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倾倒行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防倾倒的行驶器。
背景技术:
2.一些宽度比较窄、容易倾倒的行驶器(如两轮或多轮的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等)或其它有倾倒可能的物体,行驶中或停放时可能会发生意外倾倒不可控的情况,难以得到更好的安全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倾倒的行驶器,可以防止或降低行驶器在意外或紧急情况时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4.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行驶器车体上附装一种防倾倒装置,该防倾倒装置主要结构包括基座、臂轴、支撑臂。支撑臂通过臂轴安装于行驶器,臂轴的轴向是竖向或接近于竖向;支撑臂可以绕臂轴转动而展开或合拢,支撑臂上任一点的轨迹面是水平面或接近于水平面。支撑臂主体可以是一段、也可以是若干段的组合体,各段可以以轴相连;支撑臂整体可以是直形或曲形或其它异形。防倾倒装置未发挥作用时支撑臂处于合拢状态即贴近于行驶器车体,支撑臂末端接近地面但未触压地面;当行驶器开始倾倒或有倾倒倾向时,该支撑臂可以绕臂轴转动向行驶器侧方展开,则支撑臂末端触地产生支撑作用以免行驶器倾倒或降低行驶器倾倒的可能性。行驶器的同一侧可以安装一个或若干个倾倒防护装置。
5.通过一种传动装置给支撑臂施加一个可以使其绕臂轴转动的力,则支撑臂可以绕竖轴转动而展开,该传动装置可以是传动拉索、杠杆传动、啮合传动、液压传动等其中一种或若干种相结合,可以由人工或电动力作为动力源进行操作。本发明中的拉索是指市面上的车辆操纵拉索,也叫拉线、刹车线等名称,是可以弯曲的传动器材;液压传动采用市面上的液压传动装置的技术,其端口受力而产生的液体压力变化可通过管路传递给另外的端口并产生机械动力。
6.为了便于说明,未特别表述行驶器状态时,以行驶器在水平面上正常行驶或停放时垂直于水平面的状态进行说明,将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表述为竖向、将行驶器的前后方向表述为纵向、将行驶器的两侧或容易倾倒且需要防护倾倒的方向表述为横向或侧方,纵向和横向处于水平面,纵向、横向、竖向互成90度角构成三维空间;本说明书中述及接近于某方向指的是在三维空间的三个方向中更接近于某个方向,即在三维空间中与某个方向形成的角度最小。本发明中涉及的能使相关零部件绕之转动或摆动的零件,都称为轴,其两个端点中间可以是完整的实体轴体、或者其两个端点中间也可以断开而由两个端点的连线成为相关零件绕之转动的虚拟轴体。
7.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完善,行驶器车体主要可以由基架和乘厢构成,车轮安装于基架,人员驾乘在乘厢,乘厢通过一种车体轴安装于基架,该车体轴的轴向是纵向或
接近于纵向,乘厢可以绕车体轴转动即乘厢可以相对于基架而向左右侧方摆动。实际使用中,当行驶器车体向侧方倾斜时,主要是基架倾斜,乘厢则可以绕车体轴相对于基架摆动而保持垂直于水平面或比基架更接近垂直于水平面,从而可以使驾乘人员感受到的倾斜度减轻。
8.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种改进完善,可以应用一种换向传动结构,将支撑臂发挥支撑作用时的压力转换为使支撑臂绕臂轴展开的转动力,即将支撑臂受到的竖向或接近于竖向的力转换为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的转动力。该结构主要包括一种臂平轴、水平轮盘、竖向轮盘;臂平轴的轴向是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该臂平轴可以安装于臂轴,支撑臂整体或者部分可以绕该臂平轴转动即小幅度上下摆动;水平轮盘的轮盘面是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该水平轮盘可以设在与臂轴同心或趋向同心的部位但其自身不可以转动或者可以受限的转动设定的角度,水平轮盘可以位于臂平轴下方、也可以位于臂平轴上方;竖向轮盘的轮盘面是竖向或接近于竖向,该竖向轮盘与支撑臂相对固定并可以同步绕臂平轴转动且同时沿水平轮盘滚动。本发明中述及的轮盘包括齿轮等圆盘状的零配件件。实际使用时,行驶器倾斜过程中,支撑臂末端开始接触地面产生支撑作用,此时支撑臂受到行驶器的压力即支撑臂向上的支撑力,支撑臂相对于车体而绕臂平轴小幅度转动向上抬起,竖向轮盘随支撑臂同步绕臂平轴转动且同时沿水平轮盘滚动,继而带动支撑臂绕臂轴转动展开或趋向转动展开。
