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未命名 09-22 阅读:56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超高层建造模式多以核心筒先行、外框结构滞后的方式为主,核心筒施工虽然依托较为先进的模架装备,施工速度较快,但受制于外框结构的施工进度,整体建造速度仍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受制于核心筒施工与外围结构施工相对独立的现状,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施工模架装备都不具备内筒外柱结构一体化施工的能力。
3.当筒柱一体化钢平台施工至伸臂桁架与环带桁架等巨型劲性桁架层时,需要提前将腹杆组件与弦杆组件等桁架组件吊装到位并与外框架巨型柱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后续所有桁架组件能够顺利进行螺栓等强连接,提前吊装的桁架组件的长度要足够(一般为2米左右)。这时如果采用现有的筒柱一体化钢平台,钢平台筒架与外框架巨型柱之间的间距仅有500mm,无法顺利将桁架组件吊装至正在施工的桁架层。而且,现有技术中,钢平台爬升柱与顶梁之间的连接梁从外框架巨型柱顶部的中间贯穿,会导致外框架巨型柱内部的巨型劲性钢结构无法整体吊装进巨型柱内部,导致外框架巨型柱无法顺利施工。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及施工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5.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提供一种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及施工方法,通过将外框架巨型柱的部分筒架改为可变形式,实现超高层内筒外柱同步施工并顺利实现对桁架组件的吊装,并完成对桁架层的架设,以解决现有的核心筒与外框结构无法同步施工、且无法架设桁架层的问题。
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如下技术方案: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用于核心筒和外框架巨型柱同步施工,包括:钢平台系统、筒架支撑系统、模板系统和钢柱爬升系统,所述核心筒和外框架巨型柱沿高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分别设有预留洞,所述预留洞用于搁置牛腿,钢平台顶梁延伸至外框架巨型柱两侧,所述外框架巨型柱四周设筒架支撑系统;所述筒架支撑系统包括固定筒架和可变形筒架,所述固定筒架位于筒架支撑系统的四个角部,所述固定筒架包括第一顶梁、第一底梁、方管柱和踏步梁,所述固定筒架顶端设有第一爬升柱,第一爬升柱外部套设第一爬升靴,第一爬升靴两侧通过联系梁与钢平台顶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梁上设有牛腿,所述牛腿搁置于外框架巨型柱的预留洞内;所述
可变形筒架位于两个固定筒架中间用于连接固定筒架,所述可变形筒架包括第二顶梁、第二底梁、滑移系统和工具式脚手架,所述滑移系统包括导轨和滑轮,所述导轨固定于第二顶梁底面和第二底梁顶面,所述滑轮卡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工具式脚手架的顶端和底端与所述滑轮固定连接,通过移动滑轮,使得所述工具式脚手架沿导轨移动,所述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固定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梁的内侧顶梁和第二底梁的内侧底梁均采用工具式可拆卸钢梁。
9.进一步地,所述筒架支撑系统和钢柱爬升系统都能起到支撑作用,所述核心筒上方钢平台顶部也设置有钢柱爬升系统,所述钢柱爬升系统包括第二爬升靴、第二爬升柱和液压油缸,所述筒架支撑系统固定设置在钢平台下方,施工状态时,筒架支撑系统通过牛腿固定在核心筒预留洞中,作为施工状态下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的支撑;爬升状态时,第二爬升柱固定于核心筒混凝土结构上端部,作为爬升状态下整体爬升钢平台的支撑;施工状态下,所述钢柱爬升系统通过第二爬升靴固定于钢平台上。
10.进一步地,可变形筒架移动移位变形时,需要松开其工具式脚手架顶部和底部滑轮上的螺栓,使得滑轮沿着导轨方向移动,移动到位后,将滑轮中间的螺栓拧紧,使得工具式脚手架位置固定。
11.进一步地,所述导轨腹板中部开设孔洞,使得滑轮中间的螺栓能够穿过所述导轨并紧固。
