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刺网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9
阅读:7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捕捞网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刺网。
背景技术:
2.浮刺网使用一层或多层塑胶丝所织成的长方形网片。浮刺网的上缘系有多个浮子,浮刺网的下缘系有多个重锤,从而使浮刺网垂直张开设于接近海平面附近的位置,等待鱼类游入而被网目缠住。目前,浮刺网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被因网具损坏,而被渔民丢弃在海域内。这些被丢弃在海域内的浮刺网,时间一长浮刺网上的部分浮球容脱落、损坏,导致浮刺网在重锤的作用下沉入海底,浮刺网沉入海底后在浮子的作用下很大一部分的网片依旧漂浮在水中,造成海底幽灵捕捞,破坏海底生态环境。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发明人对此进行了改进,在浮刺网沉入海底后,通过释放重锤,使浮刺网再次上浮,以解决造成海底幽灵捕捞的问题。
4.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557644a,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便于打捞的浮刺网,该申请案公开了的浮刺网通过圆筒形配重的铁板长期被海水腐蚀,环形减薄凹槽的底面处铁板大致在一年内能够被海水腐蚀穿透;当环形减薄凹槽被海水腐蚀穿透后浮刺网上浮。
5.再如,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922633a,公开日2019年9月13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刺网捕捞装置,包括浮刺网及若干自脱离重锤,自脱离重锤在刺网捕捞装置沉入海底后,自动脱离,以使浮刺网再次上浮,以解决造成海底幽灵捕捞的问题。
6.目前的这些浮刺网在沉入海底后,通过释放重锤,使浮刺网再次上浮,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改善海底幽灵捕捞的问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较多浮子损坏,而导致即使释放重锤后,浮刺网仍旧无法上浮,反而导致网片容易在海底漂浮流动,而加剧海底幽灵捕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浮刺网,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浮刺网沉入海底后,浮刺网在浮子的作用下很大一部分的网片依旧漂浮在水中,而造成海底幽灵捕捞,破坏海底生态环境的问题。
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浮刺网,包括:网片,网片的上边缘为上网纲,网片的下边缘为下网纲;若干网片配重,网片配重与下网纲连接,各网片配重沿下网纲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若干浮子,浮子与上网纲连接,各浮子沿上网纲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浮子为空心浮子,其内部具有密闭内腔,所述浮子侧壁上设有强度弱化区,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的结构强度低于浮子侧壁其余部位的结构强度,当浮子下沉到水下设定深度时,浮子侧壁
的强度弱化区被水压压破,以使外界的水进入浮子的密闭内腔。如此,在本方案的浮刺网下沉到海底的过程中,在浮刺网下沉到设定深度时,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将被水压压破,以使外界的水进入浮子的密闭内腔;如此,在浮刺网下沉到海底后,浮刺网上所有的浮子的密闭内腔内的空气排出,外界海水填充浮子的密闭内腔,浮子的重力将大于浮力,使浮子也下沉到海底底面,这样浮刺网的网片将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海底底面(浮刺网的网片不会漂浮在水中),因而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浮刺网下沉到海底后,在浮子的作用下很大一部分的网片依旧漂浮在水中,而造成海底幽灵捕捞,破坏海底生态环境的问题。
9.另外,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浮刺网沉入海底后,通过释放重锤的方式,来解决海底幽灵捕捞问题”相比,本方案的浮刺网反其道而行“采用浮刺网沉入海底后,通过破坏空心浮子的方式,来解决海底幽灵捕捞问题”,其省去释放重锤的复杂结构,有效简化结构,降低制作成本;而且不会因较多浮子损坏,而导致即使释放重锤后,浮刺网仍旧无法上浮,反而导致网片容易在海底漂浮流动,而加剧海底幽灵捕捞的问题。
10.作为优选,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的壁厚小于浮子侧壁其余部位的壁厚。如此,通过改变壁厚在浮子侧壁上形成强度弱化区,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11.作为优选,浮子侧壁表面设有减薄槽,减薄槽所在的浮子侧壁区域构成所述的强度弱化区。如此,通过在浮子侧壁表面设置减薄槽形成强度弱化区,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12.作为优选,强度弱化区所在的浮子侧壁上还设有环形易破槽。如此,在浮刺网下沉到设定深度时,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在被水压压破时,位于环形易破槽内的浮子侧壁将被水压整体破坏。
13.作为优选,环形易破槽的横截面呈v形。
14.作为优选,强度弱化区位于浮子侧壁的顶部。如此,在浮刺网下沉到设定深度时,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在被水压压破后,有利于使浮子的密闭内腔内的空气排出,外界海水填充浮子的密闭内腔。
15.作为优选,浮子与网片配重一一对应,所述浮子与对应网片配重之间还设有弹性连接绳,弹性连接绳连接上网纲与下网纲。如此,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在浮子与网片配重的作用下,弹性连接绳被拉绳,以使网片展开,不影响浮刺网的正常使用。在浮刺网下沉到海底后,由于浮子被水压压破下沉,此时弹性连接绳收缩,从而可以带动网片收缩,进一步避免网片在水流作用下漂浮,而产生的海底幽灵捕捞问题。
16.作为优选,浮子上设有浮子配重,且浮子的浮力大于浮子配重的重力。
