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07 阅读:13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


背景技术:

2.目前,使用母线槽代替电线电缆进行输配电,已经在汽车等工业领域、超市等商业场所以及停车场等民用建筑得到广泛的使用,母线槽与电线电缆相比,具有集成化、模块化以及防干扰等多方面的优势。近年来随着数据业务的发展和数据中心建设的高涨,有些企业正在尝试把母线槽应用到数据中心项目上,以前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机柜的输配电基本是采用列头柜加电缆线方式,完全有可能把电力输配母线引入数据中心代替列头柜及电缆线来使用。
3.然而,现有的母线槽的主体多是外壳将线芯固定后采用螺栓锁死,外壳只能根据线芯的体型来设计,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大小的线芯,适用性较低,线芯体型较大时,外壳的材料要随之增多,使得母线槽不够轻便,而且调节不便。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包括下壳板和上壳板,所述上壳板滑动设置在下壳板上,所述下壳板上表面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上壳板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与定位孔匹配,所述下壳板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切槽,所述第二切槽底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上壳板两侧壁均开设有第四切槽,所述第四切槽底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三放置槽和第四放置槽,所述第三放置槽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五放置槽,所述第五放置槽内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二切槽正对第四切槽,所述第二切槽和第四切槽内设置有锁扣机构,所述下壳板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切槽,所述上壳板底部中部开设有第三切槽,所述下壳板的第一切槽和上壳板的第三切槽围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封胶块,所述封胶块内设置有四个导电片。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扣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放置孔,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下端设置有滑动凸起,所述滑动凸起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所述滑动凸起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放置孔,所述第一放置孔正对第二放置孔设置,所述第一放置孔与第二放置孔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固定板侧壁设置有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所述活动板侧壁设置有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所述第三凸起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一沉头孔,所述第一沉头孔内设置有铁块,所述铁块侧壁开设有第二沉头孔,所述第二沉头孔内设置有紧固螺钉,所述第一沉头孔正对第五放置槽开设。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放置槽适配,所述第
二凸起与第一放置槽适配,所述第三凸起与第三放置槽适配,所述第四凸起与第四放置槽适配。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侧壁开设有两个螺纹连接孔,两个所述螺纹连接孔贯穿第二滑槽,所述螺纹连接孔内螺接有锁止螺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放置槽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第四放置槽截面为梯形结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和容纳槽,所述第一滑槽侧壁开设有转孔,所述转孔将第一滑槽和容纳槽连通,所述转孔内转动设置有螺杆,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侧壁开设有与螺杆配合传动的螺纹孔,所述上壳板上设置有固定块。
12.三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壳板的四个导柱插入到对应的下壳板的定位孔内,将安装好导电片的封胶放入第一切槽和第三切槽围成的空腔内,上下滑动上壳板来调节空腔的高度以适应封胶,进而将封胶压紧压牢固,调节好后将锁扣机构扣紧在第四切槽和第二切槽内,将固定板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对应安装到第二放置槽和第一放置槽内,然后通过提拉活动板来适应不同的高度,使得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对应安装到第三放置槽和第四放置槽内,通过铁块和磁铁吸附进而将锁扣机构固定,通过旋转锁止螺母顶紧滑动凸起的侧壁,进而将活动板固定,调节方便快捷,适应性广,通过调节螺杆带动滑动块在第一滑槽内向固定块靠近来调节距离,通过固定块和滑动块来将整个装置安装到与之配套的支架上,安装固定方便。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三维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组装三维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壳板结构三维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板结构三维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板结构主视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机构结构三维爆炸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机构结构三维示意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机构结构剖视图;
