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及先端帽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4 阅读:59 评论:0


1.本说明书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及先端帽。


背景技术:

2.内窥镜手术由于切口损伤小、临床效果好等优点,近年来已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在内窥镜手术中,具有电处理部(如,电圈套器等)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被用于对生物体组织进行切开、烧灼、止血等处理工作。目前内窥镜用处理装置主要分为单电极和双电极处理装置,由于单电极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在使用时,高频电流流经人体组织的范围广,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大,因此近年来双电极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发展迅速。
3.现有的双电极内窥镜用处理装置一般是在鞘管表面设置一层金属电极作为返回电极,这层金属电极相当于贴在人体组织上的电极片,以此使得双电极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具备了单电极内窥镜用处理装置的所有基本功能之外,还兼备单、双电极模式自由切换的功能。但是,双电极内窥镜用处理装置鞘管表面的金属电极的长度若设置较短,则可能存在导电稳定性较差,导电性能不佳而导致人体组织损伤等问题;若设置过长,则会影响鞘管的柔顺性,不利于鞘管在各种弯曲角度的内窥镜的器械通道中自由移动,且会影响操作者的便捷性。因此,希望可以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及先端帽,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电处理部和操纵线;鞘管,所述鞘管表面设有可弯曲的柔性导电部,所述柔性导电部呈管状,所述柔性导电部上形成有便于所述柔性导电部弯曲的空隙,所述鞘管表面通过所述空隙与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外部空气连通;其中,所述操纵线穿设于所述鞘管内,所述电处理部从所述鞘管的前端伸出。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导电部包括含有所述空隙的金属件,所述金属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连续金属件,所述一个或多个连续金属件之间形成有使所述鞘管表面部分外露的所述空隙。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隙包括形成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连续金属件的间断面之间的缝隙,所述缝隙沿所述鞘管的轴线方向螺旋设置。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设置的所述缝隙的螺距为0.1~2mm。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隙沿所述鞘管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小于与所述柔性导电部配合的导电结构沿所述鞘管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度。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导电部包括含有所述空隙的金属件,所述空隙沿所述鞘管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金属件的壁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导电部包括弯曲段和直管段,所述直管段与所述弯曲段电连接,所述直管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直管段的直径的6倍。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导电部包括两段所述直管段,所述弯曲段连接在两段
所述直管段之间,所述弯曲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弯曲段的直径的2倍。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鞘管的前端从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伸出。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与所述鞘管的前端存在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的范围为0.5mm~1.5mm。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窥镜用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极和先端帽,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安装于内窥镜,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一导电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的滑触部,所述先端帽用于套设于所述内窥镜外,所述第一导电部设于所述先端帽的外周;所述鞘管用于穿设于内窥镜内,当所述鞘管位于预设位置时,所述滑触部与所述柔性导电部接触并电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先端帽外周的直径可变的金属导电层。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导电层呈“弓”字形结构。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触部包括向内突出的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所述金属弹片两侧设有两个护耳,所述两个护耳与所述金属弹片电连接,所述两个护耳与所述金属弹片形成对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半包围结构。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触部设置在所述先端帽上,所述先端帽包括设置在前部的透明直帽,所述滑触部的前端与所述透明直帽的前端存在第二间距。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距的范围为0.5mm~1.5mm。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与所述鞘管的前端存在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相等。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鞘管内设有返回导体,所述返回导体穿过所述鞘管并与所述柔性导电部电连接;所述鞘管上设有开孔,所述返回导体从所述开孔穿过,所述开孔处设有金属限位管,所述柔性导电部与所述金属限位管连接。
