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碳纤维表面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2.近十几年来,碳纤维由于具有耐高温、优良的抗疲劳性、高比模量、耐腐蚀等特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碳纤维具有传统纤维的一些特性,外形柔软可进行加工编织,其比模量是铝合金、钢等常见金属的2倍以上,然而其密度只有金属的三分之一以下,因此碳纤维被广泛应用于轻量化领域。
3.碳纤维主要由聚丙烯腈纺丝后碳化形成,碳化后的碳纤维原丝,表面含有极少的活性基团,很难与有机树脂融合,所以碳化后一般用环氧树脂基上浆剂处理,从而增强与有机树脂的界面相容性。然而采用环氧类上浆剂处理的碳纤维与某些高分子聚合物的粘结性仍然很差,例如橡胶类高分子聚合物,这大大阻碍了碳纤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因此需要研究新型的上浆剂,从而拓展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4.碳纤维虽然具有高模高强的优点,但其作为一种脆性材料,不能承受剪切力,在加工过程中若出现弯折和摩擦,会发生起毛和断丝现象。碳纤维作为支撑层,一般需要进行编织成固定形状,在立体编织的过程中,碳纤维之间摩擦增大,表面容易起毛,起毛会增大线与线之间的摩擦,碳纤维强度会急剧下降,编制速度过快会导致断丝,这会对生产加工会带来一定的问题:
5.①
大大影响了碳纤维胶管的生产速度,相比传统胶管生产速度下降,导致产能下降;
6.②
所起毛丝会引起机器短路,从而带来一定的生产安全问题;
7.③
碳纤维起丝后强度会降低,从影响胶管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解决碳纤维起毛断丝和集束性不好的问题,另外通过上浆,加强碳纤维与丁腈橡胶的相容性,从而保证胶管层间的结合强度。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0.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包括液体丁腈橡胶、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和成膜助剂。
11.上述方案中,所述液体丁腈橡胶、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和成膜助剂的质量比为1:0.02~0.15:0.01~0.3:0.1~0.5:0.01~0.2。
12.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1)将一定量的液体丁腈橡胶溶解于溶剂中,搅拌一定时间;
14.(2)向步骤(1)的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继续搅拌一定时
间;
15.(3)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以2-5ml/min的速率缓慢地滴入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高速搅拌一定时间,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
16.(4)滴加完毕后,继续高速搅拌一定时间;
17.(5)将步骤(4)所得到的乳液使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
18.(6)在步骤(5)所得到的乳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成膜助剂,得到上浆剂。
19.上述方案中,所述液体丁腈橡胶包括端羧基丁腈橡胶、端羟基丁腈橡胶、端胺基丁腈橡胶、端环氧基丁腈橡胶、端乙烯基丁腈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20.上述方案中,所述溶剂包括丙酮、甲乙酮、三氯甲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21.上述方案中,所述增塑剂包括硬脂酸、磷酸三甲酚酯、磷酸二丁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氯化碳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22.上述方案中,所述增粘剂包括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砜、改性酚醛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23.上述方案中,所述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山梨酯-8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醚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24.上述方案中,所述成膜助剂包括苯甲醇、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丙醚、二丙二醇单丁醚、三丙二醇正丁醚、丙二醇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25.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在25
±
5℃下,以5000rpm的转速搅拌30min。
26.上述方案中,步骤(2)中,添加的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与液体丁腈橡胶的质量比为0.02~0.15:0.01~0.3:0.1~0.5:1。
27.上述方案中,步骤(2)中,以8000rpm的转速搅拌60min。
28.上述方案中,步骤(3)中,去离子水的滴入速率为2-5ml/min。
29.上述方案中,步骤(3)中,在25
±
5℃下,以12000-20000rpm的转速搅拌80min。
30.上述方案中,步骤(4)中,25
±
5℃下,继续以15000rpm的转速搅拌30min。
31.上述方案中,步骤(5)中,旋转蒸发器的温度为60-80℃,真空度为90-120pa。
32.上述方案中,步骤(6)中,成膜助剂与液体丁腈橡胶的质量比为0.01~0.2:1。
33.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在橡胶管材中的应用。
34.上述方案中,将经上浆剂处理后的碳纤维与橡胶合模硫化制备复合橡胶管材。
3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采用连续上浆处理设备,上浆温度为室温,上浆速度为30m/h,加入上浆剂,上浆后的碳纤维在循环干燥箱中60℃干燥12h后备用。
3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将适量的丁腈橡胶放入模具中,构造内管,然后在内管表面进行碳纤维编织,之后外层包裹氯化聚乙烯橡胶胶层;最后在温度为150℃、压力为10mpa下,加压硫化30min,得复合橡胶管材。
