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和家用电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4
阅读:94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和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2.家用电器具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具有供用户操作以控制家用电器运行的操作机构,操作机构通过导线和外部机构连接,以实现操作机构指令的传输,相关技术中,操作机构设置成活动的,例如在需要使用家用电器时,将操作机构移出家用电器,在不需要使用家用电器时,将操作机构移入家用电器,正是如此,当操作机构活动时,会带动导线移动,使得导线容易缠绕其它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控制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5.第一操作机构,所述第一操作机构包括活动部件、第一线路板和第一功能键,所述活动部件被配置为可活动设置,所述第一线路板设于所述活动部件,所述第一功能键设于所述第一线路板;
6.外部机构,所述外部机构包括第二线路板;
7.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以及
8.卡线机构,供所述导线穿设于其中。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机构设有限位腔和与所述限位腔连通的敞口,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限位腔。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机构包括主体部和卡臂,所述卡臂和所述主体部围设出所述限位腔,所述卡臂设有朝向所述主体部突设的卡凸,所述卡凸和所述主体部围设出所述敞口。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臂适于弹性形变。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凸包括有导向面,沿所述限位腔至敞口的方向,所述导向面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有容置腔,所述活动部件与所述框架可转动连接以移入和移出所述容置腔,所述卡线机构设于所述框架。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机构设于所述框架的后侧。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架的局部成型出所述卡线机构。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部机构包括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外部机构为第二操作机构,所述第二操作机构的第二线路板上设有第二功能键,另一个所述外部机构为电源模块。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线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操作机构的第二线路板的导线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卡线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线路板的导线穿设于另一个所述卡线机构,两个所述卡线机构的敞口相互朝向,两个所述卡线机构的卡臂之间围设出和所述敞口连通的通道。
18.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家电,所述家电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控制装置。
19.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线机构,连接第一操作机构的第一线路板和外部机构的第二线路板的导线可以穿过卡线机构,第一线路板设置在活动部件上,当活动部件活动时能带动第一线路板移动继而带动导线移动,卡线机构对导线起到约束和引导的作用,避免导线缠绕其它部件而导致活动部件活动受阻或导线被拉断。
20.本技术的其它优点将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设计。
22.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灶示意图;
23.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灶示意图;
24.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灶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示意图(活动件移入容置腔);
26.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示意图;
27.图6为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示意图;
28.图7为图6中标记为a的放大图;
29.图8为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示意图(活动件移出容置腔);
30.图9为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示意图。
31.附图标号说明:
32.烤箱灶1000;
33.烤箱2000;
34.灶具3000;
35.控制装置4000;
36.第一操作机构4100,活动部件4110,第一线路板4120,第一功能键4130,框架4140,容置腔4141;
37.外部机构4200,第二操作机构4210,电源模块4220,第二线路板4211,第二功能键4212;
38.卡线机构4300,主体部4310,卡臂4320,卡凸4321,导向面43211,限位腔4330,敞口4340,通道4350。
