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4 阅读:81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尤其涉及板式热交换器中的分配器。


背景技术:

2.板式热交换器,也称换热器,广泛应用于需要换热的系统中,其结构通常由多个板片层叠形成,板片上通常具有波纹或者凸起的点,通常板片之间会形成两种供介质流通的通道,流经两个通道的介质之间进行换热。
3.相关技术中,为提高介质分配的均匀性,会在板片的制冷剂入口处设置有呈管状的分配器,分配器上开设有孔洞,孔洞对应相应的通道,从而使得制冷剂能够均匀的分配到每一个对应的通道内。虽然能起到一些效果,但分配的均匀性仍旧较差,制冷剂从分配器首端到末端的过程中,动量逐渐变大,从而动量转化为压力,使得制冷剂分配的效果呈线性的增长趋势(也即在分配器首端对应的通道分配的制冷剂较少,而在分配器末端对应的通道分配的制冷剂较多),换热效果也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分配更加均匀的板式热交换器。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第一板片和多个第二板片,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沿着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厚度方向交替层叠,沿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层叠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板片包括第一顶面和第一底面,所述第二板片包括第二顶面和第二底面;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位于相邻的第二底面和第一顶面之间,所述第二流路位于相邻的第一底面和第二顶面之间;
6.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包括管体和分隔件,所述分隔件至少部分位于管体内,所述分隔件与管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分配器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分别位于分隔件的两侧,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
7.所述管体具有多个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连通第一流路和第一腔室,所述第二孔连通第一流路和第二腔室。
8.本技术中分隔件至少部分位于管体内,分隔件与管体的内壁连接;分配器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分别位于分隔件的两侧,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管体通过分隔件分隔成为两个腔室并连通,形成回路,提高流体动量的均匀分布;并且管体具有多个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连通第一流路和第一腔室,第二孔连通第一流路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将制冷剂先后分配到各个第一流路中,从而提高了分配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技术中板式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10.图2为本技术中板式热交换器的立体剖视图;
11.图3为本技术中板式热交换器剖面侧视图;
12.图4为本技术中板式热交换器的正视图;
13.图5为图4中圆圈a处放大图;
14.图6为本技术中分配器的立体图;
15.图7为本技术中分配器的立体剖视图;
16.图8为本技术中分配器横截面的剖视图;
17.图9为本技术中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配合的结构分解图;
18.图10为本技术中另一视角下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配合的结构分解图;
19.图11为本技术中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配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21.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相关技术中,板式热交换器通过多个交替层叠的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组成,相邻板片之间形成两个独立的流道,即第一板片与其一侧的第二板片之间形成第一流道,第一板片和其另一侧的第二板片之间形成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交替层叠,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内分别通入需要换热的介质,从而当介质从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流经时,可实现换热的效果,并且由于交替层叠的流道使得换热效果更好。