22.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电处理部和操纵线;鞘管,所述鞘管表面设有可弯曲的柔性导电部;其中,所述操纵线穿设于所述鞘管内,所述电处理部从所述鞘管的前端伸出,所述鞘管的前端从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伸出。
23.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先端帽,所述先端帽用于套设于所述内窥镜外,所述先端帽外周设有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直径可变的金属导电层。
附图说明
24.本说明书将以示例性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将通过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性的,在这些实施例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结构,其中:
25.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和内窥镜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安装于内窥镜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鞘管和内窥镜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鞘管和内窥镜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鞘管和内窥镜配合的工作模拟示意图;
31.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柔性导电部的应用示意图;
32.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柔性导电部弯曲段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柔性导电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第一导电部和滑触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1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第一导电部和滑触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金属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鞘管和柔性导电部的剖面图。
38.图中:100、内窥镜用处理装置;110、第一电极;111、电处理部;112操纵线;120、鞘管;121、柔性导电部;122、返回导体;123、限位金属管;130、第二电极;131、第一导电部;132、滑触部;1111、电圈套器;1311、金属导电层;1321、金属弹片;1322、护耳;140、先端帽;141、透明直帽;150、驱动部;151、滑动指环;160、内窥镜;161、器械通道;162、镜头。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说明书应用于其它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40.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
41.图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和内窥镜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安装于内窥镜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鞘管和内窥镜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鞘管和内窥镜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鞘管和内窥镜配合的工作模拟示意图。
42.如图1-图6所示,内窥镜用处理装置100可以包括第一电极110和鞘管120。
43.第一电极可以用于传导高频电流以对人体组织进行临床操作(如内窥镜手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10可以包括电处理部111和操纵线112。
44.电处理部可以是用于对人体组织进行临床操作的部件。例如,电处理部可以包括
电圈套器、电凝钳、电活检钳、切开刀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处理部111可以用于对人体组织进行临床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电击、电热、电灼等。
45.操纵线可以是用于操纵电处理部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操纵线112一端与供电电极的其中一极(如主动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电处理部111电连接。其中,供电电极可以包括主动电极和被动电极,主动电极向电处理部111供电,电处理部111对人体组织进行临床操作,电流进入人体组织,然后经由其他部件(如第二电极、柔性导电部等)引出、回流至被动电极,从而形成电流回路。
46.在一些实施例中,操纵线112与电处理部111可以是一个整体的导体,以实现高频电流由主动电极经由操纵线112传导至电处理部111;操纵线112与电处理部111也可以基于可拆卸式连接方式(如,螺纹连接等),通过导体进行电连接,基于这种连接方式可以使电处理部111能够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替换,以使其满足不同患者的不同治疗需求。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操纵线112在主动电极与电处理部111之间也可以基于其他方式实现电连接。例如,操纵线112本身可以不导电,可以在电处理部111和主动电极之间另接导线以达到电连接的目的。
48.电连接可以是指能够用于传导电流的连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导体、导线、导管或是基于人体组织内的导电液体(如,组织液、分泌液等)等方式进行连接。
49.在一些实施例中,操纵线112穿设于鞘管120内,电处理部111从鞘管120的前端伸出,用于对人体组织进行临床操作。其中,前端可以理解为远离处理装置操作者的一端。
