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装置及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9
阅读:116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采用集换热和气液分离功能为一体的气液分离装置,其包括顶盖、底盖、内筒体、外筒体及位于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夹层腔,气液分配组件位于内筒体的内侧,换热组件位于夹层腔内,经气液分配组件进行气液分离后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夹层腔中,然后与换热组件进行热交换,液态制冷剂储存在内筒体的内腔中。
3.热管理系统具有回液的需求,即需要将内筒体中的液态制冷剂引流出气液分离装置,相关技术中,由于内筒体相对密封且位于外筒体的内侧,液态制冷剂被储存不便于引出。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相关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具有回液功能的气液分离装置及应用上述气液分离装置的热管理系统。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及气液分配组件,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导流部和所述第二导流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方向的相反两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导流部与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腔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腔,所述气液分配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气液分配组件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筒体包括主体部和第一管部,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第一管部自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一腔延伸,所述第一管部的管腔连通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一筒体的外侧空间。
6.本技术中,第二筒体设有第一管部,第一管部的管腔连通第二腔和第一筒体的外侧空间,当气液分离装置处于应用状态时,通过第一管部可以将第二筒体内的流体引流出气液分离装置,使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回液功能。
7.本技术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热管理系统,其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喷射器以及上述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喷射器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喷射器的第二进口连通,所述喷射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腔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膨胀阀的出口连通,所述膨胀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管部的管腔连通。
8.本技术的热管理系统中,通过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一管部可以将第二筒体内的流体引流出气液分离装置,然后引流至蒸发器中,使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回液功能,从而使热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11.图3是图2示出的第二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12.图4是图2示出的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3.图5是图2示出的气液分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6是图5示出的气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15.图7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装置一实施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16.图8是本技术的气液分离装置一实施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17.图9是本技术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19.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20.应当理解,本技术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型实施例的气液分离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22.根据本技术的气液分离装置100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气液分离装置100包括第一筒体1、第二筒体2、第一导流部4、第二导流部、气液分配组件7及换热组件6。
23.气液分离装置100具有流体性连通的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第一腔10位于第二筒体2外,且第一腔10位于第一筒体1内,第一腔10至少包括位于第一筒体1和第二筒体2之间的空间,第二腔20位于第二筒体2内,第二腔20至少包括第二筒体2内部的空间。气液分配组件7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二腔20内,换热组件6至少有部分位于第一腔10内,气液分配组件7的内腔能够连通第一腔10和第二腔20。
24.第一筒体1为内部中空的两端开口的近似圆筒状的结构,第一导流部4和第二导流部分别与第一筒体1的轴向方向的相反两端固定设置。参照图2、7和8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导流部包括各自独立成型的第一端盖3和第二端盖5,第一端盖3与第二端盖5之间相互连接且间隔一定距离布置,第一端盖3与第一筒体1固定设置,第二端盖5与第二筒体2固定设
