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及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24
阅读:61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通信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通讯技术得发展,显示设备的功能也在不断优化;显示设备中的应用具有用户使用状态的历史记录功能,例如培训学习、视频播放等都具有保存历史记录的功能。3.在一些显示设备的应用使用中,当用户需要定位应用的使用记录时,需要用户逐步选择到单元,才能通过服务器提供的历史记录对单元快速定位;以培训学习应用为例,用户开启应用后,响应用户操作,显示第一课程的章节列表,需要在用户选择到第三章节的第二知识(单元)后,通过服务器提供的历史记录定位到第二知识的具体的学习内容,如果用户想查看课程或者章节等模块在上一次的使用状态时,无法在显示页面展示给用户,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可提升用户操作显示设备的用户体验。5.第一方面,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6.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其中,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存储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7.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显示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8.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9.第二方面,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其中,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存储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11.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显示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12.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1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其中,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通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可以基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中的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后,可以根据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显示器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以及在当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本技术实施例在每次应用开启后,可显示应用中不同模块的不同使用状态,针对不同模块在上一次使用后的本地缓存数据呈现不同的显示状态,改善应用中对模块的使用状态的显示,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15.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16.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17.图3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300的硬件配置框图;18.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软件配置图;19.图5a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与服务器的一种交互时序图;20.图5b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与服务器的一种交互时序图;21.图6a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一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2.图6b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二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3.图6c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三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4.图6d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四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5.图6e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五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6.图6f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六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7.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下的时序图;28.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下的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29.为使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30.基于本技术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虽然本技术中公开内容按照示范性一个或几个实例来介绍,但应理解,可以就这些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完整技术方案。31.应当理解,本技术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能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图示或描述中给出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32.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33.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可通过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如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不使用上述的智能设备或控制设备接收指令,而是通过触摸或者手势等接收用户的控制。37.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装置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38.如图1所示,还示出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通过多种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39.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电视、智能电视、激光投影设备、显示器(monitor)、电子白板(electronicbulletinboard)、电子桌面(electronictable)等,图2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40.如图2,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用户接口中的至少一种。41.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ram,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42.显示器260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控制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43.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44.通信器22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有线以太网模块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芯片或近场通信协议芯片,以及红外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20与控制装置100或服务器400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45.用户接口,可用于接收控制装置100(如:红外遥控器等)的控制信号。46.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例如,检测器230包括光接收器,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强度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图像采集器,如摄像头,可以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场景、用户的属性或用户交互手势,再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声音采集器,如麦克风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47.外部装置接口2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分量)、复合视频输入接口(cvbs)、usb输入接口(usb)、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的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48.调谐解调器2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epg数据信号。49.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50.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6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51.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unit,gpu),ramrandomaccessmemory,ram),rom(read-only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52.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0053]“用户界面”,是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user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0054]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图3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又一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0055]如图3所示,显示设备300包括: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310、存储器320、显示器330、摄像头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370、控制器380、蓝牙模块381、以及电源390等部件。[0056]rf电路31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控制器380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0057]存储器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控制器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显示设备3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320存储有使得显示设备30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技术中存储器3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代码。[0058]显示器3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显示设备3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显示器330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设备300正面的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0059]显示器330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显示设备30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interface,gui)。具体地,显示器330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设备300正面的显示屏。