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头穿通机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7 阅读:97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拉头穿通机构,更详细而言,涉及用于使拉链链条穿通于拉头的机构。


背景技术:

2.在采用长条状的拉链链条制造多个拉链的过程中,进行了拉头穿通而使拉链链条穿通于拉头。在拉链的制造中,通常在构成拉链链条的左右一对长条状的拉链带各自的相向缘部安装链牙列,将链牙列在长度方向上每隔规定间隔地局部去除来形成间隔部,在间隔部中将拉链链条切断来得到规定的长度方向单位长度的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拉头穿通一般是将拉头安装于拉链牙链带的工序。
3.参照图6、图7等,拉头1包括上翼板2、下翼板3、以及连结上翼板2和下翼板3的引导柱4。在拉头1的上翼板2与下翼板3之间规定有大致y形的链牙引导路径5。链牙引导路径5在引导柱4的左右两侧的2个肩口5a开口,并且在与引导柱4相反一侧的1个后口5b开口。在拉头穿通中,通过使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11(参照图1等)各自的链牙列12穿通在拉头1的链牙引导路径5中,将拉头1安装于拉链牙链带11。
4.日本特愿2004-215771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包括拉头穿通机构的一例的拉链加工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1个拉头安装于拉链牙链带的单向打开规格和将2个拉头安装于拉链牙链带的反向打开规格。在单向打开规格中,存在使各拉链牙链带的链牙列从拉头的后口向肩口穿通的情况(参照该文献图3)、以及从肩口向后口穿通的情况(参照该文献图4)。在反向打开规格中,存在使各拉链牙链带的链牙列从1个拉头的肩口向后口穿通之后从另1个拉头的后口向肩口穿通的情况(参照该文献图5)、以及在从1个拉头的后口向肩口穿通之后从另1个拉头的肩口向后口穿通的情况(参照该文献图6)。
5.参照该文献的图3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拉头穿通机构包括:左右一对夹具114,其握持拉链链条2;拉头保持部120、130,其保持拉头1;移动机构(夹具移动机构),其用于使夹具114在沿着拉链链条2的长度方向的x轴方向上以及沿着拉链链条2的左右即宽度方向的y轴方向上移动;以及数值控制部140。夹具移动机构包括x轴输送台101、x轴驱动用电动马达103、夹具装置110、移动台111、y轴输送台113、y轴驱动用电动马达117等。夹具移动机构基于数值控制部140的指令使夹具114在x轴方向上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数值控制部140中预先存储有与各种拉头、拉链链条、链牙列等的尺寸、材质等规格相关的各种数据,与拉头和拉链链条的组合相对应的运动轨迹等数据、夹具移动机构时序控制用程序等(参照专利文献1的段落0019、0020、0045、0051等)。数值控制部140经由夹具移动机构使夹具114沿着与拉头和具有链牙列的拉链链条的特定组合相对应的运动轨迹在x轴方向上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由此被夹具114握持的拉链链条的链牙列穿通于被拉头保持部保持的拉头。
6.接着,参照附图,对通过专利文献1等公开的拉头穿通机构使拉链链条2的链牙列从拉头1的后口向肩口穿通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是即将使拉链链条2穿通于拉头1之前的俯视图。在该时刻拉头1被拉头保持部保持,左右拉链牙链带3处于链牙列彼此啮合的状态,被
左右夹具114握持。通过夹具移动机构,夹具114从图1的时刻起首先向x轴方向的下游侧(图1~图4的纸面中的上方)移动。由此,拉链链条2的链牙列从拉头1的后口进入链牙引导路径5。
