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7 阅读:17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使用摄像头制作影音内容是常见的事。摄像头可以设置于显示器装置的边框上。举例而言,在一些便于携带的电子装置上可以设置有摄像头。然而,一旦有人在电子装置的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启动摄像头记录影像,将严重影响到使用者的隐私。一些常用的做法是设置实体遮蔽物来遮文件摄像头。然而,这样的作法容易对摄像头的使用带来不便。例如,使用者可能有在停止使用摄影机后,忘记使用实体遮蔽物遮挡的情况发生。或是,使用者临时要使用摄像头时,发生实体遮蔽物未移除而无法撷取影像。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在保护使用者隐私与方便摄像头使用之间找到平衡,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保护使用者隐私与方便摄像头使用之间找到平衡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摄像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摄像头、摄像头开关以及闩锁机构。摄像头设置于支撑框架上。摄像头开关电性连接摄像头并配置以启用与停止启用摄像头。闩锁机构包括可滑动的闩锁本体以及连动闩锁本体的罩幕与连杆。闩锁本体设置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闩锁本体位于第一位置,摄像头自罩幕的第一开口暴露且连杆抵触摄像头开关以启用摄像头。当闩锁本体位于第二位置,罩幕遮蔽摄像头且连杆远离摄像头开关以终止启用摄像头。
6.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闩锁机构进一步包括固持座。固持座连接闩锁本体并具有容置槽以容置罩幕。容置槽的深度大于罩幕的厚度,致使罩幕相对摄像头在空间上分离。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固持座的材料包括聚甲醛。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闩锁机构的连杆连接至固持件的一侧,且连杆绕过设置摄像头的支撑框架。
9.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摄像结构进一步包括挡板。挡板覆盖摄像头与闩锁机构。当闩锁本体位于第一位置,罩幕的第一开口对准挡板的第二开口,致使摄像头自第二开口暴露。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挡板进一步包括长条缝。闩锁机构的闩锁本体自长条缝凸出以供碰触,致使闩锁本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摄像结构进一步包括透明屏蔽。透明屏蔽设置于自长条缝凸出的闩锁本体的下方,且透明屏蔽覆盖挡板的第二开口。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摄像结构进一步包括锁固件。锁固件抵靠闩锁机构
至挡板。锁固件面对挡板的第一面上具有沟道。锁固件的沟道与挡板形成封闭轨道供闩锁机构的闩锁本体相对锁固件与挡板滑动。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固件的构道的一端具有第一弹片。第一弹片于锁固件相对第一面的第二面上形成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容置空间容置闩锁机构面向第二面凸出的第一凸件。当闩锁本体位于第一位置,第一凸件容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当闩锁本体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第一凸件穿过第一弹片移动至第一容置空间之外。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固件的构道的一端具有第二弹片。第二弹片于锁固件相对第一面的第二面上形成第二容置空间。第二容置空间容置闩锁机构面向第二面凸出的第二凸件。当闩锁本体位于第一位置,第二凸件位于第二容置空间之外。当闩锁本体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第二凸件穿过第二弹片移动至第二容置空间内。
15.综合以上,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摄像结构,能够防止用户在不知情下启动摄像头的拍摄功能,保障用户隐私。
附图说明
16.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显示器装置的一示意性视图;
17.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的一示意性视图;
18.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中邻近摄像头的一俯视剖面视图;
19.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的一分解视图;
20.图5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的挡板与锁固件组装的一正面视图;
21.图5b绘示图5a中挡板与锁固件组装的一背面视图;
