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9 阅读:6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车辆的碰撞时保护搭载于车辆的装置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2.作为用于在车辆的碰撞时保护搭载于所述车辆的装置的装置保护结构,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
3.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中,在正面侧的车身组件的下部设置有副车架,在位于副车架的后方侧的中央地板(center floor)的下部安装有作为保护对象装置的高压电池。而且,以位于副车架的后方且高压电池的前方部的方式配设有用于在车辆的前方碰撞时保护高压电池的加强结构物。并且,所述加强结构物的前方面成为以朝后方侧倾斜的方式形成的倾斜面。由此,在车辆的碰撞事故时,利用所述倾斜面来引导副车架的下方移动,由此来预防副车架与高压电池的前方部直接碰撞的现象。
4.[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20-13213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结构中,用于朝下方引导副车架的加强结构物的倾斜面仅仅是将中空闭合剖面结构的加强结构物的一部分的表面以朝后方倾斜的方式形成,因此相对于副车架的碰撞,其强度不够充分。因此,有可能因副车架的碰撞导致倾斜面发生变形,从而无法朝下方引导副车架而造成高压电池的损伤。
[0009]
本发明是有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来更稳定地朝下方引导副车架,从而能够实现保护对象装置的有效的保护。
[0010]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1]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包括:侧车架10,在发动机室a的侧部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延伸;副车架20,被安装于侧车架10的下方,支撑悬架零件;以及保护对象装置40,在副车架20的后方配置于车身1的地板下,所述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包括:滑块构件30,覆盖保护对象装置40的至少前表面部;以及安装构件50,配置于副车架20的后端部22的后方,将滑块构件30安装于车身1,滑块构件30具有面向车身1的前方且朝车身1的后方且下方倾斜的倾斜面31a,安装构件50具有加强面51,所述加强面51是以与倾斜面31a相同的倾斜角度而形成并从后方抵接于倾斜面31a。
[0012]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在车辆的前方碰撞时朝后方移动的副车架的后端部抵接于滑块构件的倾斜面,由此,能够沿着滑块构件的倾斜面将朝后方移动的副车
架引导向下方。由此,能够避免副车架接触到保护对象装置,从而能够防止保护对象装置产生损伤于未然。尤其,通过从后方抵接于滑块构件的倾斜面的、安装构件的加强面,所述倾斜面得到加强,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副车架的接触(碰撞)导致倾斜面产生变形或位置偏离。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将副车架引导向下方,因此能够更切实地对保护对象装置进行保护。
[0013]
而且,所述装置保护结构中,也可为,副车架20的后端部22是在车宽方向的两侧比中央部延伸至更后方的左右的延伸部,滑块构件30包括:侧部壁31a,在车宽方向的两侧朝车身1的后方且下方倾斜;中央壁31b,在车宽方向的中央比侧部壁31a伸出至更下方而成;以及纵壁32,连接车宽方向上的侧部壁31a与中央壁31b之间的阶差部分,侧部壁31a的下表面为倾斜面31a,在车身1的地板部与中央壁31b之间,配置有线缆45,所述线缆45从保护对象装置40穿过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发动机室a延伸。
[0014]
根据所述结构,滑块构件具有比侧部壁伸出至更下方的中央壁,因此能够在车身的地板部与中央壁之间形成配置线缆的线缆配置空间,并且能够利用中央壁以及纵壁来保护配置于所述线缆配置空间的线缆,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车辆的碰撞时后退的副车架接触到线缆。而且,在滑块构件中,在副车架的左右的延伸部的后方配置侧部壁,利用安装构件来加强所述侧部壁,由此,能够在中央壁所形成的线缆配置空间溃缩之前将副车架引导向下方。进而,侧部壁与中央壁之间的阶差部利用纵壁而连接,因此即便在副车架朝左右倾斜地后退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阶差部的纵壁来将副车架切实地引导向下方,从而能够更切实地防止副车架侵入线缆配置空间。
