,与实施例1~实施例2相比
已经充分降低下来,因此在表2中将实施例4的综合评价标记为相同于实施例3的“a+”。
[0067]
在实施例4中,与实施例3相比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位于垂直上方并且相对于回转窑1的内壁1a稍微接近,其结果推定为与实施例3相比砖附近最高温度稍微上升了。根据实施例3~实施例4的结果可知,即使在使得吹入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rf2的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相对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不超出必要范围地远离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降低废塑料落下率。附图标记说明
[0068]
1:回转窑1a:回转窑的内壁2:主燃烧器2a:主燃烧器的轴心3:熟料冷却器5:水泥熟料10:辅助燃烧器11:第一废弃物燃烧器11a:第一废弃物燃烧器的轴心12:第二废弃物燃烧器12a:第二废弃物燃烧器的轴心21:主燃料用流道22:第一空气流道23:第二空气流道24:第三空气流道25:废塑料用流道p1:第一基准线p2:第二基准线rf1:第一可燃性废弃物rf2:第二可燃性废弃物。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与施行主燃料的吹入的主燃烧器相比更靠垂直上方的位置所配置的第一废弃物燃烧器向窑内吹入易燃性的第一可燃性废弃物;从与所述第一废弃物燃烧器相比更靠垂直上方的位置所配置的第二废弃物燃烧器向所述窑内吹入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燃性废弃物是树脂比例为60质量%以上的废弃物;所述第二可燃性废弃物是树脂比例小于60质量%的废弃物。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窑的轴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一废弃物燃烧器以及所述第二废弃物燃烧器的各自的轴心位置位于第一基准线与第二基准线之间的区域,所述第一基准线从所述主燃烧器的轴心位置沿垂直方向延长,所述第二基准线通过使所述第一基准线以所述主燃烧器的轴心位置为中心向着与所述窑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60
°
来得到。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烧器从与所述主燃料的吹入部位相比更靠内侧吹入所述第一可燃性废弃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由其即使对于燃烧性比较差的可燃性废弃物而言也能够抑制向燃烧中的熟料落下的落下率。该可燃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是从与施行主燃料的吹入的主燃烧器相比更靠垂直上方的位置所配置的第一废弃物燃烧器向窑内吹入易燃性的第一可燃性废弃物并且从与第一废弃物燃烧器相比更靠垂直上方的位置所配置的第二废弃物燃烧器向窑内吹入难燃性的第二可燃性废弃物的方法。方法。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雄哉 下田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3.10
技术公布日:2023/10/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