50.鞘管可以是能够在内窥镜内进行移动的部件。鞘管可以是绝缘管,如基于树脂等绝缘性材料所构成的绝缘管。在一些实施例中,鞘管120可以用于对第一电极110进行绝缘保护,以避免发生短路。
51.进一步地,鞘管120可以是绝缘软管。在一些实施例中,鞘管120可以连接于身体外部的驱动部150(其上设置有滑动指环151),并基于驱动部150的控制而在内窥镜160内进行移动。
52.内窥镜可以是用于直接观察人体器官内部腔体的医疗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160可以包括器械通道161。器械通道可以用于鞘管在内窥镜内进行移动。
53.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160还可以包括镜头162。镜头可以用于获取人体器官内部腔体的图像(如,病灶区域的图像等),并将其传输至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操作者(如,医生)可以基于人体器官内部腔体的图像来进行相应操作。
54.在一些实施例中,鞘管120表面设有可弯曲的柔性导电部121。
55.可以理解地,可弯曲是指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实现多角度(如任意角度)弯曲。示例性地,基于内窥镜用处理装置100在人体组织内不同位置处的使用场景,鞘管120带动柔性导电部121在内窥镜160的器械通道161中进行移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弯曲30
°
、60
°
、90
°
、180
°
、210
°
等。
56.柔性导电部可以是设置于鞘管表面,能够用于传导电流的可弯曲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弯曲的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基于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基于喷涂导电材料(如,导电漆等)于鞘管120表面,使导电材料层至少覆盖部分鞘管120表面来实现。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导电部121可以设计成管状,且柔性导电部121上形成有便
于柔性导电部弯曲的空隙,鞘管表面通过空隙与柔性导电部的外部空气连通,以此来实现柔性导电部121的可弯曲功能。关于柔性导电部、空隙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见图7-图9及其相关描述。
58.如图3-图4所示,内窥镜用处理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电极130和先端帽140。
59.第二电极可以是安装于内窥镜,用于将电流从人体组织中引出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电极130可以包括第一导电部131以及和第一导电部131电连接的滑触部132。
60.第一导电部可以是用于与人体组织接触,以将电流从人体组织传导至滑触部的部件。
61.如图4所示,第一导电部131可以设置于先端帽140的外周,用于直接与人体组织接触,以实现将电流从人体组织中引出。关于先端帽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后文中的相关描述。
6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131可以基于多种方式实现导电。例如,第一导电部131可以为金属镀层,包括但不限于银镀层、铜镀层等;又例如,第一导电部131可以为导电塑料或导电橡胶,包括但不限于导电硅胶等。
6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131可以包括金属导电层1311。关于第一导电部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见图10-图12及其相关描述。
64.滑触部可以是与第一导电部电连接,用于将电流从第一导电部传导至柔性导电部的部件。
65.在一些实施例中,滑触部132为导电材料,其结构不限,可以是片状、杆状等。可以理解地,滑触部132能够实现与第一导电部131和柔性导电部121电连接,以使电流可以从第一导电部131经由滑触部132传导至柔性导电部121即可,本说明书对其结构不作任何限定。
66.在一些实施例中,鞘管120可以穿设于内窥镜160内,当鞘管120位于预设位置时,滑触部132与柔性导电部121接触并电连接。具体地,鞘管120可以穿设于内窥镜160的器械通道161中,受连接于身体外部的驱动部150(其上具有滑动指环151)的控制而在器械通道161内自由进退。
67.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通过在鞘管表面设有可弯曲的柔性导电部,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导电稳定性好,而且可以保证鞘管能够顺畅地通过各种弯曲角度的器械通道,进而可以使操作者(如,医生)使用更加方便、便捷,以缩短治疗时间。
68.预设位置可以是指预先设定的鞘管达到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位置可以基于仿真模拟、实验等方式进行确定。
69.可以理解地,预设位置可以是某一具体位置,如鞘管的前端穿过内窥镜后的5mm处等;预设位置也可以是一个范围区间,当鞘管在该范围区间内滑动时,滑触部能够与鞘管上的柔性导电部接触并实现电连接。
7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鞘管120位于预设位置时,滑触部132可以与柔性导电部121接触并实现电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将人体组织中的电流依次经由第一导电部131、滑触部132、柔性导电部121引出。
71.关于滑触部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见图10-图11及其相关描述。
72.先端帽可以是用于保持适当的内窥镜视野,以辅助临床操作的部件。先端帽的结构不限,可以是直筒形、阶梯圆筒形、锥筒形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先端帽140的结构可以基
于实验、模拟仿真等方式进行确定。
73.如图4所示,先端帽140可以用于套设于内窥镜160外。优选地,先端帽140可以套设于内窥镜160的先端部(即,内窥镜远离操作者的这一端),以使内窥镜160能够避免干扰、快速聚焦,使其视野更加清晰,进而可以使临床操作更加方便、更加精确。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先端帽140可以由柔性绝缘材料构成,具有一定的伸缩性,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内窥镜160。在一些实施例中,先端帽140的外周可以设置第一导电部131,用于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减小电流流经人体的路径,以将人体组织中的电流快速引出。
