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07
阅读:13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模具输送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
背景技术:
2.输送模具输送带是专门输送模具的生产线,输送模具的输送线的输送方向单一,仅能从左往右的输送,功能单一,不能多工位,不能定量的对输送的模具进行操作,不能进行多角度的操作输送带上的模具。
3.现有的输送模具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单一,不能多工位操作,实用性低,例如申请号为201921957397.8公开的一种浇注机模具合金液输送带,该输送带不能设置多工位,也不能多工位的对输送的模具进行调整和操作,不能定量和多角度的调整工位。
4.因此,发明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以解决技术中输送模具输送带的多角度输送和对输送的模具进行定量调整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包括输送带主体、感应器、支撑架、立杆、旋钮、齿轮、齿牙板、搭板、转动杆、棘轮、棘齿、座椅、托盘、支撑脚,所述输送带主体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输送带主体上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上安装有旋钮,所述旋钮上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连接有齿牙板,所述支撑架内安装有搭板,所述支撑架内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内设置有棘轮和棘齿,所述转动杆上安装有座椅,所述输送带主体内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安装有支撑脚。
7.优选的,所述感应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感应器之间的距离都相等,且其距离与托盘为长度相适应。
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和立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和输送带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立杆设置有多个,所述立杆的数量与座椅的数量相同。
9.优选的,所述搭板通过轴安装在立杆内,且所述搭板的尺寸与齿牙板上均匀凸起的齿板尺之间的空隙尺寸相吻合。
10.优选的,所述棘齿和棘轮相互啮合,且所述棘齿设置有两个,两个分别为正向和逆向,所述棘轮与转动杆同轴同圆心,且所述转动杆内为空心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座椅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座椅的结构都相同,多个所述座椅均连接有转动杆和立杆。
12.优选的,所述托盘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托盘可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托盘的大小和尺寸都相同。
13.优选的,所述支撑脚为“八”字形,且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脚关于托盘的中点镜像对称,两个所述支撑脚为弹性材料,且所述支撑脚的弧度与输送带主体上输送辊的
直径相吻合。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5.1.通过在输送带主体的输送辊上安装托盘能输送的模具进行定量的输送,以及托盘的安装和拆卸都是极为方便的,能根据模具输送过程中的需求来选择性安装托盘;
16.2.通过在输送带主体上安装有多个座椅,座椅的高度能根据需要调整,也能根据需要转动座椅的角度,提高座椅的舒适度,在输送带主体上安装多个座椅来实现多工位的对输送带上的模具进行定量的输送和多角度的操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的立体爆炸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杆的内部剖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旋钮和转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输送带主体;2、感应器;3、支撑架;4、立杆;5、旋钮;6、齿轮;7、齿牙板;8、搭板;9、转动杆;10、棘轮;11、棘齿;12、座椅;13、托盘;14、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包括输送带主体1、感应器2、支撑架3、立杆4、旋钮5、齿轮6、齿牙板7、搭板8、转动杆9、棘轮10、棘齿11、座椅12、托盘13、支撑脚14,输送带主体1上设置有感应器2,输送带主体1上安装有立杆4,立杆4上安装有旋钮5,旋钮5上啮合连接有齿轮6,齿轮6上连接有齿牙板7,支撑架3内安装有搭板8,支撑架3内设置有转动杆9,转动杆9内设置有棘轮10和棘齿11,转动杆9上安装有座椅12,输送带主体1内设置有托盘13,托盘13上安装有支撑脚14。
26.感应器2设置有多个,多个感应器2之间的距离都相等,且其距离与托盘13为长度相适应,支撑架3和立杆4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架3和输送带主体1固定连接,立杆4设置有多个,立杆4的数量与座椅12的数量相同,搭板8通过轴安装在立杆4内,且搭板8的尺寸与齿牙板7上均匀凸起的齿板尺之间的空隙尺寸相吻合。
27.棘齿11和棘轮10相互啮合,且棘齿11设置有两个,两个分别为正向和逆向,棘轮10与转动杆9同轴同圆心,且转动杆9内为空心结构,座椅12设置有多个,多个座椅12的结构都相同,多个座椅12均连接有转动杆9和立杆4,托盘13为铝合金材质,且托盘13可设置有多个,多个托盘13的大小和尺寸都相同。