22.图6a与图6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的闩锁机构与锁固件组装的背面视图;
23.图7a与图7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的闩锁本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示意视图;
24.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组装于显示器装置的一示意性局部横截面视图;以及
25.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组装于显示器装置的一示意性局部横截面视图。
26.元件标号说明
27.100:摄像结构
28.110:支撑框架
29.120:摄像头
30.130:支撑板
31.131:摄像头开关
32.132:走线
33.153:闩锁本体
34.163:连杆
35.170:挡板
36.171:开口
37.172:沟槽
38.x,y,z: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文列举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所提供之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之顺序,任何由组件重新组合之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另外,图式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使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组件或相似组件将以相同之符号标示来说明。
40.另外,在全篇说明书与申请专利范围所使用之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揭露之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发明之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发明之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41.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

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42.其次,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43.再者,于本文中,除非内文中对于冠词有所特别限定,否则『一』与『该』可泛指单一个或多个。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之『包含』、『包括』、『具有』及相似词汇,指明其所记载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与/或组件,但不排除其所述或额外的其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组件,与/或其中之群组。
44.为了能够有效防止摄像头被非预期地启动,影响到使用者隐私,同时也要兼顾使用上的便利性,本发明提供改良的摄像结构,能够在遮蔽摄像头同时,实体停止摄像头的启用。
45.请参照图1。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显示器装置200的一示意性视图。
46.如图1所示,显示器装置200包括显示面板220以及围绕显示面板220的边框210。显示面板220能够用以显示影像。
4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摄像结构100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220上方的边框210处,摄像结构100的正面面对用户,以拍摄用户正面的影像。
48.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装置200可以是携带式电子装置的显示器装置,举例而言,例如是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但不以此限制本发明。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结构100可以与其他类型的电子装置(例如服务器),以提供相应的影像功能。
49.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摄像结构100的具体架构,请参照图2。图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100的一示意性视图。
50.在图2绘示的实施例中,摄像结构100包括支撑框架110、摄像头120、在空间上与摄像头120分离的摄像头开关131、挡板170以及可滑动的闩锁机构,可滑动的闩锁机构包括从挡板170之沟槽172凸出之闩锁本体153。
51.摄像头120设置于支撑框架110上。在图2绘示的实施例中,摄像头120是从挡板170的开口171暴露。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手动滑动从挡板170之沟槽172凸出之闩锁本体
153,来遮蔽摄像头120。具体的架构请见后续的说明。
52.在图2中,摄像头120与摄像头120的摄像头开关131是空间上分离的。摄像头开关131设置以启用或停止启用摄像头120。举例而言,摄像头开关131可以通过电性导通的方式,来控制启用或停止启用摄像头120。
