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控制塔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3
阅读:36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控制塔。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建筑工程为了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大都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此种结构的楼板的工艺是:第一步,木工支模;第二步,钢筋工绑扎钢筋;第三步,混凝土浇筑。楼板混凝土由于是现场浇筑,在施工过程中对楼板混凝土平整度及厚度的控制非常重要,直接关乎着工程的整体结构性能和工程质量。如果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会影响工程结构。如果超出设计要求厚度,会造成混凝土材料的浪费,影响结构层高,给二次装修带来麻烦。所以主体楼面施工过程中常使用楼板厚度控制器对混凝土平整度及厚度进行控制。
3.目前,楼板厚度控制器一般采用马凳筋来控制楼板上、下层钢筋之间的间距。马凳筋是一种施工术语,马凳筋的形状像凳子故俗称马凳,也称撑筋。传统的马凳筋为n型,放置于上、下层楼板钢筋之间,用于设置在上、下两层板钢筋中间起固定上层板钢筋的作用,使用时需用铁丝将面层钢筋与马凳筋进行绑扎固定。然而,马登筋自身的稳定性较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人员踩踏以及浇捣混凝土时的振动,传统的马凳筋的位置容易发生改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在工人踩踏或者浇捣混凝土时,提高钢筋支撑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控制塔。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控制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控制塔,包括:底座,呈椭圆环形,长轴两端顶面高度低于中部顶面高度、长轴两端底面高度高于中部底面高度,且所述底座的顶面光滑过渡、底面光滑过渡;楼板厚度控制平台,包括支撑件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件顶端的平台本体,所述支撑件包括沿所述底座短轴方向固定在所述底座中部顶面且竖向延伸的支撑板以及沿所述底座长轴方向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第一侧中部的加强板,其中,所述加强板竖向延伸,所述加强板在与所述支撑板连接的底端一侧与所述支撑板平齐,所述加强板的底端另一侧固定在所述底座顶面;第一钢筋放置板,固定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位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二侧,且与所述支撑板平行;第二钢筋放置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第二侧,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中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浇筑前,先进行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的布置,即按照预先设定的密度,直接将混凝土控制塔放置在底层结构上,将下层钢筋放置在第一钢筋放置板内,将上层钢筋放置在第二钢筋放置板内。之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当混凝土刚好没过平台本体时,即停止浇筑,进行抹平。在抹平过程中,由平台本体作为基准面,控制混凝土的厚度,使得楼板各个位置的厚度一致且均匀。
7.底座的底面被配置为长轴两端底面高度高于中部底面的高度,同时下层钢筋施加在混凝土控制塔上的力较大,使底座呈“不倒翁”设计。再加上底座部位的混凝土,在第一钢筋放置板两侧的流动阻力小。这样,在浇捣混凝土时或者在工人进行抹平收面时,混凝土控制塔可以依靠底座的结构快速恢复自身平衡,使平台本体能快速恢复至水平状态。如此设置,可以依靠底座的左右晃动维持自身平衡,减少位置改变风险,提高稳定性。而且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使混凝土稍微埋住平台本体(例如平台本体上方的混凝土厚度可以不超过1cm)。混凝土稍微埋住平台本体,一方面可以减少在混凝土控制塔位置的渗水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例如漂浮球的使用等。。
