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组件和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2 阅读:74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体组件和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2.当前的空气炸锅的发热管通常呈非封闭的环状结构,发热管开口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接线柱伸入机头中以连接电源,并为提高安全性,通过保护罩遮挡发热管,保护罩上设置有通风孔,导风扇叶将发热管产生的热空气经通风孔吹入锅体内,实现对食材的加热。但在工作过程中,发热管周向发热不均,在非封闭的开口处温度较低,在发热管实体处温度较高,这会导致保护罩内部热量分布不均,导致保护罩局部易因高温变色烧坏。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盖体组件和一种烹饪设备,以至少解决保护罩内部热量易分布不均,保护罩局部易因高温变色烧坏的问题。
4.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盖体组件包括:机头,机头的底部设置有发热件;导风扇叶,可旋转地设置在发热件的上方,用于吹送热空气;保护罩,可旋转地设置在机头的下方,并位于发热件的外周,保护罩上设置有扰流筋,扰流筋能够被导风扇叶产生的风力推动以带动保护罩旋转。
5.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组件包括机头、导风扇叶和保护罩。保护罩在外侧遮挡发热件,避免用户误触发热件,提高安全性。保护罩上设置扰流筋,扰流筋能够被导风扇叶产生的风力推动以带动保护罩旋转,一方面可以通过旋转的保护罩扰动发热件产生的热空气,促进保护罩内侧的热空气能够均匀分布,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保护罩局部停留在发热件高温区域,而出现局部高温变色甚至烧坏的情况,可以弥补发热件周向发热不均的缺陷。而且,可以使保护罩较为慢速的旋转,免除了额外设置驱动电机来驱动保护罩旋转,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此外,相较于热空气直接吹向保护罩,扰流筋的设计更方便迎向热空气,从而在热空气的推动下顺畅旋转。
6.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盖体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7.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设置在机头内,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辅助驱动部,在保护罩在风力作用下旋转的过程中,保护罩能够与辅助驱动部发生摩擦,以使第一电机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辅助保护罩旋转。
8.在这些实施例中,利用第一电机辅助保护罩在风力作用下旋转,可以避免油污粘住保护罩而导致保护罩无法旋转的情况发生,实现保护罩在风动和电动辅助的作用下顺畅旋转。具体地,保护罩在风力作用下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会使保护罩偏移与辅助驱动部发生摩擦,保护罩通过辅助驱动部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接触,使得第一电机可以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辅助带动保护罩旋转。
9.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上设置有安装孔,辅助驱动部插入安装孔中并与安装孔间隙配合。具体在保护罩旋转的过程中,安装孔的孔内壁可以偏移与辅助驱动部接触,在第
一电机的输出轴同时与辅助驱动部发生摩擦的情况下,第一电机可以经输出轴和辅助驱动部之间的摩擦力、辅助驱动部和安装孔之间的摩擦力断断续续带动保护罩旋转。
10.进一步地,安装孔位于保护罩的旋转中心线上。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驱动部位于保护罩的内侧,并与保护罩的侧壁间隙配合。从而在保护罩旋转的过程中,保护罩可以偏移使其侧壁内表面与辅助驱动部相接触,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可以在辅助驱动部和保护罩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辅助保护罩旋转。此时,辅助驱动部可以包括驱动环,靠近保护罩的侧壁顶部或底部设置,避让发热件和导风扇叶,并可以在周向多个位置与保护罩的侧壁相接触。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还与导风扇叶连接,以带动导风扇叶旋转。
13.在这些实施例中,导风扇叶和保护罩采用同一个第一电机驱动,无需为二者独立配置电机,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有利于减轻盖体组件重量,方便开盖操作。
14.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包括围设在发热件外周的罩侧壁,扰流筋设置在罩侧壁上,并围绕保护罩的旋转中心线周向分布。在导风扇叶为离心扇叶的情况下,导风扇叶吹动的热空气很容易吹向扰流筋,在周向上推动多个扰流筋转动,进而推动保护罩平稳旋转。此时,保护罩可以具有位于发热件下方的罩底壁,也可以不具有罩底壁。
15.进一步地,扰流筋在罩侧壁上竖向分布或倾斜分布。
16.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包括位于发热件下方的罩底壁,扰流筋设置在罩底壁上,并围绕保护罩的旋转中心线周向分布。其中,扰流筋沿罩底壁的径向延伸,或者扰流筋的第一端靠近罩底壁边缘,扰流筋的第二端向偏离罩底壁中心的方向延伸。导风扇叶吹动的热空气可以在周向上推动多个扰流筋转动,进而推动保护罩平稳旋转。此时,保护罩可以具有围设在发热件外周的罩侧壁,也可以不具有罩侧壁。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扰流筋设置在保护罩的内表面。一方面便于被热空气吹动而带动保护罩旋转,另一方便有利于扰动保护罩内侧的热空气,使热空气在保护罩内侧较为均衡地分布。
18.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的罩底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导风凸筋,导风凸筋围绕罩底壁的中心周向间隔分布。导风凸筋可以随着保护罩的旋转而旋转,在盖体组件盖合在锅体组件上的情况下,导风凸筋可以扰动锅体内部热空气,从而有利于热空气在锅体内部均匀分布,进而提高食材受热均匀性。
19.在一些实施例中,盖体组件还包括:盖本体,可拆卸地连接在机头的底部,盖本体上设置有供发热件穿过的通孔,保护罩与盖本体之间留有间隙。
20.在这些实施例中,使盖本体与机头可拆卸连接,方便拆卸下盖本体对其进行清洗。而且,配合第一电机设置在机头内,第一电机不会干涉盖本体的拆卸。而且,盖本体上具有供发热件穿过的通孔,方便发热件加热盖本体下方的食材。保护罩与盖本体之间留有间隙,避免保护罩在旋转过程中与盖本体发生干涉。
21.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包括位于发热件外周的罩侧壁。方便从周向上遮挡发热件。
22.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罩包括位于发热件外周的罩侧壁和位于罩侧壁底部的罩底壁。保护罩可以从下方和周向上遮挡发热件,安全性好。
23.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件为发热管,呈非封闭的环形分布。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也
方便在发热管开口处的两端连接接线柱来连接电源。
24.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组件;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盖体组件,盖体组件盖合在锅体组件上。
25.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由于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盖体组件,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26.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发明总体构思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27.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28.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29.图2示出了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盖体组件在倒置时的拆分示意图;
