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9 阅读:7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变换器(inverter)一体型电动机。


背景技术:

2.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备马达外壳、变换器外壳以及金属端子的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马达外壳容纳马达。变换器外壳容纳对马达进行驱动的变换器。变换器外壳固定于马达外壳。金属端子将变换器和马达电连接。在马达外壳和变换器外壳分别设置有供金属端子插通的端子插通孔。在马达外壳与变换器外壳之间配置有密封部件。密封部件抑制水分向端子插通孔内的侵入。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0-16542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5.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6.在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中要求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向端子插通孔的侵入的结构。
7.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8.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具有:马达外壳,其容纳马达;变换器外壳,其容纳对所述马达进行驱动的变换器,结合固定于所述马达外壳;以及金属端子,其将所述变换器和所述马达电连接,所述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的要点在于,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分别设置有以相互靠近的方式突出、且具备供所述金属端子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包围所述端子插通孔的密封构造,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一方设置有比所述突出部进一步突出、并包围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的主突条引导部,并且,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另一方设置有包围所述主突条引导部的一部分的副突条引导部,侵入到了所述马达外壳与所述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由所述主突条引导部和所述副突条引导部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所述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
9.在端子插通孔的密封构造的周围以双重的方式设置有主突条引导部和副突条引导部。因此,通过主突条引导部和副突条引导部成为屏障,侵入到了马达外壳与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难以到达密封构造。另外,侵入到了马达外壳与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由主突条引导部和副突条引导部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向端子插通孔的侵入。
10.在上述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中,也可以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另一方设置有与所述主突条引导部相对向的凹条引导部。
11.主突条引导部和凹条引导部形成迷宫构造。因此,通过迷宫构造,侵入到了马达外壳与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更难以到达密封构造。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向端子插通孔的侵入。
12.在上述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中,也可以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另一方设置有构成所述副突条引导部的一部分的引导槽,侵入到了所述马达外壳与所述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由所述引导槽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所述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
13.侵入到了马达外壳与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有时会沿着副突条引导部侵入到副突条引导部的内侧。侵入到了副突条引导部的内侧的水分进入构成副突条引导部的一部分的引导槽。因此,侵入到了马达外壳与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由引导槽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向端子插通孔的侵入。
14.在上述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中,也可以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分别设置有以相互靠近的方式突出、且具备供对所述马达和所述变换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路的水路用突出部,所述水路用突出部具有包围所述冷却水路的水路用密封构造,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一方设置有比所述水路用突出部进一步突出、并包围所述水路用突出部的一部分的水路用主突条引导部,并且,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另一方设置有包围所述水路用主突条引导部的一部分的水路用副突条引导部,侵入到了所述马达外壳与所述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由所述水路用主突条引导部和所述水路用副突条引导部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所述水路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
