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tinib在制备抗生素增强剂中的应用

未命名 09-24 阅读:8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orantinib在制备抗生素增强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2.抗菌药物逐渐失效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由于对抗生素的过度和不正确使用,使得很多抗生素已不再有效,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细菌耐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生物安全威胁加大、环境污染加剧、经济发展制约等不利影响,除了需要加强防控抗生素滥用,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耐药菌治疗策略。3.针对硫化氢(h2s)介导的细菌的耐受性和耐药性,开发抗生素增强剂是一种较新的抗菌策略。细菌耐受性的产生要先于耐药性,多种环境压力能够诱导细菌耐受现象的发生,包括饥饿、缺氧、热激、氧化应激、dna损伤等。研究表明在间歇性抗生素暴露下,耐受性会迅速发展。如果起始菌株带有耐受突变,则耐药性会发展得更快,这突出了寻找能够消除具有耐受性细菌和持留性细菌的化合物的重要性。2021年,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系教授叶夫根尼·努德勒率先指出可以通过破坏细菌h2s介导的防御系统来抑制细菌耐受性并清除持留菌(具有耐受性的一小部分细菌群体)。由于大部分抗生素,如庆大霉素,苯唑西林和萘啶酸对细菌杀伤的影响主要通过氧化应激(芬顿反应)来发挥作用,细菌内源产生的硫化氢(h2s)可以对抗氧化应激,保护细菌免受氧化应激的侵害。抑制细菌h2s产生,可以使耐受菌或持留菌对可用临床抗生素敏感。因此,寻找抑制细菌h2s产生的化合物是遏制细菌耐受性和耐药性产生的有益策略,该方法有望成为广谱抑菌方法。胱硫醚γ裂解酶是h2s生成过程重要的酶,而且研究发现,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和人胱硫醚γ裂解酶是同工酶,如果有针对性地使用特异性的抑制剂(做为抗生素增强剂)抑制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但不抑制或较少抑制人胱硫醚γ裂解酶,这样有针对性的抑制细菌耐受性和耐药性产生,不影响或较少影响人体h2s生成,对人体的影响小。技术实现要素: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orantinib在制备抗生素增强剂中的应用,其解决了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的技术问题,证明了orantinib能够抑制细菌h2s产生,即orantinib是抑制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的特异性抑制剂。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orantinib在制备抗生素增强剂中的应用,所述orantinib联合抗生素使用,所述orantinib具有式(i)所示结构:[0007][0008]可选地,所述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0009]可选地,所述抗生素增强剂为抑制细菌耐受性和/或耐药性的试剂。[0010]可选地,所述orantinib能够增强庆大霉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抑菌能力、降低庆大霉素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0011]优选地,所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所述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0012]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orantinib在制备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中的应用。[0013]可选地,所述胱硫醚γ裂解酶为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0014]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orantinib在制备抑制细菌产生硫化氢的试剂中的应用。[0015]可选地,所述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的三维结构为模型,建立抑制剂的理论筛选方法,对包括天然产物库,临床化合物库,抗病毒药物库的数千个化合物进行理论筛选,得到可能对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有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然后,利用前期构建的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筛选方法,通过酶活性测试对这些化合物进行实验筛选,并与人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活性做对比。[0017]经按上述方案进行药物筛选,本发明证明了orantinib对细菌胱硫醚裂γ解酶具有优选抑制作用。化合物与抗生素联合对不同种类的细菌均有增强抗菌效果作用。本发明证明了orantinib可以抑制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而对人胱硫醚γ裂解酶的抑制性很小,这样orantinib可以与各种抗生素组合治疗人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但对人的损害少。[0018]本发明证明了orantinib联合抗生素庆大霉素使用时,可以显著提高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降低庆大霉素抑制细菌生长的mic值。orantinib与庆大霉素具有协同作用,可以作为抗生素增强剂用于抑制细菌耐受性和/或耐药性。