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多个订户身份的通信能力捆绑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08 阅读:8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用户设备装置、用于操作用户设备装置的方法、用于服务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小区中的用户设备装置的基站节点、用于操作基站节点的方法、用于管理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用户设备装置的移动性的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以及用于操作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的方法。
2.在蜂窝无线电通信中,在用户能够经由用户设备装置(例如移动电话)访问由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之前,用户设备装置必须向移动网络运营商识别和认证其自身。通常,这种识别和认证通过存储与订户身份相关联的订户身份信息的订户身份模块(sim)来实现。sim以各种已知方式之一连接到用户设备装置。
3.在某些情况下,对于用户来说,能够对同一用户设备装置使用额外的第二订户身份是有益的。图1和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能够实现这一点的不同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4.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100,其包括支持使用两个sim的用户设备装置110,在这种情况下称为双sim被动操作,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解释。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100还包括无线电接入网络,其中在图1中仅示出了基站节点120。此外,示出了由第一网络运营商op1运营的第一核心网络130a和由第二网络运营商op2运营的第二核心网络130b。
5.因此,用户设备装置110包括两个sim,第一sim 110.2a和第二sim 110.2b,以及具有一组天线110.6.1的射频(rf)前端110.6。第一sim 110.2a包括指示与第一网络运营商op 1的第一核心网络130a相关联的第一订户身份的订户身份信息,而第二sim 110.2b包括指示与第二网络运营商op2的第二核心网络130b相关联的第二订户身份的订户身份信息。
6.此外,用户设备装置110包括通信控制器110,通常包括连接到rf前端110.6和两个sim的基带处理器。通信控制器110.4被配置为经由基站节点120建立到两个核心网络之一的连接。如所图示,具有与第一订户身份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部分112a、122a的无线电承载将用户设备装置110与核心网络130a连接。
7.基站节点120在网络运营商op1和op2之间共享。通信控制器110被配置成一次只为一个订户身份建立无线电承载。sim切换装置110.3根据用户的选择在通信控制器110和第一sim 110.2a或第二sim 110.2b之间建立信令连接。因此,在可以建立用于第二sim 110.2b的另一无线电承载(图1中未示出)之前,无线电承载112a、122a必须被终止。
8.图2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另一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200,包括支持双sim双活动操作的替代用户设备装置210。
9.除了用户设备装置210之外,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200包括与网络运营商op1相关联的核心网络130a和与网络运营商op2相关联的核心网络130b,这已经关于图1进行了描述。此外,在图2所描绘的示例中,示出了两个基站节点220a和220b,它们分别与核心网络
130a和130b相关联。
10.为了支持双sim活动操作,用户设备装置210包括两个rf前端210.6a和210.6b,每个前端分别具有独立的一组天线210.6a.1和210.6b.1。两者都连接到通信控制器210.4。此外,与用户设备装置110相反,通信控制器210.4同时连接到第一sim 110.2a和第二sim 110.2b。作为通信控制器210.4与两个sim和两个独立rf前端同时连接的结果,用户设备装置210被配置成同时建立和维持与两个不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因此,具有无线电承载部分212a和222a的第一无线电承载与第一订户身份相关联,并且经由第一基站节点220a将用户设备装置210与第一核心网络130a连接。第二无线电承载具有与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部分212b和222b,并且经由第二基站节点220b将用户设备装置210与第二核心网络130b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11.鉴于所描述的现有技术,本发明将提供一种改进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该系统使得用户设备装置能够代表两个订户身份进行操作。
12.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这个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户设备装置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的基站节点。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根据权利要求11的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此外,在第四方面,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用于操作用户设备装置的方法;在第五方面,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5的用于操作基站节点的方法;并且在第六方面,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6的用于操作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的方法。
13.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用户设备装置包括射频(在此为rf)前端,其被配置用于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站节点进行rf通信。
14.此外,用户设备装置包括通信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控制rf前端的操作。特别地,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
[0015]-建立与第一订户身份模块(此处为sim)的有效信令连接,该第一订户身份模块包括与第一订户身份(此处为第一身份)相关联的第一订户身份信息,以及
[0016]-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该第二sim包括与不同于第一身份的第二订户身份(此处为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第二订户身份信息。
[0017]
此外,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
[0018]-在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时,建立协议栈的实例,并向基站节点提供身份捆绑能力信息,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rf前端提供的并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以及
[0019]-在经由基站节点建立、维持和终止分别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随后控制rf前端的共享使用和协议栈的已建立实例的共享使用。
[0020]
本发明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在维持无线电承载112a、122a的同时,rf前端110.6建立与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的操作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核心网络130b代表第二订户身份尝试联系用户设备装置110,例如通过寻呼,用户设备装置110将不能响应。此外,本发明认识到,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需要额外的硬件开销,以使得能够同时建立和维持与两个不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特别地,在这样的系统中
需要两个rf前端,每个rf前端具有一组独立的天线,并且需要建立协议栈的两个实例,从而两个身份/sim可以同时活动。换句话说,图2的系统中的用户设备装置像一个物理盒中的两个用户设备装置一样操作。相比之下,降低了用户设备装置的材料和制造成本及其在操作期间的能量使用。在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装置将同时利用两个以上的订户身份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材料和制造成本以及能量使用被降低得甚至更多。
[0021]
在这种上下文下,共享射频前端需要单个rf硬件,包括rf芯片组和最小一组的发射和接收天线以在服务用户设备装置的蜂窝无线电通信标准下使用,正如与仅单个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用户设备装置所需要的。正如本身众所周知的,由sim提供的订户身份信息用于向网络运营商识别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订户。
[0022]