23.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结构三维示意图;
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结构主视图;
25.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板结构三维示意图。
26.图中:1、下壳板;101、第一切槽;102、定位孔;103、第二切槽;104、第一放置槽;105、第二放置槽;2、上壳板;21、第三切槽;22、导柱;23、第四切槽;24、第三放置槽;25、第四放置槽;26、第一滑槽;27、容纳槽;28、转孔;29、第五放置槽;3、锁扣机构;31、固定板;311、第二滑槽;312、第一凸起;313、第二凸起;314、螺纹连接孔;315、第二放置孔;32、活动板;321、滑动凸起;3211、第一放置孔;322、第三凸起;3221、第一沉头孔;323、第四凸起;33、铁
块;331、第二沉头孔;34、紧固螺钉;35、弹性件;4、封胶;5、导电片;6、锁止螺母;7、固定块;8、螺杆;9、滑动块;10、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
28.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
29.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包括下壳板1和上壳板2,所述下壳板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切槽101,所述下壳板1上表面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102,所述上壳板2底部中部开设有第三切槽21,所述上壳板2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导柱22,所述导柱22与定位孔102匹配,所述上壳板2通过四个导柱22插入到定位孔102内与下壳板1连接,所述下壳板1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切槽103,所述第二切槽103底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04和第二放置槽105,所述第一放置槽104和第二放置槽105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放置槽105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上壳板2两侧壁均开设有第四切槽23,所述第四切槽23底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三放置槽24和第四放置槽25,所述第三放置槽24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五放置槽29,所述第五放置槽29内设置有磁铁10,所述第四放置槽25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切槽103正对第四切槽23,所述第二切槽103和第四切槽23内设置有用于卡紧上壳板2和下壳板1的锁扣机构3;
30.所述锁扣机构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滑槽311,所述第二滑槽311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放置孔315,所述第二滑槽311内滑动设置有活动板32,所述活动板32下端设置有滑动凸起321,所述滑动凸起32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311内,所述滑动凸起321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放置孔3211,所述第一放置孔3211正对第二放置孔315设置,所述第一放置孔3211与第二放置孔31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5,所述固定板31侧壁开设有两个螺纹连接孔314,两个所述螺纹连接孔314贯穿第二滑槽311,所述螺纹连接孔314内螺接有锁止螺母6,所述固定板31另一侧壁设置有第一凸起312和第二凸起313,所述第一凸起312与第二放置槽105适配,所述第二凸起313与第一放置槽104适配,所述活动板32侧壁设置有第三凸起322和第四凸起323,所述第三凸起322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一沉头孔3221,所述第一沉头孔3221内设置有铁块33,所述铁块33侧壁开设有第二沉头孔331,所述第二沉头孔331内设置有紧固螺钉34,所述第三凸起322与第三放置槽24适配,所述第四凸起323与第四放置槽25适配,所述第一沉头孔3221正对第五放置槽29开设;
31.所述下壳板1的第一切槽101和上壳板2的第三切槽21围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封胶块4,所述封胶块4内设置有四个导电片5,所述上壳板2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6和容纳槽27,所述第一滑槽26侧壁开设有转孔28,所述转孔28将第一滑槽26和容纳槽27连通,所述转孔28内转动设置有螺杆8,所述第一滑槽26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侧壁开设有与螺杆8配合传动的螺纹孔,所述上壳板2上设置有固定块7。
32.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将上壳板2的四个导柱22插入到对应的下壳板1的定位孔102内,将安装好导电片5的封胶4放入第一切槽101和第三切槽21围成的空腔内,上下滑动上壳板2来调节空腔的高度以适应封胶4,进而将封胶4压紧压牢固,调节好后将锁扣机构3
