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2 阅读:62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触摸屏技术已经逐渐取代按键技术成为移动终端等的主流技术。目前,触摸屏的应用范围非常广阔,主要的产品包括触控类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以及工业自动化行业的人机显示界面等。
3.为实现显示装置的触摸功能,通常需要在显示装置内引入触控电极,不同的触控电极之间绝缘交叉设置,其中一种触控电极通过下方的桥接电极电连接,但在制备触控金属层的过程中,由于工艺的原因,会产生一些金属残留,该金属残留会导致不同的触控电极之间短路,从而使得触控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避免触控基板中不同的触控电极之间发生短路的问题。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基底一侧的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绝缘层背离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二金属层;
6.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桥接电极;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绝缘交叉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子电极,所述桥接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绝缘层的过孔将同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各所述子电极电连接;
7.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间隔区域,所述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的至少部分区域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
8.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述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包括本体以及电连接于所述本体两侧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
9.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关于所述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10.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四边形、梯形。
11.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为三角形时,所述三角形的任意一边与所述本体电连接,或所述三角形的任意一顶点与所述本体电连接。
12.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为梯形时,所述梯形的两个底边中的任意一边与所述本体电连接。
13.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述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
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
14.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述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的线宽相同,且大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
15.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有所述桥接电极的线宽相同,且大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
16.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述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所述桥接电极的形状为曲线。
17.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述桥接电极的线宽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的差值≥0.4μm。
18.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述子电极包括位于所述过孔两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桥接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桥接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
19.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述子电极和所述桥接电极具有相互交叠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面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侧边与所述桥接电极面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侧边之间的距离≥0.2μm。
20.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均为网格状结构。
21.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还包括:覆盖所述过孔且与所述子电极一体设置的第一焊盘,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过孔且与所述桥接电极一体设置的第二焊盘;所述第一焊盘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焊盘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面积范围内。
22.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所述第一焊盘的形状为锯齿状,所述第二焊盘的形状为方形。
23.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
24.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亚像素单元,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均为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线位于所述亚像素单元的间隙处,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孔与所述亚像素单元对应。
25.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
2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触控电极的子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设置成至少部分区域的线宽大于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当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仅部分区域的线宽大于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时,可以增大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的边缘走线长度,这样残留在桥接电极边缘处的残留金属是断续的,可以避免第一触控电极的子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发生短路;当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的线宽均大于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时,这样子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桥接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即子电极在基底上的正
投影边缘和桥接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边缘之间具有平坦的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在平坦的绝缘层上可以刻蚀完全,使得子电极与桥接电极边缘处形成的残留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使得子电极与残留金属之间绝缘,进而避免因金属残留导致的子电极所在的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短路,保证触控基板的触控效果。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中虚线框a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1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2中虚线框b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图4沿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为图2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36.图9为图8中沿ff’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37.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1为图2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39.图12为图11中沿gg’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40.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2.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43.需要注意的是,附图中各图形的尺寸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示意说明本发明内容。并且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44.如图1-图4所示,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触控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虚线框a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虚线框b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该触控基板包括基底1以及位于基底1上多条绝缘交叉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2和第二触控电极3,以及用于电连接第一触控电极2的多个桥接电极4,第一触控电极2和第二触控电极3形成在同一金属层上,桥接电极4与第一触控电极2和第二触控电极3形成在不同的金属层上,触控基板基于第一触控电极2和第二触控电极3之间的电容变化来生成触摸信息,进而实现触控功能。