3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8.1、本发明所制备的上浆剂包含丁腈橡胶、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和成膜剂等成
分,增塑剂目的是为了减少丁腈橡胶分子内部作用力;增粘剂目的为了增强上浆剂的粘性,增加碳纤维的集束性;成膜剂目的是为了促进上浆后高分子聚合物塑性流动和弹性变形。
39.2、本发明通过上述助剂的配伍作用,制备的上浆剂在碳纤维表面的成膜性较好,处理后的碳纤维耐磨性较强,不易起毛。
40.3、本发明采用液体丁腈橡胶作为基本成分,制备的上浆剂处理后的碳纤维与橡胶的结合能力很好,碳纤维可以作为有力的支撑层,若采用碳纤维代替金属作为增强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设备重量,减少平时工作强度。
41.4、碳纤维具有极好的耐腐蚀性、柔韧性,碳纤维应用于加油系统,在有效减轻系统重量的同时,能够大幅度提高产品寿命。现有技术的加油机胶管使用寿命一般为2年,采用碳纤维技术后,预期寿命可提高到10年。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4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实施例如下:
44.实施例1
45.(1)先将30g的端环氧基丁腈橡胶溶置于500ml乙酸乙酯中,25
±
5℃下,5000rpm搅拌30min;
46.(2)向步骤(1)的溶液中添加4.5g硬脂酸、5g改性酚醛树脂、10g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药乳化剂1601)和8g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8000rpm搅拌60min;
47.(3)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以3ml/min的速率缓慢地滴入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25
±
5℃下,并20000rpm搅拌80min,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
48.(4)滴加完毕后,25
±
5℃下,继续以15000rpm搅拌30min;
49.(5)将步骤(4)所得到的乳液使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温度为80℃,真空度为90pa;
50.(6)在步骤(5)所得到的乳液中,添加5g丙二醇乙醚,得到乳液上浆剂1。
51.实施例2
52.(1)先将50g的端环氧基丁腈橡胶溶置于500ml丙酮中,25
±
5℃下,5000rpm搅拌30min;
53.(2)向步骤(1)溶液中添加4g磷酸二丁氧基乙酯、3g聚砜、10g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药乳化剂1601),8000rpm搅拌60min;
54.(3)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以2ml/min的速率缓慢地滴入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25
±
5℃下,并12000rpm搅拌80min,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
55.(4)滴加完毕后,25
±
5℃下,继续以15000rpm搅拌30min;
56.(5)将步骤(4)所得到的乳液使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温度为60℃,真空度为120pa;
57.(6)在步骤(5)所得到的乳液中,添加5g二丙二醇单甲醚dpm,得到乳液上浆剂2。
58.实施例3
59.(1)先将30g的端环氧基丁腈橡胶溶置于500ml三氯甲烷中,25
±
5℃下,5000rpm搅
拌30min;
60.(2)向步骤(1)溶液中添加4g磷酸三甲酚酯、2g聚酰胺、15g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8000rpm搅拌60min;
61.(3)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以4ml/min的速率缓慢地滴入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25
±
5℃下,并16000rpm搅拌80min,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
62.(4)滴加完毕后,25
±
5℃下,继续以15000rpm搅拌30min;
63.(5)将步骤(4)所得到的乳液使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温度为70℃,真空度为100pa;
64.(6)在步骤(5)所得到的乳液中,添加5g丙二醇,得到乳液上浆剂3。
65.实施例4
66.(1)先将30g的端乙烯基丁腈橡胶溶置于500ml二氯乙烯中,25
±
5℃下,5000rpm搅拌30min;
67.(2)向步骤(1)溶液中添加3g氯化碳酸二丁酯、2g聚甲醛、10g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20),8000rpm搅拌60min;
68.(3)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以3ml/min的速率缓慢地滴入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25
±
5℃下,并18000rpm搅拌80min,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
69.(4)滴加完毕后,25
±
5℃下,继续以15000rpm搅拌30min;
70.(5)将步骤(4)所得到的乳液使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温度为60℃,真空度为100pa;
71.(6)在步骤(5)所得到的乳液中,添加2g三丙二醇正丁醚,得到乳液上浆剂4。
72.实施例5
73.(1)先将100g的端羧基丁腈橡胶溶置于500ml甲乙酮中,25
±
5℃下,5000rpm搅拌30min;
74.(2)向步骤(1)溶液中添加6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g环氧树脂、10g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tween-20),8000rpm搅拌60min;
75.(3)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以5ml/min的速率缓慢地滴入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25
±
5℃下,并16000rpm搅拌80min,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
76.(4)滴加完毕后,25
±
5℃下,继续以15000rpm搅拌30min;
77.(5)将步骤(4)所得到的乳液使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温度为70℃,真空度为120pa;