9.竖向轮盘还可以不与支撑臂相对固定,即该竖向轮盘仍绕臂平轴转动但可以不与支撑臂同步转动,且该竖向轮盘绕臂平轴转动时沿水平轮盘滚动;一种连接件将支撑臂和竖向轮盘相连接,支撑臂上的连接点偏离臂平轴,竖向轮盘上的连接点偏离臂平轴;支撑臂末端上抬时可以通过该连接件带动竖向轮盘转动。实际使用时,行驶器倾斜过程中,支撑臂末端开始接触地面产生支撑作用,此时支撑臂受到行驶器的压力即支撑臂向上的支撑力,支撑臂相对于车体而绕臂平轴小幅度转动向上抬起,通过连接件带动竖向轮盘转动,同时竖向轮盘沿水平轮盘滚动,继而带动支撑臂绕臂轴转动展开或趋向转动展开。
10.竖向轮盘还可以通过自身的轮盘轴安装于臂轴,且其绕自身轮盘轴转动过程中须同时沿水平轮盘滚动;一种连接件将支撑臂和竖向轮盘相连接,支撑臂上的连接点偏离臂平轴,竖向轮盘上的连接点偏离轮盘轴,支撑臂末端上抬时可以通过该连接件带动竖向轮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实际使用时,行驶器倾斜过程中,支撑臂末端开始接触地面产生支撑作用,此时支撑臂受到行驶器的压力即支撑臂向上的支撑力,支撑臂相对于车体而绕臂平轴小幅度转动向上抬起,通过连接件带动竖向轮盘转动,同时竖向轮盘沿水平轮盘滚动,继而带动支撑臂绕臂轴转动展开或趋向转动展开。
11.4.作为本发明的灵活运用,可以应用另一种换向传动结构,将支撑臂发挥支撑作用时的压力转换为使支撑臂绕臂轴展开的转动力,即将支撑臂受到的竖向或接近于竖向的力转换为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的转动力。该结构主要包括一种臂轴公转连接件、驱动臂、辅动臂;公转连接件的一端安装于固定的公转点,公转连接件可以绕该公转点转动;公转连接件的另一端与臂轴的公转端相连接,且该连接点是可活动的,即臂轴可以在该连接点自转;驱动臂的一端与支撑臂相连且与支撑臂同步绕臂轴转动,驱动臂另一端连接辅动臂,辅动臂另一端连接于一个锚点。公转连接件连接臂轴的部位,可以在支撑臂的下方,也可以在支撑臂的上方;支撑臂的公转端可以是其下端,也可以是其上端。
12.支撑臂末端上抬时,臂轴受力而倾斜,臂轴的公转端随公转连接件而绕公转点转动,驱动臂与辅动臂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驱动臂绕臂轴转动且支撑臂同步绕臂轴自转,则支撑臂展开。
13.5.作为本发明的灵活运用,可以应用另一种换向传动结构,将支撑臂发挥支撑作用时的压力转换为使支撑臂绕臂轴展开的转动力,即将支撑臂受到的竖向或接近于竖向的力转换为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的转动力。该结构主要包括一种臂平轴、一种连接件;臂平轴的轴向是水平方向接近于水平方向,该臂平轴可以安装于臂轴,支撑臂整体或者部分可以绕该臂平轴转动即小幅度上下摆动,该臂平轴还可以设于支撑臂的任意部位;一种连接件将支撑臂和一个锚点相连接,支撑臂上的连接点离臂轴比臂平轴更远,该锚点相对于支撑臂是固定点,且该锚点位于臂轴的前方或后方即不能位于臂轴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14.支撑臂末端绕臂平轴上抬过程中,臂轴上的连接点和锚点之间的距离会变化,但连接件长短是固定的,所以连接件会对支撑臂产生一种牵拉或顶推的力,使支撑臂产生转动力。
