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及调节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24
阅读:9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除雪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2.抛雪装置能够安装于除雪车上,除雪车在开动时,能够同步进行铲雪和抛雪作业,以对路面上的积雪进行清理。抛雪装置的抛筒主要由下抛筒和上抛筒组成,下抛筒直接与叶片室贯通,单独用下抛筒进行工作可以实现长距离抛送,但是出雪状态较散,适应于空旷场地的除雪作业;上抛筒非工作状态时倾倒放置,工作状态时需要与下抛筒对接使用,即上下抛筒联动作业,可以延长雪在抛雪装置内的移动路径,使得下抛筒能够对雪的流动进行引流使出雪状态更密集,有利于对抗逆风抛送,常用于空旷场地的逆风作业环境、需要装载车配合运输被抛送积雪的机场以及城市道路施工场地。
3.上抛筒和下抛筒对接后,上下抛筒的方向大多竖直朝上,出雪口的高度较高,对于风力较大的路段,逆风抛送时可能致使抛送至半空中的积雪被逆风吹散至路面上,影响到行车安全性。且上下抛筒在竖直朝上时才能很好地与上抛筒对接,如果直接摆动调节上抛筒的倾斜角度,当上抛筒在竖直方向上的倾斜角度过大时,则会导致上下抛筒的配合缝隙过大或配合面错位,进而出现上下抛筒的对接口处漏雪的情况,使得上下抛筒联动作业时摆动角度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及调节方法,其解决了上抛筒和下抛筒联动作业时摆动角度受限的技术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包括上抛筒机构、下抛筒机构和摆动机构;
8.所述下抛筒机构与所述摆动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下抛筒机构和所述摆动机构均能够进行自转,且两者的转动轴重合;
9.所述上抛筒机构与所述摆动机构铰接,所述摆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上抛筒机构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
10.可选地,所述下抛筒机构包括下抛筒、下喷口、叶片、第一传动件和第一回转驱动器;
11.所述下抛筒与所述下喷口连接,所述下抛筒与所述摆动机构转动连接;
12.所述叶片内置于所述下抛筒,且两者同轴设置;
13.所述第一传动件沿所述下抛筒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回转驱动器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下抛筒绕自身轴线转动。
14.可选地,所述下抛筒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滑块;
15.所述摆动机构上开设有滑槽;
16.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17.可选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二回转驱动器、第三回转驱动器、第二传动件、一对支架和一对连接环;
18.一对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回转驱动器与多所述第二传动件传动连接;
19.一对所述支架和一对所述连接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连接环与所述下抛筒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与所述上抛筒机构铰接;
20.所述第三回转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三回转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上抛筒机构绕铰接点摆动。
21.可选地,所述上抛筒机构包括底座、第三传动件、对接筒、连接筒和抛雪帽;
22.所述第三传动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摆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摆动机构铰接,所述摆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底座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
23.所述连接筒的一端与所述抛雪帽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对接筒连接;
24.所述对接筒能够与所述下抛筒机构对接。
25.可选地,所述上抛筒机构还包括第四回转驱动器和第四传动件;
26.所述对接筒与所述连接筒转动连接;
27.所述第四传动件套设在所述连接筒上,所述第四回转驱动器与所述第四传动件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接筒绕所述第四传动件的轴线转动。
28.可选地,所述上抛筒机构还包括伸缩驱动器和铰接杆;
29.所述连接筒和所述抛雪帽通过所述铰接杆铰接;
30.所述伸缩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筒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抛雪帽铰接;所述伸缩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抛雪帽绕所述铰接杆转动。