本发明的用户设备装置实现了所描述的优点,因为它仅需要单个rf前端,但同时允许在不同订户身份之间真正共享使用该rf前端。为了允许两个(或更多)订户身份共享使用rf前端,用户设备装置包括通信控制器,该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建立到两个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甚至多于两个不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每个sim包括与不同的相应订户身份相关联的订户身份信息。
[0023]
根据本发明,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在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时建立实例,也就是说,协议栈的单个实例,并且使用它来向基站节点提供身份捆绑能力信息,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rf前端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
[0024]
因此,一旦有两个sim与通信控制器建立了有效信令连接,通信控制器就触发协议栈的实例,以允许与基站的信令交换用于无线电接入网络服务。通过发送身份捆绑能力信息,它向基站节点提供关于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的信息。在建立、维持或终止与第一订户身份或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这允许基站节点使用该共享的通信能力信息。换句话说,基站节点被通知使得能够共享使用由两个身份提供给用户设备的rf通信和移动性服务。如下面将进一步解释的,身份捆绑能力信息允许基站提供服务,例如用于捆绑身份的公共切换过程,而不管它们与相同或不同核心网络运营商的给定从属关系。
[0025]
随后,在经由基站节点建立、维持和终止分别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通信控制器控制rf前端的共享使用和为两个订户身份建立的协议栈的单个实例的共享使用。
[0026]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在服务两个订户身份时不需要核心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协调。下面,将描述用户设备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0027]
本发明不限于以所描述的方式仅服务两个订户身份。用户设备装置的不同实施例支持两个以上订户身份的捆绑。为此,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与相应更高数量的sim建立有效的信令连接,并且向基站节点提供身份捆绑能力信息,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rf前端提供的并且与相应数量的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为了维持有保证的服务质量水平,可以为托管多个sim的捆绑操作的给定类型的用户设备装置定义这种捆绑中涉及的订户身份的数量上限。
[0028]
sim可以由向通信控制器提供订户身份信息的任何合适的装置来实现。这包括已知的sim实现,例如任何已知类型的sim,特别是通用sim(usim)和嵌入式sim(esim)。
[0029]
此外,通信控制器和第一或第二sim之间的有效信令连接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信令信道来实现。具体而言,给定的sim可以包括或不包括在用户设备装置本身中。特别地,sim之一可以不是用户设备装置的一部分,而是外部第二用户设备装置的一部分。
[0030]
因此,在实现无线解决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装置包括无线通信接口,用于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无线通信接口与通信控制器连接。这个实施例在第二sim是另一个用户设备装置的一部分的情况下特别有用。无线通信接口然后被用户设备装置用于经由另一个装置访问订户身份信息。例如,从安装在机动车辆中的用户设备装置中已知,在检测时询问先前安装的第二移动用户设备装置的检测到的第二sim是否应该可有效地连接,并等待用户输入以进行确认。
[0031]
因此,捆绑优选地在检测到第二sim时被触发和执行,并且在一个实施例中,要求用户确认允许与第二sim或身份共享资源。
[0032]
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应用情况涉及其在机动车辆中的使用。在这种应用情况下,通常在生产车辆时,将本发明的用户设备装置安装到车辆中。用户设备的车载rf前端包括用于单一身份的天线组,由一个发射机天线和两个接收天线形成。车载用户设备装置仅具有代表第一身份的第一sim。第一个sim通常作为esim集成到车辆中。在这种应用情况下,第二sim是未安装在车辆上的外部第二用户设备装置的sim。这种第二用户设备装置例如是车辆驾驶员或乘客的手持移动电话或其他便携式用户设备装置。这种第二用户设备装置不需要根据本发明,而是仅支持在车载用户设备装置的通信控制器和第二用户设备装置的第二sim之间的连接,第二sim代表第二身份。这种连接通过已知的方式经由有线或经由无线连接适当地建立。合适的无线连接例如是在车载用户设备装置和外部第二用户设备装置之间的蓝牙连接。
[0033]
这种应用情况的布置允许第二用户设备装置经由服务于车载用户设备装置的基站节点,在分别建立、维持和终止与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获得使用车载rf前端和由车载用户设备装置的通信控制器建立的协议栈实例的共享。该应用情况表明,本发明使得汽车制造商能够将车载天线的数量保持为单个组,这是仅服务于一个身份所需要的。另一方面,第二用户设备装置可以从该天线组的共享使用中获益,该天线组通常具有比汽车内携带的手持装置的天线好得多的辐射性能,该天线受汽车车身的衰减影响。因此,监听一个网络的寻呼和信令的两个用户设备装置都能够从它们各自的核心网络接收消息。由于避免了寻呼或信令升级,这减少了经由空中接口的信令量。
[0034]
在用户设备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通信控制器另外被配置成确定统一通信能力参数,该参数包括由基站节点分配给第一和第二身份中的每一个的单组服务质量关键性能指示符(kpi)。不同的kpi涉及用于给定身份的无线电接入承载的可接入性、终端用户对通信服务的可保持性的影响的ran贡献、ip分组传递的等待时间、在无线服务对给定身份可用的时间百分比意义上的可用性、在切换成功率方面的移动性、给定身份的带宽分配和带宽保护、以及其路由的优先级。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包括通知控制、流比特率和合计比特率的服务质量kpi被通信控制器确定为由基站节点分配给第一和第二身份的统一通信能力参数。这些参数本身从5g nr标准中是已知的。其他已知的服务质量kpi涉及分配和保持优先级(arp)、反射qos属性(rqa)、通知控制、流比特率、合计比特率、默认值以及最大分组丢失率。
[0035]
仅对于保证的比特率(gbr)qos流,附加的qos参数是适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保证流比特率(gfbr)和最大流比特率(mfbr)。这里,gfbr表示在平均时间窗口内保证由网络提供给qos流的比特率。mfbr将该比特率限制到qos流所期望的最高比特率(例如,在ue、ran、upf,过量的业务可能被速率整形或监管功能丢弃或延迟)。
[0036]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每个sim与gfbr和mfbr相关联。给定量的各个量的总和永远不会超过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rf前端提供的并且与第一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只有当两个gfbr都小于总能力时,才会执行mfbr。在整形或降低相关联的gfbr或与第二身份相关联的gfbr之前,两个身份中的任何mfbr将首先经受速率整形。
[0037]
优选地,两个身份的保证比特率保持恒定,并且只有最大流比特率mfbr降低。这也与其中用户1具有gbr承载和非gbr承载直到与用户设备装置的第一身份相关联的无线电能力的情况相关。当用户2建立与第二身份相关联的gbr承载时,非gbr承载将被用户设备装置本身或者被网络减少。
[0038]
通过确定统一的通信能力参数,通信控制器可以确保使用rf前端的共享通信能力,从而尽可能满足分配给每个订户身份的服务质量关键性能指示符。
[0039]
统一通信能力参数的确定由上述实施例的不同变型来不同地执行。
[0040]
在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用户设备装置的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使用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信息在内部确定统一通信能力参数,并且将它们提供给基站节点。通过在内部确定统一通信能力参数的至少一部分时使用存储在sim上的订户身份信息,减少了通过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其他部分交换确定统一通信能力参数而产生的网络流量。
[0041]
在另一个变型中,其可以被用作刚刚描述的变型的补充或替代,用户设备装置的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从基站节点接收统一通信能力参数。从基站节点接收统一通信能力参数需要用户设备装置外部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附加存储能力。然而,它允许更快地更新那些信息,因为它的可用性不依赖于用户设备装置的操作状态。
[0042]
如所提及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其他变型中,上述两种变型被组合用于从外部和内部确定统一通信能力参数的不同部分。
[0043]
为了避免或减轻两个或多个身份可能冲突并行服务请求的情况,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为通信控制器提供了附加的管理功能。特别地,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
[0044]-从与第一或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应用进程接收应用数据承载请求,该应用数据承载请求旨在建立应用数据承载并且其包括所请求的应用服务质量水平;以及
[0045]-观察与相应的第一或第二身份相关联的服务质量限制,并观察任何预先建立的应用数据承载的服务质量要求,以确定等于或小于所请求的应用服务质量水平的应用服务质量水平,并将其分配给应用数据承载请求,以及
[0046]-在与基站节点的信令交换中建立具有所分配的应用服务质量水平的所请求的应用数据承载。