53.摄像头开关131电性连接至摄像头120。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开关131是设置在与设置摄像头120之支撑框架110分离的一支撑板130上。从支撑板130延伸而出的走线132能够用以将支撑板130上的电路连接至其它内部的组件。为了简单说明的目的,图2仅绘示走线132的部分。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走线132连接支撑框架110上的摄像头120以及支撑板130上的摄像头开关131。
5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摄像头开关131例如为实体的按钮开关,以于从挡板170背后延伸而出的实体连杆163进行实体碰触,以通过物理方式控制摄像头120启用。
56.连杆163沿x方向上延伸,并具有n字形的设计,绕开支撑框架110。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杆163实体连动于闩锁机构的闩锁本体153。一旦闩锁本体153朝x方向滑动,将能够带动连杆163远离摄像头开关131,进而停止启用摄像头120的摄像功能。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与闩锁本体153连动的罩幕159(请见后续的图3与图4),以在滑动闩锁本体153后实体遮蔽摄像头120。如此,通过闩锁本体153,将能够同时实现实体遮蔽摄像头120以及实体控制摄像头120开关。
57.请同时参照图3与图4,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摄像结构100的架构。图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100中邻近摄像头120的一俯视剖面视图。图4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100的一分解视图。
58.如图3与图4所示,摄像头120设置在支撑框架110上,挡板170在y方向上覆盖支撑框架110上除了摄像头120以外的大部分结构。而在摄像头120与挡板170之间设置有闩锁机构,闩锁机构包括闩锁本体153、从闩锁本体153连接在一起的固持座156、罩幕159以及连杆163。
59.固持座156具有容置槽157以容置罩幕159。罩幕159上设置有开口161,以暴露摄像头120。通过滑动闩锁本体153,将能够带动罩幕159的的开口161以外的部分实体遮蔽摄像头120。
60.在本实施例中,连杆163锁固于固持座156上,使得连杆163能够与闩锁本体153连动。
61.总结而言,经组装,罩幕159可以容置于固持座156的容置槽157内。如图3所示,罩幕159的厚度小于固持座156的厚度。换言之,固持座156的容置槽157的深度大于罩幕159的厚度,使罩幕159与摄像头120实体分离,使得闩锁本体153在滑动时,罩幕159不会直接于其他组件摩擦。连杆163则能够锁固在固持座156的背面,以与闩锁本体153的滑动作连动。
62.进一步地,在摄像头120与前述的闩锁机构之间设置有锁固件140。锁固件140能够将闩锁本体153抵靠至挡板170。
63.如图4所示,锁固件140面向挡板170与闩锁本体153的面上设置有开口141与沟道144。沟道144是设置位于锁固件140沿x方向延伸的弹性臂部分。开口141对准摄像头120。锁固件140将锁固于挡板170上,以夹持闩锁机构于挡板170与锁固件140之间。锁固件140上的
沟道144对准挡板170的长条沟槽172。一旦挡板170与锁固件140安装在一起,锁固件140的沟道144将与挡板170上的沟槽172形成密封的轨道,密封的轨道上将能够设置闩锁本体153,使闩锁本体153从沟槽172上凸出。如此,使用者通过拨动闩锁本体153上粗糙的接触面154,即能够使闩锁本体153在密封轨道上于y方向来回滑动。
64.在本实施方式中,挡板170与锁固件140设置以相对摄像头120是静止的,而闩锁本体153以及闩锁本体153所连动的连杆163与罩幕159则相对摄像头120移动。
65.在图3绘示的实施例中,锁固件140的开口141、闩锁机构之罩幕159上的开口161以及挡板170上的开口是彼此对准的。伴随着闩锁本体153在y方向上的滑动,固持座156上的罩幕159将可以偏离摄像头120,连杆163则能够远离摄像头开关131,进而实现实体遮蔽摄像头120,并且同时停止启用摄像头120的方案,保障使用者隐私。
66.在本实施例中,锁固件140可以通过螺丝固定于挡板170上。而在本实施例中,连杆163通过螺丝181固定于固持座156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163可以通过卡勾或热熔等方式固定于固持座156上。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杆163与固持座156可以设置为一体成型。
67.为进一步说明挡板170与锁固件140的组装,请参照图5a与图5b。图5a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100的挡板170与锁固件140组装的一正面视图。图5b绘示图5a中挡板170与锁固件140组装的一背面视图。
68.为了简单说明的目的,挡板170与锁固件140以外的一些组件在图5a及图5b中省略。
69.图5a绘示挡板170与锁固件140组装后的正面。如图5a所示,从y方向正面来看,挡板170完全覆盖住锁固件140。
70.图5b绘示挡板170与锁固件140组装后的背面。在本实施例中,锁固件140是通过螺丝180固定在挡板170上。
71.同时参照图5a与图5b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70的开口171是对准锁固件140的开口141。如此,摄像头120能够经过开口141与开口171而暴露。