15.在冷却水路的密封构造的周围以双重的方式设置有水路用主突条引导部和水路用副突条引导部。因此,通过水路用主突条引导部和水路用副突条引导部成为屏障,侵入到了马达外壳与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难以到达密封构造。另外,侵入到了马达外壳与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由水路用主突条引导部和水路用副突条引导部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由此,能够抑制水分向冷却水路的侵入。
16.在上述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中,也可以在所述主突条引导部、和与所述主突条引导部相对向的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一方的外壳之间,设置有围绕所述突出部的液状垫圈。
17.通过液状垫圈,能抑制水分向主突条引导部的内侧的侵入。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向端子插通孔的侵入。
18.发明的效果
19.根据本发明,能够更加抑制水分向端子插通孔内的侵入。
附图说明
20.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的示意图。
21.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的局部剖视图。
22.图3是变换器外壳的侧视图。
23.图4是马达外壳的侧视图。
24.图5是用于对引导部的位置进行说明的马达外壳的侧视图。
25.图6是变更例的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的局部剖视图。
26.图7是变更例的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的局部剖视图。
27.标号说明
28.10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11马达外壳、12变换器外壳、13马达、14变换器、15金属端
子、17液状垫圈、21作为突出部的变换器侧突出部、21a作为端子插通孔或冷却水路的贯通孔、22主突条引导部、31作为突出部的马达侧突出部、31a作为端子插通孔或冷却水路的贯通孔、32副突条引导部、33凹条引导部、34作为引导槽的马达侧槽、w冷却水。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按照图1~图5对将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具体化了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30.如图1所示,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10具备马达外壳11、变换器外壳12、马达13、变换器14以及金属端子15。马达外壳11容纳马达13。变换器外壳12容纳变换器14。变换器外壳12结合固定于马达外壳11。变换器14对马达13进行驱动。金属端子15将变换器14和马达13电连接。金属端子15例如为分解器(resolver)线、汇流条。在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10的内部流动有用于对马达13和变换器14进行冷却的冷却水w。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10以马达外壳11和变换器外壳12在水平方向上排列的方式搭载于车辆。
31.<变换器外壳>
32.如图2所示,变换器外壳12具有与马达外壳11相对向的变换器侧对向面12a。变换器侧对向面12a是与水平方向垂直的面。
33.变换器外壳12具有作为从变换器侧对向面12a向马达外壳11突出的突出部的变换器侧突出部21。本实施方式的变换器侧突出部21为大致圆柱状。变换器侧突出部21具有变换器侧贯通孔21a。变换器侧突出部21具有从前端面21b凹陷的环状的密封槽21c。
34.本实施方式的变换器外壳12具有3个变换器侧突出部21。第1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变换器侧贯通孔21a为供作为金属端子15的分解器线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第2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变换器侧贯通孔21a为供作为金属端子15的汇流条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第3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变换器侧贯通孔21a为供冷却水w流动的冷却水路。因此,第3变换器侧突出部21为水路用突出部。
35.变换器外壳12具有从变换器侧对向面12a向马达外壳11突出的主突条引导部22。本实施方式的变换器外壳12具有三个主突条引导部22。主突条引导部22从变换器侧对向面12a的突出量比变换器侧突出部21从变换器侧对向面12a的突出量多。因此,主突条引导部22比变换器侧突出部21进一步突出。
36.如图3所示,主突条引导部22围绕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一部分。三个主突条引导部22中的一个为包围水路用突出部的一部分的水路用主突条引导部。
37.本实施方式的主突条引导部22为大致矩形状。主突条引导部22具有第1构成部22a~第4构成部22d。第1构成部22a和第2构成部22b沿着重力方向延伸。第1构成部22a和第2构成部22b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两侧。第3构成部22c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变换器侧突出部21靠上侧的位置。第3构成部22c将第1构成部22a的上端部和第2构成部22b的上端部连接。第4构成部22d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变换器侧突出部21靠下侧的位置。第4构成部22d与第2构成部22b的下端部相连。第4构成部22d不与第1构成部22a的下端部相连。在第1构成部22a与第4构成部22d之间设置有间隙s1。第3构成部22c和第4构成部22d分别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第3构成部22c和第4构成部22d分别以随着接近第1构成部22a而朝向重力方向下方的方式倾斜。
