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08
阅读:92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发光元件驱动电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2.在现代生活中,随处可见用于照明、指示灯作用的发光元件,比如led灯、钨丝灯等。然而发光元件容易受到电源电压值的影响,当电源电压值较高时,发光元件发光得更亮,当电源电压值较低时,发光元件发光得更暗。而电源的电压值难免受到干扰而产生震荡,从而使发光元件会产出忽明忽暗的现象,长此以往容易对发光元件造成伤害,降低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降低电源震荡对发光元件的影响,延长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提供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包括发光元件、电源和恒流模块,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电连接至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接地。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恒流模块使流经发光元件的电流保持在定值,从而使发光元件的发光程度相对稳定,不易受到电源电压值的影响。
7.作为优选,所述恒流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电阻器r3;
8.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电连接至发光元件的负极,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
9.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
10.所述第三电阻器r3和所述第二开关管q2输出端的连接端接地。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源输出端输出工作电压后,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上拉至高电平,此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当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电压等于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电压后,使第二开关管q2导通;第二开关管q2导通后,第一开关管q1截止,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电压下拉至导通电压以下,使第二开关管q2截止;第二开关管q2截止后,第一开关管q1重新导通,循环上述过程,使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能够实现导通截止状态的动态平衡;当动态平衡形成后,此时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电压等效于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电压。而由于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电压为定值u,从而使流经第三电阻器r3的电流为u/r3,进而使流经发光元件的电流也为恒定值,使发光元件的发光程度不会受到电源电压
的影响,延长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
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关管q1和所述第二开关管q2均设置为npn三极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npn三极管能够简单地实现恒流模块中开关管的功能。
1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开关管q1和所述第二开关管q2均设置为nmos场效应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nmos管的优点是功耗小,不需要消耗电流。而npn三极管需要持续的电流,才能维持开关打开的状态,功耗比较大。
16.作为优选,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器r2。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电阻器r2对第一开关管q1起到分压保护作用,使第一开关管q1能够尽量正常工作。
18.作为优选,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发光元件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器r1。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电阻器r1对发光元件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发光元件的正极直接电连接至电源输出端,使发光元件能够尽量正常工作。
20.作为优选,所述发光元件的两端并联有电容器c1,所述电容器c1的正极电连接至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电容器c1的负极电连接至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容器c1起到滤波作用,使发光元件更稳定地工作。
22.作为优选,还包括开关k1,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开关k1接地。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开关k1能够更方便地控制发光元件的启动和关闭。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利用恒流模块使流经发光元件的电流值能够在开关k1闭合后维持在定值,从而使发光元件的发光程度能够在开关k1闭合后尽量保持在一个亮度,降低了电源电压值对发光元件发光程度的影响,延长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利用第一电阻器r1和第二电阻器r2对本实施例中的元器件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图。
27.附图标记:1、恒流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和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
30.参照图1和图2,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包括发光元件、电源、开关k1和恒流模块1,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发光元件的正极,发光元件的负极电连接至恒流模块1的第一输入端,恒流模块1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电源输出端,恒流模块1的输出端通过开关k1接地。当开关k1闭合后,通过恒流模块1使流经发光元件的电流保持在一个定值,从而使发光元件的发光程度能够不容易受到电源的影响,延长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
31.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发光元件设置为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
led1和电源输出端bat+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器r1,第一电阻器r1对发光二极管led1起到保护作用。
32.参照图2,恒流模块1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电阻器r3,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可设置为npn三级管或nmos场效应管,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均设置为npn三极管。当npn三极管的基极接收到高电平信号时,npn三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当npn三极管的基极接收到低电平信号时,npn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第一电阻器r1和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的连接端电连接至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第一开关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至发光二极管led1负极,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基极。第二开关管q2的集电极电连接至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通过开关k1接地。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电连接至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电连接至第二开关管q2的发射极。并且,第一电阻器r1和发光二极管led1正极的连接端和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器r2,第二电阻器r2起到分压保护作用,使第一开关管q1能够正常工作。
33.初始状态下,开关k1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开关管的基极电压通过第一电阻器r1和第二电阻器r2上拉至高电平,从而使发光元件的正极通过第一开关管q1处于开路状态,即此时发光元件不工作。开关k1闭合后,发光元件的正极通过开关k1接地,当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电压等于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电压后,此时第二开关管q2的基极电压被上拉至导通电压,使第二开关管q2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使第一开关管q1的基极电压被下拉,从而使第一开关管q1截止,第一开关管q1截止后,第二开关管q2的基极电压会下拉至低电平,从而使第一开关管q1重新导通,最后循环上述过程,使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能够实现导通截止状态的动态平衡。当动态平衡形成后,此时第一开关管q1的发射极电压等效于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电压。而由于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电压为定值u,从而使流经第三电阻器r3的电流为u/r3,进而使流经发光元件的电流也为恒定值,使发光元件的发光程度不会受到电源电压的影响。
34.除此之外,发光元件的两端并联有电容器c1,电容器c1的正极电连接至发光元件的正极,电容器c1的负极电连接至发光元件的负极,起到滤波作用,提高发光元件的工作稳定性。
35.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的实施原理为:通过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能够在开关k1闭合后维持在动态平衡,使第三电阻器r3的电压始终和第二开关管q2的导通电压相等,从而使流经发光元件的电流值能够在开关k1闭合后保持在定值,进而使发光元件发光程度能够尽量不受到电源电压的影响,延长发光元件的使用寿命。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光元件、电源和恒流模块(1),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电连接至所述恒流模块(1)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恒流模块(1)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恒流模块(1)的输出端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模块(1)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电阻器r3;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入端电连接至发光元件的负极,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阻器r3和所述第二开关管q2输出端的连接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q1和所述第二开关管q2均设置为npn三极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q1和所述第二开关管q2均设置为nmos场效应管。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之间串联有第二电阻器r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出端和所述发光元件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器r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的两端并联有电容器c1,所述电容器c1的正极电连接至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电容器c1的负极电连接至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k1,所述恒流模块(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开关k1接地。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恒流发光元件驱动电路,其包括发光元件、电源和恒流模块,所述电源输出端电连接至所述发光元件的正极,所述发光元件的负极电连接至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恒流模块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至所述电源输出端,所述恒流模块的输出端接地。本申请具有降低电源震荡对发光元件影响,延长发光元件使用寿命的效果。用寿命的效果。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伯卓 刘世豪 李晶欣 李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方久乐汽车电子(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3/9/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