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槽及栽培方法

未命名 09-29 阅读:163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槽及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2.盐碱地是土壤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盐碱地作为一种特殊土地资源,已被定义为后备耕地资源,即耕地战略储备资源,对盐碱地的定向培育养护与抚育显得尤为重要。
3.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果实色泽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素有“水果皇后”的美誉,具有很高的营养和食疗价值。草莓适应性强,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有栽培,是公认的“速生水果之王”,具有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对农民增收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草莓产业良好发展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4.目前,草莓生产的区域化与规模化格局初步形成,与其他浆果类农产品发展速度和体量相比,草莓产业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巨大。草莓作为重要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不与粮争地,主动上山下滩,鉴于草莓的生长特点及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等,耕地储备资源盐碱地平坦而面积巨大作为草莓栽培的首选,但草莓喜弱酸性的生长环境,在天然的盐碱地上草莓不能正常的生长、开花结果。目前盐碱地栽培草莓主要采用地栽种植,草莓成活率低、产量少,部分采用高架栽培,基质少保温成本高,不能有效的利用当地的土壤资源。因此,一种保证草莓在盐碱地上能正常生存的方法的研发亟需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充分利用盐碱地的土壤资源,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槽及栽培方法,能够阻止盐碱土壤中的盐分上移,保证栽培基质中盐分不升高,提高草莓成活率和产量。
6.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槽,所述栽培槽为将栽培挡板埋入土中搭建而成,所述栽培槽中由下至上依次填充隔盐物质、土壤、吸附物质、基质隔离层、基质。
8.优选的,所述隔盐物质为酸性熔岩颗粒,所述酸性熔岩颗粒直径为3-6mm,容重80-200kg/m3,含水量≤2%,填充深度为10-15cm。
9.优选的,所述土壤为就地取材的盐碱地土壤,填充深度为10-15cm。
10.优选的,所述吸附物质为碳化稻壳和砻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填充深度为10-15cm。
11.优选的,所述基质隔离层为于距离栽培槽顶端18-22cm处铺设,边缘固定在槽体上,所述基质隔离层选自无纺布、园艺地布和防虫网中的任意一种。
12.优选的,所述基质为泥炭:珍珠岩:蛭石=2.3-3.5:1-1.5:0.5-1,所述泥炭为10-30mm粒径的粗泥炭与1-10mm粒径的细泥炭按2:1比例混合而成。
4cm。本发明中所述镀锌管能够固定挡板不歪倒。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本发明从栽培槽最前端开始,埋入一根镀锌管,所述镀锌管保持直立,所述镀锌管埋入深度为10-15cm,所述镀锌管埋入深度一致、地上高度一致。
31.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本发明栽培槽搭建为宽度35cm的双行栽培模式,如图2所示,或90cm的4行栽培模式,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栽培槽之间间距为40-60cm。
32.本发明中,所述隔盐物质为酸性熔岩颗粒,所述酸性熔岩颗粒直径为3-6mm,容重80-200kg/m3,含水量≤2%,填充深度为10-15cm。本发明酸性熔岩能够提高栽培土透性,无菌,只吸水、不渗水,隔绝土壤中盐离子上移。
33.本发明中,所述土壤为就地取材的盐碱地土壤,填充深度为10-15cm。本发明就地取材,合理利用盐碱土壤,提高了盐碱地的利用率。
34.土壤本身含有对植株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本发明于栽培槽中添加土壤后,通过隔离以及淋洗,降低了土壤中的盐离子含量,并避免盐离子上移,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仍可被植物根系部分吸收;同时,添加土壤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并且土壤的孔隙小、长时间种植后下移比例少,便于后期管理。
