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4
阅读:89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汽车前盖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前盖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普通汽车前盖一般采用镀锌钢板通过冲压成型,然后内外板通过包边、焊接工艺结合再一起。这种结构重量较重,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而且对于行人保护非常不利。公开号为cn107499386a的专利文件一种汽车塑料前机盖结构,公开了包括前机盖外板和前机盖内板,前机盖内板为w型弯折结构,前机盖外板与前机盖内板局部贴合并形成多个空腔;位于前机盖外板与前机盖内板的前端形成主空腔,主空腔的中部设置有机盖中加强梁,在主空腔的左侧设置有沿着左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左加强梁,在主空腔的右侧设置有沿着右侧边缘延伸的机盖右加强梁。其塑料前机盖具有塑料本身的弹性,遭受到轻微碰撞后,可自行复原;但是其强度较差,且并不能有效满足对行人防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盖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将前盖轻量化的前提下,保证汽车前盖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加上壳体弱化区,降低汽车碰撞时对行人头部的伤害值。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前盖结构,包括封盖在汽车前车厢舱体上的下壳体、扣合在所述下壳体顶壁上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为一体成型的塑料结构,其中间部分为上壳体弱化区,所述上壳体弱化区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具有缓冲间隔,所述上壳体弱化区与所述上壳体的外周边缘之间具有上壳体加固区,所述上壳体加固区上密集设有上壳体加强筋,所述上壳体加固区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若干预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螺栓,各所述螺栓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周向等间隔分布。
5.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各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上壳体周向等间隔分布,且沿所述上壳体径向延伸,各所述第一加强筋均连接有若干第二加强筋,各所述第二加强筋呈环形结构,并环绕在所述上壳体弱化区的外周侧,且沿所述上壳体径向等间隔分布。
6.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中间部分为下壳体弱化区,所述下壳体弱化区与所述下壳体的外周边缘之间具有下壳体加固区,所述下壳体加固区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对应连接的螺孔,所述下壳体加固区上密集设有下壳体加强筋。
7.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加强筋包括第三加强筋,各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下壳体周向等间隔分布,且沿所述下壳体径向延伸,各所述第三加强筋均连接有若干第四加强筋,各所述第四加强筋呈环形结构,并环绕在所述上壳体弱化区的外周侧,且沿所述下壳体径向等间隔分布。
8.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为塑料结构,且所述下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若干注塑件
拼接而成。
9.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加强筋和所述下壳体加强筋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位置处。
10.优选的,所述上壳体弱化区和所述下壳体弱化区正对设置且相间隔。
11.优选的,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上壳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密封条安装槽,所述密封条安装槽环绕在所述下壳体的前侧及沿车宽方向上的两侧,并位于所述下壳体加固区及所述下壳体外周边缘之间的位置处。
12.优选的,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上壳体的表面上设有锁扣安装座,所述锁扣安装座位于所述下壳体靠近前侧边缘位置处,且所述锁扣安装座上设有与汽车前车厢舱体可拆卸连接的锁扣。
13.优选的,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上壳体的表面上成对设有铰链安装座,各所述铰链安装座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壳体沿车宽方向上的两侧,并靠近车辆驾乘舱,所述铰链安装座上均设有与汽车前车厢舱体转动连接的铰链。
14.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5.第一,通过将汽车前盖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能够方便上壳体注塑成型后与下壳体整体连接,以附着在汽车前车厢舱体的上方,通过在上壳体加固区设置上壳体加强筋,以保证上壳体的外周边缘的结构强度,避免上壳体发生轻微碰撞时,整体发生严重的变形,而且上壳体弱化区位于上壳体中间部分,且上壳体弱化区与下壳体之间具有缓冲间隔,上壳体为塑料结构易变形,上壳体在受到上方的冲撞后,能够朝下壳体的方向变形,形成对冲撞物体的缓冲作用,那么在汽车前盖轻微碰撞到行人时,由于惯性作用,行人的速度小于车辆,那么行人的头部则顺势倒在上壳体上,上壳体的弱化区充分对行人头部的动能缓冲,有效降低汽车碰撞时对行人头部的伤害值。
16.第二,上壳体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各第一加强筋沿上壳体周向等间隔分布,且沿上壳体径向延伸,各第一加强筋均连接有若干第二加强筋,各第二加强筋呈环形结构,并环绕在上壳体弱化区的外周侧,且沿上壳体径向等间隔分布,以使得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之间的连接形成网状结构,以充分提高上壳体加固区的结构强度,避免因上壳体为塑料结构,其在受到冲击时易变形,充分保证上壳体的结构强度。