78.(6)在步骤(5)所得到的乳液中,添加4g乙二醇丁醚,得到乳液上浆剂5。
79.实施例6
80.(1)先将50g的端胺基丁腈橡胶溶置于500ml丙酮中,25
±
5℃下,5000rpm搅拌30min;
81.(2)向步骤(1)溶液中添加2g硬脂酸、3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g聚碳酸酯、20g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农药乳化剂1601),8000rpm搅拌60min;
82.(3)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以3ml/min的速率缓慢地滴入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25
±
5℃下,并18000rpm搅拌80min,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
83.(4)滴加完毕后,25
±
5℃下,继续以15000rpm搅拌30min;
84.(5)将步骤(4)所得到的乳液使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温度为80℃,真空度为110pa;
85.(6)在步骤(5)所得到的乳液中,添加5g丙二醇丁醚,得到乳液上浆剂6。
86.实施例7
87.(1)先将30g的端环氧基丁腈橡胶溶置于500ml乙酸乙酯中,25
±
5℃下,5000rpm搅拌30min;
88.(2)向步骤(1)溶液中添加4g磷酸二丁氧基乙酯、4g聚苯醚、8g聚山梨酯-80(tween-80),8000rpm搅拌60min;
89.(3)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以4ml/min的速率缓慢地滴入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25
±
5℃下,并12000rpm搅拌80min,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
90.(4)滴加完毕后,25
±
5℃下,继续以15000rpm搅拌30min;
91.(5)将步骤(4)所得到的乳液使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温度为75℃,真空度为90-120pa;
92.(6)在步骤(5)所得到的乳液中,添加5g丙二醇乙醚,得到乳液上浆剂7。
93.实施例8
94.(1)先将30g的端羟基丁腈橡胶溶置于500ml三氯乙烯中,25
±
5℃下,5000rpm搅拌30min;
95.(2)向步骤(1)溶液中添加4g磷酸三甲酚酯、4g磷酸三甲酚酯、15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8000rpm搅拌60min;
96.(3)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以5ml/min的速率缓慢地滴入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25
±
5℃下,并16000rpm搅拌80min,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
97.(4)滴加完毕后,25
±
5℃下,继续以15000rpm搅拌30min;
98.(5)将步骤(4)所得到的乳液使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温度为60℃,真空度为100pa;
99.(6)在步骤(5)所得到的乳液中,添加5g己二醇,得到乳液上浆剂8。
100.对比例1
101.操作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步骤(3)中的转速为8000rpm。
102.对比例2
103.操作同实施例2,区别在于步骤(2)中不添加增塑剂磷酸二丁氧基乙酯。
104.对比例3
105.操作同实施例3,区别在于步骤(2)中不添加增粘剂聚酰胺。
106.对比例4
107.操作同实施例4,区别在于步骤(2)中不添加乳化剂蓖麻油聚氧乙烯醚(el-20)。
108.对比例5
109.操作同实施例6,区别在于省略步骤(6)。
110.测试例1
111.采用连续上浆处理设备,上浆温度为室温,上浆速度为30m/h。加入500ml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5制得的上浆剂,上浆后的碳纤维在循环干燥箱中60℃干燥12h后备用。依照gb/t2942-2009,将适量的丁腈橡胶放入模具中,然后放入碳纤维进行合模,之后在温度为
150℃、压力为10mpa下,加压硫化30min,然后做抽出测试,得到抽出力平均数值,如表1所示。
112.表1上浆后碳纤维与丁腈橡胶的结合力
113.样品编号抽出力(n)实施例192实施例285实施例382实施例470实施例578实施例681实施例776实施例873对比例132对比例252对比例341对比例4-对比例568
114.测试例2
115.采用连续上浆处理设备,上浆温度为室温,上浆速度为30m/h。加入500ml实施例1-8以及对比例1-5制得的上浆剂,上浆后的碳纤维在循环干燥箱中60℃干燥12h后备用。依照gb/t2942-2009,将适量的氯化聚乙烯橡胶放入模具中,然后放入碳纤维进行合模,之后在温度为150℃、压力为10mpa下,加压硫化30min,然后做抽出测试,得到抽出力平均数值,如表2所示。
116.表2上浆后碳纤维与氯化聚乙烯橡胶的结合力
117.样品编号抽出力(n)实施例1105实施例293实施例388实施例475实施例571实施例670实施例782实施例880对比例130对比例260对比例339对比例4-对比例563
118.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8制得的上浆剂处理后的碳纤维与丁腈橡
胶以及氯化聚乙烯橡胶的结合力明显高于对比例1-5制得的上浆剂,说明本发明中的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以及成膜助剂缺一不可,增塑剂目的是为了减少丁腈橡胶分子内部作用力;增粘剂目的为了增强上浆剂的粘性,增加碳纤维的集束性;成膜剂目的是为了促进上浆后高分子聚合物塑性流动和弹性变形。同时可以看出,在步骤(3)中,搅拌的速率不能太低,否则无法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影响制得的上浆剂的性能。
119.测试例3
120.将适量的丁腈橡胶放入模具中,构造内管,然后在内管表面进行碳纤维编织,之后外层包裹氯化聚乙烯橡胶胶层。最后在温度为150℃、压力为10mpa下,加压硫化30min,得复合橡胶管材。最后依照gb/t 32476-2016对橡胶管材进行爆破压力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121.表3丁腈橡胶管材的爆破压力
[0122][0123][0124]