17.作为优选,浮子包括下部浮体与上部浮体,其中上部浮体为外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锥形浮体,所述上部浮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升力片,所述升力片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升力孔,升力孔贯穿升力片的上下表面,且升力孔的横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减小。目前的球形浮子(包括其它圆柱体浮子等)存在以下不足,球形浮子在水流的冲击下,迎流的下半部分(约占1/4球面)位于水面下方可产生向上的浮力,而迎流的上半部分球面位于水面上方受到水流冲击,则会产生向下的压力,导致球形浮子的浮力被部分抵消,甚至全部抵消,影响其在水流环境下的使用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方案对浮子进行了改进,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部浮体位于水下,上部浮体位于水面上方,迎流的上部浮体受到水流冲击时,水流将沿锥形浮体的外侧面往上流动,往上流动的水流在遇到升力片后
将沿升力孔往上流动(水平方向流动的水流从各升力片的间隔空间流入,遇到锥形浮体后水流将沿锥形浮体的外侧面往上流动),根据流体力学原理,从大口进、小口出的水流将产生一个垂直向上的升力(相当于浮力),从而利用水流冲击来提高浮子的向上升力,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在水流环境下使用,有效解决水流冲击抵消浮球浮力,影响浮球在水流环境下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18.作为优选,下部浮体的底部与上网纲连接。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浮刺网沉入海底后,浮刺网在浮子的作用下很大一部分的网片依旧漂浮在水中,而造成海底幽灵捕捞,破坏海底生态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的一种浮刺网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一的一种浮刺网的浮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二的一种浮刺网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二的一种浮刺网的浮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中:网片1;上网纲2.1,下网纲2.2;弹性连接绳3;配重4;浮子5,下部浮体5.1,上部浮体5.2;强度弱化区6;减薄槽7;环形易破槽8;升力片9;升力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 、图2所示,一种浮刺网,包括网片1、若干网片配重4及若干浮子5。网片的上边缘为上网纲2.1,网片的下边缘为下网纲2.2。网片配重与下网纲连接,各网片配重沿下网纲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浮子与上网纲连接,各浮子沿上网纲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浮子为空心浮子,其内部具有密闭内腔。浮子侧壁上设有强度弱化区6。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的结构强度低于浮子侧壁其余部位的结构强度(浮子侧壁其余部位是指强度弱化区以外的浮子侧壁部位)。当浮子下沉到水下设定深度时,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被水压压破,以使外界的水进入浮子的密闭内腔。
26.在本实施例的浮刺网下沉到海底的过程中,在浮刺网下沉到设定深度时,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将被水压压破,以使外界的水进入浮子的密闭内腔;如此,在浮刺网下沉到海底后,浮刺网上所有的浮子的密闭内腔内的空气排出,外界海水填充浮子的密闭内腔,浮
子的重力将大于浮力,使浮子也下沉到海底底面,这样浮刺网的网片将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海底底面(浮刺网的网片不会漂浮在水中),因而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技术中浮刺网下沉到海底后,在浮子的作用下很大一部分的网片依旧漂浮在水中,而造成海底幽灵捕捞,破坏海底生态环境的问题。
27.另外,与现有技术中“采用浮刺网沉入海底后,通过释放重锤的方式,来解决海底幽灵捕捞问题”相比,本方案的浮刺网反其道而行“采用浮刺网沉入海底后,通过破坏空心浮子的方式,来解决海底幽灵捕捞问题”,其省去释放重锤的复杂结构,有效简化结构,降低制作成本;而且不会因较多浮子损坏,而导致即使释放重锤后,浮刺网仍旧无法上浮,反而导致网片容易在海底漂浮流动,而加剧海底幽灵捕捞的问题。
28.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6的壁厚小于浮子侧壁其余部位的壁厚(浮子侧壁其余部位是指强度弱化区以外的浮子侧壁部位)。如此,通过改变壁厚在浮子侧壁上形成强度弱化区,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29.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浮子侧壁表面设有减薄槽7,减薄槽所在的浮子侧壁区域构成所述的强度弱化区。本实施例中,减薄槽设置在浮子的内壁表面上。如此,通过在浮子侧壁表面设置减薄槽形成强度弱化区,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30.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强度弱化区所在的浮子侧壁上还设有环形易破槽8。本实施例中,环形易破槽的横截面呈v形,环形易破槽位于减薄槽的底面上。如此,在浮刺网下沉到设定深度时,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在被水压压破时,位于环形易破槽内的浮子侧壁将被水压整体破坏。
31.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强度弱化区6位于浮子侧壁的顶部。如此,在浮刺网下沉到设定深度时,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在被水压压破后,有利于使浮子的密闭内腔内的空气排出,外界海水填充浮子的密闭内腔。
32.进一步的,浮子上设有浮子配重,且浮子的浮力大于浮子配重的重力。
33.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浮子与网片配重一一对应。浮子与对应网片配重之间还设有弹性连接绳3,弹性连接绳连接上网纲与下网纲。弹性连接绳与网片之间设有若干个连接点。本实施例中,弹性连接绳为橡皮筋。在浮刺网正常使用过程中,浮刺网在浮子与网片配重的作用下漂浮在水面上,同时在浮子与网片配重的作用下,弹性连接绳被拉绳,以使网片展开,不影响浮刺网的正常使用。在浮刺网下沉到海底后,由于浮子被水压压破下沉,此时弹性连接绳收缩,从而可以带动网片收缩,进一步避免网片在水流作用下漂浮,而产生的海底幽灵捕捞问题。