[0047]
在为应用数据承载请求确定应用服务质量水平时通过观察与第一或第二身份相关联的服务质量限制,并且观察任何预先建立的应用数据承载的服务质量要求,通信控制器确保通过为请求身份建立任何附加的应用数据承载,不违反分配给其他身份的预先建立的应用数据承载的服务质量水平。
[0048]
针对多个订户身份的通信能力的捆绑实现了特别有利的移动性管理方案。连接模
式下的移动性,即正在进行的会话期间的移动性,是由网络经由切换命令来完成的。核心网络基于rf参数以及小区负载和其他环境,即提供特殊的正在进行的服务的适合性,来确定目标基站节点。在空闲模式下,基站节点的改变主要基于接收的rf信号和用信号通知的小区优先级来确定。然而,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于两个身份当前处于不同状态,即连接和空闲的情况,这些机制是协调的。特别地,在根据本发明的捆绑被建立之后,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中一个订户身份处于活动模式,而另一个订户身份处于空闲模式。为了即使在用户设备装置跨无线电接入网络的不同小区移动的情况下也维持多个订户身份的共享通信能力的捆绑,通信控制器优选地被配置成在第一或第二身份处于空闲模式时执行切换过程或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通知的小区改变过程中,在向基站节点提供统一通信能力信息之后,以在由网络控制的移动性机制识别和指示的小区上优先选择用于服务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的相同的新基站节点,即切换或小区改变。通过优先选择相同的新基站节点,而不管第一或第二身份是否处于不同的rrc状态,例如,对于所有捆绑的订户身份,连接或空闲,通信控制器防止两个身份对无线电通信能力的已建立共享使用的丢失。
[0049]
在又另一个实施例中,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在确定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丢失时,确定并向基站节点提供仅与第一sim相关联的通信能力信息。在到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丢失的情况下,rf前端不再在第一和第二sim之间共享。通过提供仅与第一sim相关联的通信能力信息来通知基站这种丢失,通信控制器确保rf前端的全部带宽用于与第一身份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而与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任何数据承载被终止,并且移动性管理中两个身份的任何耦合被释放。
[0050]
在下文中,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用于服务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小区中的用户设备装置的基站节点。
[0051]
基站节点包括第一基站控制通信接口,用于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交换移动性控制信息,以建立、维持或终止与至少一个订户身份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该订户身份与用户设备装置相关联。
[0052]
此外,基站节点包括第二基站控制通信接口,用于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装置交换移动性控制信息,以建立、维持或终止与至少一个订户身份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
[0053]
此外,基站节点包括基站控制单元,该基站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经由第一或第二基站控制通信接口接收到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并且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用户设备装置的rf前端提供的共享通信能力的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时,在建立、维持或终止与第一订户身份或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使用共享通信能力信息。
[0054]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基站节点在蜂窝无线电接入网侧提供补充功能,用于处理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用户设备装置的身份捆绑能力。因此,它特别很好适合于为支持所描述的在至少两个订户身份之间共享其rf前端的概念的用户设备装置建立、维护和终止无线电承载。为此,基站节点在从用户设备装置接收到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时,使用该信息来建立、维持或终止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
[0055]
下面,将描述基站节点的优选实施例。
[0056]
基站节点的不同实施例遵循不同的蜂窝无线电通信标准,并且在这些不同的标准
中通常以不同的名称来指代。基站节点的示例性实施例被配置为根据被广泛称为“3g”的标准操作,并被称为“nodeb”,或者根据“4g”标准操作,并被称为“enodeb”,或者根据“5g”标准操作,并被称为新无线电(nr)基站或gnodeb。
[0057]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站控制单元另外被配置成经由第一基站控制通信接口将经由第二基站控制通信接口从给定用户设备装置接收的移动性控制信息转发到一个或多个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通过将移动性控制信息转发到任何相关的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基站节点确保相关的核心网络节点被正确地告知除了别的之外尤其关于给定用户设备装置的共享通信能力的使用。
[0058]
在基站节点的优选实施例中,基站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经由第一基站控制通信接口向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或者经由第二基站控制通信接口向用户设备装置提供身份捆绑支持能力指示符,该身份捆绑支持能力指示符指示基站节点控制由用户设备装置提供的共享通信能力的共享使用的能力。这样,可以在执行附加信令之前提供关于基站节点对身份捆绑支持的可用性的信息。具体地,在由用户设备装置发起的小区重选过程中,或者在由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发起的切换过程中,在小区重选过程或切换过程中可用的所有基站节点中,只有那些基站节点能够被选择,这些基站节点满足必要的身份捆绑能力。
[0059]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用于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管理用户设备装置的移动性的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此处为mme节点。
[0060]
mme节点包括第一和第二mme节点控制通信接口以及移动性控制单元。
[0061]
第一mme节点控制通信接口被配置用于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站节点交换移动性控制信息,以建立、维持或终止与订户身份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该订户身份与用户设备装置相关联。
[0062]
第二mme-节点控制通信接口被配置用于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对等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交换移动性控制信息,以建立、维持或终止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
[0063]
此外,移动性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经由第一或第二控制通信接口接收到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时,执行以下任务,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用户设备装置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并且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其rf前端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
[0064]-将身份捆绑能力信息与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与用户设备装置以及与基站节点相关联;和
[0065]-在建立、维持或终止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经由基站节点和用户设备装置的rf前端来控制共享通信能力的共享使用。
[0066]
mme节点通过向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单个用户设备装置提供经由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单个基站节点建立与不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的能力,来改善已知mme节点的性能。为此,mme节点在从基站节点或另一mme节点接收到指示在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之间共享使用用户设备装置的rf前端的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时,被配置为将身份捆绑能力信息与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与用户设备装置以及与基站节点相关联。换句话说,mme节点被配置成存储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用户设备装置和基站节点与身份捆绑能力信息的关联,以在执行订户身份的移动性管理时有效使用。具体而言,它使用该关联来控制在建立、维持或
