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08
阅读:9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工程,在水利工程的建筑中需要在地下预埋各种不同水利管道,起到一定的输水作用,地下管道通常使用支撑架将其架起并完成对接,使得水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
3.经过检索,公众号为cn214699493u的专利公开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文中提出“包括主体、高度调节结构、夹紧结构,所述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一号套筒与二号套筒,所述一号套筒位于二号套筒的一侧,所述一号套筒与二号套筒的上方设置有底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体置于需要安装的地方,对其进行固定,通过转动转轮时,转轮转动将带动位于其一侧的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将带动与其一端连接的一号齿轮转动,一号齿轮转动将带动与其外壁相啮合的二号齿轮转动,二号齿轮转动将带动位于其内壁的一号丝杆转动,使一号丝杆沿着其外壁螺纹移动,同时带动定位杆移动,那么与一号丝杆相连接的底座也将移动,达到了调节管道高度的目的,降低了管道连接的难度。”,虽然上述满足了对水利管道的职称作用,但是该装置只能固定在水光支撑的下方,只能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使用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虽然上述满足了对水利管道的职称作用,但是该装置只能固定在水光支撑的下方,只能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使用效率较低。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包括装置主体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铰链、螺母、顶扣、底扣、支座、固定片、支管、圆环、调节螺母和延长管,所述装置主体的中部装有安装座,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
6.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与安装座之间为焊接,所述装置主体与安装座紧密贴合。
7.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铰链,所述铰链的中心圆孔设置有螺母,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设置有顶扣,所述顶扣的底侧设置有底扣,所述安装座的外侧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片,所述支座的底端设置有支管,所述支管的外部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外部设置有调节螺母,所述支管底部设置有延长管。
8.优选的,所述铰链与顶扣之间为焊接,所述铰链底部与顶扣紧密贴合。
9.优选的,所述顶扣与底扣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顶扣与底扣尺寸相匹配。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座通过固定片与支座相连接,所述安装座与支座紧密贴合。
11.优选的,所述支管通过调节螺母与延长管构成拉伸结构,所述支管内径与延长管外径尺寸匹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通过对铰链、螺母、顶扣底扣的设置,在对
水利管道支撑时,首先将水管放在底扣的内部,然后把顶扣放在底扣的上端,通过调节连接两个装置的螺母,最后就可以把水利管道固定在底扣和顶扣的内部,操作简单功能强大,使用方便。
14.通过支座、圆环、调节螺母以及延长管的设置,在固定物体之前,把圆环插入支座的低端,通过向外拉伸来调节三根圆环组合成圆环的半径大小,感觉圆环尺寸较短,可以把延长管插入圆环内部,通过向内退和向外拉来改变整体长度,选定好好通过旋转调节螺母来把延长管卡住,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局部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1、装置主体;2、安装座;3、支撑机构;301、铰链;302、螺母;303、顶扣;304、底扣;305、支座;306、固定片;307、支管;308、圆环;309、调节螺母;310、延长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包括装置主体1和支撑机构3,多功能机构3包括铰链301、螺母302、顶扣303、底扣304、支座305、固定片306、支管307、圆环308、延长管309,装置主体1的中部装有安装座2,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3。
22.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与安装座2之间为焊接,装置主体1与安装座2紧密贴合,使装置更加的稳固。
23.进一步的,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铰链301,铰链301的中心圆孔设置有螺母302,装置主体1顶部设置有顶扣303,顶扣303的底侧设置有底扣304,安装座2的外侧设置有支座305,支座305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片306,支座305的底端设置有支管307,支管307的外部设置有圆环308,圆环308外部设置有调节螺母309,支管307底部设置有延长管310,在对水利管道支撑时,首先把圆环308插入支座305的低端,通过向外拉伸来调节三根圆环组合成圆环的半径大小,感觉圆环尺寸较短,可以把延长管310插入圆环内部,通过向内退和向外拉来改变整体长度,选定好好通过旋转调节螺母309来把延长管卡住,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然后将水管放在底扣的内部,然后把顶扣303放在底扣304的上端,通过调节连接两个装置的螺母302,最后就可以把水利管道固定在底扣304和顶扣303的内部,操作简单功能强大,使用方便。
24.进一步的,调节铰链301与顶扣303之间为焊接,铰链301底部与顶扣303紧密贴合,使装置稳固。
25.进一步的,顶扣303与底扣304之间为螺纹连接,顶扣303与底扣304尺寸相匹配,方便螺母穿插。
26.进一步的,安装座2通过固定片306与支座305相连接,安装座2与支座305紧密贴合,装置稳固。
27.进一步的,支管307通过调节螺母309与延长管310构成拉伸结构,可以快速拉伸长度。
28.工作原理: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在对水利管道支撑时,首先把圆环308插入支座305的低端,通过向外拉伸来调节三根圆环组合成圆环的半径大小,感觉圆环尺寸较短,可以把延长管310插入圆环内部,通过向内退和向外拉来改变整体长度,选定好好通过旋转调节螺母309来把延长管卡住,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然后将水管放在底扣的内部,然后把顶扣303放在底扣304的上端,通过调节连接两个装置的螺母302,最后就可以把水利管道固定在底扣304和顶扣303的内部,操作简单功能强大,使用方便,这样就完成了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的使用过程。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包括装置主体(1)和支撑机构(3),支撑机构(3)包括铰链(301)、螺母(302)、顶扣(303)、底扣(304)、支座(305)、固定片(306)、支管(307)、圆环(308)、调节螺母(309)和延长管(3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中部装有安装座(2),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与安装座(2)之间为焊接,所述装置主体(1)与安装座(2)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铰链(301),所述铰链(301)的中心圆孔设置有螺母(302),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设置有顶扣(303),所述顶扣(303)的底侧设置有底扣(304),所述安装座(2)的外侧设置有支座(305),所述支座(305)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片(306),所述支座(305)的底端设置有支管(307),所述支管(307)的外部设置有圆环(308),所述圆环(308)外部设置有调节螺母(309),所述支管(307)底部设置有延长管(3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301)与顶扣(303)之间为焊接,所述铰链(301)底部与顶扣(303)紧密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扣(303)与底扣(304)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顶扣(303)与底扣(304)尺寸相匹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通过固定片(306)与支座(305)相连接,所述安装座(2)与支座(305)紧密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307)通过调节螺母(309)与延长管(310)构成拉伸结构,所述支管(307)内径与延长管(310)外径尺寸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包括装置主体和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铰链、螺母、顶扣、底扣、支座、固定片、支管、圆环、调节螺母和延长管。装置主体的中部装有安装座,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管道支撑架,首先把圆环插入支座的低端,通过向外拉伸来调节三根圆环组合成圆环的半径大小,感觉圆环尺寸较短,可以把延长管插入圆环内部,通过向内退和向外拉来改变整体长度,选定好好通过旋转调节螺母来把延长管卡住,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使用方便,然后将水管放在底扣的内部,然后把顶扣放在底扣的上端,通过调节连接两个装置的螺母,最后就可以把水利管道固定在底扣和顶扣的内部,操作简单功能强大,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余春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春旺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3/9/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