扣紧在第四切槽23和第二切槽103内,首先将固定板31的第一凸起312和第二凸起313分别对应安装到第二放置槽105和第一放置槽104内,然后通过提拉活动板32来适应不同的高度,使得第三凸起322和第四凸起323对应安装到第三放置槽24和第四放置槽25内,通过铁块33和磁铁10吸附进而将锁扣机构3固定,通过旋转锁止螺母6顶紧滑动凸起321的侧壁,进而将活动板32固定,调节方便快捷,适应性广,通过调节螺杆8带动滑动块9在第一滑槽26内向固定块7靠近来调节距离,通过固定块7和滑动块9来将整个装置安装到与之配套的支架上,安装固定方便。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包括下壳板(1)和上壳板(2),所述上壳板(2)滑动设置在下壳板(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板(1)上表面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102),所述上壳板(2)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导柱(22),所述导柱(22)与定位孔(102)匹配,所述下壳板(1)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切槽(103),所述第二切槽(103)底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放置槽(104)和第二放置槽(105),所述上壳板(2)两侧壁均开设有第四切槽(23),所述第四切槽(23)底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三放置槽(24)和第四放置槽(25),所述第三放置槽(24)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五放置槽(29),所述第五放置槽(29)内设置有磁铁(10),所述第二切槽(103)正对第四切槽(23),所述第二切槽(103)和第四切槽(23)内设置有锁扣机构(3),所述下壳板(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一切槽(101),所述上壳板(2)底部中部开设有第三切槽(21),所述下壳板(1)的第一切槽(101)和上壳板(2)的第三切槽(21)围成的空腔内设置有封胶块(4),所述封胶块(4)内设置有四个导电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3)包括固定板(31),所述固定板(3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第二滑槽(311),所述第二滑槽(311)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二放置孔(315),所述第二滑槽(311)内滑动设置有活动板(32),所述活动板(32)下端设置有滑动凸起(321),所述滑动凸起(321)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311)内,所述滑动凸起(321)底部开设有两个第一放置孔(3211),所述第一放置孔(3211)正对第二放置孔(315)设置,所述第一放置孔(3211)与第二放置孔(315)之间设置有弹性件(35),所述固定板(31)侧壁设置有第一凸起(312)和第二凸起(313),所述活动板(32)侧壁设置有第三凸起(322)和第四凸起(323),所述第三凸起(322)侧壁开设有两个第一沉头孔(3221),所述第一沉头孔(3221)内设置有铁块(33),所述铁块(33)侧壁开设有第二沉头孔(331),所述第二沉头孔(331)内设置有紧固螺钉(34),所述第一沉头孔(3221)正对第五放置槽(29)开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312)与第二放置槽(105)适配,所述第二凸起(313)与第一放置槽(104)适配,所述第三凸起(322)与第三放置槽(24)适配,所述第四凸起(323)与第四放置槽(25)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1)侧壁开设有两个螺纹连接孔(314),两个所述螺纹连接孔(314)贯穿第二滑槽(311),所述螺纹连接孔(314)内螺接有锁止螺母(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槽(104)和第二放置槽(105)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放置槽(105)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第四放置槽(25)截面为梯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板(2)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6)和容纳槽(27),所述第一滑槽(26)侧壁开设有转孔(28),所述转孔(28)将第一滑槽(26)和容纳槽(27)连通,所述转孔(28)内转动设置有螺杆(8),所述第一滑槽(26)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侧壁开设有与螺杆(8)配合传动的螺纹孔,所述上壳板(2)上设置有固定块(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快捷轻便的母线槽,包括下壳板和上壳板,所述上壳板滑动设置在下壳板上,所述下壳板上表面四角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上壳板底部四角均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与定位孔匹配,所述下壳板两侧壁均开设有第二切槽,所述第二切槽底部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上壳板两侧壁均开设有第四切槽,本实用新型通过上下滑动上壳板来调节空腔的高度以适应封胶,进而将封胶压紧压牢固,调节好后将锁扣机构扣紧在第四切槽和第二切槽内,通过提拉活动板来适应不同的高度,通过铁块和磁铁吸附进而将锁扣机构固定,通过旋转锁止螺母顶紧滑动凸起的侧壁,进而将活动板固定,调节方便快捷,适应性广。适应性广。适应性广。


技术研发人员:朱光辉 李宏斌 尚松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安策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3/9/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