31.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32.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盖体组件的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33.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盖体组件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34.图7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盖体组件在拆分状态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35.图8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36.图9示出了图8中j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7.图10示出了图8中k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8.图1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盖体组件在倒置时的拆分示意图;
39.图12示出了本技术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40.图13示出了图12中m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1.图14示出了图12中n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2.图1至图14附图标号说明:
43.10机头,101机头座,102内衬,103支撑柱,104过孔,110发热件,120散热扇叶,130导风扇叶,140盖本体,
44.210第一电机,2101第一连接段,2102第二连接段,211第一安装螺母,212第二安装螺母,213轴承,214第四安装螺母,215限位套,2151套主体,2152第一限位环,2153支撑筋,2154第二限位环,216减震套,2161卡槽,217第六安装螺母,218遮挡帽,219第七安装螺母,220第二电机,230第一电机,231第三安装螺母,
45.40保护罩,410罩侧壁,411第一通风孔,412插舌,420罩底壁,421安装孔,422沉台,423第二通风孔,430第一导风凸筋,440扰流筋,
46.50传动组件,510主动齿轮,520从动齿圈,521插接部,522凹陷部,60支撑件,610支撑部,620限位部,
47.70锅体。
具体实施方式
48.提供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帮助读者获得对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全面理解。然而,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之后,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各种改变、修改和等同物将是清楚的。例如,在此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仅是示例,并且不限于在此阐述的那些顺序,而是除了必须以特定的顺序发生的操作之外,可如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那样被改变。此外,为了更加清楚和简明,本领域已知的特征的描述可被省略。
49.在此描述的特征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描述的示例。相反,已提供在此描述的示例,以仅示出实现在此描述的方法、设备和/或系统的许多可行方式中的一些可行方式,所述许多可行方式在理解本技术的公开之后将是清楚的。
50.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中的任何一个以及任何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
51.尽管在此可使用诸如“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术语来描述各种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但是这些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相反,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构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进行区分。因此,在不脱离示例的教导的情况下,在此描述的示例中所称的第一构件、第一组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部分也可被称为第二构件、第二组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部分。
52.在说明书中,当元件诸如,层、区域或基底被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介于其间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元件。相反,当元件被描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可不存在介于其间的其他元件。
53.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示例,并不将用于限制公开。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说明存在叙述的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数量、操作、构件、元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术语“多个”代表两个以及两个以上中的任一数量。
54.本技术中的“上方”、“下方”、“顶部”和“底部”等方位词的限定,除特别说明以图示中方位为准外,均是基于产品处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限定。
55.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由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发明之后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除非在此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和本发明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被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地解释。
5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包括盖体组件和锅体组件,锅体组件内具有能够容纳食材的锅体70,盖体组件盖合在锅体组件上,并能够对锅体70内的食材进行加热。
57.盖体组件包括机头10、导风扇叶130和保护罩40。机头10的底部设置有发热件110。导风扇叶130可旋转地设置在发热件110的上方,保护罩40可旋转地设置在机头10的下方,
并位于发热件110的外侧,保护罩40能够在发热件110的外侧旋转。保护罩40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导风扇叶130能够将发热件110产生的热空气经多个通风孔吹出保护罩40以加热食材。
58.其中,保护罩40从外侧遮挡发热件110,可以避免用户误触发热件110,提高安全性。使保护罩40可旋转地设置在机头10的下方,具体在保护罩40的外周旋转,一方面可以通过旋转的保护罩40扰动发热件110产生的热空气,促进保护罩40内侧的热空气能够均匀分布,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保护罩40局部停留在发热件110高温区域,而出现局部高温变色甚至烧坏的情况,可以弥补发热件110周向发热不均的缺陷。
59.而对于如何驱动保护罩40和导风扇叶130旋转,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电机230独立驱动保护罩40旋转,利用第二电机220独立驱动导风扇叶130旋转;还可以利用第一电机210同时驱动保护罩40和导风扇叶130旋转;还可以利用第二电机220驱动导风扇叶130旋转,而使保护罩40在导风扇叶130产生的风力作用下旋转;还可以使导风扇叶130不仅在导风扇叶130产生的风力作用下旋转,同时利用驱动扇叶旋转的第二电机220辅助导风扇叶130旋转。
60.以下参照图1至图14详细介绍一些实施例的盖体组件和烹饪设备。
61.实施例一:
62.图1、图2和图3示出了第一个实施例的盖体组件和应用该盖体组件的烹饪设备。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盖体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210,第一电机210设置在所述机头10内,用于驱动保护罩40旋转,还用于驱动导风扇叶130旋转。