其中,显示屏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器330可以用于显示本技术中所述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0060]其中,触摸屏可以覆盖在显示屏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与显示屏集成而实现显示设备3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本技术中显示器330可以显示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操作步骤。[0061]音频电路360、扬声器361、麦克风362可提供用户与显示设备3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3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61,由扬声器3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显示设备30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3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3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32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技术中麦克风36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0062]控制器380是显示设备3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数据,执行显示设备3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3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控制器380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在控制器380中。本技术中控制器380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界面显示及触控响应,以及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处理方法。[0063]显示设备300还与服务器通过多种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3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可以向显示设备3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0064]图4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中软件配置图,如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applications)层(简称“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framework)层(简称“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runtime)和系统库层(简称“系统运行库层”),以及内核层。[0065]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窗口(window)程序、系统设置程序或时钟程序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在具体实施时,应用程序层中的应用程序包不限于以上举例。[0066]框架层为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应用程序框架层相当于一个处理中心,这个中心决定让应用层中的应用程序做出动作。应用程序通过api接口,可在执行中访问系统中的资源和取得系统的服务。[0067]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管理器(managers),内容提供者(contentprovider)等,其中管理器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活动管理器(activitymanager)用与和系统中正在运行的所有活动进行交互;位置管理器(locationmanager)用于给系统服务或应用提供了系统位置服务的访问;文件包管理器(packagemanager)用于检索当前安装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包相关的各种信息;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manager)用于控制通知消息的显示和清除;窗口管理器(windowmanager)用于管理用户界面上的包括图标、窗口、工具栏、壁纸和桌面部件。[0068]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管理器用于管理各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以及通常的导航回退功能,比如控制应用程序的退出、打开、后退等。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所有的窗口程序,比如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控制显示窗口变化(例如将显示窗口缩小显示、抖动显示、扭曲变形显示等)等。[0069]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运行库层为上层即框架层提供支撑,当框架层被使用时,安卓操作系统会运行系统运行库层中包含的c/c++库以实现框架层要实现的功能。[0070]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如图4所示,内核层至少包含以下驱动中的至少一种:音频驱动、显示驱动、蓝牙驱动、摄像头驱动、wifi驱动、usb驱动、hdmi驱动、传感器驱动(如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及电源驱动等。[0071]为了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图5a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与服务器的一种交互时序图,图5b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与服务器的另一种交互时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用于显示不同应用的用户界面。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可通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中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另外,在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后,可根据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显示器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以及在当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0072]为了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技术方案进一步理解,以下结合一些实施例和附图对显示设备的时序图以及时序图的各步骤的进行详细说明。[0073]s110、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0074]在一些实施例种,状态缓存数据可存储在显示设备的存储器,当接收到应用的启动指令后,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中读取状态缓存数据。[0075]可以理解的是,状态缓存数据可以是以缓存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显示设备的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是显示设备的硬盘,通过异步读取的方式从缓存文件中的状态缓存数据获取到;当应用程序结束后,且应用程序被重启时仍可以获取的缓存文件中状态缓存数据。[0076]在一些实施例种,状态缓存数据可存储在服务器的缓存文件,当接收到应用的启动指令后,从服务器的缓存文件中读取状态缓存数据,当应用程序结束后,且应用程序被重启时仍可以从服务器端获取的缓存文件中的状态缓存数据。[0077]可以理解的时,状态缓存数据是通过服务器存储时,可以实现不同用户设备之间共享该状态缓存数据,进一步提申请用户的体验。[0078]例如,第一时间时,用户a通过手机使用应用x;在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在第一时间之后,且在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用户a没有在任何显示设备中使用应用x)时,用户a通过平板电脑使用应用x,此时,可以根据第一时间更新的状态缓存数据,在平板电脑的应用x中体现使用记录。[0079]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存文件的内容可以是以双向链表结构的存储的,它的每个数据结点中都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直接后继和直接前驱。所以,从双向链表中的任意一个结点开始,都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它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0080]s120、基于状态缓存数据在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0081]应当理解的时,当应用程序开启后,会在显示设备中为该应用分配内存,通过将获取的缓存状态数据在该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0082]应用的内存占用空间小、且为应用开辟的内容空间可以灵活配置,通过内存记录本地缓存数据,降低用户动态数据构成的使用记录对服务器的依赖,节约服务器资源。[0083]应当说明的是,无论是缓存文件、状态缓存数据还是本地缓存数据,都是用于记录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使用状态可以包括该模块的开启状态和该模块的关闭状态,这里的使用状态不同于我们日常用于记录观看进度、阅读进度等历史数据。[0084]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模块下包括单元,各个模块(第二级模块)还可以组合成为更大的模块(第一级模块),第一级模块是第二级模块的上层概念,无论是第二级模块还是第一级模块,都可以适用于本技术实施例中模块的概念。[0085]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地缓存数据中每条使用记录包括标识符和模块数据;其中,标识符包括模块信息,这里的模块信息可以是模块本身信息,也可以是模块的所属信息,可以实现从内存的本地缓存数据中直接读取到模块的使用状态,提高数据处理性能,且不影响模块的使用状态数据的展示效率。[0086]当所述模块信息是模块本身信息时,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包括该模块的所有数据;当所述模块信息是模块所属信息时,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包括多有模块的数据。[0087]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符还可以包括应用的用户信息,通过用户信息和模块信息结果,当用户在应用中存在多个用户账号,或者是在不同显示设备的终端登录相同用户账号或不同用户账号时,可通过该标识符快读定位到所需的数据。[0088]可以理解的是,标识符中会有一些参数设置,表1为标识符的一些示例性参数说明,表2为使用记录的一些示例性参数说明,具体如下:[0089]表1:标识符数据说明[0090]标识符名称说明例如uid用户编号10023、20021mid模块所属编号1、2[0091]表2:使用记录数据说明[0092]使用记录名称说明例如t标识符100231、100232、200211、200212v模块数据001、005[0093]以培训学习应用为例,图6a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一显示界面的示意图;此时,第一显示界面打开某一课程的详情页面(模块所在页面),显示该课程的章节列表,相关技术中,无论用户是第几次打开该应用的,在该课程的详情页面均显示图6a所示的页面。[0094]s130、基于本地缓存数据,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0095]在每一次应用开启后,会根据获得的本地缓存数据,来显示应用中对应的模块状态,便于用户在模块所在页面的了解到各模块在上一次使用状态。[0096]若步骤130中的模块是该应用的第一级模块,即应用开启后则显示的模块,则在应用开启进入到第一级模块所在页面;在第一级模块所在页面,基于本地缓存数据,显示应用中第一级模块的使用状态。[0097]若步骤130中的模块是该应用的第二级模块,在第二级模块的上级还存在第一级模块,即应用开启先进入第一级模块所在页面,通过用户在第一级模块所在页面输入的第一级模块选择指令进入相应的第二级模块,在第二级模块所在页面,基于本地缓存数据,显示应用中第二级模块的使用状态。[0098]以培训学习应用为例,当缓存文件的状态缓存数据包括第一课程的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和第三课程的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时,需要说明的是状态缓存数据中没有记录的课程即不存在之前的使用记录;用户在显示设备中开启应用后,在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状态缓存数据,且本地状态缓存数据基于状态缓存数据生成,包括第一课程的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和第三课程的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0099]若用户进入第一课程后,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为展开;图6b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二显示界面的示意图,此时,第二显示界面显示用户进入第一课程后第二章节的内容是展开的,这里需要说明图6b中的章节对应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模块。