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9 阅读:5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航空精密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2.高温合金熔模精密铸件在航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系列铸件一般壁厚较薄,结构复杂,在精密铸造过程中常常在组树时设计圆锥型排气塞,以保证在脱蜡阶段蜡能够快速流出,减少模壳开裂,同时排气塞也能保证模壳在预焙烧过程中能够充分燃烧;圆锥形排气塞在脱蜡时需要用打磨工具打磨开口,预焙烧后需要工人用耐火材料堵上,防止异物调入型腔造成夹渣,或者导致浇注时钢水溢出。这些操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给工人劳动带来不便,同时也会带来质量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补充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简化工人操作,同时可以实现脱蜡时辅助模壳型腔蜡液快速流出,焙烧后不需用耐火泥堵住的排气塞。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排气塞的结构,排气塞包括第一排气段、过渡段和第二排气段,所述过渡段一端连接第一排气段,所述过渡段另一端连接第二排气段,所述第二排气段远离过渡段的一端设置排气口;s2.设计排气塞蜡膜模具,将设计好的模具中注蜡得到排气塞蜡膜;s3.设计铸造模组,铸造模组包括机匣和设置在机匣上端的横浇道,横浇道上端两侧均设置排气塞蜡膜;s4.将铸造模组浸入面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氧化锆砂,之后干燥得到模组一;s5.将步骤s4制备的模组一浸入背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莫来砂,然后干燥得到模组二;s6.重复步骤s5至少五次,得到模组三,并将模组三的排气口敲除,得到模组四;s7.将模组四焙烧,之后用压缩空气清理模组四的模壳,并预热至1000-1150℃后浇注,得到铸件。
5.优选的是,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中:步骤s1中排气口的直径为6mm,所述排气塞的结构为l型,所述第一排气段的长度大于第二排气段的长度,所述第一排气段远离过渡段的一端设置加固筋。
6.优选的是,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中:步骤s2中注蜡的压力为15-25bar,蜡温为51-61℃,注射时间为15-25s,保压时间为5-15s,注射流量为75-85cc/
s。
7.优选的是,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中:步骤s2中排气塞蜡膜模具包括下模、上模、压蜡通道和排气塞腔,所述下模内平行设置两组排气塞组件,两组排气塞组件之间设置压蜡通道,每组排气塞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气塞腔,每个排气塞腔靠近下模侧边的一端均倾斜设置排气通道,所述下模上端设置上模。
8.优选的是,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中:步骤s4中面层浆料包括硅溶胶和氧化锆粉,所述硅溶胶和氧化锆粉的重量比为(2 ~ 2.5):(10 ~10.5),所述面层浆料的粘度为45 ~55 s。
9.优选的是,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中:步骤s5中背层浆料包括硅溶胶和莫来粉,质量比为1:(2~2.5),背层浆料的粘度为15~20 s。
10.优选的是,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中:步骤s4中干燥时间为4-6h,干燥温度为20-26℃;步骤s5中干燥时间为8-12h,干燥温度为20-26℃。
11.优选的是,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中:步骤s7中焙烧温度900-1000℃,焙烧时间为1-3h。
12.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简化了传统模壳排气塞成型的方案,同时免去了焙烧后用耐火材料堵住排气塞的过程,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消除了质量风险。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排气塞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排气塞蜡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铸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发明模组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8.实施例1一种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排气塞的结构,如图1,排气塞包括第一排气段3、过渡段5和第二排气段2,所述过渡段5一端连接第一排气段3,所述过渡段5另一端连接第二排气段2,所述第二排气段2远离过渡段5的一端设置排气口1,排气口1的直径为6mm,所述排气塞的结构为l型,所述第一排气段3的长度大于第二排气段2的长度,所述第一排气段3远离过渡5的一端设置加固筋4;s2.设计排气塞蜡膜模具,将设计好的模具中注蜡得到排气塞蜡膜6,注蜡的压力为15bar,蜡温为51℃,注射时间为15s,保压时间为5s,注射流量为75cc/s;如图2排气塞蜡膜模具包括下模9、上模10、压蜡通道11和排气塞腔12,所述下模9内平行设置两组排气塞组件,两组排气塞组件之间设置压蜡通道11,每组排气塞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气塞腔12,每个排气塞腔12靠近下模9侧边的一端均倾斜设置排气通