23.在实际应用时,通常会通入气液两相的制冷剂,但若是直接将该制冷剂通入到第一流道或者第二流道内时,比如,将制冷剂通入到各个第一流道内,气态的制冷剂相较于液态的制冷剂较轻,会先进入到与制冷剂入口相近的第一流道,与入口离得较近的若干层第一流道会积聚较多的气态制冷剂,而由于液体的惯性和通入时具有的冲量,使得液态的制冷剂进入到离入口较远的若干层第一流道内,而中间若干层的第一流道通入的气态制冷剂和液态制冷剂都较少。由此,会造成制冷剂分配不均匀,从而会影响换热的效果。
24.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相关技术中在制冷剂通道内设置分配器,分配器内部中空且分配器的侧壁开设有与第一流道对应的孔洞,由于制冷剂只能从孔洞进入到对应的各个第一流道内,相较于将制冷剂直接通入到各个第一流道,孔洞会使得通入到各个第一流道内的制冷剂的量减少,从而会使得分配到各个第一流道内制冷剂的均匀性会有所改善,但分配效果仍旧有缺陷。其原因是:制冷剂通过分配器上的孔洞进入到各个第一流道,制冷剂从分配器首端开口处进入,再到末端,在此过程中,制冷剂在惯性的作用下,会具有一定的冲量,该冲量在到达分配器的末端时会转化为压力,因此分配器首端的压力相较于末端的压力是较低的,且在从分配器首端到末端的路径上,压力会逐渐增大,因此制冷剂分配到各个第一流道的量会呈现一个逐渐上升的趋势,如图3中曲线q1所示,分配的效果仍不够均匀。
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如图1至11所示,其具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板片1和多个第二板片2,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沿着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厚度方向交替层叠,
沿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层叠的方向上,第一板片1包括第一顶面101和第一底面102,第二板片2包括第二顶面201和第二底面202;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第一流路3位于相邻的第二底面202和第一顶面101之间,第二流路4位于相邻的第一底面102和第二顶面201之间;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分配器5,分配器5包括管体501和分隔件502,分隔件502至少部分位于管体501内,分隔件502与管体501的内壁连接;分配器5具有第一腔室503和第二腔室504,第一腔室503与第二腔室504分别位于分隔件502的两侧,第一腔室503与第二腔室504连通;管体501具有多个第一孔505和多个第二孔506,第一孔505连通第一流路3和第一腔室503,第二孔506连通第一流路3和第二腔室504。
26.其中,如图2和3所示,管体501包括开口端507和密封端508,第一腔室503和第二腔室504在靠近密封端508的这一侧连通;第一腔室503与开口端507的开口连通,第二腔室504靠近开口端507的一端与开口端507的开口不连通。
27.本实施例中,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也形成在相互层叠交替的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中,从而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也呈现层叠交替的情况,提高换热的效果。并且板式热交换器的分配器5中设置了分隔件502,分隔件5与分配器5的内壁连接,分隔件502将分配器5的内腔分隔成了第一腔室503和第二腔室504,并且第一腔室503和第二腔室504之间是相互连通的,管体501的开口端507即为将制冷剂通入到分配器5中的入口,该入口与第一腔室503是连通的,而第二腔室504与该入口是不连通的,第二腔室504在入口位置处为封闭状态,由此形成“u”形的流通路径,第一腔室503通过第一孔505与第一流路3连通,第二腔室504通过第二孔506与第一流路3连通。当将制冷剂通入到分配器5内时,制冷剂会先进入到第一腔室503中,制冷剂从管体501的开口端507朝着密封端508的方向流动,在经过第一腔室503的时候,制冷剂通过第一孔505分配到各个第一流路3中的量呈现线性增长的趋势,如图3中的曲线q1;随之制冷剂从第一腔室503流入到第二腔室504中,此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与进入第一腔室503的流动方向相反,是从管体501的密封端508朝着开口端507的方向流动,制冷剂通过第二孔506再次分配到各个第一流路3中,从密封端508朝着开口端507流动的过程中,制冷剂分配到各个第一流路3中的量也呈线性增长的趋势,如图3中的曲线q2;通过该“u”形的流通路径使得制冷剂分配的更加均匀,即使在流经第一腔室503的过程中出现线性增长的不均匀趋势,但制冷剂从第二腔室504流经时,形成的与在第一腔室503相反的线性增长趋势,两种相反的增长趋势相互弥补,从而使得制冷剂分配的更加均匀。
