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3
阅读:68
评论:0
1.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定影装置。
背景技术:
2.图像形成装置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加热色调剂(记录剂)而使其定影在片材上。定影装置的温度不均有时会使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产生光泽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3.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具有筒状体、加热器单元和热传导部。所述筒状体与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片材接触。所述筒状体绕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轴旋转。所述加热器单元包括发热部。所述加热器单元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所述加热器单元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筒状体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热传导部与所述加热器单元的所述第二面接触而传递来自所述发热部的热。所述热传导部具有第一传热部和第二传热部。所述第一传热部与所述加热器单元的所述第二面接触。所述第二传热部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传热部的与所述加热器单元相反的面接触。所述第二传热部与所述第一传热部相比,热传导率低且所述第二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大。
附图说明
4.图1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5.图2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6.图3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7.图4是实施方式的膜单元的立体图。
8.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膜单元中的加热器单元和热传导部的结构图。
9.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膜单元中的加热器单元和热传导部的结构图。
10.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膜单元中的加热器单元和热传导部的分解图。
11.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膜单元的结构图。
12.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膜单元的结构图。
13.图10是加热器单元的剖视图。
14.图11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膜单元的结构图。
15.图12是第六实施方式的膜单元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参照附图来对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对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功能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17.图1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18.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处理。片材s可以是纸张。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外壳10、扫描仪部2、图像形成单元3、片材供给部4、输送部5、排纸托盘7、翻转单元9、控制面板8以及控制部6。
19.外壳10形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形。
20.扫描仪部2将复印对象物的图像信息作为光的明暗来读取,生成图像信号。扫描仪部2将生成的图像信号输出至图像形成单元3。
21.图像形成单元3根据从扫描仪部2接收到的图像信号或从外部接收到的图像信号,并利用色调剂等记录剂形成色调剂图像。图像形成单元3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的表面上。图像形成单元3对片材s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加压而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片材s。
22.片材供给部4与图像形成单元3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时刻一致地将片材s一张一张地供给到输送部5。片材供给部4具有片材收容部20和拾取辊21。
23.片材收容部20收纳片材s。
24.拾取辊21从片材收容部20一张一张地取出片材s。拾取辊21将取出的片材s供给到输送部5。
25.输送部5将从片材供给部4供给的片材s输送至图像形成单元3。输送部5具有输送辊23和对齐辊24。
26.输送辊23将从拾取辊21供给的片材s输送到对齐辊24。输送辊23使片材s的输送方向的顶端与对齐辊24的夹持部n抵接。
27.对齐辊24通过在夹持部n中使片材s挠曲来调整片材s的顶端在输送方向上的位置。对齐辊24根据图像形成单元3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上的时刻来输送片材s。
28.对图像形成单元3进行说明。
29.图像形成单元3具有多个图像形成部25、激光扫描单元26、中间转印带27、转印部28和定影装置30。
