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微针及其制备方法、生物传感器装置与流程
未命名
09-24
阅读:78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入式微针及其制备方法、生物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2.植入式微针传感器一般植入人体皮肤,用于实时监测人体的一些体征指标。
3.微针传感器的外形呈微针形状,其用于植入人体皮肤以监测人体的体征指标。而为了提高微针传感器在植入人体后的舒适性,通过选用质地柔软且易于弯曲的高长径比的细小的微针传感器。该结构虽然确保了长期植入微针传感器的舒适性,但是也会导致单独的微针传感器无法直接植入人体皮肤内,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半壁硬针辅助微针传感器植入的方式,半壁硬针可以带着微针传感器共同植入在人体皮肤内,待植入完成之后再对半壁硬针进行回收处理。为了辅助微针传感器植入人体,不仅需要设计半壁硬针和微针传感器的弹入装置,还需要设计复杂的回收装置,以将半壁硬针从人体皮肤内抽出回收,导致佩戴装置整体结构复杂,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式微针及其制备方法、生物传感器装置,壳体在植入人体皮肤后可以溶解,因此无需再对壳体进行回收处理。
5.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式微针,包括传感微针和壳体,传感微针位于壳体内,壳体可被植入人体内且被人体溶解,传感微针用于监测人体的体征指标。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壳体的材质为透明质酸、海藻酸钠、聚乳酸、聚(乳酸-丙氨酸)共聚物和聚(乳酸-赖氨酸)中的任意一种。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壳体包括针头和针体,针头连接在针体的一端,针体具有第一容纳腔和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敞口,敞口位于针体背离针头的另一端,传感微针经敞口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传感微针与第一容纳腔相匹配,传感微针的外侧壁与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抵接;
9.针头内具有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与第一容纳腔连通,传感微针部分位于第二容纳腔内;
10.传感微针与第二容纳腔相匹配,传感微针的外侧壁与第二容纳腔的内侧壁抵接。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针头呈锥状,针体呈柱状。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针头的顶角为15度~30度,针头的高度为0.5mm~2mm。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与针体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50μm~200μm。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传感微针为电化学传感微
针或光学传感微针。
15.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传感器装置,包括传感单元和上述内容中的植入式微针,传感单元与植入式微针中的微针电连接。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生物传感装置,传感单元包括传输组件和通过传输组件依次电连接的接收组件、处理组件、发射组件;
17.接收组件与传感微针电连接,接收组件用于通过传感微针接收人体的体征指标,并将体征指标传递至处理组件,处理组件用于分析处理体征指标,发射组件向移动终端发送处理组件分析处理后的体征指标。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生物传感装置,还包括弹出结构,弹出结构用于将植入式微针植入人体内。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生物传感装置,弹出结构包括弹射腔体、弹性件和抵接件,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弹射腔体的内底壁,弹性件背离弹射腔体的另一端与抵接件连接,抵接件套设在弹射腔体内部,抵接件的侧壁与弹射腔体的内侧壁抵接。
20.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式微针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内容中的植入式微针,包括:
21.将传感微针放入模具中;
22.在模具中成型壳体。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的制备方法,在模具中成型壳体包括:
24.将热塑性塑料熔融注塑到模具的型腔中,以包裹传感微针;
25.将模具进行冷却,使热塑性塑料凝固,以成型壳体。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的制备方法,在模具中成型壳体包括:
27.配制透明质酸溶液或海藻酸钠溶液;
28.将透明质酸溶液或海藻酸钠溶液注入模具中;
29.将模具进行干燥,使透明质酸溶液或海藻酸钠溶液凝固,以成型壳体。
30.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式微针及其制备方法、生物传感器装置,壳体具有足够的硬度,可以刺破皮肤,有效的解决了因传感微针柔软弯曲而无法直接穿透人体皮肤的问题;通过采用具有可溶解性和生物安全性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壳体,使得壳体在植入人体皮肤后可以被人体溶解,且溶解后不影响传感器性能,从而避免影响传感微针的响应时间和传感精度。另外,由于本技术提供的壳体在植入人体皮肤后能够被人体溶解,无需对壳体进行回收处理,因此植入式传感微针在佩戴时可以仅使用弹出装置,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额外使用回收装置,使得整体装置简单;并且由于不需要使用回收装置,因此植入式传感微针不需要预留孔,无孔结构可以更加有效阻止水、细菌、异物等进入人体皮肤伤口处,极大降低了伤口感染的几率。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