75.如图5所示,先端帽140也可以由柔性导电材料(如,导电硅胶等)构成,即先端帽140可以直接与人体组织接触,将人体组织中的电流引出。
76.关于先端帽与第一导电部的更多内容,可以参见图10-11及其相关描述。
77.如图6所示,开始临床操作(如内窥镜手术)前,将设有第一导电部131的先端帽140加装到内窥镜160的先端部,进而将带有电处理部111(如电圈套器1111)的鞘管120插入内窥镜160的器械通道161,然后将内窥镜160插入人体腔道(如,消化道等)中,同时内窥镜160的镜头162获取并传回人体器官内部腔体的图像。当内窥镜160到达病灶区域时,操作者可以操作驱动部150上的滑动指环151,使电圈套器1111套住待切除组织,同时第一导电部131紧贴于侧壁的组织上,以充分与人体组织接触。最后,开启供电电极,电流经由供电电极的主动电极、操纵线112、电圈套器1111、待切除组织、第一导电部131、滑触部132、柔性导电部121等部件回流至供电电极的被动电极处,形成电流回路,并在电圈套器1111与待切除组织的接触部位产生高热,从而将待切除组织切除。
78.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基于鞘管表面设有可弯曲的柔性导电部,可以实现鞘管在内窥镜各个角度的器械通道中自由移动,使装置使用更加方便;通过在内窥镜外套设先端帽,并在先端帽的外周设置第一导电部,可以使第一导电部与人体组织充分接触,当鞘管位于预设位置时,滑触部与柔性导电部接触并电连接,可以实现将人体组织中的电流快速引出而不流经全身,从而可以适当地提高电流强度,进而提高临床操作的速度(如,切割速度等)。
79.图7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柔性导电部的应用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柔性导电部弯曲段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柔性导电部的结构示意图。
80.如图7-图9所示,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包括含有空隙的金属件。
81.金属件可以是指设置于鞘管表面,用于传导电流的金属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连续金属件。其中,连续金属件可以理解为加工成型的各部分形成为一体的金属制品。
82.在一些实施例中,空隙能够使鞘管表面部分外露。外露面积基于一个或多个连续金属件的不同结构而定。
83.在一些实施例中,空隙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连续金属件形成。进一步地,空隙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连续金属件所构成的不同结构形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a所示,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包括螺旋结构的金属件,螺旋结构的金属件形成螺旋形的缝隙状空隙。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b所示,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包括编织结构的金属件,编织结构的金属件形成网孔状空隙。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c所示,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包括蛇骨结构的金属件,
该金属件包括多个连续金属件(即多个骨节);蛇骨结构的金属件形成孔状空隙。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d所示,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包括叠排结构的金属件,该金属件包括多个连续金属件(即多个叠排零件);叠排结构的金属件形成缝隙状空隙。
84.在一些实施例中,空隙可以包括形成在一个或多个连续金属件的间断面之间的缝隙,且该缝隙沿鞘管120的轴线方向螺旋设置。其中,间断面可以理解为金属件其中一个内部结构与另一个内部结构相对的面;或是多个金属件中的一个金属件与另一个金属件相对的面。
8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包括单螺旋设置的连续金属件,该连续金属件的中间部分螺旋缠绕在鞘管表面,缠绕后的连续金属件的相邻两个缠绕部位的间断面之间形成螺旋缝隙。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包括双螺旋设置的两个连续金属件(图中未示出),两个连续金属件螺旋缠绕在鞘管表面,缠绕后的两个连续金属件的间断面之间形成螺旋缝隙。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设置的连续金属件可以通过金属片卷曲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设置的连续金属件可以通过金属管切割(如激光切割)成型。由于螺旋设置的连续金属件是一个整体的零件,因此能够有效保证导电效果;同时,通过形成螺旋形的缝隙,能够使连续金属件具有良好的可弯曲性。
86.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设置的缝隙的螺距p不宜过大或过小。当螺距p过大时,会影响柔性导电部121的可弯曲性;当螺距p过小时,会影响柔性导电部121的导电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设置的缝隙的螺距p可以为0.1~2mm。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设置的缝隙的螺距p可以为0.3~1.5mm。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设置的缝隙的螺距p可以为0.5~1mm。
87.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件的空隙沿鞘管120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小于与柔性导电部121配合的导电结构沿鞘管12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度。
88.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结构可以是指与柔性导电部121配合以用于传导电流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结构可以包括滑触部132,金属件的空隙沿鞘管120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小于滑触部132沿鞘管120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度。