30.图像形成部25具有感光鼓29。图像形成部25在感光鼓29上形成与来自扫描仪部2或来自外部的图像信号对应的色调剂图像。多个图像形成部25分别形成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色调剂的色调剂图像。
31.在感光鼓29的周围设有带电器、显影器等。带电器使感光鼓29的表面带电。显影器容纳显影剂,该显影剂包含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色调剂。显影器对感光鼓29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在感光鼓29上形成各种颜色的色调剂的色调剂图像。
32.激光扫描单元26对带电的感光鼓29扫描激光l而使感光鼓29曝光。激光扫描单元26用各不相同的激光ly、lm、lc、lk对各色的图像形成部25的感光鼓29进行曝光。激光扫描单元26在感光鼓29上形成静电潜像。
33.感光鼓29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
34.转印部28在二次转印位置处将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7上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的表面上。
35.定影装置30对转印到片材s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加压,从而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片材s上。
36.翻转单元9使片材s翻转以在片材s的背面上形成图像。翻转单元9通过转回来使从
定影装置30排出的片材s的表面和背面翻转。翻转单元9将翻转后的片材s向对齐辊24输送。
37.排纸托盘7载置形成图像后排出的片材s。
38.控制面板8是操作者输入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信息的输入部的一部分。控制面板8具有触摸面板和各种硬键。
39.控制部6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的控制。
40.图2是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41.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通过总线连接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91、存储器92、辅助存储装置93等。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程序。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执行程序而作为具备扫描仪部2、图像形成单元3、片材供给部4、输送部5、翻转单元9、控制面板8以及通信部90的装置发挥功能。
42.cpu91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和辅助存储装置93中的程序而使控制部6发挥功能。控制部6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功能部的动作。
43.辅助存储装置93具备磁硬盘装置、半导体存储装置等存储装置。辅助存储装置93存储信息。
44.通信部90包括用于将本装置与外部装置连接的通信接口。通信部90经由通信接口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45.对定影装置30的基本结构进行说明。
46.图3是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正面剖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膜单元的立体图。
47.如图3所示,定影装置30具有加压辊31和膜单元35。在加压辊31与膜单元35之间形成定影夹持部fn。加压辊31对进入定影夹持部fn的片材s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压。加压辊31自转而输送片材s。膜单元35对进入到定影夹持部fn的片材s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加热。
48.在本技术中,z方向、x方向和y方向定义如下。z方向是加压辊31和膜单元35排列的方向。+z方向是从膜单元35朝向加压辊31的方向。x方向(第一方向)是片材s在定影夹持部fn中的输送方向,+x方向是片材s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y方向(第二方向)是与z方向和x方向正交的方向。y方向是筒状体36的旋转轴的方向。
49.加压辊31具有芯棒32、弹性层33和脱模层。
50.芯棒32由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形成。芯棒32为圆柱状。芯棒32在轴向的两端部被支承为能够旋转。芯棒32通过电机来驱动而进行旋转。芯棒32与凸轮部件抵接。凸轮部件通过旋转而使芯棒32相对于膜单元35接近和离开。加压辊31的旋转轴的方向为y方向。
51.弹性层33由硅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弹性层33以恒定的厚度形成在芯棒32的外周面上。
52.脱模层由pfa(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树脂材料形成。脱模层形成在弹性层33的外周面上。
53.加压辊31能够通过凸轮部件的旋转而相对于膜单元35接近和离开。当使加压辊31接近膜单元35并通过加压弹簧来进行按压时,形成定影夹持部fn。在定影装置30中发生了片材s的卡纸的情况下,通过使加压辊31从膜单元35离开而能够除去片材s。在如休眠时等筒状体36停止旋转的状态下,若使加压辊31从膜单元35离开,则能够抑制筒状体36的塑性变形。
54.加压辊31被电机驱动旋转而自转。当在形成有定影夹持部fn的状态下加压辊31自
转时,膜单元35的筒状体36从动旋转。加压辊31通过在片材s配置在定影夹持部fn的状态下自转而将片材s向输送方向w输送。
55.膜单元35具有筒状体36、加热器单元40、热传导部80、支承部件37、撑杆38、引导部件39、感温元件54以及多个温度检测部58。