38.变换器外壳12具有从变换器侧对向面12a凹陷的变换器侧槽23。变换器侧槽23构成主突条引导部22的一部分。详细而言,变换器侧槽23构成主突条引导部22的第4构成部22d的下表面的一部分。变换器侧槽23沿主突条引导部22的第4构成部22d延伸。即,变换器侧槽23以随着接近主突条引导部22的第1构成部22a而朝向重力方向下方的方式倾斜。
39.<马达外壳>
40.如图2所示,马达外壳11具有与变换器外壳12相对向的马达侧对向面11a。马达侧对向面11a为与水平方向垂直的面。
41.马达外壳11具有作为从马达侧对向面11a朝向变换器外壳12突出的突出部的马达侧突出部31。本实施方式的马达侧突出部31为大致圆柱状。马达侧突出部31具有马达侧贯通孔31a。
42.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外壳11具有三个马达侧突出部31。第1马达侧突出部31的马达侧贯通孔31a为供作为金属端子15的分解器线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第2马达侧突出部31的马达侧贯通孔31a为供作为金属端子15的汇流条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第3马达侧突出部31的马达侧贯通孔31a为供冷却水w流动的冷却水路。因此,第3马达侧突出部31为水路用突出部。
43.马达外壳11具有从马达侧对向面11a朝向变换器外壳12突出的副突条引导部32。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外壳11具有三个副突条引导部32。副突条引导部32从马达侧对向面11a的突出量比马达侧突出部31从马达侧对向面11a的突出量多。因此,副突条引导部32比马达侧突出部31进一步突出。
44.如图4所示,副突条引导部32围绕马达侧突出部31的一部分。三个副突条引导部32中的一个为包围水路用突出部的一部分的水路用副突条引导部。
45.本实施方式的副突条引导部32为大致矩形状。副突条引导部32具有第1部位32a~第4部位32d。第1部位32a和第2部位32b沿着重力方向延伸。第1部位32a和第2部位32b在水平方向上位于马达侧突出部31的两侧。第3部位32c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马达侧突出部31靠上侧的位置。第3部位32c将第1部位32a的上端部和第2部位32b的上端部连接。第4部位32d在重力方向上位于比马达侧突出部31靠下侧的位置。第4部位32d与第2部位32b的下端部相连。第4部位32d不与第1部位32a的下端部相连。在第1部位32a与第4部位32d之间设置有间隙s2。第3部位32c和第4部位32d分别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第3部位32c和第4部位32d分别以随着接近第1部位32a而朝向重力方向下方的方式倾斜。
46.马达外壳11具有从马达侧对向面11a凹陷的凹条引导部33。凹条引导部33围绕马达侧突出部31。凹条引导部33的外缘为大致矩形状。
47.马达外壳11具有作为从马达侧对向面11a凹陷的引导槽的马达侧槽34。马达侧槽34构成副突条引导部32的一部分。详细而言,马达侧槽34构成副突条引导部32的第3部位32c的下表面的一部分。马达侧槽34沿着副突条引导部32的第3部位32c延伸。也即是,马达侧槽34以随着接近副突条引导部32的第1部位32a而朝向重力方向下方的方式倾斜。
48.<变换器外壳与马达外壳的关系>
49.如图2所示,马达外壳11和变换器外壳12配置为,马达侧对向面11a和变换器侧对向面12a相互对向。马达侧突出部31和变换器侧突出部21以相互接近的方式从马达外壳11或者变换器外壳12突出。马达侧突出部31的前端面31b和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前端面21b抵接。马达侧贯通孔31a和变换器侧贯通孔21a连通。
50.在马达侧突出部31与变换器侧突出部21之间配置有环状的密封部件16。密封部件16例如为o型圈。密封部件16配置于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密封槽21c。密封部件16与对密封槽21c进行区划的面紧密接触,并且,与马达侧突出部31的前端面31b紧密接触。密封部件16将马达侧突出部31与变换器侧突出部21之间密封。三个突出部21、31中的具有作为端子插通孔的贯通孔21a、31a的两个突出部21、31具有包围端子插通孔的密封构造。三个突出部21、31中的具有作为冷却水路的贯通孔21a、31a的突出部21、31具有包围冷却水路的水路用密封构造。
51.如图2和图5所示,主突条引导部22围绕突出部21、31的一部分。主突条引导部22的前端部与凹条引导部33相对向。副突条引导部32包围主突条引导部22的一部分。也即是,变换器侧突出部21和马达侧突出部31由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这两个引导部围绕。在马达侧对向面11a中的位于比副突条引导部32靠外侧的位置的部分与变换器侧对向面12a之间设置有间隙。
52.[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0053]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0054]
在马达外壳11和变换器外壳12分别设置有以相互靠近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21、31。突出部21、31具有贯通孔21a、31a。突出部21、31具有包围贯通孔21a、31a的密封构造。在变换器外壳12设置有比变换器侧突出部21进一步突出、并且包围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一部分的主突条引导部22。在马达外壳11设置有包围主突条引导部22的一部分的副突条引导部32。也即是,在贯通孔21a、31a的密封构造的周围以双重的方式设置有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
[0055]
因此,通过位于最外周的副突条引导部32成为屏障,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难以流向密封构造。另外,即使水分越过副突条引导部32而侵入到了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侧,在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侧也设置有主突条引导部22。因此,通过主突条引导部22成为屏障,侵入到了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侧的水分难以流向密封构造。这样,通过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成为双重的屏障,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难以到达密封构造。
