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因子KLF9在IFITM3基因转录调控中的用途
未命名
09-29
阅读:63
评论:0
转录因子klf9在ifitm3基因转录调控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转录因子klf9在ifitm3基因转录调控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2.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形势最为严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着全世界数百万人。导致ad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有许多,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神经原纤维缠结(tau)是其中最主要的。aβ是β-分泌酶1(bace1)和γ-分泌酶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连续切割后产生的。由早老素(ps1)、nicastrin(nct)、aph-1和pen-2四个亚基组成的膜内蛋白酶复合物γ-分泌酶是aβ产生的关键环节。值得注意的是,编码ps1的基因中有200多个突变,而ps1作为γ-分泌酶成分之一则会导致其活性明显降低,从而影响app的加工和aβ的生成,最终导致大多数家族性ad(fad)病例。由此可见,在ad的发病机制中,γ-分泌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以γ-分泌酶作为靶点的药物已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
3.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后,细胞内产生干扰素(interferons,ifns)进而激活jak-stat信号,该信号通路通过促进干扰素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s,isgs)的广泛表达,从而阻止病毒的入侵。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ifitm)家族是一类比较保守的isg,主要存在于胞质膜和内溶酶体膜上。ifitm家族有很多成员,人类主要是分ifitm1、ifitm2、ifitm3、ifitm5和ifitm10,但这ifitm5和ifitm10不被ifns所诱导。这些家族成员都具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这样简单的基因结构。根据氨基酸序列和蛋白功能可将ifitm蛋白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免疫相关膜蛋白,比如ifitm1、ifitm2和ifitm3。第二类为ifitm5,与骨骼形成有关。第三类ifitm为ifitm10,其作用还有待研究。
4.干扰素诱导的跨膜蛋白3(ifitm3)是ifitm家族中最活跃的异构体。主要存在于核内体和溶酶体,可以被i、ii型干扰素强烈诱导,能够抵制多种病毒的入侵。此外,携带ifitm3的rs12252-c等位基因的个体,在甲型h1n1等病毒感染中显示出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还有研究发现ifitm3在某些癌症中也有着较高的表达水平,且能影响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和分期。
5.kr
ü
ppel-like(klf)转录因子家族是细胞发育、分化和激活的重要调控因子。klf9作为家庭的一员,在其c端也有三个保守的c2h2锌指结构域,识别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中的“caccc”序列和gc盒的序列。n端有一个sid结构域,使其能够与支架辅阻遏子蛋白sina相互作用而激活转录。此外,klf9对于齿状颗粒神经元的晚期成熟是必需的,并有助于齿状回(dg)依赖的学习。
6.之前的研究已经将大脑中的某些病毒与ad联系起来,并指出aβ沉积可由多种病原体诱导。最近的研究表明,ifitm3作为γ-分泌酶的成分之一,能够上调其活性,进一步使aβ生成增多。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定程度上病毒感染可以通过影响ifitm3的转录调控从而影响ad病理。但病毒感染如何影响ifitm3尚不清楚。我们推测,在病毒感染后可能产生
