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
未命名
10-07
阅读:142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病理取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
背景技术:
2.病理,即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理;也就是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原理和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最常用的方法是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
3.然而,在目前的病理取材过程中,病变组织、肿瘤等是较为常见的取材材料,由于病变组织、肿瘤内部往往存在大量的组织液、脓液和血水,在取材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这些液体的喷溅,甚至会喷溅到工作人员面部,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清洗,降低取材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具体包括:
5.防护机构,佩戴在工作人员的面部,防止组织液、血水等喷溅到工作人员的面部;
6.清理机构,固定连接在防护机构的上端,用于对喷溅到防护机构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有喷淋结构和喷气结构,所述喷淋结构和喷气结构的输出口交替排列,通过喷气结构推动喷淋结构喷出的清洗液,用于增加清洗液对防护机构表面的压力,且喷气结构用于吹干防护机构表面残留的清洗液。
7.进一步的,包括有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包括有固定件、弹性带和导流板;所述固定件为弧形,且固定件采用硬质材料;所述固定件后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片,用于接触工作人员额头时更加舒适;所述固定件的内部开设有输液管,所述固定件的内部且位于输液管的上端开设有输气管。
8.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机构为输液管和输气管;所述输液管的下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输气管的下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输液管的通孔与输液管的通孔沿固定件的弧度交错排列,用于将清洗液和气体喷射到防护罩的表面;所述输气管和输液管的首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口。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且弹性带优选为松紧带,用于将固定件固定在工作人员的头部。
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为防护罩,所述固定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采用透明材质。
11.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的后端旋转连接有连接件,且导流板通过连接件连接在防护罩的后端,用于引导工作人员呼吸产生的气流;
12.可选地,所述导流板采用柔性材质,优选为海绵。
13.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有调控件、输气口、输液口和连接管;所述连接部通过连接管的第二端分别与输液管和输气管的连接接口连接;所述调控件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气泵和一个液体泵,且调控件的下端开设有滑动孔;所述调控件的前端
设有输出接口。
14.进一步的,所述气泵和液体泵分别具有输气口和输液口,且输气口和输液口向两个泵内进行输入,并通过所述输出接口内部的两个管路分别输出;所述输出接口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的第一端。
15.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工作部;所述工作部包括有工作台、操作台、控制件和水槽;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插入在所述调控件的滑动孔内部;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且操作台的左侧开设有安装槽和储物槽。
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件,且控制件与调控件内部的气泵和液体泵电性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后侧开设有水槽,且水槽的后端开设有两个接口;所述水槽的内部注入清洗液,且所述输液口的后端连接有软管,且输液口的软管另一端浸入水槽的清洗液内部。
17.有益效果
18.1、在本实用新型中,清洗液和气体分别通过输液管和输气管的通孔喷出,同时气体会对清洗液产生一定的压力,进而使清洗液对喷溅到防护罩上的杂物清洗的更加彻底,在清洗完毕之后,气体还会持续输出一定时间,能使防护罩快速干燥,通过以上结构,在通过防护罩防止杂物喷溅到工作人员脸上的同时,能快速的对防护罩进行清理,保证防护罩的清晰,进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19.2、在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位于工作人员的鼻子和嘴的前端,并在连接件的连接前提下,使导流板能随工作人员的鼻子角度进行角度调节,在工作人员呼吸的时候,口中的气流会被导流板引导向下端流动,以此避免气流直接接触防护罩,使防护罩起雾。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21.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附图中:
23.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病理科取材面罩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病理科取材面罩的防护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病理科取材面罩的固定件的立体截面示意图。
