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
背景技术:
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三百五十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3.目前大多数食用菌反应釜不能对食用菌进行充分的搅拌,只能依靠搅拌杆进行搅拌,使得搅拌效果一般,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我们设计了出了一种新型的干制食用菌反应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固定底座,所述反应釜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体的右侧通过干燥组件连接有抽风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固定连接在反应釜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铰接块上活动铰接有液压缸,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铰接块,所述液压缸的延伸端与固定杆的上端均活动铰接在两组第二铰接块上,所述干燥组件包括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连接在抽风机的右侧壁上,所述抽风机的左侧壁上连接有弹性管,所述反应釜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干燥剂放置盒,且弹性管的另外一端连接在干燥剂放置盒上,所述干燥剂放置盒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底部连接有导风管,且导风管的下端贯穿反应釜体。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7.进一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反应釜体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圆周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板,两组所述第一搅拌板相远离的一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清理刷。
8.进一步,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反应釜体的左右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两组所述转动杆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两组从动齿轮均采用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两组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板。
9.进一步,所述反应釜体的顶部连接有进料口,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连接有排料口,且排料口上安装有阀门。
10.进一步,所述固定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11.进一步,两组所述清理刷均设置有与反应釜体内部相同的弧度,且两组清理刷均
抵合在反应釜体的内壁上。
12.进一步,两组所述第二搅拌板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13.进一步,所述抽风管内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采用尼龙材质。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具有以下优点:
15.1.通过设置有调节机构,启动液压缸延伸或者收缩,使得固定杆呈倾斜状态,从而使得反应釜体发生倾斜,反应釜体左右倾斜可以使得搅拌的更加充分,提高了效率;
16.2.通过设置有干燥组件,启动抽风机,再通过干燥剂放置盒内的干燥剂,向反应釜体内导风,从而使得反应釜体内部始终保持干燥,进一步提高了食用菌的品质;
17.3.通过设置有搅拌机构,启动驱动电机,使得连接杆带动两组第一搅拌板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通过两组清理刷,可以对附着在反应釜体内壁上原料进行刮除,此时主动齿轮带动两组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两组第二搅拌板对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提高了搅拌效果。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提供的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的右视图;
22.图3为图2提供的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中a-a处的剖视图;
23.图4为图1提供的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的局部图。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5.1、反应釜体;111、驱动电机;112、连接杆;113、第一搅拌板;114、清理刷;115、主动齿轮;116、转动杆;117、从动齿轮;118、第二搅拌板;2、固定底座;21、第一铰接块;22、液压缸;23、固定杆;24、第二铰接块;3、进料口;4、排料口;5、抽风机;51、抽风管;52、弹性管;53、干燥剂放置盒;54、放置板;55、导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反应釜体1的底部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固定底座2,反应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反应釜体1的右侧通过干燥组件连接有抽风机5,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铰接块21,第一铰接块21固定连接在反应釜体1的顶部,第一铰接块21上活动铰接有液压缸22,固定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3,反应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铰接块24,液压缸22的延伸端与固定杆23的上端均活动铰接在两组第二铰接块24上,干燥组件包括有抽风管51,抽风管51连接在抽风机5的右侧壁上,抽风机5的左侧壁上连接有弹性管52,反应釜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干燥剂放置盒53,且弹性管52的另外一端连接在干燥剂放置盒53上,干燥剂放置盒53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54,放置板54的底部连接有导风管55,且导风管55的下端贯穿反应釜体1。工作时,启动液压缸22延伸或者收缩,使得固定杆23呈倾斜状态,从而使得反应釜体1发生倾斜,反应釜体1左右倾斜可以使得搅拌的更加充分,提高了效率,启动抽风机5,再通过干燥剂放置盒53内的干燥剂,向反应釜体1内导风,从而使得反应釜体1内部始终保持干燥,进一步提高了食用菌的品质。
30.优选的,搅拌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111,驱动电机111安装于反应釜体1的顶部,驱动电机1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2,连接杆112圆周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板113,两组第一搅拌板113相远离的一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清理刷114。工作时,启动驱动电机111,使得连接杆112带动两组第一搅拌板113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通过两组清理刷114,可以对附着在反应釜体1内壁上原料进行刮除。
