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24
阅读:56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地基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对于不同土质区域需要使用不同的装置对建筑地基进行加固,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软土地基同样也需要进行多次的处理,使得软土部分更加紧实,进行后续施工时得以保证建筑安全。
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 116180710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土施工用的地基加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外壳体,设置于所述外壳体顶部的顶盖,以及设置于所述顶盖内的吸水机构;所述外壳体内中心设置有注浆机构,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和吸水机构相连通,吸水机构包括第一齿轮,设置于顶盖上端的软管,设置于收纳槽一侧的传动壳,以及设置于第一齿轮底部的传动杆,所述第一齿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顶盖底部内壁,所述软管延伸至外壳体内、位于外壳体和注浆机构之间,所述传动杆的底部与外壳体的底部转动连接,转动杆的外表面间隔设置有第一锥齿轮。
4.经检索,中国专利号为cn 109537387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道路路面地基加固装置,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压平装置,所述机架包括设置为框性结构的两个固定框;所述两个固定框之间固定有补料装置;所述每个压平装置包括有振动框,每个振动框上均设置有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振动框上的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均由设置在固定框上的液压杆控制;所述每个振动框内均设置有固定在振动框内壁上的固定架以及设置在固定架两侧的固定柱,固定架上固定有电机,所述固定柱固定有穿过固定柱的转杆,所述转杆上套设有椭圆块,所述椭圆块正下方设置有受力装置,电机与两个转杆之间均通过皮带连接。本发明施工方便,能有效的对凹凸不平的地基压实,且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
5.但现有的加固装置,装置在进行固定杆的放置过程中,缺乏对应的定位装置,这会导致固定杆的位置无法准确固定,因此可能会导致固定杆的歪斜,从而使得整体的地基结构歪斜,影响后续的正常建筑流程。其次,如果直接通过固定杆外侧的通孔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会造成混凝土在通孔处的堵塞,影响浇筑,而如果直接将混凝土倒入对应的基坑中,由于缺乏震动装置的作用,混凝土之间会有气泡,接触不实,也会影响后续的正常使用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出缺乏定位结构与混凝土气泡存在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开设有浇筑孔,所述浇筑孔为多组圆周阵列,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固定连接
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弧形结构,伸缩杆与限位板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杆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位置的歪斜。外壁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使得固定杆的四周受力较为均匀,同时在后期的浇筑过程中,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也会增加固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区域,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腔中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正面设置有摇把,所述转轴的背面套装有摆动杆,摇动摇把,带动摆动杆的震动,对混凝土进行震动,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内腔与底座的底部均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圆孔的内腔中。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框,所述工作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底座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移动块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滑槽的内腔中。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块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圈套装有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之间设置有合页连接,所述旋转板的一侧铰接有滚轮,所述旋转板的内腔开设有通孔。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在通孔的内腔中,所述限位杆的外圈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底部均与旋转板固定连接,移动块向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该侧的旋转板挤压并绕着合页展开。旋转板展开的过程中,旋转板之间的弹簧会拉伸,从而提供反向的作用力,以抵抗移动块的作用力。弹簧套装在限位杆的外侧,限位杆为弹簧提供导向的作用。移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板与弹簧,可以提升移动块的稳定性。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移动板,所述底座与第二移动板的内腔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二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框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底部设置有第三移动板,所述螺纹杆与第三移动板之间设置有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设置有旋钮。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移动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工作框的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块设置在第三滑槽的内腔中。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座,所述第三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铰接有连接板,旋转旋钮,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在螺纹孔内腔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轴承连接的第三移动板一起上下移动。第三移动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铰接的连接板进行角度的转动,根据实际支护的需要,调整连接板支护的角度与作用点从而提升支护效果。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在移动块的顶部浇筑配重块,配重块为预制水泥件,因此施工会更加快速。配重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第一滑块可入凹槽的内腔中,从而提升配重块的固定性与稳定性
