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叶提取物与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24 阅读:4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参叶提取物与人参叶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人参(panax ginseng)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作为滋补珍品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人参叶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叶,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人参的地上部分进行了较多研究,发现人参叶中含有与人参根类似的皂苷类成分。与人参(根)相比,人参叶价格相对低廉,且人参皂苷含量较高,从人参叶中提取人参皂苷可以明显地降低成本。因此,人参叶受到科研工作者及企业的青睐。
3.人参叶属于补气类中药,性味苦、甘、寒,具有补气,益肺,祛暑,生津的功效。用于气虚咳嗽,暑热烦躁,津伤口渴,头目不清,四肢倦乏。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
4.目前,人参叶中总皂苷的提取方法主要为热水浸提法、乙醇回流法、微波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其中,提取方法多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剂,但乙醇对叶绿素的溶解性较大,不易除去,影响皂苷质量。虽然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时,利用叶绿素难溶于水的特性,可减少提取后的工作,但现有热水浸提法的总皂苷的得率(或转移率)相对较低,导致人参叶中总皂苷难以被充分利用。
5.此外,由于煎药难度大、携带不方便,作为中药临床主要剂型的汤剂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用药需求。因此,近年来新型中药饮片不断涌现,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破壁饮片、精致饮片、小饮片、中药粉剂、超微粉中药、纳米中药、中药粗颗粒饮片、定量压制饮片等等,尤其中药配方颗粒发展最为迅速。中药配方颗粒剂因其免煎可直接冲服、携带方便、易于储存、干净安全等优势,符合现代生活方式,逐渐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成为传统汤剂的替用品,并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发展新方向。中药配方颗粒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还比较短,有较大发展空间。
6.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提高人参叶总皂苷的转移率和利用率,并将人参叶提取物制备成中药配方颗粒,以满足人们的用药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人参叶提取物中总皂苷转移率低、利用率低,以及汤剂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用药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参叶提取物与人参叶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
8.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人参叶药材进行净制、切制,得人参叶饮片;s2、将所述人参叶饮片用水煎煮法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水的用量均为所述人参叶
饮片重量的10~12倍,每次提取温度均为80~100℃,每次提取时间均为110~130min,滤过,合并滤液,得提取液,减压浓缩得人参叶提取物浸膏。
9.进一步地,每次提取水的用量均为所述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1倍,每次提取温度均为100℃,每次提取时间均为120min。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环保,不进行浸泡处理,采用水煎煮法直接对人参叶饮片进行两次提取,通过调节控制提取用水量、提取温度以及提取时间协同作用,使人参叶提取物浸膏的出膏率(以干膏粉计)高达25.0%~33.0%,且浸膏中人参皂苷rg1(c
42h72o14
)和人参皂苷re(c
48h82o18
)的平均转移率为73.59%,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在提取和浓缩过程中损失较少,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人参叶饮片中的活性成分,提高人参叶总皂苷的利用率,保证药物的功效。
11.进一步地,所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在50~60℃下的相对密度为1.05~1.15。
12.进一步地,减压浓缩的温度为50~60℃,真空度为-0.08~-0.1mpa,保证得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的同时减少活性成分人参皂苷的损失。
13.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的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人参叶提取物,即人参叶提取物浸膏。
14.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参叶配方颗粒,所述的配方颗粒含有上述的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5.将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提取物制成中药配方颗粒,可以免煎直接冲服、携带方便、易于储存、干净安全,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用药需求,并逐渐得到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成为传统汤剂的替用品。
16.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人参叶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所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进行干法制粒。
17.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在人参叶提取物浸膏的基础上,采用喷雾干燥,干燥速度快、物料受热时间短、生产工序简单、操作简便、可控性好,所得干膏粉质地均匀且溶解性好,使干膏粉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平均转移率可达70.30%。同时,采用干法制粒,物料成分不易被破坏,生产能力大,自动化程度高,颗粒收率稳定,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平均转移率可达69.81%,配方颗粒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为49.9%~60.0%,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在干燥和制粒过程中损失较少,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稳定,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18.进一步地,所述辅料为糊精、β-环糊精或可溶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19.进一步地,辅料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1%~25%。
20.进一步地,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60~180℃,出风温度为75~85℃。
21.进一步地,干法制粒的条件为:水平速度为35~45r/min,压轮转速为3.0~4.0r/min,压轮压力为13~17mpa。
22.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人参叶配方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人参叶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和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23.一种人参叶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包括:0-10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16%