15.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可以应用一种刹车防倒联动装置,利用刹车过程中车轮的惯性转动而带动刹车卡钳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即产生机械动力,这种机械动力作为一种动力源再通过一种传动装置带动支撑臂展开。一般行驶器的刹车系统中包括刹车轮盘和刹车卡钳等部件,刹车轮盘是指与车轮同步转动的一类部件,刹车卡钳是指能够阻止刹车轮盘转动的一类部件,且刹车卡钳相对于车轮转动是固定的;当行驶器进行刹车操作时,刹车卡钳会紧压刹车轮盘产生摩擦力阻止刹车轮盘转动即阻止车轮转动,达到刹车目的。本发明的刹车防倒联动装置技术方案中,包括一种可以位移的刹车卡钳和一种传动装置;当进行刹车操作时,刹车卡钳紧压刹车轮盘产生摩擦力阻止刹车轮盘转动即阻止车轮转动,同时刹车卡钳被带动产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即产生机械动力,通过传动装置再带动支撑臂产生绕臂轴的转动力,支撑臂因之展开或趋向展开;该传动装置可以是传动拉索、液压传动、啮合传动、电力电动等装置中的一种或任意种相组合。
16.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可以应用一种减震联动装置,主要结构包括一种起伏轴和一种传动装置;起伏轴的轴向是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支撑臂整体或部分可以绕该起伏轴小幅度转动即支撑臂末端可以绕该起伏轴上下活动;传动装置可以是传动拉索、也可以是液压传动器材,车轮随着地面起伏而相对于车体上下震动即车轮相对于车体而机械运动,传动装置可以将该机械运动传导给防倾倒装置使支撑臂末端绕起伏轴同步起伏。还可以设置一种擒纵卡扣,车轮没有起伏时,擒纵卡扣可以控制使支撑臂末端不能绕起伏轴转动;只有当车轮相对于车体而起伏并通过传动装置对防倾倒装置产生作用力时,擒纵卡扣失效并允许支撑臂末端绕起伏轴转动。。
17.实际使用中,一般行驶器的车轮都装有减震器材,遇有地面不平整时,车轮会上下起伏而车体不一定随车轮同步起伏,此时安装于车体的支撑臂即有可能会误触压地面。通过减震联动装置,可以将车轮相对于车体的上下活动传导给支撑臂,带动支撑臂末端随同车轮同步上下活动。
18.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可以应用一种倾斜校正结装置,主要包括一种平轴,该平轴的轴向是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支撑臂整体或末端可以绕该平轴小幅度转动即支撑臂末端可以相对于车体而上下摆动。实际使用中,行驶器受到支撑臂的支撑
处于倾斜状态时,通过传动装置施加作用力使支撑臂末端绕平轴向下转动,则车体相对于地面的倾斜度可以得到调整,垂直于水平面或接近垂直于水平面。传动装置可以是传动拉索、液压传动、电力电动装置中的一种或任意种相组合。传动装置所传导的动力源可以是人力或电动力。
19.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可以应用一种启动方式转换装置,当支撑臂末端未触压地面时,先通过传动装置给支撑臂施加一种可以使其绕臂轴转动展开的力,支撑臂开始转动展开,在展开的过程中,若支撑臂末端开始上抬,则触发一种卡扣,使通过传动装置给支撑臂施加的转动力被断开,后续支撑臂持续上抬,则通过换向传动装置使自身转动展开。实际使用中,行驶器的甲、乙两侧都有防倾倒装置,当采用动力源启动支撑臂展开的方式时,甲、乙两侧的防倾倒装置都将被启动即开始展开,之后行驶器倒向甲侧时,甲侧的支撑臂末端触压地面并相对于车体而被上抬,同时触发卡扣,使动力源施加给甲、乙两侧支撑臂的转动力被断开、或者使动力源施加给乙侧的转动力被断开,则乙侧的支撑臂便会避免不必要的展开。
20.10.采用本发明的防倾倒行驶器,防倾倒的支撑臂是沿水平方向或更接近水平方向旋转展开,展开过程中所受阻力的方向是水平方向或更接近于水平方向,而行驶器倾倒时使支撑臂承受的力更接近于竖向,则支撑臂旋转展开所需的力可以小于行驶器倾倒时支撑臂承受的压力,支撑臂比较容易展开。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只是辅助示意相关零部件主干结构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并不代表各零部件的具体形状。
22.图1系列组图是本发明的基础主体结构简图,包括图1.11、图1.12、图1.21、图1.22、图1.31、图1.32、图1.4、图1.5。
23.图2是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完善的主要结构简图。
24.图3系列组图是本发明进一步改进完善的主要结构简图,包括图3.11、图3.12、图3.21、图3.22、图3.31、图3.32。