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过桁架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前述的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备用,所述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位于浇筑完成并形成强度的核心筒及外框架巨型柱混凝土的顶面上,牛腿搁置在核心筒及外框架巨型柱的预留洞内;步骤s2、将第一爬升柱和第二爬升柱分别支撑在已经浇筑完成并形成强度的外框架巨型柱及核心筒及外框架巨型柱混凝土顶面,牛腿回缩,液压油缸向上顶升带动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向上爬升,爬升至预定高度后,将牛腿重新搁置到混凝土预留洞内,第一爬升柱和第二爬升柱向上回提,留出施工空间;步骤s3、将劲性钢结构分别吊入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内,并将其与下部完成层的劲性钢结构焊接固定;将有桁架结构吊装需求的位于外框架巨型柱一侧或多侧可变形筒架中部的工具式脚手架向外移动到位并固定,拆除第二顶梁的内侧顶梁,将桁架结构中的下弦杆组件和下部斜腹杆组件吊入钢平台内,与外框架巨型柱内的劲性钢结构连接固定;步骤s4、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的同步施工;步骤s5、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向上爬升一层,第一爬升柱和第二爬升柱向上回提,留出施工空间;步骤s6、将桁架结构中的上弦杆组件和上部斜腹杆组件吊入钢平台内,与外框架巨型柱内的劲性钢结构连接固定,将所述步骤s3中拆除的第二顶梁的内侧顶梁重新安装至原位置;步骤s7、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的同步施
工;步骤s8、拆除第二底梁的内侧底梁,使外框架巨型柱筒架能顺利通过桁架结构的下弦杆组件和下斜腹杆组件,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向上爬升一层,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的同步施工;步骤s9、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继续向上爬升一层,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的同步施工,此时钢平台底梁位于桁架结构上斜腹杆组件处;步骤s10、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继续向上爬升一层,爬升通过桁架上斜腹杆组件和上弦杆组件,此时钢平台已完全通过桁架层,将原先移动至外侧的工具式脚手架重新移回初始位置并固定,将步骤s8中拆除的可变形筒架第二底梁的内侧底梁重新安装至原位置,重复标准层施工步骤继续向上同步施工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能够实现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的同步施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因核心筒与外框结构不同步施工导致的两者之间混凝土的差异变形,减小施工误差,提高施工质量。而且,能在施工至桁架层时向远离外框架巨型柱的外侧移动变形,在筒架与外框架巨型柱之间留出足够空间来进行桁架结构的吊装,能够吊装长度较长的桁架组件,保证其与后续桁架组件能进行螺栓等强连接,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速度。
14.(2)本发明提供的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钢平台筒架的组合式可变形设计及工具式可拆卸构件保证了钢平台的快速变形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伸臂桁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环带桁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核心筒及外框架巨型柱标准层钢平台变形前的立面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核心筒及外框架巨型柱标准层钢平台变形后的立面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的钢平台顶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的钢平台底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钢平台变形前的a-a剖视图;图8为图5钢平台变形后的a-a剖视图;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外框架巨型柱筒架的局部侧视图;图10至图1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过桁架层的施工方法步骤s1~s10的示意图。
16.图中:10-核心筒, 20-外框架巨型柱,30-钢平台系统;40-筒架支撑系统,41-固定筒架,411-第一顶梁,412-第一底梁,413-踏步梁,414-方管柱,415-牛腿,42-可变形筒架,43-工具式脚手架,44-滑轮,45-导轨, 46-洞口;50-桁架结构,51-下弦杆组件,52-下斜腹杆组