23%,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84%

77%;10-20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23%,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77%;20-30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23%

28%,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77%

72%;30-35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28%

35%,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72%

85%;35-55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35%

40%,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65%

60%,柱温为25~35℃,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0.7~0.9ml/min,进样量为5μl,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e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
24.进一步地,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为5μl。
25.具体的,色谱柱柱长为250mm,内径为4.6mm,粒径为5μm。
26.进一步地,所述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5mg人参皂苷rg1和0.5mg人参皂苷re的混合溶液,即得参照物溶液;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取配方颗粒,研细,精密称定1.0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水25ml,超声处理使溶解,摇匀,精密量取10ml,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5cm,柱高为15cm),以50ml的水洗脱,弃去水液,再用80ml的20%乙醇洗脱,弃去20%乙醇洗脱液,继用80ml的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并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参叶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所述特征图谱上述的构建方法得到,所述特征图谱包括9个特征峰,以峰3为参照峰s峰,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规定值分别为:峰1为0.62、峰2为0.96、峰3为1.00、峰4为1.68、峰5为1.71、峰6为1.72、峰7为1.75、峰8为1.89以及峰9为1.92,其中,峰2为人参皂苷rg1、峰3为人参皂苷re、峰4为人参皂苷rb1、峰6为人参皂苷rc、峰7为人参皂苷rb2、以及峰8为人参皂苷rd,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在规定值的
±
10%之内。
28.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乙腈-水,采用特定的梯度洗脱程序,可以得到9个共有特征峰,并实现了共有特征峰的有效分离,峰形良好且无干扰,可以对人参叶配方颗粒的质量进行有效判断,克服了由于化学成分复杂造成的干扰以致不能全面、清楚、有效对人参叶配方颗粒进行质量检测的缺陷,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好、精密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通过控制洗脱梯度,可以有效分离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b2以及人参皂苷rd,提高了特征图谱的可靠性。
29.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还适用于对人参叶饮片、人参叶标准汤剂、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提取物干膏粉进行质量控制。
30.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体积比为19~21:79~81的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柱温为20~30℃,检测波长为203nm,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0.8~1.2ml/min,理论板数按人参皂苷re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31.进一步地,以体积比为20:80的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柱温为30℃,流速
为1.0ml/min。
32.进一步地,所述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5mg人参皂苷rg1和0.5mg人参皂苷re的混合溶液,即得参照物溶液;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取配方颗粒,研细,精密称定0.3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20min,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3.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主要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含量对人参叶配方颗粒质量进行检测,可以有效评价人参叶配方颗粒的质量。
34.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还适用于对人参叶饮片、人参叶标准汤剂、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提取物干膏粉进行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35.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实施例中34批人参叶标准汤剂供试品特征图谱;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实施例中3批中试验证人参叶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实施例中人参叶配方颗粒对照特征图谱;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实施例中药材、饮片、浸膏、中间体(干膏粉)、配方颗粒相关性特征图谱;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实施例中阴性样品、对照品、供试品hplc对比图谱;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实施例中不同流速试验的hplc特征图谱;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实施例中不同柱温试验的hplc特征图谱;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特征图谱构建方法实施例中不同色谱柱试验hplc特征图谱;图9为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实施例中阴性样品、对照品、供试品hplc对比图;图10为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实施例中峰纯度检查结果;图11为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实施例中不同色谱柱hplc对比图谱;图12为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实施例中不同柱温hplc对比图谱;图13为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实施例中不同流速hplc对比图谱;图14为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实施例中不同流动相比例hplc对比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7.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参叶提取物与人参叶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下面通过实施例做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38.实施例1
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人参叶药材进行净制,除去杂质,得净药材,将净药材切制成短节,得人参叶饮片;s2、取100g上述人参叶饮片用水煎煮法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水的用量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1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20min,滤过,得第一滤液;第二次提取水的用量也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1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20min,滤过,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在60℃、-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39.将上述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人参叶配方颗粒,其中,辅料为糊精,其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9.6%,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在进风温度为170℃,出风温度为8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辅料糊精进行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水平速度为40r/min,压轮转速为3.5r/min,压轮压力为15mpa),得配方颗粒。
