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未命名 09-29 阅读:68 评论:0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药物输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2.药物输注是指向患者输注药物,以达到治疗目的或镇定目的的过程。其中,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是一种基于药代模型实现的辅助给药功能。药代模型可以根据一些相关信息给出输注控制信息,这些输注控制信息可以控制药物输注过程准确进行,以使药物浓度达到目标靶浓度。目标靶浓度是使药物达到目标效果时,血浆中的药物浓度或效应室中的药物浓度。
3.然而,医护人员使用药代模型进行药物输注时的准确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以提高药物输注时的准确度。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输注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6.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7.根据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按照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
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按照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包括:
9.从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确定与可用药代模型相关联的目标信息;
10.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
11.可选地,所述从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确定与可用药代模型相关联的目标信息,包括:
12.获取所有可用药代模型分别对应的适用条件;
13.从所述适用条件中包括的信息类型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类型;
14.从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类型对应的信息作为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患者性别、患者身高、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bmi和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15.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之后,还包括:
16.根据所述患者信息确定向所述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靶控方式,其中所述患者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asa分级标准和患者心脏功能检查
结果。
17.可选地,所述患者信息还包括患者类型,所述患者类型是根据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确定的:患者年龄、患者身高和患者体重,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之后,还包括:
18.根据所述患者类型、所述患者asa分级标准,确定向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所使用的目标靶浓度。
19.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20.根据所述目标靶浓度、所述目标靶控方式、所述患者信息和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药代模型,确定对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的输注控制参数;
21.通过所述输注控制参数执行药物输注。
22.可选地,所述输注控制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输注量、输注速度和输注时间。
23.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输注控制参数执行药物输注之前,还包括:
24.根据所述目标药代模型、所述目标靶控方式、所述目标靶浓度、所述输注控制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至少一个推荐输注策略;
25.显示所述至少一个推荐输注策略。
26.可选地,所述通过所述输注控制参数执行药物输注,包括:
27.接收对所述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中目标输注策略的确认指令;
28.启动所述目标输注策略,以按照所述目标输注策略中的所述输注控制参数向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
29.可选地,在所述接收对所述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中目标输注策略的确认指令之前,还包括:
30.接收对所述目标输注策略的调整指令;
31.根据所述调整指令对所述目标输注策略进行调整。
32.可选地,所述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包括:
33.从预设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所述预设信息系统包括:第三方医疗信息系统和/或所述输注设备的监控系统。
3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注设备的控制装置,应用于输注设备,包括:
35.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36.目标药代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按照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
37.可选地,所述目标药代模型确定模块还用于:
38.从所述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确定与可用药代模型相关联的目标信息;
39.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
40.可选地,所述目标药代模型确定模块还用于:
41.获取所有可用药代模型分别对应的适用条件;
42.从所述适用条件中包括的信息类型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类型;
43.从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类型对应的信息作为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患者性别、患者身高、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bmi和