件,53-第二顶梁的内侧顶梁,54-第二底梁的内侧底梁,55-上弦杆组件,56-上斜腹杆组件,57-劲性钢结构,58-节点板;60-模板系统;70-钢柱爬升系统,71-第一爬升柱,72-第一爬升靴,73-液压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及施工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上”、“下”与附图的上、下的方向一致,但这不能成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一
18.下面结合图1至图19,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的结构组成。
19.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用于核心筒10和外框架巨型柱20同步施工,包括钢平台系统30、筒架支撑系统40、模板系统60和钢柱爬升系统70,核心筒10和外框架巨型柱20沿高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分别设有预留洞,预留洞用于搁置牛腿,钢平台顶梁延伸至外框架巨型柱20两侧,外框架巨型柱20四周设筒架支撑系统40,筒架支撑系统40包括固定筒架41和可变形筒架42,固定筒架41包括第一顶梁411、第一底梁412、方管柱414和踏步梁413,固定筒架41顶端设有第一爬升柱71,第一爬升柱71外部套设第一爬升靴72,第一爬升靴72两侧通过联系梁与钢平台顶梁固定连接,固定筒架41的第一底梁412上设有牛腿415,牛腿415搁置于外框架巨型柱20的预留洞内;可变形筒架42位于两个固定筒架41中间用于连接固定筒架41,可变形筒架42包括第二顶梁、第二底梁、滑移系统和工具式脚手架43,滑移系统包括导轨45和滑轮44,导轨45固定于第二顶梁底面和第二底梁顶面,滑轮44卡接在导轨45上,工具式脚手架43的顶端和底端与滑轮44固定连接,通过移动滑轮44,使得工具式脚手架43沿导轨45移动,第一顶梁411和第二顶梁固定连接,第一底梁412和第二底梁固定连接。
20.也就是说,外框架巨型柱20柱体靠近核心筒10的三面中部筒架为可变形筒架42,可变形筒架42中部设有工具式脚手架43,工具式脚手架43顶端和底端均设有滑轮44,可变形筒架两端的钢平台顶梁底面和钢平台底梁顶面上配套设有导轨45,滑轮44卡接在导轨45上,通过移动滑轮44,使得工具式脚手架43沿导轨45移动。
21.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将整体爬升钢平台顶梁延伸至外框架巨型柱20的两侧,在外框架巨型柱20四周架设筒架支撑系统40,将筒架支撑系统40分为中部和四角两部分,四角处筒架为固定筒架41,中部筒架为可变形筒架42。外框架巨型柱20四角处的筒架与钢平台顶梁固定连接,位置不变,每个角上的筒架底部底梁上安装两个牛腿415,钢平台施工时,牛腿415搁置在外框架巨型柱20上的预留洞内,以承担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上的竖向荷载,起到支撑作用。每个角的固定筒架41顶部安装两根第一爬升柱71,第一爬升柱71避开外框架巨型柱20内部巨型劲性钢结构57的位置,尽量靠近外框架巨型柱20角部混凝土区域,第一爬升柱71两侧设连系梁与钢平台顶梁
固定连接。
22.特别地,对于外框架巨型柱20中部的筒架,只有位于最外围远离核心筒10方向的那一侧筒架无需变形,这是因为那一侧的外框架巨型柱20不会与桁架结构50连接。而另外三面的筒架则均有变形需求,要将除顶梁和底梁外的原本与两边筒架固定连接的踏步梁413、方管柱414等中间部分拆除,换成安装在顶梁和底梁之间的可移动的工具式脚手架43,通过向外侧移动工具式脚手架43,形成用于桁架结构50的组件吊装的洞口46。桁架结构50包括组装连接的下弦杆组件51、下斜腹杆组件52、上弦杆组件55以及上斜腹杆组件56。
23.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可变形筒架42中位于内侧的顶梁和底梁即第二顶梁的内侧顶梁53和第二底梁的内侧底梁54采用工具式可拆卸钢梁,从而满足可变形筒架42的变形需求。
24.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筒架支撑系统40和钢柱爬升系统70都能起到支撑作用,核心筒10上方钢平台顶部也设置有钢柱爬升系统70,钢柱爬升系统70包括第二爬升靴、第二爬升柱和液压油缸73,第二爬升柱外部套设第二爬升靴;筒架支撑系统40固定设置在钢平台下方,施工状态时,筒架支撑系统40通过钢平台的牛腿415固定在核心筒10预留洞中,作为施工状态下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的支撑;爬升状态时,第二爬升柱固定于核心筒10混凝土结构上端部,作为爬升状态下整体爬升钢平台的支撑;施工状态下,钢柱支撑通过第二爬升靴固定于钢平台上。
25.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工具式脚手架43移动时,需要松开其顶部和底部滑轮44上的螺栓,使得滑轮44沿着导轨45方向移动,移动到位后,将滑轮44中间的螺栓拧紧,使得工具式脚手架43位置固定。
26.在本实施例中,更优选地,导轨45腹板中部开设孔洞,使得滑轮44中间的螺栓能够穿过导轨45并紧固。