40.实施例2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人参叶药材进行净制,除去杂质,得净药材,将净药材切制成短节,得人参叶饮片;s2、取100g上述人参叶饮片用水煎煮法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水的用量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2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20min,滤过,得第一滤液;第二次提取水的用量也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0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20min,滤过,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在60℃、-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41.将上述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人参叶配方颗粒,其中,辅料为糊精,其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5%,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在进风温度为170℃,出风温度为8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辅料糊精进行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水平速度为40r/min,压轮转速为3.5r/min,压轮压力为15mpa),得配方颗粒。
42.实施例3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人参叶药材进行净制,除去杂质,得净药材,将净药材切制成短节,得人参叶饮片;s2、取100g上述人参叶饮片用水煎煮法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水的用量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0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30min,滤过,得第一滤液;第二次提取水的用量也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0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30min,滤过,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在50℃、-0.10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43.将上述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人参叶配方颗粒,其中,辅料为糊精,其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1%,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在进风温度为160℃,出风温度为85
℃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辅料糊精进行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水平速度为35r/min,压轮转速为3.0r/min,压轮压力为13mpa),得配方颗粒。
44.实施例4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人参叶药材进行净制,除去杂质,得净药材,将净药材切制成短节,得人参叶饮片;s2、取100g上述人参叶饮片用水煎煮法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水的用量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0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20min,滤过,得第一滤液;第二次提取水的用量也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2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20min,滤过,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在60℃、-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45.将上述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人参叶配方颗粒,其中,辅料为糊精,其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10%,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在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75℃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辅料糊精进行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水平速度为40r/min,压轮转速为3.5r/min,压轮压力为15mpa),得配方颗粒。
46.实施例5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人参叶药材进行净制,除去杂质,得净药材,将净药材切制成短节,得人参叶饮片;s2、取100g上述人参叶饮片用水煎煮法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水的用量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2倍,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10min,滤过,得第一滤液;第二次提取水的用量也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2倍,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110min,滤过,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在60℃、-0.08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47.将上述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人参叶配方颗粒,其中,辅料为糊精,其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25%,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在进风温度为180℃,出风温度为75℃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辅料糊精进行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水平速度为45r/min,压轮转速为4.0r/min,压轮压力为17mpa),得配方颗粒。
48.实施例6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人参叶药材进行净制,除去杂质,得净药材,将净药材切制成短节,得人参叶饮片;s2、取100g上述人参叶饮片用水煎煮法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水的用量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1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20min,滤过,得第一滤液;第二次提取水的用量也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1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20min,滤过,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在60℃、-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49.将上述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人参叶配方颗粒,其中,辅料为糊精,其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12.0%,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在进风温度为170℃,出风温度为8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辅料糊精进行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水平速度为40r/min,压轮转速为4.0r/min,压轮压力为13mpa),得配方颗粒。