56.筒状体36是膜状的定影带。筒状体36是沿y方向延伸的筒状。筒状体36从内周侧依次具有基层、弹性层和脱模层。基层是由聚酰亚胺等材料形成的筒状体。弹性层层叠在基层的外周面上。弹性层由硅橡胶等弹性材料形成。脱模层层叠在弹性层的外周面上。脱模层由pfa树脂等材料形成。
57.加热器单元40位于筒状体36的内侧。加热器单元40是以y方向为长边方向、以x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的板状。在x方向和y方向上,有时将靠近加热器单元40的中央的方向称为内侧、将远离加热器单元40的中央的方向称为外侧。加热器单元40具有+z方向的第一面41和朝向与第一面41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42。加热器单元40的第一面41经由润滑脂与筒状体36的内表面接触。
58.加热器单元40具有基板和发热部。
59.基板由金属材料(不锈钢等)、陶瓷材料(氮化铝等)等形成。基板是以y方向为长边方向、以x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的板状。在基板的+z方向的面上,由玻璃材料等形成绝缘层。基板的-z方向的面为加热器单元40的第二面42。加热器单元40的第二面42形成为与z方向正交的平面状。在基板的+z方向的面上形成绝缘层。基板的+z方向的面是与筒状体36的内表面相对的面。
60.发热部形成在绝缘层的+z方向的面上。发热部隔着绝缘层形成在基板的+z方向的面上。发热部具有一个或多个发热体。
61.此外,发热部也可以设置在基板的-z方向的面上。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在基板的+z方向的面上形成绝缘层。基板的+z方向的面与筒状体36接触。
62.热传导部80是以y方向为长边方向、以x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的板状。热传导部80是在x方向和y方向上与加热器单元40的基板大致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的板状。热传导部80与加热器单元40重叠。热传导部80与加热器单元40的第二面42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热传导部80将来自加热器单元40的发热部的热沿y方向传递。热传导部也称为“均热部件”。
63.如图3和图4所示,例如,支承部件37由液晶聚合物等树脂材料形成。支承部件37夹着热传导部80位于与加热器单元40相反的一侧。支承部件37具备基部60和多个滑动接触肋62。
64.基部60覆盖加热器单元40及热传导部80的-z方向、和x方向的两侧。基部60经由热传导部80支承加热器单元40。基部60具有引导面61。引导面61与筒状体36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引导面61位于基部60的x方向的两端部。引导面61位于加热器单元40的x方向的两侧。引导面61形成为沿着筒状体36的周向的曲面状。引导面61在y方向上连续。
65.滑动接触肋62从基部60向x方向的外侧且-z方向突出。滑动接触肋62在y方向上具有厚度。滑动接触肋62在相对于基部60的+x方向和-x方向上分别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滑动接触肋62具有与筒状体36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端缘63。滑动接触肋62的端缘63沿筒状体36的周向延伸。从y方向观察,滑动接触肋62的端缘63从基部60的引导面61连续地向远离加热器单元40的一侧延伸。
66.撑杆38由钢板材料等形成。撑杆38的与y方向垂直的截面为u字状。撑杆38以由支承部件37的基部60封堵u字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支承部件37的-z方向上。撑杆38中的+z方向的半部位于支承部件37的x方向两侧的滑动接触肋62之间。撑杆38在y方向上具有长度。撑杆38的y方向的两端部固定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壳10上。由此,膜单元35支承于图像形成装置1。撑杆38提高膜单元35的弯曲刚性。
67.引导部件39由树脂材料等形成。引导部件39隔着支承部件37位于与加热器单元40相反的一侧。引导部件39具备基部65和多个引导肋66。基部65安装在撑杆38的-z方向的半部。引导肋66从基部65向+x方向突出。各引导肋66在y方向上具有厚度。多个引导肋66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引导肋66在y方向上位于与支承部件37的滑动接触肋62不同的位置。引导肋66具有与筒状体36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的端缘67。引导肋66的端缘67沿筒状体36的周向延伸。
68.温度检测部58与筒状体36的一部分的内周面接触。多个温度检测部58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参照图8)。温度检测部58检测筒状体36的温度。多个温度检测部58检测筒状体36中的在y方向上互不相同的部分的温度。
69.在定影装置30运转时,控制部6通过温度检测部58来测量筒状体36的y方向的各部分的温度。控制部6基于筒状体36的y方向的各部分的温度测量结果来控制向加热器单元40的发热部的通电。
70.感温元件54设置于支承部件37。
71.支承部件37和引导部件39形成与筒状体36接触的接触体75。
72.(第一实施方式)
73.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单元中的加热器单元40及热传导部80的结构图。
74.如图5所示,热传导部80具备第一传热部81和第二传热部82。
75.第一传热部81是以y方向为长边方向、以x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的板状。例如,第一传热部81由石墨板、金属材料等形成。第一传热部81与加热器单元40的第二面42重叠。第一传热部81与加热器单元40的第二面42的至少一部分接触。