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44.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45.靶控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之后,根据所述患者信息确定向所述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靶控方式,其中所述患者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asa分级标准和患者心脏功能检查结果。
46.可选地,所述患者信息还包括患者类型,所述患者类型是根据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确定的:患者年龄、患者身高和患者体重,所述装置还包括:
47.靶浓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之后,根据所述患者类型、所述患者asa分级标准,确定向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所使用的目标靶浓度。
48.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49.输注控制参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靶浓度、所述目标靶控方式、所述患者信息和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药代模型,确定对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的输注控制参数;
50.药物输注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输注控制参数执行药物输注。
51.可选地,所述输注控制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输注量、输注速度和输注时间。
52.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53.推荐输注策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药代模型、所述目标靶控方式、所述目标靶浓度、所述输注控制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至少一个推荐输注策略;
54.推荐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至少一个推荐输注策略。
55.可选地,所述药物输注模块还用于:
56.接收对所述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中目标输注策略的确认指令;
57.启动所述目标输注策略,以按照所述目标输注策略中的所述输注控制参数向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
58.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59.调整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对所述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中目标输注策略的确认指令之前,接收对所述目标输注策略的调整指令;
60.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对所述目标输注策略进行调整。
61.可选地,所述信息获取模块还用于:
62.从预设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所述预设信息系统包括:第三方医疗信息系统和/或所述输注设备的监控系统。
6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输注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64.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处理指令;
65.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处理指令,使得所述输注设备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66.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处理指令,当处理器处理所述计算机处理指令时,使输注设备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67.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如前述第一方面的方法。
68.本技术提供的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根据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按照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由于输注设备结合了多方面信息,因此,可以准确的确定目标药代模型,提高了药物输注的准确度。此外,输注设备还可以避免医护人员的疏忽等导致的错误,可以进一步提高目标药代模型的准确度和药物输注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6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7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药物输注场景示意图;
7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7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荐输注策略的显示示意图;
73.图4至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三种调整子界面示意图;
7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75.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注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76.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注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7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78.本技术实施例可以适用于药物输注场景的输注设备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药物输注场景示意图。参照图1所示,在药物输注场景中,医护人员使用输注设备向患者实现药物输注。该输注设备可以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不仅具有信息显示功能,还具有输入功能。当然,输入功能还可以通过输注设备上显示屏之外的物理按键实现,本技术实施例对其不加限制。