[0019]特异性抑制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靶向硫化氢介导的防御系统的抗菌策略有望成为广谱的抗菌策略,该策略可能是变革性的。特异性抑制剂发现后,有望进行临床前研究,成为一系列的抗生素增强剂。该策略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的控制,将会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减少医疗花费,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附图说明[0020]图1为不同浓度的orantinib对人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曲线。[0021]图2为不同浓度的orantinib对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曲线。[0022]图3为k-b纸片法检测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对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有效性;图中,a为单独使用dmso1μl,无抑菌效果;b为单独使用庆大霉素5μg,抑菌圈为1.48cm;c为庆大霉素5μg+dmso1μl,抑菌圈为1.47cm;d为庆大霉素5μg+orantinib5μg,抑菌圈为1.60cm;e为单独使用orantinib5μg,无抑菌效果(因orantinib使用dmso溶解,使用等量dmso进行单独验证)。[0023]图4为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检测。[0024]图5为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对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曲线。[0025]图6为结晶紫染色法测量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0026]图7为k-b纸片法检测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性;其中,a为单独使用dmso1μl,无抑菌效果;b为单独使用庆大霉素5μg,抑菌圈为1.70cm;c为庆大霉素5μg+dmso1μl,抑菌圈为1.71cm;d为庆大霉素5μg+orantinib5μg,抑菌圈为1.93cm;e为单独使用orantinib5μg,无抑菌效果(因orantinib使用dmso溶解,使用等量dmso进行单独验证)。[0027]图8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0028]图9为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0029]图10为结晶紫染色法测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具体实施方式[0030]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0031]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0032]整个实验过程中,所有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以及底物的反应条件等,都是根据该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设计、实施的。[0033]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抑制剂分子,部分购自mce(medchemexpress)或其他普通商业途径。[0034]本发明所用的人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筛选试剂盒参照申请号为202110381567.8,包括以下组分:[0035]荧光探针ni-co-hcys,胱硫醚γ裂解酶,5-磷酸吡哆醛,硼酸硼砂缓冲液(ph=8)。其中荧光探针ni-co-hcys为通过202110381567.8的方法合成,人胱硫醚γ裂解酶购自北京爱必信,5-磷酸吡哆醛,硼酸硼砂缓冲液购自普通试剂公司。[0036]所述荧光探针底物ni-co-hcys浓度为2mmol/l;所述人胱硫醚γ裂解酶浓度为1.3mg/ml;5-磷酸吡哆醛浓度为1mmol/l;硼酸硼砂缓冲液(ph=8)浓度为50mmol/l。[0037]本发明所用的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筛选方法参照文献报道方法(yanjiay,wangy,zhangy,etc.profilingcystathionineβ/γ-lyaseincomplexbiosamplesusingnovelactivatablefluorogens.analyticalchemistry.2022,94(2):1203-1210.doi:10.1021/acs.analchem.1c04393),包括以下组分:[0038]荧光探针azmc,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5-磷酸吡哆醛,硼酸硼砂缓冲液(ph=8)。其中荧光探针azmc为通过文献报道方法合成(thorsonmk,majtant,krausjp,barriosam.identificationofcystathionineβ-synthaseinhibitorsusingahydrogensulfideselectiveprobe.angewchemintedit,2013,52(17):4641-4644.doi:10.1002/anie.201300841),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购自crystalobiopharma,5-磷酸吡哆醛,硼酸硼砂缓冲液购自普通试剂公司。[0039]所述荧光探针底物azmc浓度为0.5mmol/l;所述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浓度为10mmol/l;5-磷酸吡哆醛浓度为0.1mmol/l;硼酸硼砂缓冲液(ph=8)浓度为50mmol/l。[0040]本发明实验过程用荧光酶标仪进行荧光检测。[0041]经按上述方案进行药物筛选,本发明证明了如下所示化合物对硫醚γ裂解酶有抑制作用;通过k-b纸片法、肉汤稀释法、细菌生长曲线和细菌生物膜定量,证明了该化合物可以显著提高抗生素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下式化合物orantinib,cas号为252916-29-3。