7.图2是来自拉链链条2的下游侧最前头的几个链牙进入拉头1的时刻的俯视图。夹具114从图2的时刻起一边向x轴方向下游侧移动,一边还向y轴方向上的外侧(左右夹具114彼此远离的一侧)移动。由此,左右拉链牙链带3的链牙列在分离的同时去往链牙引导路径的左右肩口,然后链牙列从肩口来到拉头1的外部。图3是表示拉链牙链带3的链牙列的下游侧的一部分来到拉头1的外部的状态的俯视图。下游侧的几个链牙从拉头1的肩口出去之后,夹具114在y轴方向上的移动停止,仅向x轴方向下游侧移动。这样,拉头1被安装于拉链链条2。
8.夹具移动机构使夹具114在x轴方向上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以使各拉链牙链带3的链牙列按照沿着拉头1的大致y形的链牙引导路径的被预先设定的移动轨迹前进。
9.本发明人发现如果使上述那样的由夹具移动机构进行的夹具的移动更高速化则可能产生如下的不良情况。图4是图2的圈c的放大图。在通过高速移动的夹具20使拉链链条10的链牙列12从拉头1的后口5b进入链牙引导路径5时(参照图2及图4),链牙列12超出被预先设定的运动轨迹,左右链牙列12之间开始分离的时机会稍稍延迟。由此,下游侧最前头的链牙12a与引导柱4碰撞。由此,存在从下游侧最前头起几个链牙12a发生破损或损伤的情况。图5是方便地示出发生了破损的链牙列的左侧拉链牙链带11的俯视图。
10.现有技术文献
11.专利文献
12.专利文献1:日本特愿2004-21577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1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在使拉链链条高速地穿通于拉头时链牙不会发生破损等的拉头穿通机构。
14.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拉头穿通机构,其包括:拉头保持机构,其包括保持拉头的拉头保持部;左右握持部件,其握持拉链链条;以及移动机构,其用于使握持所述拉链链条的所述握持部件移动,使所述拉链链条的链牙列从所述拉头保持部所保持的所述拉头的后口朝向肩口向下游侧穿通,所述拉头保持机构包括可动部,该可动部在所述链牙列与所述拉头接触的情况下容许所述拉头向所述下游侧位移。
15.在本说明书中,拉链链条的长度方向是x轴方向,拉链链条在x轴方向上从上游侧向下游侧移动。另外,拉链链条的左右(宽度)方向是y轴方向。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也将拉链链条被切断为规定的长度方向单位长度而成的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称为拉链链条。
16.在本发明涉及的拉头穿通机构中,使拉链链条从拉头保持部的被拉头保持部保持的拉头的后口朝向肩口向x轴方向的下游侧穿通。拉链链条被左右握持部件握持,控制部经由移动机构使握持部件在x轴方向上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以按照被预先设定的运动轨迹前进。由此,将拉链链条穿通于拉头。如果使握持部件的移动更高速化,则存在拉链链条的链牙列超出移动轨迹与拉头的引导柱接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在本发明中,通过可动部使拉头向x轴方向的下游侧位移从而避让,能够防止链牙列发生损伤或受到损害。
17.在本发明中,作为移动机构,除了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夹具移动机构(x轴输送台101、x轴驱动用电动马达103、夹具装置110、移动台111、y轴输送台113、y轴驱动用电动马达117等)以外,还能够使用凸轮机构等。
1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动部包括下游侧台阶部,该下游侧台阶部规定所述拉头保持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所述拉头向所述下游侧位移时支撑拉头,所述拉头保持机构包括:支承部,其将所述可动部以能够位移的方式支承;以及弹性部件,其对所述可动部向上游侧施力。在该形态中,位于初始位置即非位移位置的可动部保持拉头的至少一部分,被弹性部件向x轴方向的上游侧施力。在该状态下拉链链条的链牙列与拉头的引导柱接触时,拉头与可动部的下游侧台阶部接触而将可动部向下游侧按压。由此,可动部克服弹性部件的施力与拉头一起向下游侧位移。此时,弹性部件在x轴方向上被压缩。在链牙列不再与引导柱接触时,弹性部件恢复,可动部与拉头一起返回上游侧的初始位置。作为弹性部件,能够使用弹簧、橡胶、弹性体等。