50.实施例7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人参叶药材进行净制,除去杂质,得净药材,将净药材切制成短节,得人参叶饮片;s2、取100g上述人参叶饮片用水煎煮法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水的用量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1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20min,滤过,得第一滤液;第二次提取水的用量也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1倍,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120min,滤过,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在60℃、-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05的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51.将上述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人参叶配方颗粒,其中,辅料为糊精,其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18.3%,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在进风温度为170℃,出风温度为8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辅料糊精进行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水平速度为35r/min,压轮转速为3.5r/min,压轮压力为17mpa),得配方颗粒。
52.实施例8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得到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53.将上述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人参叶配方颗粒,其中,辅料为糊精,其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19%,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在进风温度为170℃,出风温度为8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辅料糊精进行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水平速度为40r/min,压轮转速为3.5r/min,压轮压力为15mpa),得配方颗粒。
54.实施例9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得到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55.将上述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人参叶配方颗粒,其中,辅料为糊精,其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1%,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在进风温度为170℃,出风温度为8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辅料糊精进行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水平速度为40r/min,压轮转速为3.5r/min,压轮压力为15mpa),得配方颗粒。
56.实施例10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得到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57.将上述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人参叶配方颗粒,其中,辅料
为糊精,其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10%,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取上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在进风温度为170℃,出风温度为80℃的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辅料糊精进行干法制粒(干法制粒的条件为:水平速度为40r/min,压轮转速为3.5r/min,压轮压力为15mpa),得配方颗粒。
58.对比例1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人参叶药材进行净制,除去杂质,得净药材,将净药材切制成短节,得人参叶饮片;s2、取100g上述人参叶饮片用水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水的用量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4倍,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煎煮提取60分钟,煎煮液用300目滤布滤过,得第一滤液;第二次提取水的用量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2倍,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煎煮提取40分钟,煎煮液用300目滤布滤过,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在60℃、-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59.对比例2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人参叶药材进行净制,除去杂质,得净药材,将净药材切制成短节,得人参叶饮片;s2、取100g上述人参叶饮片用水提取两次,第一次提取水的用量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0倍,浸泡30分钟,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煎煮提取60分钟,煎煮液用300目滤布滤过,得第一滤液;第二次提取水的用量为人参叶饮片重量的8倍,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煎煮提取40分钟,煎煮液用300目滤布滤过,得第二滤液,合并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得提取液,在60℃、-0.09mpa条件下,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即得人参叶提取物。
60.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参叶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的特性,下面分别取实施例1、实施例2与对比例1、对比例2制备的人参叶提取液,测定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含量,计算转移率,并浓缩干燥,称重,计算出膏率,结果如表1所示。
61.由表中数据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无需浸泡,直接提取,通过控制提取用水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协同提高了出膏率和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转移率。对比例1中通过增加浸泡工序,并增加提取用水量,虽然使出膏率有所提升,但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转移率偏低,且用水量的增加会加重后续的浓缩工作。对比例2中虽然增加了浸泡处理,但提取用水量偏少,出膏率和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转移率明显降低。
62.同时,称取人参叶饮片三批,每批10kg,分别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6和实施例7中的
制备方法生产配方颗粒,测定干膏粉的出膏率以及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转移率,并计算配方颗粒的颗粒收率,结果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计算配方颗粒的颗粒收率,结果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
63.由表中数据可知,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在干燥过程中损失较少,干膏粉中活性成分含量较高,1g干膏粉中含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总量为69.3mg~73.8mg,干法制粒颗粒收率稳定。
64.进一步地,取3批人参叶分别按照实施例8、实施例9和实施例10中的制备方法进行中试验证(验证一、验证二和验证三),测定同批次浸膏、中间体(干膏粉)、配方颗粒成品的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含量,计算转移率,明确相关物质的量值传递过程(即质量传递性),结果如表4所示。
65.此外,将三批中试验证(验证一、验证二和验证三)中各环节的参数数据进行计算和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
66.由表中数据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参叶提取物与人参叶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生产工艺各环节稳定,三批平均出膏率为30.0%,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平均转移率为69.8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在浓缩、干燥以及制粒过程中损失较少,有效提高了人参皂苷的利用率,保证配方颗粒产品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保证药物的功效。