[0100]若用户进入第二课程后,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为展开。[010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培训学习应用中的课程内容可以通过服务器获取,即当用户打开课程列表页面时,应用向服务器发送课程列表数据请求,服务器收到课程列表数据请求后返回相应的课程列表数据,用户打开第一课程的详情页面是,应用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课程的章节数据请求,服务器收到第一课程的章节数据请求后返回相应的章节数据,课程数据可以包括课程介绍、课程章节、以及章节对应的知识列表,以及各知识的学习记录;在章节数据显示结合服务器返回的章节数据以及本地缓存数据中的章节使用状态进行显示,其中,服务器返回的章节数据与本地缓存数据中的章节使用状态不同。[010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次应用开启后,此时获得本地缓存数据可能为空,导致对应的模块无使用状态,此时可以设置第一次应用开启后,展开第一模块,或者所有的模块均为折叠状态。[0103]s140、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0104]在模块显示界面下,用户对模块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时,会更新本地缓存数据,其中,在更新本地缓存数据中,会基于预设淘汰机制,预设淘汰机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最近最久未使用(leastrecentlyused,lru)、最近最不经常使用(leastfrequentlyused、lfu)和先进先出(firstinfirstout,fifo)。[0105]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淘汰机制还可以时上述两种的结合,例如,自适应缓存替换(adaptivereplacementcache,arc)结合了lru与lfu,获得可用缓存的最佳使用;还有2q(twoqueues)有两个缓存队列,一个是fifo队列,一个是lru队列。[0106]在一些实施例中,无论预设淘汰机制是什么,当本地缓存数据达到缓存最大数量(即预设阈值)后,会自动清除缓存,从而可以避免缓存无限积累。[0107]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下的时序图,如图7所示,在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下,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从图7中显示,在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下的处理过程在显示设备端完成,不存在显示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降低关于用户动态数据构成的使用记录对服务器的依赖,节约服务器资源。包括如下过程:[0108]s1401、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确定开启操作指令对应的第一标识。[0109]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标识包括开启操作指令对应的模块所属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确定第一标识,便于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判定是否存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0110]s1402、当本地缓存数据中不存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时,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预设淘汰机制,增加第一使用记录,第一使用记录是根据第一标识和模块确定的。[0111]为应用开辟的内存控件有限,可以通过预设阈值显示内存中使用记录的条数,在满足预设阈值,且不存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时,通过第一使用记录替换其他已有的使用记录,至于时替换哪一条已有的使用记录,需要根据预设淘汰机制来确定。[0112]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阈值可以基于用户操作频率、显示设备的存储空间大小等参考数据进行调节。对于预设阈值的调节方法可以将所需的参考数据上传至服务器,通过计算确定预设阈值,本技术实施例中对于预设阈值的计算过程不做限定。[011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等于预设阈值时,删除本地缓存数据中的第三使用记录,以及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增加第一使用记录,其中,已有的使用记录包括第三使用记录。[0114]删除本地缓存数据中的第三使用记录,对于第三使用记录的确定需要基于预设淘汰机制,也就是说需要根据预设淘汰机制确定第三使用记录。[0115]例如,若基于lfu淘汰机制,增加第一使用记录时,需要把使用频率最小的使用记录数据(即第三使用记录)置换出去,将第一使用记录插入到本地缓存数据的头结点,第一使用记录是根据第一标识和模块确定的。[0116]又例如,若基于lru淘汰机制,增加第一使用记录时,需要把最长时间未被访问的使用记录数据(即第三使用记录)置换出去。[011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小于预设阈值时,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增加第一使用记录。[0118]应当说明的通过预设阈值的显示,使用记录的条数仅存在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不会存在使用记录的条数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0119]s1403、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时,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第一使用记录。[0120]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一标识,基于模块开启对应的模块数据更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0121]更新第一使用记录,可以是更新第一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此时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一标识,也就是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一标识这个标识符以及这个标识符对应的使用记录,更新第一使用记录也就是更新该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0122]同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第一使用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位置信息。[0123]例如,若基于lfu淘汰机制,更新第一使用记录时,通过第一使用记录的使用频率确定第一使用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的位置。[0124]又例如,若基于lru淘汰机制,更新第一使用记录时,通过第一使用记录被访问时间确定第一使用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的位置。[0125]继续以上述的培训学习应用为例,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包括第一课程的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和第三课程的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这里的使用状态仅针对于章节展开的使用状态,也就是说章节闭合下的使用记录不作为使用状态数据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0126]在本次应用开启后,用户展开(即开启)了第一课程的第三章节和第四章节,以及展开了第四课程的第三章节,此时,判断第一课程对应的标识符是否存在本地缓存数据中,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一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已存在,根据用户展开第三章节和第四章节的操作,将对应的第三章节和第四章节的模块数据增加在该条使用记录中;判断第四课程对应的标识符是否存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同时需要判断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是否小于预设阈值,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四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不存在,且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小于预设阈值时,将第四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增加在本地缓存数据中;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四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不存在,且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等于预设阈值时,将第四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替换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0127]当下一次应用开启后,进入第一课程后,图6c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三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c所示,会展开第二章节、第三章节以及第四章节的知识内容;进入第三课程后,会展开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知识内容;进入第四课程后,图6d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四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d所示,会展开第三章节的知识内容。[0128]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下的时序图,如图8所示,在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下,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从图8中显示,在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下的处理过程在显示设备端完成,不存在显示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降低关于用户动态数据构成的使用记录对服务器的依赖,节约服务器资源。包括如下过程:[0129]s1404、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确定关闭操作指令对应的第二标识。[0130]应当理解的是,第二标识包括关闭操作指令对应的模块所属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确定第二标识,便于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判定是否存在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0131]s1405、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时,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预设淘汰机制,删除第二使用记录,或修改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0132]若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当检测到模块被关闭时,则需要通过删除该第二使用记录,或修改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来实现本地缓存数据的更新。[0133]应当理解的是,若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对应的模块之一被关闭,此时仅删除第二使用记录中的对应模块数据,也就是说修改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若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中所有的模块均被关闭,此时删除第二使用记录。[0134]此时,无论采用的预设淘汰机制是什么,都可以通过查找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对其或者其中的模块数据进行部分删除。[0135]当第二使用记录执行修改操作,则基于预设淘汰机制重新确定第二使用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位置信息。[013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本地缓存数据中不存在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时,本地缓存数据不做更新。