1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动部包括:第1可动部,其规定所述拉头保持部的下游侧部分,并且包括所述下游侧台阶部;以及第2可动部,其规定所述拉头保持部的上游侧部分。在该形态中,第1可动部规定拉头保持部的下游侧部分,第2可动部规定拉头保持部的上游侧部分,遍及该上游侧部分及下游侧部分地保持拉头。下游侧台阶部设置于第1可动部。在拉链链条的链牙列与拉头的引导柱接触时,第1可动部用下游侧台阶部支撑被向下游侧按压的拉头,与拉头一起向下游侧位移。此时,第2可动部因与向下游侧位移的拉头之间的摩擦而向下游侧位移。这样,因第2可动部也与拉头一起位移,所以拉头不会产生损伤。支承部支承第1可动部及第2可动部。此外,也可以将支承部分成支承第1可动部的第1支承部和支承第2可动部的第2支承部。
2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拉头包括:锁定机构;以及拉片,其能够根据姿态或位置对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及锁定解除进行切换,所述拉头保持机构包括锁定解除机构,该锁定解除机构在所述拉头位移时以及非位移时能够维持将所述锁定机构解除锁定的所述拉片的姿态或位置。锁定机构是通过锁定爪相对于拉头的链牙引导路径突出或缩回而相对于位于链牙引导路径的链牙接触或分离来将拉头相对于链牙列的滑动锁定或解除锁定的已知机构。拉头保持机构中的锁定解除机构用于将拉片维持成在拉头从初始位置位移时以及位于初始位置时(非位移时)将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的位置或姿态。由此,即使拉头位移,也能够使链牙列穿通于链牙引导路径。
2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包括对所述第2可动部向下游侧施力的第2弹性部件。在该形态中,第1可动部被弹性部件(第1弹性部件)向上游侧施力,第2可动部被第2弹性部件向下游侧施力。在该状态下拉头向下游侧位移时,第1可动部克服第1弹性部件的施力向下游侧位移,并且第2可动部因第2弹性部件的施力而向下游侧位移。因此,不依赖于第2可动部与拉头之间的摩擦,就能够使第2可动部与拉头一起向下游侧位移。第2弹性部件的弹簧常数被设定为小于第1弹性部件的弹簧常数。
22.本发明的拉头穿通机构包括用于使所述移动机构进行动作的控制部,在所述控制部预先存储有所述握持部件的移动轨迹。控制部经由移动机构使握持部件在x轴方向上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以按照被预先设定的运动轨迹前进,由此被握持部件握持的拉链链条的链牙列被穿通于被拉头保持部保持的拉头。
2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拉头保持机构,其包括保持使拉链链条的链牙列朝向下游侧穿通的拉头的拉头保持部,所述拉头保持机构包括在所述链牙列与所述拉头接触的情况下容许所述拉头向所述下游侧位移的可动部。
24.发明效果
25.在本发明中,通过移动机构使握持部件向下游侧高速移动时,即使拉链链条的链牙列超出移动轨迹而与拉头的引导柱接触,可动部也能够使拉头向下游侧位移而吸收超出量,因此链牙列不会发生损伤或受到损害。因此,在拉头穿通过程中能够使拉链链条更高速地移动。
附图说明
26.图1是即将使拉链链条穿通于拉头之前的俯视图。
27.图2是来自拉链链条的下游侧最前头的几个链牙进入拉头的时刻的俯视图。
28.图3是表示拉链牙链带的链牙列的下游侧的一部分来到拉头的外部的状态的俯视图。
29.图4是图2的圈c的放大图。
30.图5是方便起见示出发生破损的链牙列的左侧拉链牙链带的俯视图。
31.图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拉头穿通机构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拉头保持机构的局部截面侧视图,上方示出即将要被拉头保持机构保持之前的拉头。
32.图7是第1可动部、第2可动部、弹簧及锁定解除机构的立体图,将拉头一起示出。