17.第三,下壳体的中间部分为下壳体弱化区,下壳体弱化区与下壳体的外周边缘之间具有下壳体加固区,下壳体加固区上开设有与螺栓对应连接的螺孔,下壳体加固区上密集设有下壳体加强筋,通过设置下壳体弱化区,以在上壳体弱化区充分变形程度达到缓冲间隔的宽度时,进而通过下壳体弱化区的易变形特性做进一步的缓冲弱化。
18.第四,下壳体加强筋包括第三加强筋,各第三加强筋沿下壳体周向等间隔分布,且沿下壳体径向延伸,各第三加强筋均连接有若干第四加强筋,各第四加强筋呈环形结构,并环绕在上壳体弱化区的外周侧,且沿下壳体径向等间隔分布,避免下壳体在受到冲击时易变形,充分保证下壳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下壳体的俯视图;
21.图2为本发明下壳体的仰视图;
22.图3为本发明上壳体的仰视图;
23.图4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24.图5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爆炸图;
25.其中,1-下壳体、2-下壳体加固区、3-下壳体弱化区、4-第二加强筋、5-第一加强筋、6-螺栓、7-锁扣安装座、8-密封条安装槽、9-铰链安装座、10-上壳体、11-上壳体加固区、12-上壳体弱化区、13-第三加强筋、14-第四加强筋、15-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盖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将前盖轻量化的前提下,保证汽车前盖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加上壳体弱化区,降低汽车碰撞时对行人头部的伤害值。
2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9.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前盖结构,包括封盖在汽车前车厢舱体上的下壳体1、扣合在下壳体1顶壁上的上壳体10,上壳体10为一体成型的塑料结构,优选的,上壳体10采用pp+30%gf注塑成型,其中间部分为上壳体弱化区12,上壳体弱化区12与下壳体1之间具有缓冲间隔,上壳体弱化区12与上壳体10的外周边缘之间具有上壳体加固区11,上壳体加固区11上密集设有上壳体10加强筋,上壳体加固区11与下壳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若干预紧上壳体10和下壳体1的螺栓6,各螺栓6沿上壳体10和下壳体1周向等间隔分布。通过将汽车前盖分为上壳体10和下壳体1,能够方便上壳体10注塑成型后与下壳体1整体连接,以附着在汽车前车厢舱体的上方,通过在上壳体加固区11设置上壳体10加强筋,以保证上壳体10的外周边缘的结构强度,避免上壳体10发生轻微碰撞时,整体发生严重的变形,而且上壳体弱化区12位于上壳体10中间部分,且上壳体弱化区12与下壳体1之间具有缓冲间隔,上壳体10为塑料结构易变形,上壳体10在受到上方的冲撞后,能够朝下壳体1的方向变形,形成对冲撞物体的缓冲作用,那么在汽车前盖轻微碰撞到行人时,由于惯性作用,行人的速度小于车辆,那么行人的头部则顺势倒在上壳体10上,上壳体10的弱化区充分对行人头部的动能缓冲,有效降低汽车碰撞时对行人头部的伤害值。
30.其中,上壳体10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5,各第一加强筋5沿上壳体10周向等间隔分布,且沿上壳体10径向延伸,各第一加强筋5均连接有若干第二加强筋4,各第二加强筋4呈环形结构,并环绕在上壳体弱化区12的外周侧,且沿上壳体10径向等间隔分布,以使得第一加强筋5和第二加强筋4之间的连接形成网状结构,以充分提高上壳体加固区11的结构强
度,避免因上壳体10为塑料结构,其在受到冲击时易变形,充分保证上壳体10的结构强度。
31.而且,下壳体1的中间部分为下壳体弱化区3,下壳体弱化区3与下壳体1的外周边缘之间具有下壳体加固区2,下壳体加固区2上开设有与螺栓6对应连接的螺孔,下壳体加固区2上密集设有下壳体1加强筋,通过设置下壳体弱化区3,以在上壳体弱化区12充分变形程度达到缓冲间隔的宽度时,进而通过下壳体弱化区3的易变形特性做进一步的缓冲弱化。
32.进一步的,下壳体1加强筋包括第三加强筋13,各第三加强筋13沿下壳体1周向等间隔分布,且沿下壳体1径向延伸,各第三加强筋13均连接有若干第四加强筋14,各第四加强筋14呈环形结构,并环绕在上壳体弱化区12的外周侧,且沿下壳体1径向等间隔分布,避免下壳体1在受到冲击时易变形,充分保证下壳体1的结构强度。
3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下壳体1为塑料结构,优选的下壳体1采用pa66+30%gf注塑成型,上壳体10和下壳体1均采用塑料结构,以降低车辆前盖的重量,节省油耗,降低客户成本;且车辆前盖分为上壳体10和下壳体1,在均采用塑料材质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后,通过螺丝结合在一起,原来金属前盖需要冲压、包边、焊装、涂胶、涂装等工艺,现在仅仅注塑和总装工艺就能满足要求,充分精简了加工工艺。且下壳体1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若干注塑件拼接而成,如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将下壳体1拆分成2至3个件来完成注塑,各注塑件通过螺栓6等结构安装在一起,组成整个下壳体1结构。
34.进一步的,上壳体10加强筋和下壳体1加强筋位于上壳体10和下壳体1之间的位置处,以将上壳体10加强筋和下壳体1加强筋隐藏在上壳体10和下壳体1之间,避免上壳体10加强筋位于上壳体10外表面,容易在碰撞后对行人产生更大的伤害,避免下壳体1加强筋位于下壳体1下表面,影响其与汽车前车厢舱体之间的装配。
35.而且,上壳体弱化区12和下壳体弱化区3正对设置且相间隔,以充分保证在上壳体弱化区12充分变形后,仍然能够通过下壳体弱化区3进一步缓冲,优选的上壳体弱化区12和下壳体弱化区3的施工工艺均为对上壳体10和下壳体1的减薄处理。
3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下壳体1远离上壳体10的表面上开设有密封条安装槽8,密封条安装槽8环绕在下壳体1的前侧及沿车宽方向上的两侧,并位于下壳体加固区2及下壳体1外周边缘之间的位置处,以对汽车前车厢舱体进行密封,且对上壳体10和下壳体1之间连接的螺栓6等结构进行防护,避免雨水进入前车厢舱体中或者影响上壳体10和下壳体1之间的连接,密封条安装槽8内嵌入有与前车厢舱体侧壁之间密实接触的密封条,以在车辆行进过程中,车辆前侧首先冲击到水流,以充分避免在相对运动的情况下,雨水由车辆前侧或者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进入前车厢舱体中。