63.在该实施例中,导风扇叶130和保护罩40采用同一个第一电机210驱动,无需为二者独立配置电机,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有利于减轻盖体组件重量,方便开盖操作。而且,可以第一电机210驱动保护罩40较为高速的旋转,热空气分布均匀性好,还可以通过第一电机210及时、准确地控制保护罩40停止旋转,避免出现开盖后保护罩40继续旋转而误伤用户的情况。
64.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包括与导风扇叶130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101和与保护罩40相连接的第二连接段2102,保护罩40的罩底壁420中心处设置有安装孔421,第二连接段2102伸入安装孔421中带动保护罩40旋转。
65.进一步地,安装孔421为非圆形孔,第二连接段2102与安装孔421相适配。如d形孔,方形孔等等,有利于使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平稳地带动保护罩40同步且较为高速的旋转。
66.对于保护罩40和第二连接段2102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连接段2102伸出安装孔421的部分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外螺纹,第一安装螺母211旋拧在外螺纹上并从下方支撑保护罩40。可有效避免保护罩40从输出轴上掉落,安装方便快捷。
67.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限位环(图中未示出)套设在第二连接段2102的环形安装槽上,使保护罩40的罩底壁420限位在第一安装螺母211和限位环之间,如利用第一安装螺母211在旋拧过程中将罩底壁420压抵在限位环上,提高保护罩40的安装稳定性,可以避免保护罩40在旋转过程中大幅度上下窜动,降低对输出轴的磨损,降低运行噪音。而且,使罩底壁420限位在第一安装螺母211和限位环之间,而非罩底壁420上表面直接接触第二连接段2102,可以降低输出轴和保护罩40的磨损几率。
68.作为示例,限位环为c型扣。安装方便,可以在第二连接段2102插入保护罩40的安
装孔421的情况下,从保护罩40内侧将c型扣侧向卡设在环形安装槽内,无需拆卸保护罩40进行装配。而且c型扣可以利用自身弹性抱紧第二连接段2102,即便第二连接段2102具有一定的加工尺寸误差,c型扣也可以抱紧在第二连接段2102上,通用性好,便于第二连接段2102的加工。
69.作为示例,限位环为垫片。结构简单。在装配过程中,可以先将垫片卡设在环形安装槽内,再将第二连接段2102插入安装孔421,而后旋拧第一安装螺母211。
70.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保护罩40的罩底壁420的中心处具有开口向下的沉台422,安装孔421设置在沉台422的顶部壁面上,第一安装螺母211嵌入设置在沉台422内。可以降低第一安装螺母211与食材接触的几率,降低污染几率,降低对锅体70的占用空间。此外还可以避免用户误触第一安装螺母211而划伤。
71.对于导风扇叶130和第一连接段2101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段2101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盖体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螺母212,第二安装螺母212旋拧在外螺纹上并从下方支撑导风扇叶130。安装方便,可以稳定支撑导风扇叶130,避免导风扇叶130沿输出轴下移与发热件110、保护罩40等发生干涉,而且第二安装螺母212可以随输出轴同步旋转,从而降低对输出轴的磨损,也降低第二安装螺母212和导风扇叶130之间的磨损。
72.或者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2101和第二连接段2102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输出轴为分体式结构,方便第一连接段2101连接导风扇叶130,也方便第二连接段2102连接保护罩40。第一连接段2101的底部插入第二连接段2102中,第二连接段2102的上端面支撑导风扇叶130,无需格外设置支撑结构来支撑导风扇叶130,简化结构。
73.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盖体组件还包括散热扇叶120,散热扇叶120与第一连接段2101连接并位于机头10内部,散热扇叶120用于对机头10内部部件进行散热。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同时带动散热扇叶120、导风扇叶130和保护罩40旋转,结构简单。
74.当然,在第一电机210驱动保护罩40旋转的情况下,除了使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和保护罩40同步高速旋转的情况下,还可以在输出轴和保护罩40之间增设减速传动杆组件。例如,减速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510、从动齿圈520和传动齿轮,主动齿轮510套设在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高于导风扇叶130的部分上,从动齿圈520连接在保护罩40的侧壁顶部,传动齿轮分别啮合主动齿轮510和从动齿圈520。采用同一个电机同时驱动保护罩40和导风扇叶130旋转,但同时利用减速传动组件降低保护罩40的转速。
75.对于保护罩40的结构,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保护罩40包括罩侧壁410和位于罩侧壁410底部的罩底壁420,多个通风孔包括设置在罩侧壁410上的多个第一通风孔411和设置在罩底壁420上的多个第二通风孔423。热空气经多个第一通风孔411和多个第二通风孔423吹出保护罩40。
76.为使热空气在保护罩40内快速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保护罩40的罩侧壁410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凸筋430,多个第一导风凸筋430可以随着保护罩40的旋转充分扰动保护罩40内侧的热空气,使热空气在保护罩40内侧均匀分布,避免保护罩40出现局部高温变色的情况。而且保护罩40内侧热空气均匀分布,还有利于使流出保护罩40的热空气均匀分布,从而有利于食材均匀受热。
77.作为示例,如图3所示,第一通风孔411呈条状,竖直分布或倾斜分布在罩侧壁410上,多个第一通风孔411围绕罩侧壁410周向间隔分布。每个第一通风孔411宽度方向的一侧
边缘处具有向内凸出的凸包,凸包与自身所在第一通风孔411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边缘之间具有开口,凸包构造成第一导风凸筋430。当然,第一导风凸筋430也可以由第一通风孔411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翻边结构构造而成。
78.或者进一步地,保护罩40的罩底壁420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导风凸筋430,多个第一导风凸筋430围绕罩底壁420的中心线周向间隔分布。
79.作为示例,多个第二通风孔423围绕罩底壁420的中心线周向间隔分布。每个第二通风孔423的第二端相对于自身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中心。每个第二通风孔423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处具有向内凸出的翻边结构,翻边结构构造成第一导风凸筋430。其中,每个第一导风凸筋430的第二端相对于自身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中心。第一导风凸筋430可以切割以罩底壁420的中心为圆心的一部分同心圆,则在保护罩40旋转的过程中,第一导风凸筋430可以具有较大面积的迎风面,可以更好地扰动保护罩40内侧的热空气,扰流效果好。
80.可选地,每个第一导风凸筋430均沿罩底壁420的径向延伸。扰流均匀,有利于使锅内热空气均匀分布,而且方便加工,方便第一导风凸筋430按设定位置加工成型。
81.可选地,每个第一导风凸筋430的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边缘,每个第一导风凸筋430的第二端向偏离罩底壁420中心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第一导风凸筋430的第二端均相对于自身第一端向罩底壁420中心的同一侧偏离且偏离相同角度。如多个第一导风凸筋430的第二端均相对于罩底壁420的中心向右偏移10
°
、15
°
或30
°
等等,多个第一导风凸筋430的延长线可以围成正多边形,分叉扰流,扰流效果好,而且可以延长第一导风凸筋430的长度,增加第一导风凸筋430的迎风面积,从而提高扰流效果。其中,每个第一导风凸筋430可以呈直线延伸,也可以呈弧形延伸。
82.可选地,每个第二通风孔423的宽度从在罩底壁420的边缘所在方向至罩底壁420的中心所在方向逐渐减小。由于越靠近罩底壁420的中心底壁面积越小,因此,这种分布情况有利于增加第二通风孔423的数量,增加多个第二通风孔423整体的通风面积,通风性好。
83.而由于第一导风凸筋430设置在罩底壁420上,而非罩侧壁410上。此时,可以使第一通风孔411呈条状,并横置在罩侧壁410上。可以参考图11中保护罩40结构。通风阻力小,通风性好。