33.图8是简略示出拉头穿通机构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34.图9是表示拉头1及第1可动部50向下游侧位移的状态的俯视图。
35.图1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拉头穿通机构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拉头保持机构的局部截面侧视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 拉头
38.4 引导柱
39.5 链牙引导路径
40.5a 肩口
41.5b 后口
42.6 拉片
43.10 拉链链条
44.11 拉链牙链带
45.12 链牙列
46.12a 链牙
47.20 夹具(握持部件)
48.30 移动机构
49.40、140 拉头保持机构
50.40a、140a拉头保持部
51.41 支承部
52.41a 第1支承部
53.41b、141b 第2支承部
54.42 弹簧(弹性部件)
55.80 控制部
56.70 锁定解除机构
57.71 锁定解除部件
58.71a 锁定解除爪
59.72 拉伸弹簧
60.142 第2弹簧(第2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61.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拉头穿通机构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实施方式。拉头穿通机构包括:拉头保持机构40、140,其保持拉头1(参照图6、图10等);作为握持部件的左右夹具20,其握持拉链链条10(参照图1等);移动机构30,其用于使夹具20在x轴方向上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以及控制部80,其用于使移动机构30进行动作(参照图8)。本发明的拉头穿通机构具有以下所述的改良后的拉头保持机构40、140,夹具20、移动机构30、控制部80,例如能够使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15771号公报)中记载的夹具、夹具移动机构、动作控制单元(数值控制部)等已知的结构。
62.图6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拉头穿通机构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拉头保持机构40的局部截面侧视图,即将要被拉头保持机构40保持的拉头1在上方示出。在图6的纸面中,左右方向是x轴方向,设右侧为x轴方向的下游侧、左侧为x轴方向的上游侧。以下,也将x轴方向的下游侧或上游侧简称为下游侧或上游侧。拉头保持机构40包括:作为可动部的下游侧的第1可动部50及上游侧的第2可动部60;支承部41,其支承第1可动部50及第2可动部60;作为弹性部件(第1弹性部件)的螺旋状的弹簧42,其对第1可动部50向上游侧施力;以及锁定解除机构70。图7是第1可动部50、第2可动部60、弹簧42和锁定解除机构70的立体图,拉头1也一起示出。图8是简略示出拉头穿通机构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63.在本例中,支承部41包括:从下方支承第1可动部50的在下游侧的第1支承部41a、以及从下方支承第2可动部60的在上游侧的第2支承部41b,但第1支承部41a和第2支承部41b也可以是一体的。另外,也可以是,第1支承部41a和第2支承部41b形成为能够在x轴方向上彼此靠近或远离。由此,能够扩大第1支承部41a与第2支承部41b之间的间隔,能够提高使拉头保持机构40保持拉头1时的操作性。第1可动部50能够相对于第1支承部41a位移,第2可动部60能够相对于第2支承部41b位移。拉头保持机构40在第1可动部50及第2可动部60的上部具有拉头保持部40a,该拉头保持部40a向下方凹陷,用于载置并保持拉头1。通过升降机构(未图示)使拉头保持机构40在上方的动作位置与下方的待机位置之间升降。通过未图示的输送装置等将拉头1朝向位于动作位置的拉头保持机构40的拉头保持部40a输送并将拉头1载置于拉头保持部40a。
