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4
阅读:9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插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漏电插座。
背景技术:
2.插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当水进入插座时,火线端子和地线端子被进入的水导通,使地线线路中产生电流,漏电保护开关会因检测到地线线路的电流而断开,这是导致“跳闸”的一种原因,即,插座中的火线端子和地线端子接通导致跳闸。
3.地线的作用在于将电器的外壳接地,防止用户接触到电器外壳时发生触电事故。在线路中接入漏电保护开关的情况下,若检测到地线中有电流,则会触发漏电保护开关动作,切断供电电路。但是地线检测开关并不能区分地线电流是否来自用电器漏电。插座内进水导致地线和火线接通的情况下,漏电保护开关同样也会检测到地线中存在电流,从而触发漏电保护。
4.触电事故通常发生在人体站在地面上接触到火线,使人体作为导体连通了火线和地面,人体内形成电流,从而发生触电事故。此外,如果在火线和零线或火线和地线之间没有其他导通电路的情况下,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或同时接触火线和地线,也会使人体内形成电流,发生触电事故。
5.在插座内意外进水时,因通常并非纯水,进入插座中的水可以作为导体接通火线和零线以及火线和地线。单纯的插座进水,并不会直接导致触电事故,但却会因火线和地线导通而致使漏电保护开关动作,导致非必要的跳闸,使整个供电电路无法供电,为供电电路中其他电器的正常用电和排除线路局部故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6.因此,现有技术的插座存在因线路中的一个插座进水而导致线路中的火线和地线导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动作而切断整个线路的供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防漏电插座,旨在解决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防漏电插座,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地线插舱与火线插舱相互隔离;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围堰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面壳于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
9.优选地,面壳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底壳单元固定,第一壳体下方形成有火线插舱和地线插舱,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上方,围堰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
10.优选地,围堰由第二壳体向下凸出形成,以使地线分隔腔内部与外部相隔开。
11.优选地,围堰由地线插舱的开口处向上凸出形成,围堰穿过第一壳体,围堰的上沿
高于火线插舱的开口处。
12.优选地,底壳单元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三壳体,第三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第三壳体的顶部向上穿过第一壳体,第三壳体穿过第一壳体的部分形成围堰。
13.优选地,地线分隔腔设置有地线防护机构;地线防护机构包括地线防护门和弹性复位机构,地线防护门用于在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时,封堵地线插孔,弹性复位机构用于在地线插脚拔出地线插孔时,使地线防护门复位。
14.优选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火线防护门,火线防护门用于在插头插脚未插入插座的火线插孔时,封闭火线插孔。
15.优选地,壳体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16.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漏电插座,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地线插舱与火线插舱相互隔离;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围堰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面壳于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由此一来,解决了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17.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防漏电插座,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插座单元,插座单元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地线插舱与火线插舱相互隔离;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围堰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面壳于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
18.优选地,面壳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底壳单元固定,第一壳体下方形成有火线插舱和地线插舱,第二壳体设于第一壳体上方,围堰位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
19.优选地,围堰由第二壳体向下凸出形成,以使地线分隔腔内部与外部相隔开。
20.优选地,围堰由地线插舱的开口处向上凸出形成,围堰穿过第一壳体,围堰的上沿高于火线插舱的开口处。
21.优选地,底壳单元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三壳体,第三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第三壳体的顶部向上穿过第一壳体,第三壳体穿过第一壳体的部分形成围堰。
22.优选地,地线分隔腔内设置有地线防护机构;地线防护机构包括地线防护门和弹性复位机构,地线防护门用于在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时,封堵地线插孔,复位机构用于在地线插脚拔出地线插孔时,使地线防护门复位。