[0015]
而且,在所述装置保护结构中,也可为,滑块构件30具有从倾斜面31a的下端部33朝车身1的后方延伸的底部保护部34。
[0016]
根据所述结构,滑块构件具有从倾斜面的下端部朝车辆的后方延伸的底部保护部,因此即便在沿着倾斜面被引导向下方的副车架越过倾斜面的下端部的位置而进一步朝后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所述副车架与保护对象装置接触。
[0017]
而且,所述装置保护结构中,也可为,滑块构件30的倾斜面31a的下端部33比保护对象装置40的下端部43延伸至更下方为止。
[0018]
根据所述结构,滑块构件的倾斜面的下端部比保护对象装置的下端部延伸至更下方为止,因此能够将在车辆的碰撞时后退的副车架引导至比保护对象装置的下端部更靠下方为止。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后退的副车架接触到保护对象装置。
[0019]
而且,所述装置保护结构中,也可为,加强面51的上端部51a比副车架20的后端部22的上表面22a位于更上方,且加强面51的下端部51b比副车架20的后端部22的下表面22b位于更下方。
[0020]
根据所述结构,安装构件的加强面的上端部比副车架的后端部的上表面位于更上方,且其下端部比副车架的后端部的下表面位于更下方,因此朝后方移动的副车架的后端部将不偏不倚地抵接于安装构件(倾斜面中的利用安装构件得到加强的部分),从而能够利用安装构件来切实地承挡来自朝后方移动的副车架的载荷。因而,能够更切实地抑制滑块构件的倾斜面的变形,因此能够将朝后方移动的副车架稳定地引导向下方。
[0021]
而且,所述装置保护结构中,也可为,安装构件50为实心构件。
[0022]
根据所述结构,安装构件为实心构件,因此能够通过安装构件来更牢固地加强滑
块构件的倾斜面,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承受了来自副车架的载荷的滑块构件的倾斜面产生变形或位置偏离。
[0023]
而且,所述装置保护结构中,也可包括:地板梁架12,为具有闭合剖面12b的结构且朝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安装构件50经由地板梁架12安装于车身1。
[0024]
根据所述结构,安装构件经由形成闭合剖面的高强度的骨架构件即地板梁架安装于车身侧,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在车辆的前方碰撞时后退的副车架抵接于滑块构件的倾斜面时的载荷导致安装于车身侧的安装构件脱落或其安装部位产生破损的情况。而且,能够通过朝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梁架来广范围地分散载荷,因此能够更牢固地承挡后退的副车架的载荷,从而将所述副车架引导向下方。
[0025]
而且,所述装置保护结构中,也可为,保护对象装置是搭载于车辆的高压单元40,线缆45是从高压单元40连接至发动机室a内的动力源的电力线缆。
[0026]
根据所述结构,保护对象装置是搭载于车辆的高压单元,由此,既能将高压单元配置于车身的地板下而实现布局的最佳化,又能切实地避免在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后退的副车架接触到高压单元或电力线缆,因此能够实现车辆的安全性的提高。
[0027]
另外,所述括号内的符号是示出后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对应的构成元件的附图参照编号以供参考。
[0028]
[发明的效果]
[0029]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在车辆的前方碰撞时后退的副车架更稳定地引导向下方,从而能够实现高压单元等保护对象装置的有效的保护。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从下方观察包括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装置保护结构的车身的概略立体图。
[0031]
图2是包括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装置保护结构的车身的概略侧面图。
[0032]
图3是图1的x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3]
图4是图2的y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4]
图5是表示安装构件的图。
[0035]
图6是表示安装于车身侧的安装构件的图,且是从下表面侧观察车身的图。