45.如图3所示,在制备触控基板时,在基底1上形成第一金属层,通过对第一金属层进行刻蚀工艺,形成桥接电极4,然后在桥接电极4上形成绝缘层5,在绝缘层5上再形成第二金属层,通过对第二金属层进行刻蚀工艺形成第一触控电极2和第二触控电极3。之后,还可以在第二金属层上形成绝缘保护层,绝缘保护层用于保护第一触控电极2和第二触控电极3不受损害。
46.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触控电极2和第二触控电极3的走线宽度一般大于桥接电极4的走线宽度;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除了标出的标号4代表桥接电极4以外,第二触控电极3的下方也对应设置桥接电极4,只是第二触控电极3的网格线宽度大于桥接电极4的宽度,使得桥接电极4被第二触控电极3覆盖住。
47.如图5所示,图5为图4沿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形成第一触控电极2和第二触控电极3时,会在桥接电极4的边缘处残留少量的金属6,残留的金属6在图2和图4中椭圆虚线框e圈出的桥接电极4两侧位置处分别与第一触控电极2和第二触控电极3电连接,造成第一触控电极2和第二触控电极3之间短路,从而致使触控功能失效。
48.为了解决上述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短路致使触控功能失效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基板,如图6-图13所示,图6、图7和图10中的左侧示意图分别是对图2所示的结构进行改进后的虚线框b内的放大结构的示意图,图6、图7和图10中的右侧示意图分别是左侧示意图虚线框内的放大示意图,图8、图9、图11-图13分别是对图4和图5所示的结构进行改进后的结构示意图,该触控基板包括:基底1,位于基底上的第一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背离基底一侧的绝缘层5,以及位于绝缘层5背离基底1一侧的第二金属层;
49.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桥接电极4;第二金属层包括绝缘交叉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2和第二触控电极3,第一触控电极2包括至少两个子电极21,桥接电极4通过贯穿绝缘层5的过孔将同一第一触控电极2的各子电极21电连接;
50.第一触控电极2沿第一方向x延伸,第二触控电极3沿第二方向y延伸,子电极21和第二触控电极3在第一方向x上具有间隔区域bb,间隔区域bb位置处的桥接电极4的至少部分区域的线宽d1大于第二触控电极3的线宽d2。
5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通过将第一触控电极的子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设置成至少部分区域的线宽大于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当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仅部分区域的线宽大于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时,可以增大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的边缘走线长度,这样残留在桥接电极边缘处的残留金属是断续的,可以避免第一触控电极的子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发生短路;当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的线宽均大于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时,这样子电极在基底上的正
投影位于桥接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即子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边缘和桥接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边缘之间具有平坦的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在平坦的绝缘层上可以刻蚀完全,使得子电极与桥接电极边缘处形成的残留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使得子电极与残留金属之间绝缘,进而避免因金属残留导致的子电极所在的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短路,保证触控基板的触控效果。
52.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6和图7所示,间隔区域bb位置处的桥接电极4包括本体41以及电连接于本体41两侧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42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43。本发明图6和图7中间隔区域bb位置处的桥接电极4的设计结构,相当于增大了桥接电极4边缘的走线长度,这样残留在桥接电极4边缘处的残留金属6之间是断续的,可以避免第一触控电极2的子电极21和第二触控电极3之间发生短路。
53.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关于本体41沿第一方向x的中心线l对称设置,这样可以简化制作工艺。当然,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也可以关于本体41沿第一方向x的中心线l非对称设置。
54.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的形状可以为梯形,当然,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的形状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三角形、四边形等。
55.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6和图7所示,当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的形状为梯形时,梯形的两个底边中的任意一边与本体41电连接,均能实现增大桥接电极4边缘的走线长度。具体的,如图6所示,梯形的两个底边中的较短的底边与本体41电连接;如图7所示,梯形的两个底边中的较长的底边与本体41电连接。
56.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当图6和图7所示的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的形状为三角形时,三角形的任意一边与本体41电连接,或三角形的任意一顶点与本体41电连接,均能实现增大桥接电极4边缘的走线长度。
57.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6和图7所示,本体41、第一连接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为一体结构。这样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制作桥接电极4,降低成本。
58.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8和图9所示,图8为图2中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沿ff’方向的截面示意图,间隔区域bb位置处的桥接电极4的线宽d1相同,且大于第二触控电极3的线宽d2。这样子电极21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桥接电极4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即子电极21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边缘和桥接电极4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边缘之间具有平坦的绝缘层5,第二金属层在平坦的绝缘层5上可以刻蚀完全,使得子电极21与桥接电极4边缘处形成的残留金属6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d3,从而使得子电极21与残留金属6之间绝缘,进而避免因金属6残留导致的子电极21所在的第一触控电极2与第二触控电极3之间短路,保证触控基板的触控效果。
59.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所有桥接电极4的线宽d1相同,且大于第二触控电极3的线宽d2。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子电极21与桥接电极4边缘处形成的残留金属6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d3,从而使得子电极21与残留金属6之间绝缘,还可以统一制作桥接电极4的工艺。
60.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10所示,间隔区域bb位置处的桥接电极4的形状可以为曲线,这样也相当于增大了桥接电极4边缘的走线长度,这样残留在桥接电极4边缘处的残留金属6之间也是断续的,可以避免第一触控电极2的子电极21和第二触控电极3之间发生短路。
6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图10是在图8和图9所示的桥接电极4的线宽d1大于第二触控电极3的线宽d2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间隔区域bb位置处的桥接电极4的形状设置为曲线,当然也可以在相关技术中图1-图5(桥接电极4的线宽小于第二触控电极3的线宽)的基础上直接将间隔区域bb位置处的桥接电极4的形状设置为曲线。
62.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1、图2、图8和图9所示,桥接电极4的线宽d1与第二触控电极d2的线宽的差值可以≥0.4μm。
63.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为图2中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中沿gg’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子电极21包括位于过孔v两侧且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第一部分211靠近第二触控电极3,第二部分212远离第二触控电极3,第一部分211靠近第二触控电极3的一端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桥接电极4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范围内,第二部分212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桥接电极4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这样相当于使得子电极21中靠近第二触控电极3的第一部分211与桥接电极4边缘处形成的残留金属6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d3,从而使得子电极21与残留金属6之间绝缘,进而避免因金属6残留导致的子电极21所在的第一触控电极2与第二触控电极3之间短路,保证触控基板的触控效果。
64.需要说明的是,图11和图12是在图8和图9所示的桥接电极4的线宽d1大于第二触控电极3的线宽d2的基础上设计的结构;当然也可以在没有改变相关技术中桥接电极4的线宽小于第二触控电极3的线宽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图11和图12的结构;如图13所示,图13的结构为桥接电极4的线宽d1大于第二触控电极3的线宽d2,且第一部分211靠近第二触控电极3的一端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桥接电极4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范围内,第二部分212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桥接电极4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从而可以使得子电极21中靠近第二触控电极3的第一部分211与桥接电极4边缘处形成的残留金属6之间存在的间隙d3更大,进一步保证子电极21与残留金属6之间绝缘,进而避免因金属6残留导致的子电极21所在的第一触控电极2与第二触控电极3之间短路,保证触控基板的触控效果。