72.进一步地,在图5b绘示的背面视图中,在锁固件140背向挡板170的面上,设置有弹片142与弹片143。弹片142在锁固件140背向挡板170的面上定义出容置空间1421。弹片143在锁固件140背向挡板170的面上定义出容置空间1431。
73.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片142与/或弹片143是从锁固件140设置沟道之弹性臂上延伸出来。举例而言,在z方向上,上方的弹片142与弹片143是由设置沟道144(参照图4)弹性臂向下延伸,其中锁固件140的沟道144与挡板170是形成供闩锁本体153滑动的密封轨道。
74.为进一步说明闩锁机构的滑动机制,请参照图6a与图6b。图6a与图6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100的闩锁机构(包括闩锁本体153、固持座156、罩幕159与连杆163)与锁固件140组装的背面视图。
75.为了简单说明的目的,闩锁机构与锁固件140以外的一些组件在图6a及图6b中省略。例如,图6a与图6b未绘示挡板170。
76.在图6a与图6b中,当闩锁机构被锁固件140固定在挡板170上时,闩锁本体153将被限制在由锁固件140的沟道144与挡板170的沟槽172所形成的密封轨道内。而为了进一步说明闩锁本体153的滑动,图6a与图6b仅绘示闩锁机构与锁固件140组装的态样。
77.图6a绘示闩锁本体153位于一第一位置的态样。如图6a所示,当闩锁本体153位于
第一位置,连动闩锁本体153之固持座156上罩幕159的开口161将对准锁固件140的开口141。
78.图6b绘示闩锁本体153位于一第二位置的态样。在图6b中,闩锁本体153相对图6a的第一位置沿x方向移动,使得开口161与开口141产生错位。如此,罩幕159的开口161以外的部分将能够遮蔽锁固件的开口141,进而遮挡住摄像头120。
79.另一方面,从图6a的背面视图来看,闩锁机构的固持座156的背面上进一步设置有凸件1581与凸件1582。当闩锁本体153位于第一位置,则凸件1581容置于由弹片142所界定出的容置空间1421中,并且凸件1582位于由弹片143所界定出的容置空间1431之外。
80.进一步地,从图6b的背面视图来看,当闩锁本体153往x方向移动,则凸件1581将离开原先所容积的容置空间1421。另一方面,凸件1582将推入至由弹片143所界定出的容置空间1431中。
81.换言之,弹片142与弹片143能够限制固持座156的连动的移动,进而使闩锁机构的闩锁本体153与连杆163的移动一起受限。如此一来,当闩锁机构的闩锁本体153移动到位时,能够通过锁固件140上的弹片142与弹片143分别顶住凸件1581与凸件1582,避免非预期的错动。而当需要滑动闩锁本体153至其他位置,则需要于x方向施加推力,令凸件1581与凸件1582克服弹片142与弹片143的限位。凸件1581、凸件1582与弹片142、弹片143些微的干涉及弹性作用下,也能够令使用者在使用时产生手动开关的手感。
82.从图6a与图6b来看,闩锁机构的连杆163是通过螺丝181锁固在从闩锁本体153延伸出来的固持座156。伴随闩锁本体153在x方向上的滑动,连杆163亦会在x方向上移动。如前所述,连杆163将会在x方向上靠近或远离摄像头开关131,以实体地通过物理接触启用或停止启用摄像头120。
83.图7a与图7b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100的闩锁本体153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示意视图。图7a与图7b分别对应到图6a与图6b。为了简单说明的目的,挡板170在图7a与图7b中以虚线表示。
84.如图7a所示,当闩锁本体153位于第一位置,则挡板170的开口171、设置于固持座156上罩幕159的开口161以及锁固件140的开口141(图未示)三者对准,从而使得摄像头120暴露出来。与此同时,与闩锁本体153连动的连杆163直接碰触摄像头开关131,致使摄像头120正常启用。
85.在图7b中,当闩锁本体153位于第二位置,则设置于固持座156上罩幕159的开口161将与挡板170的开口171以及锁固件140的开口141错位,进而使得罩幕159遮蔽摄像头120。如图7b所示,当闩锁本体153移动至第二位置,连动固持座156移动,致使固持座156所容置的罩幕159移动以覆盖摄像头120。罩幕159由于覆盖的摄像头120,而从挡板170的开口171中暴露。与此同时,与闩锁本体153连动的连杆163远离摄像头开关131,致使摄像头120停止启用。
86.如此一来,使遮蔽摄像头120与控制摄像头120的启用方式达成平衡。一旦使用者需要启用摄像头120,则滑动闩锁本体153至图7a的第一位置,取消罩幕159的遮蔽,连杆163接触摄像头开关131,从而同步开始启用摄像头120。而当使用者要停止使用摄像头120,则滑动闩锁本体153至图7b的第二位置,使固持座156容置的罩幕159恢复遮蔽摄像头120,并且由于连杆163将远离摄像头开关131,摄像头120将同步关闭而停止启用。
87.在本实施例中,闩锁本体153从第一位置向x方向滑动距离d至第二位置。在一些实际例中,距离d例如为3.5mm。在一些实施例中,罩幕159的开口161为圆形,开口161的直径可以设计为与距离d相仿。
88.在一些实施例中,固持座156的材料可选用聚甲醛(pom),聚甲醛具耐磨耗特性,有利于承受滑动所产生的磨损,延长固持座156的使用寿命。
89.在一些实施例中,罩幕159的材料例如选用聚酯薄膜(mylar)。
90.图8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100组装于一显示器装置的一示意性局部横截面视图。其中图8绘示闩锁本体153位于第一位置的一态样,摄像头120启用并从开口171与开口161暴露。