道13,所述下模9上端设置上模10;s3.设计铸造模组,如图3,铸造模组包括机匣7和设置在机匣7上端的横浇道8,横浇道8包括两个,两个横浇道8垂直设置,两个横浇道8垂直位置的横浇道8顶端设置浇口杯14,将排气塞蜡膜粘结在横浇道8两端的上端得到铸造模组;s4.将铸造模组浸入面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氧化锆砂,之后干燥得到模组一,面层浆料包括硅溶胶和氧化锆粉,所述硅溶胶和氧化锆粉的重量比为2:10,所述面层浆料的粘度为45 s,干燥时间为4h,干燥温度为20℃;s5.将步骤s4制备的模组一浸入背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莫来砂,然后干燥得到模组二,背层浆料包括硅溶胶和莫来粉,质量比为1:2,背层浆料的粘度为15 s,干燥时间为8h,干燥温度为20℃;s6.重复步骤s5至少五次,得到模组三,并将模组三的排气口1敲除,得到模组四,模组四结构如图4所示;s7.将模组四焙烧,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为3h,之后用压缩空气直接清理模组四的模壳,并预热至1000℃后将金属液加入模壳浇注,得到铸件。
19.实施例2一种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排气塞的结构,如图1,排气塞包括第一排气段3、过渡段5和第二排气段2,所述过渡段5一端连接第一排气段3,所述过渡段5另一端连接第二排气段2,所述第二排气段2远离过渡段5的一端设置排气口1,排气口1的直径为6mm,所述排气塞的结构为l型,所述第一排气段3的长度大于第二排气段2的长度,所述第一排气段3远离过渡5的一端设置加固筋4;s2.设计排气塞蜡膜模具,将设计好的模具中注蜡得到排气塞蜡膜6,注蜡的压力为20bar,蜡温为56℃,注射时间为20s,保压时间为10s,注射流量为80cc/s;如图2排气塞蜡膜模具包括下模9、上模10、压蜡通道11和排气塞腔12,所述下模9内平行设置两组排气塞组件,两组排气塞组件之间设置压蜡通道11,每组排气塞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气塞腔12,每个排气塞腔12靠近下模9侧边的一端均倾斜设置排气通道14,所述下模9上端设置上模10;s3.设计铸造模组,如图3,铸造模组包括机匣7和设置在机匣7上端的横浇道8,横浇道8包括两个,两个横浇道8垂直设置,两个横浇道8垂直位置的横浇道8顶端设置浇口杯13,将排气塞蜡膜粘结在横浇道8两端的上端得到铸造模组;s4.将铸造模组浸入面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氧化锆砂,之后干燥得到模组一,面层浆料包括硅溶胶和氧化锆粉,所述硅溶胶和氧化锆粉的重量比为2.2:10.2,所述面层浆料的粘度为50s,干燥时间为5h,干燥温度为22℃;s5.将步骤s4制备的模组一浸入背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莫来砂,然后干燥得到模组二,背层浆料包括硅溶胶和莫来粉,质量比为1:(2~2.5),背层浆料的粘度为18 s,干燥时间为10h,干燥温度为22℃;s6.重复步骤s5至少五次,得到模组三,并将模组三的排气口1敲除,得到模组四,模组四结构如图4所示;s7.将模组四焙烧,焙烧温度960℃,焙烧时间为2h,之后用压缩空气直接清理模组
四的模壳,并预热至1100℃后将金属液加入模壳浇注,得到铸件。
20.实施例3一种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排气塞的结构,如图1,排气塞包括第一排气段3、过渡段5和第二排气段2,所述过渡段5一端连接第一排气段3,所述过渡段5另一端连接第二排气段2,所述第二排气段2远离过渡段5的一端设置排气口1,排气口1的直径为6mm,所述排气塞的结构为l型,所述第一排气段3的长度大于第二排气段2的长度,所述第一排气段3远离过渡5的一端设置加固筋4;s2.设计排气塞蜡膜模具,将设计好的模具中注蜡得到排气塞蜡膜6,注蜡的压力为25bar,蜡温为61℃,注射时间为25s,保压时间为15s,注射流量为85cc/s;如图2排气塞蜡膜模具包括下模9、上模10、压蜡通道11和排气塞腔12,所述下模9内平行设置两组排气塞组件,两组排气塞组件之间设置压蜡通道11,每组排气塞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气塞腔12,每个排气塞腔12靠近下模9侧边的一端均倾斜设置排气通道13,所述下模9上端设置上模10;s3.设计铸造模组,如图3,铸造模组包括机匣7和设置在机匣7上端的横浇道8,横浇道8包括两个,两个横浇道8垂直设置,两个横浇道8垂直位置的横浇道8顶端设置浇口杯14,将排气塞蜡膜粘结在横浇道8两端的上端得到铸造模组;s4.将铸造模组浸入面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氧化锆砂,之后干燥得到模组一,面层浆料包括硅溶胶和氧化锆粉,所述硅溶胶和氧化锆粉的重量比为2.5:10.5,所述面层浆料的粘度为55 s,干燥时间为6h,干燥温度为26℃;s5.将步骤s4制备的模组一浸入背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莫来砂,然后干燥得到模组二,背层浆料包括硅溶胶和莫来粉,质量比为1:2.5,背层浆料的粘度为20 s,干燥时间为12h,干燥温度为26℃;s6.重复步骤s5至少五次,得到模组三,并将模组三的排气口1敲除,得到模组四,模组四结构如图4所示;s7.将模组四焙烧,焙烧温度1000℃,焙烧时间为1h,之后用压缩空气直接清理模组四的模壳,并预热至1150℃后将金属液加入模壳浇注,得到铸件。