3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3.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4.本技术提出一种控制装置4000,下面将结合家用电器进行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所公开的控制装置4000不限于应用到家用电器上。
45.家用电器包括有控制装置4000,控制装置4000可以供用户输入指令,然后执行该指令,使得家用电器正常运行,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该控制装置4000从而控制家用电器的启闭、运行模式、工作时长、工作温度等。
46.结合图4至图8所示,控制装置4000包括第一操作机构4100、外部机构4200、导线(图中未示出)和卡线机构4300,第一操作机构4100包括有第一线路板4120、活动部件4110和第一功能键4130,活动部件4110设计成可活动设置的,第一线路板4120设置在活动部件4110上,第一功能键4130设置在第一线路板4120上,外部机构4200包括有第二线路板,导线连接第二线路板和第一线路板4120,并且导线穿设于卡线机构4300。通过设置卡线机构4300,连接第一操作机构4100的第一线路板4120和外部机构4200的第二线路板的导线可以呈穿过卡线机构4300的状态,第一线路板4120设置在活动部件4110上,当活动部件4110活动时能带动导线移动,卡线机构4300对导线起到约束和引导的作用,避免导线缠绕其它部件而导致活动部件4110活动受阻或导线被拉断。
47.具体地,第一操作机构4100为用于供用户进行操作以供用户输入指令的部件,用户可以操作活动部件4110活动从而切换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活动部件4110的可活动设置有多种方式,活动部件4110的可活动设置可以是可转动的设置,也可以是可抽拉的设置,只要能使得活动部件4110的位置发生变化即可视为是可活动设置。
48.第一线路板4120(pcb)设置在活动部件4110上,因此第一线路板4120会跟随活动部件4110活动,例如活动部件4110活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线路板4120也会跟随活动至第
一位置,活动部件4110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线路板4120也会跟随活动至第二位置。由于第一操作机构4100在用户操作时可供用户输入指令,因此第一操作机构4100包括有第一功能键4130,第一功能键4130设置在第一线路板4120上,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操作第一功能键4130以实现指令的输入,第一功能键4130设在第一线路板4120即两者存在电连接的关系,所谓的第一功能键4130即为实现家用电器相应功能的按键,第一功能键4130的形式可以为按钮式、触摸式、旋钮式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9.如此,通过将活动部件4110设置成可活动的,活动部件4110能带动第一线路板4120与第一功能键4130活动,在需要使用家用电器时,可以将活动部件4110切换至第一位置,在不需要使用家用电器时,可以将活动部件4110切换至第二位置。
50.第一操作机构4100需要与外部机构4200电连接才能实现指令的传输,从而实现对家用电器运行的控制,所谓的外部机构4200即为相对于第一操作机构4100而言,第一操作机构4100以外的部件且需要和第一操作机构4100实现电连接的均可视为是外部机构4200,该外部机构4200包括有第二线路板(pcb),第一操作机构4100和外部机构4200的电连接需要使用导线连接第二线路板和第一线路板4120。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线路板4120是设置在活动部件4110上的,会跟随活动部件4110的活动而活动,因此导线会具有一定的长度,从而适应活动部件4110的活动,导线和第一线路板4120的连接处(下称第一连接处),与导线和第二线路板的连接处(下称第二连接处),之间具有最短距离和最长距离,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在活动部件4110活动时发生变化,从而会使得导线反复拱起——拉直,这样容易使得导线和其它结构缠绕在一起,因此通过设置卡线机构4300来避免。
51.卡线机构4300用于供导线穿设于其中,卡线机构4300能给导线起到导向和约束的作用,从而避免导线和其它结构缠绕在一起。当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的距离相靠近时,此时导线有拱起的趋势,但是由于有卡线机构4300的约束,卡线机构4300能防止导线朝任意方向拱起,施加给导线约束作用,这样就可以降低导线和其它部件缠绕概率,避免活动部件4110的活动受阻以及导线被拉断的情况发生。当第一连接处和第二连接处的距离相远离时,此时导线在卡线机构4300的导向作用下以穿设卡线机构4300的状态下移动,进一步避免导线任意移动而和其它部件缠绕。
52.例如结合图4和图8所示,第一操作机构4100包括有框架4140,框架4140用于安装活动部件4110,框架4140起到支撑骨架的作用,框架4140的材质可以有多种,例如框架414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钣金件弯折、焊接等方式制备而成,还可以是通过钣金件和塑料件组装而成。框架4140呈封闭的环状结构,使得框架4140围设出容置腔4141,活动部件4110安装到框架4140时相对于框架4140可转动设置,如此使得活动部件4110可活动,当活动部件4110转动时,活动部件4110可以移出和移入容置腔4141,活动部件4110移出容置腔4141时处于第一位置,此时第一功能键4130处于外露状态,活动部件4110移入容置腔4141时处于第二位置,此时第二功能键处于隐藏状态,当活动部件4110移出和移入容置腔4141时,会带动导线在穿过卡线机构4300的状态下发生移动,卡线机构4300能给导线起到导向和约束的作用,从而避免导线和其它结构缠绕在一起。
53.如前文提到的,导线具有一定的长度以便于连接第二线路板和第一线路板4120,那么将导线穿设于卡线机构4300可以是将导线的一端穿过卡线机构4300再将导线逐步移动到位,如此连接第二线路板和第一线路板4120,但是若导线具有一定的长度时,这种方案