76.第二传热部82是以y方向为长边方向、以x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的板状。例如,第二传热部82由铜、铝等金属材料等形成。第二传热部82与第一传热部81的与加热器单元40相反的面重叠。第二传热部82与第一传热部81的与加热器单元40相反的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第二传热部82是在x方向和y方向上与第一传热部81大致相同大小的长方形的板状。第二传热部82也可以与支承部件37接触。第二传热部82的与第一传热部81相对的面是平坦的。
77.第一传热部81和第二传热部82的热传导率互不相同。第二传热部82的热传导率比第一传热部81的热传导率低。热传导的方向为y方向或z方向。作为热传导率的测定方法,具有温度梯度法(jis h7903、astm d5470-1)、圆板热流计法(astm e1530)、热线法(jis r2616、astm d5930)、激光闪光法等。
78.例如,第一传热部81由石墨形成。通过由石墨形成第一传热部81,能够对第一传热部81赋予高的热传导率。例如,第二传热部82由铜、铝等金属形成。通过由金属形成第二传热部82,能够对第二传热部82赋予高的热容量。
79.第一传热部81和第二传热部82在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互不相同。第二传
热部82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比第一传热部81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大。
80.第二传热部82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体积比第一传热部81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体积大。第二传热部82形成得比第一传热部81厚。
81.作为热容量的测定方法,具有激光闪光法(jis r1611)、绝热法、dsc法(jis k7123、jis r1672)、下落法等。
82.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传热部81的热传导率比较高,因此能够使从筒状体36传递至热传导部80的热在y方向上分散,能够抑制筒状体36的y方向的温度不均(温度的不均匀)。由于能够抑制筒状体36的y方向的温度不均,因此抑制了形成在片材上的图像中的光泽不均(例如光泽条纹)。
8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热部82与第一传热部81相比热传导率低、且热容量高,因此能够抑制第二传热部82中的升温。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以第二传热部82中的升温为原因的不良情况。例如,即使在支承部件37为树脂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由升温引起的支承部件37的破损。
84.(第二实施方式)
85.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单元中的加热器单元40和热传导部80a的结构图。图7是加热器单元40和热传导部80a的分解图。
86.如图6和图7所示,热传导部80a具备第一传热部81和第二传热部82a。
87.在第二传热部82a的与第一传热部81相对的面83上形成有凹部84。凹部84形成于面83的走纸区域85。走纸区域85是y方向的规定范围的区域,是供片材通过的区域。例如,走纸区域85是面83中包含y方向的中央的区域。凹部84遍及走纸区域85的y方向的整个范围地形成。例如,凹部84在y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宽度。
88.凹部84也可以由沿着y方向的一个或多个槽形成。在凹部84由沿着y方向的一个或多个槽形成的情况下,能够抑制第二传热部82a的刚性的降低。凹部84也可以是从第二传热部82a的面83贯通到与面83相反的面的孔部。
89.凹部优选遍及走纸区域的y方向的整个范围地形成,但也可以仅在走纸区域的y方向的一部分范围内形成。
90.形成有凹部84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a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比未形成有凹部84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a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小。形成有凹部84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a形成得比未形成有凹部84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a薄。形成有凹部84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a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体积比未形成有凹部84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a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体积小。形成有凹部84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a相对于第一传热部81的接触面积比未形成有凹部84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a相对于第一传热部81的接触面积小。
9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有凹部84的走纸区域85中,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传导部80a的热容量比未形成凹部84的范围的热传导部80a的热容量小。热传导部80a在走纸区域85中难以从加热器单元40夺取热,因此能够抑制在走纸区域85中难以加热筒状体36的情况。加热器单元40能够在走纸区域85中充分地加热筒状体36,因此能够抑制筒状体36的y方向的温度不均的产生。
92.(第三实施方式)
93.图8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单元的结构图。图8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单元的支承部件37、温度检测部58和热传导部80b。
