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9
阅读:72
评论:0
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2.城市地下工程管线是指埋设于城区内地下的各种电力管线、电信管线、有线电视管线、燃气管线、供热管线、给水管线、内水管线、污水管线等。它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同人体的经脉构成城市的神经和循环系统,日夜担负着各种能源的输送、各种信息的传输以及各种废污的排放。任何一个城市均离不开地下管线这一重要的、隐蔽的基础设施,它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
3.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能够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缺乏统一高效的管理平台,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地下管线空间延伸范围广泛,且地下管线排布复杂,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在地下管线出现故障的时候,不能够及时对故障点进行排查整改,导致地下综合管线存在较为复杂的后期维护工作。
4.为此,我们提出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地下管线运营的缺陷之处,对隐患点进行及时有效的排查整改,以保证地下综合管线运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能够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缺乏统一高效的管理平台,在运营过程中,由于地下管线空间延伸范围广泛,且地下管线排布复杂,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在地下管线出现故障的时候,不能够及时对故障点进行排查整改,导致地下综合管线存在较为复杂的后期维护工作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包括:
8.监控端、平台端、检查任务执行端、隐患整改执行端、监督和验收执行端以及数据传输模块,其中:
9.所述监控端以监控设备获取地下综合管线运行监控数据,并基于gis技术获取所述地下综合管线运行监控数据的监控位置;
10.所述平台端综合单例特征危险源和分类危险源经验库生成危险源清单;
11.所述检查任务执行端用于执行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的危险源确认工作;
12.所述隐患整改执行端用于执行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的危险源排除工作;
13.所述监督和验收执行端用于执行危险源排除确认和验收工作;
14.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监控端、平台端、检查任务执行端、隐患整改执行端以及监督和验收执行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工作。
15.优选的,所述监控设备包括:
16.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环境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监控设备;
17.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环境湿度进行监测的湿度监控设备;
18.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人员身份进行识别的工作人员身份识别设备;
19.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环境异常震动进行监测的异常震动监控设备。
20.优选的,所述监控端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进行危险源识别,所述危险源识别包括:
21.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以及
22.生产经营危险源识别。
23.优选的,基于所述危险源识别,包括以下处理流程:
24.根据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和生产经营危险源识别确定危险源;
25.根据危险源属性判断危险源存在的风险等级;
26.根据危险源风险等级制定落实有效防控措施。
27.优选的,所述检查任务执行端对危险源进行确认包括以下步骤:
28.拍摄危险源图片并上传至平台端;
29.对危险源属性进行初步判断,并提交整改建议;
30.对整改时限进行初步估算,并提交整改时限建议。
31.优选的,所述隐患整改执行端对危险源进行排除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32.基于gis技术获取隐患具体位置;
33.现场确认隐患属性;
34.针对现场隐患属性,结合整改意见确定危险源整改方案;
35.依照整改方案对危险源进行整改,整改后提交整改效果反馈。
36.优选的,所述监督和验收执行端对整改效果进行确认和验收,包括以下步骤:
37.检查危险源整改项目,并评价危险源整改效果;
38.根据危险源清单排除危险源存在项目,检查是否存在遗漏危险源处理项目;
39.上传确认和验收结果。
40.优选的,所述工作人员身份识别设备可以为指纹识别设备或者人脸识别设备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结合,其中:
41.工作人员身份识别设备中需预先输入工作人员的人员信息,如:
42.工作人员身份信息、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相关证件信息、工作人员的病史信息以及员工上岗培训信息。
43.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包括推送模块,所述推送模块用于将危险源整改内容以及整改后确认和验收结果推送至终端设备。
44.优选的,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时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所述推送模块的推送方式可以是短信推送、电话推送以及邮件推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提出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46.本发明中涉及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包括监控端、平台端、检查任务执行端、隐患整改执行端、监督和验收执行端以及数据传输模块,通过管理平台的
建设,能够实现危险的识别以及产生危险源的责任清单,再通过安全检查去发现项目的风险安全隐患清单,通过隐患的整改和验收去实现安全的生产和经营管理。
47.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4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的系统框图;
4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危险源处理的流程图;
5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的工作流程图;
5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的系统框图。
54.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包括监控端、平台端、检查任务执行端、隐患整改执行端、监督和验收执行端以及数据传输模块,其中:
55.所述监控端以监控设备获取地下综合管线运行监控数据,并基于gis技术获取所述地下综合管线运行监控数据的监控位置;
56.具体的,所述监控设备包括:
57.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环境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监控设备;
58.具体的,所述温度监控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温度监控记录仪,所述温度监控记录仪最多具有8路输入通道,2路模拟量输出,通道之间采用点点隔离;均可直接选择接收多种热电偶、热电阻、压力变送器、电压、电流信号,并可对被测信号进行数字显示及进行趋势记录和数字记录,能在本身打印的100mm宽的纸格上同时记录刻度值、时间及每一个信号的曲线,并将通道号印在各通道的轨迹旁;打印记录功能采用进口固定式热敏头,无笔墨消耗,无笔位误差,抗震动。
59.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环境湿度进行监测的湿度监控设备;
60.具体的,所述湿度监控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湿敏元件,湿敏元件是最简单的湿度传感器,湿敏元件主要电阻式、电容式两大类,其中湿敏电阻的特点是在基片上覆盖一层用感湿材料制成的膜,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吸附在感湿膜上时,元件的电阻率和电阻值都发生变化,利用这一特性即可测量湿度。湿敏电阻的种类很多,例如金属氧化特湿敏电阻、硅湿敏电阻、陶瓷湿敏电阻等。湿敏电阻的优点是灵敏度高,主要缺点是线性度和产品的互换性差。
61.湿敏电容一般是用高分子薄膜电容制成的,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有聚苯乙烯、聚酰亚胺、酷酸醋酸纤维等。当环境湿度发生改变时,湿敏电容的介电常数发生变化,使其电容量也发生变化,其电容变化量与相对湿度成正比。湿敏电容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产品互换性好、响应速度快、湿度的滞后量小、便于制造、容易实现小型化和集成化,其精度一般比湿敏电阻要低一些。国外生产湿敏电容的主厂家有humirel公司、philips公司、siemens公司等。以humirel公司生产的sh1100型湿敏电容为例,其测量范围是(1%~99%)rh,在55%rh时的电容量为180pf(典型值)。当相对湿度从0变化到100%时,电容量的变化范围是163pf~202pf。温度系数为0.04pf/℃,湿度滞后量为
±
1.5%,响应时间为5s。
62.值得说明的是,除电阻式、电容式湿敏元件之外,还有电解质离子型湿敏元件、重量型湿敏元件(利用感湿膜重量的变化来改变振荡频率)、光强型湿敏元件、声表面波湿敏元件等。
63.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人员身份进行识别的工作人员身份识别设备;
64.作为优选的,所述工作人员身份识别设备可以为指纹识别设备或者人脸识别设备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结合,其中:
65.工作人员身份识别设备中需预先输入工作人员的人员信息,如:
66.工作人员身份信息、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相关证件信息、工作人员的病史信息以及员工上岗培训信息。
67.具体的,指纹识别设备是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具体应用,指纹识别技术是众多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一种,所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s),系指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由于生物识别所具有的便捷与安全等优点使得生物识别技术在身份认证识别和网络安全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指纹、人脸、声纹、虹膜等,指纹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68.值得说明的是,指纹图像的获取技术主要有四种类型:光学扫描设备(如微型三棱镜矩阵)、温差感应式指纹传感器、半导体指纹传感器、超声波指纹扫描。
69.指纹识别过程分为两个次要过程,分为四个部分。两个次要的过程是指纹记录和交叉核对过程。指纹记录过程由四个部分组成:指纹采集、指纹预处理、指纹检查和指纹模板采集。指纹比对过程还包括四个部分:指纹采集、指纹预处理、指纹特征比对和匹配。在这两个过程中,指纹图像的前处理都存在,但指纹图像的取值和指纹特征的值似乎有相同的名称,但它们的内在算法和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在引入指纹的过程中,更频繁地获得指纹图像,而单值提取部分的算法更多地关注一些特征值的辨析和获取过程。
70.更进一步地,人脸识别设备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具体应用,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71.人脸识别系统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人脸图像采集及检测、人脸图像预处理、人脸图像特征提取以及匹配与识别;
72.人脸图像采集:不同的人脸图像都能通过摄像镜头采集下来,比如静态图像、动态图像、不同的位置、不同表情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采集。当用户在采集设备的拍摄范围内时,采集设备会自动搜索并拍摄用户的人脸图像;
73.人脸检测:人脸检测在实际中主要用于人脸识别的预处理,即在图像中准确标定出人脸的位置和大小。人脸图像中包含的模式特征十分丰富,如直方图特征、颜色特征、模板特征、结构特征及haar特征等。人脸检测就是把这其中有用的信息挑出来,并利用这些特征实现人脸检测;
74.主流的人脸检测方法基于以上特征采用adaboost学习算法,adaboost算法是一种用来分类的方法,它把一些比较弱的分类方法合在一起,组合出新的很强的分类方法;
75.人脸检测过程中使用adaboost算法挑选出一些最能代表人脸的矩形特征(弱分类器),按照加权投票的方式将弱分类器构造为一个强分类器,再将训练得到的若干强分类器串联组成一个级联结构的层叠分类器,有效地提高分类器的检测速度。
76.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环境异常震动进行监测的异常震动监控设备。
77.具体的,异常震动监控设备多基于震动在线检测技术,振动在线监测是指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借助相关的振动传感器,自动对设备各测点的振动信号(如:振动速度、振动频率等)进行实时采集,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采集的信号数据上传至云端,并进行数据记录、分析、异常告警的一整套在线监测预警系统。是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存在潜在故障以及预测故障发展趋势等问题的有效手段。
78.更进一步地,所述监控端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进行危险源识别,所述危险源识别包括:
79.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以及
80.生产经营危险源识别。
81.值得说明的是,基于所述危险源识别,包括以下处理流程:
82.根据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和生产经营危险源识别确定危险源;
83.根据危险源属性判断危险源存在的风险等级;
84.根据危险源风险等级制定落实有效防控措施。
85.危险源是指可能会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等情况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和状态。这几年随着国家对于安全生产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对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危险源辨识的目的就是针对危险源进行安全监控,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逐步提高本质安全程度。