79.其中,上述信息显示功能可以显示任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输注设备相关信息、患者相关信息、输注过程相关信息等。其中,输注设备相关信息可以为输注设备的厂商、编号、使用说明等相关信息。患者相关信息可以包括患者的任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患者身份信息、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体重、医生信息等相关信息。输注过程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输注药物、输注时长、输注速度等。
80.此外,医护人员可以在上述输注设备中输入目标药代模型,以使输注设备通过该目标药代模型实现对患者进行药物输注。但是,医护人员根据经验确定的目标药代模型与医护人员的经验、判断相关联,从而存在准确度较差的问题。
8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可以通过输注设备确定药物输注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具体地,输注设备可以结合患者信息和/或医嘱信息等全面的确定目标药代模型。由于输注设备结合了多方面信息,因此,可以准确的确定目标药代模型,提高了药物输注的准确度。此外,输注设备还可以避免医护人员的疏忽等导致的错误,可以进一步提高目标药代模型的准确度和药物输注的准确度。
8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本技术实施例的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可以由图1中的输注设备执行,也就是说,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由输注设备执行。参照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83.s201: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84.其中,患者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患者身份信息、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身高等。待输注的药物信息可以为待输注的药物名称,或药物编号或药物类型等。这里的患者身份信息可以用患者在医院开设账号时的数字标识表示,或者患者名称表示,以尽可能的保护患者的隐私。
85.输注设备可以通过两种信息获取方式获取到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86.在第一种信息获取方式中,可以由医护人员将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输入到输注设备中,包括通过输注设备的显示屏输入和通过输注设备的物理按键输入两种方式,以使输注设备将输入的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进行存储。医护人员可以将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输入到输注设备中。
87.在第二种信息获取方式中,由输注设备从预设信息系统中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其中,预设信息系统包括:第三方医疗信息系统和/或输注设备的监控系统。
88.可以看出,相较于第一种信息获取方式,第二种信息获取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医护人员的操作复杂度,提高药物输注效率。并且,还可以避免人为疏忽导致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错误,提高了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的准确度,进一步提高目标药代模型和药物输注的准确度。
89.s202:根据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按照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
90.从上述s201中的说明可以看出,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均包括多项内容,因此,可以根据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内容确定目标药代模型。
91.其中,预设药代模型规则包括输注设备中每个可用药代模型的适用条件。可用药代模型包括输注设备支持的所有药代模型。可用药代模型的适用条件用于指示该可用药代模型的使用场景特征,包括但不限于:该可用药代模型适用的患者特征、待输注的药物信息。患者特征可以用患者信息表示。例如,propofol paedfusor药代模型属于小儿丙泊酚模型,适用条件是年龄范围为1-18岁,且体重范围为5-61kg。
92.可以理解的是,不同可用药代模型的适用条件可以相同或不同。不同可用药代模型适用的患者性别、和/或患者身高、和/或患者年龄、和/或患者体重、和/或患者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
93.此外,不同可用药代模型适用的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也可以不同,也就是说,不同药物可使用的药代模型也可以不同。例如,丙泊酚可使用的药代模型包括:marsh、schnider、kataria、paedfusor、eleveld、eleveld(+opioid)、cortinez,瑞芬太尼可使用的药代模型
包括:minto、eleveld,舒芬太尼可使用的药代模型包括:gepts、bovill,阿芬太尼可使用的药代模型包括:maitre,芬太尼可使用的药代模型包括:shafer,右美托咪定可使用的药代模型包括:dyck、colin,依托咪酯可使用的药代模型包括:arden。
94.因此,可以将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与每个可用药代模型的适用条件逐个进行匹配,以将匹配成功的可用药代模型作为目标药代模型。当然,如果有多个可用药代模型与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匹配时,可以从这多个匹配的可用药代模型中随机选取一个作为目标药代模型,或,将这多个匹配的可用药代模型显示,以将医护人员从中选取的可用药代模型作为目标药代模型。
95.例如,当输注设备中的所有可用药代模型包括m1、m2和m3时,可以将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与可用药代模型m1、m2和m3的适用条件分别进行匹配。当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与可用药代模型m2的适用条件匹配时,可以将可用药代模型m2作为目标药代模型。
9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每次在确定目标药代模型时,首先,从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确定与可用药代模型相关联的目标信息;然后,根据目标信息和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也就是,将目标信息与预设药代模型规则中包括的各个可用药代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匹配,以将匹配成功的可用药代模型作为目标药代模型。