25.图4系列组图是本发明的一种灵活运用的主要结构简图,包括图4.11、图4.12、图4.13、图4.21、图4.22。
26.图5.1、图5.2是本发明的一种灵活运用的主要结构简图。
27.图6.1、图6.2是本发明进一步改善的主要结构简图。
28.图7系列组图是本发明进一步改善的主要结构简图,包括图7.11、图7.12、图7.21、图7.22。
29.图8系列组图是本发明进一步改善的主要结构简图,包括图8.11、图8.12、图8.21、图8.22。
30.图9.1、图9.2是本发明进一步改善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1.本发明防倾倒行驶器的主体结构如图1.11所示,主要由行驶器车体11附装一种防倾倒装置构成,防倾倒装置主要结构包括基座12、臂轴13、支撑臂14,支撑臂14通过臂轴
13安装于基座12。基座12可以是与车体一体的部位,或者基座12也可以是一种能安装于车体11预装位的零部件,预装位是指车体11上预留的能够安装防倾倒装置的部位;臂轴13是一种竖向或接近于竖向的轴,支撑臂14可以绕臂轴13转动,其转动轨迹是水平面或接近于水平面;支撑臂末端14a是相对而言的支撑臂的末端部分,并非指末端的绝对的顶端顶点。
32.防倾倒装置未开启时处于合拢状态,如图1.11所示,支撑臂14贴近于行驶器车体11,支撑臂末端14a接近但未触及地面。需要防倾倒时,可以驱动支撑臂14绕臂轴13转动展开,如图1.12所示,支撑臂末端14a触地产生支撑以免行驶器倾倒。
33.驱动支撑臂14绕轴13转动的动力源可以是人力、也可以是电动力,动力源可以通过一种传动装置驱动支撑臂14展开,该传动装置可以是市面已有技术的传动拉索、液压传动、杠杆传动、啮合传动等其中一种或若干种相结合。
34.支撑臂14整体可以是直形或曲形或其它异形;支撑臂14主体可以是一段、也可以是若干段的组合体,各段以关节轴相连。如图1.21所示,支撑臂14由两段构成,该两段由竖关节轴15相连,竖关节轴15是竖向或接近于竖向;图1.22是图1.21所示结构中支撑臂14的展开状态;图1.31是防倾倒装置另一种合拢状态,由竖关节轴15相连的两段支撑臂可以折叠合拢,图1.32是图1.31所示结构中支撑臂的展开状态。
35.本发明中涉及的能使相关零部件绕之转动或摆动的零件,都称为轴,其两个端点中间可以是完整的实体轴体、或者其两个端点中间也可以断开而由两个端点的连线成为相关零件绕之转动的虚拟轴体。如图1.4所示,零部件16和零部件17活性连接于点d和点e,点d和点e的虚拟连线构成一种虚拟轴(d,e),零部件16和零部件17可以绕轴(d,e)相对转动。如图1.5所示,零部件16和零部件17活性连接于点d、点f、点e,点d、点f、点e构成一种虚拟轴(d,f,e),零部件16和零部件17可以绕轴(d,f,e)相对转动。
36.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如图2所示,行驶器车体的主要架构可以包括基架21和乘厢22;车轮安装于基架21,人员驾乘在乘厢22,乘厢22通过点23和点24连接于基架21,点23和点24是可活动性的连接部位;点23和点24的连线构成一种车体轴,该车体轴是纵向或接近于纵向,乘厢22可以绕该车体轴转动一定的角度即乘厢可以绕该车体轴向左侧方或右侧方摆动。当行驶器车体倾斜时,乘厢22处于车体轴下方的部分可以向倾倒的一侧摆动,从而保持乘厢22垂直于水平面或接近垂直于水平面。
37.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可以应用一种换向传动结构,如图3.11所示,支撑臂14通过臂平轴31安装于臂轴13,臂平轴31是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支撑臂14可以绕臂平轴31转动即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臂平轴31上下摆动;水平轮盘33与臂轴13同心但水平轮盘33自身不可以转动或者只可以转动受限的设定角度,水平轮盘33可以在臂平轴31的下方,或者水平轮盘33也可以在臂平轴31的上方;竖向轮盘32与支撑臂14相对固定并可以随支撑臂14同步绕臂平轴31转动,且同时竖向轮盘32须沿水平轮盘33啮合滚动。轮盘指包括齿轮等圆盘状的零配件,本发明中的轮盘在实际使用中没有转动满一圈,所以也可以只选取轮盘的部分形状,都称之为轮盘。当支撑臂末端14a相对于车体11向上抬时,如图3.12所示,竖向轮盘32同步绕臂平轴31转动,同时竖向轮盘32沿水平轮盘33啮合滚动,则支撑臂14绕臂轴13转动展开或趋向展开