一种地基加固装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s001、限位,固定杆放入圆孔的内腔并进入基坑的内腔中。伸缩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伸缩杆外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为弧形结构且紧贴基坑的内壁,由于伸缩杆与限位板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杆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位置的歪斜;ss002、支撑,移动块向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该侧的旋转板挤压并绕着合页展开。旋转板展开的过程中,旋转板之间的弹簧会拉伸,从而提供反向的作用力,以抵抗移动块的作用力。弹簧套装在限位杆的外侧,限位杆为弹簧提供导向的作用。移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板与弹簧,可以提升移动块的稳定性;ss003、配重,在移动块的顶部浇筑配重块,配重块为预制水泥件,因此施工会更加快速。配重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第一滑块可入凹槽的内腔中,从而提升配重块的固定性与稳定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中,通过伸缩杆和限位板的配合,伸缩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伸缩杆外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为弧形结构且紧贴基坑的内壁,由于伸缩杆与限位板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杆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位置的歪斜。外壁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使得固定杆的四周受力较为均匀,同时在后期的浇筑过程中,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也会增加固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区域。
18.2、本发明中,通过固定杆和摆动杆的配合,混凝土从固定杆的顶部的开口流入,由于重力向下移动,并从浇筑孔流出,与在圆孔中混凝土一起实现浇筑,使得固定杆内外侧均具有混凝土,固定效果更佳。摇动摇把,带动摆动杆的震动,对混凝土进行震动,摆动杆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转轴连接,从而扩大摆动杆在混凝土中的震动范围,可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
19.3、本发明中,通过旋转板和弹簧的配合,移动块向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该侧的旋转板挤压并绕着合页展开。旋转板展开的过程中,旋转板之间的弹簧会拉伸,从而提供反向的作用力,以抵抗移动块的作用力。弹簧套装在限位杆的外侧,限位杆为弹簧提供导向的作用。移动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板与弹簧,可以提升移动块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固定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图3固定杆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移动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底座及配重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移动板、第三移动板和连接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图8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固定杆;2、浇筑孔;3、伸缩杆;4、限位板;5、支撑板;6、支撑座;7、转轴;8、摆动杆;9、底座;10、移动块;11、圆孔;12、工作框;13、顶板;14、第一滑槽;15、第一滑块;16、旋转板;17、滚轮;18、通孔;19、限位杆;20、弹簧;21、第二滑槽;22、第二滑块;23、第二移动板;24、限位孔;25、螺栓;26、螺纹杆;27、第三移动板;28、第三滑槽;29、第三滑块;30、第二连接座;31、第三连接座;32、连接板;33、配重块;34、凹槽。
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杆1,固定杆1的外壁开设有浇筑孔2,浇筑孔2为多组圆周阵列,固定杆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伸缩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限位板4为弧形结构,固定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6,支撑座6的内腔中设置有转轴7,转轴7的正面设置有摇把,转轴7的背面套装有摆动杆8。
24.优选的,如图1所示,固定杆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9,底座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10,移动块10的内腔与底座9的底部均开设有圆孔11,固定杆1设置在圆孔11的内腔中。
25.优选的,如图7所示,底座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框12,工作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3,底座9的顶部与顶板13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4,移动块10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5,第一滑块15设置在第一滑槽14的内腔中。
26.优选的,如图6所示,移动块10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销轴,销轴的外圈套装有旋转板16,旋转板16之间设置有合页连接,旋转板16的一侧铰接有滚轮17,旋转板16的内腔开设有通孔18。
27.优选的,如图6所示,顶板13与底座9之间设置有限位杆19,限位杆19设置在通孔18的内腔中,限位杆19的外圈套装有弹簧20,弹簧20的顶部与底部均与旋转板16固定连接。
28.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基坑开设完毕后,随后将底座9与移动块10放置在基坑的顶部,并使得圆孔11位置对准基坑位置,随后将固定杆1放入圆孔11的内腔并进入基坑的内腔中。移动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5,第一滑块15可在第一滑槽14的内腔中滑动,从会限制移动块11的移动方向,使得移动块11移动更加稳定。伸缩杆3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伸缩杆外侧设置有限位板4,限位板4为弧形结构且紧贴基坑的内壁,由于伸缩杆3与限位板4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1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杆1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1位置的歪斜;外壁伸缩杆3与限位板4的存在,使得固定杆1的四周受力较为均匀,同时在后期的浇筑过程中,伸缩杆与3限位板4的存在也会增加固定杆1与混凝土的接触区域。固定杆1的位置确定后,此时同时向固定杆1与圆孔11的内腔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从固定杆11的顶部的开口流入,由于重力向下移动,并从浇筑孔2流出,与在圆孔11中混凝土一起实现浇筑,使