84.为使热空气在锅体70内快速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在保护罩40的罩底壁420的下表面设置多个第二导风凸筋(图中未示出),多个第二导风凸筋围绕罩底壁420的中心周向间隔分布,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边缘,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二端相对于自身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中心。可以参考图11中保护罩40的扰流筋440的结构。第二导风凸筋可以切割以罩底壁420的中心为圆心的一部分同心圆,则在保护罩40旋转的过程中,第二导风凸筋可以具有较大面积的迎风面,可以更好地扰动锅体70内的热空气,扰流效果好。
85.可选地,每个第二导风凸筋均沿罩底壁420的径向延伸。扰流均匀,有利于使锅内热空气均匀分布,而且方便加工,方便第二导风凸筋按设定位置加工成型。
86.可选地,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边缘,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二端向偏离罩底壁420中心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二端均相对于自身第一端向罩底壁420中心的同一侧偏离且偏离相同角度。如多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二端均相对于罩底壁420的中心向右偏移10
°
、15
°
或30
°
等等,多个第二导风凸筋的延长线可以围成
正多边形,分叉扰流,扰流效果好,而且可以延长第二导风凸筋的长度,增加扰流筋的迎风面积,从而提高扰流效果,使热空气均布在锅体70内。
87.可选地,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竖立设置在一个第二通风孔423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处,或者每个第二导风凸筋设置在一个第二通风孔423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处,并且第二导风凸筋下凸的一端向相邻的第二通风孔423内侧倾斜延伸。
88.进一步地,在第一导风凸筋430和第二导风凸筋均设置在罩底壁420上的情况下,多个第一导风凸筋430和多个第二导风凸筋分别与不同的第二通风孔423的边缘相连接,在保护罩40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导风凸筋430之间分布有一个第二导风凸筋。无论对保护罩40内侧还是外侧均可以均匀扰流,而且二者不易相互干扰。
89.进一步地,多个通风孔还包括设置在罩底壁420上的多个第三通风孔。第三通风孔呈断裂的环状,多个第三通风孔以大环套小环的方式间隔分布在罩底壁420上,例如被多个第一导风凸筋430分隔开来。具体类似于图2中第二通风孔423的结构。或者第三通风孔呈圆孔状。增加保护罩40的通风面积,通风性好。
90.进一步地,罩侧壁410呈直筒状。相较于罩侧壁410向外倾斜,可以减小保护罩40的占用空间,并使内部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导风扇叶130和发热件110。
9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第一电机210驱动保护罩40旋转,因此,可以在保护罩40的内表面设置第一导风凸筋430,使保护罩40内侧热空气均匀分布,也可以在保护罩40的外表面设置第二导风凸筋,扰动锅体70中的热空气从而有利于食材均匀受热。
92.实施例二:
93.图4、图5、图6和图7示出了第二个实施例的盖体组件和应用该盖体组件的烹饪设备。如图4、图6和图7所示,盖体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230和第二电机220,均设置在机头10内,第一电机230经传动组件50连接保护罩40,用于驱动保护罩40旋转,第二电机220用于驱动导风扇叶130旋转。由于采用两个电机独立驱动保护罩40和导风扇叶130旋转,便于对二者独立控制,可以使保护罩40和导风扇叶130具有不同的转速和启停时间等等,有利于二者以恒定或逐渐变换的转速稳定旋转。
94.对于第一电机230和第二电机220的设置位置,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电机220的输出轴、导风扇叶130的旋转中心线与锅体组件的中心线重叠,有利于食材均匀受热。第一电机230设置在第二电机220水平方向的一侧,二者不会互相干扰,不会增加机头10高度。
95.可选地,机头10的第一端与锅体组件转动连接,第一电机230设置在第二电机220靠近机头10的第一端的一侧。可以减轻开盖重量。如图6所示,机头10包括机头座101和位于机头座101底部的内衬102,机头座101的底壁内表面间隔分布有两个支撑柱103,通过两颗螺钉将第一电机230的电机支架固定在两个支撑柱103上。内衬102上设置有供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伸出的过孔104。
96.对于保护罩40的旋转方式,进一步地,传动组件50带动保护罩40围绕自身的中心线旋转,保护罩40的旋转中心线与锅体组件的中心线重叠。保护罩40自转,可以避免保护罩40在旋转过程中大幅度晃动而与周围结构发生磕碰,也无需为保护罩40的旋转提供增多的空间,而且有利于经保护罩40流出的热空气均匀分布在锅体70中。
97.进一步地,传动组件50在水平方向上越过导风扇叶130的外周与保护罩40相连接。可有效避免传动组件50和导风扇叶130在旋转过程中发生干涉。此外,传动组件50可以实现
旋转中心的移位,使保护罩40的旋转中心线和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的中心线间隔一定距离。
98.作为示例,如图4、图5和图7所示,传动组件50与保护罩40高于导风扇叶130的部分相连接,一方面可以避免传动组件50和导风扇叶130在旋转过程中发生干涉,另一方面无需在导风扇叶130的外周与保护罩40之间留有供传动组件50越过的间隙,可以减小保护罩40的尺寸,降低保护罩40的占用空间。
99.对于传动组件50的结构,进一步地,传动组件50为减速传动组件,减速传动组件连接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和保护罩40。相较于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直接带动保护罩40高速旋转,可以避免保护罩40转速过快脱落或出现较大噪音,而且可以利用减速传动组件以适当的传动比降低保护罩40的转速。
100.作为示例,如图5和图7所示,减速传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510和从动齿圈520,主动齿轮510与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相连接;从动齿圈520与保护罩40同轴连接,从动齿圈520的内侧齿与主动齿圈的外侧齿啮合连接。齿轮齿圈传动,有利于保护罩40平稳旋转。而且从动齿圈520的旋转中心线即保护罩40的中心线,即便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不位于保护罩40的中心,也可以使保护罩40实现自转。而且,可以调节主动齿轮510的大小来调节传动比,便于调整保护罩40的转速。
101.对于从动齿圈520和保护罩40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从动齿圈520连接在保护罩40的内侧壁的顶部。一方面避免从动齿圈520与导风扇叶130在旋转过程中发生干涉,另一方面不会影响热空气经保护罩40大体向下吹出。主动齿轮510靠近保护罩40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利于减小主动齿轮510的尺寸,节省用料,节约成本,而且可以减轻盖体组件的重量,便于开盖操作。
102.进一步地,保护罩40的罩侧壁410周向上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连接部,从动齿轮的外侧周向上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二连接部,多个第一连接部和多个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连接,每个第一连接部和对应的第二连接部旋转扣合连接。连接方便快捷。
103.作为示例,如图5和图7所示,保护罩40的侧壁顶部设置有沿保护罩40的侧壁水平延伸的插舌412,插舌412构造成第一连接部;从动齿圈52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插接部521,插接部521包括与从动齿圈520的外侧壁相连接的连接部和从连接部远离从动齿圈520的一端向上延伸的限位部620,插舌412插设在限位部620、连接部和从动齿圈520的外侧壁所围空间内,插接部521构造成第二连接部。在安装保护罩40时,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保护罩40,使插舌412插入插接部521内,连接方便快捷。而且,插接部521具有限位部620,插舌412限位在限位部620和从动齿圈520的外侧壁之间,可以避免保护罩40相对于从动齿圈520大幅度水平晃动,提高保护罩40的安装稳定度。而且,插接部521具有连接部,在插舌412插入插接部521时,还可以利用连接部支撑插舌412,从而使保护罩40依靠插舌412挂接在从动齿圈520上,降低保护罩40掉落的几率。