91.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摄像结构100的摄像头120是设置在显示面板220上,并且支撑摄像头120的支撑框架110抵靠在背盖230上。进一步地,在图8的实施例中,于挡板170上进一步设置透明屏蔽190,以避免灰尘入侵。透明屏蔽190设置于闩锁本体153下方,并且完全为挡板170所支撑。
92.图9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摄像结构100组装于显示器装置的一示意性局部横截面视图。
93.相较于图8的实施例,在图9中,选用透明屏蔽191覆盖暴露摄像头120的开口171与开口161。不同于透明屏蔽190,透明屏蔽191延伸超出挡板170,并进一步覆盖显示面板220。
94.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摄像结构,通过于设计的闩锁机构遮蔽摄像头,并通过连动的连杆碰触或远离实体开关来启用或停止启用摄像头,从而防止使用者在不知情下启动摄像头的拍摄功能,保障用户隐私。
95.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框架;一摄像头,设置于该支撑框架上;一摄像头开关,电性连接该摄像头并配置以启用与停止启用该摄像头;以及一闩锁机构,包括可滑动的一闩锁本体以及连动该闩锁本体的一罩幕与一连杆,其中该闩锁本体设置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该闩锁本体位于该第一位置,该摄像头自该罩幕的一第一开口暴露且该连杆抵触该摄像头开关以启用该摄像头,当该闩锁本体位于该第二位置,该罩幕遮蔽该摄像头且该连杆远离该摄像头开关以终止启用该摄像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闩锁机构进一步包括:一固持座,连接该闩锁本体并具有一容置槽以容置该罩幕,其中该容置槽的一深度大于该罩幕的一厚度,致使该罩幕相对该摄像头在空间上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固持座的一材料包括聚甲醛。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闩锁机构的该连杆连接至该固持件的一侧,且该连杆绕过设置该摄像头的该支撑框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挡板,覆盖该摄像头与该闩锁机构,其中当该闩锁本体位于该第一位置,该罩幕的该第一开口对准该挡板的一第二开口,致使该摄像头自该第二开口暴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挡板进一步包括一长条缝,该闩锁机构的该闩锁本体自该长条缝凸出以供碰触,致使该闩锁本体在该第一位置与该第二位置之间滑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透明屏蔽,设置于自该长条缝凸出的该闩锁本体的下方,且该透明屏蔽覆盖该挡板的该第二开口。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锁固件,抵靠该闩锁机构至该挡板,其中该锁固件面对该挡板的一第一面上具有一沟道,该锁固件的该沟道与该挡板形成一封闭轨道供该闩锁机构的该闩锁本体相对该锁固件与该挡板滑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锁固件的该构道的一端具有一第一弹片,该第一弹片于该锁固件相对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上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容置该闩锁机构面向该第二面凸出的一第一凸件,当该闩锁本体位于该第一位置,该第一凸件容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当该闩锁本体从该第一位置移动到该第二位置,该第一凸件穿过该第一弹片移动至该第一容置空间之外。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锁固件的该构道的一端具有一第二弹片,该第二弹片于该锁固件相对该第一面的一第二面上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容置该闩锁机构面向该第二面凸出的一第二凸件,当该闩锁本体位于该第一位置,该第二凸件位于该第二容置空间之外,当该闩锁本体从该第一位置移动到该第二位置,该第二凸件穿过该第二弹片移动至该第二容置空间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结构,包括支撑框架、摄像头、摄像头开关以及闩锁机构。摄像头设置于支撑框架上。摄像头开关设置相对摄像头在空间上分离。摄像头开关配置以启用与停止启用摄像头。闩锁机构包括可滑动的闩锁本体以及连动闩锁本体的罩幕与连杆。闩锁本体设置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闩锁本体位于第一位置,摄像头自罩幕的第一开口暴露且连杆抵触摄像头开关以启用摄像头。当闩锁本体位于第二位置,罩幕遮蔽摄像头且连杆远离摄像头开关以终止启用摄像头。本发明能够防止用户在不知情下启动摄像头的拍摄功能,保障用户隐私。保障用户隐私。保障用户隐私。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扬 严匀谦 罗光 庞念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4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