28.支撑脚14为“八”字形,且其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脚14关于托盘13的中点镜像对称,两个支撑脚14为弹性材料,且支撑脚14的弧度与输送带主体1上输送辊的直径相吻合。
29.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30.参照说明书附图1-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通过输送带主体1上的输送辊正
常输送模具,在多个输送辊上放置的模具被从左到右的输送;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输送带主体1上的感应器2能智能的对经过输送带主体1上输送的模具的量数据输送到pc端,在多个输送辊上将支撑脚14安装的托盘13来定量的输送模具,能根据需要选择安装托盘13或者不安装;
32.在座椅12的作用下能多工位的选择,在多个座椅12的作用下能多通道的对输送模具之间的距离微调,或者将输送的模具集中收纳到另一个生产线,座椅12的高度可以由转动旋钮5来调整,旋钮5带动齿轮6的转动,使得齿轮6在齿牙板7上上下移动,在搭板8的作用下,座椅12能上下移动也能被搭板8卡合限位;
33.也能通过转动座椅12带动转动杆9内的棘轮10和棘齿11不断啮合,实现转动座椅12的角度,使得多个座椅12的舒适度提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包括输送带主体(1)、感应器(2)、支撑架(3)、立杆(4)、旋钮(5)、齿轮(6)、齿牙板(7)、搭板(8)、转动杆(9)、棘轮(10)、棘齿(11)、座椅(12)、托盘(13)、支撑脚(1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主体(1)上设置有感应器(2),所述输送带主体(1)上安装有立杆(4),所述立杆(4)上安装有旋钮(5),所述旋钮(5)上啮合连接有齿轮(6),所述齿轮(6)上连接有齿牙板(7),所述支撑架(3)内安装有搭板(8),所述支撑架(3)内设置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内设置有棘轮(10)和棘齿(11),所述转动杆(9)上安装有座椅(12),所述输送带主体(1)内设置有托盘(13),所述托盘(13)上安装有支撑脚(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感应器(2)之间的距离都相等,且其距离与托盘(13)为长度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和立杆(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和输送带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立杆(4)设置有多个,所述立杆(4)的数量与座椅(12)的数量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板(8)通过轴安装在立杆(4)内,且所述搭板(8)的尺寸与齿牙板(7)上均匀凸起的齿板尺之间的空隙尺寸相吻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11)和棘轮(10)相互啮合,且所述棘齿(11)设置有两个,两个分别为正向和逆向,所述棘轮(10)与转动杆(9)同轴同圆心,且所述转动杆(9)内为空心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座椅(12)的结构都相同,多个所述座椅(12)均连接有转动杆(9)和立杆(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3)为铝合金材质,且所述托盘(13)可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托盘(13)的大小和尺寸都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14)为“八”字形,且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脚(14)关于托盘(13)的中点镜像对称,两个所述支撑脚(14)为弹性材料,且所述支撑脚(14)的弧度与输送带主体(1)上输送辊的直径相吻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工位机械输送模具输送带,包括输送带主体、感应器、支撑架、立杆、旋钮、齿轮、齿牙板、搭板、转动杆、棘轮、棘齿、座椅、托盘、支撑脚,所述输送带主体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输送带主体上安装有立杆,所述立杆上安装有旋钮,所述旋钮上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上连接有齿牙板,所述支撑架内安装有搭板,所述支撑架内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内设置有棘轮和棘齿,所述转动杆上安装有座椅,所述输送带主体内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上安装有支撑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输送带主体的输送辊上安装托盘能输送的模具进行定量的输送,以及托盘的安装和拆卸都是极为方便的,能根据模具输送过程中的需求来选择性安装托盘。盘。盘。
技术研发人员:郭俊 周华林 谢庆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市友众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5
技术公布日:2023/9/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具有取样功能的地质用钻探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焦油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