23.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漏电插座,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地线插舱与火线插舱相互隔离;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围堰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面壳于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由此一来,解决了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漏电插座的一个爆炸图;
26.图2为图1的a部分的放大图;
27.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漏电插座的一个示意图;
28.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漏电插座的另一个示意图;
29.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漏电插座的另一个示意图;
30.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漏电插座的第一壳体的一个示意图;
31.图7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防漏电插座的一个爆炸图;
32.图8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防漏电插座的一个剖面图;
33.图9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防漏电插座的第二壳体的一个示意图;
34.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漏电插座的底壳单元的一个示意图;
35.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防漏电插座的第一壳体的另一个示意图;
36.图1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防漏电插座的一个爆炸图;
37.图13为图12所示示意结构另一个爆炸图。
38.附图标号说明:
39.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壳体310火线插孔110底壳单元400围堰120面壳单元500地线防护机构121第一壳体510地线防护门122第二壳体520弹性复位机构123第三壳体600火线防护门130地线分隔腔700排水孔200地线插舱800装饰面板210地线插孔
ꢀꢀ
300火线插舱
ꢀꢀ
40.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3.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4.插座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当水进入插座时,火线端子和地线端子被进入的水导通,使地线线路中产生电流,漏电保护开关会因检测到地线线路的电流而断开,这是导致“跳闸”的一种原因,即,插座中的火线端子和地线端子接通导致跳闸。
45.地线的作用在于将电器的外壳接地,防止用户接触到电器外壳时发生触电事故。在线路中接入漏电保护开关的情况下,若检测到地线中有电流,则会触发漏电保护开关动作,切断供电电路。但是地线检测开关并不能区分地线电流是否来自用电器漏电。插座内进水导致地线和火线接通的情况下,漏电保护开关同样也会检测到地线中存在电流,从而触发漏电保护。
46.触电事故通常发生在人体站在地面上接触到火线,使人体作为导体连通了火线和地面,人体内形成电流,从而发生触电事故。此外,如果在火线和零线或火线和地线之间没有其他导通电路的情况下,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或同时接触火线和地线,也会使人体内形成电流,发生触电事故。
47.在插座内意外进水时,因通常并非纯水,进入插座中的水可以作为导体接通火线和零线以及火线和地线。单纯的插座进水,并不会直接导致触电事故,但却会因火线和地线导通而致使漏电保护开关动作,导致非必要的跳闸,使整个供电电路无法供电,为供电电路中其他电器的正常用电和排除线路局部故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漏电插座,解决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49.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50.请参阅图1-2和图7-11,一种防漏电插座,防漏电插座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包括底壳单元110和面壳单元120;壳体100内形成有地线插舱200和火线插舱300,地线插舱200与火线插舱300相互隔离;地线插舱200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300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200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400,围堰400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130,面壳于地线分隔腔130内形成地线插孔210。
51.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底壳单元110和面壳单元120,使得壳体100内部与外部隔离。壳体100内形成的地线插舱200和火线插舱300相互隔离,使得水或导电液体进入地线插舱200或火线插舱300时,地线与火线不会连通。此外,地线插舱200是指容置地线插接件的空间。地线插舱200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围堰400,围堰400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130,面壳于地线分隔腔130内形成地线插孔210,使得水或导电液体进入时,由于围堰400的分隔作用,水或导电液体仅能单独进入地线插舱200或火线插舱300,地线插舱200内的地线与火线插舱300内的火线不会通过水或导电液体连通。由此一来,解决了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
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52.目前,为用电安全考虑,插座需要设置防护门以防止带电部分从插孔中露出,防护门结构通常设置于面壳单元120,并且水或导电液体通常从面壳单元120进入,因此,需要围堰400的分隔作用能够作用于从面壳单元120进入的水或导电液体。