了一些转录因子影响了ifitm3的转录调控。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我们旨在探究转录因子klf9在ifitm3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
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转录因子klf9或其编码基因在制备调控ifitm3基因表达的产品上的用途。
9.进一步地,所述转录因子klf9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0.进一步地,所述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11.进一步地,所述调控为过表达转录因子klf9,从而上调ifitm3基因的启动子活性或ifitm3基因转录水平或ifitm3蛋白表达水平。
12.进一步地,所述ifitm3基因为人ifitm3基因。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首次提出了klf9能增强ifitm3基因转录的发现。通过分析启动子上游的一系列缺失,我们发现-1000~+47区域表现出启动子活性,-300~-200区域在ifitm3的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此前已有研究报道klf9可以识别启动子中的caccc序列。软件分析显示-300~-200区域存在一个klf9结合位点“ctggggtgtggag”。随后的emsa实验证实了klf9与该区域的物理结合。在klf9存在的情况下,ifitm3基因的启动子活性在mcf-7细胞中显著升高,而pifitm3-d位点定向突变失去了与klf9结合的能力,也显著降低了ifitm3基因的启动子活性。与ifitm3启动子荧光素酶检测结果一致,klf9过表达也增加了mcf-7细胞和u251细胞中ifitm3基因的内源性mrna和蛋白水平。这些结果表明klf9在人类ifitm3基因转录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5.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表明ifitm3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上受到严格调控,其中klf9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为a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附图说明
16.图1.ifitm3基因启动子区域不同长度的删切质粒构建示意图(以exon1第一个碱基为+1)。将一系列ifitm3基因启动子删切片段克隆到pgl4-basic载体中。tss为转录起始位点,
“→”
代表基因的转录方向,数字代表该片段的起始和终止的位置。
17.图2.ifitm3基因启动子删切质粒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结果用均值
±
标准误表示,每组进行至少3次独立重复实验,用one-way anova方法统计,*表示p《0.05vs pgl4.10组。
18.图3.ifitm3基因启动子区转录因子预测。+1为exon1的第一个碱基,下划线为相应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序列。
19.图4.过表达klf9可以上调ifitm3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用均值
±
标准误表示。每组进行3次独立实验,用student’s t-test和one-way anova方法统计,**表示p<0.01,*表示p<0.05vs对照组。
20.图5.过表达klf9可以上调ifitm3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果用均值
±
标准误表示。每组进行3次独立实验,用one-way anova方法统计,*表示p<0.05vs对照组。
21.图6.ifitm3基因启动子dna片段的凝胶迁移实验。
22.图7.过表达klf9可上调ifitm3基因的翻译。a、b分别是mcf-7和u-251细胞系中的结果。结果用均值
±
标准误表示。每组进行3次独立实验,用student’s t-test方法统计,**表示p<0.05vs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23.1材料与方法
24.1.1实验材料
25.1.1.1细胞
26.本研究中所用到的hek293t细胞来自宋伟宏教授ubc实验室,mcf-7和u-251细胞来自atcc细胞库。
27.1.1.2主要试剂配方
28.(1)lb培养基(液)
[0029][0030]