64.拉头1包括上翼板2、下翼板3、以及连结上翼板2和下翼板3的引导柱4。在上翼板2与下翼板3之间规定有大致y形的链牙引导路径5。链牙引导路径5在引导柱4的左右两侧的2个肩口5a开口,并且在与引导柱4相反一侧的1个后口5b开口。拉头1包括拉片6。拉片6具有
连结环部6a(参照图7),该连结环部6a与从上翼板2的上表面(该上表面在图6中朝向下方。)突出的拉片连结部2a连结。拉头1还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是已知机构,通过未图示的锁定爪从上翼板2侧朝向链牙引导路径5突出或缩回而相对于位于链牙引导路径5的链牙12a(参照图1等)接触或分离,由此将拉头1相对于链牙列12的滑动锁定或解除锁定。拉头保持机构40中的锁定解除机构70用于将被拉头保持部40a保持的拉头1的锁定机构维持在锁定解除状态。
65.第1支承部41a以容许第1可动部50仅沿x轴方向滑动位移的方式支承第1可动部50。另外,第1支承部41a包括向上方且向下游侧扩张而支撑弹簧42的下游侧端的弹簧支撑构件43。弹簧42配置在第1可动部50的下游侧端面50a与第1支承部41a的弹簧支撑构件43之间,对第1可动部50向上游侧施力。第2支承部41b以容许第2可动部60仅沿x轴方向滑动位移的方式支承第2可动部60。另外,第2支承部41b包括支撑第2可动部60的上游侧端面60a的支撑面44。支撑面44限制第2可动部60的向上游侧的位移。
66.第1可动部50在左右两侧部分别具有第1隆起部51。第1隆起部51与第1可动部50的上游侧端面50b相比向上游侧突出。第2可动部60也在左右两侧部分别具有第2隆起部61。第2隆起部61的下游侧端面与第2可动部60的下游侧端面60b(参照图7)位于同一平面。在拉头保持机构40中,除了在后述的拉头穿通作业中链牙列12与拉头1接触的情况以外,第1可动部50及第2可动部60位于图6示出的最上游侧的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处,第1可动部50被弹簧42向上游侧按压,由此第1隆起部51的上游侧端面与第2隆起部61的下游侧端面接触,第2可动部60被弹簧42经由第1可动部50间接地向上游侧按压,但第2可动部60被第2支承部41b的支撑面44支撑,不会进一步向上游侧位移。此时,第1可动部50的第1隆起部51也与第2可动部60的第2隆起部61抵触,不会进一步向上游侧位移。
67.在第1可动部50的上游侧端面50b(参照图7)与第2可动部60的下游侧端面60b之间存在间隙g。该间隙g因第1可动部50的第1隆起部51比上游侧端面50b向上游侧突出而始终被确保。拉头1以上翼板2为下方且下翼板3为上方的姿态被载置于拉头保持机构40的拉头保持部40a。此时,拉片6被收容于第1可动部50与第2可动部60之间的间隙g。间隙g的x轴方向的间隔是大于拉片6的厚度但能够将拉片6在x轴方向上的位移抑制在最小限度的尺寸。
68.第1可动部50包括上游侧半部52和下游侧半部53。上游侧半部52的上表面52a实质上构成拉头保持部40a的下游侧半部。第2可动部60包括上游侧的框部62、以及从框部62向下游侧突出的下游部63。下游部63的上表面63a实质上构成拉头保持部40a的上游侧半部。在第1可动部50的上游侧半部52设置有上下贯穿并且向上游侧开放的第1空腔部54。在第2可动部的下游部设置有上下贯穿并且向下游侧开放的第2空腔部64。在拉头1载置于拉头保持部40a时,拉头1的拉片连结部2a被收纳于第1空腔部54及第2空腔部64。
69.在第1可动部50中,下游侧半部53比上游侧半部52稍高,作为拉头支撑部的下游侧台阶部55位于上游侧半部52的上表面与下游侧半部53的上表面之间的边界。在第2可动部60中,框部62与下游部63相比向上方突出,上游侧台阶部65位于下游部63的上表面与框部62的上表面之间的边界。下游侧台阶部55是拉头保持部40a的下游侧侧面,上游侧台阶部65是拉头保持部40b的上游侧侧面。在框部62设置有在x轴方向上贯穿且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截面呈椭圆形的开口62a。框部62包括包围开口62a的左右两侧部62b及上下部。
70.锁定解除机构70包括:细长板状的锁定解除部件71;以及作为弹性部件的拉伸弹