97.其中,目标信息是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与可用药代模型相关联的部分信息。这样,相较于通过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药代模型匹配,通过目标信息进行药代模型匹配可以大大降低匹配时的复杂度,可以提高匹配效率,进而提高目标药代模型的确定效率。
9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目标信息进行药代模型匹配与通过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进行药代模型匹配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9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信息可以是根据经验预先确定,或,根据所有可用药代模型的适用条件预先确定,或通过以下过程实时确定:首先,获取所有可用药代模型分别对应的适用条件;然后,从适用条件中包括的信息类型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类型;最后,从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获取目标信息类型对应的信息作为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包括:患者性别、患者身高、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bmi和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100.其中,目标信息类型是目标信息所属的类型,目标信息是目标信息类型对每个患者而言的具体取值。例如,目标信息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性别、身高、年龄、体重、待输注的药物信息,而目标信息是针对某个患者的具体取值,包括:患者性别、患者身高、患者年龄、患者体重、待输注的药物信息。对于患者a来说,目标信息包括:患者a的具体患者性别“男”、患者a的具体患者身高“170”、患者a的具体患者年龄“50”、患者a的具体患者体重“70公斤”、患者a的待输注的具体药物信息“丙泊酚”。其中,“男”是目标信息类型“性别”的具体取值,其余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101.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信息类型是所有可用药代模型对应的适用条件中包括的所有信息类型去重后的结果。例如,当输注设备的可用药代模型具有m1、m2和m3时,可用药代模型m1的适用条件是体重小于120斤的成年患者,可用药代模型m2的适用条件是身高高于140厘米的女性患者,可用药代模型m3的适用条件是输注药物为丙泊酚,且体重大于50斤的患
者。因此,可用药代模型m1的适用条件中包括的信息类型为体重、年龄,可用药代模型m2的适用条件中包括的信息类型为身高、性别,可用药代模型m3的适用条件中包括的信息类型为待输注的药物信息和体重。将这三个可用药代模型m1、m2和m3的所有信息类型去重,得到目标信息类型如下:体重、年龄、身高、性别和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102.在得到上述目标信息类型之后,可以从待输注药物的患者对应的患者信息中获取具体的患者体重、患者年龄、患者身高、患者性别,以及从待输注药物的患者的医嘱信息中获取上述待输注药物的药物信息。
103.在得到上述目标信息之后,可以将目标信息与上述可用药代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逐个匹配。如果待输注药物的患者的目标信息包括:患者a的具体患者性别“男”、患者a的具体患者身高“170”、患者a的具体患者年龄“50”、患者a的具体患者体重“70公斤”、患者a的待输注的具体药物信息“丙泊酚”。将其与上述可用药代模型m1、m2和m3的适用条件进行匹配。首先,将目标信息与可用药代模型m1的适用条件“体重小于120斤的成年患者”进行匹配,匹配失败。然后,将目标信息与可用药代模型m2的适用条件“身高高于140厘米的女性患者”进行匹配,匹配失败。最后,将目标信息与可用药代模型m3的适用条件“输注药物为丙泊酚且体重大于50斤的患者”,匹配成功。因此,可以将可用药代模型m3作为目标药代模型。
104.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输注设备的可用药代模型可以为任意数量,并不限定于上述三个,本技术实施例仅以上述三个为示例。
105.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在实时动态的确定目标信息类型,以随着可用药代模型以及其适用条件的变更,而实时的更新目标信息类型。可以提高目标信息类型的实时性,使目标信息类型匹配最新的所有可用药代模型,可以提高目标信息类型的准确度,以进一步提高目标药代模型和药物输注的准确度。
10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上述目标药代模型之后,以及执行药物输注之前,还可以确定目标靶控方式和/或目标靶浓度。确定目标靶控方式和确定目标靶浓度之间的顺序可以灵活调整,本技术实施例对其不加限制。
107.目标靶控方式的确定过程可以包括:根据患者信息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靶控方式,其中患者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分级标准和患者心脏检查结果。患者心脏检查结果中包括患者心脏功能均正常的结果、或新增功能出现至少一种异常的结果。
108.其中,asa分级标准包括六个等级:第一等级,体格健康,发育营养良好,各器官功能正常;第二等级,除外科疾病外,有轻度并存病,功能代偿健全;第三等级,并存病情严重,体力活动受限,但尚能应付日常活动;第四等级,并存病严重,丧失日常活动能力,经常面临生命威胁;第五等级,无论手术与否,生命难以维持24小时的濒死病人;第六等级,确证为脑死亡。
109.其中,目标靶控方式是任意一种可用靶控方式,可用靶控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血浆靶控和效应室靶控。血浆靶控是通过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进行输注控制的方式,效应室靶控是通过效应室中的药物浓度进行输注控制的方式。例如,对于老年、asa分级标准不属于目标等级、心脏功能出现指定异常的患者,目标靶控方式可以为血浆靶控。对于年轻、asa分级标准属于目标等级、心脏功能未出现指定异常的患者,目标靶控方式可以为效应室靶
控。目标等级是表示身体健康的等级,例如,目标等级可以为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目标等级可以灵活设置。
110.相较于血浆把控,效应室靶控可以使药物浓度迅速达到设定值,血浆浓度产生明显的超射,迅速产生预期的中枢效应。而血浆浓度的超射,对于老年或者病情危重循环不稳定患者而言,具有低血压等副作用,因此不适用于老年、心脏功能状态较差的患者。本技术实施例的输注设备可以通过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asa分级标准和患者心脏功能检查结果,为患者确定合适的目标靶控方式,可以避免输注带来的副作用,保护患者的安全。
111.目标靶浓度的确定过程可以包括:根据患者信息中包括的患者类型、患者信息中包括的患者asa分级标准确定目标靶浓度。患者类型是根据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确定的:患者年龄、患者身高和患者体重。例如,患者类型可以包括:婴儿、身高超过预设身高的儿童、身高未超过预设身高的儿童、体重超过预设体重的成年人、体重未超过预设体重的成年人。患者类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设置。