[0137]继续以上述的培训学习应用为例,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包括第一课程的第二章节、第三章节以及第四章节的使用状态、第三课程的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以及第四课程的第三章节的使用状态,这里的使用状态仅针对于章节展开的使用状态,也就是说章节闭合下的使用记录不作为使用状态数据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0138]在本次应用开启后,用户折叠(即关闭)了第一课程的第三章节,折叠了第三课程的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以及折叠了第五课程的第一章节;此时,判断第一课程对应的标识符是否存在本地缓存数据中,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一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已存在,根据用户折叠第一课程的第三章节的操作,将对应第三章节的模块数据从该条使用记录中删除,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重新确定该使用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位置信息;判断第三课程对应的标识符是否存在本地缓存数据中,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三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已存在,且该条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对应的模块均被折叠,此时将该使用记录从本地缓存数据中删除;判断第五课程对应的标识符是否存在本地缓存数据中,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五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不存在,此时不更新本地缓存数据。[0139]当下一次应用开启后,进入第一课程后,图6e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五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e所示,会展开第二章节和第四章节的知识内容;进入第三课程后,图6f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六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f所示,所有章节均折叠显示。[0140]s150、响应于用户对模块中单元输入的操作指令,获取或更新服务器缓存数据。[0141]对于模块中单元的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其对应的数据均通过服务器进行交互。[0142]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通过http请求,向服务器上报单元的历史数据,这里的历史数据可以包括观看进度、学习进度、阅读进度等等,服务器返回历史数据的记录结果,其中,这些历史数据在服务器保存,对于服务器历史数据保存的方式,本技术实施例不做限制。[0143]当用户输入退出单元所在页面的操作指令后,应用显示模块所在页面。[0144]继续以上述的培训学习应用为例,用户学习第一课程第三章节的知识内容(单元),此时用于在知识内容页面的所有操作,可通过服务器进行历史数据的记录,此时,应用内存中对应的本地缓存数据不做任何更新。[0145]s160、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退出模块所在页面的操作指令,基于本地缓存数据更新状态缓存数据。[0146]用户退出模块所在页面,可以理解为退出模块所在页面,返回包括模块的更大模块所在页面的触发过程,基于本地缓存数据更新状态缓存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本地缓存数据是本次启动应用后基于用户对模块的操作更新后的本地缓存数据,更新状态缓存数据可以存储在显示设备的存储器中,也可以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存储。[0147]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所在页面可以是页面形式显示,也可以是窗口形式显示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模块所在页面不做限制。[0148]上述以培训学习应用为例应用在显示设备300上。应当理解的事,在显示设备200上的应用,同样可以适用上述使用记录的显示方法,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显示设备不做限定,是应用在各显示设备上应用的动态使用记录的显示,在显示设备端占用设备缓存(存储器)上较小的控件,实现对应用中使用记录的灵活配置,且降低对服务器端的数据依赖,改善应用中对模块的使用状态显示,提升用户体验。[014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可通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可以基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中的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后,可以根据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显示器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以及在当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本技术实施例在每次应用开启后,可显示应用中不同模块的不同使用状态,针对不同模块在上一次使用后的本地缓存数据呈现不同的显示状态,改善应用中对模块的使用状态的显示,提升用户体验。[0150]基于上述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其中,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控制器被配置为:[0151]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其中,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存储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显示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中单元输入的操作指令,获取或更新服务器缓存数据;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退出所述模块所在页面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更新所述状态缓存数据。[015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可通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可以基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中的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后,可以根据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显示器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以及在当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本技术实施例在每次应用开启后,可显示应用中不同模块的不同使用状态,针对不同模块在上一次使用后的本地缓存数据呈现不同的显示状态,改善应用中对模块的使用状态的显示,提升用户体验。[01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0154]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其中,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存储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显示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中单元输入的操作指令,获取或更新服务器缓存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退出所述模块所在页面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更新所述状态缓存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在所述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的步骤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确定所述开启操作指令对应的第一标识;当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时,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所述预设淘汰机制,增加第一使用记录,所述第一使用记录是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模块确定的;当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使用记录时,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所述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第一使用记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更新所述第一使用记录时,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更新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位置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加所述第一使用记录时,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等于预设阈值时,删除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的第三使用记录,以及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增加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其中,所述已有的使用记录包括所述第三使用记录;当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小于预设阈值时,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增加所述第一使用记录。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在所述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的步骤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确定所述关闭操作指令对应的第二标识;
当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时,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所述预设淘汰机制,删除所述第二使用记录,或修改所述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的每条使用记录包括标识符和模块数据;其中,所述标识符是基于所述应用的用户信息和模块信息确定的。9.一种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其中,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存储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显示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中单元输入的操作指令,获取或更新服务器缓存数据;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退出所述模块所在页面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更新所述状态缓存数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其中,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通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可以基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中的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后,可以根据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显示器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以及在当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在每次应用开启后,可显示应用中不同模块的不同使用状态,针对不同模块在上一次使用后的本地缓存数据呈现不同的显示状态,改善应用中对模块的使用状态的显示,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贾富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1
