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及物流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4 阅读:63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物流分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及物流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2.整流器广泛应用各种电能传输或电能转换设备上,整流器是把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整流装置,整流器由真空管、引燃管、固态矽半导体二极管、汞弧等制成。整流器有两个主要功能:第一,将交流电(ac)变成直流电(dc),经滤波后供给负载,或者供给逆变器;第二,给蓄电池提供充电电压,因此,它同时又起到一个充电器的作用。
3.对于整流器等功率电子器件都有一定的散热要求,通常采用冷却风扇对电子器件进行散热,冷却风扇具有成本低、空气流动率高等优点。
4.然而,由于物流分拣场地中的大多设备处于长期往复运动的状态中,大量的灰尘会通过风却风扇的通风口进入到电子器件内,影响电子器件的散热性能,并且,物流分拣场地的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对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大量灰尘会通过风却风扇的通风口进入到电子器件内,影响电子器件的散热性能,并且物流分拣场地的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对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及物流分拣系统。
6.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其包括能量输出机构和能量供给机构,能量输出机构与负载连接,并能够与负载同步运动;能量供给机构与外部电源连接,能量供给机构与能量输出机构间隔设置,能量供给机构与能量输出机构之间能够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用于将外部电源传输至能量输出机构,以驱动负载运动;其中,负载运动时形成气流,气流流经能量输出机构,用以带走能量输出机构产生的热量。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能量输出机构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整流件和设置于壳体外部的导热件,导热件与整流件连接,用于将整流件的热量导向壳体外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壳部和端板,壳部设置有容纳腔,整流件容纳于容纳腔中,壳部具有开口,端板设置于开口,且连接于整流件和导热件之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整流件连接,且设置有导热绝缘层,第二侧面与导热件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热件包括设置于第二侧面的若干导热部,导热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导热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导热部之间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道,通道用于对气流进行导向,使得气流能够将导热部的热量带走。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热部的材质包括铜件、铝件中的至少一种。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端板的材质包括铜件、铝件中的至少一种。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能量输出机构还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整流件连接于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之间,第一接线端用于与能量供给机构连接,第二接线端用于与负载连接,壳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用于供第一接线端穿过,第二通孔用于供第二接线端穿过。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负载驱动装置还包括能量耦合机构,能量耦合机构与能量输出机构连接,且与能量供给机构间隔设置,能量耦合机构用于与能量供给机构产生电磁感应,以将能量供给机构输出的电能传输至能量输出机构。
15.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物流分拣系统,其包括轨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轨道上设置有车辆,负载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车辆作业。
16.上述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中,通过能量输出机构将外部电源传输至负载,使得负载能够运行,能量输出机构起到驱动负载的作用;同时能量输出机构与负载同步运动,负载运动时产生的气流会流经能量输出机构,进而能够将能量输出机构产生的热量带走,负载运动起到冷却能量输出机构的作用。这样无需额外在能量输出机构上设置风扇,而是以自然风冷的方式对能量输出机构进行散热,自然风冷散热的方式不会出现机械故障,无噪音、可靠性高。本技术的能量输出机构不设置风扇,能够减少连通能量输出机构内部、外部的间隙,即灰尘可进入到能量输出机构内部的通道减少了,保证了能量输出机构内部电子器件的散热性能,同时也减少了外部环境对电子器件的影响,有利于延长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物流分拣系统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能量输出机构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导热部的示意图。