若是需要得到固体lb培养基,则需在上述基础上加入agar 1.5g。称量后用ddh2o定容至100ml,高压灭菌,然后按照0.1%比例加入氨苄青霉素,4℃保存。
[0031]
(2)质粒小提试剂
[0032]
p1:称取6.06g的tris base和3.72g的na2edta充分溶解于ddh2o中,naoh调节ph到8.0,然后ddh2o定容至1l,最后加入100mg rnasea,0.22μm过滤器过滤,4℃保存。
[0033]
p2:称取8.0gnaoh溶于950ml ddh2o中,加入50ml 20%sds,0.22μm过滤器过滤后,常温保存。
[0034]
p3:称取ch3cook 294.5g,用ddh2o充分溶解,加入ch3cooh调节ph至5.5,然后ddh2o定容至1l,0.22μm过滤器过滤后,常温保存。
[0035]
(3)10%细胞培养基
[0036][0037]
置于50ml离心管中,4℃保存。
[0038]
(4)running buffer
[0039][0040]
两种都用ddh2o定容至1l,常温保存。
[0041]
(5)transfer buffer
[0042][0043]
两种都用ddh2o定容至1l,4℃保存。
[0044]
(6)5
×
tge
[0045][0046]
配好后用ddh2o溶解,调节ph至8.5,然后定容至1l,常温保存。
[0047]
1.2实验方法
[0048]
1.2.1ifitm3基因相关质粒构建
[0049]
(1)ifitm3基因表达质粒的引物设计
[0050]
利用dnaman软件对ifitm3基因cds区进行酶切位点分析后,选择了pcdna4-myc/hisa载体上的bamhⅰ和xholⅰ两个酶切位点。
[0051]
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ifitm3基因cds序列插入bamhⅰ和xholⅰ之间,设计引物如下:
[0052][0053]
(2)ifitm3基因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引物设计
[0054]
利用dnaman软件对ifitm3基因启动子-1000/+47区域进行酶切位点分析后,选择了pgl4.10载体上的nheⅰ和hindⅲ两个酶切位点。
[0055]
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ifitm3基因启动子一系列删切序列插入nhe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之间,设计引物如下:
[0056][0057][0058]
pifitm3-a、pifitm3-l质粒均为tsingke公司合成,同样以pgl4.10为载体,在nheⅰ和hindⅲ两个酶切位点间插入相应片段。引物如下:
[0059][0060]
(3)ifitm3基因相关序列扩增
[0061]
ifitm3基因cds区扩增以hek293t细胞的cdna为模板;ifitm3基因相关启动子序列扩增以hek293t细胞全基因组dna为模板。pcr体系如下:
[0062][0063]
pcr程序如下:
[0064][0065][0066]
(4)pcr产物胶回收
[0067]
(5)酶切
[0068]
用bamhi和xholi酶切载体pcdna4-myc/hisa,用nhei和hindⅲ酶切载体pgl4.10。酶切体系如下:
[0069][0070]
37℃恒温箱放置4h。
[0071]
(6)酶切产物胶回收,方法同(4)。
[0072]
(7)连接与转化
[0073]
a.连接
[0074]
将胶回收所得的pcr产物与酶切所得的载体相连接。体系如下:
[0075][0076]
插入片段:克隆载体=2:1
[0077]
x=[0.02
×
克隆载体碱基对数]ng,50-200ng之间
[0078]
y=[0.04
×
插入片段碱基对数]ng,20-200ng之间
[0079]
37℃,30min,立即冰浴5min。
[0080]
b.转化
[0081]
1)将a中的连接产物(20μl体系)加入50μl感受态dh5α,冰浴30min。
[0082]
2)42℃,热击90s。
[0083]
3)继续冰浴10min。
[0084]
4)每管加入900μl lb(不加氨苄)。
[0085]
5)将ep管置于摇床上,37℃,250rpm,摇60-90min。
[0086]
6)12000g,1min,离心,弃上清。
[0087]
7)将剩余管底的近100μl混匀后涂在含固体lb(amp+)的培养皿上,置于37℃恒温箱12-16h。
[0088]
(8)挑克隆和质粒小提
[0089]
a.挑克隆
[0090]
1)12-16h后,从恒温箱中取出培养皿,每个质粒随机选取3个单克隆菌落,分别置于3个15ml离心管中,每管加入3ml lb(amp+)。
[0091]
2)将离心管置于摇床上,37℃,250rpm,12-16h。
[0092]
b.质粒小提(非去内)
[0093]
