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
未命名
10-08
阅读:128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
背景技术:
2.患者在做完血液透析治疗后,护士会将患者穿刺点处的针头拔出,在贴上无菌创口贴,再在该处佩戴压脉带来对患者穿刺点处进行止血。
3.现有技术中,血透病人用的压脉带一般采用魔术贴来进行粘接佩戴,若出现贴歪时,需要扯动压脉带来重新使其上的魔术贴子面与魔术贴母面对齐,比较费力,而患者生病期间比较虚弱,显得不便捷,且现有血透病人用的压脉带结构简单、功能单一,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急需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可自动收卷压脉带本体,使用该压脉带更便捷,在止血终止时间到达时可提醒患者将该压脉带及时取下,患者穿刺点有渗血时还可及时提醒。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6.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包括压脉带本体和收卷盒,所述收卷盒相对的两侧均开有通孔,所述压脉带本体首尾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收卷盒内;
7.所述收卷盒内部设有收卷机构和控制模块,且所述收卷盒底部通过开孔安装有血液检测模块,所述收卷盒外壁通过开槽设置有显示屏、按键以及提示器,所述按键设有若干个,所述显示屏、按键、提示器和血液检测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8.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辊、电机以及安装环,所述电机与安装环相对排布且均固定于收卷盒内壁,所述收卷辊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安装环内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压脉带本体首端缠绕于收卷辊上。
9.所述收卷辊上套接有两个限位套环,所述压脉带本体首端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套环之间。
10.所述电机为减速电机,所述安装环内壁固定有若干块阻尼,所述阻尼均与收卷辊外壁接触。
11.所述压脉带本体由布条制作而成,且所述压脉带本体中间通过针线连接有弹力带。
12.所述压脉带本体尾端固定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收卷盒内。
13.所述血液检测模块为血液泄露感应器。
14.所述收卷盒内固定有蓄电池。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该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在收卷机构、按键和控制模块的使用下,可自动收
卷压脉带本体,使得该压脉带使用更便捷;可预设该压脉带的使用时间,也就是止血结束时间,在止血终止时间到达时可提醒患者将该压脉带及时取下;在提示器、血液检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的配合使用下,可及时提醒患者穿刺点处有渗血,体现了该压脉带的功能多样化、智能化、便捷性以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卷盒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卷盒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记:压脉带本体1、弹力带2、收卷盒3、显示屏4、按键5、提示器6、通孔7、限位件8、血液检测模块9、收卷辊10、限位套环11、电机12、安装环13、控制模块14。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2.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包括压脉带本体1和收卷盒3,收卷盒3相对的两侧均开有通孔7,压脉带本体1首尾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7并延伸至收卷盒3内;
23.收卷盒3内部设有收卷机构和控制模块14,且收卷盒3底部通过开孔安装有血液检测模块9,收卷盒3外壁通过开槽设置有显示屏4、按键5以及提示器6,按键5设有若干个,显示屏4、按键5、提示器6和血液检测模块9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24.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辊10、电机12以及安装环13,电机12与安装环13相对排布且均固定于收卷盒3内壁,收卷辊10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12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安装环13内并与其转动连接,压脉带本体1首端缠绕于收卷辊10上;
25.电机12为减速电机,安装环13内壁固定有若干块阻尼,阻尼均与收卷辊10外壁接触;
26.压脉带本体1尾端固定有限位件8,限位件8位于收卷盒3内;
27.收卷盒3内固定有蓄电池;
28.具体的,蓄电池为收卷盒3上的电元件供电,该压脉带用于患者血液透析结束后对穿刺点止血。
29.该压脉带使用操作如下:
30.在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结束后,护士将针头拔出后需先用无菌创口贴将穿刺点贴住,对穿刺点进行止血,随后患者或护士可将压脉带本体1套在手上并使其移动至穿刺点处,之后通过点击收卷盒3上的按键5来使控制模块14启动电机12,电机12输出端会带动收卷辊10收卷压脉带本体1,当压脉带本体1贴紧手臂后,再次点击该按键5来关闭电机12,停止收卷,由于安装环13内壁固定有若干块阻尼,阻尼均与收卷辊10外壁接触,所以阻尼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收卷辊10转动,可避免收卷好的压脉带本体1放卷,该压脉带的使用使得患者穿刺点紧闭,使得患者穿刺点止血更佳,可自动收卷压脉带本体1,使得该压脉带使用更便捷。