[0056]
另外,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由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进行引导,从而不在密封构造周围滞留。以下,对由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实现的水分引导,进行详细描述。
[0057]
首先,对从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10的上方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的流动进行说明。
[0058]
从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10的上方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附着到副突条引导部32的第3部位32c的上表面。第3部位32c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因此,附着到第3部位32c的上表面的水分在向第1部位32a移动之后,沿第1部位32a的外表面向重力方向下方流动。
[0059]
从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10的上方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的一部分,有时会从变换器侧对向面12a与副突条引导部32的第3部位32c的前端部之间侵入到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侧。
[0060]
从副突条引导部32的第3部位32c的前端部移动而侵入到了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
侧的水分进入马达侧槽34。马达侧槽34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因此,进入到了马达侧槽34的水分朝向副突条引导部32的第1部位32a移动。并且,移动到了马达侧槽34的端部的水分在沿第1部位32a的内表面向重力方向下方流动之后,被从副突条引导部32的间隙s2排出到副突条引导部32的外侧。
[0061]
从变换器侧对向面12a与副突条引导部32的第3部位32c的前端部的间隙侵入到了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侧的水分附着到主突条引导部22的第3构成部22c的上表面。第3构成部22c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因此,附着到第3构成部22c的上表面的水分在朝向主突条引导部22的第1构成部22a移动之后,沿第1构成部22a的外表面向重力方向下方流动。并且,沿第1构成部22a的外表面流动了的水分被从副突条引导部32的间隙s2排出到副突条引导部32的外侧。
[0062]
进一步,侵入到了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侧的水分的一部分,有时会从主突条引导部22的第3构成部22c与凹条引导部33之间侵入到主突条引导部22的内侧。侵入到了主突条引导部22的内侧的水分附着到突出部21、31的上表面。突出部21、31为圆柱状。因此,附着到突出部21、31的上表面的水分沿着突出部21、31的外周面向重力方向下方流动。并且,到达了突出部21、31的下表面的水分下落到主突条引导部22的第4构成部22d。第4构成部22d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因此,下落到了第4构成部22d的水分在朝向第1构成部22a流动之后,被从主突条引导部22的间隙s1排出到主突条引导部22的外侧。被排出到了主突条引导部22的外侧的水分进一步被从副突条引导部32的间隙s2排出到副突条引导部32的外侧。
[0063]
接着,对从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10的侧方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的流动进行说明。
[0064]
从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10的侧方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与副突条引导部32的第1部位32a的外表面或者第2部位32b的外表面接触。第1部位32a和第2部位32b沿着重力方向延伸。因此,与第1部位32a或者第2部位32b接触了的水分沿第1部位32a或者第2部位32b向重力方向下方流动。
[0065]
从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10的侧方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的一部分,有时会越过副突条引导部32的第1部位32a或者第2部位32b而侵入到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侧。侵入到了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侧的水分与主突条引导部22的第1构成部22a或者第2构成部22b的外表面接触。第1构成部22a和第2构成部22b沿着重力方向延伸。因此,与第1构成部22a或者第2构成部22b接触了的水分沿第1构成部22a或者第2构成部22b的外表面向重力方向下方流动。
[0066]
流到了第1构成部22a的下端部的水分被从主突条引导部22的间隙s1排出到副突条引导部32的外侧。另一方面,流到了第2构成部22b的下端部的水分进入变换器侧槽23。变换器侧槽23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因此,进入到了变换器侧槽23的水分在朝向主突条引导部22的第1构成部22a移动之后,被从副突条引导部32的间隙s2排出到副突条引导部32的外侧。
[0067]
进一步,侵入到了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侧的水分的一部分有时会越过主突条引导部22的第1构成部22a或者第2构成部22b而侵入到主突条引导部22的内侧。此外,侵入到了主突条引导部22的内侧的水分在与突出部21、31的外周面接触之后,沿着突出部21、31的外周面向重力方向下方流动。此外,上面对此后的水分的流动进行了描述,因此省略说明。
