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和用于制造这种固定装置的方法以及利用这样的固定装置制造的固定系统与流程
未命名
09-27
阅读:11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其由多个单个的彼此间隔开的、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钩挂元件构成,所述钩挂元件分别设有柄部和头部,该柄部和头部从承载部向一侧伸出。
背景技术:
2.通过de102013009091a1已知一种用于利用注射成型法制造连接部件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步骤中制造具有粘附或钩挂元件的形成粘附闭锁的部件的闭锁部件并且将其作为嵌件引入到注射成型模中,在第二步骤中借助后注射过程形成以构件形式的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包含作为一件式组成部分的闭锁部件。根据该方法制造的已知的连接部件具有基体、优选以扁平的盘的形式,该基体在一侧上包括具有粘附或钩挂元件的形成粘附闭锁的部件的闭锁部件并且优选在另一侧上包括用于将基体固定在结构上的锚固装置或其它固定装置,诸如车辆底板的部分区域,在该部分区域上可固定有脚垫。
3.一种类似的用于利用发泡注射成型法制造连接部件的方法是ep3003675b1的主题。
4.已被证明的是,已知的闭锁部件或钩挂元件与所属的固定装置彼此形成高强度的系统连接,其在相应大的、待由手施加的操纵力的情况下在可再次松开的粘附闭锁的意义上、但在需要情况下也可随时再次彼此分离。为了获得这样的连接解决方案,需要特别是相互协调的表面和单个部件,这导致相应高的制造成本,这也适用于如下情况,即已知的固定系统借助注射成型法来制造。如果这样制造盘状的粘附闭锁部件作为固定装置,则该粘附闭锁部件沿轴向方向观察构造得相对大并且需要在原本的粘附闭锁部件上突出的以接片状突出的卡锁部件形式的接合可能性,以便能够将粘扣盘固定在第三构件上,例如车辆底板上。
技术实现要素:
5.从所述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与之相应地改进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在运行中以类似的附着力是功能可靠的,在此可成本有利地实现并且现场需要较少的安装空间。上述任务通过一种整体上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固定装置来解决。
6.由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
7.——钩挂元件的数量是每平方厘米100至200件、优选每平方厘米120件,
8.——钩挂元件的柄部的相应的直径为150至250μm、优选213μm,
9.——从承载部上的足部侧基部到头部端部计算得出的各个钩挂元件的高度为1200至2200μm、优选1500至1980μm,并且
10.——钩挂元件的最大头部直径的尺寸为200至400μm、优选220至290μm,提供了头发状柄部,它们在专业术语中也被称为极元件并且它们在其自由端部处具有小的横截面加宽部,例如以加粗部的类型作为头部。对于这种粘附闭锁系统的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来说
令人惊讶的是,对于非常长地表现出来的头发状柄部和仅略大于柄部直径、优选大于柄部直径2%至5%的头部直径,实现了与利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上述解决方案相比几乎相同的用于固定装置的粘附值。
11.由于长尺寸的柄部在一定范围内是挠性的并且就此而言避让地并且铰接地通过其足部支承在承载部上,所以更多地得到接合的可能性,这同样有利于提高粘附能力。如上述几何尺寸所示,每个柄部是线形的元件,该元件与头部一件式地连接产生钩接元件。优选地,在此头部设计为点状的球。以特别优选的方式,所述钩挂元件在此是由经纱和纬纱构成的底织物的一部分。
12.由于鉴于此能够减少钩挂元件的数量,因此能够以较少的塑料材料的投入量获得固定装置,这降低了制造成本。
13.所述固定装置可以直接以其承载部用于第三构件上的粘附过程,从而能够取消为了容纳粘附闭锁部件而耗费的并且大构造的盘解决方案,这又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提高固定装置的功能可靠性。
14.在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所述钩挂元件从承载部观察全部具有相同的高度并且从该承载部垂直地或倾斜地延伸出去,和/或相邻地在承载部上布置的钩挂元件对彼此构成v形或x形,和/或所述柄部弧形地弯曲并且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定向。这样,所述钩挂元件或者所述极元件能够以不同的各向同性的或各向异性的布置存在于承载部上,这在多种应用可能性的范围内产生改善的粘附。
15.由于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柄部的弧形弯曲这样选择,使得自由头部侧在到承载部上的垂直投影中观察在所属的投影线内延伸,该投影线在足部侧在柄部与承载部之间的过渡部位上终止,由此实现了改善的粘附能力并且由于弧形弯曲而改善了闭锁系统的固有弹性。
16.优选地,在此规定,相应的弯曲朝向头部观察比朝向柄部的足部侧端部观察更大程度地弯曲。
17.为了进一步改进的粘附,可以优选规定,具有其弯曲的柄部的所述钩挂元件成对地以其头部朝向彼此倾斜,以形成一种夹子状的容纳开口。