28.其中,至少一个第一孔505与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连通,至少一个第二孔506与至少一个第一流路3连通。
29.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保证每一层第一流路3都要与第一腔室503连通,以及每一层第一流路3也要与第二腔室504连通,从而制冷剂在流动的过程中可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孔505和第二孔506先后进入到对应的同一层第一流路3中,由此先后在第一腔室503和第二腔室504内形成的制冷剂分配量相反的增长趋势才有相互弥补的作用。而将其中一个第一孔505对应连通两个或者多层第一流路3,也可实现上述相同的效果,同时也可减少开孔的数量。
30.如图8所示,定义垂直于管体501中心线的面为投影面,第一腔室503在投影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1,第二腔室504在投影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2,其中,s1/s2的范围为:1≤s1/s2≤5。
31.分配器5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第一腔室503与第二腔室504呈“u”形的连通方式,制冷剂在从第一腔室503进入第二腔室504时,会有一个折弯缓冲的阶段,因此制冷剂在进入第一腔室503的冲量相较于第二腔室504的冲量会较大,而冲量所转化成的压力也会较大,因此第一腔室503的流通面积大于第二腔室504的流通面积,最小也要是二者一样大,从而保证第一腔室503和第二腔室504内部的压力均等,进而使得制冷剂在分配到各个第一流路3的线性增长趋势相同,保证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若是第一腔室503的流通面积较小,制冷剂在进入第一腔室503由于冲量也较大,此时的压力也会由于第一腔室503较小的流通面积而变得更大,此时更不利于制冷剂分配的均匀性。
32.其中,定义第一孔505和所述第二孔506的孔直径大小为d,其中,d的范围为:0.1mm≤d≤5mm。
33.第一孔505和第二孔506的孔直径的大小不宜过大,若是直径较大的话,制冷剂会较快的分配至各个第一流路3中,由此会造成气液两相的制冷剂分配的不均匀,如相关技术中描述的那样;而较小的孔径则容易使得气液两相制冷剂从第一孔505和第二孔506分配到第一流路3中的量处于均衡的状态,不会出现气液两相制冷剂中的气态和液态分配不均的情况。
34.如图4和5所示,定义板式热交换器重力朝向方向为y方向,管体501的中心线与y方向垂直,定义第一孔505的轴向方向与y方向的夹角为θ,定义第二孔506的轴向方向与y方向的夹角为α;其中,θ的范围为:0<θ≤45
°
,α的范围为:0<α≤45
°

35.在将制冷剂导入到分配器5中时,气液两相的制冷剂由于其自身重力的原因,在重力方向上,气态制冷剂会处于液态制冷剂的上方,若是第一孔505和第二孔506的轴向方向与y方向的夹角和重力朝向方向相反时,气态制冷剂会先溢出,由此也会造成制冷剂分配的不均匀。而将第一孔505的轴向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夹角朝向和重力朝向方向大致相同时,此时由于重力作用,液态制冷剂处于气态制冷剂的下方,并且液态制冷剂更靠进第一孔505和第二孔506。制冷剂在管体501内流动时,液态制冷剂会混合气态制冷剂一起从第一孔505和第二孔506分配至第一流路3中,从而提高分配的均匀性。
36.如图1和图9至11所示,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分配器5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道6内;第一通道6包括第一角孔103和第五角孔203,第一角孔103位于第一板片1,第五角孔203位于第二板片2;第二通道7与第一流路3连通,第二通道7包括第二角孔104和第六角孔204,第二角孔104位于第一板片1,第六角孔204位于第二板片2;第一底面102包括第一环凸107,第二顶面201包括第二环凸207,相邻板片中,第一环凸107与第二环凸207均朝向所述第二流路4凸起,第一环凸107与第二环凸207密封连接;第一角孔103和第二角孔104的圆周外沿均设有第一环凸107,第五角孔203和第六角孔204的圆周外沿均设有第二环凸207;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三通道8和第四通道9,第三通道8和第四通道9均与第二流路4连通,第三通道8包括第三角孔105和第七角孔205,第四通道9包括第四角孔106和第八角孔206;第一顶面101包括第三环凸108,第二底面202包括第四环凸208,第三环凸108与第四环凸208密封连接,第三环凸108与第四环凸208至少部分延伸至第一流路3内;第三角孔105和第四角孔106的圆周外沿均设有第三环凸108,第七角孔205和第八角孔206的圆周外沿均设有第四环凸208。