簧72,其以使锁定解除部件71保持在后述的初始位置的方式起作用。锁定解除部件71包括:锁定解除爪71a,其形成在该锁定解除部件71的下游侧端部;以及枢轴部71b,其在长度方向大致中间部向左右突出。锁定解除部件71穿通于第2可动部60的框部62的开口62a,左右枢轴部71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于在框部62的左右两侧部62b中比上下中间部靠下方地设置的轴支承孔62c。锁定解除爪71a位于开口62a的下游侧,锁定解除部件71的上游侧端部71d位于开口62a的上游侧。拉伸弹簧72的上方端与架设在框部62的开口62a内的左右两侧部62b的上端附近间的固定轴73连结。拉伸弹簧72的下方端与在锁定解除部件71的比开口62a靠上游侧的部分设置的弹簧连结孔71c连结。
71.在图6及图7中,锁定解除部件71位于初始位置。在该初始设置处,锁定解除爪71a相对于枢轴部71b向下游侧且向上方倾斜,进入第1可动部与第2可动部之间的间隙g。另外,锁定解除部件71的上游侧端部71d在初始设置处相对于枢轴部71b向上游侧且向下方倾斜。在锁定解除爪71a从初始位置向上方(在图6的纸面中以枢轴部71b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被按压时,拉伸弹簧72以使锁定解除爪71a返回初始位置的方式对锁定解除爪71a进行施力。在拉头1载置于拉头保持机构40的拉头保持部40a时,拉片6被收容于第1可动部50与第2可动部60之间的间隙g,锁定解除爪71a进入连结环部6a。此时,由于锁定解除爪71a从初始位置向上方稍稍位移,所以锁定解除爪71a被拉伸弹簧72向初始位置侧施力。由此,拉片6以向下方大致垂直地被拉伸的状态配置于间隙g,由此载置于拉头保持部40a的拉头1的锁定机构维持在锁定解除状态,能够使拉链链条10的链牙列12穿通于拉头1的链牙引导路径5。
72.接着,对由第1实施方式的拉头穿通机构进行的拉头穿通进行说明。现有技术的说明中所使用的图1~图4在本发明的拉头穿通机构的说明中也大致是共通的,因此使用这些图。图1是表示拉头1及拉链牙链带11的初始状态的俯视图。图1等中的链牙列12是树脂制,注塑成形于拉链牙链带11的拉链带11a,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金属制或螺旋状的单丝。此外,图1~图4的纸面中的上下方向沿着x轴方向,左右方向沿着y轴方向。另外,x轴方向的下游侧是图1的纸面中的上方,x轴方向的上游侧是图1的纸面中的下方。也将x轴方向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简称为上游侧及下游侧。以下,将y轴方向上左右夹具20彼此靠近的一侧称为y轴方向内侧、彼此远离的一侧称为y轴方向外侧。在初始状态下,拉头1被拉头保持机构40的拉头保持部40a保持。另外,左右一对拉链牙链带11以在拉头保持机构40的上游侧链牙列12彼此啮合的状态被左右夹具20握持。各夹具20握持各拉链牙链带11的拉链带11a中的下游侧端附近的y轴方向外侧缘部。图1中的附图标记13是去除链牙列12的一部分而形成的间隔部。夹具20的开闭、x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的移动由移动机构30基于来自控制部80的动作信号来进行。控制部80预先存储有与包括拉头1、链牙列12等的拉链链条10等的规格相对应的各种数据、运动轨道、控制程序等。
73.从图1的时刻起,通过移动机构30使夹具20首先向下游侧移动。由此,拉链链条10的链牙列12从拉头1的后口5b进入链牙引导路径5。图2是来自拉链链条10的下游侧最前头的几个链牙12a进入拉头1的时刻的俯视图。拉头1在上翼板2与下翼板3之间具有使拉链带11a穿通的间隙。从图2的时刻起,夹具20一边向下游侧移动,一边也开始向y轴方向外侧移动。由此,左右拉链牙链带11的链牙列12在分离的同时去往链牙引导路径5的左右肩口5a,然后链牙列12从肩口5a来到拉头1的外部。图3是表示拉链牙链带11的链牙列12的下游侧的一部分来到拉头1的外部的状态的俯视图。下游侧的几个链牙12a从拉头1的肩口5a出去之
后,夹具20停止y轴方向的移动,仅向下游侧移动。由此,尚未进入拉头1的链牙列12的上游侧部分沿着链牙引导路径5穿通于拉头1,拉头穿通作业结束。