53.其中,请参阅图1-2和图6-9,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面壳单元120包括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第一壳体121与底壳单元110固定,第一壳体121下方形成有火线插舱300和地线插舱200,第二壳体122设于第一壳体121上方,围堰400位于第一壳体121与第二壳体122之间。
54.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2设于第一壳体121上方,使得围堰400的分隔作用能够作用于面壳单元120,从而增强插座防漏电功能。围堰400位于第一壳体121与第二壳体122之间,使得从面壳单元120进入的水或导电液体能够被围堰400分隔开,从而地线插舱200内的地线和火线插舱300内的火线无法通过水或导电液体连通。
55.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墙插,底壳单元110可嵌入墙体内,面壳单元120朝向墙体外。
56.可选地,装饰面板800固定于面壳单元120的上方。
57.需要说明的是,需要围堰400的分隔作用能够使得水或导电液体仅能进入地线插舱200或火线插舱300,实现地线插舱200内的地线与火线插舱300内的火线不会通过水或导电液体连通的效果。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技术提供二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58.方式一。
59.请参阅图7-9,围堰400由第二壳体122向下凸出形成,以使地线分隔腔130内部与外部相隔开。
60.本实施例中,围堰400由第二壳体122向下凸出形成,以使地线分隔腔130内部与外部相隔开。从而,水或导电液体在围堰400的分隔作用下仅能进入地线插舱200或火线插舱300,实现地线插舱200内的地线与火线插舱300内的火线不会通过水或导电液体连通的效果。
61.方式二。
62.请参阅图1-2和图11-13,围堰400由地线插舱200的开口处向上凸出形成,围堰400穿过第一壳体121,围堰400的上沿高于火线插舱300的开口处。
63.本实施例中,围堰400的上沿高于火线插舱300的开口处,使得围堰400能够产生分隔作用,该分隔作用使得水或导电液体仅能进入地线插舱200或火线插舱300,实现地线插舱200内的地线与火线插舱300内的火线不会通过水或导电液体连通效果。
64.请参阅图12-13,底壳单元110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三壳体123,第三壳体123内形成有地线插舱200,第三壳体123的顶部向上穿过第一壳体121,第三壳体123穿过第一壳体121的部分形成围堰400。
65.本实施例中,第三壳体123向上延伸,第三壳体123内形成有地线插舱200,使得地线插舱200和火线插舱300相互隔离。第三壳体的顶部向上穿过第一壳体121,第三壳体123穿过第一壳体121的部分形成围堰400,使得从面壳单元进入的水或导电液体进入地线插孔
210后,不会进入火线插舱300。
66.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防止水或导电液体连通地线和火线,需要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210时,地线插孔210处于封闭状态,或者,插头插脚未插入火线插孔310时,火线插孔310处于封闭状态。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技术提供两种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67.方式一。
68.请参阅图4,地线分隔腔130内设置有地线防护机构500;地线防护机构500包括地线防护门510和弹性复位机构520,地线防护门510用于在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210时,封堵地线插孔210,弹性复位机构520用于在地线插脚拔出地线插孔210时,使地线防护门510复位。
69.本实施例中,防护机构设置于地线分隔腔130内,使得防护机构封闭地线插孔210的效果不但不会影响围堰400的分隔作用,而且能够加强围堰400的分隔作用。地线防护机构500包括地线防护门510和弹性复位机构520的实现方式,使得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210时,地线插孔210处于封闭状态。
70.方式二。
71.请参阅图4,第一壳体121与第二壳体122之间设有火线防护门600,火线防护门600用于在插头插脚未插入插座的火线插孔310时,封闭火线插孔310。
72.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之间设置火线防护门600,使得在插头插脚未插入插座的火线插孔310时,封闭火线插孔310,以强化围堰400的分隔作用。
73.需要说明的是,从面壳单元120进入的水或导电液体进入插座后,需要水或导电液体能够被排出插座。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技术提供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74.请参阅图1-5,壳体100开设有排水孔700,排水孔700位于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之间。
75.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处设置排水孔700,使得从面壳单元120进入的水或者导电液进入插座后能够被排出插座。并且,排水孔700在排出水或导电液体的同时,不会影响围堰400的分隔作用。排水孔700可以将意外进入到围堰400外侧的水及时排出,避免因长期浸水或积水过深而影响围堰400的分隔作用。
76.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漏电插座,防漏电插座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包括底壳单元110和面壳单元120;壳体100内形成有地线插舱200和火线插舱300,地线插舱200与火线插舱300相互隔离;地线插舱200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300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200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400,围堰400与面壳单元120之间形成地线分隔腔130,面壳于地线分隔腔130内形成地线插孔210。由此一来,解决了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7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防漏电插座。