置。第二筒体2为具有底盖的内部中空的结构,第二端盖5盖合于第二筒体2远离底盖的一侧,第二端盖5和第二筒体2之间形成相对密封的第二腔20。第一导流部4、第二导流部、第一筒体1及第二筒体2之间形成相对密封的第一腔10。第一端盖3与第二端盖5之间的空间形成第三腔30,第三腔30与第一腔10连通且与气液分配组件7的内腔连通。
25.本实施例中,第二筒体2包括侧部21、底部22、第一管部27和第二管部28。侧部21沿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延伸,侧部21为内部中空的近似为圆筒状的结构。侧部21的一端部与第二端盖5密封连接,底部22设于侧部21远离第二端盖5的一端,底部22与侧部21密封连接,底部22远离侧部21的一端与第一导流部4固定连接。底部22为近似碗状的结构,碗状结构的开口朝向侧部21。侧部21和底部22构成主体部,第二腔20位于主体部内。第一管部27自底部22沿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一管部27有部分位于第一腔10,第一管部27的延伸端部与第一导流部4密封连接。第二管部28自底部22沿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延伸,第二管部28位于第二腔20,第二管部28的管腔连通第一管部27的管腔和第二腔20。可选的,第二筒体2为一体件,可增加第二筒体2的强度,简化第二筒体2的制备,降低泄露风险。
26.可选的,定义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二管部28的延伸末端281所在的高度值为a,第二筒体2在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值为b,0.5b≥a≥0.125b。通过如此设置,可以确保液态的第一流体能够进入第二管部28的管腔,但液态的油无法进入第二管部28的管腔。
27.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二筒体2包括侧部21、底部22和第一管部27,第一管部27自侧部21朝向第一筒体1延伸,且第一管部27与第一筒体1密封连接,第一管部27有部分位于第一腔10,第一管部27的管腔连通第二腔20和气液分离装置100外部。定义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为高度方向,第一管部27在侧部21上的开口所在的高度值为a,第二筒体2在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的长度值为b,0.5b≥a≥0.125b。在该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管部27在侧部21上开口具有一定高度,因此可以不设置第二管部28,当然,根据设计需求,也可以设置第二管部28。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管部27也可以与第一导流部4密封连接,第一管部27大致呈l形。
28.气液分配组件7用于实现第一流体的气液分离功能,使气液分离后的液态第一流体储存在第二腔20内,气态第一流体进入气液分配组件7的内腔,从气液分配组件7中流出的气态第一流体,从第三腔30流入第一腔10,然后气态第一流体与换热组件6进行热交换。可以通过对气液分配组件7的结构进行设计,从而提升第一流体的气液分离效果。通过第一管部27和第二管部28可以将储存在第二筒体2内的液态第一流体,从第二腔20引流出气液分离装置100。
29.换热组件6用于流通第二流体,换热组件6一端与第一导流部4连接,换热组件6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流部连接。气态第一流体流经第一腔10时,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发生热交换,可以通过对换热组件6的结构进行设计,从而提升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热交换效果。
30.第一导流部4包括与第一腔10连通的第一通道41、与换热组件6的内腔连通的第二通道42以及与第一管部27的管腔连通的连通通道43,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及连通通道43在第一导流部4内相互隔离不连通。第二导流部的第一端盖3具有与第二腔20的第三通道31和与换热组件6的内腔连通的第四通道32,第三通道31和第四通道32在第一端盖3内相互
隔离不连通。第一通道41、第二通道42、第三通道31、第四通道32及连通通道43分别与气液分离装置100的外部连通。第一流体从第三通道31进入第二腔20,由于气液分配组件7的作用,液态第一流体储存在第二腔20内,气态第一流体经由第三腔30进入第一腔10,在第一腔10中气态第一流体与换热组件6中的第二流体热交换,最后从第一通道41流出气液分离装置100。根据热管理系统的需求,储存在第二腔20内液态第一流体通过第一管部27的管腔、第二管部28的管腔及连通通道43,从第二腔20流出气液分离装置100。根据气液分离装置100所应用的热管理系统的工作模式,第二通道42和第四通道32中一个作为第二流体的入口,另一个作为第二流体的出口。
31.第二端盖5包括与第二筒体2安装固定的基部51和自基部51沿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连接管52。连接管52的一端与基部51密封连接,连接管52的另一端与第一端盖3密封连接,连接管52的管腔连通第三通道31和第二腔20,连接管52有部分位于第三腔30。
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盖5设有沿基部51的外边缘向下延伸的外延部55,外延部55的外壁面与侧部21的内壁面贴合,外延部55与第二筒体2的侧部21过盈配合,外延部55与第二筒体2之间密封连接。
33.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部21包括沿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延伸的耳部26,第二端盖5包括自基部51朝向周侧延伸的延伸部54,延伸部54有部分位于耳部26的空腔,沿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的平面上,延伸部54的投影与耳部26的投影有重叠。通过耳部26和延伸部54的安装配合,实现第二端盖5与第二筒体2的安装。
34.气液分配组件7包括盖体部71、导流管72、套管76和第一过滤组件73。气液分配组件7与第二端盖5安装配合,具体地,基部51具有沿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贯穿基部51的第一安装孔道53,盖体部71包括板部711和限位部712,限位部712自板部711向外延伸。安装完成后,限位部712有部分位于第一安装孔道53且另有一部分位于第三腔30,限位部712与第一安装孔道53的孔壁安装固定。
35.套管76套设于导流管72的外侧,导流管72的外壁面与套管76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第四腔40,导流管72的内腔和第二腔20通过第四腔40连通。板部711位于套管76和导流管72的上方,盖体部71具有沿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贯穿盖体部71的第二安装孔道713,导流管72有部分位于第二安装孔道713,导流管72与第二安装孔道713的孔壁过盈配合,第一腔10和导流管72的内腔通过第三腔30连通。