11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等级至第六等级的等级越来越高,越高的等级对应较低的目标靶浓度。并且为不同患者类型设置不同的目标靶浓度可以更好的实现药物输注。
113.在生成上述目标药代模型之后,可以采用目标药代模型执行药物输注。
1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注设备可以将默认靶控方式、默认靶浓度、患者信息和待输注的药物信息输入到目标药代模型中,得到输注控制参数,以通过输注控制参数实现药物输注。其中,默认靶浓度和默认靶控方式可以根据经验设置。为了尽可能的保证输注安全,默认靶控方式可以采用血浆把控。
115.在输注设备已根据患者信息确定目标靶控方式和目标靶浓度时,可以根据目标靶浓度、目标靶控方式、患者信息和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以及目标药代模型,确定对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的输注控制参数,以通过输注控制参数执行药物输注。例如,可以将目标靶浓度、目标靶控方式、目标信息和待输注的药物信息,输入到目标药代模型中,得到对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的输注控制参数。
116.可以看出,药代模型是靶浓度、靶控方式、目标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和输注控制参数之间的函数模型。
117.不同药代模型所使用的输入参数可能不同。例如,marsh药代模型的输入参数可以包括:药物浓度、患者体重、目标靶控方式、目标靶浓度。此外,marsh药代模型还设置有一些其余参数:中央室的表观分布容积、房室间分布速率常数、中央室的消除速率常数和效应室药物消除速率常数。
118.其中,中央室的表观分布容积可以通过患者体重和预设系数计算得到,例如,0.228乘以患者体重,0.228为预设系数。对于固定患者,中央室的表观分布容积为固有参数。
119.房室间分布速率常数用于表示各效应室之间在单位时间内交换的药物量,房室间分布速率常数是固有参数。当效应室分为中央室、第一周边室和第二周边室时,房室间分布速率常数可以包括:中央室在单位时长内流向第一周边室的药物量0.112毫升/分钟、第一周边室在单位时长内流向中央室的药物量0.055毫升/分钟、中央室在单位时长内流向第二周边室的药物量0.0419毫升/分钟、第二周边室在单位时长内流向中央室的药物量0.0033毫升/分钟。
120.中央室的消除速率常数是药物从中央室由转运和代谢等方式消除的速率,是固有参数,取值为0.119毫升/分钟。
121.周边室的消除速率常数是药物从所有周边室由转运和代谢等方式消除的速率,是固有参数,取值为0.26毫升/分钟。
122.但为了统一调用接口,需要对不同药代模型进行封装,以得到一个药代模型接口,该药代模型接口的输入参数均相同,输出参数也均相同。也就是说,药代模型接口的输入参数包括所有可用药代模型所需要的所有目标信息。但该药代模型接口在调用不同的药代模型输出输注控制参数时,需要从药代模型接口的输入参数中筛选出该药代模型的输入参数,以调用该药代模型。
123.例如,药代模型接口的输入参数可以包括:在调用marsh模型时,药物浓度、患者身高、患者性别、患者体重、患者年龄、目标靶控方式、目标靶浓度,该药代模型接口在调用marsh药代模型时,需要从中筛选出药物浓度、患者体重、目标靶控方式、目标靶浓度,以输出输注控制参数。
124.输注控制参数是可以准确控制输注过程的参数,不同药代模型的输出参数均相同,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输注量、输注速度和输注时间。
125.其中,输注量可以为输注的药物总剂量,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阶段的剂量,例如,诱导阶段剂量、维持阶段剂量。
126.上述输注速度可以包括流速和剂量速度,其中,流速可以为药物和溶剂混合得到的液体在单位时长内的输注剂量,剂量速度是药物在单位时长内的输注剂量,剂量速度为流速和液体中的药物浓度的乘积。输注流速和剂量速度均可以按照一个或多个阶段进行划分,得到每个阶段的流速和剂量速度。例如,诱导阶段的流速、诱导阶段的剂量速度、维持阶段的流速和维持阶段的剂量速度,分别称为诱导流速、诱导剂量速度、维持流速和维持剂量速度。
127.相应地,输注时间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阶段的输注时间,可以理解为对应阶段的持续时长。例如,诱导阶段的持续时长,也可以称为诱导时间;又例如,维持阶段的持续时长,也可以称为维持时间;再例如,苏醒阶段所需要的持续时长,也可以称为苏醒时间。
128.最后,上述输注控制参数还可以包括苏醒浓度,也就是苏醒阶段所对应的药物浓度。
129.本技术实施例的输注设备不仅可以根据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目标药代模型,还可以根据患者信息确定目标靶控方式、目标靶浓度,进而结合这些确定输注控制参数,以准确的进行药物输注。在这整个过程中,均不需要医护人员根据经验确定目标药代模型、目标靶控方式、目标靶浓度,也不需要医护人员确定输注控制参数,可以低复杂度且高准确度的实现药物输注。
13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方式可能会得到一个或多个目标药代模型,此时,可以得到一个或多个输注策略。该输注策略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目标药代模型、目标靶控方式、目标靶浓度、输注控制参数。对于同一个患者,不同输注策略可以对应不同的目标药代模型,和/或不同目标靶控方式,和/或,不同靶浓度,进而得到不同的输注控制参数。
131.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上述输注策略之外,还可以对应显示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1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将上述一个或多个输注策略,作为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以在输注设备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因此,与输注策略相同,推荐输注策略也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目标药代模型、目标靶控方式、目标靶浓度、输注控制参数。
133.通过上述显示过程,本技术实施例可以向医护人员提供一个或多个可选的推荐输注策略,以使医护人员从中选取一个目标输注策略,以进行药物输注。
134.当然,输注设备还可以将上述一个或多个推荐输注策略中随机选取一个作为目标输注策略,以进行药物输注。
135.在显示上述推荐输注策略之后,医护人员可以对输注设备进行操作,以作为选取目标输注策略的确认指令。因此,在输注设备接收到对所述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中目标输注策略的确认指令时,启动目标输注策略,以按照目标输注策略中的输注控制参数向患者进行药物输注。
136.在显示推荐输注策略之后的预设时长内,如果未接收到医护人员选取的目标输注策略,那么可以采用这种随机选取的方式。
137.本技术实施例不仅可以通过自动推荐尽可能的降低输注时的操作复杂度,以及,提高输注准确度,还可以结合医护人员的经验进行选取进一步保证输注的准确度。