37.进一步的,下壳体1远离上壳体10的表面上设有锁扣安装座7,锁扣安装座7位于下壳体1靠近前侧边缘位置处,且锁扣安装座7上设有与汽车前车厢舱体可拆卸连接的锁扣15,通过锁扣15与汽车前车厢箱体进行锁扣15连接,方便对汽车前盖进行开启或者关闭,且优选的锁扣安装座7可拆卸连接在下壳体1上,例如螺栓6连接等,以方便在损坏时更换。
38.而且下壳体1远离上壳体10的表面上成对设有铰链安装座9,各铰链安装座9对称设置在下壳体1沿车宽方向上的两侧,并靠近车辆驾乘舱,铰链安装座9上均设有与汽车前车厢舱体转动连接的铰链,通过设置铰链以完成汽车前盖与汽车前车厢舱体之间的转动连接,方便对汽车前车厢舱体的开启,优选铰链安装座9可拆卸连接在下壳体1上,例如螺栓6连接等,以方便在损坏时更换。
39.根据实际需求而进行的适应性改变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40.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1.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前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封盖在汽车前车厢舱体上的下壳体、扣合在所述下壳体顶壁上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为一体成型的塑料结构,其中间部分为上壳体弱化区,所述上壳体弱化区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具有缓冲间隔,所述上壳体弱化区与所述上壳体的外周边缘之间具有上壳体加固区,所述上壳体加固区上密集设有上壳体加强筋,所述上壳体加固区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若干预紧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螺栓,各所述螺栓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周向等间隔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各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上壳体周向等间隔分布,且沿所述上壳体径向延伸,各所述第一加强筋均连接有若干第二加强筋,各所述第二加强筋呈环形结构,并环绕在所述上壳体弱化区的外周侧,且沿所述上壳体径向等间隔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中间部分为下壳体弱化区,所述下壳体弱化区与所述下壳体的外周边缘之间具有下壳体加固区,所述下壳体加固区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对应连接的螺孔,所述下壳体加固区上密集设有下壳体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前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加强筋包括第三加强筋,各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下壳体周向等间隔分布,且沿所述下壳体径向延伸,各所述第三加强筋均连接有若干第四加强筋,各所述第四加强筋呈环形结构,并环绕在所述上壳体弱化区的外周侧,且沿所述下壳体径向等间隔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前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为塑料结构,且所述下壳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若干注塑件拼接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前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加强筋和所述下壳体加强筋位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位置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前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弱化区和所述下壳体弱化区正对设置且相间隔。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前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上壳体的表面上开设有密封条安装槽,所述密封条安装槽环绕在所述下壳体的前侧及沿车宽方向上的两侧,并位于所述下壳体加固区及所述下壳体外周边缘之间的位置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前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上壳体的表面上设有锁扣安装座,所述锁扣安装座位于所述下壳体靠近前侧边缘位置处,且所述锁扣安装座上设有与汽车前车厢舱体可拆卸连接的锁扣。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前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远离所述上壳体的表面上成对设有铰链安装座,各所述铰链安装座对称设置在所述下壳体沿车宽方向上的两侧,并靠近车辆驾乘舱,所述铰链安装座上均设有与汽车前车厢舱体转动连接的铰链。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前盖结构,包括封盖在汽车前车厢舱体上的下壳体、扣合在下壳体顶壁上的上壳体,上壳体为一体成型的塑料结构,其中间部分为上壳体弱化区,上壳体弱化区与下壳体之间具有缓冲间隔,上壳体弱化区与上壳体的外周边缘之间具有上壳体加固区,上壳体加固区上密集设有上壳体加强筋,上壳体加固区与下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若干预紧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螺栓,各螺栓沿上壳体和下壳体周向等间隔分布,在将前盖轻量化的前提下,保证汽车前盖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加上壳体弱化区,降低汽车碰撞时对行人头部的伤害值。撞时对行人头部的伤害值。撞时对行人头部的伤害值。
技术研发人员:吴龙八 窦建同 巫振寰 李梦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开沃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5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