31.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抛雪机,所述抛雪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所述抛雪机还包括定位装置、集雪装置和动力装置;
32.所述集雪装置、动力装置和抛雪装置均安装于所述定位装置上;
33.所述集雪装置与所述下抛筒机构连通;
34.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下抛筒机构连接。
35.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的调节方法,所述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的调节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实施,所述调节方法包括:
36.仅启用所述下抛筒机构作业:所述下抛筒机构绕自身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下抛筒机构的出雪角度;
37.所述上抛筒机构和所述下抛筒机构联动作业:所述摆动机构驱动所述上抛筒机构转动至竖直状态;所述下抛筒机构绕自身轴线转动,使所述上抛筒机构和所述下抛筒机构对接;所述下抛筒机构和所述摆动机构联立摆动。
38.可选地,仅启用所述下抛筒机构作业时,所述摆动机构驱动所述上抛筒机构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至水平状态。
39.(三)有益效果
4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1.下抛筒机构与摆动机构转动连接,且两者均能够进行自转,两者的转动互不干涉。下抛筒机构与摆动机构的转动轴线重合设置,设备占用空间较小,传动效率较高。
42.上抛筒机构与摆动机构铰接,摆动机构能够驱动上抛筒机构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实现上抛筒机构和下抛筒机构的对接或解除对接。相较于传统的油缸驱动的方式,铰接也即转动连接的方式对于下抛筒机构所需的移动路径减少,传动效率提高。通过摆动机构驱动上抛筒机构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能够有效地避免上抛筒机构和下抛筒机构在对接过程中发生干涉的情况;且摆动机构能够进行自转,从而实现上抛筒机构和下抛筒机构的高精度对接,提高了上下抛筒机构联动作业时的摆动角度和对接口精度,使得上下抛筒机构联立摆动时不会发生抛雪装置漏雪的情况。
43.抛雪装置通过摆动机构进行辅助调节,实现了对上下抛筒机构摆动角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出雪口高度的调节,可任意倾倒角度实现上下抛筒对接后的联动施工。相较于现有技术抛雪装置能够大大降低上抛筒机构的出雪口的高度,降低雪在空中的停留时间,从而不易被逆风吹散,有效地降低或避免了逆风将出雪口抛出的雪又重新回吹至路面上的情况,增强了抛雪装置的清理效果,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附图说明
44.图1为本发明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5.图2为本发明的下抛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6.图3为本发明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47.图4为本发明的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8.图5为本发明的上抛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9.图6为本发明的抛雪机的结构示意图。
50.【附图标记说明】
51.1:下抛筒机构;11:下抛筒;111:滑块;12:下喷口;13:叶片;14:第一传动件;15:第一回转驱动器;
52.2:摆动机构;21:第二回转驱动器;22:第三回转驱动器;23:第二传动件;24:支架;25:连接环;
53.3:上抛筒机构;31:底座;32:第三传动件;33:对接筒;34:连接筒;35:抛雪帽;36:第四回转驱动器;37:第四传动件;38:伸缩驱动器;
54.4:定位装置;
55.5:集雪装置;
56.6: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57.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58.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
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9.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61.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抛雪装置包括上抛筒机构3、下抛筒机构1和摆动机构2;下抛筒机构1与摆动机构2转动连接;下抛筒机构1和摆动机构2均能够进行自转,且两者的转动轴重合;上抛筒机构3与摆动机构2铰接,摆动机构2能够驱动上抛筒机构3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抛雪装置包括第一作业状态和第二作业状态,第一作业状态为下抛筒机构1单独作业的状态,下抛筒机构1的出雪路径较短,抛出的雪落地更快,除雪效率较高,但雪质疏松,较易被逆风吹散。第二作业状态为上抛筒机构3和下抛筒机构1联动作业状态,上抛筒机构3延长了抛雪装置的出雪路径,雪在上抛筒机构3内被进一步压缩,结构更为稳固,理论上抛出后不易被逆风吹散,但往往由于上抛筒机构3只能以竖直朝上的状态与下抛筒机构1进行对接,即使上抛筒机构3能够进行摆动,摆动角度也受到限制,从而导致上抛筒机构3出雪口的高度过高,雪被抛出后的落地时间较长,被逆风鼓吹的时间延长,雪被抛出后仍旧有被逆风吹散的风险。基于此,抛雪装置在集成第一作业状态和第二作业状态的前提下,也对第二作业状态进行了改进,使得上抛筒机构3和下抛筒机构1的对接位置能够进行调节,进而能够对上抛筒机构3的出雪口的高度进行调节,降低上抛筒机构3的出雪口的高度,使得抛出的雪质结构稳固、落地时间短,提高了第二作业状态的作业效率。
