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梁类零件热压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22
阅读:40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梁类零件热压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为提高电池的续航里程,白车身轻量化成为新能源汽车开发必选项。为实现白车身轻量化的同时满足整车高碰撞性能,白车身结构件采用热成型工艺成为主流趋势,因此导致整车的热成型零件不断增加,热成型产能不断扩大。同时热成型零件强度高,不适宜模具冲裁,需要采用激光切割边线。但零件激光切割效率较低,生产节奏较慢,生产成本较高,而且激光切割作业是一项高辐射又具有粉尘污染的作业模式。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梁类零件热压生产工艺,解决热成型零件切割粉尘污染、热成型零件切割时长的问题,提高热成型零件切割效率,降低零件综合生产成本。
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梁类零件热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梁类零件的结构设计,并确定梁类零件的加工方案;2)根据加工方案,对梁类零件热压工艺造型设计,确定梁类零件的凹凸模的型面;3)对梁类零件进行热压仿真分析,模拟现场模具调试过程,然后输入检具数模,检测冲压后边线的距离,通过不断调整工艺参数,使得梁类零件的边线误差达到要求,达不到要求时,自动修改关于梁类零件的投入料片的数据;4)小批量切割冲压料片;5)冲压调试;6)检具检测;7)完成验证。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梁类零件的边线误差为
±
2.0mm。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冲压成型凸模内设置双定位销。本发明汽车梁类热压零件生产工艺和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能实现零件胚料的优化设计,提高零件的材料利用率;2、本发明采用系统的成型分析模拟,可实现90%以上的零件胚料模拟准确度,可缩短热压模具调试时间,提高生产效率;3、本发明通过工艺的质量管控,可减少热成型后的零件激光切割工序内容,减少工装开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粉尘危害。
实施方式
7.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梁类零件热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梁类零件的结构设计,并确定梁类零件的加工方案;2)根据加工方案,对梁类零件热压工艺造型设计,确定梁类零件的凹凸模的型面;3)对梁类零件进行热压仿真分析,模拟现场模具调试过程,然后输入检具数模,检测冲压后边线的距离,通过不断调整工艺参数,使得梁类零件的边线误差达到要求,达不到要求时,自动修改关于梁类零件的投入料片的数据;4)小批量切割冲压料片;5)冲压调试;6)检具检测;7)完成验证。
9.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梁类零件的边线误差为
±
2.0mm。冲压成型凸模内设置双定位销,主要是保证机械手抓取料片后投料到凸模时,有定位的基准(在凸模对应的位置有定位销)。胚料不串动,成型后的零件料边线才能稳定。热冲压零件是胚料经过加热后,才投料到凸模上,胚料很软,加热和机械手抓取都会造成胚料膨胀延长,所以凸模内加定位销来保证投料稳定。一般是根据经验选择合适的位置,该位置一般落在成品零件有足够大的孔位上。凸模内双定位保证零件投料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切边线的稳定。
1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梁类零件热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梁类零件的结构设计,并确定梁类零件的加工方案;2)根据加工方案,对梁类零件热压工艺造型设计,确定梁类零件的凹凸模的型面;3)对梁类零件进行热压仿真分析,模拟现场模具调试过程,然后输入检具数模,检测模拟冲压后梁类零件边线的距离,通过不断调整工艺参数,使得梁类零件的边线误差达到要求,达不到要求时,自动修改梁类零件的投入料片的数据;4)小批量切割冲压料片;5)冲压调试;6)检具检测;7)完成验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梁类零件热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类零件的边线误差为
±
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梁类零件热压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冲压成型凸模内设置双定位销。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梁类零件热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梁类零件的结构设计,并确定梁类零件的加工方案;2)根据加工方案,对梁类零件热压工艺造型设计,确定梁类零件的凹凸模的型面;3)对梁类零件进行热压仿真分析,模拟现场模具调试过程,然后输入检具数模,检测冲压后边线的距离,通过不断调整工艺参数,使得梁类零件的边线误差达到要求,达不到要求时,自动修改关于梁类零件的投入料片的数据;4)小批量切割冲压料片;5)冲压调试;6)检具检测;7)完成验证。本发明解决热成型零件切割粉尘污染、热成型零件切割时长的问题,提高热成型零件切割效率,降低零件综合生产成本。降低零件综合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佳 宋清华 陈卜利 谭家爽 唐铖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宝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3/9/2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航空商城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