37.多个第一板片1上的第一角孔103和多个第二板片2上的第五角孔203共同构成了
第一通道6的一部分,多个第一板片1上的第二角孔104和多个第二板片2上的第六角孔204共同构成了第二通道7的一部分;同理,多个第一板片1上的第三角孔105和多个第二板片2上的第七角孔205共同构成了第三通道8的一部分,多个第一板片1上的第四角孔106和多个第二板片2上的第八角孔206共同构成了第四通道9的一部分。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如图2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先从第一通道6内的分配器5导入,然后通过第一孔505以及第二孔506进入到各层第一流路3中,然后再从第二通道7流出;同时,另一流体介质从第三通道8导入,然后流入到各层第二流路4中,再从第四通道9流出,由此制冷剂和流体介质之间可进行换热。第一环凸107与第二环凸207密封连接以及第三环凸108与第四环凸208密封连接使得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之间相互独立和封闭,不会出现制冷剂和流体介质混合的情况。
38.如图9至10所示,第一板片1包括第一抵接部10,第二板片2包括第二抵接部11,第一抵接部10和第二抵接部11抵接密封;第一流路3具有第一换热区301和第二换热区302,第一抵接部10和第二抵接部11分隔所述第一换热区301和第二换热区302,第一换热区301与第二换热区302在远离第一通道6的一侧连通;第二流路4具有第三换热区401和第四换热区402,第一抵接部10和第二抵接部11分隔第三换热区401和第四换热区402,第三换热区401与第四换热区402在靠近第一通道6的一侧连通。
39.为进一步提高制冷剂和流体介质之间的换热效果,将第一流路3分隔成第一换热区301和第二换热区302,制冷剂从第一流路3流经时,会先流过第二换热区302,然后再流过第一换热区301后再从第二通道7流出,由此也会形成“u”形的流动路径。而第二流路4也被分隔成了第三换热区401和第四换热区402,流体介质从第三通道8进入后先流入到第四换热区402内,然后再从第四换热区402流入到第三换热区401后从第四通道9流出,由此也形成了“u”形的流动路径,提高了换热效果。
40.如图9至10所示,第一抵接部10包括第一凹面1001和第一凸面1002,第一凹面1001位于第一顶面101,第一凸面1002位于第一底面102;第二抵接部11包括第二凹面1101和第二凸面1102,第二凹面1101位于第二顶面201,第二凸面1102位于第二底面202;第一凹面1001与相邻第二板片2的第二凸面1102抵接,第一凸面1002与相邻第二板片2的第二顶面201抵接。
41.其中,第一抵接部10包括第一槽1003和第二槽1004,第一槽1003与第二槽1004连通,在第一板片1的长度方向上,第二槽1004从第一槽1003的端部向第一板片1的边沿延伸;第二抵接部11包括第三槽1103和第四槽1104,第三槽1103与第四槽1104连通,在第二板片2的长度方向上,第四槽1104从第三槽1103的端部向第二板片2的边沿延伸;第二槽1004与第四槽1104的延伸方向相反,第一槽1003的底壁与第三槽1103的底壁抵接。
42.第一换热区301和第二换热区302以及第三换热区401和第四换热区402都是通过第一抵接部10和第二抵接部11分隔形成,多个第一板片1和多个第二板片2交替层叠时,第一板片1的第一凸面1002会抵接到第二板片2的第二顶面201上,第一凹面1001和第一凸面1002的形状相同,第二凹面1101和第二凸面1102的形状也相同,第一凸面1002的宽度是大于第二凹面1101的,因此第一凸面1002在与第二顶面201抵接时,第一凸面1002覆盖在第二凹面1101的上方;而第二板片2的第二凸面1102与另一个相邻第一板片1的第一凹面1001抵接。
43.第一板片1的第一凹面1001和第一凸面1002以及第二板片2的第二凹面1101和第
二凸面1102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由此也会在冲压的位置处形成凹槽,其中第一抵接部10冲压成第一槽1003和第二槽1004,第一槽1003和第二槽1004一体冲压形成,第二抵接部11冲压形成第三槽1103和第四槽1104,第三槽1103和第四槽1104也一体冲压形成,其中为进一步将第一换热区301和第二换热区302以及将第三换热区401和第四换热区402分隔成“u”形的流动路径,第二槽1004的槽底壁抵接到相邻第二板片2的第二顶面201,第四槽1104的槽底壁抵接到另一个相邻的第一板片1的第一顶面101,并且第二槽1004是延伸到第一板片1的边沿,第四槽1104是延伸到第二板片2的边沿,由此第一流路3中在第一槽1003的另一端的区域位置留置出制冷剂流通的缺口,第二流路4中在第三槽1103的另一端的区域位置留置出流体介质流通的缺口。由此可使得制冷剂形成如图9中线条l1的流动路径,同时使得流体介质形成如图9中线条l2的流动路径。
44.其中,为进一步提高换热的效果,在第二板片2上可冲压出多个凸块,凸块的凸出方向均朝着第二流路4,由此流体介质在第二流路4中流经时,可使其形成弯曲的流动路径,延缓流体介质流出的时间,凸块也增加了与流体介质与制冷剂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45.第二槽1004和第四槽1104延伸的方向相反,由此制冷剂在第一流路3与流体介质在第二流路4中的流动方向相对,也大大提高了换热的效果。