36.在与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轴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限位部712的投影与基部51的投影有重叠,限位部712的投影与导流管72的投影有重叠。通过限位部712的设置可以实现盖体部71、导流管72及第二端盖5的安装,且降低三者之间的脱落的可能性。
37.板部711的上表面与第二端盖5的下表面之间具有空隙,以使第一流体能够自连接管52流入第二腔20。板部711的外侧壁面与第二筒体2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空隙,以使第一流体自连接管52进入第二腔20之后继续向下流动。板部711的下表面与套管76的上端面之间具有空隙,且板部711的内侧壁面与套管76的外壁面之间具有空隙,并且套管76靠近板部711的一端敞开,以使第二腔20与第四腔40连通。套管76远离板部711的一端密封,以使套管76的内腔在远离板部711的一端与第二腔20相对隔离。导流管72的下端面与套管76的下端面之间留有空隙,以使第四腔40与导流管72的内腔连通。
38.于本实施例中,套管76、导流管72和连接管52都为中空的横截面大致呈圆形的圆柱体。导流管72一端连接于盖体部71且导流管72的管腔与第三腔30连通,另一端连接于套管76且导流管72的管腔与第四腔40连通。套管76靠近底部22的一端自密封设置,另一端敞开且套管76的管腔与第二腔20连通。套管76靠近底部22的一端的内侧壁设有限位结构图中未示出,导流管72的端部伸入该限位结构,从而实现固定套管76和导流管72,可用于限位导流管72的位移,但限位结构的设计不影响第一流体的流动。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管72靠近盖体部71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连通第四腔40和导流管72内腔的平衡孔(未图示),该平衡孔用于减少压缩机200停机时,由于压力差的作用,液态第一流体被吸入压缩机200的现象。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液分配组件7还包括分子筛74、用于固定分子筛74的套环75以及用于支撑分子筛74的承托架763,分子筛74包裹于套管76外侧,用于吸收第一流体中的水分。承托架763可以为套管76的一部分,套管76的部分管壁向外延伸形成承托架763;承托架763也可以为单独成型的部件,然后与套管76固定在一起。
41.第一过滤组件73固定于套管76靠近底部22的一端。第一过滤组件73包括支架731和滤网图中未示出,支架731具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用于安装固定滤网的窗口部732,支架731抵接于套管76和底部22之间,用于限位套管76以减少气液分配组件7的晃动。套管76靠近底部22的侧壁设有第一孔761,第一孔761用于引导油进入第四腔40,然后随着气态第一流体的流动进入压缩机200,该第一孔761的孔径根据热管理系统的容量相匹配,可以使回到压缩机200的冷冻油和第一流体比例较佳,滤网可以防止杂质通过第一孔761进入压缩机200。
42.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组件73包括第一定位部733,套管76包括第二定位部762,第一定位部733和第二定位部762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凸起至少部分位于凹槽。第一孔761和第二定位部762与多个窗口部732的同一个窗口对应设置,通过该设置防止支架731遮挡第一孔761,从而影响回油效果。
43.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第二过滤组件8,第二过滤组件8设于侧部21和第一导流部4之间,第二过滤组件8环绕底部22设置。具体地,侧部21的底端向靠近第一导流部4的方向延伸,延伸出来的部分和底部22之间形成第一配合槽25。第一导流部设有第二配合槽45,第二过滤组件8的一端部位于第一配合槽25,另一端部位于第二配合槽45,从而将第二过滤组件8进行安装和定位。第二过滤组件8包括框架81和起过滤作用的滤网,该滤网的材质可以与第一过滤组件的滤网材质相同,框架81具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用于安装固定滤网的开口部82。使用第二过滤组件8对流出气液分离装置100前的气态第一流体和油进行过滤,保持纯净度。
44.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组件6包括第一集流管61、第二集流管62、换热管63及换热件64。换热管63的一端与第一集流管61连接,换热管63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流管62连接,换热管63的内腔连通第一集流管61的内腔和第二集流管62的内腔。可选的,换热管63为微通道扁管,换热管63的横截面为扁平状,换热管63具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流通通道,每个流通通道均连通第一集流管61的内腔和第二集流管62的内腔。换热件64位于换热管63与第二筒体2之间,和/或换热件64位于换热管63与第一筒体1之间,用于加强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的热交换效果。
45.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组件6还包括若干挡流件65,挡流件65位于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筒体2之间,且位于第二集流管62与第二筒体2之间。有挡流件65设置于靠近第一导流部4的一侧,其下端与最下侧的换热管63的下端齐平,另有挡流件65设置于靠近第二导流部的一侧,其上端与最上侧的换热管63的上端齐平。挡流件65的设置,用于减少从第二腔20流出的第一流体直接进入第一集流管61与第二筒体2之间的缝隙,以及第二集流管62与第二筒体2之间的缝隙,未与换热管63中的第二流体热交换就流出第一腔10的可能性。
46.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组件6还包括第一管接头组件66和第二管接头组件67,第一集流管61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第一管接头组件66密封连接,第二集流管62一端封闭,另一端与第二管接头组件67密封连接。第一管接头组件66与第一导流部4密封连接,第一管接头组件66的内腔连通第一集流管61的内腔和第二通道42。第二管接头组件67与第一端盖3密封连接,第二管接头组件67的内腔连通第二集流管62的内腔和第四通道32。可选的,第一管接头组件66和第二管接头组件67的结构基本相同。以上描述,本技术提供换热组件6的一种实施方式,当然只要能实现换热的功能,换热组件6也可以为其他结构。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尺寸较大换热组件6的换热效果较好,但是由于安装空间的限制,第一筒体1的尺寸相对固定,若为了放置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占用空间第一筒体1内的空间,会使得第二腔20较小。为了平衡换热效果和第二筒体2中的第二腔20的大小,第二筒体2设置避让槽23,容纳第一集流管61和第二集流管62,从而使得第二腔20尽可能的大一些。