得固定杆内外侧均具有混凝土,固定效果更佳。此时需要使用震动结构,震动结构与现有的建筑工地使用的震动装置工作原理相同,可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摇动摇把,带动摆动杆8的震动,对混凝土进行震动,摆动杆8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转轴连接,从而扩大摆动杆8在混凝土中的震动范围。震动结束,摆动杆8的底部留在混凝土中,并尽量保持竖直,可实现连接底部混凝土与顶部混凝土的目的;固定杆1的长度较长,固定杆1的顶部位于移动块10的内腔中,因此浇筑完成后,移动块10的位置也随之确定。在使用过程中,固定杆1与混凝土出现晃动的情况时,作用力会作用在移动块10上。移动块10向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该侧的旋转板16挤压并绕着合页展开。旋转板16展开的过程中,旋转板16之间的弹簧20会拉伸,从而提供反向的作用力,以抵抗移动块10的作用力。弹簧20套装在限位杆19的外侧,限位杆19为弹簧20提供导向的作用。移动块11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板16与弹簧20,可以提升移动块11的稳定性。
实施例2
29.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底座9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1,第二滑槽21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滑块22,第二滑块2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移动板23,底座9与第二移动板23的内腔均开设有限位孔24,限位孔24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栓25,第二移动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30,工作框1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6,螺纹杆26底部设置有第三移动板27,螺纹杆26与第三移动板27之间设置有轴承连接,螺纹杆26的顶部设置有旋钮,第三移动板27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29,工作框12的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28,第三滑块29设置在第三滑槽28的内腔中。
30.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底座9顶部的工作框12,可以为旋转板16提供支护与支撑的作用。当需要工作框12支护的作用点高度时,旋转旋钮,带动螺纹杆26进行转动。螺纹杆26在螺纹孔内腔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轴承连接的第三移动板27一起上下移动。第三移动板27的正面与背面设置有第三滑块29,第三滑块29会在第三滑槽28的内腔滑动,从而会限制第三移动板27的移动方向。第三移动板27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铰接的连接板32进行角度的转动,根据实际支护的需要,调整连接板32支护的角度与作用点从而提升支护效果;当第三移动板27上下移动与连接板32转动时,连接板32铰接的第二移动板23也会左右移动。当第二移动板23位置确定后,此时转动螺栓25,使得螺栓25贯穿依次贯穿位于第二移动板23内腔的限位孔24与位于底座1内腔的限位孔24并延伸至工作面,从而完成对第二移动板3位置的确定。第二移动板23移动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块22,第二滑块22会在“凸”字形结构的第二滑槽21中滑动,第二滑槽21会限制第二移动板23左右移动的方向,使得第二移动板23移动更加稳定。
实施例3
31.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移动板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座31,第三连接座31与第二连接座30之间铰接有连接板32,移动块10的顶部设置有配重块33,配重块3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4。
32.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移动块11的顶部浇筑配重块33,配重块33为预制
水泥件,因此施工会更加快速。配重块3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4,第一滑块15可入凹槽34的内腔中,从而提升配重块33的固定性与稳定性。
33.工作原理:将底座9与移动块10放置在基坑的顶部,并使得圆孔11位置对准基坑位置,随后将固定杆1放入圆孔11的内腔并进入基坑的内腔中。伸缩杆3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伸缩杆外侧设置有限位板4,限位板4为弧形结构且紧贴基坑的内壁,由于伸缩杆3与限位板4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1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杆1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1位置的歪斜。外壁伸缩杆3与限位板4的存在,使得固定杆1的四周受力较为均匀,同时在后期的浇筑过程中,伸缩杆与3限位板4的存在也会增加固定杆1与混凝土的接触区域;固定杆1的位置确定后,此时同时向固定杆1与圆孔11的内腔中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从固定杆11的顶部的开口流入,由于重力向下移动,并从浇筑孔2流出,与在圆孔11中混凝土一起实现浇筑,使得固定杆内外侧均具有混凝土,固定效果更佳。此时需要使用震动结构,震动结构与现有的建筑工地使用的震动装置工作原理相同,可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摇动摇把,带动摆动杆8的震动,对混凝土进行震动,摆动杆8与支撑座之间设置有转轴连接,从而扩大摆动杆8在混凝土中的震动范围;震动结束,摆动杆8的底部留在混凝土中,并尽量保持竖直,可实现连接底部混凝土与顶部混凝土的目的。在使用过程中,固定杆1与混凝土出现晃动的情况时,作用力会作用在移动块10上。移动块10向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该侧的旋转板16挤压并绕着合页展开。旋转板16展开的过程中,旋转板16之间的弹簧20会拉伸,从而提供反向的作用力,以抵抗移动块10的作用力。弹簧20套装在限位杆19的外侧,限位杆19为弹簧20提供导向的作用。移动块11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板16与弹簧20,可以提升移动块11的稳定性。底座9顶部的工作框12,可以为旋转板16提供支护与支撑的作用。