从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8制得的上浆剂处理后的碳纤维作为支撑层的复合橡胶管材的爆破压力明显高于对比例1-5制得的上浆剂,说明本发明中的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以及成膜助剂缺一不可,增塑剂目的是为了减少丁腈橡胶分子内部作用力;增粘剂目的为了增强上浆剂的粘性,增加碳纤维的集束性;成膜剂目的是为了促进上浆后高分子聚合物塑性流动和弹性变形。同时可以看出,在步骤(3)中,搅拌的速率不能太低,否则无法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影响制得的上浆剂的性能。
[0125]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丁腈橡胶、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和成膜助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丁腈橡胶、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和成膜助剂的质量比为1:0.02~0.15:0.01~0.3:0.1~0.5:0.01~0.2。3.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一定量的液体丁腈橡胶溶解于溶剂中,搅拌一定时间;(2)向步骤(1)的溶液中添加一定量的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继续搅拌一定时间;(3)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以2-5ml/min的速率缓慢地滴入步骤(2)的混合溶液中,高速搅拌一定时间,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4)滴加完毕后,继续高速搅拌一定时间;(5)将步骤(4)所得到的乳液使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6)在步骤(5)所得到的乳液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成膜助剂,得到上浆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丁腈橡胶包括端羧基丁腈橡胶、端羟基丁腈橡胶、端胺基丁腈橡胶、端环氧基丁腈橡胶、端乙烯基丁腈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丙酮、甲乙酮、三氯甲烷、二氯乙烯、三氯乙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包括硬脂酸、磷酸三甲酚酯、磷酸二丁氧基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氯化碳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剂包括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苯醚、聚砜、改性酚醛树脂、乙烯基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山梨酯-8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聚醚类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膜助剂包括苯甲醇、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丙二醇丁醚、二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单丙醚、二丙二醇单丁醚、三丙二醇正丁醚、丙二醇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在25
±
5℃下,以5000rpm的转速搅拌30min。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添加的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与液体丁腈橡胶的质量比为0.02~0.15:0.01~0.3:0.1~0.5:1。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以8000rpm的转速搅拌60min。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去离子水的滴入速率为2-5ml/min。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25
±
5℃下,以12000-20000rpm的转速搅拌80min。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25
±
5℃下,继续以15000rpm的转速搅拌30min。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旋转蒸发器的温度为60-80℃,真空度为90-120pa。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成膜助剂与液体丁腈橡胶的质量比为0.01~0.2:1。1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在橡胶管材中的应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经上浆剂处理后的碳纤维与橡胶合模硫化制备复合橡胶管材。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连续上浆处理设备,上浆温度为室温,上浆速度为30m/h,加入上浆剂,上浆后的碳纤维在循环干燥箱中60℃干燥12h后备用。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适量的丁腈橡胶放入模具中,构造内管,然后在内管表面进行碳纤维编织,之后外层包裹氯化聚乙烯橡胶胶层;最后在温度为150℃、压力为10mpa下,加压硫化30min,得复合橡胶管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橡胶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上浆剂包括液体丁腈橡胶、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和成膜助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将一定量的液体丁腈橡胶溶解于溶剂中,搅拌;添加一定量的增塑剂、增粘剂、乳化剂,继续搅拌;将一定量的去离子水缓慢地滴入混合溶液中,高速搅拌一定时间,使混合物由“油包水型”转相为“水包油型”;滴加完毕后,继续高速搅拌一定时间;使用旋转蒸发器除去溶剂;添加一定比例的成膜助剂,得到上浆剂。本发明的方法制得的上浆剂在碳纤维表面成膜性较好,耐磨性较强,不易起毛;碳纤维与橡胶的结合能力较强,可以作为有力的支撑层,有助于减轻设备重量,大幅度提高产品寿命。大幅度提高产品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黄兆贺 张健中 单晓雯 修德欣 宫中昊 王振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8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