[0036]
图7是表示图6的z-z箭头剖面的概略图。
[0037]
[符号的说明]
[0038]
1:车身
[0039]
10:前侧车架(侧车架)
[0040]
11:底架
[0041]
12:地板梁架
[0042]
12a:前端部
[0043]
12b:闭合剖面
[0044]
14:侧梁
[0045]
20:副车架
[0046]
21、21:纵梁
[0047]
22、22:延伸部(后端部)
[0048]
22a:上表面
[0049]
22b:下表面
[0050]
24:横梁
[0051]
30:滑块板(滑块构件)
[0052]
31:倾斜壁
[0053]
31a:侧部倾斜壁(侧部壁)
[0054]
31b:中央倾斜壁(中央壁)
[0055]
31a:倾斜面
[0056]
32:纵壁
[0057]
33:下端部
[0058]
34:底部保护壁(底部保护部)
[0059]
40:高压单元(保护对象装置)
[0060]
43:下端部
[0061]
45:高压线缆(线缆)
[0062]
47:支撑构件
[0063]
50:安装构件
[0064]
51:下安装面(加强面)
[0065]
51a:上端部
[0066]
51b:下端部
[0067]
52:上安装面
[0068]
a:发动机室
[0069]
b:线缆配置空间
[0070]
d: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71]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作前方、后方时,分别表示后述的车身(车辆)的前进方向即前侧、后退方向即后侧的方向(朝向)。而且,在称作上、下、左、右时,分别表示朝向车身(车辆)的前进方向(前侧)的状态下的上、下、左、右。
[0072]
图1以及图2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装置保护结构的车身的概略图,图1是从下方观察车身的立体图,图2是从侧方观察车身的侧面图。这些图中所示的车身1包括:前侧车架(侧车架)10,在设于车辆前部的发动机室a的侧部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副车架20,被安装于前侧车架10的下方并支撑悬架零件(未图示)。
[0073]
而且,在前侧车架10的后侧设有底架11。底架11包括:左右一对地板梁架12,连结于前侧车架10的后侧且朝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左右一对侧梁(side sill)14,配置在比左右地板梁架12更靠车宽方向外侧(具体而言,为底架11的车宽方向外侧端),并且朝前后方向延伸。
[0074]
副车架20包括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纵梁(side member)21、21以及沿着
车宽方向延伸并将两纵梁21、21的前缘部彼此与后缘部彼此分别连结的横梁24而整体形成为井字形状。左右一对纵梁21、21的后端侧成为比副车架20中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延伸至更后方的延伸部22、延伸部22。即,副车架20的后端部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左右两侧)成为分别朝后方延伸的延伸部22、延伸部22,延伸部22、延伸部22的内侧(车宽方向的内侧)形成为朝向前方凹陷的凹状。
[0075]
而且,在副车架20的后方的车身1的地板下(车厢的地板下),设置有作为保护对象装置的高压单元(高压控制机器单元)40。尽管省略详细图示,但高压单元40是包含搭载于车辆的电池模块、用于控制电池模块的电力收授的高压元件及配电零件、以及电池模块用的主开关等的单元。在高压单元40的除了前表面部以外的后侧的下表面侧,安装有覆盖高压单元40的下表面的罩构件46。罩构件46为合成树脂制的大致平板状的构件。
[0076]
图3是图1的x部分的局部放大图。而且,图4是图2的y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这些图所示,设有覆盖高压单元40的前表面部的滑块板(滑块构件)30。滑块板30为金属制的板状构件,以覆盖高压单元40的前端部的前侧以及下侧的方式而配置,且包括朝车身1的后方且下方倾斜的倾斜壁31(31a、31b)。滑块板30的倾斜壁31具有:一对侧部倾斜壁(侧部壁)31a,形成在副车架20的一对延伸部22、22各自的后方;以及中央倾斜壁(中央壁)31b,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比侧部倾斜壁31a伸出到更下方(车外方向)而形成。侧部倾斜壁31a成为比中央倾斜壁31b更陡的倾斜角度,由此,中央倾斜壁31b配置在比侧部倾斜壁31a更低的位置(下侧的位置)。并且,车宽方向上的中央倾斜壁31b的两侧与左右的侧部倾斜壁31a各自的内侧之间的阶差部分利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纵壁32而连接。即,车宽方向上的中央倾斜壁31b与侧部倾斜壁31a之间经由阶差而连接。并且,如后所述,侧部倾斜壁31a的下表面成为使后退的副车架20的一对延伸部22、22抵接的倾斜面31a。