8.优选的,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沿所述底座短轴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自由侧朝向所述平台本体弧形弯折;所述第一钢筋放置板远离所述支撑板的自由侧朝向所述平台本体弧形弯折,且所述第一钢筋放置板的自由侧的弯曲曲率大于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的自由侧的弯曲曲率。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下层“紧夹持”,上层“松夹持”的方式,一方面,使得下层钢筋无缝隙地卡置在第一钢筋放置板内,借助下层钢筋的强度对底座实现一定的限位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因底座晃动的而出现移位的概率;另一方面,浇捣混凝土时或者在工人进行抹平收面时,上层钢筋即使产生轻微晃动,也能够通过上层钢筋、下层钢筋和底座的配合,使上层钢筋和混凝土控制塔快速恢复至平稳状态,提高了本技术混凝土控制塔底座和上层钢筋的稳定性。
10.优选的,相对于所述第一钢筋放置板的自由侧,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的自由侧远离所述支撑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的作用力的配合,使上层钢筋、混凝土控制塔快速恢复至平稳状态。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中部至两端方向的高度逐渐降低且中部高度高于所述底座顶面;沿所述支撑板至所述底座方向,所述加强板底端的高度逐渐降低。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底端中部呈拱形设置,并且拱形的顶点高于底座的顶面,减小混凝土流动阻力;加强板的底端从靠近支撑板的一侧到远离支撑板的一侧高度逐渐降低,一方面增加加强板底部的支撑强度,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增加了供混凝土注入的空间,底座可获得的稳定性更高。
14.优选的,沿所述底座长轴方向,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防水渗透环,所述防水渗透环在位于所述支撑板第二侧的侧边未凸出于所述第一钢筋放置板的自由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渗透环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水对楼板的渗透,同时在满足防水渗透环防水性的基础上,减少防水渗透环的面积,减少了底座晃动时受到的防水渗透环的阻力,整体的受力更加平衡。
16.优选的,所述防水渗透环在位于所述支撑板第二侧的侧边呈弧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少防水渗透环对底座晃动的阻力。
18.优选的,且沿所述底座长轴方向,所述防水渗透环在位于所述支撑板第一侧的侧边未凸出于所述底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控制塔整体呈顶窄底宽的梯形,防水渗透环在中间实现宽度的过渡,使得混凝土控制塔受到的阻力更小,更具稳定性。
20.优选的,所述底座与所述防水渗透环之间设有第一辅加强板,所述平台本体与所述防水渗透环之间设有第二辅加强板,所述第一辅加强板与所述第二辅加强板均连接所述加强板和所述支撑板。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辅加强板和第二辅加强板可以增加加强板和支撑板的支撑强度,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一辅加强板与第二辅加强板,提高了各个位置的受力均匀程度。
22.优选的,所述第二辅加强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的高度平齐。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辅助加强板既可以增加支撑板和加强板的支撑强度,同时也可以增加第二钢筋放置板的支撑强度。
24.优选的,所述底座、所述楼板厚度控制平台、所述第一钢筋放置板和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为一体式注塑结构。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投入生产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使得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获得更轻的质量,尽可能减小对楼板总强度的影响。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椭圆环形的“不倒翁”底座,便于在振捣混凝土时,通过自身的左右晃动维持平衡,可以根据受力进行柔性调节,降低了对上下层钢筋的干扰,提高了混凝土控制塔的稳定性,单独设置供下层钢筋放置的第一钢筋放置板以及供上层钢筋放置的第二钢筋放置板,避免了对上下层钢筋的绑扎固定,安装更加快捷便利,更加保证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的安装稳定性;2.通过将支撑板底端中部设置呈拱形结构,减少混凝土流动的阻力,同时增加了供混凝土注入的空间,进一步增加底座的支撑稳定性。