26.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病理科取材面罩的图2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病理科取材面罩的连接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病理科取材面罩的工作部的立体截面示意图。
29.主要附图标记列表
30.1、防护部;101、固定件;102、输液管;103、输气管;104、防护罩;105、弹性带;106、连接件;107、导流板;
31.2、连接部;201、调控件;202、输气口;203、输液口;204、连接管;
32.3、工作部;301、工作台;302、操作台;303、控制件;304、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34.实施例:请参考图1至图6:
35.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包括:
36.防护机构,佩戴在工作人员的面部,防止组织液、血水等喷溅到工作人员的面部;
37.清理机构,固定连接在防护机构的上端,用于对喷溅到防护机构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清理机构包括有喷淋结构和喷气结构,喷淋结构和喷气结构的输出口交替排列,通过喷气结构推动喷淋结构喷出的清洗液,用于增加清洗液对防护机构表面的压力,且喷气结构用于吹干防护机构表面残留的清洗液。
38.其中,如图2、图3所示,包括有防护部1;防护部1包括有固定件101、弹性带105和导流板107;固定件101为弧形,且固定件101采用硬质材料;固定件101后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片,用于接触工作人员额头时更加舒适;固定件101的内部开设有输液管102,固定件101的内部且位于输液管102的上端开设有输气管103;通过固定件101对防护部1的其他部件进行安装和设置,同时固定件101通过海绵垫片与工作人员的额头接触,使接触位置更加舒适。
39.其中,如图2、图3所示,清理机构为输液管102和输气管103;输液管102的下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输气管103的下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输液管102的通孔与输液管102的通孔沿固定件101的弧度交错排列,用于将清洗液和气体喷射到防护罩104的表面;输气管103和输液管102的首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口;清洗液和气体分别通过输液管102和输气管103的通孔喷出,同时气体会对清洗液产生一定的压力,进而使清洗液对喷溅到防护罩104上的杂物清洗的更加彻底,在清洗完毕之后,气体还会持续输出一定时间,能使防护罩104快速干燥,通过以上结构,在通过防护罩104防止杂物喷溅到工作人员脸上的同时,能快速的对防护罩104进行清理,保证防护罩104的清晰,进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40.其中,如图2、图3所示,固定件10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105,且弹性带105优选为松紧带,用于将固定件101固定在工作人员的头部;通过弹性带105能有效的针对不同工作人员头部的尺寸,由于弹性带105本身为柔性材质,佩戴时更加舒适。
41.其中,如图2、图3所示,防护机构为防护罩104,固定件1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04,且防护罩104采用透明材质;防护罩104置于工作人员的面部前侧,在取材过程中产生喷射时,能对喷溅出的杂物进行阻挡,避免杂物喷溅到医护人员的脸上。
42.其中,如图2、图3所示,导流板107的后端旋转连接有连接件106,且导流板107通过连接件106连接在防护罩104的后端,用于引导工作人员呼吸产生的气流;导流板107位于工作人员的鼻子和嘴的前端,并在连接件106的连接前提下,使导流板107能随工作人员的鼻子角度进行角度调节,在工作人员呼吸的时候,口中的气流会被导流板107引导向下端流
动,以此避免气流直接接触防护罩104,使防护罩104起雾;
43.作为优选,导流板107采用柔性材质,优选为海绵。
44.其中,如5所示,还包括有连接部2;连接部2包括有调控件201、输气口202、输液口203和连接管204;连接部2通过连接管204的第二端分别与输液管102和输气管103的连接接口连接;调控件20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气泵和一个液体泵,且调控件201的下端开设有滑动孔;调控件201的前端设有输出接口;调控件201在工作部3中滑动,能方便的调节位置,同时通过两个泵,向输液管102和输气管103输送清洗液和气流。
45.其中,如图5所示,气泵和液体泵分别具有输气口202和输液口203,且输气口202和输液口203向两个泵内进行输入,并通过输出接口内部的两个管路分别输出;输出接口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04的第一端。
46.其中,如图6所示,还包括有工作部3;工作部3包括有工作台301、操作台302、控制件303和水槽304;工作台301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且导向杆插入在调控件201的滑动孔内部;工作台3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302,且操作台302的左侧开设有安装槽和储物槽;通过工作台301对本装置的其他部件进行安装,同时,工作台301上端的操作台302用于取材。
47.其中,如图6所示,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件303,且控制件303与调控件201内部的气泵和液体泵电性连接;通过控制件303对本装置的电性部件进行控制;工作台301的上端后侧开设有水槽304,且水槽304的后端开设有两个接口;水槽304的内部注入清洗液,且输液口203的后端连接有软管,且输液口203的软管另一端浸入水槽304的清洗液内部。
