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制模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4 阅读:89 评论:0


1.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楼板制模机。


背景技术:

2.楼房建造时的楼板大都现场搭好模板,在模板上安装好钢筋,在用机器设备在模板上浇筑混凝土,然后再拆除模板。然而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或小型建筑的楼板是预先用模具制作好楼板后再安装到楼里面,然而这大都是人工完成。因此需要一种楼板制模机,能替代人工制造楼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4.本申请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四角上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安装架,四个安装架呈矩形分布在支撑台顶部,且安装架为u形架,安装架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贯穿安装架的上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右侧两个第一皮带轮的外壁套接第一皮带,前侧两个第一皮带轮之间和背面两个第一皮带轮之间均套接第二皮带,第二皮带位于第一皮带底部,第一皮带轮外壁上下分别具有一个凹槽,一个凹槽套接第一皮带,另一个凹槽套接第二皮带;任一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为u形板,固定板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一皮带轮顶部固定连接,每个第一螺纹杆贯穿第一移动块,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外壁与第一移动块螺纹连接,四个第一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压板;
5.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四角分别与四个第二螺纹杆转动连接,四个第二螺纹杆贯穿支撑台的顶部四角处,四个第二螺纹杆呈矩形分布,第二螺纹杆底端延伸至支撑台底部,第二螺纹杆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右侧两个第二皮带轮外壁之间套连第三皮带,正面两个第二皮带轮之间和背面两个第二皮带轮外壁分别套接第四皮带,第四皮带与第三皮带套接在第二皮带轮外壁不同位置,所述支撑台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的顶端与对应的第二皮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四个第二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压板,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分别位于支撑台顶部的前后两侧,两个支撑板具有矩形框板,两个支撑板与矩形框板之间滑动连接,矩形框板位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所述支撑台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料台,顶料台位于下压板底部,所述下压板底部开设有与顶料台相适配的插孔,下压板的顶端位于插孔内部,且下压板的内顶壁和顶料台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6.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轮,所述支撑台的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握把。
7.所述上压板的长度和宽度与下压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相同,所述下压板的长度和宽度和矩形框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相同。
8.所述上压板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孔。
9.所述上压板的底部和下压板的顶部均开设有料槽,料槽为向内部凹陷状。
10.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矩形框板与滑槽相配合。
11.本申请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机械化制造楼板,代替人工制造楼板,节省人力,提高了制作楼板的速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压板下降状态三维示意图;
15.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正视图;
16.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仰视图;
17.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俯视图。
18.图中:1、支撑台;2、安装架;3、第一螺纹杆;4、第一皮带轮;5、第一皮带;6、第二皮带;7、固定板;8、第一驱动电机;9、第一移动块;10、上压板;11、第二螺纹杆;12、第二皮带轮;13、第三皮带;14、第四皮带;15、连接块;16、第二驱动电机;17、第二移动块;18、下压板;19、支撑板;20、矩形框板;21、顶料台;22、进料孔;23、移动轮;24、握把;25、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楼板制模机,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xx的问题。
20.请参阅图1-图6,支撑台1的顶部四角上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安装架2,四个安装架2呈矩形分布在支撑台1顶部,且安装架2为u形架,安装架2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第一螺纹杆3贯穿安装架2的上部,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右侧两个第一皮带轮4的外壁套接第一皮带5,前侧两个第一皮带轮4之间和背面两个第一皮带轮4之间均套接第二皮带6,第二皮带6位于第一皮带5底部,第一皮带轮4外壁上下分别具有一个凹槽,一个凹槽套接第一皮带5,另一个凹槽套接第二皮带6;任一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为u形板,固定板7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8,第一驱动电机8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一皮带轮4顶部固定连接,每个第一螺纹杆3贯穿第一移动块9,第一螺纹杆3的外壁与第一移动块9螺纹连接,四个第一移动块9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压板10。