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的示意图;
33.图2为图1的剖面视图;
34.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植入式微针的示意图;
35.图4为图3的剖面视图;
36.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生物传感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弹出结构与植入式微针的连接示意图;
38.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弹出结构与植入式微针的分离示意图;
39.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的制备方法步骤图。
40.附图标记说明:
41.10-植入式微针;
42.20-生物传感器装置;
43.110-传感微针;
44.120-壳体;
45.121-针头;122-针体;
46.210-传感单元;
47.211-接收组件;212-处理组件;213-发射组件;
48.220-弹出结构;
49.221-弹射腔体;222-弹性件;223-抵接件;
50.a-针头的顶角;
51.h-针头的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5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5.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
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56.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维护工具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维护工具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57.植入式微针传感器一般植入人体皮肤,用于实时监测人体内的一些体征指标。微针传感器的外形呈微针形状,其用于植入人体皮肤,以监测人体的体征指标。而为了提高微针传感器在植入人体后的舒适性,通过选用质地柔软且易于弯曲的高长径比的细小的微针传感器,其中微针传感器的横截面尺寸(指微针传感器的横截面上任意两点之间最大距离)一般为0.2mm~0.5mm,微针传感器的长径比(指微针传感器的长度和微针的直径之比)一般大于10,常见的微针传感器一般采用聚合物材料制成。由于微针传感器具有高长径比及细小尺寸的特点,使得微针传感器植入人体皮肤后柔软且易于弯曲,确保了长期植入佩戴时的舒适性。
58.但同时,由于微针传感器柔软且易于弯曲,无法直接植入人体皮肤,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半壁硬针辅助微针传感器植入的方式,半壁硬针可以带着微针传感器共同植入在人体皮肤内,待植入完成之后再对半壁硬针进行回收处理。为了辅助微针传感器植入人体,不仅需要设计半壁硬针和微针传感器的弹入装置,还需要设计复杂的回收装置,以将半壁硬针从人体皮肤内抽出回收,导致佩戴装置整体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另外,半壁硬针在使用过程中会容易使用户产生恐惧心理,导致用户出现头晕目眩等晕针症状。
59.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植入式微针及其制备方法、生物传感器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植入式微针中的壳体在植入人体皮肤后可以溶解,因此无需再对壳体进行回收处理。
60.实施例
6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面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植入式微针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面视图。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植入式微针10包括传感微针110和壳体120,传感微针110位于壳体120内,壳体120可被植入人体内且被人体溶解,传感微针110用于监测人体的体征指标。
62.传感微针110采用微细加工工艺制作而成,传感微针110的尺寸为毫米级别,外形呈针状的结构。传感微针110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生物医学测量系统、药物传输系统及微量采样分析系统等。传感微针110具有精确、无痛、高效以及便利等优点。在具体实现时,可以将传感微针110植入在人体皮肤内部,用于监测人体的各项体征指标。
63.由于具有高长径比和细小尺寸的特点,传感微针110质地柔软且极易弯曲,这样,可以提高传感微针110植入人体皮肤后的舒适性,但同时,由于传感微针110的自身强度较低,导致传感微针110无法直接植入人体皮肤内,需要借助一些强度较高的辅助装置,因此,在本技术中通过提供一种壳体120,可以辅助传感微针110植入人体皮肤内。
64.具体的,可以将传感微针110设置在壳体120的内部,壳体120的强度远高于传感微针110的强度,且壳体120的强度足够穿透人体皮肤,这样,通过壳体120可以将传感微针110植入在人体皮肤内。
65.壳体120的制作材料需要同时满足可溶解性和生物安全性。一般采用通过fda、
cfda认证的材料,以使壳体120的降解物对人体无害。例如透明质酸、海藻酸钠、聚乳酸、聚(乳酸-丙氨酸)共聚物、聚(乳酸-赖氨酸)等。这样,使得壳体120在植入人体皮肤后可以快速被人体溶解,从而避免影响传感微针110的响应时间和传感精度;同时,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作的壳体120可以有效阻止水、细菌或异物等进入皮肤伤口处,极大降低导致伤口感染的几率,有效防止炎症的产生。