89.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通过使金属件的空隙沿鞘管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小于导电结构沿鞘管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度,可以避免因金属件的空隙过大而导致导电结构卡在空隙处,从而可以保证柔性导电部与导电结构之间的稳定电连接,以便于人体组织中的电流顺利引出,避免对人体造成损伤。
90.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件的空隙沿鞘管120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金属件的壁厚。
91.金属件的壁厚可以是指金属件沿鞘管的径向方向的厚度。通过限定金属件的空隙沿鞘管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金属件的壁厚,可以使金属件更易于弯曲,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柔性导电部121的可弯曲功能,进而可以使鞘管120能够顺畅地通过各种弯曲角度的内窥镜160的器械通道161,有利于节省操作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
9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柔性导电部可以包括弯曲段和直管段。
93.弯曲段可以是指柔性导电部中的可弯曲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段用于实现柔性导电部121的可弯曲功能,以使柔性导电部121所包裹的鞘管120能够顺畅地通过各种弯曲角度的内窥镜160的器械通道161。
94.直管段可以是指柔性导电部中的直管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直管段与弯曲段电
连接。
95.在一些实施例中,直管段与弯曲段电连接可以基于多种方式实现。例如,直管段与弯曲段可以是一体结构,以形成电连接;又例如,直管段与弯曲段通过焊接等方式实现电连接等。
96.在一些实施例中,直管段的长度可以与直管段的直径相关。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柔性导电部121可弯曲的角度,以使柔性导电部121所包裹的鞘管120能够顺畅地通过各种弯曲角度的内窥镜160的器械通道161,直管段的长度可以小于或等于直管段的直径的6倍。
97.在一些实施例中,直管段和弯曲段可以组合构成柔性导电部121。其中,直管段和弯曲段的数量、组合形式不限。例如,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基于一段直管段和一段弯曲段组合构成;又例如,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基于三段直管段和两段弯曲段,以直管段、弯曲段交叉组合的形式构成等。
98.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导电部121可以包括两段直管段,弯曲段连接在两段直管段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弯曲段的弯曲能力,从而提升柔性导电部121的可弯曲性,弯曲段的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弯曲段的直径的2倍。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曲段的直径与直管段的直径相等。
99.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柔性导电部121为两段直管段之间连接弯曲段时,位于前端的直管段(即,远离处理装置操作者的直管段)的长度可以大于位于后端的直管段(即,靠近处理装置操作者的直管段)的长度,以更好地配合先端帽140的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前端的直管段与位于后端的直管段的具体长度,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而定。
100.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通过对弯曲段的长度与其直径的关系的设计,不仅可以保证柔性导电部可弯曲的角度,以充分保证其过弯性能,而且还可以保障柔性导电部与滑触部之间以及柔性导电部的直管段与弯曲段之间的导电性能。
101.如图7-图9所示,鞘管120的前端从柔性导电部121的前端伸出。在一些实施例中,鞘管120的前端从柔性导电部121的前端伸出的距离不限,其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而定。例如,不同的电处理部111(如,电圈套器、电凝钳等)所伸出的最佳距离不同。
102.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通过将鞘管的前端伸出柔性导电部的前端,可以使设置于鞘管前端的电处理部与柔性导电部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电处理部进行临床操作时液体(如,组织液等)回流至柔性导电部造成短路(即,将第一导电部131短路)。
103.如图9所示,柔性导电部121的前端与鞘管120的前端可以存在第一间距d1。
104.第一间距可以指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与鞘管的前端之间的距离。
10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距d1的范围可以为0.5mm~1.5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距d1的范围也可以是其他范围区间,其可以基于实验、模拟仿真等方式进行确定。
10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间距d1可以和滑触部132的前端与先端帽140的透明直帽141的前端存在的第二间距d2相等,以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液体(如,组织液)回流而导致短路,进而可以保证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装置。
107.关于先端帽的透明直帽和第二间距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图11及其相关描述。
108.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通过在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与鞘管的前端设置第一间距,且对第一间距的范围进行限定,可以使柔性导电部能够更好地配合先端帽使用,以避免装置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液体回流而导致短路,进而保证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保护装置,避免其因短路而损坏。