27.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过伸臂桁架的桁架层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备用,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位于浇筑完成并形成强度的核心筒10及外框架巨型柱20混凝土的顶面上,牛腿搁置在核心筒10及外框架巨型柱20的预留洞内;步骤s2、将第一爬升柱71和第二爬升柱分别支撑在已经浇筑完成并形成强度的外框架巨型柱20及核心筒10混凝土顶面,牛腿415回缩,液压油缸73向上顶升带动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向上爬升,爬升至预定高度后,将牛腿415重新搁置到混凝土预留洞内,第一爬升柱71和第二爬升柱向上回提,留出施工空间;步骤s3、将劲性钢结构57分别吊入核心筒10与外框架巨型柱20内,并将其与下部完成层的劲性钢结构57焊接固定;将有桁架结构吊装需求的位于外框架巨型柱20一侧或多侧可变形筒架42中部的工具式脚手架43向外移动到位并固定,拆除工具式脚手架43上部对应第二顶梁的内侧顶梁53,将桁架结构50中的下弦杆组件51和下斜腹杆组件52吊入钢平台内,与外框架巨型柱20内的劲性钢结构57连接固定;步骤s4、绑扎钢筋,支模即支设外框架巨型柱的模板及核心筒的模板,完成模板系统60的施工,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10与外框架巨型柱20的同步施工;步骤s5、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向上爬升一层,第一爬升柱71和第二爬升柱向
上回提,留出施工空间;步骤s6、将桁架结构50中的上弦杆组件55和上斜腹杆组件56吊入钢平台内,与外框架巨型柱20内的劲性钢结构57连接固定,将所述步骤s3中拆除的第二顶梁的内侧顶梁53重新安装至原位置;步骤s7、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10与外框架巨型柱20的同步施工;步骤s8、拆除工具式脚手架43下部对应第二底梁的内侧底梁54,使外框架巨型柱20筒架能顺利通过桁架结构50的下弦杆组件51和下斜腹杆组件52,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向上爬升一层,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10与外框架巨型柱20的同步施工;步骤s9、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继续向上爬升一层,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10与外框架巨型柱20的同步施工,此时钢平台底梁位于桁架结构的上斜腹杆组件56处;步骤s10、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继续向上爬升一层,爬升通过桁架结构的上斜腹杆组件56和上弦杆组件55,此时钢平台已完全通过桁架层,将原先移动至外侧的工具式脚手架43重新移回初始位置并固定,将步骤s8中拆除的第二底梁的内侧底梁54重新安装至原位置,重复标准层施工步骤继续向上同步施工核心筒10与外框架巨型柱20。
28.上述实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以上实例的限制。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用于核心筒和外框架巨型柱同步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平台系统、筒架支撑系统、模板系统和钢柱爬升系统,所述核心筒和外框架巨型柱沿高度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分别设有预留洞,所述预留洞用于搁置牛腿,钢平台顶梁延伸至外框架巨型柱两侧,所述外框架巨型柱四周设筒架支撑系统;所述筒架支撑系统包括固定筒架和可变形筒架,所述固定筒架位于筒架支撑系统的四个角部,所述固定筒架包括第一顶梁、第一底梁、方管柱和踏步梁,所述固定筒架顶端设有第一爬升柱,第一爬升柱外部套设第一爬升靴,第一爬升靴两侧通过联系梁与钢平台顶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梁上设有牛腿,所述牛腿搁置于外框架巨型柱的预留洞内;所述可变形筒架位于两个固定筒架中间用于连接固定筒架,所述可变形筒架包括第二顶梁、第二底梁、滑移系统和工具式脚手架,所述滑移系统包括导轨和滑轮,所述导轨固定于第二顶梁底面和第二底梁顶面,所述滑轮卡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工具式脚手架的顶端和底端与所述滑轮固定连接,通过移动滑轮,使得所述工具式脚手架沿导轨移动,所述第一顶梁和第二顶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梁和第二底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梁的内侧顶梁和第二底梁的内侧底梁均采用工具式可拆卸钢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