技术公布日:2023/9/22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及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通讯技术得发展,显示设备的功能也在不断优化;显示设备中的应用具有用户使用状态的历史记录功能,例如培训学习、视频播放等都具有保存历史记录的功能。3.在一些显示设备的应用使用中,当用户需要定位应用的使用记录时,需要用户逐步选择到单元,才能通过服务器提供的历史记录对单元快速定位;以培训学习应用为例,用户开启应用后,响应用户操作,显示第一课程的章节列表,需要在用户选择到第三章节的第二知识(单元)后,通过服务器提供的历史记录定位到第二知识的具体的学习内容,如果用户想查看课程或者章节等模块在上一次的使用状态时,无法在显示页面展示给用户,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可提升用户操作显示设备的用户体验。5.第一方面,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6.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其中,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存储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7.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显示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8.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9.第二方面,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0.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其中,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存储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11.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显示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12.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1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及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其中,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通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可以基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中的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后,可以根据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显示器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以及在当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本技术实施例在每次应用开启后,可显示应用中不同模块的不同使用状态,针对不同模块在上一次使用后的本地缓存数据呈现不同的显示状态,改善应用中对模块的使用状态的显示,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15.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16.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200的硬件配置框图;17.图3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300的硬件配置框图;18.图4示出了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软件配置图;19.图5a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与服务器的一种交互时序图;20.图5b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与服务器的一种交互时序图;21.图6a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一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2.图6b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二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3.图6c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三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4.图6d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四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5.图6e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五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6.图6f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六显示界面的示意图;27.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下的时序图;28.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下的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29.为使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30.基于本技术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虽然本技术中公开内容按照示范性一个或几个实例来介绍,但应理解,可以就这些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完整技术方案。31.应当理解,本技术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能够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图示或描述中给出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32.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33.图1为根据实施例中显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操作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可通过控制装置100操作显示设备2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遥控器和显示设备的通信包括红外协议通信或蓝牙协议通信,及其他短距离通信方式,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来控制显示设备200。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上按键、语音输入、控制面板输入等输入用户指令,来控制显示设备2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智能设备(如移动终端、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以控制显示设备200。例如,使用在智能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控制显示设备2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可以不使用上述的智能设备或控制设备接收指令,而是通过触摸或者手势等接收用户的控制。37.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还可以采用除了控制装置100和智能设备之外的方式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内部配置的获取语音指令的模块直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也可以通过显示设备200设备外部设置的语音控制装置来接收用户的语音指令控制。38.如图1所示,还示出显示设备200还与服务器400通过多种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2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400可以向显示设备2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服务器400可以是一个集群,也可以是多个集群,可以包括一类或多类服务器。39.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电视、智能电视、激光投影设备、显示器(monitor)、电子白板(electronicbulletinboard)、电子桌面(electronictable)等,图2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40.如图2,显示设备200包括调谐解调器210、通信器220、检测器230、外部装置接口240、控制器250、显示器260、音频输出接口270、存储器、供电电源、用户接口中的至少一种。41.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处理器,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ram,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42.显示器260包括用于呈现画面的显示屏组件,以及驱动图像显示的驱动组件,用于接收源自控制器输出的图像信号,进行显示视频内容、图像内容以及菜单操控界面的组件以及用户操控ui界面。43.显示器260可为液晶显示器、oled显示器、以及投影显示器,还可以为一种投影装置和投影屏幕。44.通信器220是用于根据各种通信协议类型与外部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组件。例如:通信器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有线以太网模块等其他网络通信协议芯片或近场通信协议芯片,以及红外接收器中的至少一种。显示设备200可以通过通信器220与控制装置100或服务器400建立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发送和接收。45.用户接口,可用于接收控制装置100(如:红外遥控器等)的控制信号。46.检测器230用于采集外部环境或与外部交互的信号。例如,检测器230包括光接收器,用于采集环境光线强度的传感器;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图像采集器,如摄像头,可以用于采集外部环境场景、用户的属性或用户交互手势,再或者,检测器230包括声音采集器,如麦克风等,用于接收外部声音。47.外部装置接口24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高清多媒体接口(hdmi)、模拟或数据高清分量输入接口(分量)、复合视频输入接口(cvbs)、usb输入接口(usb)、rgb端口等任一个或多个接口。也可以是上述多个接口形成的复合性的输入/输出接口。48.调谐解调器210通过有线或无线接收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及从多个无线或有线广播电视信号中解调出音视频信号,如以及epg数据信号。49.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250和调谐解调器210可以位于不同的分体设备中,即调谐解调器210也可在控制器250所在的主体设备的外置设备中,如外置机顶盒等。50.控制器250,通过存储在存储器上中各种软件控制程序,来控制显示设备的工作和响应用户的操作。控制器250控制显示设备200的整体操作。例如:响应于接收到用于选择在显示器260上显示ui对象的用户命令,控制器250便可以执行与由用户命令选择的对象有关的操作。51.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视频处理器,音频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unit,gpu),ramrandomaccessmemory,ram),rom(read-onlymemory,rom),用于输入/输出的第一接口至第n接口,通信总线(bus)等中的至少一种。52.用户可在显示器260上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图形用户界面(gui)接收用户输入命令。或者,用户可通过输入特定的声音或手势进行输入用户命令,则用户输入接口通过传感器识别出声音或手势,来接收用户输入命令。[0053]“用户界面”,是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介质接口,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用户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用户界面常用的表现形式是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userinterface,gui),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用户界面。它可以是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中显示的一个图标、窗口、控件等界面元素,其中控件可以包括图标、按钮、菜单、选项卡、文本框、对话框、状态栏、导航栏、widget等可视的界面元素。[0054]显示设备可以具有多种实施形式,例如,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图3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又一显示设备的硬件配置框图。[0055]如图3所示,显示设备300包括: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310、存储器320、显示器330、摄像头340、传感器350、音频电路360、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370、控制器380、蓝牙模块381、以及电源390等部件。[0056]rf电路31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控制器380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0057]存储器3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控制器3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32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显示设备3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3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320存储有使得显示设备30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技术中存储器3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代码。