94.如图8所示,热传导部80b具备第一传热部81和第二传热部82b。
95.在第二传热部82b的与第一传热部81相对的面83上形成有多个凹部87。凹部87的至少一部分的y方向的位置与温度检测部58的y方向的位置一致。
96.凹部87也可以是从第二传热部82b的面83贯通到与面83相反的面的孔部。
97.形成有凹部87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b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比未形成有凹部87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b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小。
98.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有凹部87的区域中,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传导部80b的热容量比未形成有凹部87的范围的热传导部80b的热容量小。热传导部80b在形成有温度检测部58的y方向的范围内难以从加热器单元40夺取热,因此能够抑制在该范围内难以加热筒状体36的情况。加热器单元40能够在温度检测部58的范围内充分地加热筒状体36,因此能够抑制筒状体36的y方向的温度不均的产生。
99.(第四实施方式)
100.图9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单元的结构图。图9表示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单元的加热器单元40和热传导部80c。图10是加热器单元40的剖视图。
101.如图9及图10所示,加热器单元40具有基板43和发热部45。
102.基板43由金属材料(不锈钢等)、陶瓷材料(氮化铝等)等形成。基板43是以y方向为长边方向、以x方向为短边方向的长方形的板状。在基板43的+z方向的面上,由玻璃材料等形成绝缘层44(参照图10)。基板43的+z方向的面是与筒状体36的内表面相对的面。
103.发热部45和布线51(参照图10)形成在绝缘层44的+z方向的面上。发热部45具有多个发热体50。例如,发热体50通过对银、钯合金等材料进行丝网印刷而形成。发热体50是一对边沿着y方向、另一对边沿着x方向的矩形形状。多个发热体50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相邻的发热体50的间隙52设为沿着x方向的直线状。发热部45隔着绝缘层44形成在基板43的+z方向的面上。
104.发热部45通过布线51(参照图10)来通电,由此发热。y方向的宽度小的片材s通过定影装置30的y方向的中央部。在该情况下,控制部6仅使多个发热体50中位于内侧的一部分发热体50发热。在为y方向的宽度大的片材s的情况下,控制部6使所有的发热体50都发热。
105.如图10所示,在加热器单元40的+z方向的面上,以覆盖发热部45和布线51的方式由玻璃材料等形成保护层46。保护层46形成加热器单元40的第一面41。
106.也可以与在基板43的+z方向上形成的绝缘层44同样地,在基板43的-z方向上形成绝缘层。也可以与在基板43的+z方向上形成的保护层46同样地,在基板43的-z方向上形成保护层。
107.如图9所示,热传导部80c具备第一传热部81和第二传热部82c。
108.在第二传热部82c的与第一传热部81相对的面83上形成有多个凹部88。凹部88的至少一部分的y方向的位置与相邻的发热体50的间隙52的y方向的位置一致。
109.凹部88也可以是从第二传热部82c的面83贯通到与面83相反的面的孔部。
110.形成有凹部88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c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比未形成
有凹部88的范围的第二传热部82c的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小。
11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有凹部88的区域中,y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传导部80c的热容量比未形成有凹部88的范围的热传导部80c的热容量小。热传导部80c在形成有间隙52的y方向的范围内难以从加热器单元40夺取热,因此能够抑制在该范围内难以加热筒状体36的情况。加热器单元40能够在间隙52的范围内充分地加热筒状体36,因此能够抑制筒状体36的y方向的温度不均的产生。
112.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由于发热体50为矩形形状,因此相邻的发热体50的间隙52被设为沿着x方向的直线状。从z方向观察的发热体的形状也可以不是矩形形状。例如,发热体的y方向的两端的边也可以相对于x方向倾斜。在该情况下,相邻的发热体的间隙有时相对于x方向倾斜地形成。即使在发热体的间隙相对于x方向倾斜的情况下,凹部的至少一部分的y方向的位置与相邻的发热体的间隙的y方向的位置一致即可。
113.图11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单元的结构图。图11表示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单元的支承部件37和热传导部80d。
114.如图11所示,热传导部80d具备第一传热部81和第二传热部82d。
115.在第二传热部82d的与第一传热部81相对的面83上形成有多个凹部89。凹部89的至少一部分的y方向上的位置与支承部件37的滑动接触肋62的y方向上的位置一致。
116.凹部89也可以是从第二传热部82d的面83贯通到与面83相反的面的孔部。
117.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单元40能够抑制在形成有滑动接触肋62的y方向的范围内难以加热筒状体36的情况。加热器单元40能够在滑动接触肋62的范围内充分地加热筒状体36,因此能够抑制筒状体36的y方向的温度不均的产生。