66.本技术提供一种植入式微针10,壳体120具有足够的硬度,可以刺破皮肤,有效的解决了因传感微针110柔软弯曲而无法直接穿透人体皮肤的问题;通过采用具有可溶解性和生物安全性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壳体120,使得壳体120在植入人体皮肤后可以被人体溶解,且溶解后不影响传感器性能,从而避免影响传感微针110的响应时间和传感精度;另外,由于壳体120在植入人体皮肤后能够被人体溶解,无需对壳体120进行回收处理,因此植入式微针10在佩戴时可以仅使用弹出装置,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额外使用回收装置,使得整体装置简单;并且由于不需要使用回收装置,因此植入式微针10不需要预留孔,无孔结构可以更加有效阻止水、细菌、异物等进入人体皮肤伤口处,极大降低了伤口感染的几率。
67.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3所示,壳体120包括针头121和针体122,针头121连接在针体122的一端,针体122具有第一容纳腔(图中未标识)和与第一容纳腔连通的敞口(图中未标识),敞口位于针体122背离针头121的另一端,传感微针110经敞口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传感微针110与第一容纳腔相匹配,传感微针110的外侧壁与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抵接。
68.针头121和针体12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中空结构,第一容纳腔的大小和形状与传感微针110相匹配。第一容纳腔的轴线与针体122的轴线重合,且第一容纳腔的横截面形状与敞口的形状相一致,例如可以为圆形状或棱形状,对此,本技术不作具体限定。可以将传感微针110经敞口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且传感微针110的外侧壁与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为紧密贴合的状态,这样,以使壳体120能够完全将传感微针110包裹在其内部,通过壳体120的包裹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传感微针110的强度。
69.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3所示,针头121内具有第二容纳腔(图中未标识),第二容纳腔与第一容纳腔连通,传感微针110部分位于第二容纳腔内。传感微针110与第二容纳腔相匹配,传感微针110的外侧壁与第二容纳腔的内侧壁抵接。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针头121上设置第二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一容纳腔连通且第二容纳腔的截面形状与第一容纳腔的截面形状相一致。这样,传感微针110可以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共同形成的空间内,这样,可以有效节约壳体120的制作材料,同时可以减小壳体120的形状和体积。
71.请继续参见图1-图4所示,针头121呈锥状,针体122呈柱状。
7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壳体120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顺利穿透人体皮肤,可以将针头121的形状设计为锥形结构,这样,可以减小针头121与人体皮肤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针头121的强度。其中锥形结构可以为圆锥结构或棱锥结构。相应的,可以将针体122的形状设计为柱状结构,柱状结构可以为圆柱结构或棱柱结构。这样就使得壳体120的外形可以为锥形针头和柱形针体的组合结构,例如,壳体120的外形可以为图1和图2所示的圆柱针体加圆锥针头的组合结构,也可以为图3和图4所示的四棱柱针体加四棱锥针头的组合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对壳体120的外形结构不作具体限定。
73.请继续参见图1所示,针头121的顶角为15度~30度,针头121的高度为0.5mm~
2mm。
74.在本实施例中,针头121的顶角为针头121沿壳体120轴向的截面三角形的顶角,如图1所示,定义顶角为a,则顶角的大小范围为:15度≤a≤30度。如果顶角太小,针头121容易弯折断裂,如果顶角太大,不利于针头121植入人体皮肤,因此将顶角的大小范围设定在15度~30度之间。另外,定义针头121的高度为h,将针头121的高度的大小范围设定为:0.5mm≤h≤2mm,这样,可以使针头121具有较高的强度,且易于植入人体皮肤。
75.请继续参见图2和图4所示,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与针体122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50μm~200μm。
76.具体地,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与针体122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大小即为第一容纳腔的侧壁厚度,将厚度的范围设定在50μm~200μm之间,可以使针体122具有足够大的力学强度。以便于针体122能够较为稳固的植入人体皮肤。对此,本技术不作具体限定,但对于厚度的具体大小需要根据应用和所选可溶性材料的性质而定,例如,材料的力学强度越低,所需可溶性材料厚度越高,反之亦然。
77.在一些实施例中,传感微针110为电化学传感微针或光学传感微针。具体的,电化学传感微针可以采用电化学原理来测量人体内的体征指标,例如,通过电化学传感微针测量人体内血液的电阻变化以得出一些相关的体征指标。光学传感微针可以采用光学原理来测量人体内的体征指标,例如,通过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变化得出一些相关的体征指标。