27.3.通过防水渗透环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水对楼板的渗透,控制防水渗透环的覆盖面积,减少了底座晃动时受到的阻力,整体的受力更加平衡。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侧视状态下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后视状态下的整体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楼板厚度控制平台;21、支撑件;211、支撑板;212、加强板;213、第一辅加强板;214、第二辅加强板;22、平台本体;3、第一钢筋放置板;31、第一夹持空间;4、第二钢筋放置板;41、第二夹持空间;5、防水渗透环。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控制塔,参照图1和图2,包括用于放置在结构底面上的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楼板厚度控制平台2、用于供下层钢筋放置的第一钢筋放置板3以及用于供上层钢筋放置的第二钢筋放置板4。
32.底座1呈椭圆的环形状。底座1的顶面和底面朝向内侧设有翻边,提高底座1强度。底座1的长轴两端顶面高度低于中部顶面高度,底座1的长轴两端底面高度高于中部底面高度,底面中部呈平面状,以能够放置在楼板上。底面的平面部位可以在下文所述的支撑板211和第一钢筋放置板3的弧形侧壁之间。此外底座1的顶面沿周向光滑过渡,底座1的底面也沿周向光滑过渡。
33.楼板厚度控制平台2包括竖直固定在底座1上的支撑件21以及水平固定在支撑件21顶端的平台本体22。支撑件21包括沿底座1短轴方向固定在底座1中部顶面且竖向延伸的支撑板211以及沿底座1长轴方向固定在支撑板211第一侧中部的加强板212,其中,加强板212竖向延伸,加强板212在与支撑板211连接的底端一侧与支撑板211平齐,加强板212的底端另一侧固定在底座1顶面。加强板212用于对支撑板211的强度进行加强,使得支撑件21获得更好的支撑强度。平台本体22呈与结构底面平行的平板状,具体可以为圆形平板。
34.在混凝土浇筑前,将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放置在结构底面上,将下层钢筋放置在第一钢筋放置板3内,将上层钢筋放置在第二钢筋放置板4内。之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当混凝土刚好淹没平台本体22时,即停止浇筑,使得现浇楼板各位置的厚度一致且均匀。浇筑完成后,由工人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进行抹平收面。
35.为了在振捣混凝土时或者工人踩踏收面时,减少对本技术混凝土控制塔的位置以及自身形态造成的影响,本技术的底面呈椭圆环形,长轴两端顶面高度低于中部顶面高度、长轴两端底面高度高于中部底面高度,且底座1的顶面光滑过渡、底面光滑过渡。使得底座1的底面形成平缓过渡的u型,即从侧面来看,底座1呈“不倒翁”设计,不需额外的固定结构即可使得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呈竖直状稳定在结构底面上。同时,在浇捣混凝土时或者在工人进行抹平收面时,可以依靠底座1的左右晃动维持自身平衡,减少出现移位甚至与上下层钢筋出现脱离的概率。
36.另外,底座1内部中空且形成了较大的底盘结构,随着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进入并填满底座1内部,进一步增加本技术混凝土控制塔的支撑稳定性,在振捣或者工人踩踏进行抹平收面时,降低出现移位的概率,提高了本技术混凝土控制塔的支撑稳定性。同时,由于底座1长轴两端的顶面高度低于中部的顶面高度,更加便于混凝土从底座1长轴的两端进入底座1内部,提高混凝土进入底座1内的速度。
37.支撑板211的底端中部至两端方向的高度逐渐降低且中部高度高于底座1顶面。使得支撑板211的底端中部呈拱形设置,并且拱形的顶点高于底座1的顶面,使得支撑板211底端的稳定性更高,且在保障支撑稳定性的前提下,扩大了混凝土注入的空间,使得注入底座1的混凝土的体积更大,底座1的结构更加稳定。进一步的,沿支撑板211至底座1方向,加强板212底端的高度逐渐降低。更进一步增加了供混凝土注入的空间,使得底座1结构更加稳定。
38.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的支撑稳定性,加强板212呈顶窄底宽的梯形,且平台本体22侧边未凸出于底座1。使得混凝土控制塔整体呈顶窄底宽的梯形结构。底部敦实而顶部小巧,稳定性更高,且减小混凝土控制塔的体积,减少对现浇楼板强度的影响。
39.第一钢筋放置板3固定在底座1的顶面,位于支撑板211的第二侧且与支撑板211平行。第二钢筋放置板4固定在支撑板211的第二侧,位于支撑板211的中部。第一钢筋放置板3
与第二钢筋放置板4内部分别形成对下层钢筋和上层钢筋夹持的夹持空间。通过为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单独设置独立的固定位置,避免传统方式中需要使用钢丝将上下层钢筋与马凳筋进行绑扎固定的繁琐操作,操作更加简便,施工更加快速。