104.如图5所示,从动齿圈52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凹陷部522,连接部连接在凹陷部522内部的一端,凹陷部522外凸于限位部620的长度大于插舌412的长度。在安装保护罩40时,可以使插舌412先压入凹陷部522内,而后沿凹陷部522推入插接部521中,凹陷部522的存在为插舌412顺利插入插接部521提供避让空间,装配方便。而且在插舌412插入插接部521时,插舌412限位在限位部620和凹陷部522的底壁之间,还可以适当增加插舌412的
厚度来提高插舌412的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保护罩40的安装稳定性。
105.紧固件(图中未示出)连接保护罩40和从动齿圈520。紧固件配合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旋合连接,可以有效避免保护罩40脱离从动齿圈520,也可以避免保护罩40相对于从动齿圈520大幅度窜动,提高保护罩40的安装稳定度。而且,紧固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装配效率高。
106.对于主动齿轮510和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地,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的底部具有外螺纹,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的外周还具有面向下方的限位面,第三安装螺母231与外螺纹旋合连接,主动齿轮510限位在限位面和第三安装螺母231之间。装配方便,而且可以避免主动齿轮510沿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大幅度窜动,可以确保主动齿轮510与从动齿圈520始终啮合,从而稳定带动保护罩40旋转,也可以降低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的磨损,降低运行噪音。
107.进一步地,限位垫片套设在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上,并位于限位面和主动齿轮510之间。相较于主动齿轮510的上端面直接与限位面限位配合,可以降低主动齿轮510与输出轴的磨损。
108.进一步地,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的底部横截面呈d字形,主动齿轮510和限位垫片上设置有与d字形相适配的通孔,便于第一电机230的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510同步旋转。
109.当然,减速传动组件也可以包括蜗轮蜗杆机构或行星齿轮机构等等。
110.为使保护罩40可旋转的设置在机头10的下方而不掉落,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7所示,在机头10的底部设置多个支撑件60,多个支撑件60沿从动齿圈520周向间隔分布并从支撑从动齿圈520。
111.每个支撑件60可以包括能够相对于机头10旋转的支撑部610,支撑部610支撑从动齿圈520。在从动齿圈520带动保护罩40旋转的过程中,支撑部610也可以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之旋转,可以降低从动齿圈520和支撑件60之间因摩擦而磨损的情况。每个支撑件60还包括位于支撑部610的上方的限位部620,限位部620固定安装在机头10上或安装在支撑部610上,从动齿圈520限位在限位部620和支撑部610之间,并与限位部620和支撑部610间隙配合。避免从动齿圈520在旋转过程中大幅度上下晃动。
112.如图5所示,支撑件60的数量为三个,沿从动齿圈520周向等间距分布。其中一个支撑件60的支撑部610可以由减速传动组件的主动齿轮510下方的支撑片构造而成,限位部620由主动齿轮510上方的限位垫片构造而成,简化结构。另两个支撑件60的支撑部610的纵向截面呈倒置的t字形,限位部620的纵向截面呈正置的t字形,两个t字形的竖向延伸部一个套设在另一个的外周且可以相对转动,从动齿圈520限位在两个t字形的横向延伸部之间。当然,支撑件60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可以为四个、五个等等。全部支撑件60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例如均包括上述两个套装在一起的t字形结构,全部支撑件60的结构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参考图5示出了两种不同结构的支撑件60。
113.对于保护罩40的结构,可以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一中保护罩40的结构,再此不在一一赘述。
114.实施例三:
115.图8、图9、图10和图11示出了第三个实施例的盖体组件和应用该盖体组件的烹饪设备。如图8和图11所示,保护罩40上设置有扰流筋440,扰流筋440能够被导风扇叶130产生
的风力推动以带动保护罩40旋转。通过导风扇叶130旋转产生的离心风力来推动扰流筋440旋转,进而驱动保护罩40旋转,可以使保护罩40较为慢速的旋转,免除了额外设置第一电机210来驱动保护罩40旋转,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此外,由于保护罩40是在风力作用下旋转,可以以较慢的速度旋转,在烹饪结束导风扇叶130停止转动后,保护罩40可以快速降低转速,可以避免开盖后保护罩40旋转过快而划伤用户,甚至在开盖后,受盖体组件角度变化和保护罩40自身重力影响下,保护罩40还有可能与转轴发生干涉而实现开盖既停,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
116.进一步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盖体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10,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包括与导风扇叶130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101,用于驱动导风扇叶130旋转。
117.对于保护罩40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地,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还包括第二连接段2102,保护罩40上设置有安装孔421,第二连接段2102与安装孔421之间通过轴承213连接。一方面实现了保护罩40可旋转的连接在机头10的下方,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罩40围绕第二连接段2102旋转,而不会被第二连接段2102带动而高速旋转。
118.为避免保护罩40掉落下来,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二连接段2102的底部外周设置有外螺纹,第四安装螺母214旋拧在外螺纹上,从下方支撑保护罩40的罩底壁420和轴承213。第二连接段2102上还设置有周向外凸的限位部620,轴承213的上端面与限位部620限位配合。配合第四安装螺母214从下方支撑保护罩40的底壁和轴承213,可有效避免轴承213沿输出轴大幅度上下窜动,降低运行噪音。
119.进一步地,限位垫片(图中未示出)套设在第二连接段2102上,限位垫片限位在第四安装螺母214和保护罩40的罩底壁420之间。利用限位垫片支撑保护罩40和轴承213,结构简单,方便加工,便于配置较大外径的限位垫片来支撑安装孔421四周的孔壁和轴承213,而无需额外增加第四安装螺母214的外径,有利于减少第四安装螺母214的用料,方便第四安装螺母214加工成型。
120.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保护罩40的罩底壁420中心处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沉台422,安装孔421设置在沉台422的底壁上,第四安装螺母214的至少部分嵌入设置在沉台422中。
121.为避免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带动保护罩40旋转,进一步地,轴承213的外圈与安装孔421间隙配合,轴承213的内圈与第二连接段2102过盈配合。使保护罩40的安装孔421与轴承213的外圈间隙配合,可以有效避免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高速旋转而带动保护罩40高速旋转,确保保护罩40仅依靠风力较为慢速的旋转。而且,由于二者间隙配合,在开盖时,通常盖体组件的断电保护装置会控制导风扇叶130停止转动,在导风扇叶130停止的情况下,受盖体组件开盖角度的影响和保护罩40自身重力的影响,轴承213外圈会与安装孔421的孔内壁发生干涉,有利于保护罩40实现开盖既停,安全性高。此外,使轴承213的内圈与第二连接段2102过盈配合,提高轴承213和第二连接段2102的安装稳定性,避免二者相对晃动,减小运行噪音。
122.当然,对于保护罩40的连接方式,除了使保护罩40与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通过轴承213连接外,还可以利用上述第二个实施例中机头10底部的多个支撑件60支撑保护罩40,使保护罩40可旋转的设置在机头10下方,并在风力作用下旋转。