终止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经由基站节点和用户设备装置的rf前端对共享通信能力的共享使用。这意味着为了移动性管理过程的目的,订户身份被耦合,而不管耦合的订户身份是否与同一个核心网络运营商相关联。换句话说,mme节点对耦合的订户身份应用相同的移动性管理操作,以便通过甚至通过切换和小区重选过程来控制通过用于两个订户身份的相同基站节点的无线电接入网络服务的提供,来维持它们的耦合。
[0067]
在下面,将描述第三方面的mme节点的实施例。
[0068]
在mme节点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移动性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接收到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时,向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分配各自的服务临时移动订户身份,服务临时移动订户身份包括该身份捆绑信息,其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rf前端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通过将身份捆绑能力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到服务临时移动订户身份中,使得基站节点或对等mme节点知道用户设备装置的共享通信能力,而不需要单独的控制信令交换来确定或传送用户设备装置的身份捆绑。
[0069]
相应地,第二方面的基站节点的其他实施例使它们的基站控制单元配备有从接收的服务临时移动订户身份提取身份捆绑能力信息的附加能力,并且随后使用提取的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来确定在建立、维持或终止与第一订户身份和/或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与相应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用户设备装置的共享通信能力。
[0070]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移动性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第一或第二身份处于活动模式时,在控制涉及从mme节点向对等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中所选择的一个传送移动性控制信息的切换过程中,向对等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中所选择的一个提供与第一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身份捆绑能力信息。在从一个mme节点到所选择的下一个mme节点的切换过程期间,这种身份捆绑能力信息的转发允许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通过给定的用户设备装置维持对身份捆绑的支持,其中所选择的下一个mme节点将接管主体用户设备装置和所耦合的订户身份的移动性管理。
[0071]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用于操作用户设备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0072]-建立与第一订户身份模块(此处为sim)的有效信令连接,该第一订户身份模块包括与第一订户身份(此处为第一身份)相关联的第一订户身份信息;
[0073]-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该第二sim包括与不同于第一身份的第二订户身份(此处为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第二订户身份信息;
[0074]-在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时,建立协议栈的实例,并向基站节点提供身份捆绑能力信息,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rf前端提供的并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和
[0075]-在经由基站节点建立、维持和终止分别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随后控制rf前端的共享使用和协议栈的已建立实例的共享使用。
[0076]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方法共享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用户设备装置的优点。
[0077]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用于在服务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小区中的用户设备装置时操作基站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8]-接收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所述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其rf
前端和协议栈的单个实例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以及
[0079]-在建立、维持或终止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使用由用户设备装置提供的共享通信能力。
[0080]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用于操作基站节点的方法共享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基站节点的优点。
[0081]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用于操作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此处为mme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82]-接收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所述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用户设备装置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并且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其rf前端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
[0083]-将统一通信能力信息与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与用户设备装置以及与基站节点相关联;和
[0084]-在建立、维持或终止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经由基站节点和用户设备装置的rf前端来控制共享通信能力的共享使用。
[0085]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用于操作mme节点的方法共享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mme节点的优点。
[0086]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由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基站节点和本发明第三方面的mme节点的布置形成。这种布置的实施例另外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至少一个用户设备装置。
[0087]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由一种方法形成,该方法形成本发明的第五和第六方面的方法的组合。该方法的实施例还包括本发明第三方面的方法。
[0088]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由计算机程序形成,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控制用户设备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方法的可执行代码。
[0089]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由计算机程序形成,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控制基站节点的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方法的可执行代码。
[0090]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由计算机程序形成,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控制mme节点的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方法的可执行代码。
附图说明
[0091]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进一步的实施例。首先给出了附图的概述,而进一步下面提供了附图的详细描述。
[0092]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被配置用于双sim-被动操作的用户设备装置;
[0093]
图2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支持sim活动操作的替代用户设备装置;
[0094]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用户设备装置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
[0095]
图4示出了包括通信控制器的用户设备装置的替换实施例,该通信控制器被附加地配置成处理来自应用进程的应用数据承载请求;
[0096]
图5示出了包括主机用户设备装置和访客用户设备装置的用户设备装置布置500,
