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驱动装置,具体为一种重力驱动装置,两个齿轮的半径长度不一样,齿数一样多以小齿轮来带动大齿轮驱动,大齿轮半径为1米,小齿轮半径为0.9米,大齿轮和小齿轮装载重力物半径都一样,小齿轮转一圈带动大齿轮也是转一圈,因为装载重力物半径也是转一圈,所以大齿轮装载重力物转移到小齿轮的上方,再小齿轮装载重力物转移到大齿轮的下方,就会周而复始的转动对外输出能量。
背景技术:
2.公元1200年前人类开始研究不需要热能量输入也能转动的重力驱动装置,有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也研究过,至今也未能实现。本人也刻苦研究30多年,最近研究出了以两个齿轮的半径长度不一样,齿数一样多以小齿轮来带动大齿轮驱动,大齿轮半径为1米,小齿轮半径为0.9米,大齿轮和小齿轮装载重力物半径都一样,小齿轮转一圈带动大齿轮也是转一圈,因为装载重力物半径也是转一圈,所以大齿轮装载重力物转移到小齿轮的上方,再小齿轮装载重力物转移到大齿轮的下方,就会周而复始的转动对外输出能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驱动装置,解决了以上所诉技术问题。
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重力驱动装置,包括基架、左齿轮、重力棒、重力挂、右齿轮、链条、右下链轮、大齿轮、小齿轮。
5.所诉基架上装有轴承,中间上方设有上滚台有一定的坡度下斜向链条的上边,与基架连接处(12),中下处设有下滚台有一定的坡度下斜向左齿轮的下边。
6.所诉左齿轮为两个对称同步的,外圆边是齿状往中间设有台阶再往中间设有一圈的轴承,中心点设有杆孔,两个左齿轮的中间设有同步杆两端固定在基架上的轴承上。
7.所诉重力棒是由密度大的材料做的可以增加重量,两端的直径比较小可以好挂。
8.所诉重力挂一边是轴杆装在左齿轮上的轴承里,另一边下方设微弧口挂点一边高一点。
9.所诉右齿轮为两个对称同步的,外圆边的齿顶上装有轴承,当左齿轮上的重力挂上装载的重力棒滚向链条上的挂钩上受重力棒的下压带动右齿轮转动,右齿轮上的轴承压向左齿轮上的齿顶带动左齿轮,往中间高出设有双齿链轮,中心点设有轴孔。
10.所诉链条连接杆与中间连接片装有轴承,外连接片与连接杆上装有轴承,中间连接片为两片组成中间设有挂钩上端设有轴承。
11.所诉右下链轮在外圆边设有双排链齿中心点为杆孔。
12.所诉大齿轮是半径长度比小齿轮的大,大齿轮与小齿轮外圆边上的齿数一样多,小齿轮的齿距比大齿轮的更小,大齿轮齿在小齿轮齿的下边,两边齿轮所配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大齿轮的半径更长扭矩力就更轻了,齿的斜度刚好可以左右两齿的替换咬合,不间断地转动对外输出能量。
13.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并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驱动装置的俯视图,主体图:
16.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驱动装置的主体图拆去链条一边的俯视图:
17.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驱动装置的左齿轮俯视图:
18.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驱动装置的右齿轮俯视图:
19.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驱动装置的右下链轮俯视图:
20.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驱动装置的重力挂俯视图:
21.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驱动装置的链条俯视图:
22.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驱动装置的挂钩俯视图:
23.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驱动装置的重力棒俯视图:
24.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力驱动装置的物理展示图:
25.基架1:左齿轮2:重力棒3:重力挂4:右齿轮5:链条6:右下链轮7:大齿轮8:小齿轮9:轴承13:上滚台11:连接处12:下滚台15:台阶22:轴承21:杆孔23:同步杆14:两端31:轴杆41:挂点43:一边高一点42:轴承52:双齿链轮51:轴孔53:中间连接片62:轴承61:外连接片63:轴承64:挂钩65:轴承66:双排链齿71:杆孔72:大齿轮齿81:小齿轮齿91:。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27.具体如图1所示,所诉基架1上装有轴承13,中间上方设有上滚台11有一定的坡度下斜向链条6的上边,与基架1连接处12,中下处设有下滚台15有一定的坡度下斜向左齿轮的下边,左上边安装有左齿轮2,分别在左右两边各装有一个左齿轮2,右边上方装有右齿轮5,分别在左右两边各装有一个右齿轮5。
28.具体如图1所示,所诉左齿轮2为两个对称同步的,外圆边是齿状往中间设有台阶22再往中间设有一圈的轴承21,中心点设有杆孔23是用来装同步杆14的,两个左齿轮的中间设有同步杆14两端固定在基架上的轴承13上,安装在基架1的左上方,左齿轮2的半径是比右齿轮5的半径还要大。
29.具体如图9所示,所诉重力棒3是由密度大的材料做的可以增加重量,两端31的直径比较小可以让挂钩6更好挂住,让重力挂4更好兜住。