65.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13所示,子电极21和桥接电极4具有相互交叠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面向第二触控电极3的侧边a1与桥接电极4面向第二触控电极3的侧边a2之间的距离d4≥0.2μm。
66.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可以均为网格状结构,这样在触控基板与显示基板集成时,可以提高透过率。
67.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13所示,还包括:覆盖过孔v且与子电极21一体设置的第一焊盘10,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覆盖过孔v且与桥接电极4一体设置的第二焊盘20;第一焊盘10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焊盘20在基底1上的正投影面积范围内。从而可以使得第二焊盘20与第一焊盘10边缘处形成的残留金属6之间存在的间隙更大,进一步保证子电极21与残留金属6之间绝缘,进而避免因金属6残留导致的子电极21所在的第一触控电极2与第二触控电极3之间短路,保证触控基板的触控效果。
68.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如图13所示,第一焊盘10的形状可以为锯齿状,第二焊盘20的形状可以为方形,当然不限于此。
6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触控电极可以为触控驱动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感应电极;或者,第一触控电极可以为触控感应电极,第二触控电极为触控驱动电极。
70.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触控基板位于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该触控显示面板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触控基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71.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基板中,显示基板包括多个亚像素单元,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均为网格状结构,网格状结构的网线位于亚像素单元的间隙处,网格状结构的网孔与亚像素单元对应,即网格状结构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的网格线围绕亚像素单元之间的间隙设置,从而触控基板不会影响显示基板的显示,提高显示基板的透过率。
7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7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触控电极的子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设置成至少部分区域的线宽大于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当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仅部分区域的线宽大于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时,可以增大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的边缘走线长度,这样残留在桥接电极边缘处的残留金属是断续的,可以避免第一触控电极的子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发生短路;当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的线宽均大于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时,这样子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桥接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范围内,即子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边缘和桥接电极在基底上的正投影边缘之间具有平坦的绝缘层,第二金属层在平坦的绝缘层上可以刻蚀完全,使得子电极与桥接电极边缘处形成的残留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使得子电极与残留金属之间绝缘,进而避免因金属残留导致的子电极所在的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短路,保证触控基板的触控效果。
74.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位于所述基底上的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背离所述基底一侧的绝缘层,以及位于所述绝缘层背离所述基底一侧的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桥接电极;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绝缘交叉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至少两个子电极,所述桥接电极通过贯穿所述绝缘层的过孔将同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各所述子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子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间隔区域,所述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的至少部分区域的线宽大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包括本体以及电连接于所述本体两侧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关于所述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心线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四边形、梯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为三角形时,所述三角形的任意一边与所述本体电连接,或所述三角形的任意一顶点与所述本体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为梯形时,所述梯形的两个底边中的任意一边与所述本体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的线宽相同,且大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桥接电极的线宽相同,且大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所述桥接电极的形状为曲线。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电极的线宽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的差值≥0.4μm。12.根据权利要求1-6、8-11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电极包括位于所述过孔两侧且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二部分远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部分靠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桥接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范围内,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部分所述桥接电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电极和所述桥接电极具有相互交叠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面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侧边与所述桥接电极面向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侧边之间的距离≥0.2μm。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
电极的形状均为网格状结构。15.根据权利要求1-6、8-11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过孔且与所述子电极一体设置的第一焊盘,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过孔且与所述桥接电极一体设置的第二焊盘;所述第一焊盘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焊盘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面积范围内。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盘的形状为锯齿状,所述第二焊盘的形状为方形。17.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基板和根据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位于所述显示基板的出光面一侧。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多个亚像素单元,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形状均为网格状结构,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线位于所述亚像素单元的间隙处,所述网格状结构的网孔与所述亚像素单元对应。1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触控电极的子电极和第二触控电极在第一方向上的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设置成至少部分区域的线宽大于第二触控电极的线宽,可以增大间隔区域位置处的桥接电极的边缘走线长度,或可以使得子电极与桥接电极边缘处形成的残留金属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从而使得子电极与残留金属之间绝缘,进而避免因金属残留导致的子电极所在的第一触控电极与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短路,保证触控基板的触控效果。的触控效果。的触控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罗辉 孙加冕 邱裕恒 秦朝学 刘影 杨泽荣 朱云鹏 梁治强 党志伟 胡许武 刘阳升 林伟 金楻 边婉丽 朱建强 陈祥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0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