109.图10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第一导电部和滑触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先端帽、第一导电部和滑触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金属导电层的结构示意图。
110.如图10-图12所示,第一导电部131可以包括设置在先端帽140外周的直径可变的金属导电层1311。
111.在一些实施例中,直径可变可以理解为设置于先端帽140外周的金属导电层1311的直径可以基于内窥镜160的直径大小而变化,以使其可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内窥镜160。
112.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导电层1311可以由一种或多种导电材料组成,如铜、银等。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导电层1311可以为薄层,以减小额外体积的增加。进一步地,金属导电层1311可以为平滑的薄层,以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导电层1311的结构不限。例如,金属导电层1311可以为折线型结构、栅条结构等。
113.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导电层1311可以呈“弓”字形结构。
114.如图11-图12所示,“弓”字形结构为金属片在预设宽度下进行弯折且首尾连接所形成的结构。其中,预设宽度可以是指预先设定的弯折宽度,其可以基于实际需求进行确定。例如,预设宽度可以基于金属导电层1311的宽度而定等。
115.可以理解地,当内窥镜160的直径增大时,“弓”字形结构可以通过沿先端帽140的周向进行伸展,从而使金属导电层1311的直径相应增大,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内窥镜及先端帽。
116.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通过采用“弓”字形结构来实现金属导电层的直径可变这一功能,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制造成本低。
117.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先端帽外周设置直径可变的金属导电层,不仅可以保证金属导电层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接触面积,以避免因接触面积过小而可能产生的过热灼伤风险;而且还可以使先端帽能够适配于不同直径的内窥镜,进而可以提高先端帽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118.如图10-图11所示,滑触部132还可以包括向内突出的金属弹片1321,该金属弹片1321能够与第一导电部131电连接。
119.金属弹片1321可以是具有一定弹性的金属薄片。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弹片1321与第一导电部131电连接可以基于多种方式实现。例如,金属弹片1321可以与第一导电部131的金属导电层1311为一体结构,以实现电连接;例如,金属弹片1321与第一导电部131的金属导电层1311为分体结构,金属弹片1321通过与其直接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又例如,金属弹片1321可以通过其他导体与第一导电部131的金属导电层1311接触来实现电连接等。
120.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鞘管120移动至预设位置时,滑触部132可以通过向内突出的金属弹片1321与鞘管120上的柔性导电部121接触并形成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流传导。
121.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弹片1321的结构、尺寸不限。例如,金属弹片1321的一部分可以穿过先端帽140与设置于先端帽140外周的金属导电层1311电连接,而金属弹片1321的另一部分则可以为适配于鞘管120直径大小的圆弧片等。
122.如图11所示,金属弹片1321两侧设有两个护耳1322,两个护耳1322与金属弹片
1321电连接。
123.护耳可以是用于约束鞘管的辅助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护耳1322的设置方式可以与鞘管120的直径大小相关。示例性地,当鞘管120的直径较大时,两个护耳132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相应较大,即两个护耳1322所围成的空间较大;当鞘管120的直径较小时,两个护耳1322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相应较小,即两个护耳1322所围成的空间较小。
124.在一些实施例中,护耳1322与金属弹片1321可以是一体结构,也可以分体结构。
125.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护耳1322可以与金属弹片1321形成对柔性导电部121的半包围结构,以用于对鞘管120进行约束。具体地,当鞘管120向前移动并穿过金属弹片1321与两个护耳1322所形成的半包围结构,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向内突出的金属弹片1321以及设置于金属弹片1321两侧的护耳1322可以与鞘管120上的柔性导电部121充分接触,以实现稳定的电连接。此外,由于半包围结构的存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鞘管120,以避免其左右摆动,从而提高电处理部111进行临床操作时的稳定性。
126.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金属弹片与第一导电部电连接,以及当鞘管移动至预设位置时,向内突出的金属弹片可以与鞘管上的柔性导电部充分接触,可以使第一导电部、金属弹片、柔性导电部三者之间形成稳定的电连接,有利于人体组织中的电流快速引出,以保证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避免对人体造成损伤。
127.如图10-图11所示,滑触部132设置在先端帽140上,先端帽140可以包括设置在前部的透明直帽141。
128.透明直帽可以是指先端帽的前部的透明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透明直帽141可以由透明的柔性绝缘材料构成,其可以使内窥镜160的视野更加开阔、清晰,从而可以使操作者能够更加细致地观察病灶,进而可以更好地进行临床操作。
129.如图11所示,滑触部132的前端与透明直帽141的前端可以存在第二间距d2。
130.第二间距可以是指滑触部的前端与透明直帽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距d2的范围可以为0.5mm~1.5mm。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间距d2的范围也可以是其他范围区间,其可以基于实验、模拟仿真等方式进行确定。