62.下抛筒机构1与摆动机构2转动连接,且两者均能够进行自转,两者的转动互不干涉。下抛筒机构1与摆动机构2的转动轴线重合设置,设备占用空间较小,传动效率较高。
63.上抛筒机构3与摆动机构2铰接,摆动机构2能够驱动上抛筒机构3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实现上抛筒机构3和下抛筒机构1的对接或解除对接。相较于传统的油缸驱动的方式,铰接也即转动连接的方式对于下抛筒机构1所需的移动路径减少,传动效率提高。通过摆动机构2驱动上抛筒机构3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能够有效地避免上抛筒机构3和下抛筒机构1在对接过程中发生干涉的情况;且摆动机构2能够进行自转,从而实现上抛筒机构3和下抛筒机构1的高精度对接,提高了上下抛筒机构联动作业时的摆动角度和对接口精度,使得上下抛筒机构联立摆动时不会发生抛雪装置漏雪的情况。
64.抛雪装置通过摆动机构2进行辅助调节,实现了对上下抛筒机构摆动角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出雪口高度的调节,可任意倾倒角度实现上下抛筒对接后的联动施工。相较于现有技术抛雪装置能够大大降低上抛筒机构3的出雪口的高度,降低雪在空中的停留时间,从而不易被逆风吹散,有效地降低或避免了逆风将出雪口抛出的雪又重新回吹至路面上的
情况,增强了抛雪装置的清理效果,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65.如图2和图3所示,下抛筒机构1包括下抛筒11、下喷口12、叶片13、第一传动件14和第一回转驱动器15;下抛筒11与下喷口12连接,下抛筒11与摆动机构2转动连接;叶片13内置于下抛筒11,且两者同轴设置;第一传动件14沿下抛筒11的圆周方向设置,第一回转驱动器15与第一传动件14传动连接,以能够驱动下抛筒11绕自身轴线转动。具体地,下喷口12也即下抛筒11的出雪口,可以与下抛筒11一体化设置。外部输送的雪排进下抛筒11,叶片13能够提供动力,增强雪在下抛筒11内的流动性,使其快速经下喷口12排出。第一传动件14可以是齿条、链条或多根销轴,其中多根销轴通过环绕下抛筒11的轴线阵列设置,以形成类似于齿条的结构。第一回转驱动器15可以选用电机或马达,第一回转驱动器15的转轴连接有齿轮或链轮,以能够与第一传动件14啮合传动,通过驱动第一回转驱动器15转动就能够对应驱动下抛筒11绕其轴线转动,进而实现下抛筒机构1与摆动机构2的单独转动,两者的转动互不干涉,在对接下抛筒机构1和上抛筒机构3时能够同步进行调节,调节效率较高。
66.其次,下抛筒1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滑块111;摆动机构2上开设有滑槽;滑块111与滑槽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滑块111为铜片,滑槽对应设置为凹形槽或l形槽,以与滑块111配合传动。滑块111的设置降低了下抛筒11与摆动机构2间的磨损,能够起到自润滑的作用,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67.参见图4,摆动机构2包括第二回转驱动器21、第三回转驱动器22、第二传动件23、一对支架24和一对连接环25;一对支架24通过第二传动件23连接,第二回转驱动器21与第二传动件23传动连接;一对支架24和一对连接环25一一对应连接;连接环25与下抛筒机构1转动连接;支架24与上抛筒机构3铰接;第三回转驱动器22设置于支架24上,第三回转驱动器22能够驱动上抛筒机构3绕铰接点摆动。本发明的第一传动件14、第二传动件23、第三传动件32和第四传动件37均可以选用齿条、链条或多根销轴的类齿条结构件,具体的传动长度尺寸可按需求进行设置,只要满足调节需求即可;第一回转驱动器15、第二回转驱动器21、第三回转驱动器22和第四回转驱动器36均可以选用电机或马达。
68.本实施例中,第二传动件23选用多根销轴,一对连接环25通过多根销轴进行连接,多根销轴既起到了连接作用,也形成了类齿条结构,能够与第二回转驱动器21啮合传动。多根销轴形成弧形限位段,下喷口12能够在一对连接环25的圆周方向上的非弧形限位段上摆动,实现下喷口12的喷射高度和喷射方向的调节。支架24呈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强,提高了摆动机构2对上抛筒机构3的支撑稳定性;支架24的底端呈圆弧形状,与下抛筒11的圆周端面连接,两者连接面的形状相适配,进一步增强支撑稳定性。支架24的顶端与上抛筒机构3铰接,第三回转驱动器22安装于支架24的中部,以使第三回转驱动器22能够驱动上抛筒机构3以支架24的顶端的铰接点为转动中心点转动。
69.如图5所示,上抛筒机构3包括底座31、第三传动件32、对接筒33、连接筒34和抛雪帽35;第三传动件32设置于底座31上,第三传动件32与摆动机构2传动连接;底座31与摆动机构2铰接,摆动机构2能够驱动底座31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连接筒34的一端与抛雪帽35连接,另一端与对接筒33连接;对接筒33能够与下抛筒机构1对接。具体地,底座31为弧形底座31,第三传动件32可以对应设置为弧形齿条,也可以将底座31与第三传动件32一体化设置,即将底座31设置为链轮结构,实现与第三回转驱动器22的啮合传动。对接筒33与下喷口12对接,连接筒34能够延长出雪路径,具体长度可按需求进行设置,雪最终经抛雪帽35排出
抛雪装置。