35.本发明中,所述吸附物质为碳化稻壳和砻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填充深度为10-15cm。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所述碳化稻壳粒径为0.5-1.5cm,所述砻糠粒径为0.3-1.0cm。本发明填充的吸附物质富含氮、磷、钾及多种微量元素,且透气性、吸附性好,能够用于草莓生长过程中的保水、保肥,有效提高草莓的存活率和产量。
36.本发明中,所述基质隔离层为于距离栽培槽顶端18-22cm处铺设,边缘固定在槽体上,所述基质隔离层选自无纺布、园艺地布和防虫网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铺设基质隔离层能够固定包裹基质,便于后期土壤及基质的更新。
37.本发明中,所述基质为泥炭:珍珠岩:蛭石=2.3-3.5:1-1.5:0.5-1,所述泥炭为10-30mm粒径的粗泥炭与1-10mm粒径的细泥炭按2:1比例混合而成。本发明提供的基质用于栽种草莓,粒径大、疏松、轻、营养丰富,便于根系的生长以及后期的更替,有利于克服草莓栽培中的连作障碍。
38.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本发明使用农用灌溉水(非盐碱水)对填充物充分淋洗2-3次,使填充的盐碱土壤冲洗后盐分≤1%。
3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地,搭建栽培槽槽体,填充上述隔盐物质,填充上述土壤,填充上述吸附物质,铺设上述基质隔离层,充分淋洗已填充的物质,使填充的土壤盐分≤1%,填充上述基质,将草莓定植于所述基质中。
40.本发明中,选用根茎粗度0.8-1.5cm的草莓苗,于8月20日-9月10日定植。本发明选择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草莓苗进行定植,定植时深不埋芯,浅不露根。
41.本发明中,水肥管理为定植后7d内保持土壤湿润,缓苗后滴施水溶液薄肥,以海藻肥、腐殖酸等为主,ec值0.8-1.2ms/cm,显蕾期滴施平衡肥、有机肥,ec控制在1.5-2.0ms/cm,果实膨大期追施高钾、高钙肥及有机肥,ec控制在1.8-2.3ms/cm。
42.本发明中,缓苗后施用海藻肥、腐殖酸为主,促进根系发育,稀释1000-2000倍后施用;显蕾期施用平衡肥+有机肥:n:p:k=1:1:1,稀释800-1000倍后施用,所述有机肥为腐熟的菜籽饼肥、鸡粪中任意一种或两种;果实膨大期追施高钾肥+有机肥:n:p:k=1:1:1.5-2,稀释800-1000倍后施用,所述有机肥为腐熟的菜籽饼肥、鸡粪中任意一种或两种。
43.本发明提供的盐碱地草莓栽培方法,能够提高草莓存活率和产量。
44.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涉及的试剂、耗材等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如未注明具体使用条件,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公司所推荐的条件进行。
4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46.实施例1
47.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方法
48.选取盐都区宽阔、平坦的地块,地块周边排水通畅,旋耕15cm、深耕20cm,整平、压实地块;
49.选用高度为80cm的银色栽培槽挡板,埋入土中,地下深度15cm,每隔3m埋入直径30mm的热镀锌管固定挡板,制成宽度为90cm的4行栽培模式,栽培槽之间的间距为60cm;
50.填充颗粒直径为5mm规格,容重120kg/m3,含水量≤2%的酸性熔岩颗粒,深度为15cm,填充后铺平;
51.在酸性熔岩颗粒上填充15cm的土壤,土壤选择当地的盐碱土壤;
52.在土壤上填充透气性、吸附性好的颗粒直径在0.5-1.5cm的碳化稻壳,深度为15cm,填充后铺平压实;
53.在碳化稻壳上铺设无纺布基质隔离层,无纺布边缘用卡扣固定在槽体顶端;
54.用农用灌溉水(非盐碱水)对填充物充分淋洗3次,使填充的土壤冲洗后盐分≤1%;
55.在无纺布内部填充泥炭:珍珠岩:蛭石比例为3:1:1的栽培基质,其中泥炭为10-30mm粒径的粗泥炭与1-10mm粒径的细泥炭按2:1比例混合,栽培基质填满、压实;
56.挑选生长健壮、根茎粗度1.0cm、根系发达的草莓苗移栽,定植时间为9月5日;
57.定植后7d内保持叶片、土壤湿润;缓苗后滴施海藻肥、腐殖酸,ec值1.2ms/cm;显蕾期滴施平衡缓释肥、豆饼肥,ec控制在2.0ms/cm;果实膨大期追施鸡粪、硫酸钾复合肥,ec控制在2.3ms/cm。
58.实施例2
59.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方法
60.选取盐都区宽阔、平坦的地块,地块周边排水通畅,旋耕20cm、深耕25cm,整平、压实地块;