[0077]
滑块板30通过一对安装构件50、50安装于车身1。图5是表示安装构件50的图。如本图所示,安装构件50是横剖面为大致三角形状的实心构件,包括被安装于滑块板30的下安装面(加强面)51、以及经由后述的地板梁架12安装于车身1的上安装面52。如图4所示,下安装面51是以与侧部倾斜壁31a相同的倾斜角度而形成。所述下安装面51成为通过抵接于侧部倾斜壁31a的背面(后方)而从背面(后方)加强侧部倾斜壁31a的加强面。
[0078]
另外,如图3所示,在安装构件50,还安装有支撑高压单元40的支撑构件47。尽管省略详细图示,但支撑构件47是悬吊支撑高压单元40的框状构件,所述支撑构件47仅经由安装构件50而安装于车身1侧。即,高压单元40经由所述支撑构件47以及安装构件50安装于车身1。
[0079]
而且,如图3所示,包括从高压单元40穿过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发动机室a延伸的高压线缆(线缆)45。所述高压线缆45被配置在形成于滑块板30的中央倾斜壁31b与车身1的地板部之间的空间(线缆配置空间)b内。
[0080]
如图4所示,滑块板30的侧部倾斜壁31a以及中央倾斜壁31b的下端部(后端部)33比高压单元40的下端部(下表面)43延伸到更下方为止。由此,侧部倾斜壁31a以及中央倾斜壁31b的下端部33位于比高压单元40的下端部43低的位置。而且,滑块板30具有从侧部倾斜壁31a以及中央倾斜壁31b的下端部33朝向车身1的后方(与底架11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底部保护壁(底部保护部)34。侧部倾斜壁31a以及中央倾斜壁31b的下端部33位于比高压单元40的下端部43低的位置,因此底部保护壁34是在比高压单元40的下端部43低的位置朝向车身
1的后侧延伸的檐状部分。因此,在侧部倾斜壁31a及中央倾斜壁31b的下端部33及底部保护壁34与高压单元40的下端部43之间形成有上下方向的间隙d。
[0081]
而且,如图4所示,安装构件50的加强面51的上端部(前端部)51a比副车架20的延伸部22的上表面22a位于更上方,且安装构件50的加强面51的下端部(后端部)51b比副车架20的延伸部22的下表面22b位于更下方。
[0082]
图6是表示安装于车身侧的安装构件的图,且是从下表面侧观察车身的图。而且,图7是表示图6的z-z箭头剖面的概略图。另外,图6中,安装于安装构件50的滑块板30省略了图示。而且,高压单元40或罩构件46也省略了图示。如这些图所示,安装构件50经由地板梁架12安装于车身1。地板梁架12为具有大致矩形状的闭合剖面12b的结构且是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长条状构件。地板梁架12的长边方向的整体被安装于车身1的地板下而受到支撑。安装构件50通过螺栓(紧固件)55的紧固而固定于地板梁架12的前端部12a附近的下表面。
[0083]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车身1包括:侧车架10,在发动机室a的侧部朝前后方向延伸;副车架20,被安装于侧车架10的下方而支撑悬架零件;以及高压单元(保护对象装置)40,在副车架20的后方配置于车身1的地板下。并且,作为用于在车辆的碰撞时保护高压单元40的保护结构,包括覆盖高压单元40的前表面部且具有朝车身1的后方且下方倾斜的倾斜面31a的滑块板(滑块构件)30、与将滑块板30安装于车身1的安装构件50,安装构件50具有加强面51,所述加强面51是以与滑块板30的侧部倾斜壁31a(倾斜面31a)相同的倾斜角度而形成并抵接于所述侧部倾斜壁31a的背面侧(后方)。
[0084]
根据本发明的车身1的装置保护结构,在车辆的前方碰撞时朝后方移动(后退)的副车架20的延伸部(后端部)22抵接于滑块板30的侧部倾斜壁31a(倾斜面31a),由此,能够沿着滑块板30的侧部倾斜壁31a将后退的副车架20引导向下方。由此,能够避免副车架20接触到作为保护对象装置的高压单元40,从而能够防止高压单元40产生损伤于未然。尤其,通过从背面侧(后方)抵接于滑块板30的侧部倾斜壁31a(倾斜面31a)的、安装构件50的加强面51,侧部倾斜壁31a得到加强,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副车架20的接触(碰撞)导致侧部倾斜壁31a(倾斜面31a)产生变形或位置偏离。因此,能够稳定地将副车架20引导向下方,因此能够更切实地保护高压单元40。