78.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生物传感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生物传感器装置20,包括传感单元210和上述内容中的植入式微针10,传感单元210与植入式微针10中的传感微针110电连接。传感单元210包括传输组件(图中未标识)和通过传输组件依次电连接的接收组件211、处理组件212、发射组件213;接收组件211与传感微针110电连接,接收组件211用于通过传感微针110接收人体的体征指标,并将体征指标传递至处理组件212,处理组件212用于分析处理体征指标,发射组件213向移动终端发送处理组件212分析处理后的体征指标。
79.请继续参见图1和图5所示,传感单元210连接在传感微针110背离针头121的一端,且传感单元210与传感微针110电连接。这样,当传感微针110植入人体皮肤之后,传感单元210则贴附在人体皮肤表面上,传感微针110监测到的人体的体征指标可以传递至传感单元210,体征指标在经过传感单元210进行分析处理后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上。
80.其中,传感单元210中的接收组件211与传感微针110相互连接,接收组件211可以接收人体的体征指标,并且可以将体征指标传递至处理组件212,处理组件212在接收到体征指标之后即刻进行分析处理,并且可以将处理后的体征指标传递至发射组件213,并最终由发射组件213将处理后的体征指标发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上,以便用户能够读取了解相关的指标信息。
81.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弹出结构与植入式微针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弹出结构与植入式微针的分离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生物传感器装置20还包括弹出结构220,弹出结构220用于将植入式微针10植入人体内。弹出结构220包括弹射腔体221、弹性件222和抵接件223,弹性件2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弹射腔体221的内底壁,弹性件222背离弹射腔体221的另一端与抵接件223连接,抵接件223套设在弹射腔体221内部,抵接件223的侧壁与弹射腔体221的内侧壁抵接。
82.具体的,弹出结构220可以用于将植入式微针10植入在人体皮肤内。弹出结构220可以包括弹射腔体221、弹性件222和抵接件223,弹性件2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弹射腔体221的内底壁上,弹性件2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抵接件223上,抵接件223经弹射腔体221的开口套设在弹射腔体221内,抵接件223背离弹性件222的一侧表面用于抵接植入式微针10,弹性件222可以驱动抵接件223沿着弹射腔体221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使抵接件223将植入式微针10弹出植入至人体皮肤内。
83.在具体实现时,如图6所示,首先,将植入式微针10经弹射腔体221的开口套设在弹射腔体221内,植入式微针10上背离传感微针110的一侧表面与抵接件223抵接。其次,持续推动植入式微针10朝向弹性件222移动,以使弹性件222处于压缩状态。最后,将弹射腔体221的开口对准人体皮肤,并释放弹性件222,使得弹性件222推动抵接件223移动,以使植入式微针10从弹射腔体221内弹出并植入在人体皮肤内。
84.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的制备方法步骤图。如图1和图8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植入式微针10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内容中的植入式微针10,具体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5.s101、将传感微针110放入模具中。
86.s102、在模具中成型壳体120。
87.其中,在模具中具有型腔,型腔的形状与壳体120的形状相匹配。
88.在模具中成型壳体包括:将热塑性塑料熔融注塑到模具的型腔中,以包裹传感微针110。具体步骤为:
89.首先将传感微针110放置在模具上的型腔内;接着将热塑性塑料熔融注塑到模具的型腔中“包裹”好传感微针110;最后在经过保压冷却后取出即可得到植入式微针10。
90.在模具中成型壳体包括:配制透明质酸溶液或海藻酸钠溶液;将透明质酸溶液或海藻酸钠溶液注入模具中。具体步骤为:
91.首先配制一定浓度的高分子溶液,例如:透明质酸溶液或海藻酸钠溶液,其中高分子溶液的浓度范围可以为:1wt%~50wt%;接着通过静置或者负压下排除高分子溶液中的气泡后,并将溶液注入已经放入传感微针110的成型模具内;最后在经过室温干燥,脱模取出即可得到植入式微针10。
9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植入式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微针和壳体,所述传感微针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可被植入人体内且被人体溶解,所述传感微针用于监测人体的体征指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质为透明质酸、海藻酸钠、聚乳酸、聚(乳酸-丙氨酸)共聚物和聚(乳酸-赖氨酸)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入式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针头和针体,所述针头连接在所述针体的一端,所述针体具有第一容纳腔和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敞口,所述