123.对于导风扇叶130和第一连接段2101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段2101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盖体组件还包括第五安装螺母(图中未示出),第五安装螺母旋拧在外螺
纹上并从下方支撑导风扇叶130。安装方便,可以稳定支撑导风扇叶130,避免导风扇叶130沿输出轴下移与发热件110、保护罩40等发生干涉,而且第五安装螺母可以随输出轴同步旋转,从而降低对输出轴的磨损,也降低第五安装螺母和导风扇叶130之间的磨损。
124.或者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一连接段2101和第二连接段2102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输出轴为分体式结构,方便第一连接段2101连接导风扇叶130,也方便第二连接段2102连接保护罩40。第一连接段2101的底部插入第二连接段2102中,第二连接段2102的上端面支撑导风扇叶130,无需格外设置支撑结构来支撑导风扇叶130,简化结构。
125.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盖体组件还包括散热扇叶120,散热扇叶120与第一连接段2101连接并位于机头10内部,散热扇叶120用于对机头10内部部件进行散热。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同时带动散热扇叶120、导风扇叶130和保护罩40旋转,结构简单。
126.对于保护罩40的结构,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11所示,保护罩40包括罩侧壁410和位于罩侧壁410底部的罩底壁420,多个通风孔包括设置在罩侧壁410上的多个第一通风孔411和设置在罩底壁420上的多个第二通风孔423。热空气经多个第一通风孔411和多个第二通风孔423吹出保护罩40。
127.为使扰流筋440能够在导风扇叶130产生的离心风力的吹动下带动保护罩40旋转,进一步地,多个扰流筋440设置在罩侧壁410的内表面并周向间隔分布。
128.作为示例,第一通风孔411呈条状,竖直分布或倾斜分布在罩侧壁410上,多个第一通风孔411围绕罩侧壁410周向间隔分布。每个第一通风孔411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处具有向内凸出的凸包,凸包与自身所在第一通风孔411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边缘之间具有开口,凸包构造成扰流筋440。凸包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生产。而且,方便热空气在离心风力的作用下冲击凸包朝内的一侧,有利于热空气推动凸包移动进而推动保护罩40旋转,与此同时,热空气可以经开口沿凸包朝外的一侧流出第一通风孔411,出风顺畅。而且,还有利于凸包扰动热空气,使热空气在保护罩40内均匀分布。
129.当然,扰流筋440也可以由第一通风孔411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翻边结构构造而成。
130.或者进一步地,多个扰流筋440设置在罩底壁420的内表面,多个扰流筋440围绕罩底壁420的中心线周向间隔分布。
131.作为示例,多个第二通风孔423围绕罩底壁420的中心线周向间隔分布。每个第二通风孔423的第二端相对于自身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中心。每个第二通风孔423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处具有向内凸出的翻边结构,翻边结构构造成扰流筋440。其中,每个扰流筋440的第二端相对于自身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中心。扰流筋440可以切割以罩底壁420的中心为圆心的一部分同心圆,则在导风扇叶130旋转的过程中,扰流筋440具有较大的迎风面,离心风力可以大面积冲击并推动扰流筋440,有利于使保护罩40平稳旋转。而且,扰流筋440还可以大面积地扰动保护罩40内的热空气,扰流效果好。
132.可选地,每个扰流筋440均沿罩底壁420的径向延伸。加工方便。
133.可选地,每个扰流筋440的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边缘,每个扰流筋440的第二端向偏离罩底壁420中心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扰流筋440的第二端均相对于自身第一端向罩底壁420中心的同一侧偏离且偏离相同角度。如多个扰流筋440的第二端均相对于罩底壁420的中心向右偏移10
°
、15
°
或30
°
等等,多个扰流筋440的延长线可以围成正多边形,分叉扰流,扰流效果好,而且可以延长扰流筋440的长度,增加扰流筋440的迎风面积,从而提高
扰流效果。其中,每个扰流筋440可以呈直线延伸,也可以呈弧形延伸。
134.可选地,每个第二通风孔423的宽度从在罩底壁420的边缘所在方向至罩底壁420的中心所在方向逐渐减小,由于越靠近罩底壁420的中心底壁面积越小,因此,这种分布情况有利于增加第二通风孔423的数量,增加多个扰流筋440整体的迎风面,有利于推动保护罩40平稳旋转。
135.而由于扰流筋440设置在罩底壁420上,而非罩侧壁410上。此时,可以使第一通风孔411呈条状,并横置在罩侧壁410上。通风阻力小,通风性好。
136.为使热空气在锅体70内快速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在保护罩40的罩底壁420的下表面设置多个第二导风凸筋,多个第二导风凸筋围绕罩底壁420的中心周向间隔分布,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边缘,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二端相对于自身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中心。第二导风凸筋可以切割以罩底壁420的中心为圆心的一部分同心圆,则在保护罩40旋转的过程中,第二导风凸筋可以具有较大面积的迎风面,可以更好地扰动锅体70内的热空气,扰流效果好。
137.可选地,每个第二导风凸筋均沿罩底壁420的径向延伸。扰流均匀,有利于使锅内热空气均匀分布,而且方便加工,方便第二导风凸筋按设定位置加工成型。
138.可选地,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边缘,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二端向偏离罩底壁420中心的方向延伸;其中,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二端均相对于自身第一端向罩底壁420中心的同一侧偏离且偏离相同角度。如多个第二导风凸筋的第二端均相对于罩底壁420的中心向右偏移10
°
、15
°
或30
°
等等,多个第二导风凸筋的延长线可以围成正多边形,分叉扰流,扰流效果好,而且可以延长第二导风凸筋的长度,增加扰流筋的迎风面积,从而提高扰流效果,使热空气均布在锅体70内。
139.可选地,每个第二导风凸筋竖立设置在一个第二通风孔423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处,或者每个第二导风凸筋设置在一个第二通风孔423宽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处,并且第二导风凸筋下凸的一端向相邻的第二通风孔423内侧倾斜延伸。
140.进一步地,在扰流筋440和第二导风凸筋均设置在罩底壁420上的情况下,多个扰流筋440和多个第二导风凸筋分别与不同的第二通风孔423的边缘相连接,在保护罩40的周向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扰流筋440之间分布有一个第二导风凸筋。二者不易相互干扰。
141.进一步地,多个通风孔还包括设置在罩底壁420上的多个第三通风孔,第三通风孔呈断裂的环状,多个第三通风孔以大环套小环的方式间隔分布在罩底壁420上,例如被多个扰流筋440分隔开来,或者第三通风孔呈圆孔状。增加保护罩40的通风面积,通风性好。
142.进一步地,罩侧壁410呈直筒状。相较于罩侧壁410向外倾斜,可以减小保护罩40的占用空间,并使内部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导风扇叶130和发热件110。
143.本实施例中,由于保护罩40在风力作用下旋转,因此需增加扰流筋440,以有利于导风扇叶130产生的离心风力冲击扰流筋440进而推动保护罩40平稳、顺畅旋转。扰流筋440的设置位置和形状,可以与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导风凸筋430类似,从而既可以带动保护罩40旋转,又可以扰动保护罩40内侧热空气,使热空气在保护罩40内均匀分布。扰流筋440的设置位置和形状也可以与第一导风凸筋430并不相同,主要起推动保护罩40旋转的作用。
144.实施例四:
145.图12、图13和图14示出了第四个实施例的盖体组件和应用该盖体组件的烹饪设