[0042][0043]实施例1[0044]orantinib对人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能力的测定[0045]具体实施过程如下:[0046]1)人胱硫醚γ裂解酶和荧光探针ni-co-hcys储液均保存于-80℃冰箱中;[0047]2)将1.3mg/ml的人胱硫醚γ裂解酶在冻存板(-4至4℃)里室温下融化,取5μl稀释于89.5μl硼酸硼砂缓冲液(ph=8)中,加入检测板中;[0048]3)将不同浓度的抑制剂orantinib(浓度为0mm,0.01mm,0.05mm,0.1mm,0.5mm,2.5mm)分别取1μl加入上述步骤2)获得的溶液中;[0049]4)分别加入2.5μl浓度为1mm的plp(磷酸吡哆醛)辅酶到上述步骤3)获得的溶液中;[0050]5)分别加入2μl浓度为2mm的ni-co-hcys到上述步骤4)获得的溶液中,使用荧光酶标仪37℃孵育,并使用荧光酶标仪监测450nm激发,540nm处发射的荧光值,边孵育边检测,孵育22h;[0051]6)统计各组孵育前后450nm激发,540nm处的荧光发射值。以control组(抑制剂浓度为0组)孵育前后的荧光变化值作为100,不同抑制组的孵育前后荧光变化值与之相比得到剩余活性值(residualactivity)。使用graphpadprism8软件,以抑制剂浓度的对数值(logc(orantinib))为横坐标,对应的剩余活性值(residualactivity)为纵坐标作图,结果如图1所示,图1所示为不同抑制剂浓度对抑制酶活性比例作图,可以得到该化合物的抑制能力,用抑制酶活性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来表示。ic50计算的公式为y=100/(1+10^((x-logic50))),其中y代表剩余活性分数,x代表抑制剂化合物浓度的常用对数,∧指的是幂算法。[0052]可以看出,上述化合物对人胱硫醚γ裂解酶的有抑制效果,ic50值为6.2μm,表明大剂量orantinib才能够抑制人胱硫醚γ裂解酶的活性。[0053]实施例2[0054]orantinib对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能力的测定[0055]具体实施过程如下:[0056]1)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和荧光探针azmc储液均保存于-80℃冰箱中;[0057]2)将10mm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在冻存板(-4至4℃)里室温下融化,取5μl稀释于70μl硼酸硼砂缓冲液(ph=8)中,加入检测板中;[0058]3)将不同浓度的抑制剂orantinib(浓度为0mm,0.01mm,0.05mm,0.1mm,0.5mm,2.5mm)分别取1μl加入上述步骤2)获得的溶液中;[0059]4)分别加入10μl浓度为0.1mml-半胱氨酸到上述步骤3)获得的溶液中;[0060]5)分别加入10μl浓度为0.1mm的plp到上述步骤4)获得的溶液中;[0061]6)分别加入4μl浓度为0.5mm的azmc到上述步骤5)获得的溶液中,使用荧光酶标仪37℃孵育,并使用荧光酶标仪监测380nm激发,450nm处发射的荧光值,边孵育边检测,孵育1h;[0062]7)统计各组孵育前后380nm激发,450nm处发射的荧光值。以control组(抑制剂浓度为0组)孵育前后的荧光变化值作为100,不同抑制组的孵育前后荧光变化值与之相比得到剩余活性值(residualactivity)。使用graphpadpris8软件,以抑制剂浓度的对数值(logc(orantinib))为横坐标,对应的剩余活性值(residualactivity)为纵坐标作图,结果如图2所示,图2所示为不同抑制剂浓度对抑制酶活性比例作图,可以得到该化合物的抑制能力,用抑制酶活性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来表示。ic50计算的公式为y=100/(1+10^((x-logic50))),其中y代表剩余活性分数,x代表抑制剂化合物浓度的常用对数,∧指的是幂算法。[0063]可以看出,上述化合物对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的抑制效果十分明显,ic50值为0.78μm,表明orantinib能够有效的抑制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的活性。[0064]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证明了orantinib主要抑制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而对人胱硫醚γ裂解酶的抑制性极小,说明orantinib针对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和人胱硫醚γ裂解酶有特异性。[0065]实施例3[0066]k-b纸片法检测orantinib结合庆大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具体实施过程如下:[0067]在提前制备好的mh平板上均匀涂布用生理盐水配制的比浊度为0.7(空白生理盐水为0.2)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菌液,放置无菌滤纸片,在滤纸片上加药,分别为dmso1μl,庆大霉素5μg,庆大霉素5μg+dmso1μl,庆大霉素5μg+orantinib5μg,orantinib5μg,在35℃、5%co2孵箱孵育24h后观察药物产生的抑菌圈。[0068]结果如图3所示,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使用的抑菌圈较单用庆大霉素的抑菌圈明显增大。[0069]实施例4[0070]肉汤稀释法检测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0071]测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在96孔板中a1-a11加入100μl的mh液体培养基,取516μg/ml的庆大霉素100μl加入a1孔,混匀后吸取100μl加入a2孔,重复操作至a11孔,混匀后弃100μl,从a1至a11的庆大霉素浓度为256μg/ml、128μg/ml、64μg/ml、32μg/ml、16μg/ml、8μg/ml、4μg/ml、2μg/ml、1μg/ml、0.5μg/ml、0.25μg/ml。