[0068]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0069]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0070]
(1)在马达外壳11和变换器外壳12分别设置有以相互靠近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21、31。突出部21、31具有作为供金属端子15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的贯通孔21a、31a。突出部21、31具有包围贯通孔21a、31a的密封构造。在变换器外壳12设置有比变换器侧突出部21进一步突出、并且包围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一部分的主突条引导部22。在马达外壳11设置有包围主突条引导部22的一部分的副突条引导部32。也即是,在贯通孔21a、31a的密封构造的周围以双重的方式设置有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因此,通过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成为屏障,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难以到达密封构造。另外,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由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向作为端子插通孔的贯通孔21a、31a的侵入。
[0071]
(2)在马达外壳11设置有与主突条引导部22相对向的凹条引导部33。主突条引导部22和凹条引导部33形成迷宫构造。因此,通过迷宫构造,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更加难以到达密封构造。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向贯通孔21a、31a的侵入。
[0072]
(3)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有时会沿副突条引导部32侵入到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侧。侵入到了副突条引导部32的内侧的水分进入到构成副突条引导部32的一部分的马达侧槽34。因此,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由马达侧槽34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向贯通孔21a、31a的侵入。
[0073]
(4)在马达外壳11和变换器外壳12分别设置有以相互靠近的方式突出的突出部21、31。突出部21、31具有作为供冷却水w流动的冷却水路的贯通孔21a、31a。突出部21、31具有包围贯通孔21a、31a的密封构造。在变换器外壳12设置有比变换器侧突出部21进一步突出、并且包围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一部分的主突条引导部22。在马达外壳11设置有包围主突条引导部22的一部分的副突条引导部32。也即是,在贯通孔21a、31a的密封构造的周围以双重的方式设置有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因此,通过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成为屏障,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难以到达密封构造。另外,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由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因此,能够抑制水分向作为冷却水路的贯通孔21a、31a的侵入。
[0074]
(5)主突条引导部22比变换器侧突出部21进一步突出。因此,主突条引导部22能够围绕变换器侧突出部21与马达侧突出部31的连接部位。同样地,副突条引导部32比马达侧突出部31进一步突出。因此,副突条引导部32能够围绕变换器侧突出部21与马达侧突出部31的连接部位。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向变换器侧突出部21与马达侧突出部31的连接部位的侵入。
[0075]
(6)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由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被抑制。由此,能抑制密封构造周围被水分腐蚀。在该情况下,能省略为了使马达外壳11和变换器外壳12的耐腐蚀性提高而进
行的防蚀铝(alumite)处理。
[0076]
[变更例]
[0077]
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如以下那样变更来实施。上述各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变更例可以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来实施。
[0078]
也可以是:主突条引导部22设置于马达外壳11,并且,副突条引导部32和凹条引导部33设置于变换器外壳12。
[0079]
上述实施方式的主突条引导部22包围了除了间隙s1之外的突出部21、31的大致整周,但主突条引导部22包围突出部21、31的范围也可以比上述实施方式小。
[0080]
上述实施方式的副突条引导部32包围了除了间隙s2之外的主突条引导部22的大致整周,但副突条引导部32包围主突条引导部22的范围也可以比上述实施方式小。
[0081]
在两个突出部21、31接近设置的情况下,包围一方的突出部21、31的主突条引导部22的一部分也可以兼作包围另一方的突出部21、31的主突条引导部22的一部分。
[0082]
在两个突出部21、31接近设置的情况下,副突条引导部32也可以设置为:对包围一方的突出部21、31的主突条引导部22和包围另一方的突出部21、31的主突条引导部22这两方进行包围。
[0083]
变换器侧槽23也可以省略。
[0084]
变换器侧槽23也可以不构成主突条引导部22的一部分。
[0085]
凹条引导部33也可以省略。在该情况下,主突条引导部22的前端部与马达外壳11的马达侧对向面11a相对向。
[0086]