31.优选的,搅拌机构还包括有主动齿轮115,主动齿轮115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12的下端,反应釜体1的左右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6,两组转动杆116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齿轮115相啮合的从动齿轮117,主动齿轮115与两组从动齿轮117均采用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两组转动杆116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板118。工作时,主动齿轮115带动两组从动齿轮117转动,从而使得两组第二搅拌板118对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提高了搅拌效果。
32.优选的,反应釜体1的顶部连接有进料口3,反应釜体1的底部连接有排料口4,且排料口4上安装有阀门。工作时,便于输送和排出原料。
33.优选的,固定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工作时,通过设置有防滑垫,可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34.优选的,两组清理刷114均设置有与反应釜体1内部相同的弧度,且两组清理刷114均抵合在反应釜体1的内壁上。工作时,通过两组清理刷114抵合在反应釜体1的内壁上,可以保证原料不会附着在反应釜体1的内壁上。
35.优选的,两组第二搅拌板118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工作时,采用不锈钢材质,可以提
高使用的寿命。
36.优选的,抽风管51内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采用尼龙材质。工作时,通过设置有过滤网,可以对空气内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影响食用菌的品质。
3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首先通过进料口3向反应釜体1内放置原料,启动驱动电机111,使得连接杆112带动两组第一搅拌板113转动对原料进行搅拌,通过两组清理刷114,可以对附着在反应釜体1内壁上原料进行刮除,此时主动齿轮115带动两组从动齿轮117转动,从而使得两组第二搅拌板118对原料进行进一步搅拌,启动液压缸22延伸或者收缩,使得固定杆21呈倾斜状态,从而使得反应釜体1发生倾斜,反应釜体1左右倾斜可以使得搅拌的更加充分,启动抽风机5,再通过干燥剂放置盒53内的干燥剂,向反应釜体1内导风,从而使得反应釜体1内部始终保持干燥,进一步提高了食用菌的品质。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1)的底部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固定底座(2),所述反应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体(1)的右侧通过干燥组件连接有抽风机(5),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铰接块(21),所述第一铰接块(21)固定连接在反应釜体(1)的顶部,所述第一铰接块(21)上活动铰接有液压缸(22),所述固定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3),所述反应釜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铰接块(24),所述液压缸(22)的延伸端与固定杆(23)的上端均活动铰接在两组第二铰接块(24)上,所述干燥组件包括有抽风管(51),所述抽风管(51)连接在抽风机(5)的右侧壁上,所述抽风机(5)的左侧壁上连接有弹性管(52),所述反应釜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干燥剂放置盒(53),且弹性管(52)的另外一端连接在干燥剂放置盒(53)上,所述干燥剂放置盒(53)的内部设置有放置板(54),所述放置板(54)的底部连接有导风管(55),且导风管(55)的下端贯穿反应釜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111),所述驱动电机(111)安装于反应釜体(1)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1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2),所述连接杆(112)圆周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板(113),两组所述第一搅拌板(113)相远离的一端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清理刷(1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还包括有主动齿轮(115),所述主动齿轮(115)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12)的下端,所述反应釜体(1)的左右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16),两组所述转动杆(116)相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与主动齿轮(115)相啮合的从动齿轮(117),所述主动齿轮(115)与两组从动齿轮(117)均采用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两组所述转动杆(116)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板(1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体(1)的顶部连接有进料口(3),所述反应釜体(1)的底部连接有排料口(4),且排料口(4)上安装有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清理刷(114)均设置有与反应釜体(1)内部相同的弧度,且两组清理刷(114)均抵合在反应釜体(1)的内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第二搅拌板(118)均采用不锈钢材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管(51)内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采用尼龙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制食用菌反应釜,包括反应釜体,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固定底座,所述反应釜体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反应釜体的右侧通过干燥组件连接有抽风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铰接块,所述第一铰接块固定连接在反应釜体的顶部,所述第一铰接块上活动铰接有液压缸,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反应釜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铰接块,所述液压缸的延伸端与固定杆的上端均活动铰接在两组第二铰接块上,所述干燥组件包括有抽风管。通过设置有调节机构,启动液压缸延伸或者收缩,使得固定杆呈倾斜状态,从而使得反应釜体发生倾斜,反应釜体左右倾斜可以使得搅拌的更加充分,提高了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云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大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3/9/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