将菌液通过比浊仪用生理盐水调整为0.7比浊度的菌液(空白生理盐水为0.2),此时菌液中细菌数为1-2×108cfu/ml,用mh液体培养基将菌液稀释为1×106cfu/ml,a1至a12分别加100μl,a12孔补加100μl的mh液体培养基作阳性对照,此时a1-a11孔庆大霉素浓度为128μg/ml、64μg/ml、32μg/ml、16μg/ml、8μg/ml、4μg/ml、2μg/ml、1μg/ml、0.5μg/ml、0.25μg/ml、0.125μg/ml。b1-b12为a1-a12的复孔。在35℃、5%co2孵箱孵育24h后观察完全无细菌生长的澄清透明孔为该株菌的mic,此株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mic为16μg/ml。[0072]在96孔板c1-c10孔中加入100μl的lb液体培养基稀释至1×106cfu/ml菌液,加入庆大霉素及orantinib,使庆大霉素终浓度为32μg/ml(c1/c2)、16μg/ml(c3/c4)、8μg/ml(c5/c6)、4μg/ml(c7/c8),使orantinib终浓度为128μg/ml。c9孔加100μl浓度为256μg/ml的orantinib,c10孔加100μl的lb液体培养基作阳性对照,c11孔加200μl的lb液体培养基作空白对照。在35℃、5%co2孵箱孵育24h后观察,orantinib的加入使原本的mic降为原本的1/4,即4μg/ml。[0073]结果如图4所示,图中a1-a4/b1-b4孔溶液均澄清,表明其中无细菌生长,因此庆大霉素的mic为16μg/ml;c1-c8孔溶液均澄清,表明其中无细菌生长,c1、c2为庆大霉素32μg/ml联合orantinib,c3、c4为庆大霉素16μg/ml联合orantinib,c5、c6为庆大霉素8μg/ml联合orantinib,c7、c8为庆大霉素4μg/ml联合orantinib使用,表明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使庆大霉素的mic由原本的16μg/ml降低到4μg/ml,而c9孔为单用与c1-c8孔中浓度相同的orantinib,其中溶液浑浊,表明细菌生长,orantinib单用无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c10孔为阳性对照,c11孔为空白对照。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使用使庆大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降低至原本的1/4,即4μg/ml。[0074]实施例5[0075]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对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生长曲线[0076]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庆大霉素8μg/ml组,庆大霉素8μg/ml+orantinib10μm组,庆大霉素8μg/ml+orantinib5μm组,庆大霉素8μg/ml+orantinib1μm组,在37℃下摇床培育48h,其中在0h、6h、12h、24h、48h取样200μl,在600nm下测量吸光度,绘制折线图。结果如图5所示,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可抑制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其中,庆大霉素在8μg/ml下联合orantinib10μm及orantinib5μm可持续抑制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庆大霉素在8μg/ml联合orantinib1μm有一定的抑制效果。[0077]实施例6[0078]结晶紫染色法测量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0079]分组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庆大2μg/ml组、庆大2μg/ml+orantinib10μm组,在pvc材质的96孔板中加入菌液与药物培养基混合液,37℃下孵育24h后吸弃培养基,用无菌水清洗3次后用0.1%结晶紫染色15min,无菌水清洗3次,95%乙醇溶解结晶紫后在570nm处测定吸光值,绘制柱状图,通过graphpadpris8软件进行非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6所示,庆大霉素在2μg/ml下联合orantinib10μm可显著抑制耐庆大霉素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p<0.05;**p<0.005;ns无统计学差异)。[0080]实施例7[0081]k-b纸片法检测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0082]具体实施过程如下:[0083]在提前制备好的mh平板上均匀涂布用生理盐水配制的比浊度为0.7(空白生理盐水为0.2)的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放置无菌滤纸片,在滤纸片上加药,分别为dmso1μl,庆大霉素5μg,庆大霉素5μg+dmso1μl,庆大霉素5μg+orantinib5μg,orantinib5μg,在35℃、5%co2孵箱孵育24h后观察药物产生的抑菌圈。[0084]结果如图7所示,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使用的抑菌圈较单用庆大霉素的抑菌圈明显增大。[0085]实施例8[0086]肉汤稀释法检测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0087]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在96孔板中a1-a11加入100μl的mh液体培养基,取516μg/ml的庆大霉素100μl加入a1孔,混匀后吸取100μl加入a2孔,重复操作至a11孔,混匀后弃100μl,从a1至a11的庆大霉素浓度为256μg/ml、128μg/ml、64μg/ml、32μg/ml、16μg/ml、8μg/ml、4μg/ml、2μg/ml、1μg/ml、0.5μg/ml、0.25μg/ml。将菌液通过比浊仪用生理盐水调整为0.7比浊度的菌液(空白生理盐水为0.2),此时菌液中细菌数为1-2×108cfu/ml,用mh液体培养基将菌液稀释为1×106cfu/ml,a1至a12分别加100μl,a12孔补加100μl的mh液体培养基作阳性对照,此时a1-a11孔庆大霉素浓度为128μg/ml、64μg/ml、32μg/ml、16μg/ml、8μg/ml、4μg/ml、2μg/ml、1μg/ml、0.5μg/ml、0.25μg/ml、0.125μg/ml。