[0058]显示器3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显示设备3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显示器330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设备300正面的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0059]显示器330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显示设备30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userinterface,gui)。具体地,显示器330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设备300正面的显示屏。其中,显示屏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器330可以用于显示本技术中所述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0060]其中,触摸屏可以覆盖在显示屏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与显示屏集成而实现显示设备3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本技术中显示器330可以显示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操作步骤。[0061]音频电路360、扬声器361、麦克风362可提供用户与显示设备3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3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361,由扬声器3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显示设备30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3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3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3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32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技术中麦克风36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0062]控制器380是显示设备3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320内的数据,执行显示设备3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3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控制器380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在控制器380中。本技术中控制器380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界面显示及触控响应,以及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处理方法。[0063]显示设备300还与服务器通过多种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可允许显示设备300通过局域网(lan)、无线局域网(wlan)和其他网络进行通信连接。服务器可以向显示设备300提供各种内容和互动。[0064]图4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中软件配置图,如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applications)层(简称“应用层”),应用程序框架(applicationframework)层(简称“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runtime)和系统库层(简称“系统运行库层”),以及内核层。[0065]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层中运行有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窗口(window)程序、系统设置程序或时钟程序等;也可以是第三方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程序。在具体实施时,应用程序层中的应用程序包不限于以上举例。[0066]框架层为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应用程序框架层相当于一个处理中心,这个中心决定让应用层中的应用程序做出动作。应用程序通过api接口,可在执行中访问系统中的资源和取得系统的服务。[0067]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管理器(managers),内容提供者(contentprovider)等,其中管理器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活动管理器(activitymanager)用与和系统中正在运行的所有活动进行交互;位置管理器(locationmanager)用于给系统服务或应用提供了系统位置服务的访问;文件包管理器(packagemanager)用于检索当前安装在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包相关的各种信息;通知管理器(notificationmanager)用于控制通知消息的显示和清除;窗口管理器(windowmanager)用于管理用户界面上的包括图标、窗口、工具栏、壁纸和桌面部件。[0068]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管理器用于管理各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以及通常的导航回退功能,比如控制应用程序的退出、打开、后退等。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所有的窗口程序,比如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控制显示窗口变化(例如将显示窗口缩小显示、抖动显示、扭曲变形显示等)等。[0069]在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运行库层为上层即框架层提供支撑,当框架层被使用时,安卓操作系统会运行系统运行库层中包含的c/c++库以实现框架层要实现的功能。[0070]在一些实施例中,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如图4所示,内核层至少包含以下驱动中的至少一种:音频驱动、显示驱动、蓝牙驱动、摄像头驱动、wifi驱动、usb驱动、hdmi驱动、传感器驱动(如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及电源驱动等。[0071]为了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图5a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与服务器的一种交互时序图,图5b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与服务器的另一种交互时序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用于显示不同应用的用户界面。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可通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中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另外,在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后,可根据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显示器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以及在当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0072]为了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技术方案进一步理解,以下结合一些实施例和附图对显示设备的时序图以及时序图的各步骤的进行详细说明。[0073]s110、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0074]在一些实施例种,状态缓存数据可存储在显示设备的存储器,当接收到应用的启动指令后,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中读取状态缓存数据。[0075]可以理解的是,状态缓存数据可以是以缓存文件的形式存储在显示设备的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是显示设备的硬盘,通过异步读取的方式从缓存文件中的状态缓存数据获取到;当应用程序结束后,且应用程序被重启时仍可以获取的缓存文件中状态缓存数据。[0076]在一些实施例种,状态缓存数据可存储在服务器的缓存文件,当接收到应用的启动指令后,从服务器的缓存文件中读取状态缓存数据,当应用程序结束后,且应用程序被重启时仍可以从服务器端获取的缓存文件中的状态缓存数据。[0077]可以理解的时,状态缓存数据是通过服务器存储时,可以实现不同用户设备之间共享该状态缓存数据,进一步提申请用户的体验。[0078]例如,第一时间时,用户a通过手机使用应用x;在第二时间(第二时间在第一时间之后,且在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之间用户a没有在任何显示设备中使用应用x)时,用户a通过平板电脑使用应用x,此时,可以根据第一时间更新的状态缓存数据,在平板电脑的应用x中体现使用记录。[0079]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存文件的内容可以是以双向链表结构的存储的,它的每个数据结点中都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直接后继和直接前驱。所以,从双向链表中的任意一个结点开始,都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它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0080]s120、基于状态缓存数据在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0081]应当理解的时,当应用程序开启后,会在显示设备中为该应用分配内存,通过将获取的缓存状态数据在该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0082]应用的内存占用空间小、且为应用开辟的内容空间可以灵活配置,通过内存记录本地缓存数据,降低用户动态数据构成的使用记录对服务器的依赖,节约服务器资源。[0083]应当说明的是,无论是缓存文件、状态缓存数据还是本地缓存数据,都是用于记录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使用状态可以包括该模块的开启状态和该模块的关闭状态,这里的使用状态不同于我们日常用于记录观看进度、阅读进度等历史数据。[0084]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模块下包括单元,各个模块(第二级模块)还可以组合成为更大的模块(第一级模块),第一级模块是第二级模块的上层概念,无论是第二级模块还是第一级模块,都可以适用于本技术实施例中模块的概念。[0085]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地缓存数据中每条使用记录包括标识符和模块数据;其中,标识符包括模块信息,这里的模块信息可以是模块本身信息,也可以是模块的所属信息,可以实现从内存的本地缓存数据中直接读取到模块的使用状态,提高数据处理性能,且不影响模块的使用状态数据的展示效率。[0086]当所述模块信息是模块本身信息时,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包括该模块的所有数据;当所述模块信息是模块所属信息时,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包括多有模块的数据。[0087]在一些实施例中,标识符还可以包括应用的用户信息,通过用户信息和模块信息结果,当用户在应用中存在多个用户账号,或者是在不同显示设备的终端登录相同用户账号或不同用户账号时,可通过该标识符快读定位到所需的数据。[0088]可以理解的是,标识符中会有一些参数设置,表1为标识符的一些示例性参数说明,表2为使用记录的一些示例性参数说明,具体如下:[0089]表1:标识符数据说明[0090]标识符名称说明例如uid用户编号10023、20021mid模块所属编号1、2[0091]表2:使用记录数据说明[0092]使用记录名称说明例如t标识符100231、100232、200211、200212v模块数据001、005[0093]以培训学习应用为例,图6a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一显示界面的示意图;此时,第一显示界面打开某一课程的详情页面(模块所在页面),显示该课程的章节列表,相关技术中,无论用户是第几次打开该应用的,在该课程的详情页面均显示图6a所示的页面。[0094]s130、基于本地缓存数据,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0095]在每一次应用开启后,会根据获得的本地缓存数据,来显示应用中对应的模块状态,便于用户在模块所在页面的了解到各模块在上一次使用状态。[0096]若步骤130中的模块是该应用的第一级模块,即应用开启后则显示的模块,则在应用开启进入到第一级模块所在页面;在第一级模块所在页面,基于本地缓存数据,显示应用中第一级模块的使用状态。[0097]若步骤130中的模块是该应用的第二级模块,在第二级模块的上级还存在第一级模块,即应用开启先进入第一级模块所在页面,通过用户在第一级模块所在页面输入的第一级模块选择指令进入相应的第二级模块,在第二级模块所在页面,基于本地缓存数据,显示应用中第二级模块的使用状态。