38.竖向轮盘32还可以不与支撑臂14相对固定,如图3.21所示,竖向轮盘32仍绕臂平轴31转动但可以不与支撑臂14同步转动,且竖向轮盘32转动时沿水平轮盘33啮合滚动;点
34a是与支撑臂14相对固定且偏离臂平轴31的部位,点34b是竖向轮盘32上相对固定但偏离轴心的部位,连接件34连接点34a和点34b。水平轮盘33可以设在接近臂轴13下端、也可以设在接近臂轴13上端的部位。如图3.22所示,当支撑臂末端14a相对于车体11而向上抬时,通过连接件35带动竖向轮盘32绕臂平轴31转动,同时竖向轮盘32沿水平轮盘33啮合滚动,带动臂轴13转动,则支撑臂14转动展开或趋向展开。
39.竖向轮盘32还可以通过自己独立的轮盘轴35安装于臂轴13,如图3.31所示,竖向轮盘32可以绕轮盘轴35转动且同时沿水平轮盘33啮合滚动;点34a是与支撑臂14相对固定且上偏离臂平轴31的部位,点34b是竖向轮盘32上相对固定且偏离轮盘轴35的部位,连接件34连接点34a和点34b。水平轮盘33可以设在接近臂轴13下端、也可以设在接近臂轴13上端的部位;臂平轴31还可以设在支撑臂14的任意部位,且比点34a离臂轴13更近。如图3.32所示,当支撑臂末端14a相对于车体11而向上抬时,通过连接件34带动竖向轮盘32绕轮盘轴35转动,同时竖向轮盘32沿水平轮盘33啮合滚动,带动臂轴13转动,则支撑臂14转动展开或趋向展开。
40.4.作为本发明的灵活运用,可以应用另一种换向传动结构,如图4.11所示,臂轴13的一个轴端13a的位置不动,公转端13b是臂轴13的另一个轴端;公转连接件41可以绕公转点41a转动,公转点41a是相对固定的点;公转连接件41的端部41b连接臂轴13于公转端13b部位,即臂轴13的公转端13b可以绕公转点41a而公转,同时臂轴13可以自转,公转连接件41的端部41b连接臂轴13的部位可以在支撑臂14的下方也可以在支撑臂14的上方;驱动臂42与支撑臂14连接于点42a,且驱动臂42与支撑臂14绕臂轴13同步转动,驱动臂42与辅动臂43连接于点42b,辅动臂43另一端连接于锚点43a,锚点43a是相对固定的部位,点42b和点43a是活性连接点,辅动臂43可以是一段或者也可以是由相连的两端构成。当支撑臂末端14a相对于车体11而上抬时,如图4.12所示,臂轴13的公转端13b绕公转点41a公转,同时驱动臂42与辅动臂43相交的角度发生变化,驱动臂42绕臂轴13转动,则支撑臂14同步转动展开或趋向展开,图4.13是支撑臂14展开后的示意简图。本项方案中,相当于轴端13a和公转点41a的连线构成一种虚拟轴(13a,41a),而公转端13b是绕虚拟轴(13a,41a)而公转。
41.臂轴13的轴端13a也可以作为公转端,如图4.21所示的结构示意简图,臂轴13的轴端13b位置不动,公转端13a可以随同连接件41绕公转点41a公转,同时支撑臂14可以绕臂轴13自转。支撑臂末端14a上抬时,如图4.22所示,公转端13a绕公转点41a转动,同时驱动臂42与辅动臂43相交的角度发生变化,驱动臂42绕臂轴13转动,则支撑臂14同步转动展开或趋向展开。本项方案中,相当于公转点41a和轴端13b的连线构成一种虚拟轴(41a,13b),而公转端13a是绕虚拟轴(41a,13b)而公转。
42.5.作为本发明的灵活运用,可以应用另一种换向传动结构,如图5.1所示,支撑臂14设有一个臂平轴51,臂平轴51是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的轴,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臂平轴51转动即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臂平轴51上下摆动;锚点52a位于臂轴13的前方或后方,且锚点52a不可位于臂轴13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点52b是支撑臂14上相对固定的点,锚点52a和点52b由连接件52相连;臂平轴51可以在支撑臂14的任意部位,且臂平轴51距离臂轴13比点52b更近。当支撑臂末端14a上抬时,连接件52会对支撑臂14产生牵拉的作用力,从而使支撑臂14绕臂轴13转动展开或趋向于转动。