78.可选地,另一种防漏电插座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插座单元,插座单元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包括底壳单元110和面壳单元120;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200和火线插舱300,地线插舱200与火线插舱300相互隔离;地线插舱200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
300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200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400,围堰400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130,面壳于地线分隔腔130内形成地线插孔210。
79.本实施例中,相对前一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防漏电插座包括外壳,外壳可以有效保护插座单元,亦可以有效地减少从面壳单元120进入的水和导电液体。壳体100包括底壳单元110和面壳单元120,使得壳体100内部与外部隔离。壳体100内形成的地线插舱200和火线插舱300相互隔离,使得水或导电液体进入地线插舱200或火线插舱300时,地线与火线不会连通。此外,地线插舱200是指容置地线插接件的空间。地线插舱200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400,围堰400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130,面壳于地线分隔腔130内形成地线插孔210,使得水或导电液体进入时,由于围堰400的分隔作用,水或导电液体仅能单独进入地线插舱200或火线插舱300,地线插舱200内的地线与火线插舱300内的火线不会通过水或导电液体连通。由此一来,解决了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80.目前,为用电安全考虑,插座需要设置防护门以防止带电部分从插孔中露出,防护门结构通常设置于面壳单元120,并且水或导电液体通常从面壳单元120进入,因此,需要围堰400的分隔作用能够作用于从面壳单元120进入的水或导电液体。
81.其中,请参阅1-2和图6-9,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面壳单元120包括第一壳体121和第二壳体122,第一壳体121与底壳单元110固定,第一壳体121下方形成有火线插舱300和地线插舱200,第二壳体122设于第一壳体121上方,围堰400位于第一壳体121与第二壳体122之间。
82.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2设于第一壳体121上方,使得围堰400的分隔作用能够作用于面壳单元120,从而增强插座防漏电功能。围堰400位于第一壳体121与第二壳体122之间,使得从面壳单元120进入的水或导电液体能够被围堰400分隔开,从而地线插舱200内的地线和火线插舱300内的火线无法通过水或导电液体连通。
83.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由于存在外壳,因而本实施例可以适用于排插。
84.可选地,装饰面板800固定于面壳单元120的上方。
85.需要说明的是,需要围堰400的分隔作用能够使得水或导电液体仅能进入地线插舱200或火线插舱300,实现地线插舱200内的地线与火线插舱300内的火线不会通过水或导电液体连通的效果。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技术提供二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86.方式一。
87.请参阅图7-9,围堰400由第二壳体122向下凸出形成,以使地线分隔腔130内部与外部相隔开。
88.本实施例中,围堰400由第二壳体122向下凸出形成,以使地线分隔腔130内部与外部相隔开。从而,水或导电液体在围堰400的分隔作用下仅能进入地线插舱200或火线插舱300,实现地线插舱200内的地线与火线插舱300内的火线不会通过水或导电液体连通。
89.方式二。
90.请参阅图1-2和图11,围堰400由地线插舱200的开口处向上凸出形成,围堰400穿过第一壳体121,围堰400的上沿高于火线插舱300的开口处。
91.本实施例中,围堰400的上沿高于火线插舱300的开口处,使得围堰400能够产生分
隔作用,该分隔作用使得水或导电液体仅能进入地线插舱200或火线插舱300,实现地线插舱200内的地线与火线插舱300内的火线不会通过水或导电液体连通。
92.请参阅图12-13,底壳单元110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三壳体123,第三壳体123内形成有地线插舱200,第三壳体123的顶部向上穿过第一壳体121,第三壳体123穿过第一壳体121的部分形成围堰400。
93.本实施例中,第三壳体123向上延伸,第三壳体123内形成有地线插舱200,使得地线插舱200和火线插舱300相互隔离。第三壳体123的顶部向上穿过第一壳体121,第三壳体123穿过第一壳体121的部分形成围堰400,使得从面壳单元进入的水或导电液体进入地线插孔210后,不会进入火线插舱300。
94.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防止水或导电液体连通地线和火线,需要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210时,地线插孔210处于封闭状态。满足上述需要的具体实现方式本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为便于理解,本技术提供一种种优选的实现方式。
95.请参阅图4,地线分隔腔130内设置有地线防护机构500;地线防护机构500包括地线防护门510和弹性复位机构520,地线防护门510用于在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210时,封堵地线插孔210,弹性复位机构520用于在地线插脚拔出地线插孔210时,使地线防护门510复位。
96.本实施例中,防护机构设置于地线分隔腔130内,使得防护机构封闭地线插孔210的效果不但不会影响围堰400的分隔作用,而且能够加强围堰400的分隔作用。地线防护机构500包括地线防护门510和弹性复位机构520的实现方式,使得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210时,地线插孔210处于封闭状态。