67.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参叶配方颗粒的质量检测方法的特性,下面通过实施例做进一步的举例说明。
68.实施例11一种人参叶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5mg人参皂苷rg1和0.5mg人参皂苷re的混合溶液,即得参照物溶液;s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配方颗粒,研细,精密称定1.0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水25ml,超声处理使溶解,摇匀,精密量取10ml,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1.5cm,柱高为15cm),以50ml的水洗脱,弃去水液,再用80ml的20%乙醇洗脱,弃去20%乙醇洗脱液,继用80ml的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解,并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s3: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至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建立特征
图谱,其中,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的色谱条件满足: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长为250mm,内径为4.6mm,粒度为5μm;色谱柱柱温:30℃;检测波长:203nm;流动相: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流动相流速:1.0ml/min;进样量:5μl;流动相按下表6进行梯度洗脱。
69.本实施例提供的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还适用于对人参叶药材、人参叶饮片、人参叶标准汤剂以及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提取物干膏粉进行质量控制,参照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对应制备人参叶药材、人参叶饮片、人参叶标准汤剂以及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提取物干膏粉的供试品溶液,并采用上述的色谱条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70.基于上述的人参叶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本实施例还进行了如下的方法学考察,具体包括:1、特征图谱的建立1.1 特征峰的标定采用上述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以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为对照品制备参照物溶液,对34批人参叶标准汤剂供试品色谱峰进行了测定,结果34批供试品中均呈现出9个特征峰,其中峰3(s)与对照品参照物峰保留时间相一致,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s1~s34为34批供试品)。同时,按上述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以上述中试验证中的三批配方颗粒验证一(批号:201201)、验证二(批号:210101)和验证三(批号:210102)为供试品制备供试品溶液,进行色谱峰测定,结果供试品特征图谱中呈现9个特征峰,其中峰3(s)与对照品参照物峰保留时间相一致,结果图2所示,其中,s1为对照品、s2为供试品(批号:201201)、s3为供试品(批号:210101)和s4为供试品(批号:210102)。人参叶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均显示相同的9个共有特征峰,说明9个特征峰均能从人参叶饮片稳定转移到人参叶配方颗粒中,因此选择上述9个共有峰作为人参叶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特征峰,并以峰3(人参皂苷re)为参照峰进
行标准研究。
71.1.2对照图谱的建立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系统,将上述三个个批次的人参叶配方颗粒特征图谱进行匹配,以3号峰人参皂苷re为参照峰,生成对照图谱,建立人参叶配方颗粒对照特征图谱(如图3所示),9个特征峰中:峰2为人参皂苷rg1、峰3(s)为人参皂苷re、峰4为人参皂苷rb1、峰6为人参皂苷rc、峰7为人参皂苷rb2以及峰8为人参皂苷rd。
72.1.3相对保留时间的计算以人参皂苷re为参照峰,计算三批配方颗粒供试品中其它特征峰与参照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结果见下表7所示。
73.基于上述相对保留时间结果,规定人参叶配方颗粒特征图谱标准为:供试品特征图谱中应有9个特征峰,其中峰3与相应对照品参照物峰保留时间相同,以人参皂苷re参照物峰相应的峰为s峰,计算其他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其相对保留时间应在规定值的
±
10%之内,规定值为0.62(峰1)、0.96(峰2)、1.00(峰3)、1.71(峰4)、1.74(峰5)、1.75(峰6)、1.78(峰7)、1.92(峰8)、1.95(峰9)。
74.1.4特征相关性研究将上述三批中试验证的同批次药材、饮片、浸膏、中间体(干膏粉)和配方颗粒作为供试品,采用上述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中的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依法测定,结果人参叶药材、饮片、浸膏、中间体(干膏粉)、人参叶配方颗粒的色谱图在相应位置均有相同的色谱峰),并能够得到指认,说明相关性良好,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r为对照图谱、s2为药材-01、s3为药材-02、s4为药材-03、s5为饮片-01、s6为饮片-02、s7为饮片-03、s8为浸膏-01、s9为浸膏-02、s10为浸膏-03、s11为中间体-01、s12为中间体-02、s13中间体-03、s14为成品-01、s15为成品-02和s16为成品-03)。
75.2、方法学的验证2.1专属性试验与整体性考察为考察辅料是否有干扰,按处方比例称取辅料同法制成阴性样品,并按照供试品的处理方法制备缺人参叶的阴性样品溶液进样,结果辅料无干扰(如图5)。同时也对供试品整体性进行了考察,结果基本满足了信息量最大的原则。
76.2.2仪器精密度试验取上述的验证一(批号:201201)配方颗粒,混匀,研细,取约1.0g,精密称定,按上述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操作,连续进样6针,计算各特征峰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测定结果见表8,结果表明,rsd《2.0%,仪器精密度良好。
77.2.3 稳定性试验取上述的验证一(批号:201201)配方颗粒,混匀,研细,取约1.0g,精密称定,按上述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操作,供试品溶液分别在制备后放置0、2、4、8、12、24、36小时进样测定,计算各特征峰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测定结果见表9,结果表明,rsd《2.0%,供试品溶液在36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78.2.4重复性试验取上述的验证一(批号:201201)配方颗粒,混匀,研细,取约1.0g,(共6份),精密称定,按上述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操作,计算各特征峰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结果见表10,结果表明,rsd《2.0%,说明本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79.2.5耐用性试验考察了三种不同流速、三种不同的柱温、三种不同序列号的色谱柱对本色谱条件的耐用性,计算各特征峰与s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三种不同流速的测定结果见表11和图6,三种不同的柱温的测定结果见表12和图7,三种不同序列号的色谱柱的测定结果见表13和图8所示,结果表明不同流速、不同柱温、不同序列号的色谱柱耐用性良好。所示,结果表明不同流速、不同柱温、不同序列号的色谱柱耐用性良好。所示,结果表明不同流速、不同柱温、不同序列号的色谱柱耐用性良好。
80.实施例12
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5mg人参皂苷rg1和0.5mg人参皂苷re的混合溶液,即得参照物溶液;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配方颗粒,研细,精密称定0.3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20min,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3)取上述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至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中,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的色谱条件满足: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柱长为250mm,内径为4.6mm,粒度为5μm;色谱柱柱温:30℃;检测波长:203nm;流动相:体积比为20:80的乙腈-0.05%磷酸溶液;流动相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