131.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导电部121的前端与鞘管120的前端存在第一间距d1,且第一间距d1与第二间距d2相等,即d1=d2。通过对柔性导电部121的前端与鞘管120的前端存在的第一间距d1,以及滑触部132的前端与透明直帽141的前端存在的第二间距d2的设置,可以使柔性导电部121能够更好地配合先端帽140使用,以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液体(如,组织液)回流而导致短路,进而可以保证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装置。
132.图13是根据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所示的鞘管和柔性导电部的剖面图。
133.如图13所示,鞘管120内设有返回导体122,返回导体122穿过鞘管120并与柔性导电部121电连接。
134.返回导体可以是用于传导电流,以使电流回流至被动电极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返回导体122的材料不限,可以是钼丝、银丝等。
135.在一些实施例中,返回导体122与柔性导电部121电连接可以基于多种方式实现。例如,返回导体122可以通过与柔性导电部121直接接触,以实现电连接;又例如,返回导体122可以通过其他导体与柔性导电部121接触来实现电连接等。
136.在一些实施例中,鞘管120上设有开孔(图中未示出),返回导体122从开孔穿过,且开孔处设有金属限位管123,柔性导电部121与金属限位管123连接。
137.开孔可以是鞘管上用于返回导体穿过的通孔。开孔的形状不限,可以是圆形孔,也可以是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孔的大小可以基于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开孔的大小可以基于金属限位管123的大小进行确定。
138.金属限位管可以是用于连接返回导体和柔性导电部的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限位管123的材料不限,可以是铜、银等导电金属。
139.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限位管123与柔性导电部121连接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固定连接。其中,固定连接可以包括不可拆卸连接(如,焊接等)和可拆卸连接(如,卡扣连接等)。
140.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金属限位管123与柔性导电部121连接,可以使返回导体122与柔性导电部121实现电连接,从而可以使人体组织中的电流经由第一导电部131、滑触部132、柔性导电部121、金属限位管123和返回导体122回流至被动电极。
141.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通过设置金属限位管,以使返回导体与柔性导电部电连接,可以更好地保证电连接的连接稳定性。
142.在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在鞘管内设置返回导体,且返回导体穿过鞘管与柔性导电部实现稳定的电连接,可以使人体组织中的电流能够顺利、快速回流至被动电极,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43.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电处理部和操纵线;鞘管,鞘管表面设有可弯曲的柔性导电部;其中,操纵线穿设于鞘管内,电处理部从鞘管的前端伸出,鞘管的前端从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伸出。
144.本说明书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先端帽,该先端帽用于套设于内窥镜外,先端帽外周设有第一导电部,第一导电部包括直径可变的金属导电层。
145.本说明书实施例可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1)基于鞘管表面设置可弯曲的柔性导电部,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导电稳定性好,而且可以实现鞘管在内窥镜各个弯曲角度的器械通道中自由移动,从而使装置使用更加方便;(2)基于在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与鞘管的前端设置第一间距,且对第一间距的范围进行设置,可以使柔性导电部能够更好地配合先端帽使用,以避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液体回流而导致短路,进而保证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保护装置,避免其因短路而损坏;(3)基于在内窥镜外套设先端帽,并在先端帽的外周设置第一导电部,可以使第一导电部与人体组织充分接触,当鞘管位于预设位置时,滑触部与柔性导电部接触,并形成稳定的电连接,可以实现将人体组织中的电流快速引出而不流经全身,从而可以降低对人体造成损伤的风险;而且,可以适当地提高电流强度,进而提高临床操作的速度(如,切割速度等)。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实施例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不同,在不同的实施例里,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可以是以上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也可以是其他任何可能获得的有益效果。
146.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说明书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说明书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说明书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说明书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147.同时,本说明书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