20.其中,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1、能量输出机构10、壳体11、壳部111、开口1111、第一通孔1112、第二通孔1113、端板112、第一侧面1121、第二侧面1122、整流件12、导热件13、导热部131、通道132、能量供给机构20、能量耦合机构30、轨道2、负载3。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3.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6.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7.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分拣系统,其包括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1和轨道2,轨道2上设置有负载3,负载驱动装置1用于驱动负载3作业。负载驱动装置1包括能量输出机构10和能量供给机构20,能量输出机构10与负载3连接,并能够与负载3同步运动。能量供给机构20与外部电源连接,能量供给机构20与能量输出机构10间隔设置,能量供给机构20与能量输出机构10之间能够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用于将外部电源传输至能量输出机构10,以驱动负载3作业。负载3运动时形成气流,气流流经能量输出机构10,用以带走能量输出机构10产生的热量。
28.负载3为小车单元,小车单元包括皮带、滚筒电机和驱动器。当小车单元从上料口运行到下料口时,皮带翻转将小车单元上的包裹运送到对应的分拣口处从而完成分拣任务。具体地,能量供给机构20将电能传输至能量输出机构10,能量输出机构10将电能传输至驱动器,驱动器驱动滚筒电机使皮带翻转,从而实现分拣作业。
29.能量输出机构10将能量供给机构20中的电能传输至负载,以驱动负载3在轨道2上进行分拣作业,同时利用负载3在前行时产生的气流将能量输出机构10产生的热量带走,用于冷却能量输出机构10。本技术以自然风冷的方式对能量输出机构10进行散热,自然风冷散热的方式不会出现机械故障,无噪音、可靠性高,无需额外在能量输出机构10上设置风扇。以往设置风扇对能量输出机构10进行散热的方式,对于物流分拣场地这种环境来说并不友好,因为有大量的灰尘、粉尘会进入到能量输出机构10中,灰尘具有吸湿性,如果大量灰尘长期附着在能量输出机构10的电子器件上,会引起金属材料的氧化和腐蚀,进而改变电子器件的电参数,造成电子器件散热不良。本技术的能量输出机构10不设置风扇,能够减少连通能量输出机构10内部、外部的间隙,即灰尘可进入到能量输出机构10内部的通道132
减少了,保证了能量输出机构10内部电子器件的散热性能,同时也减少了外部环境对电子器件的影响,有利于延长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
30.在其他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负载驱动装置1还可以应用于大型生产线、仓库、无尘车间、电梯、游乐设施等环境中。
31.负载驱动装置1还包括能量耦合机构30。能量耦合机构30与能量输出机构10连接,且与能量供给机构20间隔设置,能量耦合机构30用于与能量供给机构20产生电磁感应,能量耦合机构30以无接触式的方式进行电能的中转和传输,以将能量供给机构20输出的电能传输至能量输出机构10,能量输出机构10接收能量耦合机构30传输的电能,并将电能输出至负载3,以使负载3能够在轨道2上工作。负载3上设置有皮带,当负载3在轨道2上从上料口运行下料口时,皮带翻转将负载3上的包裹运送到对应的分拣口处从而完成分拣任务。
32.参考图2所示,能量输出机构10包括壳体11、整流件12和导热件13。壳体11设置于负载3,整流件12设置于壳体11内部,整流件12连接于负载3和能量耦合机构30之间,整流件12能够将能量耦合机构30中的高频电能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能给负载3供电,使负载3在轨道2上运行。导热件13设置于壳体11的外部,且与整流件12连接,用于将整流件12的热量导出至壳体11外部,负载3运行时形成的气流流经导热件13,将导流件产生的热量带走实现散热。
33.在一些实施例中,负载3包括车身和行车架,在物流分拣系统中,车身为板/块状,用于放置需要分拣的货物,行车架用于安装车身,行车架底部设置有滑轮,滑轮与轨道2滑动连接。进一步地,能量输出机构10的壳体11可以设置于车身,与可以设置于行车架。
34.壳体11包括壳部111和端板112。壳部111与负载3连接,壳部111设置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整流件12。壳部111具有开口1111,端板112设置于开口1111,端板112用于封堵容纳腔和外部空间,能够避免外部灰尘进入到壳体11内。端板112还连接于整流件12和导热件13之间,端板112还用于作为整流件12和导热件13之间的传热介质,使得整流件12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端板112传递至导热件13。进一步地,端板112包括第一侧面1121和第二侧面1122,第一侧面1121和第二侧面1122相对设置,第一侧面1121与整流件12连接,且设置有导热绝缘层,第二侧面1122与导热件13连接。
35.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热绝缘层包括绝缘树脂、硅胶、聚酰亚胺、氟塑料、陶瓷、石墨、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
36.参考图3所示,导热件13包括若干导热部131。若干导热部131设置于第二侧面1122,导热部131沿第一方向(如图3中x轴线所在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导热部131沿第二方向(如图3中y轴线所在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导热部131之间形成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道132,通道132用于对负载3运行时产生的气流进行导向,使得气流能够沿着通道132流走,流经通道132的气流能够将导热部131的热量带走,达到冷却导热部131的效果。负载3在运行的过程中,整流件12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即整流件12始终在产生热量,该过程中,气流也是始终存在的,能够持续不间断的将导热件13上的热量带至外部环境中,保证整流件12能够在预期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37.端板112的材质包括铜件、铝件中的至少一种。导热部131的材质包括铜件、铝件中的至少一种。铜件和铝件都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和散热性能。本技术揭示的实施例中,端板112的的材质为铜件,导热部131的材质为铝件。铜件的硬度大于铝件的硬度,便于设置紧固
件将端板112固定在壳部111上。铜吸热快,散热慢,铝吸热慢,散热块,端板112更接近整流件12,铜制成的端板112能够更快速地将整流件12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部131,铝制成的导热部131能够更快速地将热量散发至通道132中,气流流经通道132时能够更快速高效地将热量带走,提高了导热部131的冷却效率。
38.在一些实施例中,端板112和导热部131可以是分体设置,也可以是一体设置。