其中主机用户设备装置510是车辆的一部分;
[0097]
图6示出了包括用户设备装置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该用户设备装置包括被配置为执行重选过程的通信控制器;
[0098]
图7示出了图3的基站节点320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0099]
图8示出了作为图3的核心网络的一部分的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
[0100]
图9示出了用于操作用户设备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0101]
图10示出了用于在服务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小区中的用户设备装置时操作基站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和
[0102]
图11示出了用于操作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此处为mme节点)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03]
附图的详细描述开始于提供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布置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概述,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装置的实施例的更详细描述。
[0104]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包括用户设备装置310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300。
[0105]
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300包括由不同网络运营商运营的多个核心网络,图3中仅示出了其中的两个。第一核心网络330a由网络运营商“op1”运营,第二核心网络330b由网络运营商“op2”运营。核心网络330a和330b各自连接到多个基站节点,每个基站节点服务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300的单个小区。图3以示例性方式示出了这些基站节点中的仅一个,基站节点320,其由核心网络330a和核心网络330b使用。此外,图3示出了用户设备装置310,其位于基站节点320的小区内。
[0106]
用户设备装置310包括射频(rf)前端310.6。rf前端310.6包括单个rf硬件,该单个rf硬件包括rf芯片组和单组发射和接收天线310.6.1。用户设备装置310还包括通信控制器310.4,通常也被称为基带处理器,其被配置为控制rf前端310.6的操作。
[0107]
此外,用户设备装置310包括第一订户身份模块(sim)310.2a和第二sim 310.2b,其每个都包括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用于存储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第一订户身份信息(例如国际移动订户身份)和与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第二订户身份信息。通信控制器310.4被配置为分别与第一sim 310.2a和第二sim 310.2b建立有效的信令连接310.3a和310.3b,用于访问相应的订户身份信息。虽然在图3中第一sim 310.2a和第二sim 310.2b每个都被描绘为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但是用户设备装置的其他实施例包括不同形式的sim,诸如嵌入式sim或基于软件的sim。
[0108]
rf前端310.6对应于通常在现有技术的用户设备装置中使用的rf前端,现有技术的用户设备装置仅使用单个订户身份来连接到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核心网络。因此,只要仅建立到第一sim 310.2a的有效信令连接,用户设备装置310的操作与来自现有技术的用户设备装置的操作没有不同。然而,当建立到第一sim 310.2a和第二sim 310.2b的有效信令连接时,用户设备装置310被配置成在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之间提供rf前端310.6的共享使用,其中用户设备装置310允许并行使用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网络300的网络服务。
[0109]
为此,通信控制器310.4被配置成在与第二sim 310.2b建立有效信令连接310.3b
时,建立协议栈的实例,并向基站节点320提供身份捆绑能力信息,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rf前端310.6提供的并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
[0110]
此外,通信控制器310.4被配置成在经由基站节点320建立、维持和终止分别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随后控制rf前端310.6的共享使用和协议栈的已建立实例的共享使用。
[0111]
身份捆绑能力信息向基站节点320指示用户设备装置310使用rf前端310.6来并行使用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访问蜂窝无线电通信网络300的服务。如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基站节点320接收身份捆绑能力信息,并且被配置成在建立、维持或终止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使用由用户设备装置提供的共享通信能力。结果,用户设备装置310使用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并行连接到基站节点320。换句话说,用户设备装置310的rf前端310.6和基站节点320形成复用器和解复用器的组合,用于在用户设备装置310经由基站节点320向蜂窝无线电通信网络300的其他部分之间传输信息。
[0112]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身份与网络运营商“op1”相关联,以及第二身份与网络运营商“op2”相关联。具有无线电承载部分312a和322a的第一无线电承载使用第一订户身份经由基站节点320将用户设备装置310与核心网络330a连接。此外,具有无线电承载部分312b和322b的第二无线电承载使用第二订户身份经由基站节点320将用户设备装置310与核心网络330a连接。可替换地,在基站节点320仅服务于与用户设备装置310的订户身份之一相关联的网络运营商的核心网络的情况下,另一订户身份可以通过漫游机制连接到相关联的网络运营商的核心网络。
[0113]
此外,用户设备装置320被配置成确定统一通信能力参数,包括由基站节点分配给第一和第二身份中的每一个的单组服务质量关键性能指示符(kpi)。在图3所示的用户设备装置310中,统一通信能力参数是存储在每个sim的eeprom中的订户身份信息的一部分,并且通信控制器310.4被配置为使用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信息在内部确定统一通信能力参数,并且将它们提供给基站节点320。然而,在用户设备装置的其他实施例中,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从基站节点320接收统一通信能力参数。然而,在用户设备装置的其他实施例中,统一通信能力参数的部分在内部确定,而统一通信能力参数的其他部分从基站节点320接收。例如,对于在5g标准下操作的用户设备装置,服务质量kpi可以包括5g qos标识符(5gqi)、分配和保持优先级(arp)、反射qos属性(rqa)、通知控制、包括用于保证比特率qos流的保证流比特率和最大流比特率的流比特率、合计比特率、默认值和最大分组丢失率。
[0114]
在图3中,仅示出了对于使用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的rf前端310.6的共享使用绝对必要的用户设备装置320的那些组件,而为了简单起见,省略了其他组件。在下文中,将参考图4描述用户设备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共享使用rf前端310.6所需的在应用层可用的其他组件。
[0115]
图4示出了用户设备装置的可替换实施例410,其还包括通信控制器,该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处理来自应用进程的应用数据承载请求。
[0116]
用户设备装置410在很大程度上与图3的用户设备装置310相同。因此,用户设备装置310所包括的用户设备装置410的所有组件在图4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为了简洁
起见,读者可以参考图3的描述来获得那些组件的详细解释。在下文中,将仅解释对用户设备装置410唯一的那些组件。
[0117]
与用户设备装置310相比,用户设备装置410另外包括应用存储器410.10,用于存储将由用户设备装置410执行的应用的应用程序代码。此外,用户设备装置410包括连接到应用存储器410.10和通信控制器410.4的应用处理器单元410.8。应用处理器单元410.8被配置为作为应用进程加载和执行存储在应用存储器410.10中的应用的应用程序代码。此外,应用处理器单元410.8被配置为根据应用进程将应用进程与第一或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并且向通信控制器410.4发送用于建立与第一或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应用数据承载的请求。此外,应用处理器单元410.8被配置成在应用数据承载请求中包括应用服务质量水平。在用户设备装置410的实施例中,应用服务质量水平指示服务质量等级,其中每个服务质量等级与服务质量限制相关联,例如优先级、分组延迟预算和分组错误丢失率。此外,应用服务质量水平规定了所请求的应用数据承载的最小带宽(对于保证比特率承载)和最大带宽。
[0118]
通信控制器410.4被配置成接收应用数据承载请求。此外,通信控制器410.4被配置为,关于与第一或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服务质量限制以及任何预先建立的应用数据承载的服务质量要求,确定等于或小于所请求的应用服务质量水平的应用服务质量水平,并将其分配给应用数据承载请求。
[0119]