敞口位于所述针体背离所述针头的另一端,所述传感微针经所述敞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入式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微针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匹配,所述传感微针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抵接;所述针头内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传感微针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传感微针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相匹配,所述传感微针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侧壁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式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呈锥状,所述针体呈柱状。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式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顶角为15度~30度,所述针头的高度为0.5mm~2mm。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入式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与所述针体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为50μm~200μm。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微针为电化学传感微针或光学传感微针。9.一种生物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单元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微针,所述传感单元与所述植入式微针中的传感微针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单元包括传输组件和通过所述传输组件依次电连接的接收组件、处理组件、发射组件;所述接收组件与所述传感微针电连接,所述接收组件用于通过所述传感微针接收人体的体征指标,并将所述体征指标传递至所述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用于分析处理所述体征指标,所述发射组件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处理组件分析处理后的所述体征指标。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物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出结构,所述弹出结构用于将所述植入式微针植入人体内。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生物传感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结构包括弹射腔体、弹性件和抵接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弹射腔体的内底壁,所述弹性件背离所述弹射腔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抵接件连接,所述抵接件套设在所述弹射腔体内部,所述抵接件的侧壁与所述弹射腔体的内侧壁抵接。13.一种植入式微针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植入式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传感微针放入模具中;在所述模具中成型所述壳体。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植入式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所述模具中成型所述壳体包括:将热塑性塑料熔融注塑到所述模具的型腔中,以包裹所述传感微针;将所述模具进行冷却,使所述热塑性塑料凝固,以成型所述壳体。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植入式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模具中成型所述壳体包括:配制透明质酸溶液或海藻酸钠溶液;将所述透明质酸溶液或所述海藻酸钠溶液注入所述模具中;将所述模具进行干燥,使所述透明质酸溶液或所述海藻酸钠溶液凝固,以成型所述壳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式微针及其制备方法、生物传感器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植入式微针,包括传感微针和壳体,传感微针位于壳体内,壳体可被植入人体内且被人体溶解,传感微针用于监测人体的体征指标。本发明提供的壳体在植入人体皮肤后可以溶解,因此无需再对壳体进行回收处理。处理。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汪远 柏志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微纳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7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发光模块与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中S蛋白含量的检测方法与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