40.具体的,第二钢筋放置板4沿底座1短轴方向延伸,且第二钢筋放置板4远离支撑板211的自由侧朝向平台本体22弧形弯折,第二钢筋放置板4的自由侧与支撑板211之间形成供上层钢筋卡置的第二夹持空间41。第一钢筋放置板3远离支撑板211的自由侧朝向平台本体22弧形弯折。第一钢筋放置板3的自由侧与支撑板211之间形成供下层钢筋卡置的第一夹持空间31。进一步的,本技术将第一钢筋放置板3的自由侧的弯曲曲率被配置为大于第二钢筋放置板4的自由侧的弯曲曲率。一方面通过将下层钢筋以较紧密的形式卡置在第一夹持空间31内,借助下层钢筋的强度对底座1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在振捣或者工人踩踏时,进一步降低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出现移位的概率,提高与下层钢筋的连接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将上层钢筋以较为松弛的形式卡置在第二夹持空间41内,使得上层钢筋与第二钢筋放置板4的侧壁存在一定的间隙,当工人踩踏上层钢筋时,使得上层钢筋与混凝土控制塔之间留有一定的晃动余量,尽可能降低上层钢筋晃动对混凝土控制塔造成的干扰,便于现浇楼板获得较好的混凝土平整度以及均匀度。
41.另外,相对于第一钢筋放置板3的自由侧,第二钢筋放置板4的自由侧远离支撑板211。即相对于第一钢筋放置板3远离支撑板211的一侧,第二钢筋放置板4远离支撑板211的一侧与支撑板211的距离更远。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还包括用于降低水对楼板的渗透的防水渗透环5,防水渗透环5固定在支撑板211上,且防水渗透环5在位于支撑板211第二侧的侧边未凸出于第一钢筋放置板3的自由侧。防水渗透环5在支撑板211中部实现了宽度的过渡保持了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的底宽顶窄的整体结构。同时通过减小防水渗透环5的覆盖面积减少了本技术混凝土控制塔整体的重量和体积,减少了底座1晃动时受到的阻力,整体的受力更加平衡。为了尽力保持混凝土控制塔的平衡,防水渗透环5应尽量设置在靠近底座1的位置。
42.防水渗透环5在位于支撑板211第二侧的侧边呈弧形。且防水渗透环5的侧边为光滑边,以进一步减小防水渗透环5的反向阻力。
43.为了增加支撑件21的支撑强度,在底座1和防水渗透环5之间设有第一辅加强板213,在平台本体22与防水渗透环5之间设有第二辅加强板214,第一辅加强板213和第二辅加强板214均连接加强板212和所述支撑板211。第一辅加强板213与第二辅加强板214的数量可以仅设置有一个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并且第一辅加强板213与第二辅加强板214的数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当数量不一致时,应保证位于第一辅加强板213的数量大于第二辅加强板214的数量。本技术仅以第一辅加强板213与第二辅加强板214均设置有一个为例进行说明。
44.进一步的,第二辅加强板214与第二钢筋放置板4的高度平齐。使得第二辅加强板214既可以增加支撑板211和加强板212的支撑强度,同时也可以增加第二钢筋放置板4的支撑强度。
45.混凝土控制塔应使用轻质材料制成,本技术以底座1、楼板厚度控制平台2、第一钢筋放置板3和第二钢筋放置板4为一体式注塑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以便于快速投入生产制造。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混凝土控制塔的实施原理为:在混凝土浇筑前,按照预先设定的密度,直接将混凝土控制塔放置在结构底面上,将下层钢筋卡置在第一钢筋放置板3内,将上层钢筋卡置在第二钢筋放置板4内。之后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当混凝土刚好没过平台本体22时,即停止浇筑,即可使得楼板各个位置的厚度一致且均匀。随着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逐渐注入椭圆环形的底座1内部,逐渐增加底座1的稳定性。当进行混凝土振捣或者抹平收面时,受到震动的混凝土控制塔凭借底座1的“不倒翁”设计左右摆动,以中和受到的震动,帮助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快速恢复平衡状态,降低了出现移位的概率。通过设置第二钢筋放置板4与上层钢筋留存一定的晃动余量,在工人踩踏上层钢筋布置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时,降低上层钢筋的晃动对本技术的混凝土控制塔的扰动。上层钢筋即使产生轻微晃动,也能够通过上层钢筋、下层钢筋和底座1的配合,使上层钢筋和混凝土控制塔快速恢复至平稳状态,提高了本技术混凝土控制塔底座1和上层钢筋的稳定性。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控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呈椭圆环形,长轴两端顶面高度低于中部顶面高度、长轴两端底面高度高于中部底面高度,且所述底座(1)的顶面光滑过渡、底面光滑过渡;楼板厚度控制平台(2),包括支撑件(21)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件(21)顶端的平台本体(22),所述支撑件(21)包括沿所述底座(1)短轴方向固定在所述底座(1)中部顶面且竖向延伸的支撑板(211)以及沿所述底座(1)长轴方向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11)第一侧中部的加强板(212),其中,所述加强板(212)竖向延伸,所述加强板(