43.如图5.2所示,是锚点52a位于臂轴另一方时的示意简图,支撑臂末端14a上抬时,
连接件52会对支撑臂产生顶推的作用力,从而使支撑臂14绕臂轴13转动展开或趋向于转动。。
44.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可以应用一种刹车防倒联动装置,如图6.1所示,刹车轮盘61是与车轮同步转动的一类零部件,刹车卡钳62是能够阻止刹车轮盘61转动的一类零部件,刹车卡钳62阻止刹车轮盘61转动时可以被带动而发生位移,传动装置63连接刹车卡钳62和防倾倒装置。刹车过程中,如图6.2,刹车卡钳62被带动发生位移,产生的机械动力作为一种动力源通过传动装置63传导给防倾倒装置,驱动支撑臂14绕臂轴13转动展开或促进其展开。
45.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可以应用一种减震联动装置,如图7.11所示,支撑臂14上设有起伏轴71,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起伏轴71转动即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起伏轴71上下起伏;点72与车轮相对固定即点72可以随着车轮同步起伏;传动装置73可以把点72相对于车体11起伏而产生的机械动力传导给支撑臂14直接作用于点74;点74与支撑臂末端14a相对固定,点75位置与臂轴13相对固定,未受传动装置73带动时,点74被一种擒纵卡扣固定于点75,使支撑臂末端14a不可以绕起伏轴71转动。如图7.12,当点72相对于车体11而起伏时,产生的机械动力通过传动装置73作用于点74,使擒纵卡扣失效,点74与点75脱开,同时带动支撑臂末端14a绕起伏轴71转动即上下起伏。
46.起伏轴71也可以在如图7.21所示的位置,支撑臂14绕起伏轴71转动时,支撑臂末端14a可以上下起伏。如图7.22,当点72相对于车体11而起伏时,产生的机械动力通过传动装置73作用于点74,带动支撑臂14绕起伏轴71转动,即支撑臂末端14a上下起伏。
47.8.做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可以应用一种倾斜校正装置,如图8.11所示,设置一种平轴81,平轴81是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防倾倒装置可以绕该平轴81转动即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平轴81上下活动。当支撑臂末端14a触地发挥支撑作用时,施加作用力使支撑臂14绕平轴81相对于车体11而向下转动,如图8.12,则车体11与地面的角度会变化,即行驶器相对于地面的倾斜度被调整。
48.平轴81还可以位于防倾倒装置的任意部位,如图8.21所示,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平轴81上下摆动。当支撑臂14发挥支撑作用时,施加作用力使支撑臂末端14a绕平轴81向下转动,如图8.22,则车体11与地面的角度会变化,即行驶器相对于地面的倾斜度被调整。
49.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完善,可以应用一种启动方式转换装置,如图9.1所示,水平轮盘33可以在限定的角度区域内转动,点33a是水平轮盘33上相对固定的部位,卡扣91是一种活性卡扣,连接件92的一端连接点33a,连接件92的另一端通过卡扣91与传动装置93相连。从支撑臂14合拢状态时,在支撑臂14不上抬的情况下,水平轮盘33可以转动并带动支撑臂14转动展开,且是单向带动,即水平轮盘33转动时可以带动支撑臂14转动展开,但支撑臂14转动展开时不可以带动水平轮盘33转动;将支撑臂14合拢状态时水平轮盘33所处的角度位称为起转点,将水平轮盘33带动支撑臂14展开后水平轮盘33所处的角度位称为止转点,水平轮盘33被限制在起转点和止转点的角度区域内转动;传动装置93所传导的力通过卡扣91带动连接件92,连接件92通过点33a带动水平轮盘33开向转动,如图9.2所示,支撑臂14随之转动展开,在此过程中,一旦支撑臂14上抬,就会触发卡扣91断开对连接件92的作用力,后续只要支撑臂14持续上抬,就会利用换向传动装置继续转动展开;或者还可以再增设一个同轴的水平轮盘来承担水平轮盘33单向带动支撑臂14转动的功能。实际使用中,行