例如,如果预先建立的应用数据承载所使用的带宽与所请求的应用数据承载的最大带宽之和超过了共享rf前端能够处理的最大带宽,则通信控制器410.4被配置为减少应用数据承载的所请求的带宽。可替换地,如果所请求的应用数据承载是保证比特率的数据承载或者具有比预先建立的应用数据承载更高的优先级,则通信控制器410.4被配置为考虑与预先建立的应用数据承载相关联的任何服务质量限制来减小预先建立的应用数据承载的带宽。
[0120]
例如,在5g移动通信标准的情况下,通信控制器410.4被配置为将与第一订户身份或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所有数据流的累积保证流比特率和累积最大流比特率限制为不超过与共享rf前端310.6相关联的最大比特率,其中最大流比特率的降低优先于任何保证流比特率的降低。
[0121]
此外,支持5g标准的用户设备装置410的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控制器410.4被配置成限制所有非保证比特率会话的每个身份的累积最大比特率,使得不超过每个身份的合计最大比特率。在这种情况下,合计最大比特率是每个身份的合计最大比特率。例如,即使与第二订户身份和共享rf前端410.6相关联的合计最大比特率仍将提供足够的带宽,如果将超过与该身份相关联的合计最大比特率,则通信控制器410.4将不允许为第一订户身份建立非gbr会话。
[0122]
最后,通信控制器410.4被配置成在与基站节点320的信令交换中建立具有所分配的应用服务质量水平的所请求的应用数据承载。
[0123]
在下文中,将关于图5描述用户设备的另一实施例。
[0124]
图5示出了包括主机用户设备装置510和访客用户设备装置550的用户设备装置布置500,其中主机用户设备装置510是车辆502的一部分。
[0125]
主机用户设备装置510很大程度上类似于用户设备装置310,并且包括连接到通信
控制器510.4的具有一组天线310.6.1的rf前端310.6。此外,通信控制器510.4连接到第一sim 310.2a。然而,与之前描述的图3和图4的用户设备装置相比,用户设备装置510不包括第二sim 310.2b。相反,用户设备装置510包括连接到通信控制器310.4的蓝牙接口510.12,作为附加的无线通信接口。蓝牙接口510.12被配置为建立到访客用户设备装置550的连接,访客用户设备装置550包括第二sim 310.2b以及还包括蓝牙接口550.12。例如,在图5所示的车辆502的实施例中,访客用户设备装置550被配置成经由蓝牙将其包括其订户身份信息的凭证传送到主机用户设备装置510。随后,主机用户设备装置550接收所有无线电服务,包括针对访客用户设备装置550的无线电服务,如寻呼或呼叫。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车辆502的乘客可以使用扬声器、麦克风或车辆502的任何其他输入或输出装置来使用与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服务,例如诸如拨打或接听电话。
[0126]
在该示例中,访客用户设备装置550对应于车辆502的乘客之一的用户设备装置。虽然访客用户设备装置550包括自己的rf前端(图中未示出),但是由于汽车内无线电波的衰减,访客用户设备装置550使用车辆502的rf前端是有利的。为此,通信控制器510.4被配置为经由蓝牙接口510.12建立到第二sim 310.2b的有效信令连接,用于访问包括在访客用户设备装置550中的第二sim 310.2b的订户身份信息。在车辆502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检测到访客用户设备装置550的存在时,建立有效的信令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至少需要经由主机用户设备装置510的确认,以允许与所述访客用户设备装置550共享资源。
[0127]
主机用户设备装置510的其他实施例也允许建立到多于一个访客用户设备装置的有效信令连接。
[0128]
由于第二sim 310.2b并不总是连接到主机用户设备装置510,所以通信控制器510.4被配置成在确定与第二sim 310.2b的有效信令连接丢失时,确定并向基站节点320提供仅与第一sim 310.2a相关联的通信能力信息。为此,通信控制器510.4被配置成向基站节点320发送用户能力信息消息,其原因是“耦合释放”,以指示与rf前端510.6相关联的通信能力仅由第一订户身份使用。
[0129]
代替蓝牙接口510.12和550.12,主机用户设备装置510和访客用户设备550的其他实施例包括基于不同无线通信标准(例如zigbee或wifi)的无线通信接口。
[0130]
图3-5主要图示出了当用户设备装置连接到单个基站节点时的那些情况。然而,对于移动通信设备,基站节点的频繁改变是常见的。在下文中,将描述用户设备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其被配置为执行重选过程以改变基站节点,这特别适合于其中rf前端在两个订户身份之间共享的情况。
[0131]
图6示出了包括用户设备装置610的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600,用户设备装置610包括被配置为执行重选过程的通信控制器610.4。
[0132]
用户设备装置610和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600包括已经关于图3-5描述的组件。在图6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标记,并且在下面不再描述。读者可以参考关于上述附图给出的那些组件的描述。
[0133]
用户设备装置610包括通信控制器610.4,其连接到具有该组天线610.8的rf前端310.6。此外,并置控制器610.4连接到第一sim 310.2a和第二sim 310.2b。
[0134]
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经由由无线电承载部分312a和322a指示的基站320,在用户设备装置610和核心网络330a之间建立无线电承载。应用数据承载与第一订户身份相关联,
而用户设备装置610相对于第二订户身份处于空闲状态。
[0135]
此外,图6描绘了当核心网络330a执行切换过程并且与第一订户身份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从基站节点320被重新路由到新的基站节点620时的时刻,如箭头650所指示。无线电承载部分612a和622a指示经由基站节点620新建立的无线电承载,其被预定为接管经由基站320的无线电承载的传输。为了防止与第一订户身份相关联的基站节点和与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基站节点不同的情况,通信控制器620被配置成在涉及活动订户身份的切换过程的情况下,为空闲订户身份执行小区重选过程,该过程优先化用于与活动订户身份相关联的传输的基站节点。为此,由通信控制器610.4为两个订户身份建立的协议栈被配置为将优先级分配给由核心网络330a分配给活动订户身份的基站节点620。此外,当用于空闲订户身份的新基站节点由切换过程确定时,用户设备装置610被配置成在由用于活动订户身份的切换过程触发的用于空闲订户身份的小区重选过程期间抑制用于空闲订户身份的信号强度测量。
[0136]
此外,如果用户设备装置610处于与两个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空闲状态,则通信控制器610被配置为执行小区重选过程,在该过程中,为两个订户身份选择相同的基站节点,以避免其中订户身份预占不同小区的情况。为此,用户设备装置610被配置为对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使用相同的小区重选触发参数和相同的小区排序标准。此外,用户设备装置被配置为在小区重选过程期间仅针对订户身份之一执行信号强度测量。
[0137]
在图3-6主要集中于用户设备装置的不同实施例之后,下面的描述现在集中于蜂窝无线电通信网络的那些部分,这些部分必须被修改,使得上面介绍的用户设备装置的实施例能够使用共享通信能力建立与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并行连接。下面将参照图7更详细地描述满足这一要求的图3的基站节点320。
[0138]
图7示出了图3的基站节点320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0139]
基站节点320包括具有多个rf天线320.2.1的rf传输单元320.2,其用作第一基站控制通信接口。通过rf传输单元320.2,基站节点320被配置成建立到位于与基站节点320相关联的小区内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装置的无线电承载。
[0140]
此外,基站节点320包括核心网络节点接口320.4,作为第二基站控制通信接口,用于将基站节点320连接到与基站节点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核心网络的任何节点。具体地,核心网络节点接口320.4被配置为将基站节点320连接到相关联的核心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mme)节点。
[0141]
此外,基站节点320包括基站控制单元320.6,基站控制单元320.6被配置成在经由第一或第二基站控制通信接口接收到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时,将与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以及对给定用户设备装置的引用相关联的统一通信能力信息存储在基站存储单元320.10中,其中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位于基站节点320的小区内的给定用户设备装置提供的共享通信能力。此外,基站控制单元320.6被配置成根据给定用户设备装置的共享通信能力,在建立、维持或终止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无线电承载时使用存储在基站存储器单元320.10中的信息。
[0142]
此外,为了简化切换过程或重选过程,基站控制单元320.6被配置成经由核心网络节点接口320.4向任何mme节点或经由rf传输单元向任何用户设备装置提供身份捆绑支持能力指示符,该身份捆绑支持能力指示符指示基站节点支持由给定用户设备装置提供的共
享通信能力的能力。
[0143]
为了给定用户设备装置的共享通信能力被两个不同的订户身份并行使用,用户设备装置所连接的核心网络也必须支持共享通信能力。在这方面特别相关的是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以下也称为mme节点。下面,描述了支持这些能力的示例性mme节点。
[0144]
图8示出了作为图3的核心网络330a的一部分的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800。
[0145]