70.为提高对接筒33与下喷口12对接精度,减小对接间隙,可以在对接筒33或下喷口12上设置传感器,可以是压力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以减小对接筒33与下喷口12对接后两者之间的间隙,能够有效地防止雪从间隙处排出,降低后续清理工作的强度,提高除雪效率。
71.其次,上抛筒机构3还包括第四回转驱动器36和第四传动件37;对接筒33与连接筒34转动连接;第四传动件37套设在连接筒34上,第四回转驱动器36与第四传动件37传动连接,以驱动连接筒34绕第四传动件37的轴线转动。第四回转驱动器36能够驱动连接筒34和抛雪帽35同步转动,转动轴为第四传动件37的轴线,从而能够对抛雪帽35在同一高度上的抛雪方向进行调节,提高了抛雪装置对不同施工路段的适应性。
72.另外,上抛筒机构3还包括伸缩驱动器38和铰接杆;连接筒34和抛雪帽35通过铰接杆铰接;伸缩的一端与连接筒34铰接,另一端与抛雪帽35铰接;伸缩驱动器38能够驱动抛雪帽35绕铰接杆转动。其中,伸缩驱动器38可以选用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推杆,用于驱动抛雪帽35绕铰接杆转动,进一步增强抛雪装置的抛雪角度的调节范围,对不同施工路段的适应性进一步提高。
73.参见图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抛雪机,抛雪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抛雪机还包括定位装置4、集雪装置5和动力装置6;集雪装置5、动力装置6和抛雪装置均安装于定位装置4上;集雪装置5与下抛筒机构1连通;动力装置6与下抛筒机构1连接。定位装置4用于各装置的定位,能够通过定位装置4将抛雪机安装于除雪车上,随除雪车的移动进行除雪作业;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回转驱动器15和第二回转驱动器21安装于定位装置4上,以提高传动的稳定性。动力装置6与叶片13传动连接,以驱动叶片13绕其轴线转动。
74.在实际操作时,随着除雪车的移动,集雪装置5对路线上的积雪进行收集,集雪装置5可以设置推铲,以对积雪进行导向,便于积雪的收集;动力装置6开启使叶片13转动,既提高了集雪装置5对积雪的吸附力,提高了集雪装置5的集雪效率,也增强了雪在抛雪装置中的流动性,使得雪从下抛筒机构1处快速排出或经上抛筒机构3压缩后排出。
75.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的调节方法,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的调节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实施,调节方法包括:
76.仅启用下抛筒机构1作业:下抛筒机构1绕自身轴线转动,以调节下抛筒机构1的出雪角度,从而实现朝除雪车的左侧或右侧的抛雪作业;
77.上抛筒机构3和下抛筒机构1联动作业:摆动机构2驱动上抛筒机构3转动至竖直状态;下抛筒机构1绕自身轴线转动,使上抛筒机构3和下抛筒机构1对接;下抛筒机构1和摆动机构2联立摆动。具体地,对接后下喷口12和对接筒33连通,下抛筒机构1内的雪能够经上抛筒机构3的抛雪帽35抛出。传统的抛雪机的上抛筒只能以竖直朝上的状态与下抛筒11进行对接,难以对上抛筒的出雪口的高度进行调节,出雪易被逆风吹散。本实施例中,上抛筒机构3包括竖直状态和水平状态,水平状态时上抛筒机构3朝向除雪车的左侧或右侧,也即上抛筒机构3的轴线与水平面基本平行,此时上抛筒机构3不会影响到下抛筒机构1的单独作业;竖直状态时上抛筒机构3竖直朝上,也即上抛筒机构3的轴线与竖直平面基本平行,第三回转驱动器22锁死后可通过第一回转驱动器15驱动下抛筒机构1转动,实现下喷口12和对接筒33的对接。对接后,第一回转驱动器15和第二回转驱动器21同时驱动,实现下抛筒机构
1和上抛筒机构3的联动调节,最终实现上下抛筒机构的联立摆动,实现对抛雪帽35高度的调节。
78.需要说明的是,通常在对接筒33或下喷口12上设置有限位结构,如延长对接筒33底面一端的长度,以对下喷口12的单向摆动进行限位,以降低对接口的对接精度要求,并提高对接口的密封效果。因此,需要将上抛筒机构3调节至竖直状态后,才能将下抛筒机构1与上抛筒机构3进行对接,否则容易发生干涉。
79.其次,仅启用下抛筒机构1作业时,摆动机构2驱动上抛筒机构3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至水平状态,也即非竖直状态,能够有效地避免下抛筒机构1作业时与上抛筒机构3发生干涉的情况,保证下喷口12抛出的雪不会进入上抛筒机构3内,提高了作业效率。
80.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雪装置包括下抛筒机构(1)、摆动机构(2)和上抛筒机构(3);所述下抛筒机构(1)与所述摆动机构(2)转动连接;所述下抛筒机构(1)和所述摆动机构(2)均能够进行自转,且两者的转动轴重合;所述上抛筒机构(3)与所述摆动机构(2)铰接,所述摆动机构(2)能够驱动所述上抛筒机构(3)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抛筒机构(1)包括下抛筒(11)、下喷口(12)、叶片(13)、第一传动件(14)和第一回转驱动器(15);所述下抛筒(11)与所述下喷口(12)连接,所述下抛筒(11)与所述摆动机构(2)转动连接;所述叶片(13)内置于所述下抛筒(11),且两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一传动件(14)沿所述下抛筒(11)的圆周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回转驱动器(15)与所述第一传动件(14)传动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下抛筒(11)绕自身轴线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