61.选用高度为70cm的栽培槽挡板,埋入土中,地下深度10cm,每隔3m埋入直径35mm的热镀锌管固定挡板,制成宽度为30cm的2行栽培模式,栽培槽之间的间距为60cm;
62.填充颗粒直径为6mm规格,容重150kg/m3,含水量≤2%的酸性熔岩颗粒,深度为12cm,填充后铺平;
63.在酸性熔岩颗粒上填充15cm的土壤,土壤选择当地的盐碱土壤;
64.在土壤上填充透气性、吸附性好的颗粒直径在0.3-1.0cm的砻糠,深度为12cm,填充后铺平压实;
65.在碳化稻壳上铺设无纺布基质隔离层,无纺布边缘用卡扣固定在槽体顶端;
66.用农用灌溉水(非盐碱水)对填充物充分淋洗2次,使填充的土壤冲洗后盐分≤1%;
67.在无纺布内部填充泥炭:珍珠岩:蛭石比例为2.5:1:0.5的栽培基质,其中泥炭为10-30mm粒径的粗泥炭与1-10mm粒径的细泥炭按2:1比例混合,栽培基质填满、压实;
68.挑选生长健壮、根茎粗度1.2cm、根系发达的草莓苗移栽,定植时间为8月25日;
69.定植后7d内保持叶片、土壤湿润;缓苗后滴施海藻肥、腐殖酸,ec值0.8ms/cm;显蕾期滴施平衡缓释肥、豆饼肥,ec控制在1.5ms/cm;果实膨大期追施鸡粪、硫酸钾复合肥,ec控制在2.0ms/cm。
70.对比例1
71.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方法
72.选取盐都区宽阔、平坦的地块,地块周边排水通畅,旋耕20cm、深耕25cm,整平、压实地块;
73.选用高度为70cm的栽培槽挡板,埋入土中,地下深度10cm,每隔3m埋入直径35mm的热镀锌管固定挡板,制成宽度为30cm的2行栽培模式,栽培槽之间的间距为60cm;
74.填充颗粒直径为6mm规格,容重150kg/m3,含水量≤2%的酸性熔岩颗粒,深度为12cm,填充后铺平;
75.在酸性熔岩颗粒上填充透气性、吸附性好的颗粒直径在0.3-1.0cm的砻糠,深度为27cm,填充后铺平压实;
76.在碳化稻壳上铺设无纺布基质隔离层,无纺布边缘用卡扣固定在槽体顶端;
77.用农用灌溉水(非盐碱水)对填充物充分淋洗2次,使填充的土壤冲洗后盐分≤1%;
78.在无纺布内部填充泥炭:珍珠岩:蛭石比例为2.5:1:0.5的栽培基质,其中泥炭为10-30mm粒径的粗泥炭与1-10mm粒径的细泥炭按2:1比例混合,栽培基质填满、压实;
79.挑选生长健壮、根茎粗度1.2cm、根系发达的草莓苗移栽,定植时间为8月25日;
80.定植后7d内保持叶片、土壤湿润;缓苗后滴施海藻肥、腐殖酸,ec值0.8ms/cm;显蕾期滴施平衡缓释肥、豆饼肥,ec控制在1.5ms/cm;果实膨大期追施鸡粪、硫酸钾复合肥,ec控制在2.0ms/cm。
81.对比例2
82.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方法
83.选取盐都区宽阔、平坦的地块,地块周边排水通畅,旋耕20cm、深耕,整平、压实地块;
84.搭建高架栽培架式:
85.1.架式搭建,用1.3米长的大棚钢管,平行对应固定2排立柱,横向间距35cm,立柱插入地下30cm,地上高度约1米;
86.2.无纺布固定,采用无纺布做成网兜状,网兜中心最低处距离地面75cm,适宜草莓根系的生长,网兜边缘用卡槽固定在固定架上;
87.3.基质填充,填充泥炭:珍珠岩:蛭石比例为2.5:1:0.5的栽培基质,其中泥炭为10-30mm粒径的粗泥炭与1-10mm粒径的细泥炭按2:1比例混合,栽培基质填满、压实,浇透水备用;
88.4.移栽,挑选生长健壮、根茎粗度1.2cm、根系发达的草莓苗移栽,定植时间为8月25日;
89.定植后7d内保持叶片、土壤湿润;缓苗后滴施海藻肥、腐殖酸,ec值0.8ms/cm;显蕾期滴施平衡缓释肥、豆饼肥,ec控制在1.5ms/cm;果实膨大期追施鸡粪、硫酸钾复合肥,ec控制在2.0ms/cm。
90.实施例3
91.本实施例对比了不同草莓栽培方法的栽培效果
92.实验地块土壤类型为沙土,土壤ph=8.3,有机质为22.5g/kg、全氮0.18mg/g,速效磷6.8mg/kg、速效钾70mg/kg。
93.采取实施例1-2以及对比例1-2中的方法栽培草莓,以土壤直接栽培为对照(ck):将实验地块旋耕15cm、深耕,整平、压实地块后栽培草莓,栽培模式为90cm的宽度栽培4行草莓。
94.选取健壮“宁玉”草莓植株于9月5日定植,定植后统计缓苗时间、成活率、定植20d后平均新根数、始熟期、最大单果重、平均单果重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结果如表1、2所示。
95.表1土壤栽培与本发明栽培草莓植株的成活率等植物学性状
[0096][0097]
在草莓栽培过程中,直接土壤种植草莓时如图5所示,植株长势缓慢、植株弱小、受盐碱胁迫叶片黄化,花序抽生晚且花序梗细;采取本发明实施1-2提供的方法种植草莓,植株长势健壮、叶片肥厚、花序梗抽生早且粗壮。
[0098]
根据表1结果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草莓成活率提高到94%以上,草莓移栽后缓苗时间短,植株健壮,能够缩短草莓成熟时间。对比例1栽培方法与实施例2相比,未添加土壤,栽培槽保温效果差,草莓植株花序梗抽生晚,草莓成熟期推迟。对比例2采用高架栽培草莓,栽培槽远离地面,栽培槽内仅添加了栽培基质,植株长势旺、叶片绿,但保水、保肥、保温效果差,花序梗抽生晚,延迟了草莓成熟时间。
[0099]
表2土壤栽培与本发明栽培草莓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0100][0101]