81.基于上述的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本实施例还进行了如下的方法学验证,具体包括:1、方法学考察1.1专属性试验人参叶配方颗粒中含有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为考察辅料是否干扰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测定,按处方比例称取辅料同法制成阴性样品,并按照供试品的制备方法制备缺人参叶的阴性样品溶液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表明,阴性溶液色谱中在与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相应的保留时间没有色谱峰(如图9所示),表明辅料对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测定无干扰,以本法同时测定本品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含量具有专属性。
82.1.2峰纯度检查取上述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采用上述色谱条件以pda检测器进行全波长检测,计算峰纯度,结果样品色谱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位置上未检测到杂质峰,与对照品无差异(参见图10),说明在该色谱条件下,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色谱峰纯度符合要求。
83.1.3线性关系的考察分别精密吸取浓度为0.2498mg/ml的人参皂苷rg1对照品溶液2μl、5μl、10μl、20μl,浓度为1.2488mg/ml的人参皂苷rg1对照品溶液5μl、10μl与浓度为0.4031mg/ml的人参皂苷re对照品溶液2μl、5μl、10μl、20μl,浓度为1.3437mg/ml的人参皂苷re对照品溶液10μl、15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测定结果见表14。
84.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进样量在0.4996μg~12.488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71133.5460x-2932.2495,r=0.9998;人参皂苷re进样量在0.8062μg~20.1555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324176.6550x-40944.8062,r=1.0000。
85.1.4仪器精密度试验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批号:110703-201933)13.35mg,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1.2469mg/ml的人参皂苷rg1对照品贮备液,精密称取人参皂苷re对照品(批号:110754-202028)13.27mg,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浓度为1.2461mg/ml的人参皂苷re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贮备液人参皂苷rg11ml和人参皂苷re2ml,置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人参皂苷rg1浓度为0.2494mg/ml、人参皂苷re浓度为0.4984mg/ml的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测定结果见表15。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86.1.5重复性试验取上述验证一(批号:201201)配方颗粒适量,研细,取约0.3g(共6份),精密称定,按上述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操作。结果见表16。结果表明,rsd《1.5%,说明本方法的重复性良好。
87.1.6稳定性试验取上述验证一(批号:201201)配方颗粒适量,研细,取约0.3g,精密称定,按上述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操作,供试品溶液分别在制备后放置0、2、4、8、12、24小时进样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7。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性良好。
88.1.7准确度试验采用加样回收试验,取同一批样品9份,分为三组,按照低、中、高3个浓度即0.5:1、1:1、1.5:1加入对照品进行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8。由试验结果可见:rg1平均回收率为98.36%(n=9),rsd为1.16%,re平均回收率为100.53%(n=9),rsd为2.20%,表明本方法的准确度良好。
89.1.8耐用性试验进一步地考察不同色谱柱、不同柱温、不同流速、不同流动相比例对本色谱条件的耐用性,结果见表19及图11至14。
90.结果表明,各个条件下测定结果基本一致,rsd%《3.0%,色谱图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峰型尖锐、对称,分离度良好,表明本方法对不同色谱柱、不同柱温、不同流速、不同流动相比例耐用性良好。
91.以上的研究结果实验表明,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强,稳定性、重复性、准确度等均符合规定,且色谱条件的耐用性较好,故此液相色谱条件可以用于人参叶配方颗粒中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含量测定。
92.2、样品含量测定按上述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操作,测定三批配方颗粒验证一(批号:201201)、验证二(批号:210101)和验证三(批号:210102)样品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含量,结果见表20。
93.结果显示,三批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含量测定结果为61.8mg/g~66.9mg/g;转移率为63.00%~77.70%。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配方颗粒制备方法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人参叶饮片中的活性成分,提高人参叶总皂苷的利用率,也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以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的含量对人参叶配方颗粒质量进行检测,可以有效评价人参叶配方颗粒的质量。
9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取人参叶药材进行净制、切制,得人参叶饮片;s2、将所述人参叶饮片用水煎煮法提取两次,每次提取水的用量均为所述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0~12倍,每次提取温度均为80~100℃,每次提取时间均为110~130min,滤过,合并滤液,得提取液,减压浓缩得人参叶提取物浸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提取水的用量均为所述人参叶饮片重量的11倍,每次提取温度均为100℃,每次提取时间均为120min。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在50~60℃下的相对密度为1.05~1.15。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减压浓缩的温度为50~60℃,真空度为-0.08~-0.1mpa。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人参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制得的人参叶提取物。6.一种人参叶配方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方颗粒含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人参叶提取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7.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参叶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所述人参叶提取物浸膏,于300目滤网过滤,喷雾干燥,得干膏粉,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进行干法制粒。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参叶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糊精、β-环糊精或可溶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参叶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加入量为配方颗粒质量的1%~25%。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参叶配方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60~180℃,出风温度为75~85℃。11.一种人参叶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水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梯度洗脱程序包括:0-10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16%