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说明书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148.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说明书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发明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说明书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149.最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原则。其他的变形也可能属于本说明书的范围。因此,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替代配置可视为与本说明书的教导一致。相应地,本说明书的实施例不仅限于本说明书明确介绍和描述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电处理部和操纵线;鞘管,所述鞘管表面设有可弯曲的柔性导电部,所述柔性导电部呈管状,所述柔性导电部上形成有便于所述柔性导电部弯曲的空隙,所述鞘管表面通过所述空隙与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外部空气连通;其中,所述操纵线穿设于所述鞘管内,所述电处理部从所述鞘管的前端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部包括含有所述空隙的金属件,所述金属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连续金属件,所述一个或多个连续金属件之间形成有使所述鞘管表面部分外露的所述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包括形成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连续金属件的间断面之间的缝隙,所述缝隙沿所述鞘管的轴线方向螺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设置的所述缝隙的螺距为0.1~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隙沿所述鞘管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小于与所述柔性导电部配合的导电结构沿所述鞘管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部包括含有所述空隙的金属件,所述空隙沿所述鞘管的轴线方向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金属件的壁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部包括弯曲段和直管段,所述直管段与所述弯曲段电连接,所述直管段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直管段的直径的6倍。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部包括两段所述直管段,所述弯曲段连接在两段所述直管段之间,所述弯曲段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弯曲段的直径的2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的前端从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伸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与所述鞘管的前端存在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的范围为0.5mm~1.5mm。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极和先端帽,所述第二电极用于安装于内窥镜,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一导电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的滑触部,所述先端帽用于套设于所述内窥镜外,所述第一导电部设于所述先端帽的外周;所述鞘管用于穿设于内窥镜内,当所述鞘管位于预设位置时,所述滑触部与所述柔性导电部接触并电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先端帽外周的直径可变的金属导电层。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电层呈“弓”字形结构。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部包括向内突出的金属弹片,所述金属弹片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电连接;
所述金属弹片两侧设有两个护耳,所述两个护耳与所述金属弹片电连接,所述两个护耳与所述金属弹片形成对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半包围结构。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触部设置在所述先端帽上,所述先端帽包括设置在前部的透明直帽,所述滑触部的前端与所述透明直帽的前端存在第二间距。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距的范围为0.5mm~1.5mm。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与所述鞘管的前端存在第一间距,所述第一间距与所述第二间距相等。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内设有返回导体,所述返回导体穿过所述鞘管并与所述柔性导电部电连接;所述鞘管上设有开孔,所述返回导体从所述开孔穿过,所述开孔处设有金属限位管,所述柔性导电部与所述金属限位管连接。19.一种内窥镜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电处理部和操纵线;鞘管,所述鞘管表面设有可弯曲的柔性导电部;其中,所述操纵线穿设于所述鞘管内,所述电处理部从所述鞘管的前端伸出,所述鞘管的前端从所述柔性导电部的前端伸出。20.一种先端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先端帽用于套设于所述内窥镜外,所述先端帽外周设有第一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直径可变的金属导电层。

技术总结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电处理部和操纵线;鞘管,鞘管表面设有可弯曲的柔性导电部,柔性导电部呈管状,柔性导电部上形成有便于柔性导电部弯曲的空隙,鞘管表面通过空隙与柔性导电部的外部空气连通;其中,操纵线穿设于鞘管内,电处理部从鞘管的前端伸出。电处理部从鞘管的前端伸出。电处理部从鞘管的前端伸出。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9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