48.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气液分离装置100不设置换热组件6,换热组件6位于气液分离装置100外侧,从第一腔10流出的第一流体与换热组件6中的第二流体换热,或从第一腔10内的第一流体与换热组件6中的第二流体换热。
49.本技术中需要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流体及第二流体均为制冷剂/制冷剂,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为系统中不同区间段流动的制冷剂/制冷剂。
50.本文中提到的“大致”“近似”是指相似度在50%以上。例如,第一筒体1近似圆筒状,是指第一筒体1为中空的筒状,第一筒体1的侧壁可以设有凹陷部位或者凸起结构,第一筒体1的横截面的轮廓不是圆形,但轮廓的50%由弧线构成。
51.本技术的气液分离装置100可应用于热管理系统,尤其是可应用于使用二氧化碳制冷剂且具有喷射器300的热管理系统,利用气液分离装置100的工作压力将液态第一流体通过第一管部27输送出气液分离装置100,然后送入蒸发器500以完成热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52.根据本技术的热管理系统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9所示,热管理系统包括气液分离装置100、压缩机200、喷射器300、冷凝器400、蒸发器500和膨胀阀600,喷射器300具有第一进口、第二进口及第一出口,喷射器300的工作原理被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本技术不再赘述。
53.压缩机200的出口与冷凝器400的入口连通管,冷凝器400的出口与气液分离装置100的第二通道42连通,气液分离装置100的第四通道32与喷射器300的第一进口连通,喷射器300的第二进口与蒸发器500的出口连通,蒸发器500的进口与膨胀阀600的出口连通,膨胀阀600的进口与气液分离装置100的连通通道43连通,喷射器300的第一出口与气液分离装置100的第三通道31连通,气液分离装置100的第一通道41与压缩机200的入口连通。
54.热管理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压缩机200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冷凝器400,从冷凝器400流出的制冷剂从第二通道42进入气液分离装置100,在气液分离装置100中,制冷剂流经换热组件6的内腔,然后从第四通道32流出气液分离装置100。接着制冷剂从第一进口进入喷射器300,与第二进口进入喷射器300的制冷剂混合后,从第一出口流出喷射器300。接着制冷剂从第三通道31进入气液分离装置100,在气液分离装置100中,第一腔10中的制冷剂与换热组件6中的制冷剂换热后,从第一通道41流出气液分离装置100,然后流入压缩机200入口。由于气液分离装置100内的工作压力,可以将液态制冷剂从连通通道43引流出气液分离装置100,流经节流状态的膨胀阀600后,流入蒸发器500,接着通过第二进口流入喷射器300,如此完成一次循环。根据热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制热或制冷或其他的功能。
55.本技术中,通过在第二筒体2设置第一管部27,从而使之应用于热管理系统时,可以将第二腔20内的液态制冷剂引流出气液分离装置100,应用较为简单的可靠的结构,提供一种具有换热、气液分离以及回液功能的气液分离装置100。
56.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一导流部、第二导流部及气液分配组件,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侧,所述第一导流部和所述第二导流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筒体的轴向方向的相反两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导流部与所述第二筒体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筒体和所述第二筒体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腔至少包括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腔,所述气液分配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所述气液分配组件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所述第二筒体包括主体部和第一管部,所述第二腔位于所述主体部内,所述第一管部自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一腔延伸,所述第一管部的管腔连通所述第二腔和所述第一筒体的外侧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为一体件;所述主体部包括侧部和底部,所述侧部沿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轴向延伸,所述底部与所述侧部远离所述第二导流部的一端部密封连接,所述侧部远离所述底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流部固定设置,所述底部与所述第一导流部固定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部自所述底部沿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一导流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导流部具有连通通道,所述第一管部的管腔与所述连通通道连通,所述连通通道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外侧空间连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部自所述侧部沿朝向所述第一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第一筒体或所述第一导流部密封连接。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包括第二管部,所述第二管部自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二腔延伸,所述第一管部的管腔与所述第二管部的管腔连通,所述第二管部的管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轴向方向为高度方向,所述第二管部的延伸末端所在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筒体高度的1/8,但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筒体高度的1/2。