1)将菌液置于1.5ml ep管,12000rcf,1min离心,去上清,如此重复至3ml菌液全部离心完。
[0094]
2)加入p1 200μl,用枪头充分混匀(分散菌)
[0095]
3)加入p2 200μl,混匀,室温静置2min(裂解)
[0096]
4)加入p3 200μl,混匀(去蛋白)
[0097]
5)13000rcf,10min离心
[0098]
6)将5)中的上清约540μl移至ep管,加入300μl异丙醇,混匀,室温静置10min(析出dna)
[0099]
7)13000rcf,12min,离心,去上清
[0100]
8)加入1ml75%乙醇(无水乙醇配制),用手轻弹沉淀掉落(无需混匀)
[0101]
9)13000rcf,5min,离心,去上清,扣干水分
[0102]
10)用提前65℃金属浴预热的ddh2o溶解,测浓度
[0103]
(9)酶切鉴定
[0104]
根据质粒构建过程中选择的位点限制性内切酶,对待鉴定的质粒进行酶切。体系如下:
[0105][0106][0107]
产物用琼脂糖凝胶显影。
[0108]
(10)酶切鉴定后,将连接成功的质粒送擎科公司测序。将测序结果在snapgene软件上比对分析,若序列正确,说明构建成功。质粒于-20℃保存。
[0109]
(11)质粒快转及去内毒素提取
[0110]
a.快转:
[0111]
1)将测序正确的质粒吸取1μl于1.5ml ep管中,加入10μl感受态dh5α
[0112]
2)冰浴5min,42℃热击90s,再冰浴5min
[0113]
3)将液体涂于lb培养皿上,于37℃恒温箱过夜。
[0114]
b.去内毒素提取
[0115]
根据所需质粒用量进行小提或中提实验。具体操作过程可参见promega公司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0116]
1.2.2细胞培养及转染
[0117]
(1)细胞培养
[0118]
a.细胞复苏
[0119]
从-80℃冰箱或液氮罐中取出冻存的细胞,于37℃水浴锅中快速溶解至还有一点小冰块时,置于超净工作台中,将细胞悬液移至ep管中,800g,4min离心。然后用1ml培养基(10%fbs)重悬细胞,然后加入细胞培养皿,“8字法”晃匀后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0120]
b.细胞传代
[0121]
当细胞长到培养皿面积的90%左右时,吸去培养基,pbs清洗2次,加入适量胰酶消化1-2min。然后加入等量的培养基终止消化,并轻轻吹打下来培养皿上的细胞,然后转移到新的ep管。800g,4min,离心。去上清,用1ml培养基重悬细胞,然后分装到细胞培养皿中,放入培养箱。
[0122]
c.细胞冻存
[0123]
当细胞长到90%左右时,用b中的方法消化和沉淀细胞,然后用无血清细胞冻存液重悬细胞,吸取细胞悬液到细胞冻存管中,于-80℃保存。
[0124]
(2)细胞转染
[0125]
a.细胞铺板
[0126]
转染前一天,根据实验需要将细胞铺在相应孔板中(48/6孔板or10 cm培养皿)。次日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当细胞长到70%左右即可进行转染。
[0127]
b.细胞转染
[0128][0129]
6孔板转染转录因子,用于后续的qpcr和wb;48孔板转染的质粒包括了pcmv-rluc1.5μl(20ng/μl)、质粒2.7μl(100ng/μl),启动子删切片段与转录因子共转时,删切质粒为1μl,转录因子为1.7μl,后续用于双荧光素酶实验;10cm培养皿转染转录因子,提取核蛋白,用于后面的emsa实验。
[0130]
先配制a液,室温静置10min,期间配制b液,后将两者混合,室温静置20min后加入孔板,放回培养箱。待转染6h后更换培养基。
[0131][0132]
上述表格的是用转染试剂lipo-3000转染u251细胞的配方。将a液、b液配好后混在一起,室温孵育20min,然后加入孔板中。转然后24h换液,48h收细胞,用于qpcr和wb实验。
[0133]
1.2.3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
[0134]
(1)收细胞:hek293t细胞的48孔板在转染质粒24h后,吸干净原有的培养基,加入200μl pbs洗一遍,吸去,然后每孔中加入60μl 1
×
passive lysis buffer(plb)(5
×
plb用ddh2o稀释),于摇床上低速裂解30min。
[0135]
(2)试剂准备:从-80℃取出提前配制分装的luciferase assay reagentⅱ(larⅱ)避光环境下恢复至室温;配制stop&reagent(20μl原液+980μl ddh2o),避光环境下恢复至室温。
[0136]