抛筒(11)的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滑块(111);所述摆动机构(2)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111)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2)包括第二回转驱动器(21)、第三回转驱动器(22)、第二传动件(23)、一对支架(24)和一对连接环(25);一对所述支架(24)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23)连接,所述第二回转驱动器(21)与多所述第二传动件(23)传动连接;一对所述支架(24)和一对所述连接环(25)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连接环(25)与所述下抛筒机构(1)转动连接;所述支架(24)与所述上抛筒机构(3)铰接;所述第三回转驱动器(22)设置于所述支架(24)上,所述第三回转驱动器(22)能够驱动所述上抛筒机构(3)绕铰接点摆动。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抛筒机构(3)包括底座(31)、第三传动件(32)、对接筒(33)、连接筒(34)和抛雪帽(35);所述第三传动件(32)设置于所述底座(31)上,所述第三传动件(32)与所述摆动机构(2)传动连接;所述底座(31)与所述摆动机构(2)铰接,所述摆动机构(2)能够驱动所述底座(31)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所述连接筒(34)的一端与所述抛雪帽(3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对接筒(33)连接;所述对接筒(33)能够与所述下抛筒机构(1)对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抛筒机构(3)还包括第四回转驱动器(36)和第四传动件(37);所述对接筒(33)与所述连接筒(34)转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件(37)套设在所述连接筒(34)上,所述第四回转驱动器(36)与所述第四传动件(37)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连接筒(34)绕所述第四传动件(37)的轴线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抛筒机构(3)
还包括伸缩驱动器(38)和铰接杆;所述连接筒(34)和所述抛雪帽(35)通过所述铰接杆铰接;所述伸缩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筒(34)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抛雪帽(35)铰接;所述伸缩驱动器(38)能够驱动所述抛雪帽(35)绕所述铰接杆转动。8.一种抛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雪机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所述抛雪机还包括定位装置(4)、集雪装置(5)和动力装置(6);所述集雪装置(5)、动力装置(6)和抛雪装置均安装于所述定位装置(4)上;所述集雪装置(5)与所述下抛筒机构(1)连通;所述动力装置(6)与所述下抛筒机构(1)连接。9.一种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的调节方法,所述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的调节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实施,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方法包括:仅启用所述下抛筒机构(1)作业:所述下抛筒机构(1)绕自身轴线转动,以调节所述下抛筒机构(1)的出雪角度;所述上抛筒机构(3)和所述下抛筒机构(1)联动作业:所述摆动机构(2)驱动所述上抛筒机构(3)转动至竖直状态;所述下抛筒机构(1)绕自身轴线转动,使所述上抛筒机构(3)和所述下抛筒机构(1)对接;所述下抛筒机构(1)和所述摆动机构(2)联立摆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仅启用所述下抛筒机构(1)作业时,所述摆动机构(2)驱动所述上抛筒机构(3)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至水平状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除雪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抛筒角度可调的抛雪装置及调节方法,抛雪装置包括上抛筒机构、下抛筒机构和摆动机构;下抛筒机构与摆动机构转动连接;下抛筒机构和摆动机构均能够进行自转,且两者的转动轴重合;上抛筒机构与摆动机构铰接,摆动机构能够驱动上抛筒机构绕两者的铰接点摆动。抛雪装置通过摆动机构的辅助调节,实现了对上下抛筒机构摆动角度的调节,可任意倾倒角度实现上下抛筒对接后的联动施工。相较于现有技术抛雪装置能够大大降低上抛筒机构的出雪口的高度,降低雪在空中的停留时间,从而不易被逆风吹散,有效地降低或避免了逆风将出雪口抛出的雪又重新回吹至路面上的情况,增强了抛雪装置的清理效果。理效果。理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涛 聂四军 尹双 曹振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