18.在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所述承载部包括编织物、经编针织物或纬编针织物,所述编织物、经编针织物或纬编针织物具有编织在其中的钩挂元件,或所述承载部包括3d膜。这样可以为钩连元件或极元件提供与承载部的不同的锚固可能性,这同样提高了应用可能性。
19.在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在承载部的背离钩挂元件的侧面上设置有功能部件,优选以自粘层或可反应层的形式的或以附加的固定部件、如塑料型材或塑料夹的形式的功能部件。上述不同的功能层可以用于将固定装置固定在第三构件上。因此,所述自粘层可以借助橡胶或丙烯酸酯粘合剂实现,其面状地安装在承载部的背面上。所述可反应层可以在热量的影响下热连接或焊接。附加的功能部件也可以包括固定部件、如塑料型材或塑料夹,利用它们也可以事后将固定装置固定在第三构件上。
20.在此优选规定,所述钩挂元件和/或所述承载部由聚酯或聚酰胺、如pa66构成为塑料材料。此外,存在这样的塑料材料设有或涂覆有难燃材料的可能性,从而固定装置作为整体变得难以点燃。
21.所述固定装置可以有利的方式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制造。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中规定,在形成柄部的情况下切开具有承载部的毛圈织物的环,并且燎掉的自由的环端部分别形成钩挂元件的头部。由此,所述钩挂元件是由经纱和纬纱组成的编织物的组成部分并且就此而言也相对于高的附着力可靠地锚固在就此而言形成的承载部中。
22.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至少所述柄部构成为头发状的单针,并且借助植绒施加到所述承载部的一侧上。这样,固定装置可以以成本低廉的方式以高生产速度获得。
23.在另一个优选的用于制造固定装置的方法中规定,使用铸造方法,如冷辊轧方法。由此,特别是可以获得每平方厘米具有大量钩挂元件的、件数很高的固定装置。代替所述的冷辊轧方法,这种固定装置也可以通过挤出方法获得。
24.如果想要给承载部上的钩挂元件可预先给定的定向,以便这样预先给定分别所需的粘附闭锁特性,那么优选可以为头发状构造的钩挂元件使用梳理方法。
25.优选地,这样的固定装置结合作为整体的另一个固定装置形成在粘附闭锁部件的意义上的固定系统,其中粘附闭锁部件的在此以两个固定装置的形式的部件能够多次相互连接并且再次彼此可脱开。特别优选地,这样的固定系统能够用于车辆中的脚垫固定。
附图说明
26.下面借助附图以原理性的且不按比例的示图详细阐述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在此示出:
27.图1局部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28.图2a至图2e示出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其具有不同布置的、特别是倾斜的钩挂元件;
29.图3至图5示出按照图1的固定装置,其具有不同构造的承载部;
30.图6至图8示出按照图1的固定装置,其在承载部的背侧上具有不同的功能层;以及
31.图9和图10示出固定系统的两个不同的实施方式,其特别是用于将脚垫固定在底板总成上。
具体实施方式
32.图1示出固定装置,其由多个彼此间隔开的、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钩挂元件10构成,所述钩挂元件分别设有柄部12和头部14,它们从承载部16向一侧伸出、在此沿竖直方向观察向上伸出。所述固定装置是三维体并且在图1中示出的具有钩挂元件10的布置结构横向地延伸到图平面中,其中,优选在行列布置结构中的所有相邻的钩挂元件10彼此具有相同的间距。
33.钩挂元件10的数量为每平方厘米100至200件、优选每平方厘米120件。此外,单个钩挂元件的相应直径为150至250μm、优选213μm。各个钩挂元件10从承载部16上的足部侧基部18到上面的头部端部20计算得出的高度为1200至2200μm、优选1500至1980μm。钩挂元件10的最大头部直径的尺寸为200至400μm、优选220至290μm。在图1中示出的头部14以及在其它图中示出的头部14球形地构造,但在此也能够考虑其它的头部形状,例如以扁平的或向上拱曲的盘的形式(未示出)。优选地,钩挂元件10以及承载部16由聚酯或聚酰胺、如pa66构
成。
34.如从图中进一步得出,各个钩挂元件10从承载部16的上侧或基部18观察全部具有相同的高度并且根据按照图1的示图,钩挂元件10沿竖直方向从承载部16观察向上延伸。
35.在按照图2a的示图中,所有钩挂元件10从水平延伸的承载部16起观察沿一个方向倾斜,其中,所有钩挂元件10相对于承载部16具有相同的倾斜角。
36.在按照图2b以及按照图2c的实施方式中,各个钩挂元件10成对地彼此相应地v形或x形地设置在承载部16上。在按照图2d的实施方式中,一对钩挂元件10的柄部12弧形地朝向彼此倾斜并且在按照图2e的示图中以平行的布置结构构成为具有弧形弯曲的柄部走向12的单个元件。此外如由图2e得出,用于相应柄部12的弧形弯曲这样选择,使得头部14的自由的、在此沿向图2e的观察方向看的右侧的头部侧在到承载部16上的垂直投影中观察在所属的假想投影线21内延伸,该投影线在足部侧在柄部12与承载部16之间的过渡部位上终止。对于在专业术语上也用极元件表示的钩挂元件10的不同定向,在纺织领域中使用常见的梳理方法,因此对此不再详细探讨。