(3)上机检测:吸取孔板中的细胞裂解液2μl(避免吸到细胞碎片)于干净的1.5ml ep管中,先加入10μl萤火虫荧光素酶底物larⅱ,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吹打10次后上机检测萤火虫荧光素酶发光值(fluc),取出ep管,继续加入10μl stop&reagent,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吹打10次后上机检测海肾荧光素酶发光值(rluc)。每个孔重复三次。最后的fluc/rluc值即为相对荧光素酶活性(relative luciferase unit,rlu)。
[0137]
1.2.4ifitm3基因启动子区转录因子预测
[0138]
人为规定以ifitm3基因exon1的第一个碱基为+1,从ncbi获取ifitm3基因启动子-1000~+47区域。利用jasper、encode、gtex等数据库对该区域进行转录因子预测。
[0139]
1.2.5转录因子质粒构建
[0140]
以pcdna4-myc/hisa为载体,在bamhⅰ和xholⅰ两个酶切位点间插入转录因子的cds区构建相关质粒。引物如下:
[0141][0142]
1.2.6ifitm3基因启动子突变质粒构建
[0143]
以pgl4.10为载体,选择酶切位点nheⅰ和hindⅲ。用snapgene设计引物。
[0144]
引物序列如下:
[0145][0146][0147]
按照如前所述的方法分别扩增两个片段,然后用多片段连接的方法构建ifitm3启动子突变质粒。连接慢转体系如下:
[0148][0149]
其中x,y,z的具体数值要根据载体长度、插入片段长度和插入片段浓度来计算。
[0150]
1.2.7核蛋白提取实验
[0151]
(1)收细胞:在铺有hek293t细胞的10cm的细胞培养皿中的转染转录因子质粒,24h后取出,吸干净原有的培养基,加入1ml pbs清洗一遍,加1ml胰酶消化1-2min,然后用等量
培养基终止消化,然后转移至ep管中,4℃,500g,5min离心。
[0152]
(2)弃上清,向细胞沉淀中加入1ml cer i及10μl 100
×
pi(细胞沉淀约为100μl)。
[0153]
(3)剧烈震荡15s,立即冰浴10min;
[0154]
(4)加入55μl预冷的cer ii,震荡5s,冰浴1min,再震荡5s,4℃,16,000g离心5min。
[0155]
(5)将上清液(胞浆蛋白)置于预冷的ep管中,-80℃保存。
[0156]
(6)向剩下的沉淀中加入500μl ner和5μl 100xpi,混匀。
[0157]
(7)震荡15s,冰浴10min,如此重复4次。
[0158]
(8)4℃,16000g,10min,离心,将上清液(核蛋白)转移至预冷的ep管中,30ul/管,-80℃保存。
[0159]
1.2.8emsa
[0160]
(1)探针及寡核苷酸链设计
[0161][0162][0163]
*表示该寡核苷酸链5’端标记了alexa fluor 700。
[0164]
(2)探针和寡核苷酸链退火、杂交
[0165]
a.将探针及寡核苷酸链的冻干粉以2000g,5min,离心;然后用1
×
te buffer调节浓度到100pmol/μl;在混匀器上放置30min。
[0166]
b.然后55℃金属浴,3min;剧烈涡旋使其完全溶解,静置待平衡至室温
[0167]
c.在1.5ml ep管中各加入10μl正向和反向寡核苷酸链,95℃金属浴,5min
[0168]
关闭金属浴后,不取出,使其自然冷切至室温(过夜),此过程需避光。最后得到的杂交双链浓度为50pmol/μl,于-20℃避光保存。
[0169]
(3)4%emsa聚丙烯酰胺凝胶配制(1块1.5mm玻板的量)
[0170]
[0171]
将上述试剂一起加入杯中,最后加入temed,混匀后倒入组装好的两块玻璃板中间,静置30min待其凝固。
[0172]
(4)电泳及显影
[0173]
a.配置反应体系(10μl)(反向凝胶迁移实验)
[0174][0175][0176]
a.配制mix(10
×
binding buffer、dtt、poly(di-dc)、klf9 consensus*),可多配一个管的。
[0177]
b.配制7号管:将除了nuclear extract以外的所有试剂加入管内(最后加anti-myc),室温避光放置20min。
[0178]
c.1-6号管按照上述体系加入各试剂后,向1-7号管加入nuclear extract,室温避光孵育30min。
[0179]
competitor probe浓度为1pmol/μl,klf9 consensus*浓度为10fmol/μl。
[0180]
b.电泳
[0181]
1)预电泳:电泳槽中加入1
×
tge buffer,80v,30min;
[0182]
2)上样:步骤1)完成后,用空枪头吹打每个待上样的孔。在所有样管中加入1μl 10
×
orange loading dye,混匀后加入孔中。全程避光。
[0183]
3)电泳:80v,60min。全程避光。
[0184]
c.显影
[0185]
电泳完成后,取下玻板擦干,放入li-cor odyssey红外成像仪中,700nm通道显影。全程避光。
[0186]
1.2.9rna提取,逆转录cdna和rt-pcr