筒上方钢平台顶部也设置有钢柱爬升系统,所述钢柱爬升系统包括第二爬升靴、第二爬升柱和液压油缸,所述筒架支撑系统固定设置在钢平台下方,施工状态时,筒架支撑系统通过牛腿固定在核心筒预留洞中,作为施工状态下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的支撑;爬升状态时,第二爬升柱固定于核心筒混凝土结构上端部,作为爬升状态下整体爬升钢平台的支撑;施工状态下,所述钢柱爬升系统通过第二爬升靴固定于钢平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筒架移位变形时,需要松开工具式脚手架顶部和底部滑轮上的螺栓,使得滑轮沿着导轨方向移动,移动到位后,将滑轮中间的螺栓拧紧,使得工具式脚手架位置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腹板中部开设孔洞,使得滑轮中间的螺栓能够穿过所述导轨并紧固。6.一种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过桁架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提供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备用,所述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位于浇筑完成并形成强度的核心筒及外框架巨型柱混凝土的顶面上,牛腿搁置在核心筒及外框架巨型柱的预留洞内;步骤s2、将第一爬升柱和第二爬升柱分别支撑在已经浇筑完成并形成强度的外框架巨型柱及核心筒混凝土顶面,牛腿回缩,液压油缸向上顶升带动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向上爬升,爬升至预定高度后,将牛腿重新搁置到混凝土预留洞内,第一爬升柱和第二爬升柱向上回提,留出施工空间;步骤s3、将劲性钢结构分别吊入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内,并将其与下部完成层的劲性钢结构焊接固定;将有桁架结构吊装需求的位于外框架巨型柱一侧或多侧可变形筒架中部的工具式脚手架向外移动到位并固定,拆除第二顶梁的内侧顶梁,将桁架结构中的下弦杆组件和下部斜腹杆组件吊入钢平台内,与外框架巨型柱内的劲性钢结构连接固定;
步骤s4、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的同步施工;步骤s5、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向上爬升一层,第一爬升柱和第二爬升柱向上回提,留出施工空间;步骤s6、将桁架结构中的上弦杆组件和上部斜腹杆组件吊入钢平台内,与外框架巨型柱内的劲性钢结构连接固定,将所述步骤s3中拆除的第二顶梁的内侧顶梁重新安装至原位置;步骤s7、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的同步施工;步骤s8、拆除第二底梁的内侧底梁,使外框架巨型柱筒架能顺利通过桁架结构的下弦杆组件和下斜腹杆组件,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向上爬升一层,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的同步施工;步骤s9、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继续向上爬升一层,绑扎钢筋,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完成该层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的同步施工,此时钢平台底梁位于桁架结构上斜腹杆组件处;步骤s10、将筒柱一体化整体钢平台继续向上爬升一层,爬升通过桁架上斜腹杆组件和上弦杆组件,此时钢平台已完全通过桁架层,将原先移动至外侧的工具式脚手架重新移回初始位置并固定,将步骤s8中拆除的第二底梁的内侧底梁重新安装至原位置,重复标准层施工步骤继续向上同步施工核心筒与外框架巨型柱。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筒架可变形的筒柱一体化整体爬升钢平台及施工方法,包括钢平台系统、筒架支撑系统、模板系统和钢柱爬升系统,钢平台顶梁延伸至外框架巨型柱两侧,外框架巨型柱四周设筒架支撑系统;筒架支撑系统包括固定筒架和可变形筒架,固定筒架位于筒架支撑系统的四个角部,固定筒架包括第一顶梁、第一底梁、方管柱和踏步梁,固定筒架顶端设第一爬升柱,第一爬升柱外部套设第一爬升靴,第一爬升靴两侧通过联系梁与钢平台顶梁连接,可变形筒架位于两个固定筒架中间,其包括第二顶梁、第二底梁、滑移系统和工具式脚手架,滑移系统包括导轨和滑轮,导轨固定于第二顶梁底面和第二底梁顶面,滑轮卡接在导轨上,工具式脚手架的顶端和底端与滑轮固定连接。与滑轮固定连接。与滑轮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 陈彦孜 何梓阳 龚耀瑜 俞思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7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