37.在按照图1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制造上述固定装置,使用如在de19646318a1中示例性示出的以冷辊轧方法的形式的所谓的铸造方法。在此,钩挂元件10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即将热塑性塑料输送给压辊与成型辊之间的间隙。在此,所述成型辊具有带有敞开的空腔的筛,所述空腔通过蚀刻或借助激光制造,从而制成的钩挂元件10仅如下地形成,即热塑性塑料在成型辊的筛的敞开的空腔中至少部分地硬化。
38.在按照图3的实施方式中,在所属的制造方法的范围内,在形成柄部12的情况下切开具有承载部16的毛圈织物的环,并且燎掉自由的环端部分别形成钩挂元件10的头部14。上述用于这种作为面状的粘附闭锁部件的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在de10240986b3中示出。在此,所述固定装置具有由经纱和纬纱构成的底织物22,其中,多个功能纱线构成钩挂元件10,这些功能纱线部分地穿过底织物。在此可以规定,纬纱和/或经纱波浪形或弧形延伸地构造,使得面状的粘附闭锁部件能够作为编织的固定装置以成本有利的制造方式实现,其中,所述闭锁件具有用于钩挂元件10的非常高的粘附强度和剥离强度值。
39.在按照图4的实施方式中,对于那里的固定装置使用一种用于制造固定装置的方法连同装置,如其在de102005043452a1中所示。在此,设置有带状承载部16,并且在用于柄部12的输出装置与承载部16之间产生高压电场,柄部12以可预先给定的数量沿该高压电场的场力线从输出装置运输至承载部16,其中,优选承载部16形成这样一种稠度,使得柄部12可以以其一端进入到承载部16中并且固定在那里。这样可以成本有利地以高生产速度获得固定装置。只要柄部12在没有所属的头部14的情况下被施加,则这些头部例如必须通过自由柄部端部的热熔接才能产生。就此而言,按照图4的固定装置通过一种植绒方法制造,其中,也可以使用其它的未详细描述的植绒方法。
40.用于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另一种可能性在于,通过以下方式在至少一个部分区域中无成型工具地构造钩挂元件10,即借助至少一个涂覆装置将塑料材料沉积成依次相继排出的小滴,并且关于各个待构成的粘附闭锁元件的形状三维地选择小滴的沉积位置。这种3d打印方法是图5的主题并且在de10106705c1中进一步描述,在所述3d印刷方法中将钩挂元件10单独以3d薄膜24的类型印刷在薄膜状的承载部16上。
41.de10058890c1公开了另一种制造方法,涉及所谓的挤出方法。在此,为了连续制造
固定装置,使用两个成型束,所述两个成型束分别由各个成型部件组成、成组地彼此关联地在可预先给定的成型段上以及设有成型材料地这样保持在彼此上,使得在分开成型部件的组之后获得粘附闭锁部件或固定装置。
42.根据按照图6的示图,可以在承载部10的背离钩挂元件10的侧面26上施加有功能部件28。在按照图6和图7的实施方式中,功能部件28在此是自粘层或设置用于粘接连接的可再反应层。作为功能部分28的自粘层可以由橡胶或丙烯酸酯粘合剂形成。而可反应功能层仅在热影响下才与未详细示出的第三构件连接,其中,如下所述的功能层也可以被焊接。在按照图8的解决方案中,在那里示出的固定装置上在承载部16的背侧26上例如通过粘接材料连接安装有型材部件或夹子部件作为功能部件28,其中,如下功能部件28的设计方案原则上可自由地预先给定并且与相应的使用需求相匹配。
43.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存在大量的应用可能性。然而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将固定装置根据按照图9的示图粘贴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到通常的脚垫30上并且将这样装备的脚垫30根据按照图9的图示放置到所谓的底板组件织物32上。在此,脚垫30的固定装置与底板组件织物32的环34钩卡式接合。为了脚垫30的可靠固定,可以在脚垫30上设置多个固定装置,例如在与此相关的脚垫30的角部区域中。环34或底板组件织物32作为整体是在常见机动车的脚部空间中的未详细示出的车辆底板36的组成部分。通过固定装置的柄部12的头发状生长,所述柄部在端侧承载头部14,其中头部的外周仅稍大于所属的柄部12的直径,令人惊讶的是,以可再脱开的方式利用底板组件织物32的环34实现固定系统,利用该固定系统可产生特别高的剪切阻力。此外,小的头部14还确保,在重新打开固定系统时,其中两个固定装置一方面与脚垫30连接,另一方面与底板组件织物32的环34或毛圈连接,这样的环或毛圈不会被不必要地打毛或甚至毁坏。特别是在朝向图9的观察方向上看,在两个处于相互接合的固定装置的竖直定向上导致作为整体轴向非常小地构造的固定系统。
44.在按照图10的实施方式中,该实施方式相对于按照图9的实施方式就此而言改变,现在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是底板组件织物32的组成部分并且脚垫30在其朝向一个固定装置的前面上具有毛圈材料38,该毛圈材料利用底板组件织物32的钩挂元件10与其环34配合作用。在此也有利的是,为了将脚垫30可靠地锚固在车辆的脚部空间中的底板组件上,多个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分布地提供用于钩挂过程。在按照图9和10的两种解决方案中,脚垫30可容易地从脚部空间中的底板上脱开。但在优化的附着力的情况下,脚垫30可以容易地从脚部空间中的底板上脱开,这使得例如利用汽车吸尘器对底板组件织物32的清洁变得容易。此外,在车辆内部中的脚垫30可以以灵活的方式固定,这简化了操作。
技术特征:
1.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单个的彼此间隔开的、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钩挂元件(10),所述钩挂元件分别设有柄部(12)和头部(14),所述柄部和所述头部从承载部(16)向一侧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元件(10)的数量是每平方厘米100至200件、优选每平方厘米120件;——钩挂元件(10)的柄部(12)的相应的直径为150μm至250μm、优选213μm;——从所述承载部(10)上的足部侧基部(18)到头部端部(20)计算得出的各个钩挂元件(10)的高度为1200μm至2200μm、优选1500μm至1980μm;并且——钩挂元件(10)的最大头部直径的尺寸为200μm至400μm、优选220μm至29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元件(10)从所述承载部(16)观察全部具有相同的高度并且从该承载部(16)垂直地或倾斜地延伸出去,和/或相邻地在所述承载部(16)上布置的的钩挂元件(10)对彼此构成v形或x形,和/或所述柄部(12)弧形地弯曲并且具有相同或不同的定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12)的弧形弯曲选择为,使得所述头部(14)的自由头部侧在到所述承载部(16)上的垂直投影中观察在所属的投影线内延伸,该投影线在足部侧在所述柄部(12)与所述承载部(16)之间的过渡部位上终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应的弯曲朝向所述头部(14)观察比朝向所述柄部(12)的足部侧端部观察更大程度地弯曲。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其弯曲的柄部(12)的所述钩挂元件(10)成对地以其头部(14)朝向彼此倾斜,以形成一种夹子状的容纳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16)包括编织物(22)、经编针织物或纬编针织物,所述编织物、经编针织物或纬编针织物具有编织在其中的钩挂元件,或所述承载部包括3d薄膜(24)。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承载部(16)的背离所述钩挂元件(10)的侧面(26)上设置有功能部件(28),优选以自粘层或可反应层的形式的或以附加的固定部件、如塑料型材或塑料夹的形式的功能部件。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元件(10)和/或所述承载部(16)由聚酯或聚酰胺、如pa66构成为塑料材料。9.用于制造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柄部(12)的情况下切开具有承载部(16)的毛圈织物的环,并且燎掉的自由的环端部分别形成钩挂元件(10)的头部(14)。10.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柄部(12)构成为头发状单针,并且借助植绒施加到所述承载部(16)的一侧上。11.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铸造方法、如冷辊轧方法。12.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钩挂元件(10)的不同定向,使用梳理方法。13.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的固定系统,所述固定装置利用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造,其中,存在有另一个固定装置(32),所述另
一个固定装置构成为环材料(34),优选在实现在车辆中的固定(30)的情况下,所述另一个固定装置与所述固定装置形成可再次脱开的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单个的彼此间隔开的、由塑料材料制成的钩挂元件(10),所述钩挂元件分别设有柄部(12)和头部(14),所述柄部和所述头部从承载部(16)向一侧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钩挂元件(10)的数量是每平方厘米100至200件、优选每平方厘米120件;——钩挂元件(10)的柄部(12)的相应的直径为150μm至250μm、优选213μm;——从所述承载部(10)上的足部侧基部(18)到头部端部(20)计算得出的各个钩挂元件(10)的高度为1200μm至2200μm、优选1500μm至1980μm;并且——钩挂元件(10)的最大头部直径的尺寸为200μm至400μm、优选220μm至290μm。优选220μm至290μm。优选220μm至290μm。
技术研发人员:K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戈特利布捆扎机械有限及两合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4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低成本的B方法高压隔离筛选测试与流程 下一篇:二氨基三嗪化合物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