212)在与所述支撑板(211)连接的底端一侧与所述支撑板(211)平齐,所述加强板(212)的底端另一侧固定在所述底座(1)顶面;第一钢筋放置板(3),固定在所述底座(1)的顶面,位于所述支撑板(211)的第二侧,且与所述支撑板(211)平行;第二钢筋放置板(4),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11)的第二侧,位于所述支撑板(211)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控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4)沿所述底座(1)短轴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4)远离所述支撑板(211)的自由侧朝向所述平台本体(22)弧形弯折;所述第一钢筋放置板(3)远离所述支撑板(211)的自由侧朝向所述平台本体(22)弧形弯折,且所述第一钢筋放置板(3)的自由侧的弯曲曲率大于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4)的自由侧的弯曲曲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控制塔,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钢筋放置板(3)的自由侧,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4)的自由侧远离所述支撑板(2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控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1)的底端中部至两端方向的高度逐渐降低且中部高度高于所述底座(1)顶面;沿所述支撑板(211)至所述底座(1)方向,所述加强板(212)底端的高度逐渐降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控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1)上固定有防水渗透环(5),沿所述底座(1)长轴方向,所述防水渗透环(5)在位于所述支撑板(211)第二侧的侧边未凸出于所述第一钢筋放置板(3)的自由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控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渗透环(5)在位于所述支撑板(211)第二侧的侧边呈弧形。7.根据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控制塔,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底座(1)长轴方向,所述防水渗透环(5)在位于所述支撑板(211)第一侧的侧边未凸出于所述底座(1)。8.根据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控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防水渗透环(5)之间设有第一辅加强板(213),所述平台本体(22)与所述防水渗透环(5)之间设有第二辅加强板(214),所述第一辅加强板(213)与所述第二辅加强板(214)均连接所述加强板(212)和所述支撑板(21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控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加强板(214)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4)的高度平齐。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凝土控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所述楼板厚度控制平台(2)、所述第一钢筋放置板(3)和所述第二钢筋放置板(4)为一体式注塑
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设备的技术领域,混凝土控制塔包括底座,呈椭圆环形,长轴两端顶面高度低于中部顶面高度、长轴两端底面高度高于中部底面高度;楼板厚度控制平台,包括支撑件以及固定在支撑件顶端的平台本体,支撑件包括沿底座短轴方向固定在底座中部顶面且竖向延伸的支撑板以及沿底座长轴方向固定在支撑板第一侧中部的加强板,加强板竖向延伸,加强板在与支撑板连接的底端一侧与支撑板平齐,加强板的底端另一侧固定在底座顶面;第一钢筋放置板,固定在底座的顶面,位于支撑板的第二侧,且与支撑板平行;第二钢筋放置板,固定在支撑板的第二侧,位于支撑板的中部。本申请具有提高混凝土控制塔稳定性,减少渗水风险的效果。减少渗水风险的效果。减少渗水风险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煌 钟远享 董西超 宋杰 韩存金 巩正强 方媛 魏旺 赵乐 杨兴宝 王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国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