备。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保护罩40除了在风力作用下旋转外,还可以在电力作用下辅助旋转。具体地,盖体组件包括第一电机210,第一电机210设置在机头10内,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辅助驱动部,在保护罩40在风力作用下旋转的过程中,保护罩40能够与辅助驱动部发生摩擦,以使第一电机210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辅助保护罩40旋转。
146.在该实施例中,利用第一电机210辅助保护罩40在风力作用下旋转,可以避免油污粘住保护罩40而导致保护罩40无法旋转的情况发生,实现保护罩40在风动和电动辅助的作用下顺畅旋转。具体地,保护罩40在风力作用下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会使保护罩40偏移与辅助驱动部发生摩擦,保护罩40通过辅助驱动部与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接触,使得第一电机210可以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辅助带动保护罩40旋转。
147.对于辅助驱动部和保护罩40的连接方式,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保护罩40上设置有安装孔421,辅助驱动部插入安装孔421中并与安装孔421间隙配合。具体在保护罩40旋转的过程中,安装孔421的孔内壁可以偏移与辅助驱动部接触,在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同时与辅助驱动部发生摩擦的情况下,第一电机210可以经输出轴和辅助驱动部之间的摩擦力、辅助驱动部和安装孔421之间的摩擦力断断续续带动保护罩40旋转。安装孔421位于保护罩40的旋转中心线上。
148.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辅助驱动部包括限位套215,限位套215套设在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限位套215与安装孔421周向间隙配合。通过增设与安装孔421间隙配合的限位套215,可以拉远输出轴和安装孔421的距离,保护罩40在风力作用下旋转过程中,产生的离心力需使安装孔421与限位套215发生摩擦,利用输出轴经限位套215断续带动保护罩40旋转,可以利用第一电机210辅助保护罩40在风力作用下断续旋转,使保护罩40转速不会过高。
149.其中,限位套215可以与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过盈装配。当然,限位套215也可以与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间隙配合,此时,在保护罩40在风力作用下旋转的过程中,安装孔421偏移与限位套215接触,限位套215偏移与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接触,第一电机210需同时在其输出轴和限位套215之间的摩擦力、限位套215和安装孔421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辅助保护罩40旋转。
150.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限位套215包括套主体2151和第一限位环2152,套主体2151呈上下具有开口的套筒状,套主体2151可转动地套设在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上,安装孔421套设在套主体2151的外周;第一限位环2152设置在套主体2151的底部并周向外凸于套主体2151,安装孔421套设在套主体2151的外周,第一限位环2152的外径大于安装孔421的内径,第一限位环2152能够从下方支撑保护罩40。可有效避免保护罩40从限位套215上掉落下来。
151.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第一限位环2152的外边缘处具有上凸的支撑筋2153,用于撑起保护罩40。利用凸起的支撑筋2153支撑保护罩40,可以在稳定支撑保护罩40的同时,减小摩擦面积,从而避免限位套215带动保护罩40全速旋转。
152.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限位套215还包括第二限位环2154,第二限位环2154设置在套主体2151的顶部并周向外凸于套主体2151,第一限位环2152与第二限位环2154的间距大于安装孔421四周孔壁的壁厚。一方面可以利用第一限位环2152和第二限位环2154对保护罩40进行限位,避免保护罩40在旋转过程中大幅度上下窜动;另一方面第一限位环2152
与第二限位环2154的间距大于安装孔421四周孔壁的壁厚,可以避免限位套215完全夹紧保护罩40而带动保护罩40高速旋转,为保护罩40在风力作用下旋转提供移动空间。
153.其中,第一限位环2152和第二限位环2154中的至少一个与套主体2151一体成型。加工方便。具体地,在第一限位环2152和套主体2151一体成型的情况下,二者连接牢固,有利于稳定支撑保护罩40。在第二限位环2154和套主体2151一体成型的情况下,便于先将限位套215套设在第二连接段2102上,而后在将套主体2151插入安装孔421,装配方便。在第一限位环2152、第二限位环2154和套主体2151均一体成型的情况下,加工方便,减少零部件,结构强度高。
154.为降低运行噪音,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辅助驱动部还包括减震套216,减震套216的外侧壁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卡槽2161,安装孔421四周的孔壁插入在卡槽2161内,减震套216套设在限位套215的外周并与限位套215周向间隙配合。通过在安装孔421和限位套215之间增设减震套216,并使减震套216与限位套215周向间隔配合,可以避免限位套215经减震套216时时带动保护罩40高速旋转。而且,使安装孔421四周的孔壁插入减震套216的卡槽2161内,由于减震套216具有一定弹性,即便保护罩40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窜动,也会是减震套216软冲击限位套215,可有效减小保护罩40的旋转噪音,降低磨损情况。
155.进一步地,安装孔421的孔内壁与卡槽2161的槽底壁之间留有间隙,和/或卡槽2161的宽度大于安装孔421四周的孔壁厚度。其中卡槽2161的宽度方向与输出轴的长度方向同向。使安装孔421四周的孔壁可以在周向上和上下方向上均与减震套216的卡槽2161间隙配合,避免减震套216时时带动保护罩40高速旋转。
156.为避免保护罩40掉落,进一步地,输出轴的第二连接段2102的周向上设置有面向下方的限位面,辅助驱动部还包括第六安装螺母217,第六安装螺母217旋拧在第二连接段2102的底部,并将限位套215压抵在限位面上。安装方便,而且可以避免限位套215从输出轴上掉落下来,有利于限位套215稳定支撑保护罩40。
157.进一步地,辅助驱动部还包括开口向上的遮挡帽218,第六安装螺母217安装在遮挡帽218的内侧底部,遮挡帽218遮挡限位套215伸出安装孔421的一部分的外周,并与保护罩40的底壁之间留有间隙。将遮挡帽218从下方罩住第六安装螺母217,并通过遮挡帽218遮挡限位套215的一部分,可以利用遮挡帽218遮挡油污等杂质,降低油污对保护罩40风动旋转的影响,并提高开盖后保护罩40底部的外观效果。而且,使遮挡帽218与保护罩40的底壁之间留有间隙,避免遮挡帽218与保护罩40发生摩擦。
158.对于辅助驱动部和保护罩40的连接方式,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辅助驱动部位于保护罩40的内侧,并与保护罩40的侧壁间隙配合。从而在保护罩40旋转的过程中,保护罩40可以偏移使其侧壁内表面与辅助驱动部相接触,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可以在辅助驱动部和保护罩40的侧壁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辅助保护罩40旋转。此时,辅助驱动部可以包括驱动环,靠近保护罩40的侧壁顶部或底部设置,避让发热件110和导风扇叶130,并可以在周向多个位置与保护罩40的侧壁相接触。
159.进一步地,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还与导风扇叶130连接,以带动导风扇叶130旋转。导风扇叶130和保护罩40采用同一个电机驱动,无需为二者独立配置电机,减少零部件,节约成本,有利于减轻盖体组件重量,方便开盖操作。
160.对于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和导风扇叶130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第
一电机210包括与导风扇叶130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段2101,盖体组件还包括第七安装螺母219,第七安装螺母219旋拧在第一连接段2101上并从下方支撑导风扇叶130。
161.或者进一步的,使第一连接段2101和第二连接段2102螺纹连接,第一连接段2101的底部插入第二连接段2102中,通过第二连接段2102的上端面支撑导风扇叶130。
162.对于扰流筋440的设置位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保护罩40包括围设在发热件110外周的罩侧壁410,扰流筋440设置在罩侧壁410上,并围绕保护罩40的旋转中心线周向分布。在导风扇叶130为离心扇叶的情况下,导风扇叶130吹动的热空气很容易吹向扰流筋440,在周向上推动多个扰流筋440转动,进而推动保护罩40平稳旋转。此时,保护罩40可以具有位于发热件110下方的罩底壁420,也可以不具有罩底壁420。