13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对目标输注策略进行确认指令之前,还可以对其进行调整。具体的,输注设备接收对目标输注策略的调整指令,以根据调整指令对目标输注策略进行调整。这里的调整指令可以调整目标输注策略中的任意一项信息。当调整的对象是输注控制参数时,输注时使用的输注控制参数是根据目标药代模型生成的输注控制参数调整之后的参数,实现了自动推荐和经验结合,可以更好的保证输注准确度和输注效果。
13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推荐输注策略的显示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推荐输注策略包括p1和p2两个,当前显示的是推荐输注策略p1的具体内容。可以对“推荐输注策略p1”和“推荐输注策略p2”所在的显示区域进行操作,以切换显示推荐输注策略p1和p2。
140.参照图3所示,推荐输注策略p1的目标药代模型记为m。推荐输注策略p1的目标靶控方式记为k。推荐输注策略p1的目标靶浓度记为c1。推荐输注策略p1的输注控制参数包括:诱导阶段剂量d1、诱导时间t1、诱导流速v1、维持阶段剂量d2、维持时间t2、维持流速v2、苏醒浓度c2、苏醒时间t3。
141.此外,每个推荐输注策略所在的显示页面中,还显示有确认控件和调整参数控件,用于接收对推荐输注策略作为目标推荐策略的确认指令,以及用于接收将推荐输注策略作为目标推荐策略以进行调整的指令,并进入图4至图6中的任意一个调整子界面。例如,图3中的推荐输注策略p1所在的显示页面中,还显示有将推荐输注策略p1作为目标推荐策略的确认控件,以及,对推荐输注策略p1进行调整的调整参数控件。
142.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中显示的推荐输注策略包括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上述内容,还可以显示患者信息、医嘱信息、以及输注控制参数中的其余内容。本技术实施例对显示内容不加限制。例如,参照图3所示,推荐输注策略p1中还包括患者姓名nm,以及药物名称y。当然,在推荐输注策略包括的内容较多时,还可以对推荐输注策略分页显示,因此,图3的显示内容为推荐输注策略p1包括的部分内容。
1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对目标输注策略的调整指令可以包括第一调整指令和第二调整指令。因此,输注设备接收对目标输注策略的调整指令,以根据调整指令对目标输注
策略进行调整,可以包括:在接收到目标输注策略的第一调整指令时,显示调整界面,然后,在接收到调整界面中的第二调整指令时,对目标输注策略进行调整。
144.其中,调整界面可以多个调整子界面,每个调整子界面用于调整目标输注策略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调整内容,一个调整子界面中包括的可调整内容可以灵活设置,本技术实施例对其不加限制。例如,目标药代模型的调整子界面、目标靶控方式的调整子界面、目标靶浓度的调整子界面、输注控制参数的调整子界面等。当推荐输注策略中包括患者信息时,调整界面还可以包括患者信息的调整子界面,当推荐输注策略中包括医嘱信息时,调整界面还可以包括医嘱信息的调整子界面。
14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子界面示意图。参照图4所示,该调整子界面中显示的可调整内容包括:患者年龄a、患者体重w、患者身高h、患者性别x等患者信息。
14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调整子界面示意图。参照图5所示,该调整子界面中显示的可调整内容包括:药物名称y、药物浓度c3、目标药代模型m、目标靶控方式k。
14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调整子界面示意图。参照图6所示,该调整子界面中显示的可调整内容包括:目标靶浓度c1、诱导阶段剂量d1、诱导流速v1、诱导剂量速度v3、维持阶段剂量d2、维持流速v2、维持剂量速度v4。
14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4至图6所示的调整子界面是示例性给出的,并不限制于上述形式。
149.上述多个调整子界面中均设置有返回控件和下一步控件,以按照预设顺序依次跳转。例如,图4所示的调整子界面可以是其中一个调整子界面,医护人员可以对该图4所示的调整子界面中的返回控件进行操作,跳转到上一界面。
150.在图4当前显示的调整子界面为第一个调整子界面时,通过返回控件跳转到的上一界面可以为图3所示的界面。在图4当前显示的调整子界面不为第一个调整子界面时,通过返回控件跳转的上一界面可以为上一个调整子界面,以调整目标输注策略中的其余内容。
151.参照图4所示,在当前显示的调整子界面不为最后一个调整子界面时,还可以对图4所示的调整子界面中的下一步控件进行操作,跳转到下一调整子界面,例如,图5或图6所示的调整子界面。在当前显示的调整子界面为最后一个调整子界面时,调整子界面中不显示下一步操作控件,或显示下一步控件以进入图3所示的界面。
152.需要说明的是,在对于一些特定场景而言,目标输注策略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不可调整,此时,在调整子界面中灰化处理该不可调整的内容,以避免对其进行调整。例如,参照图5所示,对于药代模型m,其只能使用k作为目标靶控方式,因此图5所示的调整子界面中灰化处理目标靶控方式的调整控件。
153.可以理解的是,在调整患者信息、医嘱信息中的至少一项之后,可以按照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再次使用本技术实施例的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更新目标药代模型、目标靶控方式、目标靶浓度,进而更新输注控制参数。并在跳转到目标调整子界面中时,显示更新后的目标药代模型、目标靶控方式、目标靶浓度、输注控制参数等。
154.在启动目标输注策略之后,除上述目标输注策略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之外,还可以在显示药物浓度、已输注药物剂量、输注速度的趋势图。
15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的详细流程示意图。参照图7
所示,上述详细流程包括s301至s313。
156.s301:从预设信息系统中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其中,预设信息系统包括:第三方医疗信息系统和/或输注设备的监控系统。
157.s302:获取所有可用药代模型分别对应的适用条件。
158.s303:从适用条件中包括的信息类型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类型。
159.s304:从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获取目标信息类型对应的信息作为目标信息,目标信息包括患者性别、患者身高、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bmi和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160.s305:根据目标信息和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
161.s306:根据患者信息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靶控方式,其中患者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asa分级标准和患者心脏功能检查结果。
162.s307:根据患者类型、患者asa分级标准,确定向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所使用的目标靶浓度,患者类型是根据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确定的:
163.患者年龄、患者身高和患者体重。
164.s308:根据目标靶浓度、目标靶控方式、患者信息和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以及目标药代模型,确定对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的输注控制参数,输注控制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输注量、输注速度和输注时间。
165.s309:生成并显示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推荐输注策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目标药代模型、目标靶控方式、目标靶浓度、输注控制参数。
166.s310:接收对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中目标输注策略的调整指令。
167.s311:根据调整指令对目标输注策略进行调整。
168.s312:接收对目标输注策略的确认指令。
169.s313:启动目标输注策略,以按照目标输注策略中的输注控制参数向患者进行药物输注。
170.上述s301至s313之间的顺序可以在不相互依赖的基础上灵活调整,上述s301至s313可以参照前述s201至s203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171.对应于上文实施例的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注设备的控制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应用于输注设备。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参照图8,上述输注设备的控制装置400包括:
172.信息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173.目标药代模型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按照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
174.可选地,所述目标药代模型确定模块402还用于:
175.从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确定与可用药代模型相关联的目标信息。
176.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
177.可选地,所述目标药代模型确定模块402还用于:
178.获取所有可用药代模型分别对应的适用条件。
179.从所述适用条件中包括的信息类型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类型。
180.从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类型对应的信息作为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患者性别、患者身高、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bmi和待输注的药物信息。
181.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182.靶控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之后,根据所述患者信息确定向所述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靶控方式,其中所述患者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asa分级标准和患者心脏功能检查结果。
183.可选地,所述患者信息还包括患者类型,所述患者类型是根据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确定的:患者年龄、患者身高和患者体重,所述装置还包括:
184.靶浓度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之后,根据所述患者类型、所述患者asa分级标准,确定向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所使用的目标靶浓度。
185.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186.输注控制参数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靶浓度、所述目标靶控方式、所述患者信息和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药代模型,确定对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的输注控制参数。
187.药物输注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输注控制参数执行药物输注。
188.可选地,所述输注控制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输注量、输注速度和输注时间。
189.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190.推荐输注策略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药代模型、所述目标靶控方式、所述目标靶浓度、所述输注控制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至少一个推荐输注策略。
191.推荐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至少一个推荐输注策略。
192.可选地,所述药物输注模块还用于:
193.接收对所述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中目标输注策略的确认指令。
194.启动所述目标输注策略,以按照所述目标输注策略中的所述输注控制参数向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
195.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196.调整指令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对所述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中目标输注策略的确认指令之前,接收对所述目标输注策略的调整指令。
197.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指令对所述目标输注策略进行调整。
198.可选地,所述信息获取模块401还用于:
199.从预设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所述预设信息系统包括:第三方医疗信息系统和/或所述输注设备的监控系统。
200.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输注设备的一种结构框图。该输注设备600包括存储器602和至少一个处理器601。
201.其中,存储器602存储计算机处理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601处理存储器602存储的