[0187]
(1)收细胞:将pcdna4和转录因子klf9、klf5、gata3、znf263转染6孔板内的mcf-7、u251细胞,24h后从孵箱取出,pbs清洗一遍,然后每个孔加入1ml的rl裂解液(bio-teke),吹下细胞置于预冷的无酶的1.5ml ep管中。
[0188]
(2)提取rna(具体步骤参照bio teke的rna提取试剂盒的说明)
[0189]
(3)rna逆转录cdna(试剂盒:takara,prime scripttm rt reagent kit)
[0190]
a.去基因组dna
[0191][0192][0193]
将混合物置于pcr仪,42℃,2min。
[0194]
b.逆转录cdna
[0195][0196]
将除了a中的反应液外的试剂配制mix,然后再向各管中加入a中的反应液。将混合物置于pcr仪,设置如下程序:
[0197]
37℃
ꢀꢀꢀꢀꢀꢀ
15min
[0198]
85℃
ꢀꢀꢀꢀꢀꢀ
5s
[0199]
4℃
ꢀꢀꢀꢀꢀꢀꢀ
∞
[0200]
(4)rt-pcr(试剂盒:takara,sybr premix ex tagtm ii)
[0201]
a.引物设计
[0202][0203]
b.标准曲线绘制
[0204]
为ifitm3和gapdh的引物绘制标准曲线,验证它们当前体系下的扩增效率,检验的标准有两个,扩增效率为
±
100%,r2≥0.989。
[0205]
1)梯度稀释模板,设立8个浓度梯度,取8个小ep管,分别标号1-8,第1管是原管,其余2-7管中分别加入45μl水,从第1管中取出5μl加入第2管,混匀后从第2管取出5μl加入第3管,以此类推。
[0206]
2)反应体系
[0207]
[0208][0209]
除了cdna外的试剂配制mix。反应试剂3个机械性重复,8个梯度,此外设立空白对照组(mix和2μl水,即ntc组)。先向各管中加入mix,然后加入cdna。将混合物置于pcr仪中,设置程序如下:
[0210][0211]
1.2.10western blot
[0212]
(1)蛋白提取
[0213]
a.6孔板内的mcf-7、u-251细胞转染pcdna4和转录因子klf9、klf5、gata3、znf263后24h取出,吸走原来的培养基,加入pbs清洗一遍,然后在每个孔中加入100ul ripa,轻刮下细胞,转移至ep管中,冰上裂解20min。
[0214]
b.在冰上用超声破碎仪进行破碎(20%强度)超10s,停5s,共6次,直至澄清透亮。
[0215]
c.4℃,14000g,离心15min。
[0216]
d.将上清液转移至预冷的ep管(若后面来不及做,可在此时把蛋白保存在-80℃)
[0217]
e.测蛋白浓度:
[0218]
1)配制标准品:取一个96孔板,第1个孔中加入原未被稀释的标准蛋白,向随后的2-6孔中分别加入25μl水,从第1孔中取出25μl加入第2孔,混匀后从第2孔取出25μl加入第3孔,以此类推。得到的浓度依次为2,1,0.5,0.25,0.125,0(mg/ml)。
[0219]
2)样品稀释:将前面提取的蛋白一次取5μl于96孔板中,然后向各孔中加入20μlddh2o混匀。
[0220]
3)配制bca反应液(thermo bca kit):a液:b液=50:1(200ul:4μl)。在上述的所有孔中加入200μl bca反应液,37℃,孵育30min。
[0221]
4)上机测浓度:打开bio-teke酶标仪,选用562nm的波长,将96孔板放入仪器,检测样品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计算蛋白浓度。
[0222]
f.蛋白变性:根据计算结果,每管中加入相应体积的蛋白样品、5
×
sample buffer和ddh2o,98℃,金属浴8min,-20℃保存。暂时不用的蛋白,按计算结果分装后-80℃保存。
[0223]
(2)配胶(2块,1.5mm板子)
[0224][0225]
使用epizyme的page凝胶快速制备试剂盒(15%),按照上述体系配制。当下层胶配好后,用1ml的枪将下层胶缓缓加入装好的玻板中间(注意不要有气泡),然后加入异丙醇压胶,室温静置15min待其凝固;倒掉异丙醇,用ddh2o清洗,用吸水纸吸干多余的水,再加入配好的上层胶,插入梳子,室温静置20min待其凝固。
[0226]
(3)电泳:上层胶凝固后,将玻板装配到电泳架上,倒入新配制的1
×
running buffer若不漏液,则可拔出梳子,用枪吹打孔,然后逐一上样,然后置于电泳槽中(注意电源正负极,这里可以加旧的1
×
runing buffer)。70v,30min电泳,当上层胶跑完时,调节电压至120v;当跑至接近下层胶底部时,即可停止电泳。
[0227]
(4)转膜:在白色方盆内加入新的0.5
×
trans-buffer,将海绵、夹子、滤纸按顺序放好浸泡在方盒内;提前为好pvdf膜,放在甲醇中5min,激活备用。撬开璃板,取出胶,切去上层胶,轻轻放到滤纸上,再把膜覆盖在上面(黑胶白膜),放入黑红槽,再放入电泳槽,加入0.5
×
trans-buffer,4℃,105v,2h。