86.危险源的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目的是找出和每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并通过科学的方法一一评价其风险大小,列出重大危险源。
87.危险源的处理措施主要有消除、预防、减弱、隔离等,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止产生事故隐患甚至造成事故的发生,本实施例中在危险源管理方面区分了建筑工程危险源和生产经营危险源两类进行管理;其中:
88.所述建筑工程危险源为建筑物本身自带的危险属性,属于根源性危险源,主要有能量或者能量载体(危险物质);
89.而生产经营危险源则与人相关,是人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危险源,包括操作人员、操作人员使用的物品工具等、工作环境以及管理方面等因素。
90.所述平台端综合单例特征危险源和分类危险源经验库生成危险源清单;
91.所述检查任务执行端用于执行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的危险源确认工作;
92.具体的,所述检查任务执行端对危险源进行确认包括以下步骤:
93.拍摄危险源图片并上传至平台端;
94.对危险源属性进行初步判断,并提交整改建议;
95.对整改时限进行初步估算,并提交整改时限建议。
96.所述隐患整改执行端用于执行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的危险源排除工作;
9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危险源处理的流程图。
98.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隐患整改执行端对危险源进行排除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99.基于gis技术获取隐患具体位置;
100.现场确认隐患属性;
101.针对现场隐患属性,结合整改意见确定危险源整改方案;
102.依照整改方案对危险源进行整改,整改后提交整改效果反馈。
103.所述监督和验收执行端用于执行危险源排除确认和验收工作;
104.具体的,所述监督和验收执行端对整改效果进行确认和验收,包括以下步骤:
105.检查危险源整改项目,并评价危险源整改效果;
106.根据危险源清单排除危险源存在项目,检查是否存在遗漏危险源处理项目;
107.上传确认和验收结果。
108.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监控端、平台端、检查任务执行端、隐患整改执行端以及监督和验收执行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工作;
109.具体的,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包括推送模块,所述推送模块用于将危险源整改内容以及整改后确认和验收结果推送至终端设备;
110.更进一步地,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时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所述推送模块的推送方式可以是短信推送、电话推送以及邮件推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11.通过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的建设需要达到以下业务目标:
112.一、是要确立安全生产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确保人员履职,明确安全生产管控平台的用户对象范围(甲方、代建方、监理方、施工单位)和数量;
113.二、是“管住人”,要做好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员、厂站所负责人员、项目负责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等四类人员和一线作业人员信息(含持证特种作业人员信息)的收集工作,确保人员的能力和健康状况能胜任岗位的要求;
114.三、是“管住危险源”,做好各单位、各项目的危险源清单的收集汇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类,形成全单位的危险源四级分布清单(红、橙、黄、蓝),同时针对不同级别的危险源确定不同的检查方式、方法和频度;
115.四、是“管住隐患”,建立长效安全生产工作机制,采用不同类型的安全检查(日常安全巡查,定期安全检查,不定期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季节性或节假日安全检查),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周期性排查;
116.五、是建立上报机制,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快报机制,并根据行业特点建立相应的应急方案、逐步进行完善,以满足应急指挥的相关需求;
117.六、是实现统计功能,集团安全生产平台可依据单位的工作需要,快速形成各类统计报表,并可对各工程项目部的日常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索引,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回
溯机制;
118.七、是实现数据共享,建立包括参与安全生产的各方和第三方的安全生产数据在内的全集团内部安全数据共享体系,实现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全覆盖;
119.八、是强化培训学习,通过在平台中设置安全文件汇编、具体案例分析、安全培训教材等功能,供大家参考,使单位可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交流、全方位的掌握安全生产方面的相关知识。
1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的工作流程图。
121.基于上述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本实施例还公开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2.s1、安全检查发起人新建安全检查,若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正常使用,则检查通过,流程结束;
123.s2、若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存在安全隐患,则需要填写安全检查表单,并指派给受检单位负责人;
124.s3、受检单位责任人前往整改,填写整改内容并拍照上传,提交整改至安全检查发起人;
125.s4、安全检查发起人前往隐患点复查,并填写复查情况表,若复查合格,则检查通过流程结束,若复查不合格,则退回至受检单位负责人处进行重新整改。
126.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主要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pc、便携计算机、移动终端等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设备。
127.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以及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相连;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该程序用于实现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运行。