[0085]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副车架20的后端部是在所述副车架20的车宽方向的两侧比中央部延伸至更后方的左右的延伸部22,滑块板30包括:侧部倾斜壁(侧部壁)31a,在车宽方向的两侧朝车身1的后方且下方倾斜;中央倾斜壁(中央壁)31b,在车宽方向的中央比侧部倾斜壁31a伸出至更下方而成;以及纵壁32,连接车宽方向上的侧部倾斜壁31a与中央倾斜壁31b之间的阶差部分,侧部倾斜壁31a的下表面(表面)成为承挡后退的副车架20的倾斜面。而且,在形成于车身1的地板部与中央倾斜壁31b之间的线缆配置空间b,配置有从高压单元40穿过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朝向发动机室a延伸的高压线缆45。
[0086]
根据所述结构,滑块板30具有比侧部倾斜壁31a伸出至更下方而成的中央倾斜壁31b,因此能够在车身1的地板部与中央倾斜壁31b之间(上下方向的间隙)形成配置线缆的线缆配置空间b,并且能够利用中央倾斜壁31b来保护配置于所述线缆配置空间b的高压线缆45不被在车辆的碰撞时后退的副车架20破坏。而且,在滑块板30中,在副车架20的后端部即左右的延伸部22的后方配置具有倾斜面31a的侧部倾斜壁31a,利用安装构件50的加强面
51对所述侧部倾斜壁31a进行了加强,由此,能够在中央倾斜壁31b所形成的线缆配置空间b溃缩之前将副车架20引导向下方。进而,侧部倾斜壁31a与中央倾斜壁31b之间的阶差部分利用纵壁32而连接,因此万一即便在副车架20朝左右倾斜地后退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阶差部的纵壁32将副车架20切实地引导向下方,从而能够防止副车架20(延伸部22)侵入线缆配置空间b。
[0087]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滑块板30具有从倾斜面31a的下端部33朝车身1的后方延伸的底部保护壁(底部保护部)34。
[0088]
根据所述结构,即便在沿着倾斜面31a被引导向下方的副车架20越过倾斜面31a的下端部33的位置而进一步朝后方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副车架20与高压单元40接触。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保护高压单元40。
[0089]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滑块板30的倾斜面31a的下端部33比高压单元40的下端部43延伸至更下方的位置为止。
[0090]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将在车辆的碰撞时后退的副车架20引导至比高压单元40的下端部43更靠下方为止。因此,能够更切实地防止后退的副车架20接触到高压单元40。
[0091]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构件50的加强面51的上端部51a比副车架20的延伸部22的上表面22a位于更上方,且加强面51的下端部51b比副车架20的延伸部22的下表面22b位于更下方。
[0092]
根据所述结构,朝后方移动的副车架20的延伸部22将与安装构件50的加强面51不偏不倚地抵接于所述加强面51(滑块板30的倾斜面31a中的利用加强面51得到加强的部分),因此能够利用安装构件50来切实地承挡来自朝后方移动的副车架20的载荷。因而,能够更切实地抑制滑块板30的倾斜面31a的变形,从而能够将朝后方移动的副车架20稳定地引导向下方。
[0093]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构件50为实心构件。
[0094]
根据所述结构,安装构件50为实心构件,因此能够通过安装构件50来更牢固地加强滑块板30的倾斜面31a,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承受了来自副车架20的载荷的滑块板30的倾斜面31a产生变形或位置偏离。
[0095]
而且,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为具有闭合剖面12b的结构且沿车身1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梁架12,安装构件50经由所述地板梁架12安装于车身1。
[0096]
根据所述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在车辆的前方碰撞时后退的副车架20抵接于滑块板30的倾斜面31a时的载荷导致安装于车身1的安装构件50脱落或其安装部位产生破损的情况。而且,能够通过朝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梁架12来广范围地分散载荷,因此能够更牢固地承挡后退的副车架20的载荷,从而将所述副车架20引导向下方。