计算机处理指令,使得输注设备600实现图2中的方法。
202.此外,该输注设备还可以包括接收器603和发送器604,接收器603用于接收从其余装置或设备的信息,并转发给处理器601,发送器604用于将信息发送到其余装置或设备。
20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处理指令,当处理器处理所述计算机处理指令时,使输注设备实现前述图2所述的方法。
20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前述图2所述的方法。
20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输注设备,包括: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根据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按照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按照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包括:从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确定与可用药代模型相关联的目标信息;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确定与可用药代模型相关联的目标信息,包括:获取所有可用药代模型分别对应的适用条件;从所述适用条件中包括的信息类型中确定至少一个目标信息类型;从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获取所述目标信息类型对应的信息作为所述目标信息;所述目标信息包括:患者性别、患者身高、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bmi和待输注的药物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患者信息确定向所述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靶控方式,其中,所述患者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患者年龄、患者体重、患者asa分级标准和患者心脏功能检查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信息还包括患者类型,所述患者类型是根据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确定的:患者年龄、患者身高和患者体重,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息和所述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患者类型、所述患者asa分级标准,确定向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所使用的目标靶浓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靶浓度、所述目标靶控方式、所述患者信息和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以及所述目标药代模型,确定对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时的输注控制参数;通过所述输注控制参数执行药物输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注控制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输注量、输注速度和输注时间。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输注控制参数执行药物输注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目标药代模型、所述目标靶控方式、所述目标靶浓度、所述输注控制参数中的至少一项,生成至少一个推荐输注策略;显示所述至少一个推荐输注策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输注控制参数执行药物输注,包括:接收对所述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中目标输注策略的确认指令;启动所述目标输注策略,以按照所述目标输注策略中的所述输注控制参数向所述患者进行药物输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对所述至少一种推荐输注策略中目标输注策略的确认指令之前,还包括:接收对所述目标输注策略的调整指令;根据所述调整指令对所述目标输注策略进行调整。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包括:从预设信息系统中获取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所述预设信息系统包括:第三方医疗信息系统和/或所述输注设备的监控系统。12.一种输注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输注设备,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目标药代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患者信息、所述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按照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13.一种输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注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处理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处理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处理指令,使得所述输注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处理指令,当处理器处理所述计算机处理指令时,使输注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输注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设备,涉及药物输注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根据患者信息、待输注的药物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按照预设药代模型规则,确定向患者输注药物时所使用的目标药代模型。由于输注设备结合了多方面信息,因此,可以准确的确定目标药代模型,提高了药物输注的准确度。此外,输注设备还可以避免医护人员的疏忽等导致的错误,可以进一步提高目标药代模型的准确度和药物输注的准确度。的准确度和药物输注的准确度。的准确度和药物输注的准确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萍 黄浩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麦科田生物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