驶器的两侧都有防倾倒装置,当行驶器车体未倾斜时,若采用动力源通过传动装置给防倾倒装置施加作用力,则行驶器两侧的防倾倒装置支撑臂都会开始展开,过程中若行驶器倒向一侧,则倒向一侧的支撑臂末端触压地面并相对于车体而被上抬,触发本侧和另一侧的卡扣,使动力源施加给两侧支撑臂的转动力被断开,则本侧支撑臂继续利用换向传动装置而展开,另一侧的支撑臂停止展开或回转合拢。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倾倒行驶器,主要由行驶器车体附装一种可开合的防倾倒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防倾倒装置主要结构包括基座(12)、臂轴(13)、支撑臂(14),支撑臂(14)通过臂轴(13)安装于基座(12);基座(12)可以是与车体一体的部位,或者基座(12)也可以是一种能安装于车体(11)预装位的零部件,预装位是指车体(11)上预留的能够安装该防倾倒装置的部位;臂轴(13)是一种竖向或接近于竖向的轴,支撑臂(14)可以绕臂轴(13)转动,其转动轨迹是水平面或接近于水平面;支撑臂(14)整体可以是直形或曲形或其它异形,支撑臂(14)主体可以是一段、也可以是若干段的组合体,各段以关节轴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倒行驶器,其特征在于:行驶器车体(11)的主要架构可以包括基架(21)和乘厢(22);车轮安装于基架(21),人员驾乘在乘厢(22),乘厢(22)通过点(23)和点(24)连接于基架(21),点(23)和点(24)是可活动性的连接部位;点(23)和点(24)的连线构成一种车体轴,该车体轴是纵向或接近于纵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倾倒行驶器,其特征在于:可以应用一种换向传动结构,将支撑臂(14)通过臂平轴(31)安装于臂轴(13),臂平轴(31)是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支撑臂(14)可以绕臂平轴(31)转动即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臂平轴(31)上下摆动;水平轮盘(33)与臂轴(13)同心或接近同心但水平轮盘(33)自身不可以转动或者只可以转动受限的设定角度区域,水平轮盘(33)可以设在接近臂轴(13)下端、也可以设在接近臂轴(13)上端的部位;竖向轮盘(32)与支撑臂(14)相对固定并可以随支撑臂(14)同步绕臂平轴(31)转动,且同时竖向轮盘(32)沿水平轮盘(33)滚动;竖向轮盘(32)还可以不与支撑臂(14)相对固定,竖向轮盘(32)仍绕臂平轴(31)转动但可以不与支撑臂(14)同步转动,且竖向轮盘(32)转动时沿水平轮盘(33)滚动;点(34a)是与支撑臂(14)相对固定且偏离臂平轴(31)的部位,点(34b)是竖向轮盘(32)上相对固定但偏离轴心的部位,连接件(34)连接点(34a)和点(34b);竖向轮盘(32)还可以通过自己独立的轮盘轴(35)安装于臂轴(13),竖向轮盘(32)可以绕轮盘轴(35)转动且同时沿水平轮盘(33)滚动;点(34a)是支撑臂(14)上偏离臂平轴(31)的部位,点(34b)是轮盘(32)上偏离轮盘轴(35)的部位,连接件(34)连接点(34a)和点(34b);臂平轴(31)还可以设在支撑臂(14)的任意部位,且比点(34a)离臂轴(13)更近。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倾倒行驶器,其特征在于:可以应用另一种换向传动结构,臂轴(13)的一个轴端(13a)的位置不动,公转端(13b)是臂轴(13)的另一个轴端;公转连接件(41)可以绕公转点(41a)转动,公转点(41a)是相对固定的点;公转连接件(41)的端部(41b)连接臂轴(13)于公转端(13b)部位,即臂轴(13)的公转端(13b)可以绕公转点(41a)而公转,同时臂轴(13)可以自转,公转连接件(41)的端部(41b)连接臂轴(13)的部位可以在支撑臂(14)的下方也可以在支撑臂(14)的上方;驱动臂(42)与支撑臂(14)连接于点(42a),且驱动臂(42)与支撑臂(14)绕臂轴(13)同步转动,驱动臂(42)与辅动臂(43)连接于点(42b),辅动臂(43)另一端连接于锚点(43a),锚点(43a)是相对固定的部位,点(42b)和点(43a)是活性连接点,辅动臂(43)可以是一段或者也可以是由相连的两端构成;臂轴(13)的轴端(13a)和(13b)其中任意一个都可以作为公转端,同时其中另一个轴端不可以公转。