由表2结果可知,相较于直接地栽种植,本发明栽培的草莓单果重、平均果重、草莓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直接地栽种植。对比例1栽培方法与实施例2相比,未添加土壤,直接铺设垄糠,孔隙比较大,在一段时间内垄面会下沉,下沉后植株下移,为后续采摘增加了难度,并且由于未添加土壤,相较于实施例1-2,保水、保肥效果差,微量元素补充不足,草莓最大单果重和平均单果重均有所下降。对比例2中无纺布网兜内基质填充量少,营养保存效果差,平均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有所下降。
[0102]
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栽培方法有效提高了盐碱地草莓栽培过程中的成活率和产量。
[0103]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为将栽培挡板埋入地下10-15cm搭建而成,所述栽培槽中由下至上依次填充隔盐物质、土壤、吸附物质、基质隔离层、基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草莓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盐物质为酸性熔岩颗粒,所述酸性熔岩颗粒直径为3-6mm,容重80-200kg/m3,含水量≤2%,填充深度为10-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草莓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为就地取材的盐碱地土壤,填充深度为10-15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草莓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物质为碳化稻壳和砻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填充深度为10-1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草莓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隔离层为于距离栽培槽顶端18-22cm处铺设,边缘固定在槽体上,所述基质隔离层选自无纺布、园艺地布和防虫网中的任意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盐碱地草莓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为泥炭:珍珠岩:蛭石=2.3-3.5:1-1.5:0.5-1,所述泥炭为10-30mm粒径的粗泥炭与1-10mm粒径的细泥炭按2:1比例混合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盐碱地草莓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盐碱地土壤经淋洗后土壤盐分≤1%。8.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搭建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栽培槽,依次填充完隔盐物质、土壤和吸附物质,铺设好基质隔离层后,充分淋洗所述栽培槽内的填充物,使填充的土壤盐分≤1%,继续填充基质,将草莓定植于所述基质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盐碱地草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莓于8月20日-9月10日定植。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盐碱地草莓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根茎粗度0.8-1.5cm的草莓苗进行定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盐碱地草莓栽培槽,属于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栽培槽为将栽培挡板埋入地下10-15cm搭建而成,所述栽培槽中由下至上依次填充隔盐物质、土壤、吸附物质、基质隔离层、基质。本发明能够阻止土壤中的盐分上移,保证栽培基质中盐分不升高,能够有效提高盐碱地草莓栽培的成活率和产量,为草莓产业的发展、农民致富增收起到重要作用。农民致富增收起到重要作用。农民致富增收起到重要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庞夫花 赵密珍 蔡伟建 王庆莲 陈晓东 乔玉山 刘佳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3/9/2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