163.进一步地,扰流筋440在罩侧壁410上竖向分布或倾斜分布。
164.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保护罩40包括位于发热件110下方的罩底壁420,扰流筋440设置在罩底壁420上,并围绕保护罩40的旋转中心线周向分布。其中,扰流筋440沿罩底壁420的径向延伸,或者扰流筋440的第一端靠近罩底壁420边缘,扰流筋440的第二端向偏离罩底壁420中心的方向延伸。导风扇叶130吹动的热空气可以在周向上推动多个扰流筋440转动,进而推动保护罩40平稳旋转。此时,保护罩40可以具有围设在发热件110外周的罩侧壁410,也可以不具有罩侧壁410。
165.进一步地,扰流筋440设置在保护罩40的内表面。一方面便于被热空气吹动而带动保护罩40旋转,另一方便有利于扰动保护罩40内侧的热空气,使热空气在保护罩40内侧较为均衡地分布。
166.进一步地,保护罩40的罩底壁420的下表面设置有导风凸筋(图中未示出),导风凸筋围绕罩底壁420的中心周向间隔分布。导风凸筋可以随着保护罩40的旋转而旋转,在盖体组件盖合在锅体组件上的情况下,导风凸筋可以扰动锅体内部热空气,从而有利于热空气在锅体内部均匀分布,进而提高食材受热均匀性。
167.对于保护罩40的结构,进一步地中,保护罩40包括位于发热件110外周的罩侧壁410。方便从周向上遮挡发热件110。罩侧壁4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411,便于热空气经第一通风孔411吹出保护罩40。
168.进一步地,罩侧壁410呈直筒状。相较于罩侧壁410向外倾斜,可以减小保护罩40的占用空间,并使内部具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导风扇叶130和发热件110。
169.或者进一步地,保护罩40包括位于发热件110外周的罩侧壁410和位于罩侧壁410底部的罩底壁420。保护罩40可以从下方和周向上遮挡发热件110,安全性好。罩侧壁410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孔411,罩底壁42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423,导风扇叶130可以将发热件110产生的热空气经多个第一通风孔411和多个第二通风孔423吹出保护罩40,通风效果好。
170.作为示例,第一通风孔411呈条状,竖直分布或倾斜分布或横置在罩侧壁410上。结构简单,方便加工,而且,在第一通风孔411横置在罩侧壁410上的情况下,通风阻力小,通风效果好。
171.作为示例,第二通风孔423呈条状并围绕罩底壁420的中心周向间隔分布。
172.作为示例,罩底壁420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三通风孔,第三通风孔呈断裂的环状,多个第三通风孔以大环套小环的方式间隔分布在罩底壁420上,或者第三通风孔呈圆孔状。通
风性好。
173.此外,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图7、图11和图12所示,发热件110为发热管,呈非封闭的环状分布,例如呈c型分布,便于发热管开口两端的接线端子伸入机头10内与电源连接。
174.进一步地,如图1、图3、图4、图7、图8、图11和图12所示,盖体组件还包括盖本体140,盖本体140连接在机头10的底部,盖本体140的中部具有供发热件110穿过的通孔,盖本体140能够盖合在锅体组件上。
175.进一步地,盖本体140可拆卸地连接在机头10的底部。方便拆卸下盖本体140对其进行清洗。而且,配合第一电机210设置在机头10内,第一电机210不会干涉盖本体140的拆卸。而且,盖本体140上具有供发热件110穿过的通孔,方便发热件110加热盖本体140下方的食材。保护罩40与盖本体140之间留有间隙,避免保护罩40在旋转过程中与盖本体140发生干涉。
176.具体而言,可以使保护罩40侧壁的上边缘与盖本体140的下表面间隔分布,避免旋转干涉。
177.进一步地,盖本体140为玻璃盖,方便用户透过玻璃盖观察食材。
178.进一步地,机头10包括机头座101、位于机头座101底部的排风圈和位于排风圈底部的内衬102,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伸出内衬102连接保护罩40。
179.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设备为空气炸锅、烘烤空炸二合一设备等等。
180.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型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包括:机头(10),所述机头(10)的底部设置有发热件(110);导风扇叶(130),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发热件(110)的上方,用于吹送热空气;保护罩(40),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机头(10)的下方,并位于所述发热件(110)的外侧,所述保护罩(40)上设置有扰流筋(440),所述扰流筋(440)能够被所述导风扇叶(130)产生的风力推动以带动所述保护罩(40)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210),设置在所述机头(10)内,所述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辅助驱动部,在所述保护罩(40)在风力作用下旋转的过程中,所述保护罩(40)能够与所述辅助驱动部发生摩擦,以使所述第一电机(210)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辅助所述保护罩(40)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40)上设置有安装孔(421),所述辅助驱动部插入所述安装孔(421)中并与所述安装孔(421)间隙配合;或者所述辅助驱动部位于所述保护罩(40)的内侧,并与所述保护罩(40)的侧壁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10)的输出轴还与所述导风扇叶(130)连接,以带动所述导风扇叶(130)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40)包括围设在所述发热件(110)外周的罩侧壁(410),所述扰流筋(440)设置在所述罩侧壁(410)上,并围绕所述保护罩(40)的旋转中心线周向分布,所述扰流筋(440)在所述罩侧壁(410)上竖向分布或倾斜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40)包括位于所述发热件(110)下方的罩底壁(420),所述扰流筋(440)设置在所述罩底壁(420)上,并围绕所述保护罩(40)的旋转中心线周向分布;其中,所述扰流筋(440)沿所述罩底壁(420)的径向延伸,或者所述扰流筋(440)的第一端靠近所述罩底壁(420)边缘,所述扰流筋(440)的第二端向偏离所述罩底壁(420)中心的方向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筋(440)设置在所述保护罩(40)的内表面;和/或所述保护罩(40)的罩底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导风凸筋,所述导风凸筋围绕所述罩底壁(420)的中心周向间隔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组件还包括:盖本体(140),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机头(10)的底部,所述盖本体(140)上设置有供所述发热件(110)穿过的通孔,所述保护罩(40)与所述盖本体(140)之间留有间隙。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40)包括位于所述发热件(110)外周的罩侧壁(410),或者所述保护罩(40)包括位于所述发热件(110)外周的罩侧壁(410)和位于所述罩侧壁(410)底部的罩底壁(420);和/或所述发热件(110)为发热管,呈非封闭的环形分布。10.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盖体组件,所述盖体组件盖合在所述锅体组件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盖体组件和一种烹饪设备。其中,盖体组件包括:机头,机头的底部设置有发热件;导风扇叶,可旋转的设置在发热件的上方,用于吹送热空气;保护罩,可旋转地设置在机头的下方,并位于发热件的外侧,保护罩上设置有扰流筋,扰流筋能够被导风扇叶产生的风力推动以带动保护罩旋转。一方面可以通过旋转的保护罩扰动发热件产生的热空气,促进保护罩内侧的热空气能够均匀分布,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保护罩局部停留在发热件高温区域,而出现局部高温变色甚至烧坏的情况,可以弥补发热件周向发热不均的缺陷。周向发热不均的缺陷。周向发热不均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肖志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