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倾倒行驶器,其特征在于:可以应用另一种换向传动结构,支撑臂(14)设有一个臂平轴(51),臂平轴(51)是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的轴,支撑
臂末端(14a)可以绕臂平轴(51)转动即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臂平轴(51)上下摆动;锚点(52a)位于臂轴(13)的前方或后方,且锚点(52a)不可位于臂轴(13)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点(52b)是支撑臂(14)上相对固定的点,锚点(52a)和点(52b)由连接件(52)相连;臂平轴(51)可以在支撑臂(14)的任意部位,且臂平轴(51)距离臂轴(13)比点(52b)更近。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倾倒行驶器,其特征在于:可以应用一种刹车防倒联动装置,刹车轮盘(61)是与车轮同步转动的一类零部件,刹车卡钳(62)是能够阻止刹车轮盘(61)转动的一类零部件,刹车卡钳(62)阻止刹车轮盘(61)转动时可以被带动而发生位移,传动装置(63)连接刹车卡钳(62)和防倾倒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倾倒行驶器,其特征在于:可以应用一种减震联动装置,支撑臂(14)上设有起伏轴(71),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起伏轴(71)转动即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起伏轴(71)上下起伏;点(72)与车轮相对固定即点(72)可以随着车轮同步起伏;传动装置(73)可以把点(72)相对于车体(11)起伏而产生的机械动力传导给支撑臂(14)直接作用于点(74);点(74)与支撑臂末端(14a)相对固定,点(75)位置与臂轴(13)相对固定,未受传动装置(73)带动时,点(74)被一种擒纵卡扣固定于点(75)。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倾倒行驶器,其特征在于:可以应用一种倾斜校正结构,设置一种平轴(81),平轴(81)是水平方向或接近于水平方向,防倾倒装置可以绕该平轴(81)转动即支撑臂末端(14a)可以绕平轴(81)上下活动;平轴(81)还可以位于防倾倒装置支撑臂(14)的任意部位。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倾倒行驶器,其特征在于:可以应用一种启动方式转换装置,设置一个水平轮盘,该水平轮盘可以在限定的角度区域内转动,从支撑臂(14)合拢状态时,在支撑臂(14)不上抬的情况下,该水平轮盘可以转动并带动支撑臂(14)转动展开,且是单向带动,即该水平轮盘转动时可以带动支撑臂(14)转动展开,但支撑臂(14)转动展开时不可以带动水平轮盘转动;点(33a)是该水平轮盘上相对固定的部位,卡扣(91)是一种活性卡扣,连接件(92)的一端连接点(33a),连接件(92)的另一端通过卡扣(91)与传动装置(93)相连。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防倾倒行驶器,车体(11)附装一种防倾倒装置,包括基座(12)、臂轴(13)、支撑臂(14),支撑臂(14)可以绕臂轴(13)水平转动展开,支撑臂末端14a触地产生支撑作用。支撑臂末端14a触地产生支撑作用。支撑臂末端14a触地产生支撑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富强
技术研发日:2022.09.24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