会使得组装效率降低。为此,结合图9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卡线机构4300设置有敞口4340和限位腔4330,限位腔4330和敞口4340连通,如此使得导线更容易穿设于卡线机构4300。
54.具体地,当将导线和卡线机构4300配合时,导线可以自敞口4340而卡入到限位腔4330中,例如选取导线相对应的部位,控制导线的该部位通过敞口4340而卡入到限位腔4330,当导线卡入到限位腔4330时,此时,导线相对于卡线机构4300呈穿设的状态,如此就不需要将导线的一端插入到限位腔4330而逐步将导线移动到位,大大提高了导线和卡线机构4300的组装效率。
55.进一步地,结合图9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卡线机构4300包括有卡臂4320和主体部4310,所述卡臂4320设有卡凸4321,主体部4310和卡臂4320围设出限位腔4330,主体部4310和卡凸4321围设出敞口4340,如能防止导线在卡入限位腔4330后脱离限位腔4330。
56.具体地,卡臂4320和主体部4310之间形成了一段限位腔4330,例如限位腔4330呈现长槽形,而长槽形的一端和敞口4340连通,卡凸4321设置在卡臂4320上并且朝向主体部4310突设,这样就可以使得,卡凸4321和主体部4310之间的距离小于卡臂4320和主体部4310之间的距离,即敞口4340的宽度小于限位腔4330的宽度。导线穿设于限位腔4330且在活动部件4110活动时,导线会以穿设限位腔4330的状态相对于限位腔4330移动,通过卡凸4321的设置使得敞口4340的宽度更小,卡凸4321可以对导线形成阻碍,避免导线通过敞口4340而脱离限位腔4330。
57.进一步地,结合图9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将卡臂4320设计成可弹性形变的,这样更便于导线的安装和限位。
58.具体地,由于卡凸4321的设置可以防止导线从限位腔4330通过敞口4340而脱离,那么在将导线通过敞口4340而卡入到限位腔4330时,卡凸4321也会对导线的卡入形成阻碍,因此将卡臂4320设计成卡弹性形变的,当导线通过敞口4340而卡入到限位腔4330时,能迫使卡臂4320弹性形变,此时卡臂4320带动卡凸4321远离主体部4310,如此敞口4340的宽度增大,使得导线顺利地通过敞口4340而卡入到限位腔4330,当导线卡入到限位腔4330后,卡臂4320复位带动卡凸4321复位,此时卡凸4321可以防止导线从限制腔中朝向敞口4340脱出。
59.为了进一步地方便导线通过敞口4340而卡入到限位腔4330中,结合图9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卡凸4321包括导向面43211,导向面43211与主体部4310之间的距离,在限位腔4330至敞口4340的方向上,逐渐增大,如此使得导向面43211和主体部4310之间形成一个背离限位腔4330的喇叭状结构,导线可以更方便地首先卡入喇叭状结构而和导向面43211抵接,导向面43211在被导线挤压时受到导线对其产生的分力,从而带动卡臂4320发生弹性形变,如此可以使得导线更方便地通过敞口4340而卡入到限位腔4330。
6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线外包覆有导线套(图中未示出),该导线套也穿设于卡线机构4300,例如,导线套对导线形成保护,防止导线在相对于卡线机构4300移动时发生磨损,导线套也能同时实现若干条导线的包覆,使得内部结构更整洁,进一步放置导线缠绕其它部件的可能。
61.结合图6和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卡线机构4300设置在框架4140,由
于第一操作机构4100的活动部件4110设置成相对于框架4140是可活动的,因此导线靠近第一操作机构4100的那一部分会设计成具有更多的活动余量,以方便活动部件4110的活动,降低导线和第一操作机构4100以外的结构缠绕的可能,因此将卡线机构4300设置在框架4140上,从而可以对靠近第一操作机构4100的导线进行有效的约束和导向。
62.可选地,继续结合图6和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卡线机构4300设置在框架4140的后侧,所谓的后侧相对于活动部件4110而言,例如活动部件4110朝前移动而使得导线拉直,当框架4140设置在卡线机构4300的后侧时,导线可以约束在框架4140的边缘位置,不需要占用框架4140的内部空间,防止对框架4140内的其它部件的设置形成阻碍。
63.可选地,结继续结合图6和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框架4140的局部成型出卡线机构4300,如此,更加方便卡线机构4300的设置。例如框架4140为塑料一体成型制备而成,卡线机构4300一体成型在框架4140上;还可以是,框架4140为钣金件制备而成,卡线机构4300通过冲切的方式在钣金件上成型出来,如此降低零部件的数量。
64.结合图3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外部机构4200包括有两个,其中一个外部机构4200定义为第二操作机构4210,另一个外部机构4200定义为电源模块4220。
65.第二操作机构4210包括有第二功能键4212,第二功能键4212设置在第二操作机构4210的第二线路板4211上。
66.例如,第二功能键4212可以配置为外露状态,用户不需要切换第二操作机构4210的位置即可操作第二功能键4212,与第一功能键4130类似,第二功能键4212也为实现家用电器相应功能的按键,第二功能键4212的形式可以为按钮式、触摸式、旋钮式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此可以将第二功能键4212设置成对应常用的(用户操作频率更高)功能,而将第一功能键4130设置成对应不太常用(用户操作频率偏低)的功能或者设置成对应需要进阶操作的功能,用户可以更为直接的操作第二功能键4212,而第一功能键4130跟随活动部件4110实现隐藏和外露,在需要使用时将操作活动部件4110活动使得第一功能键4130外露,在不需使用时将操作活动部件4110活动使得第一功能键4130隐藏,避免过多功能键(第一功能键4130和第二功能键4212)外露而造成用户操作的困扰,还可提升设备的美观度。
67.电源模块4220提供电力,可以理解的是,电源模块4220与外界市政供电电连接以提供电力,并且可以接收第一操作机构4100和第二操作机构4210指令的部件,继而控制设备的运行,第一线路板4120和第二操作机构4210的第二线路板4211通过导线电连接,而第一线路板4120还通过导线和电源模块4220的第二线路板(图中未示出)电连接,这样第二操作机构4210的指令便可传输到电源模块4220。