[0098]以培训学习应用为例,当缓存文件的状态缓存数据包括第一课程的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和第三课程的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时,需要说明的是状态缓存数据中没有记录的课程即不存在之前的使用记录;用户在显示设备中开启应用后,在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状态缓存数据,且本地状态缓存数据基于状态缓存数据生成,包括第一课程的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和第三课程的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0099]若用户进入第一课程后,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为展开;图6b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二显示界面的示意图,此时,第二显示界面显示用户进入第一课程后第二章节的内容是展开的,这里需要说明图6b中的章节对应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模块。[0100]若用户进入第二课程后,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为展开。[010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培训学习应用中的课程内容可以通过服务器获取,即当用户打开课程列表页面时,应用向服务器发送课程列表数据请求,服务器收到课程列表数据请求后返回相应的课程列表数据,用户打开第一课程的详情页面是,应用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课程的章节数据请求,服务器收到第一课程的章节数据请求后返回相应的章节数据,课程数据可以包括课程介绍、课程章节、以及章节对应的知识列表,以及各知识的学习记录;在章节数据显示结合服务器返回的章节数据以及本地缓存数据中的章节使用状态进行显示,其中,服务器返回的章节数据与本地缓存数据中的章节使用状态不同。[010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次应用开启后,此时获得本地缓存数据可能为空,导致对应的模块无使用状态,此时可以设置第一次应用开启后,展开第一模块,或者所有的模块均为折叠状态。[0103]s140、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0104]在模块显示界面下,用户对模块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时,会更新本地缓存数据,其中,在更新本地缓存数据中,会基于预设淘汰机制,预设淘汰机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最近最久未使用(leastrecentlyused,lru)、最近最不经常使用(leastfrequentlyused、lfu)和先进先出(firstinfirstout,fifo)。[0105]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淘汰机制还可以时上述两种的结合,例如,自适应缓存替换(adaptivereplacementcache,arc)结合了lru与lfu,获得可用缓存的最佳使用;还有2q(twoqueues)有两个缓存队列,一个是fifo队列,一个是lru队列。[0106]在一些实施例中,无论预设淘汰机制是什么,当本地缓存数据达到缓存最大数量(即预设阈值)后,会自动清除缓存,从而可以避免缓存无限积累。[0107]图7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下的时序图,如图7所示,在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下,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从图7中显示,在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下的处理过程在显示设备端完成,不存在显示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降低关于用户动态数据构成的使用记录对服务器的依赖,节约服务器资源。包括如下过程:[0108]s1401、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确定开启操作指令对应的第一标识。[0109]应当理解的是,第一标识包括开启操作指令对应的模块所属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确定第一标识,便于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判定是否存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0110]s1402、当本地缓存数据中不存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时,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预设淘汰机制,增加第一使用记录,第一使用记录是根据第一标识和模块确定的。[0111]为应用开辟的内存控件有限,可以通过预设阈值显示内存中使用记录的条数,在满足预设阈值,且不存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时,通过第一使用记录替换其他已有的使用记录,至于时替换哪一条已有的使用记录,需要根据预设淘汰机制来确定。[0112]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阈值可以基于用户操作频率、显示设备的存储空间大小等参考数据进行调节。对于预设阈值的调节方法可以将所需的参考数据上传至服务器,通过计算确定预设阈值,本技术实施例中对于预设阈值的计算过程不做限定。[011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等于预设阈值时,删除本地缓存数据中的第三使用记录,以及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增加第一使用记录,其中,已有的使用记录包括第三使用记录。[0114]删除本地缓存数据中的第三使用记录,对于第三使用记录的确定需要基于预设淘汰机制,也就是说需要根据预设淘汰机制确定第三使用记录。[0115]例如,若基于lfu淘汰机制,增加第一使用记录时,需要把使用频率最小的使用记录数据(即第三使用记录)置换出去,将第一使用记录插入到本地缓存数据的头结点,第一使用记录是根据第一标识和模块确定的。[0116]又例如,若基于lru淘汰机制,增加第一使用记录时,需要把最长时间未被访问的使用记录数据(即第三使用记录)置换出去。[011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小于预设阈值时,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增加第一使用记录。[0118]应当说明的通过预设阈值的显示,使用记录的条数仅存在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不会存在使用记录的条数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0119]s1403、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时,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第一使用记录。[0120]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一标识,基于模块开启对应的模块数据更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0121]更新第一使用记录,可以是更新第一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此时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一标识,也就是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一标识这个标识符以及这个标识符对应的使用记录,更新第一使用记录也就是更新该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0122]同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第一使用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位置信息。[0123]例如,若基于lfu淘汰机制,更新第一使用记录时,通过第一使用记录的使用频率确定第一使用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的位置。[0124]又例如,若基于lru淘汰机制,更新第一使用记录时,通过第一使用记录被访问时间确定第一使用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的位置。[0125]继续以上述的培训学习应用为例,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包括第一课程的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和第三课程的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这里的使用状态仅针对于章节展开的使用状态,也就是说章节闭合下的使用记录不作为使用状态数据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0126]在本次应用开启后,用户展开(即开启)了第一课程的第三章节和第四章节,以及展开了第四课程的第三章节,此时,判断第一课程对应的标识符是否存在本地缓存数据中,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一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已存在,根据用户展开第三章节和第四章节的操作,将对应的第三章节和第四章节的模块数据增加在该条使用记录中;判断第四课程对应的标识符是否存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同时需要判断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是否小于预设阈值,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四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不存在,且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小于预设阈值时,将第四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增加在本地缓存数据中;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四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不存在,且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等于预设阈值时,将第四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替换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0127]当下一次应用开启后,进入第一课程后,图6c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三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c所示,会展开第二章节、第三章节以及第四章节的知识内容;进入第三课程后,会展开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知识内容;进入第四课程后,图6d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四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d所示,会展开第三章节的知识内容。[0128]图8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下的时序图,如图8所示,在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下,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从图8中显示,在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下的处理过程在显示设备端完成,不存在显示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降低关于用户动态数据构成的使用记录对服务器的依赖,节约服务器资源。包括如下过程:[0129]s1404、响应于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确定关闭操作指令对应的第二标识。[0130]应当理解的是,第二标识包括关闭操作指令对应的模块所属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确定第二标识,便于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判定是否存在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0131]s1405、当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时,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预设淘汰机制,删除第二使用记录,或修改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0132]若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当检测到模块被关闭时,则需要通过删除该第二使用记录,或修改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来实现本地缓存数据的更新。[0133]应当理解的是,若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对应的模块之一被关闭,此时仅删除第二使用记录中的对应模块数据,也就是说修改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若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中所有的模块均被关闭,此时删除第二使用记录。