34.具体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参照具体实施例一,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图4所示,浮子5包括下部浮体5.1与上部浮体5.2,其中上部浮体为外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锥形浮体。上部浮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升力片9。升力片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升力孔10,升力孔贯穿升力片的上下表面,且升力孔的横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35.目前的球形浮子(包括其它圆柱体浮子等)存在以下不足,球形浮子在水流的冲击下,迎流的下半部分(约占1/4球面)位于水面下方可产生向上的浮力,而迎流的上半部分球面位于水面上方受到水流冲击,则会产生向下的压力,导致球形浮子的浮力被部分抵消,甚至全部抵消,影响其在水流环境下的使用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方案对浮子进行了改
进,具体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下部浮体位于水下,上部浮体位于水面上方,迎流的上部浮体受到水流冲击时,水流将沿锥形浮体的外侧面往上流动,往上流动的水流在遇到升力片后将沿升力孔往上流动(水平方向流动的水流从各升力片的间隔空间流入,遇到锥形浮体后水流将沿锥形浮体的外侧面往上流动),根据流体力学原理,从大口进、小口出的水流将产生一个垂直向上的升力(相当于浮力),从而利用水流冲击来提高浮子的向上升力,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在水流环境下使用,有效解决水流冲击抵消浮球浮力,影响浮球在水流环境下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36.本实施例中,上部浮体的顶部为平面。强度弱化区设置在上部浮体的顶部。
37.下部浮体的底部与上网纲连接。下部浮体呈半球形。
38.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升力片呈圆环形,且升力片与上部浮体同轴分布。同一升力片上设有若干所述的升力孔,同一升力片上的各升力孔绕升力片的周向均匀分布。
39.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各升力片自下而上分布成若干层。同一层的升力片包括若干片绕上部浮体周向均匀分布的升力片,每个升力片上设有一个升力孔。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浮刺网,其特征是,包括:网片,网片的上边缘为上网纲,网片的下边缘为下网纲;若干网片配重,网片配重与下网纲连接,各网片配重沿下网纲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若干浮子,浮子与上网纲连接,各浮子沿上网纲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浮子为空心浮子,其内部具有密闭内腔,所述浮子侧壁上设有强度弱化区,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的结构强度低于浮子侧壁其余部位的结构强度,当浮子下沉到水下设定深度时,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被水压压破,以使外界的水进入浮子的密闭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浮刺网,其特征是,所述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的壁厚小于浮子侧壁其余部位的壁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浮刺网,其特征是,所述浮子侧壁表面设有减薄槽,减薄槽所在的浮子侧壁区域构成所述的强度弱化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浮刺网,其特征是,所述强度弱化区所在的浮子侧壁上还设有环形易破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浮刺网,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易破槽的横截面呈v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浮刺网,其特征是,所述强度弱化区位于浮子侧壁的顶部。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浮刺网,其特征是,所述浮子与网片配重一一对应,所述浮子与对应网片配重之间还设有弹性连接绳,弹性连接绳连接上网纲与下网纲。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浮刺网,其特征是,所述浮子上设有浮子配重,且浮子的浮力大于浮子配重的重力。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浮刺网,其特征是,所述浮子包括下部浮体与上部浮体,其中上部浮体为外径自下而上逐渐增大的锥形浮体,所述上部浮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升力片,所述升力片上设有一个或多个升力孔,升力孔贯穿升力片的上下表面,且升力孔的横截面积自下而上逐渐减小。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浮刺网,其特征是,所述下部浮体的底部与上网纲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刺网,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浮刺网沉入海底后,浮刺网在浮子的作用下很大一部分的网片依旧漂浮在水中,而造成海底幽灵捕捞,破坏海底生态环境的问题的浮刺网。它包括:网片,网片的上边缘为上网纲,网片的下边缘为下网纲;若干网片配重,网片配重与下网纲连接;若干浮子,浮子与上网纲连接,所述浮子为空心浮子,其内部具有密闭内腔,所述浮子侧壁上设有强度弱化区,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的结构强度低于浮子侧壁其余部位的结构强度,当浮子下沉到水下设定深度时,浮子侧壁的强度弱化区被水压压破,以使外界的水进入浮子的密闭内腔。外界的水进入浮子的密闭内腔。外界的水进入浮子的密闭内腔。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亮 龙翔宇 管青龙 方光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