48.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实用新型中,在取材前,将防护部1佩戴在工作人员面部,防护罩104置于工作人员的面部前侧,在取材过程中产生喷射时,能对喷溅出的杂物进行阻挡,避免杂物喷溅到医护人员的脸上,导流板107位于工作人员的鼻子和嘴的前端,并在连接件106的连接前提下,使导流板107能随工作人员的鼻子角度进行角度调节,在工作人员呼吸的时候,口中的气流会被导流板107引导向下端流动,以此避免气流直接接触防护罩104,使防护罩104起雾,清洗液和气体分别通过输液管102和输气管103的通孔喷出,同时气体会对清洗液产生一定的压力,进而使清洗液对喷溅到防护罩104上的杂物清洗的更加彻底,在清洗完毕之后,气体还会持续输出一定时间,能使防护罩104快速干燥,通过以上结构,在通过防护罩104防止杂物喷溅到工作人员脸上的同时,能快速的对防护罩104进行清理,保证防护罩104的清晰,进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4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机构,佩戴在工作人员的面部,防止组织液、血水喷溅到工作人员的面部;清理机构,固定连接在防护机构的上端,用于对喷溅到防护机构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有喷淋结构和喷气结构,所述喷淋结构和喷气结构的输出口交替排列,通过喷气结构推动喷淋结构喷出的清洗液,用于增加清洗液对防护机构表面的压力,且喷气结构用于吹干防护机构表面残留的清洗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防护部(1);所述防护部(1)包括有固定件(101)、弹性带(105)和导流板(107);所述固定件(101)为弧形,且固定件(101)采用硬质材料;所述固定件(101)后端固定连接有海绵垫片,用于接触工作人员额头时更加舒适;所述固定件(101)的内部开设有输液管(102),所述固定件(101)的内部且位于输液管(102)的上端开设有输气管(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为输液管(102)和输气管(103);所述输液管(102)的下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输气管(103)的下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输液管(102)的通孔与输液管(102)的通孔沿固定件(101)的弧度交错排列,用于将清洗液和气体喷射到防护罩(104)的表面;所述输气管(103)和输液管(102)的首端分别连接有连接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带(105),且弹性带(105)为松紧带,用于将固定件(101)固定在工作人员的头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为防护罩(104),所述固定件(1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04),且防护罩(104)采用透明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07)的后端旋转连接有连接件(106),且导流板(107)通过连接件(106)连接在防护罩(104)的后端,用于引导工作人员呼吸产生的气流;所述导流板(107)采用柔性材质,为海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包括有调控件(201)、输气口(202)、输液口(203)和连接管(204);所述连接部(2)通过连接管(204)的第二端分别与输液管(102)和输气管(103)的连接接口连接;所述调控件(201)的内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气泵和一个液体泵,且调控件(201)的下端开设有滑动孔;所述调控件(201)的前端设有输出接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和液体泵分别具有输气口(202)和输液口(203),且输气口(202)和输液口(203)向两个泵内进行输入,并通过所述输出接口内部的两个管路分别输出;所述输出接口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204)的第一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工作部(3);所述工作部(3)包括有工作台(301)、操作台(302)、控制件(303)和水槽(304);所述工作台(301)的上端后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插入在所述调控件(201)的滑动孔内部;所述工作台(3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操作台(302),且操作台(302)的左侧开设有安装
槽和储物槽。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件(303),且控制件(303)与调控件(201)内部的气泵和液体泵电性连接;所述工作台(301)的上端后侧开设有水槽(304),且水槽(304)的后端开设有两个接口;所述水槽(304)的内部注入清洗液,且所述输液口(203)的后端连接有软管,且输液口(203)的软管另一端浸入水槽(304)的清洗液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喷溅病理科取材面罩,涉及病理取材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机构,佩戴在工作人员的面部,防止组织液、血水等喷溅到工作人员的面部;清理机构,固定连接在防护机构的上端,用于对喷溅到防护机构表面的杂物进行清理,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有喷淋结构和喷气结构,所述喷淋结构和喷气结构的输出口交替排列,通过喷气结构推动喷淋结构喷出的清洗液,用于增加清洗液对防护机构表面的压力,且喷气结构用于吹干防护机构表面残留的清洗液,解决了取材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这些液体的喷溅,甚至会喷溅到工作人员面部,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清洗,降低取材效率问题。降低取材效率问题。降低取材效率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苗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山东省肿瘤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8.21
技术公布日:2023/9/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原料的采集打捆机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接触网安全巡检采集设备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