mme节点800包括第一mme节点控制通信接口800.2,用于与连接到核心网络330a的基站节点交换移动性控制信息,以建立、维持或终止与订户身份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订户身份与用户设备装置相关联。
[0146]
此外,mme节点800包括第二mme节点控制通信接口800.4,用于与核心网络330a的一个或多个对等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交换移动性控制信息,例如作为跟踪区域更新的结果,用于建立、维持或终止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
[0147]
此外,mme节点800包括移动性控制单元800.6。移动性控制单元800.6包括移动性控制处理器单元800.6.1。移动性控制处理器单元800.6.1被配置成在经由第一控制通信接口800.2或第二控制通信接口800.4接收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时,将身份捆绑能力信息与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与给定用户设备装置以及与给定基站节点相关联。此外,移动性控制处理器单元800.6.1被配置成将相关信息存储在移动性控制存储器单元800.6.2中,移动性控制存储器单元800.6.2也是移动性控制单元800.6的一部分。
[0148]
类似地,移动性控制处理器单元800.6.1被配置成使用存储在移动性控制存储器单元800.6.2中的信息来在建立、维持或终止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控制经由给定基站节点和用户设备装置的rf前端对共享通信能力的共享使用。作为建立、维持或终止与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的一部分,mme节点的一些实施例被配置为针对订户身份之一执行跟踪区域更新过程,作为针对另一订户身份的切换过程的一部分。这在那些情况下尤其有利,例如,在这些情况下,第一订户身份是活动的,另一订户身份是空闲的,并且用户设备装置从当前小区移动到新小区,该新小区不是用户设备装置的当前跟踪区域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移动性控制处理器单元800.6.1被配置为将任何无线电承载的传输从与当前小区相关联的基站节点移动到与新小区相关联的基站节点。由于第二订户身份是空闲的,所以mme节点不需要移动与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任何无线电承载。然而,由于第二订户身份移动到其当前跟踪区域之外,因此需要跟踪区域更新。通过在mme节点侧代表第二订户身份发起跟踪区域更新,减少了用户设备装置与基站节点和核心网络之间在其他方面需要的控制通信。
[0149]
另外,移动性控制单元800.6包括stmsi生成单元800.6.3。stmsi生成单元800.6.3连接到移动性控制处理器单元800.6.1,并且被配置成在接收到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时,向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分配各自的服务临时移动订户身份(stmsi)。具体地,stmsi生成单元800.6.3被配置成生成相应的stmsi,其中每个stmsi包括指示另一身份的订户身份的信息。
[0150]
在下文中,将参考图9-11描述用于操作用户设备装置、基站节点和mme节点的方法。
[0151]
图9示出了用于操作用户设备装置的方法900的流程图。
[0152]
方法900从指示方法900开始的开始端902开始,并且包括四个步骤。
[0153]
在第一步骤904中,建立与第一订户身份模块(此处为sim)的有效信令连接,该第
一订户身份模块包括与第一订户身份(此处为第一身份)相关联的第一订户身份信息。
[0154]
在第二步骤906中,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该第二sim包括与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第二订户身份信息,这里是不同于第一身份的第二身份。
[0155]
在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时以及在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之后,执行第三步骤908。在该第三步骤908中,建立协议栈的实例,并且向基站节点提供身份捆绑能力信息,该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rf前端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
[0156]
在随后的第四步骤910中,在经由基站节点建立、维持和终止分别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控制rf前端的共享使用和协议栈的已建立实例的共享使用。
[0157]
这个最后的步骤910被连续执行,直到到sim之一的有效信令连接丢失。然后,该方法在第四步骤910之后的停止端912处结束。
[0158]
图10示出了方法1000的流程图,该方法1000用于在服务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小区中的用户设备装置时操作基站节点。
[0159]
方法1000从开始端1002开始,并包括多个步骤。
[0160]
在第一步骤1004中,基站节点接收身份捆绑能力信息,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其rf前端和协议栈的单个实例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
[0161]
在第二步骤1006中,由用户设备装置提供的共享通信能力被用于建立、维持或终止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
[0162]
继续执行第二步骤1006,直到基站节点接收到指示用户设备的rf前端不再在两个不同的订户身份之间共享的信息。然后,方法1000以停止端1008结束。
[0163]
图11示出了用于操作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此处为mme节点)的方法1100的流程图。方法1100从开始端1102开始,并且包括三个步骤。
[0164]
在第一步骤1104中,mme节点接收身份捆绑能力信息,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用户设备装置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并且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其rf前端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
[0165]
在第二步骤1106中,mme节点将身份捆绑通信能力信息与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与用户设备装置以及与基站节点相关联。
[0166]
在随后的步骤1108中,在建立、维持或终止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mme经由基站节点和用户设备装置的rf前端来控制共享通信能力的共享使用。继续执行步骤1108,直到mme节点接收到指示用户设备的rf前端不再在两个订户身份之间共享的信息。随后,方法1100在停止端1110处停止。

技术特征:
1.一种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用户设备装置,包括:-射频此处为rf前端,其被配置用于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站节点进行rf通信;-通信控制器,其被配置为控制rf前端的操作;其中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建立与第一订户身份模块此处为sim的有效信令连接,该第一订户身份模块包括与第一订户身份此处为第一身份相关联的第一订户身份信息;-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该第二sim包括与不同于第一身份的第二订户身份此处为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第二订户身份信息;-在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时,建立协议栈的实例,并向基站节点提供身份捆绑能力信息,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rf前端提供的并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在经由基站节点建立、维持和终止分别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随后控制rf前端的共享使用和协议栈的已建立实例的共享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设备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确定统一通信能力参数,所述统一通信能力参数包括由所述基站节点分配给所述第一和第二身份中的每一个的单组服务质量关键性能指示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户设备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信息在内部确定所述统一通信能力参数,并且将它们提供给所述基站节点。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户设备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从所述基站节点接收所述统一通信能力参数。5.根据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户设备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从与第一或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应用进程接收应用数据承载请求,该应用数据承载请求旨在建立应用数据承载并且其包括所请求的应用服务质量水平;和-观察与相应的第一或第二身份相关联的服务质量限制,并观察任何预先建立的应用数据承载的服务质量要求,以确定等于或小于所请求的应用服务质量水平的应用服务质量水平,并将其分配给应用数据承载请求,以及-在与基站节点的信令交换中建立具有所分配的应用服务质量水平的所请求的应用数据承载。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向所述基站节点提供所述统一通信能力信息之后,在第一或第二身份处于空闲模式时在执行切换过程中,或者在执行无线电资源控制信号通知的小区改变过程中,优先选择相同的新基站节点,用于在由网络控制的小区改变所指示的基站上服务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器被配置成在确定与所述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丢失时,确定并向所述基站节点提供仅与所述第一sim相关联的通信能力信息。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装置,包括用于与第二sim建立有效信令连接的无线通信接口,其中,无线通信接口与通信控制器连接。9.一种用于服务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小区中的用户设备装置的基站节点,该基站节点包括