通过进料孔22,向上压板10和下压板18之间的料槽25进行原料填充,原料填充完毕后,等待楼板干燥,待楼板凝固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8,第一驱动电机8带动一侧的第一螺纹杆3进行旋转,通过第一皮带5和第二皮带6的传动,带动丝杆第一皮带轮4和四个第一螺纹杆3进行旋转,通过第一螺纹杆3的螺纹旋转推力,带动第一移动块9进行升降,从而带动上压板10向上移动,同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16,第二驱动电机16带动第二螺纹杆11旋转,通过第三皮带13和第四皮带14的传动,带动四个第二皮带轮12和四个第二螺纹杆11同步旋转,通过第二螺纹杆11的螺纹旋转推力,带动第二移动块17进行升降,可以对下压板18进行下移,下压板18向下移动时顶料台21保持不动,顶料台21带动下压板18上的楼板向上移动,随后,在支撑板19的滑动支撑下,拖动矩形框板20,即可将楼板取下,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楼板制模机,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四角上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安装架(2),四个安装架(2)呈矩形分布在支撑台(1)顶部,且安装架(2)为u形架,安装架(2)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第一螺纹杆(3)贯穿安装架(2)的上部,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4),右侧两个第一皮带轮(4)的外壁套接第一皮带(5),前侧两个第一皮带轮(4)之间和背面两个第一皮带轮(4)之间均套接第二皮带(6),第二皮带(6)位于第一皮带(5)底部,第一皮带轮(4)外壁上下分别具有一个凹槽,一个凹槽套接第一皮带(5),另一个凹槽套接第二皮带(6);任一所述安装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固定板(7)为u形板,固定板(7)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8),第一驱动电机(8)输出轴与对应的第一皮带轮(4)顶部固定连接,每个第一螺纹杆(3)贯穿第一移动块(9),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外壁与第一移动块(9)螺纹连接,四个第一移动块(9)之间固定连接有上压板(10);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四角分别与四个第二螺纹杆(11)转动连接,四个第二螺纹杆(11)贯穿支撑台(1)的顶部四角处,四个第二螺纹杆(11)呈矩形分布,第二螺纹杆(11)底端延伸至支撑台(1)底部,第二螺纹杆(11)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12),右侧两个第二皮带轮(12)外壁之间套连第三皮带(13),正面两个第二皮带轮(12)之间和背面两个第二皮带轮(12)外壁分别套接第四皮带(14),第四皮带(14)与第三皮带(13)套接在第二皮带轮(12)外壁不同位置,所述支撑台(1)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5),连接块(1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6),第二驱动电机(16)输出轴的顶端与对应的第二皮带轮(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移动块(17),四个第二移动块(17)之间固定连接有下压板(18),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19),两个支撑板(19)分别位于支撑台(1)顶部的前后两侧,两个支撑板(19)具有矩形框板(20),两个支撑板(19)与矩形框板(20)之间滑动连接,矩形框板(20)位于上压板(10)和下压板(18)之间,所述支撑台(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料台(21),顶料台(21)位于下压板(18)底部,所述下压板(18)底部开设有与顶料台(21)相适配的插孔,下压板(18)的顶端位于插孔内部,且下压板(18)的内顶壁和顶料台(21)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制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底部四角处固定安装有四个移动轮(23),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握把(2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制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10)的长度和宽度与下压板(18)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相同,所述下压板(18)的长度和宽度和矩形框板(20)的长度和宽度分别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制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10)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孔(2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制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板(10)的底部和下压板(18)的顶部均开设有料槽(25),料槽(25)为向内部凹陷状。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楼板制模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19)相对一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矩形框板(20)与滑槽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楼板制模机,本申请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四角上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安装架,四个安装架呈矩形分布在支撑台顶部,且安装架为U形架,安装架的内顶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贯穿安装架的上部,第一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右侧两个第一皮带轮的外壁套接第一皮带,前侧两个第一皮带轮之间和背面两个第一皮带轮之间均套接第二皮带。套接第二皮带。套接第二皮带。


技术研发人员:秦峰 李昊天 候英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正大清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9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