39.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热部131可以是铜、铝混合件制成。具体地,导热部131包括外层和内层,内层为铜件,外层为铝件,外层的铝件把铜件包裹在内,由此,端板112结合导热部131内层的铜件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热量的传导效率。
40.再次参考图2所示,能量输出机构10还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整流件12连接于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之间,第一接线端用于与能量耦合机构30连接,整流件12通过第二接线端输出稳定的直流电能为负载3供电。壳部111设置有第一通孔1112和第二通孔1113,第一通孔1112用于供第一接线端穿过,第二通孔1113用于供第二接线端穿过。
41.能量供给机构20包括互相连接的逆变电源模块、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和轨道电缆。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外部市电连接,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逆变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逆变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轨道电缆连接,轨道电缆沿负载的运动行径布置于轨道2上。能量供给机构20用于对输入的第一电源(比如380v ac或750v dc)进行变换,输出功率覆盖0-200kw的第二电源,第二电源供给到轨道电缆实现电能传输。
42.能量耦合机构30包括取电器。轨道电缆和取电器以无接触的电磁耦合方式进行电能的传输。取电器可以通过取电器安装架安装至负载3或负载3的行车架上。
4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能量输出机构,与负载连接,并能够与负载同步运动;及能量供给机构,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能量供给机构与所述能量输出机构间隔设置,所述能量供给机构与所述能量输出机构之间能够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用于将所述外部电源传输至所述能量输出机构,以驱动所述负载运动;其中,所述负载运动时形成气流,所述气流流经所述能量输出机构,用以带走所述能量输出机构产生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输出机构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整流件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所述整流件连接,用于将所述整流件的热量导向所述壳体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部和端板,所述壳部设置有容纳腔,所述整流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壳部具有开口,所述端板设置于所述开口,且连接于所述整流件和所述导热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整流件连接,且设置有导热绝缘层,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导热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的若干导热部,所述导热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热部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热部之间形成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通道,所述通道用于对所述气流进行导向,使得所述气流能够将所述导热部的热量带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的材质包括铜件、铝件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的材质包括铜件、铝件中的至少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输出机构还包括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整流件连接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所述第二接线端之间,所述第一接线端用于与能量供给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用于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壳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供所述第一接线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供所述第二接线端穿过。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驱动装置还包括能量耦合机构,所述能量耦合机构与所述能量输出机构连接,且与所述能量供给机构间隔设置,所述能量耦合机构用于与所述能量供给机构产生电磁感应,以将所述能量供给机构输出的电能传输至所述能量输出机构。10.一种物流分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其上设置有车辆;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车辆作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物流的负载驱动装置及物流分拣系统,负载驱动装置包括能量输出机构和能量供给机构,能量输出机构与负载连接,并能够与负载同步运动;能量供给机构与外部电源连接,能量供给机构与能量输出机构间隔设置,能量供给机构与能量输出机构之间能够实现能量的无线传输,用于将外部电源传输至能量输出机构,以驱动负载运动;其中,负载运动时形成气流,气流流经能量输出机构,用以带走能量输出机构产生的热量。利用负载运行时产生的气流将能量输出机构产生的热量带走,起到冷却能量输出机构的作用。这样无需额外在能量输出机构上设置风扇,而是以自然风冷的方式对能量输出机构进行散热,自然风冷散热的方式无噪音、可靠性高。靠性高。靠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建 侯雁飞 陈乾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微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