21.实施例1-3得到的铸件排气塞敲开的排气口位于第二排气段2的下端,异物不会落入,不需要用耐火材料将敲开的排气口堵上。
22.本发明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简化了传统模壳排气塞成型的方案,同时免去了焙烧后用耐火材料堵住排气塞的过程,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消除了质量风险。
23.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排气塞的结构,排气塞包括第一排气段(3)、过渡段(5)和第二排气段(2),所述过渡段(5)一端连接第一排气段(3),所述过渡段(5)另一端连接第二排气段(2),所述第二排气段(2)远离过渡段(5)的一端设置排气口(1);s2.设计排气塞蜡膜模具,将设计好的模具中注蜡得到排气塞蜡膜(6);s3.设计铸造模组,铸造模组包括机匣(7)和设置在机匣(7)上端的横浇道(8),横浇道(8)上端两侧均设置排气塞蜡膜(6);s4.将铸造模组浸入面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氧化锆砂,之后干燥得到模组一;s5.将步骤s4制备的模组一浸入背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莫来砂,然后干燥得到模组二;s6.重复步骤s5至少五次,得到模组三,并将模组三的排气口(1)敲除,得到模组四;s7.将模组四焙烧,之后用压缩空气清理模组四的模壳,并预热至1000-1150℃后浇注,得到铸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排气口(1)的直径为6mm,所述排气塞的结构为l型,所述第一排气段(3)的长度大于第二排气段(2)的长度,所述第一排气段(3)远离过渡段(5)的一端设置加固筋(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注蜡的压力为15-25bar,蜡温为51-61℃,注射时间为15-25s,保压时间为5-15s,注射流量为75-85cc/s。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排气塞蜡膜模具包括下模(9)、上模(10)、压蜡通道(11)和排气塞腔(12),所述下模(9)内平行设置两组排气塞组件,两组排气塞组件之间设置压蜡通道(11),每组排气塞组件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气塞腔(12),每个排气塞腔(12)靠近下模(9)侧边的一端均倾斜设置排气通道(13),所述下模(9)上端设置上模(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面层浆料包括硅溶胶和氧化锆粉,所述硅溶胶和氧化锆粉的重量比为(2 ~ 2.5):(10 ~10.5),所述面层浆料的粘度为45 ~55 s。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背层浆料包括硅溶胶和莫来粉,质量比为1:(2~2.5),背层浆料的粘度为15~20 s。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干燥时间为4-6h,干燥温度为20-26℃;步骤s5中干燥时间为8-12h,干燥温度为20-2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焙烧温度900-1000℃,焙烧时间为1-3h。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排气塞的结构;S2.设计排气塞蜡膜模具,将设计好的模具中注蜡得到排气塞蜡膜;S3.设计铸造模组;S4.精密铸造模组浸入面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氧化锆砂,之后干燥得到模组一;S5.将模组一浸入背层浆料中,浸浆后并覆一层莫来砂,然后干燥得到模组二;S6.重复步骤S5至少五次,得到模组三,并将模组三的排气口敲除,得到模组四;S7.将模组四焙烧,之后用压缩空气清理模组四的模壳,并预热至1000-1150℃后浇注,得到铸件。本发明的带有免堵排气塞的铸件的制备工艺,简化了传统模壳排气塞成型的方案,同时免去了焙烧后用耐火材料堵住排气塞的过程,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消除了质量风险。也消除了质量风险。也消除了质量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安庆贺 彭雪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鹰普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