[0228]
(5)封闭:上述步骤结束后,将膜转移至盒子里,加入1
×
pbst,放到摇床上清洗,100转,5min,重复3遍。倒掉pbst,加入5%的脱脂牛奶(2.5g奶粉+50mlpbst),放到摇床上,50转,60-90min,封闭。
[0229]
(6)洗膜:封闭完成后,回收牛奶,加入1
×
pbst清洗,100转,5min,重复3遍。
[0230]
(7)一抗孵育:用pbst按照1:5000稀释一抗,倒掉盒子里洗膜用的1
×
pbst,加入稀释后的一抗(单张膜,正面朝上;两张膜,背靠背放),4℃冷库,最低转速过夜孵育。
[0231]
(8)洗膜:次日,回收一抗,加入1
×
pbst,放到摇床上清洗,100转,5min,重复3遍。
[0232]
(9)二抗孵育:用pbst按照1:5000稀释二抗,倒掉盒子里洗膜用的pbst,加入稀释后的二抗,常温,最低转速孵育1~1.5小时。
[0233]
(10)洗膜:回收二抗,用1
×
pbst洗膜,洗3次,5min/次。
[0234]
(11)显影:显影液a和b液按1:1比例混合,将混合液加到膜上充分反应,1-2min后,genesys化学发光仪显影。
[0235]
1.2.11统计学分析
[0236]
每个结果进行3次及以上独立重复实验,使用anova或t检验统计分析,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0237]
2.结果
[0238]
2.1ifitm3基因启动子功能活性区分析
[0239]
人ifitm3基因位于11号染色体上,其有2个外显子和一个内含子。我们以exon1第一个碱基为+1,并选择该基因启动子的-1000~+47区域进行研究。利用hek293t细胞提取人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扩增出-1000~+47区域。其余缺失片段则以-1000~+47片段为模板进行扩增。然后我们将这些靶片段通过同源重组连接到缺失启动子的载体pgl4.10上,生成pifitm3-a~pifitm3-l缺失质粒。绘制示意图如图1所示。
[0240]
将一系列ifitm3基因启动子缺失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海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cmv-rluc作为内参,pgl4.10为阴性对照,转染24h后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用rlu(fluc/rluc)值反应启动子的活性。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pifitm3-a的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说明-1000~+47包含该基因的转录调控功能活性区域;由5’端开始,-1000至-500的删切使荧光素酶活性明显升高,且pifitm3-b具有很高的启动子活性,说明该区域存在负性调控元件;pifitm3-d与pifitm3-c相比,启动子活性显著降低了,提示这里可能存在一些正性调控元件;pifitm3-e和pifitm3-f、pifitm3-i和pifitm3-j也是一样的情况;但与pifitm3-e和pifitm3-d相比,启动子活性明显增强,说明-300~-200之间存在负性调控元件;pifitm3-f到pifitm3-i的删切,启动子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pifitm3-l的启动子活性下降接近阴性对照水平,说明-10~-47为ifitm3基因启动子的最小活性区(图2)。
[0241]
2.2ifitm3基因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预测及分析
[0242]
结合ncbi和genome browser网站,获取了ifitm3基因启动子-1000~+47区域的碱基序列,利用jasper、encode等数据库对该区域进行转录因子预测,结果如图3所示。
[0243]
2.3过表达klf9可上调ifitm3基因的转录
[0244]
由ifitm3基因启动子删切质粒荧光素酶结果可知,ifitm3基因启动子的-300~-200区域存在影响该启动子活性的调控元件。结合转录因子预测结果,我们将-300至-200区域的转录因子klf9、klf5、gata3、znf263分别转染mcf-7、u251细胞,24h后提取rna进行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ifitm3基因内源性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mcf-7细胞中,与对照组pcdna4相比,klf9能够明显上调ifitm3基因的mrna水平(2.4倍,p<0.01);在u251细胞中也是同样的情况(1.67倍,p<0.05)其余的转录因子没有明显变化(图4)。