46.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对本说明书的理解应该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为基础,例如对“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性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物件之间的关系,非实质性限定,“多个”,是指至少两个以上。
47.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板片(1)和多个第二板片(2),所述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沿着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厚度方向交替层叠,沿第一板片(1)和第二板片(2)层叠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一顶面(101)和第一底面(102),所述第二板片(2)包括第二顶面(201)和第二底面(202);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具有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所述第一流路(3)位于相邻的第二底面(202)和第一顶面(101)之间,所述第二流路(4)位于相邻的第一底面(102)和第二顶面(201)之间;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分配器(5),所述分配器(5)包括管体(501)和分隔件(502),所述分隔件(502)至少部分位于管体(501)内,所述分隔件(502)与管体(501)的内壁连接;所述分配器(5)具有第一腔室(503)和第二腔室(504),所述第一腔室(503)与第二腔室(504)分别位于分隔件(502)的两侧,所述第一腔室(503)与第二腔室(504)连通;所述管体(501)具有多个第一孔(505)和多个第二孔(506),所述第一孔(505)连通第一流路(3)和第一腔室(503),所述第二孔(506)连通第一流路(3)和第二腔室(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501)包括开口端(507)和密封端(508),所述第一腔室(503)和第二腔室(504)在靠近密封端(508)的这一侧连通;所述第一腔室(503)与开口端(507)的开口连通,所述第二腔室(504)靠近开口端(507)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端(507)的开口不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孔(505)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路(3)连通,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孔(506)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流路(3)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定义垂直于管体(501)中心线的面为投影面,所述第一腔室(503)在投影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1,所述第二腔室(504)在投影面上的投影面积为s2,其中,s1/s2的范围为:1≤s1/s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孔(505)和所述第二孔(506)的孔直径大小为d,其中,d的范围为:0.1mm≤d≤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板式热交换器重力朝向方向为y方向,所述管体(501)的中心线与y方向垂直,定义所述第一孔(505)的轴向方向与y方向的夹角为θ,定义所述第二孔(506)的轴向方向与y方向的夹角为α;其中,θ的范围为:0<θ≤45
°
,α的范围为:0<α≤45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一通道(6)和第二通道(7),所述分配器(5)至少部分位于第一通道(6)内;所述第一通道(6)包括第一角孔(103)和第五角孔(203),所述第一角孔(103)位于第一板片(1),所述第五角孔(203)位于第二板片(2);所述第二通道(7)与第一流路(3)连通,所述第二通道(7)包括第二角孔(104)和第六角孔(204),所述第二角孔(104)位于第一板片(1),所述第六角孔(204)位于第二板片(2);所述第一底面(102)包括第一环凸(107),所述第二顶面(201)包括第二环凸(207),相邻板片中,所述第一环凸(107)与第二环凸(207)均朝向所述第二流路(4)凸起,所述第一环凸(107)与第二环凸(207)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角孔(103)和所述第二角孔(104)的圆周外沿均设有第一环凸(107),所述第五角孔(203)和所述第六角孔(204)的圆周外沿均设有第二环凸(207);