30.具体如图1所示,所诉重力挂4是不同心的,重力挂4装载有重力棒3时当左齿轮2转动往上带时重力挂4会保持挂点43朝下,一边是轴杆41装在左齿轮2上的轴承21里,另一边下方设微弧口挂点43可以挂兜住重力棒4的两端31,一边高一点42不易脱落。
31.具体如图1所示,所诉右齿轮5为两个对称同步的,外圆边的齿顶上装有轴承52可
以减少摩擦阻力,因为左齿轮2的齿距与右齿轮5的齿距不一样会有摩擦阻力,当左齿轮2上的重力挂4上装载的重力棒3滚向上滚台11再滚向链条6上的挂钩65上,受重力棒3的下压带动右齿轮5转动,右齿轮5上的轴承52压向左齿轮2上的齿顶带动左齿轮2转动,接着重力棒3带链条6往下压到下边脱出在挂钩上的重力棒3滚向下滚台15上再滚到重力挂上周而复始不间断地转动对外输出能量,往中间高出设有双齿链轮51,中心点设有轴孔53是用来装同步杆14的。
32.具体如图1所示,所诉链条6是一节一节拼接的,拼接的连接杆上都装有轴承主要是减少摩擦阻力,中间连接片62为)形可以让重力棒3的两端31进入到挂钩65上,上下装有轴承61,外连接片63为)形可以让重力棒3的两端31进入到挂钩65上,与连接杆上装有轴承64,中间连接片62为两片组成中间隔开一定距离好装挂钩65,挂钩65为j形上端设有轴承66,外连接片63与中间连接片62有隔开一定距离连接杆可以挂在双排链齿71上和双齿链轮51上。
33.具体如图1所示,所诉右下链轮7在外圆边设有双排链齿71中间有隔开一定距离和深度可以让挂钩65通过,中心点为杆孔72是用来装同步杆14的。
34.具体如图10所示,所诉大齿轮8是半径长度比小齿轮9的大,大齿轮8与小齿轮9外圆边上的齿数一样多,小齿轮9的齿距比大齿轮8的更小,大齿轮齿81在小齿轮齿91的下边,两边齿轮所配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大齿轮8的半径更长扭矩力就更轻了,齿的斜度刚好可以左右两齿的替换咬合,不间断地转动对外输出能量。
35.在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10并不是本发明专利的一部份零部件只是用来物理展示讲解。
36.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缺口”、“顶”、“底”、“一边”、“另一边”等,只是用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重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1)、左齿轮(2)、重力棒(3)、重力挂(4)、右齿轮(5)、链条(6)、右下链轮(7)、大齿轮(8)、小齿轮(9);所诉基架(1)上装有轴承(13),中间上方设有上滚台(11)有一定的坡度下斜向链条(6)的上边,与基架(1)连接处(12),中下处设有下滚台(15)有一定的坡度下斜向左齿轮的下边;所诉左齿轮(2)为两个对称同步的,外圆边是齿状往中间设有台阶(22)再往中间设有一圈的轴承(21),中心点设有杆孔(23),两个左齿轮的中间设有同步杆(14)两端固定在基架上的轴承(13)上,;所诉重力棒(3)是由密度大的材料做的可以增加重量,两端(31)的直径比较小可以好挂;所诉重力挂(4)一边是轴杆(41)装在左齿轮(2)上的轴承(21)里,另一边下方设微弧口挂点(43)一边高一点(42);所诉右齿轮(5)为两个对称同步的,外圆边的齿顶上装有轴承(52),往中间高出设有双齿链轮(51),中心点设有轴孔(53);所诉链条(6)连接杆与中间连接片(62)装有轴承(61),外连接片(63)与连接杆上装有轴承(64),中间连接片为两片组成中间设有挂钩(65)上端设有轴承(66);所诉右下链轮(7)在外圆边设有双排链齿(71)中心点为杆孔(7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诉的重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诉重力挂(4)上端为轴杆(41),下端有一定的弧度可以兜住重力棒(3)的两端(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诉的重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诉中间连接片(62)为)形,由两片组成一节的链条(6),有隔开一定距离中间设有挂钩(65),上下两头装有轴承(6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诉的重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诉外连接片(63)为)形,由两边各有一片组成一节的链条(6),上下两头装有轴承(6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诉的重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诉挂钩(65)为j形,上端装有轴承(66),下端挂钩(65)有一定的弧度可以钩住重力棒(3)两端(3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驱动装置,包括:基架、左齿轮、重力棒、重力挂、右齿轮、链条、右下链轮、大齿轮、小齿轮,以两个齿轮的半径长度不一样,齿数一样多以小齿轮来带动大齿轮驱动,大齿轮半径为1米,小齿轮半径为0.9米,大齿轮和小齿轮装载重力物半径都一样,小齿轮转一圈带动大齿轮也是转一圈,因为装载重力物半径也是转一圈,所以大齿轮装载重力物转移到小齿轮的上方,再小齿轮装载重力物转移到大齿轮的下方,就会周而复始的转动对外输出能量。就会周而复始的转动对外输出能量。就会周而复始的转动对外输出能量。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良华
技术研发日:2023.05.28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