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8 阅读:107 评论:0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


背景技术:

2.城市轨道交通明挖法地下段和建筑工程地下室、厂房地下水池等渗漏问题层出不穷,渗漏水问题被誉为业内第一大顽疾,而明挖车站、明挖区间中底板、仰拱或筏板与侧墙施工缝的渗漏点又尤为突出,除混凝土浇筑等工艺原因,该处由于工艺折卷保护不易引起的砸伤、刺穿、烧焦、污染等工艺缺陷,还受到日晒雨淋的老化受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板老化受损、砸伤、刺穿、烧焦、污染导致底板与侧墙施工缝间渗漏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6.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包括结构底板和结构侧墙,其特征在于:结构底板浇筑于垫层上,结构侧墙外侧、垫层上自下而上顺次设有永久砖墙、细石混凝土浇筑层和单层砌砖防水保护层,所述永久砖墙、细石混凝土浇筑层朝向结构侧墙的内侧还设有防水涂料抹面层,所述垫层上设有底层自粘防水板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所述底层自粘防水板满铺于垫层上,并上沿至细石混凝土浇筑层的防水涂料抹面层上,所述单层砌砖防水保护层内侧铺贴有侧向自粘防水板,所述侧向自粘防水板下延伸至细石混凝土浇筑层并与底层自粘防水板互相搭接,搭接处靠近结构侧墙外侧设有涂料防水加强层。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涂料防水加强层涂满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外侧。
8.进一步地,所述垫层与永久砖墙连接的阴角部位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上、底层自粘防水板内侧铺贴有防水加强层,倒角高50mm。
9.进一步地,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mm,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高500~550mm。
10.进一步地,所述细石混凝土浇筑层的水平二等分线高于结构侧墙的纵向水平施工缝。
11.此外,所述细石混凝土浇筑层为c15或c20细石混凝土层。
12.更加优选地,所述侧向自粘防水板与底层自粘防水板搭接宽度大于100mm。
13.本技术通过细石混凝土浇筑层的密实、均匀性,施工缝缝隙的压力薄弱点、涂料防水加强层进行进一步改善,完全避免了回填时可能产生的破坏,增强了该薄弱点受到的防水能力。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6.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17.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如图1所示,包括结构底板1和结构侧墙2,结构底板1浇筑于垫层14上,结构侧墙2外侧、垫层14上自下而上顺次设有永久砖墙3、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和单层砌砖防水保护层5,永久砖墙3、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朝向结构侧墙2的内侧还设有防水涂料抹面层6,垫层14上设有底层自粘防水板7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底层自粘防水板7满铺于垫层14上,并上沿至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的防水涂料抹面层6上,单层砌砖防水保护层5内侧铺贴有侧向自粘防水板9,侧向自粘防水板9向下延伸至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并与底层自粘防水板7互相搭接,搭接处靠近结构侧墙2外侧设有涂料防水加强层10,涂料防水加强层10涂满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外侧,垫层14与永久砖墙3连接的阴角部位设有倒角11,倒角11上、底层自粘防水板7内侧铺贴有防水加强层12,倒角11高50mm,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厚度为50mm,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高500~550mm,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的水平二等分线高于结构侧墙2的纵向水平施工缝13,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为c15或c20细石混凝土层,侧向自粘防水板9与底层自粘防水板7搭接宽度大于100mm。
18.本技术施工步骤如下:
19.s1:基坑开挖至基底,对基坑排水、基底处理、地质及承载力、平面位置、尺寸、高程等检验确认,及时清底并浇筑垫层混凝土;
20.s2:分区浇筑段砖胎膜砌筑抹灰,具体步骤如下:
21.s2.1:分区浇筑段砖胎膜砌筑,砖胎膜砌筑高度较底板、侧墙施工缝高程略高,砌筑厚度一般为24墙,不得采用蒸压加气块等易吸水、体积收缩大的砖砌材料:
22.s2.2:砖胎膜内膜抹面及阴阳角倒角设置,以防止砌筑砖块、灰缝的尖锐物损伤防水层,确保防水板铺设时平顺过渡;
23.s3:防水层、细石保护层及筏板或底板浇筑,铺设时为便于防止侧壁防水层滑落、不顺直、偏移,可直接在砖胎膜顶部用锚钉固定;
24.s4:上部结构继续施工,浇筑至一定高度或浇筑完成且强度符合要求后,砖胎膜侧壁与基坑壁之间按要求分层回填;
25.s5:拆除砖胎膜、防水板搭焊接、区段及接缝混凝土浇筑,具体步骤如下:
26.s5.1:砖胎膜顶部杂物清理,平行切除砖胎膜顶部有钉部分,人工拆除砖胎膜顶部部分砌筑,暴露新鲜、未老化防水层;
27.s5.2:揭露的未污染、未老化防水层与上层防水层按设计进行连接和加强层施工,下方防水层覆盖上部防水层并检验;
28.s5.3:防水层搭接完成后,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已防水加强段,振捣密实;
29.s6:上部防水保护层、回填、结构等工序。
30.步骤s2.1中,具体步骤为:砖胎膜砌筑高度较底板、侧墙施工缝高程至少高1匹砖或50mm;砖胎膜砌筑高度以下6匹砖位置的灰缝厚度缩短一半,并交错布置,以利于人工拆除。
31.步骤s2.2中,具体步骤为:在步骤s2.2中,具体步骤为:砖胎膜内壁顶部下方至少6匹砖采用土工布做隔离层和拆除缓冲保护层。
32.步骤s5.1中,具体步骤为:拆除顶部砖胎膜砖砌厚度6匹即约300mm,以确保防水层搭接时≥100mm,施工缝以下加强层宽度≥500mm。
33.步骤s5.2中,具体步骤为:施工缝防水层及防水加强层施工完毕后,面层采用双层防渗沥青涂层或2mm厚波力尔液体橡胶喷涂材料喷涂。
34.步骤s5.3中,具体步骤为:浇筑c15或c20细石混凝土,浇筑高度至少500mm,即施工缝以下300mm、施工缝以上250mm,浇筑厚度≥150mm,使防水加强层、防水层、喷涂层、混凝土粘结成整体。
35.1、砖胎膜砌筑高度较底板、侧墙施工缝高程至少高1匹砖即50mm,能够解决防水层顶部栓钉固定问题,当前国内防水板拱顶、侧墙的固定措施主要有垫圈热熔和背后棉绳固定两种基本方法,其牢固程度均有易掉落的严重缺陷,其次还衍生出一种自粘型防水板先用自粘层采用垫圈与栓钉固定后再铺设防水层,也造成严防水板浪费。通过砖胎膜顶面的栓钉固定,搭接前进行确保搭接宽度后进行切割,技术可靠,经济可行。
36.2、在步骤s5.1中,通过顶部砖胎膜6匹的保护和拆除方法,能够解决风吹日晒引起的老化问题和上部结构施工时混凝土、模板、钢筋、焊接对防水板的刺穿、烧伤、烧穿等问题。
37.3、在步骤5.2中,防水板搭接后,通过揭开顶部砖胎膜并进行双层防渗沥青和波力尔液体橡胶的喷涂或涂刷,进一步加强施工缝关键位置的防水作用。
38.4、在步骤5.3中,通过混凝土的密实、均匀性,施工缝缝隙的压力薄弱点、防水加强层进行进一步改善,完全避免了回填时可能产生的破坏,增强了该薄弱点受到的防水能力。
39.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包括结构底板(1)和结构侧墙(2),其特征在于:结构底板(1)浇筑于垫层(14)上,结构侧墙(2)外侧、垫层(14)上自下而上顺次设有永久砖墙(3)、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和单层砌砖防水保护层(5),所述永久砖墙(3)、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朝向结构侧墙(2)的内侧还设有防水涂料抹面层(6),所述垫层(14)上设有底层自粘防水板(7)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所述底层自粘防水板(7)满铺于垫层(14)上,并上沿至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的防水涂料抹面层(6)上,所述单层砌砖防水保护层(5)内侧铺贴有侧向自粘防水板(9),所述侧向自粘防水板(9)向下延伸至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并与底层自粘防水板(7)互相搭接,搭接处靠近结构侧墙(2)外侧设有涂料防水加强层(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防水加强层(10)涂满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外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14)与永久砖墙(3)连接的阴角部位设有倒角(11),所述倒角(11)上、底层自粘防水板(7)内侧铺贴有防水加强层(12),倒角(11)高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厚度为50mm,细石混凝土保护层(8)高500~55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的水平二等分线高于结构侧墙(2)的纵向水平施工缝(1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石混凝土浇筑层(4)为c15或c20细石混凝土层。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自粘防水板(9)与底层自粘防水板(7)搭接宽度大于100mm。

技术总结
一种基坑结构模筑防水施工构造,包括结构底板和结构侧墙,结构底板浇筑于垫层上,结构侧墙外侧、垫层上自下而上顺次设有永久砖墙、细石混凝土浇筑层和单层砌砖防水保护层,永久砖墙、细石混凝土浇筑层朝向结构侧墙的内侧还设有防水涂料抹面层,垫层上设有底层自粘防水板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底层自粘防水板满铺于垫层上,并上沿至细石混凝土浇筑层的防水涂料抹面层上,单层砌砖防水保护层内侧铺贴有侧向自粘防水板。本申请通过细石混凝土浇筑层的密实、均匀性,施工缝缝隙的压力薄弱点、涂料防水加强层进行进一步改善,完全避免了回填时可能产生的破坏,增强了该薄弱点受到的防水能力。增强了该薄弱点受到的防水能力。增强了该薄弱点受到的防水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杨静 邓文瑶 刘锐 张笑冬 丛辉 于成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1
技术公布日:2023/9/16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