23%,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84%

77%;10-20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23%,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77%;20-30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23%

28%,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77%

72%;30-35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28%

35%,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72%

85%;35-55min,流动相a的体积百分比为35%

40%,流动相b的体积百分比为65%

60%,柱温为25~35℃,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0.7~0.9ml/min,进样量为5μl。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5mg人参皂苷rg1和0.5mg人参皂苷re的混合溶液,即得参照物溶液;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取配方颗粒,研细,精密称定1.0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水25ml,超声处理使溶解,摇匀,精密量取10ml,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以50ml的水洗脱,弃去水液,再用80ml的20%乙醇洗脱,弃去20%乙醇洗脱液,继用80ml的6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使溶
解,并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13.一种人参叶配方颗粒的特征图谱,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图谱由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构建方法得到,所述特征图谱包括9个特征峰,以峰3为参照峰s峰,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峰1为0.62、峰2为0.96、峰3为1.00、峰4为1.68、峰5为1.71、峰6为1.72、峰7为1.75、峰8为1.89以及峰9为1.92,其中,峰2为人参皂苷rg1、峰3为人参皂苷re、峰4为人参皂苷rb1、峰6为人参皂苷rc、峰7为人参皂苷rb2以及峰8为人参皂苷rd,各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在规定值的
±
10%之内。14.一种人参叶配方颗粒中人参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体积比为19~21:79~81的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柱温为20~30℃,检测波长为203nm,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0.8~1.2ml/min。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取人参皂苷rg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25mg人参皂苷rg1和0.5mg人参皂苷re的混合溶液,即得参照物溶液;所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取配方颗粒,研细,精密称定0.3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min,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人参叶提取物与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测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人参叶饮片用水煎煮法提取两次,得人参叶提取物,喷雾干燥加入辅料制得配方颗粒。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使人参叶提取物浸膏的出膏率高达25.0%~33.0%,浸膏中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的平均转移率可达73.59%,且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e在提取、浓缩、干燥及制粒过程中损失较少,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人参叶饮片中的活性成分,提高人参叶总皂苷的利用率。叶总皂苷的利用率。叶总皂苷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贾振华 杨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7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