34.一种地基加固装置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s001、限位,固定杆1放入圆孔11的内腔并进入基坑的内腔中。伸缩杆3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伸缩杆外侧设置有限位板4,限位板4为弧形结构且紧贴基坑的内壁,由于伸缩杆3与限位板4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1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杆1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1位置的歪斜;ss002、支撑,移动块10向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该侧的旋转板16挤压并绕着合页展开。旋转板16展开的过程中,旋转板16之间的弹簧20会拉伸,从而提供反向的作用力,以抵抗移动块10的作用力。弹簧20套装在限位杆19的外侧,限位杆19为弹簧20提供导向的作用。移动块11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板16与弹簧20,可以提升移动块11的稳定性;ss003、配重,在移动块11的顶部浇筑配重块33,配重块33为预制水泥件,因此施工会更加快速。配重块3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4,第一滑块15可入凹槽34的内腔中,从而提升配重块33的固定性与稳定性。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外壁开设有浇筑孔(2),所述浇筑孔(2)为多组圆周阵列,所述固定杆(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为弧形结构,所述固定杆(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6),所述支撑座(6)的内腔中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正面设置有摇把,所述转轴(7)的背面套装有摆动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10),所述移动块(10)的内腔与底座(9)的底部均开设有圆孔(11),所述固定杆(1)设置在圆孔(11)的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框(12),所述工作框(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13),所述底座(9)的顶部与顶板(13)的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4),所述移动块(10)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5),所述第一滑块(15)设置在第一滑槽(14)的内腔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的两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之间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圈套装有旋转板(16),所述旋转板(16)之间设置有合页连接,所述旋转板(16)的一侧铰接有滚轮(17),所述旋转板(16)的内腔开设有通孔(18)。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与底座(9)之间设置有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设置在通孔(18)的内腔中,所述限位杆(19)的外圈套装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顶部与底部均与旋转板(16)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9)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槽(21),所述第二滑槽(21)的内腔中设置有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滑块(2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移动板(23),所述底座(9)与第二移动板(23)的内腔均开设有限位孔(24),所述限位孔(24)的内腔中设置有螺栓(25),所述第二移动板(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30)。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框(12)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6),所述螺纹杆(26)底部设置有第三移动板(27),所述螺纹杆(26)与第三移动板(27)之间设置有轴承连接,所述螺纹杆(26)的顶部设置有旋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板(27)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滑块(29),所述工作框(12)的内壁开设有第三滑槽(28),所述第三滑块(29)设置在第三滑槽(28)的内腔中,所述第三移动板(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座(31),所述第三连接座(31)与第二连接座(30)之间铰接有连接板(32)。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10)的顶部设置有配重块(33),所述配重块(3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4)。10.一种地基加固装置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s001、限位,固定杆(1)放入圆孔(11)的内腔并进入基坑的内腔中,伸缩杆(3)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伸缩杆外侧设置有限位板(4),限位板(4)为弧形结构且紧贴基坑的内壁,由于伸缩杆(3)与限位板(4)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1)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
杆(1)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1)位置的歪斜;ss002、支撑,移动块(10)向一侧移动的过程中,会将该侧的旋转板(16)挤压并绕着合页展开,旋转板(16)展开的过程中,旋转板(16)之间的弹簧(20)会拉伸,从而提供反向的作用力,以抵抗移动块(10)的作用力;弹簧(20)套装在限位杆(19)的外侧,限位杆(19)为弹簧(20)提供导向的作用,移动块(11)的两侧均设置有旋转板(16)与弹簧(20),可以提升移动块(11)的稳定性;ss003、配重,在移动块(11)的顶部浇筑配重块(33),配重块(33)为预制水泥件,因此施工会更加快速;配重块(3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34),第一滑块(15)可入凹槽(34)的内腔中,从而提升配重块(33)的固定性与稳定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基加固装置,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外壁开设有浇筑孔,浇筑孔为多组圆周阵列,固定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为弧形结构,固定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本发明中,伸缩杆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伸缩杆外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为弧形结构且紧贴基坑的内壁,由于伸缩杆与限位板为多组圆周阵列分布在固定杆的外壁,因此可将中心处的固定杆位置固定在基坑的中心,防止固定杆位置的歪斜。外壁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使得固定杆的四周受力较为均匀,同时在后期的浇筑过程中,伸缩杆与限位板的存在也会增加固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区域。加固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区域。加固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区域。
技术研发人员:林好好 邱建胜 陈丽 徐宝树 蓝伟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振华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5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数字乡村管理平台及管理方法与流程 下一篇:装配式柱形支模构造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