马达侧槽34也可以省略。
[0087]
马达侧槽34也可以不构成副突条引导部32的一部分。
[0088]
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的形状是一个例子。只要侵入到了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12之间的水分由各引导部22、32进行引导从而不在密封构造周围滞留,各引导部22、32的形状就也可以适当地进行变更。
[0089]
马达13和变换器14也可以不由冷却水w冷却。在该情况下,不需要水路用突出部、水路用主突条引导部以及水路用副突条引导部。
[0090]
如图6所示,马达外壳11也可以具有:将马达侧突出部31和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间隙与马达外壳11的外部相连的排出通路35。排出通路35由第1通路35a和第2通路35b构成。第1通路35a为从马达侧突出部31的前端面31b凹陷的部分。第1通路35a围绕密封部件16。第1通路35a为缝隙(slit)状。此外,在图6中夸大地图示了第1通路35a的宽度。第2通路35b为将第1通路35a的底面和马达外壳11的外部相连的部分。第2通路35b例如在马达外壳11的与马达侧对向面11a相反侧的面11b开口。
[0091]
在该情况下,即使水分侵入到了马达侧突出部31与变换器侧突出部21之间,也在到达密封部件16之前进入第1通路35a。详细而言,第1通路35a为缝隙状,因此,侵入到了马达侧突出部31与变换器侧突出部21之间的水分因毛细管现象而进入第1通路35a。进入到了第1通路35a的水分在因重力而在第2通路35b中流动之后,被排出到马达外壳11的外部。由此,能够抑制水分到达密封部件16。其结果,能抑制密封部件16的腐蚀。
[0092]
此外,排出通路35既可以设置于变换器外壳12来代替设置于马达外壳11,也可以设置于马达外壳11和变换器外壳12这两方。
[0093]
如图7所示,在主突条引导部22和作为与主突条引导部22相对向的外壳的马达外壳11之间也可以设置有围绕突出部31的液状垫圈17。在该情况下,通过液状垫圈17抑制水分向主突条引导部22的内侧的侵入。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向贯通孔21a、31a的侵入。此外,也可以设置o型圈来代替液状垫圈17。

技术特征:
1.一种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具有:马达外壳,其容纳马达;变换器外壳,其容纳对所述马达进行驱动的变换器,结合固定于所述马达外壳;以及金属端子,其将所述变换器和所述马达电连接,所述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分别设置有以相互靠近的方式突出、且具备供所述金属端子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具有包围所述端子插通孔的密封构造,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一方设置有比所述突出部进一步突出并包围所述突出部的一部分的主突条引导部,并且,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另一方设置有包围所述主突条引导部的一部分的副突条引导部,侵入到了所述马达外壳与所述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由所述主突条引导部和所述副突条引导部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所述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另一方设置有与所述主突条引导部相对向的凹条引导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另一方设置有构成所述副突条引导部的一部分的引导槽,侵入到了所述马达外壳与所述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由所述引导槽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所述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分别设置有以相互靠近的方式突出、且具备供对所述马达和所述变换器进行冷却的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路的水路用突出部,所述水路用突出部具有包围所述冷却水路的水路用密封构造,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一方设置有比所述水路用突出部进一步突出并包围所述水路用突出部的一部分的水路用主突条引导部,并且,在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另一方设置有包围所述水路用主突条引导部的一部分的水路用副突条引导部,侵入到了所述马达外壳与所述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由所述水路用主突条引导部和所述水路用副突条引导部进行引导,从而该水分在所述水路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突条引导部和与所述主突条引导部相对向的所述马达外壳及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另一方的外壳之间,设置有围绕所述马达外壳及所述变换器外壳中的另一方的外壳的所述突出部的液状垫圈。

技术总结
提供能进一步抑制水分向端子插通孔内的侵入的变换器一体型电动机。在马达外壳(11)和变换器外壳分别设置有以相互靠近的方式突出且具备作为供金属端子插通的端子插通孔的贯通孔(21a、31a)的突出部(21、31)。突出部(21、31)具有包围贯通孔(21a、31a)的密封构造。在变换器外壳设置有比变换器侧突出部(21)进一步突出并包围变换器侧突出部(21)的一部分的主突条引导部(22)。在马达外壳(11)设置有包围主突条引导部(22)的一部分的副突条引导部(32)。侵入到马达外壳(11)与变换器外壳之间的水分由主突条引导部(22)和副突条引导部(32)引导,从而该水分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从而该水分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从而该水分在密封构造周围的滞留得到抑制。


技术研发人员:堂尻敬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3/9/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