b1-b12为a1-a12的复孔。在35℃、5%co2孵箱孵育24h后观察完全无细菌生长的澄清透明孔为该株菌的mic,此株金黄色葡萄球菌mic为16μg/ml。[0088]在96孔板c1-c10孔中加入100μl的lb液体培养基稀释至1×106cfu/ml菌液,加入庆大霉素及orantinib,使庆大霉素终浓度为32μg/ml(c1/c2)、16μg/ml(c3/c4)、8μg/ml(c5/c6)、4μg/ml(c7/c8),使orantinib终浓度为128μg/ml。c9孔加100μl浓度为256μg/ml的orantinib,c10孔加100μl的lb液体培养基作阳性对照,c11孔加200μl的lb液体培养基作空白对照。在35℃、5%co2孵箱孵育24h后观察,orantinib的加入使原本的mic降为原本的1/2,即8μg/ml。[0089]结果如图8所示,图中a1-a4/b1-b4孔溶液均澄清,表明其中无细菌生长,因此庆大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16μg/ml;c1-c6孔溶液均澄清,表明其中无细菌生长,c1、c2为庆大霉素32μg/ml联合orantinib,c3、c4为庆大霉素16μg/ml联合orantinib,c5、c6为庆大霉素8μg/ml联合orantinib,c7、c8为庆大霉素4μg/ml联合orantinib使用,表明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使庆大霉素的mic由原本的16μg/ml降低到8μg/ml,c9为单独使用与c1-c8孔中浓度相同的orantinib,其中溶液浑浊,表明细菌生长,orantinib单用无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c10孔为阳性对照,c11为空白对照。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使庆大霉素最低抑菌浓度(mic)降低至原本的1/2,即8μg/ml。[0090]实施例9[0091]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曲线[0092]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庆大霉素4μg/ml组,庆大霉素4μg/ml+orantinib20μm组,庆大霉素4μg/ml+orantinib10μm组,在37℃下摇床培育48h,其中在0h、6h、12h、24h、48h取样200μl,在600nm下测量吸光度,绘制折线图。结果如图9所示,庆大霉素联合orantinib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其中,庆大霉素在4μg/ml下联合orantinib10μm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庆大霉素在4μg/ml联合orantinib20μm可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0093]实施例10[0094]结晶紫染色法测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0095]分组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庆大霉素1μg/ml组、庆大霉素1μg/ml+orantinib20μm组,在pvc材质的96孔板中加入菌液与药物培养基混合液,37℃下孵育24h后吸弃培养基,用无菌水清洗3次后用0.1%结晶紫染色15min,无菌水清洗3次,95%乙醇溶解结晶紫后在570nm处测定吸光值,绘制柱状图,通过graphpadpris8软件进行非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0所示,庆大霉素在1μg/ml下联合orantinib20μm可显著抑制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p<0.05;****p<0.001;ns无统计学差异)。[009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技术特征:
1.orantinib在制备抗生素增强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orantinib联合抗生素使用,所述orantinib具有式(i)所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生素增强剂为抑制细菌耐受性和/或耐药性的试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orantinib能够增强庆大霉素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抑菌能力、降低庆大霉素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所述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6.orantinib在制备胱硫醚γ裂解酶抑制剂中的应用。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胱硫醚γ裂解酶为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8.orantinib在制备抑制细菌产生硫化氢的试剂中的应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orantinib在制备抗生素增强剂中的应用,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证明了orantinib联合抗生素使用,可以提高抗生素的抑菌效果。该效果是通过抑制胱硫醚γ裂解酶活性,从而抑制硫化氢的产生,降低抗生素耐药性来实现的。orantinib对于细菌胱硫醚γ裂解酶活性的抑制能力要明显优于人胱硫醚γ裂解酶,具有发展为抗生素增强剂的潜力。具有发展为抗生素增强剂的潜力。具有发展为抗生素增强剂的潜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利 贾燕 董丹 王勇 卢静 徐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7.21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