所述板式热交换器包括第三通道(8)和第四通道(9),所述第三通道(8)和第四通道(9)均与第二流路(4)连通,所述第三通道(8)包括第三角孔(105)和第七角孔(205),所述第四通道(9)包括第四角孔(106)和第八角孔(206);所述第一顶面(101)包括第三环凸(108),所述第二底面(202)包括第四环凸(208),所述第三环凸(108)与第四环凸(208)密封连接,所述第三环凸(108)与第四环凸(208)至少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流路(3)内;所述第三角孔(105)和所述第四角孔(106)的圆周外沿均设有第三环凸(108),所述第七角孔(205)和所述第八角孔(206)的圆周外沿均设有第四环凸(208)。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片(1)包括第一抵接部(10),所述第二板片(2)包括第二抵接部(11),所述第一抵接部(10)和第二抵接部(11)抵接密封;所述第一流路(3)具有第一换热区(301)和第二换热区(302),所述第一抵接部(10)和第二抵接部(11)分隔所述第一换热区(301)和第二换热区(302),所述第一换热区(301)与第二换热区(302)在远离第一通道(6)的一侧连通;所述第二流路(4)具有第三换热区(401)和第四换热区(402),所述第一抵接部(10)和第二抵接部(11)分隔所述第三换热区(401)和第四换热区(402),所述第三换热区(401)与所述第四换热区(402)在靠近第一通道(6)的一侧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0)包括第一凹面(1001)和第一凸面(1002),所述第一凹面(1001)位于第一顶面(101),所述第一凸面(1002)位于第一底面(102);所述第二抵接部(11)包括第二凹面(1101)和第二凸面(1102),所述第二凹面(1101)位于第二顶面(201),所述第二凸面(1102)位于第二底面(202);所述第一凹面(1001)与相邻所述第二板片(2)的第二凸面(1102)抵接,所述第一凸面(1002)与相邻所述第二板片(2)的第二顶面(201)抵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10)包括第一槽(1003)和第二槽(1004),所述第一槽(1003)与所述第二槽(1004)连通,在第一板片(1)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槽(1004)从所述第一槽(1003)的端部向第一板片(1)的边沿延伸;所述第二抵接部(11)包括第三槽(1103)和第四槽(1104),所述第三槽(1103)与所述第四槽(1104)连通,在第二板片(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四槽(1104)从所述第三槽(1103)的端部向第二板片(2)的边沿延伸;所述第二槽(1004)与所述第四槽(1104)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槽(1003)的底壁与所述第三槽(1103)的底壁抵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分配器包括管体和分隔件,分隔件至少部分位于管体内,分隔件与管体的内壁连接;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分别位于分隔件的两侧,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管体具有多个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连通第一流路和第一腔室,第二孔连通第一流路和第二腔室。本申请中分隔件至少部分位于管体内,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分别位于分隔件的两侧,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连通;管体通过分隔件分隔成为两个腔室并连通,形成回路,提高流体动量的均匀分布;并且管体具有多个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连通第一流路和第一腔室,第二孔连通第一流路和第二腔室,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将制冷剂先后分配到各个第一流路中,从而提高了分配的均匀性。的均匀性。的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智 蒋皓波 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3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