[0134]此时,无论采用的预设淘汰机制是什么,都可以通过查找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对其或者其中的模块数据进行部分删除。[0135]当第二使用记录执行修改操作,则基于预设淘汰机制重新确定第二使用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位置信息。[013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本地缓存数据中不存在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时,本地缓存数据不做更新。[0137]继续以上述的培训学习应用为例,在本地缓存数据中包括第一课程的第二章节、第三章节以及第四章节的使用状态、第三课程的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的使用状态,以及第四课程的第三章节的使用状态,这里的使用状态仅针对于章节展开的使用状态,也就是说章节闭合下的使用记录不作为使用状态数据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0138]在本次应用开启后,用户折叠(即关闭)了第一课程的第三章节,折叠了第三课程的第一章节和第二章节,以及折叠了第五课程的第一章节;此时,判断第一课程对应的标识符是否存在本地缓存数据中,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一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已存在,根据用户折叠第一课程的第三章节的操作,将对应第三章节的模块数据从该条使用记录中删除,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重新确定该使用记录在本地缓存数据中位置信息;判断第三课程对应的标识符是否存在本地缓存数据中,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三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已存在,且该条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对应的模块均被折叠,此时将该使用记录从本地缓存数据中删除;判断第五课程对应的标识符是否存在本地缓存数据中,通过比对标识符可以确定第五课程对应的使用记录不存在,此时不更新本地缓存数据。[0139]当下一次应用开启后,进入第一课程后,图6e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五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e所示,会展开第二章节和第四章节的知识内容;进入第三课程后,图6f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培训学习应用第六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f所示,所有章节均折叠显示。[0140]s150、响应于用户对模块中单元输入的操作指令,获取或更新服务器缓存数据。[0141]对于模块中单元的用户输入的操作指令,其对应的数据均通过服务器进行交互。[0142]在一些实施例中应用程序通过http请求,向服务器上报单元的历史数据,这里的历史数据可以包括观看进度、学习进度、阅读进度等等,服务器返回历史数据的记录结果,其中,这些历史数据在服务器保存,对于服务器历史数据保存的方式,本技术实施例不做限制。[0143]当用户输入退出单元所在页面的操作指令后,应用显示模块所在页面。[0144]继续以上述的培训学习应用为例,用户学习第一课程第三章节的知识内容(单元),此时用于在知识内容页面的所有操作,可通过服务器进行历史数据的记录,此时,应用内存中对应的本地缓存数据不做任何更新。[0145]s160、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退出模块所在页面的操作指令,基于本地缓存数据更新状态缓存数据。[0146]用户退出模块所在页面,可以理解为退出模块所在页面,返回包括模块的更大模块所在页面的触发过程,基于本地缓存数据更新状态缓存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本地缓存数据是本次启动应用后基于用户对模块的操作更新后的本地缓存数据,更新状态缓存数据可以存储在显示设备的存储器中,也可以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存储。[0147]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块所在页面可以是页面形式显示,也可以是窗口形式显示等,本技术实施例对模块所在页面不做限制。[0148]上述以培训学习应用为例应用在显示设备300上。应当理解的事,在显示设备200上的应用,同样可以适用上述使用记录的显示方法,本技术实施例对于显示设备不做限定,是应用在各显示设备上应用的动态使用记录的显示,在显示设备端占用设备缓存(存储器)上较小的控件,实现对应用中使用记录的灵活配置,且降低对服务器端的数据依赖,改善应用中对模块的使用状态显示,提升用户体验。[014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可通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可以基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中的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后,可以根据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显示器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以及在当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本技术实施例在每次应用开启后,可显示应用中不同模块的不同使用状态,针对不同模块在上一次使用后的本地缓存数据呈现不同的显示状态,改善应用中对模块的使用状态的显示,提升用户体验。[0150]基于上述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器。其中,显示器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控制器被配置为:[0151]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其中,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存储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显示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中单元输入的操作指令,获取或更新服务器缓存数据;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退出所述模块所在页面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更新所述状态缓存数据。[015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可通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可以基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中的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后,可以根据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显示器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以及在当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本技术实施例在每次应用开启后,可显示应用中不同模块的不同使用状态,针对不同模块在上一次使用后的本地缓存数据呈现不同的显示状态,改善应用中对模块的使用状态的显示,提升用户体验。[015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0154]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示例性的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所述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器;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其中,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存储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显示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中单元输入的操作指令,获取或更新服务器缓存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退出所述模块所在页面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更新所述状态缓存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在所述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的步骤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操作指令,确定所述开启操作指令对应的第一标识;当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不存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使用记录时,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所述预设淘汰机制,增加第一使用记录,所述第一使用记录是根据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模块确定的;当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使用记录时,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所述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第一使用记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更新所述第一使用记录时,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更新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位置信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加所述第一使用记录时,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当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等于预设阈值时,删除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的第三使用记录,以及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增加所述第一使用记录,其中,所述已有的使用记录包括所述第三使用记录;当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已有的使用记录的条数小于预设阈值时,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增加所述第一使用记录。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在所述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的步骤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关闭操作指令,确定所述关闭操作指令对应的第二标识;
当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存在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使用记录时,在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基于所述预设淘汰机制,删除所述第二使用记录,或修改所述第二使用记录中的模块数据。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中的每条使用记录包括标识符和模块数据;其中,所述标识符是基于所述应用的用户信息和模块信息确定的。9.一种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获得状态缓存数据,以及基于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其中,所述状态缓存数据存储在所述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显示所述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所述本地缓存数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对所述模块中单元输入的操作指令,获取或更新服务器缓存数据;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退出所述模块所在页面的操作指令,基于所述本地缓存数据更新所述状态缓存数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其中,使用状态的显示方法通过响应于用户输入的应用的启动指令,可以基于显示设备的存储器或服务器中的状态缓存数据,在所述应用的内存中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后,可以根据生成本地缓存数据在显示器显示应用中模块的使用状态,以及在当用户对模块输入的开启或关闭操作指令时,基于预设淘汰机制,更新本地缓存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在每次应用开启后,可显示应用中不同模块的不同使用状态,针对不同模块在上一次使用后的本地缓存数据呈现不同的显示状态,改善应用中对模块的使用状态的显示,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贾富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1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