128.示例性的,本发明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4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129.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1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1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101、rom 102以及ram 103通过总线1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05也连接至总线104。
130.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1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1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1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108;以及通信装置109。通信装置1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4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131.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1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108被安装,或者从rom 1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1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13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133.继续参照图4,图4中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以及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使用程序。
134.在图4中,网络通信模块主要用于连接服务器,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程序,并执行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的使用指令。
1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端、平台端、检查任务执行端、隐患整改执行端、监督和验收执行端以及数据传输模块,其中:所述监控端以监控设备获取地下综合管线运行监控数据,并基于gis技术获取所述地下综合管线运行监控数据的监控位置;所述平台端综合单例特征危险源和分类危险源经验库生成危险源清单;所述检查任务执行端用于执行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的危险源确认工作;所述隐患整改执行端用于执行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的危险源排除工作;所述监督和验收执行端用于执行危险源排除确认和验收工作;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监控端、平台端、检查任务执行端、隐患整改执行端以及监督和验收执行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设备包括: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环境温度进行监测的温度监控设备;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环境湿度进行监测的湿度监控设备;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人员身份进行识别的工作人员身份识别设备;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工作环境异常震动进行监测的异常震动监控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端用于对城市地下综合管线进行危险源识别,所述危险源识别包括: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以及生产经营危险源识别。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危险源识别,包括以下处理流程:根据建筑工程危险源识别和生产经营危险源识别确定危险源;根据危险源属性判断危险源存在的风险等级;根据危险源风险等级制定落实有效防控措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任务执行端对危险源进行确认包括以下步骤:拍摄危险源图片并上传至平台端;对危险源属性进行初步判断,并提交整改建议;对整改时限进行初步估算,并提交整改时限建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隐患整改执行端对危险源进行排除工作时包括以下步骤:基于gis技术获取隐患具体位置;现场确认隐患属性;针对现场隐患属性,结合整改意见确定危险源整改方案;依照整改方案对危险源进行整改,整改后提交整改效果反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监督和验收执行端对整改效果进行确认和验收,包括以下步骤:检查危险源整改项目,并评价危险源整改效果;
根据危险源清单排除危险源存在项目,检查是否存在遗漏危险源处理项目;上传确认和验收结果。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人员身份识别设备可以为指纹识别设备或者人脸识别设备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结合,其中:工作人员身份识别设备中需预先输入工作人员的人员信息,如:工作人员身份信息、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相关证件信息、工作人员的病史信息以及员工上岗培训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模块还包括推送模块,所述推送模块用于将危险源整改内容以及整改后确认和验收结果推送至终端设备。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时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所述推送模块的推送方式可以是短信推送、电话推送以及邮件推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属于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涉及的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管理平台包括监控端、平台端、检查任务执行端、隐患整改执行端、监督和验收执行端以及数据传输模块,其中监控端以监控设备获取地下综合管线运行监控数据,并基于GIS技术获取地下综合管线运行监控数据的监控位置;平台端综合单例特征危险源和分类危险源经验库生成危险源清单;检查任务执行端用于执行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的危险源确认工作,通过管理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危险的识别以及产生危险源的责任清单,再通过安全检查去发现项目的风险安全隐患清单,通过隐患的整改和验收去实现安全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生产和经营管理。生产和经营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郑霜霞 黄剑伟 白鹤楠 王宇鹏 蔡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政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