[0245]
2.3过表达klf9可上调ifitm3基因的启动子活性
[0246]
为了明确klf9能否影响ifitm3基因的启动子活性,我们进行了双荧光素酶实验。将klf9表达质粒与pifitm3-d质粒共转hke293t细胞,24小时后,检测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klf9能明显上调ifitm3基因启动子活性(2.44倍,p<0.05);将ifitm3基因启动子区域klf9结合位点突变后,构建pifitm3-d-mut质粒与klf9共转hek293t细胞,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与共转pifitm3-d相比,活性明显下降,到达对照组水平(1.95倍,p<0.05),进一步说明了klf9对ifitm3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图5)。
[0247]
2.4转录因子klf9可以与ifitm3基因的启动子结合
[0248]
fitm3基因启动子-300至-200区域序列分析表明存在有预测的klf9的结合位点。为了研究该位点元素是否是与ifitm3相互作用的klf9是否确实能结合该位点,我们进行了凝胶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将带有myc标签的转录因子klf9转染hek293t细胞,24h收板,提取核蛋白。将此核蛋白与alexa fluor 700标记的klf9通用探针(klf9 consensus*)结合,进行反向凝胶迁移实验。以不加核蛋白的组为阴性对照组(图6;lane1)。与阴性对照相比,klf9可与通用探针klf9 concensus*相结合(图6;lane2),且这种结合可以被未标记的通klf9 consensus探针所抑制(通常应该给出竞争探针与标记探针的比例)(图6;lane3),将其突变为klf9 consensus mut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图6;lane4);根据klf9在ifitm3基因启动子上的结合位点合成了ifitm3-klf9探针和突变的ifitm3-klf9 mut探针。加入竞争性探针ifitm3-klf9后,迁移带的结合强度也有所减
弱(图6;lane5),但这种减弱在换成ifitm3-klf9 mut后得到恢复(图3;lane6);在klf9核蛋白与klf9 consensus*的复合物中加入anti-myc抗体,出现了超迁移条带(lane7),验证了两者结合的特异性。
[0249]
2.5过表达klf9可上调ifitm3基因的翻译
[0250]
为了进一步研究klf9是否会影响ifitm3基因的翻译水平,我们在mcf-7、u251细胞中过表达了klf9,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wb实验,用klf9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检测内源性ifitm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mcf-7细胞中,相较于加pcdna4的对照组,过表达klf9使ifitm3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06倍,p<0.05)(图7中a)。在u251细胞中液观察到了类似的变化(1.84倍,p<0.05)(图7中b)。
技术特征:
1.转录因子klf9或其编码基因在制备调控ifitm3基因表达的产品上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录因子klf9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为过表达转录因子klf9,从而上调ifitm3基因的启动子活性或ifitm3基因转录水平或ifitm3蛋白表达水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ifitm3基因为人ifitm3基因。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转录因子KLF9在IFITM3基因转录调控中的用途,通过过表达转录因子KLF9,从而上调IFITM3基因的启动子活性或IFITM3基因转录水平或IFITM3蛋白表达水平。因转录水平或IFITM3蛋白表达水平。因转录水平或IFITM3蛋白表达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周倩 宋伟宏 周卫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