68.结合图7和图9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卡线机构4300设置有两个,连接第二操作机构4210的第二线路板4211和第一操作机构4100的第一线路板4120的导线穿设于其中一个卡线机构4300,而连接电源模块4220的第二线路板和第一操作机构4100的第一线路板4120的导线穿设于另一个卡线机构4300,使得导线互不干扰。
69.此外,两个卡线机构4300的敞口4340相互朝向,例如一个卡线机构4300在左边,左边的卡线机构4300的敞口4340朝向右边敞开,另一个卡线机构4300在右边,右边的卡线机构4300的敞口4340朝向左边敞开,并且左侧的卡线机构4300的卡臂4320和右侧的卡线机构4300的卡臂4320之间形成通道4350,通道4350和各自的敞口4340连通,如此第一卡线机构
4300的限位腔4330和敞口4340,与第二卡线机构4300的限位腔4330和敞口4340形成一个长的通槽,便于加工,导线通过通道4350继而通过4340而卡入到限位腔4330中。
70.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家用电器,结合图1和图2所示,家用电器可以是烤箱灶1000,烤箱灶1000包括烤箱2000和灶具3000,第一操作机构4100可以控制烤箱2000和灶具3000的运行,第二操作机构4210可以控制烤箱2000和灶具3000的运行,可以理解的是,家用电器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家用电器。家用电器包括了上述实施例的控制装置4000,本实施例的家用电器的控制装置4000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7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操作机构,所述第一操作机构包括活动部件、第一线路板和第一功能键,所述活动部件被配置为可活动设置,所述第一线路板设于所述活动部件,所述第一功能键设于所述第一线路板;外部机构,所述外部机构包括第二线路板;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线路板;以及卡线机构,供所述导线穿设于其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机构设有限位腔和与所述限位腔连通的敞口,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限位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机构包括主体部和卡臂,所述卡臂和所述主体部围设出所述限位腔,所述卡臂设有朝向所述主体部突设的卡凸,所述卡凸和所述主体部围设出所述敞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臂适于弹性形变。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包括有导向面,沿所述限位腔至敞口的方向,所述导向面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有容置腔,所述活动部件与所述框架可转动连接以移入和移出所述容置腔,所述卡线机构设于所述框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机构设于所述框架的后侧。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局部成型出所述卡线机构。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机构包括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外部机构为第二操作机构,所述第二操作机构的第二线路板上设有第二功能键,另一个所述外部机构为电源模块。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线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第二操作机构的第二线路板的导线穿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卡线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线路板和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线路板的导线穿设于另一个所述卡线机构,两个所述卡线机构的敞口相互朝向,两个所述卡线机构的卡臂之间围设出和所述敞口连通的通道。11.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和家用电器,其中,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操作机构、外部机构、导线和卡线机构,第一操作机构包括活动部件、第一线路板和第一功能键,活动部件被配置为可活动设置,第一线路板设于活动部件,第一功能键设于第一线路板,外部机构包括第二线路板,导线连接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卡线机构供导线穿设于其中。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卡线机构,连接第一操作机构的第一线路板和外部机构的第二线路板的导线可以穿过卡线机构,第一线路板设置在活动部件上,当活动部件活动时能带动第一线路板移动继而带动导线移动,卡线机构对导线起到约束和引导的作用,避免导线缠绕其它部件而导致活动部件活动受阻或导线被拉断。它部件而导致活动部件活动受阻或导线被拉断。它部件而导致活动部件活动受阻或导线被拉断。
技术研发人员:廖东升 孙飞 张炳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3/9/2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用于农业植物保护的灭虫器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次性洗菜池过滤网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