[0097]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中,保护对象装置是搭载于车辆的高压单元40,由此,既能将高压单元40配置于车身1的地板下而实现车辆布局的最佳化,又能切实地避免在车辆的前表面碰撞时后退的副车架20碰撞到高压单元40或高压线缆45,从而能够实现车辆的安全性的提高。
[0098]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以及说明书与附图中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中进行各种变更。例如,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保护对象装置为高压单元的情况,但本发明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的保
护对象装置并不限于高压单元,也可为其他装置。
[0099]
而且,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滑块板30(滑块构件)仅覆盖作为保护对象装置的高压单元40的前表面侧的情况,但只要覆盖前表面侧的至少一部分,则也可构成为还覆盖其他部分。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包括:侧车架,在发动机室的侧部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副车架,被安装于所述侧车架的下方,支撑悬架零件;以及保护对象装置,在所述副车架的后方配置于所述车身的地板下,所述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滑块构件,覆盖所述保护对象装置的至少前表面部;以及安装构件,配置于所述副车架的后端部的后方,将所述滑块构件安装于所述车身,所述滑块构件具有面向所述车身的前方且朝所述车身的后方且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安装构件具有加强面,所述加强面是以与所述倾斜面相同的倾斜角度而形成并从后方抵接于所述倾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车架的所述后端部是在车宽方向的两侧比中央部延伸至更后方的左右的延伸部,所述滑块构件包括:侧部壁,在车宽方向的两侧朝所述车身的后方且下方倾斜;中央壁,在车宽方向的中央比所述侧部壁伸出至更下方而成;以及纵壁,连接车宽方向上的所述侧部壁与所述中央壁之间的阶差部分,所述侧部壁的下表面为所述倾斜面,在所述车身的地板部与所述中央壁之间,配置有线缆,所述线缆从所述保护对象装置穿过车宽方向的中央部朝向所述发动机室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构件具有从所述倾斜面的下端部朝所述车身的后方延伸的底部保护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构件的所述倾斜面的下端部比所述保护对象装置的下端部延伸至更下方为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面的上端部比所述副车架的后端部的上表面位于更上方,且所述加强面的下端部比所述副车架的后端部的下表面位于更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构件为实心构件。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梁架,为具有闭合剖面的结构且朝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安装构件经由所述地板梁架安装于所述车身。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对象装置是搭载于车辆的高压单元,所述线缆是从所述高压单元连接至所述发动机室内的动力源的电力线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在车辆的前方碰撞时后退的副车架更稳定地引导向下方,从而能够实现高压单元等保护对象装置的有效的保护。本发明的车身的装置保护结构具有:滑块构件(30),覆盖在副车架(20)的后方配置于车身(1)的地板下的保护对象装置(40)的至少前表面部;以及安装构件(50),配置于副车架(20)的后端部(22)的后方,将滑块构件(30)安装于车身(1),滑块构件(30)具有面向车身(1)的前方且朝车身(1)的后方且下方倾斜的倾斜面(31a),安装构件(50)具有以与倾斜面(31a)相同的倾斜角度而形成并从后方抵接于倾斜面(31a)的加强面(51)。抵接于倾斜面(31a)的加强面(51)。抵接于倾斜面(31a)的加强面(51)。


技术研发人员:大栗雅之 稲积拓也 楠本肇 冨田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2.02
技术公布日:2023/9/25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