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部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盖固定设置,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一筒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第二筒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导流部具有第三腔,所述第三腔至少包括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的空间;所述第二端盖包括基部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基部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盖密封连接,所述连接管的管腔连通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外侧空间和所述第二腔,所述连接管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腔;所述基部具有沿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基部的第一安装孔道,所述气液分配组件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道,所述气液分配组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道的孔壁安装固定,所述第一腔和所述气液分配组件的内腔通过所述第三腔连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配组件包括盖体部和导流管,所述盖体部包括限位部,所述盖体部具有沿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盖体部的第二安装孔道,所述导流管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孔道,所述导流管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道的孔壁过盈配合,所述导流管的内腔与所述第三腔连通,所述限位部有部分位
于所述第一安装孔道且另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腔,在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轴向方向垂直的平面上,所述限位部的投影与所述基部的投影有重叠,所述限位部的投影与所述导流管的投影有重叠。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配组件包括套管和第一过滤组件,所述导流管有部分位于所述套管的内侧,所述导流管的外壁面与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之间具有第四腔,所述导流管的内腔和所述第二腔通过所述第四腔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多个用于安装滤网的窗口部,所述套管具有贯穿所述套管的管壁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设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盖体部的一端部,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套管包括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所述凸起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凹槽,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定位部与多个所述窗口部的同一个窗口对应设置。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至少有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腔;所述第一导流部具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导流部具有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第四通道通过所述换热组件的内腔连通。1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喷射器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喷射器的第一进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喷射器的第二进口连通,所述喷射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腔连通,所述第一腔与所述压缩机的入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入口与所述膨胀阀的出口连通,所述膨胀阀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管部的管腔连通。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具有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至少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的空间,第二腔至少包括第二筒体的内腔,气液分配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腔,气液分配组件的内腔连通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二筒体包括主体部和第一管部,第二腔位于主体部内,第一管部自主体部朝向第一腔延伸,第一管部的管腔连通第二腔和第一筒体的外侧空间。本申请中,第二筒体设有第一管部,第一管部的管腔连通第二腔和第一筒体的外侧空间,当气液分离装置处于应用状态时,通过第一管部可以将第二筒体内的流体引流出气液分离装置,使用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回液功能。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气液分离装置的热管理系统。述气液分离装置的热管理系统。述气液分离装置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研发人员:石海民 曹超超 王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3/9/2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编织袋加工系统与编织袋加工方法与流程 下一篇:一种双目测距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