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表马蹄规检具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10-07 阅读:83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检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带表马蹄规检具。


背景技术:

2.检具是工业生产企业用于控制产品各种尺寸(例如孔径、空间尺寸等)的简捷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和控制质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如汽车零部件,以替代专业测量工具,如光滑塞规、螺纹塞规、外径卡规等。
3.现阶段在对工件进行测量时普遍性的是采用马蹄规来对工件进行测量,但是现有的马蹄规在使用时对马蹄规的使用技能要求较高,以及平常的马蹄规只具备测量的功能,但无法将马蹄规测量的工件进行读数,降低了该检具的实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带表马蹄规检具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表马蹄规检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带表马蹄规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安装架,所述外部安装架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检测孔,所述外部安装架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检测孔,所述外部安装架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水平仪,所述外部安装架的右侧面开设有穿插孔,所述外部安装架的右侧设有第一检测表,所述第一检测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数据传输头,所述数据传输头的左端贯穿穿插孔并与被检测的工件相接触,所述外部安装架的外表面开设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的内侧壁开设有通口,所述外部安装架的外部设有第二检测表,所述第二检测表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数据传输线,所述数据传输线的右端贯穿通口并延伸至检测口的内部。
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安装架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螺钉螺纹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螺钉与第一检测表的上表面螺纹连接。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安装架的左侧设有携带把手,所述携带把手的右侧面与外部安装架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安装架的上方设有铭牌,所述铭牌的底面与外部安装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检测孔、第二检测孔和水平仪,利用第一检测孔、第二检测孔和水平仪可以方便对其进行检测,另配合第一检测表和数据传输头,利用第一检测表和数据传输头的配合,可以方便对被检测的工件进行测量并读数,提高了该检具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有第二检测表、数据传输线、通口和检测口,可以增加本检具的实用性,结合以上操作能够解决上述中提到的现有的马蹄规在使用时对马蹄规的使用技能要求较高,同时目前的马蹄规无法将测量的工件进行读数的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带表马蹄规检具中外部安装架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带表马蹄规检具中外部安装架的后视图。
14.图3为带表马蹄规检具中外部安装架的仰视图。
15.图4为带表马蹄规检具中外部安装架的俯视图。
16.图中:1、外部安装架;2、第一检测孔;3、第二检测孔;4、携带把手;5、水平仪;6、铭牌;7、第一检测表;8、穿插孔;9、第一螺钉;10、被检测的工件;11、安装板;12、数据传输头;13、第二螺钉;14、第二检测表;15、数据传输线;16、通口;17、检测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带表马蹄规检具,包括外部安装架1,外部安装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检测孔2,外部安装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检测孔3,外部安装架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水平仪5,外部安装架1的右侧面开设有穿插孔8,外部安装架1的右侧设有第一检测表7,第一检测表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数据传输头12,数据传输头12的左端贯穿穿插孔8并与被检测的工件10相接触,外部安装架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可以用来放置被检测的工件10,外部安装架1的外表面开设有检测口17,检测口17的内侧壁开设有通口16,外部安装架1的外部设有第二检测表14,第二检测表1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数据传输线15,数据传输线15的右端贯穿通口16并延伸至检测口17的内部。
21.外部安装架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螺钉9螺纹连接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螺钉13与第一检测表7的上表面螺纹连接,通过设置有第一螺钉9、安装板11和第二螺钉13,利用第一螺钉9、安装板11和第二螺钉13的配合,可以方便对第一检测表7进行固定,外部安装架1的左侧设有携带把手4,携带把手4的右侧面与外部安装架1的左侧面固定
连接,通过设置有携带把手4,利用携带把手4可以方便携带本设备移动,外部安装架1的上方设有铭牌6,铭牌6的底面与外部安装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有铭牌6,利用铭牌6能够增加品牌识别度。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3.本设备使用时,首先将外部安装架1放到被检测的工件10的台阶表面上,随后使被检测的工件10与外部安装架1接触并使其保持高度一致,如产品无台阶,可以额外制作一个套环,套在被检测的工件10外圆上,紧接着用手固定住外部安装架1,并看第一检测表7的指针摆动,找出最大值,此时第一检测表7的指针所指的位置便是产品的最大直径,通过设置有第二检测表、数据传输线、通口和检测口,也可以对不同工件的直径进行测量,同时利用第一检测孔2和第二检测孔3对相应的圆孔进行外径检测,可以快速的检测出被检测的工件10是否合格,最后检测完毕后,收纳进放置盒。
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表马蹄规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安装架(1),所述外部安装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检测孔(2),所述外部安装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检测孔(3),所述外部安装架(1)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水平仪(5),所述外部安装架(1)的右侧面开设有穿插孔(8),所述外部安装架(1)的右侧设有第一检测表(7),所述第一检测表(7)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数据传输头(12),所述数据传输头(12)的左端贯穿穿插孔(8)并与被检测的工件(10)相接触,所述外部安装架(1)的外表面开设有检测口(17),所述检测口(17)的内侧壁开设有通口(16),所述外部安装架(1)的外部设有第二检测表(14),所述第二检测表(1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数据传输线(15),所述数据传输线(15)的右端贯穿通口(16)并延伸至检测口(17)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表马蹄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安装架(1)的上表面通过第一螺钉(9)螺纹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上表面通过第二螺钉(13)与第一检测表(7)的上表面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表马蹄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安装架(1)的左侧设有携带把手(4),所述携带把手(4)的右侧面与外部安装架(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表马蹄规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安装架(1)的上方设有铭牌(6),所述铭牌(6)的底面与外部安装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表马蹄规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安装架,所述外部安装架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检测孔,所述外部安装架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检测孔。本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检测孔、第二检测孔和水平仪,利用第一检测孔、第二检测孔和水平仪可以方便对其进行检测,另配合第一检测表和数据传输头,利用第一检测表和数据传输头的配合,可以方便对被检测的工件进行检测,提高了该检具的实用性,通过设置有第二检测表、数据传输线、通口和检测口,可以增加本检具的实用性,结合以上操作能够解决上述中提到的现有的马蹄规在使用时对马蹄规的使用技能要求较高,同时目前的马蹄规无法将测量的工件进行读数的问题。规无法将测量的工件进行读数的问题。规无法将测量的工件进行读数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韩业强 于新春 杨小明 高翔 杜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创新零部件制造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3/9/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