74.在以上的拉头穿通过程中,移动机构30使夹具20在x轴方向上以及y轴方向上移动,以使各拉链牙链带11的链牙列12按照沿着拉头1的大致y形的链牙引导路径5的被预先设定的移动轨迹前进。图4是图2的圈c的放大图。通过高速移动的夹具20使拉链牙链带11的链牙列12从位于初始位置的拉头1的后口5b进入链牙引导路径5(参照图2及图4),存在链牙列12超出被预先设定的运动轨迹而下游侧最前头的链牙12a与引导柱4发生碰撞的情况。这样,在链牙12a与引导柱4接触时,拉头1被向下游侧按压,拉头1对拉头保持机构40中的第1可动部50从其下游侧台阶部55向下游侧按压。由此,第1可动部50克服弹簧42的施力在第1支承部41a上向下游侧位移。图9是表示拉头1及第1可动部50向下游侧位移的状态的俯视图。在图9的时刻,弹簧42在x轴方向上被压缩。如以上的那样,在链牙12a与引导柱4接触时使拉头1从初始位置向下游侧位移从而避让,由此能够防止链牙列12发生损伤或受到损害。此外,在拉头1暂时向下游侧位移之后,链牙列12返回规定的运动轨迹,由此第1可动部50及拉头1因弹簧42恢复而返回上游侧的初始位置。
75.在第1可动部50向下游侧位移时,第2可动部60因与向下游侧位移的拉头1之间的摩擦而在第2支承部41b上向下游侧位移。即,在拉头1的上翼板2的(朝向下方的)上表面与第2可动部60中的规定拉头保持部40a的上游侧半部的面之间有摩擦起作用,由此第2可动部60也与拉头1一起向下游侧位移。这样,第2可动部60也与拉头1一起位移,由此不会使拉头1产生损伤。
76.在第2可动部60向下游侧位移时,与第2可动部60连结的锁定解除机构70的锁定解除部件71及拉伸弹簧72也维持相同的姿态不变地与第2可动部60一起向下游侧位移。因此,锁定解除爪71a保持将拉头1的拉片6向下方拉拽的姿态,将拉头1的锁定机构维持在锁定解除状态。由此,即使拉头1从初始位置发生位移,也能够使链牙列12向拉头1的链牙引导路径5的插通继续进行。另外,这样锁定解除机构70也与拉片6一起位移,由此不会使拉片6产生损伤。在第1可动部50及拉头1因弹簧42恢复而返回上游侧的初始位置时,第1隆起部51对第2隆起部61向上游侧按压,由此第2可动部60也返回与支撑面44接触的初始位置。
77.图10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拉头穿通机构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拉头保持机构140的局部截面侧视图。该拉头穿通机构包括与第1实施方式的拉头穿通机构同样的夹具20、移动机构30、控制部80。在图10中,拉头1被拉头保持机构140的拉头保持部140a保持。拉头保持机构140与已述的拉头保持机构40主要在以下方面不同。即,第2可动部160被作为第2弹性部件的第2弹簧142向下游侧施力的方面、未设置锁定解除机构70的方面。上述以外的结构与拉头保持机构40实质上相同,因此仅对结构的一部分使用与图6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78.在拉头保持机构140中,第2可动部160以能够位移的方式被支承于第2支承部141b,被第2弹簧142向下游侧施力。第2支承部141b包括支撑第2弹簧142的上游侧端的弹簧支撑构件143。第2可动部160在左右两侧部具有第2隆起部161。第2弹簧142的弹簧常数被设定为比弹簧42的弹簧常数小。
79.在图10的初始状态下,第1可动部50被弹簧42向上游侧施力,第1隆起部51对第2隆起部161即第2可动部160向上游侧按压。第2可动部160处于弹簧42经由第1可动部50的向上
游侧的施力和第2弹簧142的向下游侧的施力平衡的状态。此时,第2弹簧142处于稍稍压缩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果在拉头穿通工序时拉链链条10的链牙列12的下游侧最前头的链牙12a与拉头1的引导柱4接触,则拉头1及第1可动部50克服弹簧42的施力而向下游侧位移,能够防止链牙列12发生损伤或受到损害。另外,伴随着拉头1及第1可动部50的向下游侧的位移,第2弹簧142伸长并且使第2可动部160向下游侧位移。因此,第2可动部160也与拉头1一起位移,不会使拉头1产生损伤。