31.预设该压脉带的使用时间如下:
32.提示器6内设置有两种不同的提示音,分别为提示音一、提示音二,控制模块14内
设置有网络时间,控制模块14会通过电信号传输给显示屏4,方便患者知晓时间,还可预设该压脉带的使用时间,也就是止血结束时间,在止血终止时间到达时方便提醒患者将该压脉带取下,需预设时间时,患者可通过收卷盒3上的按键5来操控控制模块14预设止血终止时间,当到达止血终止时间时,控制模块14会启动提示器6,提示器6发出提示音一时,说明止血终止时间到了,提醒患者松解该压脉带。
33.该压脉带松解操作如下:
34.向外抽动压脉带本体1,当抽力大于阻尼的阻尼时,压脉带本体1会带动收卷辊10转动来使其上的压脉带本体1放卷,进而可使得收卷盒3外部的压脉带本体1变长,之后便可将该压脉带从患者手臂上取出。
35.压脉带本体1由布条制作而成,且压脉带本体1中间通过针线连接有弹力带2;
36.具体的,压脉带本体1收紧过程中会拉动弹力带2,由于弹力带2具有弹性,所以可避免患者穿戴该压脉带时过松或过紧,促使该压脉带时刻贴合患者手臂。
37.收卷辊10上套接有两个限位套环11,压脉带本体1首端位于两个限位套环11之间;
38.具体的,两个限位套环11的设置是为了对收卷辊10上的压脉带本体1进行限位,有利于收卷辊10收卷压脉带本体1更整齐。
39.血液检测模块9为血液泄露感应器;
40.该压脉带感应渗血步骤如下:
41.佩戴该压脉带时,使收卷盒3底部的血液检测模块9贴合患者穿刺点处的无菌创口贴,若患者穿刺点有血液渗出且无菌创口贴外表面沾染有血液时,血液检测模块9会检测到血液,血液检测模块9会将所得到的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14,控制模块14会启动提示器6,此时提示器6发出提示音二来提示患者穿刺点处有血液渗出应及时处理,在提示器6、血液检测模块9以及控制模块14的配合使用下,患者可及时发现穿刺点处有渗血,体现了该压脉带的功能多样化、智能化、便捷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包括压脉带本体(1)和收卷盒(3),所述收卷盒(3)相对的两侧均开有通孔(7),所述压脉带本体(1)首尾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7)并延伸至收卷盒(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盒(3)内部设有收卷机构和控制模块(14),且所述收卷盒(3)底部通过开孔安装有血液检测模块(9),所述收卷盒(3)外壁通过开槽设置有显示屏(4)、按键(5)以及提示器(6),所述按键(5)设有若干个,所述显示屏(4)、按键(5)、提示器(6)和血液检测模块(9)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辊(10)、电机(12)以及安装环(13),所述电机(12)与安装环(13)相对排布且均固定于收卷盒(3)内壁,所述收卷辊(10)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12)输出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安装环(13)内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压脉带本体(1)首端缠绕于收卷辊(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10)上套接有两个限位套环(11),所述压脉带本体(1)首端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套环(1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2)为减速电机,所述安装环(13)内壁固定有若干块阻尼,所述阻尼均与收卷辊(10)外壁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脉带本体(1)由布条制作而成,且所述压脉带本体(1)中间通过针线连接有弹力带(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脉带本体(1)尾端固定有限位件(8),所述限位件(8)位于收卷盒(3)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检测模块(9)为血液泄露感应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盒(3)内固定有蓄电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透析技术领域,血透病人用感应式压脉带,包括压脉带本体和收卷盒,收卷盒相对的两侧均开有通孔,压脉带本体首尾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并延伸至收卷盒内;收卷盒内部设有收卷机构和控制模块,且收卷盒底部通过开孔安装有血液检测模块,收卷盒外壁通过开槽设置有显示屏、按键以及提示器,按键设有若干个,显示屏、按键、提示器和血液检测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自动收卷压脉带本体,使用该压脉带更便捷,在止血终止时间到达时可提醒患者将该压脉带及时取下,患者穿刺点有渗血时还可及时提醒。提醒。提醒。
技术研发人员:王萍 李墨奇 聂凌 邹倩 李丹妮 何文昌 陈婧 张月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3/9/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钣金件快速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壳体结构及锂电池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