97.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漏电插座,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插座单元,插座单元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包括底壳单元110和面壳单元120;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200和火线插舱300,地线插舱200与火线插舱300相互隔离;地线插舱200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300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200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400,围堰400与面壳单元120形成地线分隔腔130,面壳于地线分隔腔130内形成地线插孔210。由此一来,解决了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
9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电插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所述地线插舱与所述火线插舱相互隔离;所述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所述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所述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所述围堰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所述面壳于所述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底壳单元固定,所述第一壳体下方形成有所述火线插舱和地线插舱,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方,所述围堰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由所述第二壳体向下凸出形成,以使所述地线分隔腔内部与外部相隔开。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由所述地线插舱的开口处向上凸出形成,所述围堰穿过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围堰的上沿高于所述火线插舱的开口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单元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内形成有所述地线插舱,所述第三壳体的顶部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穿过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形成所述围堰。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分隔腔设置有地线防护机构;所述地线防护机构包括地线防护门和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地线防护门用于在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时,封堵所述地线插孔,所述弹性复位机构用于在地线插脚拔出地线插孔时,使所述地线防护门复位。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火线防护门,所述火线防护门用于在插头插脚未插入所述插座的火线插孔时,封闭所述火线插孔。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9.一种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插座单元,所述插座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所述地线插舱与所述火线插舱相互隔离;所述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所述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所述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所述围堰内部形成地线分隔腔,所述面壳于所述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壳单元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底壳单元固定,所述第一壳体下方形成有所述火线插舱和地线插舱,所述第二壳体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方,所述围堰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由所述第二壳体向下凸出形成,以使所述地线分隔腔内部与外部相隔开。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由所述地线插舱的开口处向上凸出形成,所述围堰穿过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围堰的上沿高于所述火线插舱的开口处。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单元包括向上延伸的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内形成有所述地线插舱,所述第三壳体的顶部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三壳体穿过所述第一壳体的部分形成所述围堰。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防漏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分隔腔内设置有地线防护机构;所述地线防护机构包括地线防护门和弹性复位机构,所述地线防护门用于在地线插脚未插入地线插孔时,封堵所述地线插孔,所述复位机构用于在地线插脚拔出地线插孔时,使所述地线防护门复位。
技术总结
本申请所提供的防漏电插座,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底壳单元和面壳单元;壳体内形成有地线插舱和火线插舱,地线插舱与火线插舱相互隔离;地线插舱内设置有地线插接件,火线插舱内设置有火线插接件;地线插舱的开口处的上方周围形成有围堰,围堰与面壳单元之间形成地线分隔腔,面壳于地线分隔腔内形成地线插孔。由此一来,解决了现有供电电路中因任意一个带地线的插座意外进水,都会导致漏电保护开关检测到漏电电流,进而在非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个供电电路的问题。电路的问题。电路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成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中科电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