在拉头1暂时向下游侧位移之后,链牙列12返回规定的运动轨迹,由此第1可动部50及拉头1因弹簧42恢复而返回上游侧的初始位置,第2可动部160也对第2弹簧142进行压缩并且返回初始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拉头穿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头保持机构(40、140),其包括保持拉头(1)的拉头保持部(40a、140a);左右握持部件(20),其握持拉链链条(10);以及移动机构(30),其用于使握持有所述拉链链条(10)的所述握持部件(20)移动,使所述拉链链条(10)的链牙列(12)从所述拉头保持部(40a、140a)所保持的所述拉头(1)的后口(5b)朝向肩口(5a)向下游侧穿通,所述拉头保持机构(40、140)包括可动部(50、60、160),该可动部(50、60、160)在所述链牙列(12)与所述拉头(1)接触的情况下容许所述拉头(1)向所述下游侧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穿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50、60、160)包括下游侧台阶部(55),该下游侧台阶部(55)规定所述拉头保持部(40a、140a)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在所述拉头(1)向所述下游侧位移时支撑拉头,所述拉头保持机构(40、140)包括:支承部(41),其将所述可动部(50、60、160)以能够位移的方式支承;以及弹性部件(42),其对所述可动部(50、60、160)向上游侧施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穿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部(50、60、160)包括:第1可动部(50),其规定所述拉头保持部(40a、140a)的下游侧部分,并且包括所述下游侧台阶部(55);以及第2可动部(60、160),其规定所述拉头保持部(40a、140a)的上游侧部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穿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头(1)包括:锁定机构;以及拉片(6),其能够根据姿态或位置对所述锁定机构的锁定及锁定解除进行切换,所述拉头保持机构(40)包括锁定解除机构(70),该锁定解除机构(70)在所述拉头(1)位移时以及非位移时能够维持将所述锁定机构解除锁定的所述拉片(6)的姿态或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头穿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述第2可动部(160)向下游侧施力的第2弹性部件(142)。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拉头穿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使所述移动机构(30)进行动作的控制部(80),在所述控制部(80)预先存储有所述握持部件(20)的移动轨迹。7.一种拉头保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持拉头(1)的拉头保持部(40a、140a),所述拉头(1)供拉链链条(10)的链牙列(12)朝向下游侧穿通,所述拉头保持机构(40、140)包括在所述链牙列(12)与所述拉头(1)接触的情况下容许所述拉头(1)向所述下游侧位移的可动部(50、60、16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头穿通机构,在使拉链链条高速穿通于拉头时链牙不会发生破损等。该拉头穿通机构包括:拉头保持机构(40、140),其包括保持拉头(1)的拉头保持部(40a、140a);左右握持部件(20),其握持拉链链条(10);以及移动机构(30),其用于使握持所述拉链链条(10)的所述握持部件(20)移动,使所述拉链链条(10)的链牙列(12)从所述拉头保持部(40a、140a)所保持的所述拉头(1)的后口(5b)朝向肩口(5a)向下游侧穿通。所述拉头保持机构(40、140)包括在所述链牙列(12)与所述拉头(1)接触的情况下容许所述拉头(1)向所述下游侧位移的可动部(50、60、160)。160)。160)。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嘉邦 科西亚瓦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YKK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