第一基站控制通信接口,用于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交换移动性控制信息,以建立、维持或终止与至少一个订户身份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该至少一个订户身份与用户设备装置相关联;-第二基站控制通信接口,用于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设备装置交换移动性控制信息,以建立、维持或终止与至少一个订户身份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基站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在经由第一或第二基站控制通信接口接收到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并且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用户设备装置的rf前端提供的共享通信能力的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时,在建立、维持或终止与第一订户身份或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使用共享通信能力信息。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节点,其中所述基站控制单元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基站控制通信接口向所述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或者经由所述第二基站控制通信接口向所述用户设备装置提供身份捆绑支持能力指示符,所述身份捆绑支持能力指示符指示所述基站节点控制由所述用户设备装置提供的共享通信能力的共享使用的能力。11.一种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此处为mme节点,用于管理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装置的移动性,包括:-第一mme节点控制通信接口,用于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站节点交换移动性控制信息,以建立、维持或终止与订户身份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该订户身份与用户设备装置相关联;-第二mme节点控制通信接口,用于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对等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交换移动性控制信息,以建立、维持或终止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承载;-移动性控制单元,其被配置成在经由第一或第二控制通信接口接收到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时,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用户设备装置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并且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其rf前端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将身份捆绑能力信息与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与用户设备装置以及与基站节点相关联;和-在建立、维持或终止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经由基站节点和用户设备装置的rf前端来控制共享通信能力的共享使用。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mme节点,其中,所述移动性控制单元被配置成在接收到所述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时,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分配各自的服务临时移动订户身份,所述服务临时移动订户身份包括身份捆绑信息,所述身份捆绑信息指示由所述用户设备装置经由所述rf前端提供的并与所述第一订户身份和所述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mme节点,其中,所述移动性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或第二身份处于活动模式时,在控制涉及从所述mme节点向对等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中所选择的一个传送移动性控制信息的切换过程中,向对等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中所选择的一个提供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身份捆绑能力信息。14.一种用于操作用户设备装置的方法,包括:

建立与第一订户身份模块此处为sim的有效信令连接,该第一订户身份模块包括与第一订户身份此处为第一身份相关联的第一订户身份信息;-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该第二sim包括与不同于第一身份的第二订户身份此处为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第二订户身份信息;-在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时,建立协议栈的实例,并向基站节点提供身份捆绑能力信息,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rf前端提供的并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在经由基站节点建立、维持和终止分别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随后控制rf前端的共享使用和协议栈的已建立实例的共享使用。15.一种用于在服务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小区中的用户设备装置时操作基站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所述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其rf前端和协议栈的单个实例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在建立、维持或终止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使用由用户设备装置提供的共享通信能力。16.一种用于操作移动性管理核心网络节点此处为mme节点的方法,包括:-接收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所述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用户设备装置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并且其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其rf前端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将身份捆绑通信能力信息与第一和第二订户身份、与用户设备装置以及与基站节点相关联;以及-在建立、维持或终止分别与第一订户身份和第二订户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经由基站节点和用户设备装置的rf前端来控制共享通信能力的共享使用。

技术总结
一种在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用户设备装置,包括:射频此处为RF前端,其被配置用于与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站节点进行RF通信;通信控制器,其被配置用于控制RF前端的操作,其中通信控制器被配置用于建立与第一订户身份模块(此处为SIM)的有效信令连接,第一订户身份模块包含与第一订户身份(此处为第一身份)相关联的第一订户身份信息,建立与第二SIM的有效信令连接,第二SIM包含与第二订户身份(此处为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第二订户身份信息,第二身份不同于第一身份,在与第二SIM建立有效信令连接时,建立协议栈的实例,并且向基站节点提供身份捆绑能力信息,该身份捆绑能力信息指示由用户设备装置经由RF前端提供的并且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共享通信能力,以在经由基站节点建立、维持和终止分别与第一身份和第二身份相关联的相应无线电承载时随后控制RF前端的共享使用以及协议栈的已建立实例的共享使用。实例的共享使用。实例的共享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布鲁尔 L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利特辛特里恩德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3/10/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