118.图12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单元的结构图。图12表示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膜单元的引导部件39和热传导部80e。
119.如图12所示,热传导部80e具备第一传热部81和第二传热部82e。
120.在第二传热部82e的与第一传热部81相对的面83上形成有多个凹部90。凹部90的至少一部分的y方向的位置与引导部件39的引导肋66的y方向的位置一致。
121.凹部90也可以是从第二传热部82e的面83贯通到与面83相反的面的孔部。
122.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器单元40能够抑制在形成有引导肋66的y方向的范围内难以加热筒状体36的情况。加热器单元40能够在引导肋66的范围内充分地加热筒状体36,因此能够抑制筒状体36的y方向的温度不均的产生。
123.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第一传热部的热传导率比较高,因此能够使从筒状体传递至热传导部的热在第二方向上分散,能够抑制筒状体的第二方向的温度不均(温度的不均匀)。由于能够抑制筒状体的第二方向的温度不均,因此抑制了在片材上形成的图像的光泽不均(例如光泽条纹)。第二传热部与第一传热部相比,热传导率低、且热容量高,因此能够抑制第二传热部中的升温,能够抑制以升温为原因的不良情况。
124.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膜状的筒状体,与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片材接触,并绕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轴旋转;加热器单元,包括发热部,并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筒状体的内表面接触;以及热传导部,与所述加热器单元的所述第二面接触而传递来自所述发热部的热,所述热传导部具备:第一传热部,与所述加热器单元的所述第二面接触;以及第二传热部,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传热部的与所述加热器单元相反的面接触,并与所述第一传热部相比,热传导率低且所述第二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传热部的与所述第一传热部相对的面上且供所述片材通过的区域形成有凹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温度检测部,该温度检测部与所述筒状体的内表面接触而检测所述筒状体的温度,在所述第二传热部的与所述第一传热部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位置与所述温度检测部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位置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具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发热体,在所述第二传热部的与所述第一传热部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发热体彼此间的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支承所述加热器单元,所述支承部件具有滑动接触肋,该滑动接触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且与所述筒状体的内周面滑动接触,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与所述滑动接触肋彼此间的间隙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位置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是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个或多个槽。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热部由石墨形成,所述第二传热部由金属形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支承所述加热器单元,所述支承部件由树脂材料形成,所述第二传热部与所述支承部件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单元具有基板,所述发热部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筒状体的内表面相对的面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由陶瓷形成。
技术总结
一种定影装置,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具有筒状体、加热器单元和热传导部。所述筒状体与沿第一方向移动的片材接触。所述筒状体绕沿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轴旋转。所述加热器单元包括发热部。所述加热器单元具有第一面和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所述加热器单元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筒状体的内表面接触。所述热传导部与所述加热器单元的所述第二面接触而传递来自所述发热部的热。所述热传导部具有第一传热部和第二传热部。所述第一传热部与所述加热器单元的所述第二面接触。所述第二传热部被设置为与所述第一传热部的与所述加热器单元相反的面接触。所述第二传热部与所述第一传热部相比,热传导率低且所述第二方向的每单位长度的热容量大。单位长度的热容量大。单位长度的热容量大。
技术研发人员:宫下昂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3/9/2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婴儿推车 下一篇:一种复合型浴室柜柜材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