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5
阅读:121
评论:0

1.本发明属于农业播种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
背景技术:
2.公开号为cn303719378s的专利申请,(排种器勺夹式)仅对一种勺夹式排种器的外观进行了专利申请;外型中的铸铁外壳重量重、体积大且无法与肥轮等播种机关键零件集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播种器与其他各零件分散配置,播种机体积大,日常维护不便利,传动系统复杂,影响播种后的实际面积;放种门开门插销为开口销结构,无法在农作现场快速拆卸影响播种作业速度,开口销多次弯曲后易断,增加了农户的维护成本;
3.公开号为cn104798508a的专利申请,一种勺夹式排种器中心孔所采用的腰型孔传动轴结构,由于批量生产的传动扁轴为冷拔加工,精度低且传动面积小,不适应目前拖拉机功率逐步加大,多台播种机联合作业的大功率高强度播种作业
4.为了克服传统的各类机械排种器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近年来一种勺夹式排种器问世,该勺夹式排种器相对于传统的勺夹式排种器,其充种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结构设计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所述现有的勺夹式排种器除对待播农作物种子尺寸大小有较严格的要求、适用种子能力差、播种作业使用受到限制的弊端外,该类排种器作业时的充种率偏低,而重种率偏高,造成空穴和种子的浪费,增加了作业成本,核心部件排种器及其零件在强度、播种精度、使用寿命和日常维护的便利性等方面不足,增加了作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解决了现有核心部件排种器及其零件在强度、播种精度、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6.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包括左控制盘、位于所述左控制盘一侧的右控制盘,所述左控制盘的一侧装设有正内六角轴套、位于所述正内六角轴套上侧的种溜、位于所述正内六角轴套一侧的夹种调节装置;
8.所述右控制盘的一侧装设有种位线调节旋钮、位于所述种位线调节旋钮下侧的放种门、位于放种门上的放种门插销。
9.可选的,所述左控制盘一侧装设有种勺左右夹紧盘、位于所述种勺左右夹紧盘一侧的种刷,所述左控制盘一侧装设有左右限位块、位于所述左右限位块一侧种勺。
10.可选的,所述左控制盘一侧装设有下种口、位于所述下种口一侧的排种门,所述右控制盘的一侧装设有左(右)排种器盖板,所述左(右)排种器盖板一侧所述放种门的一侧,所述右控制盘的一侧装设有排种勺开度调节旋钮,所述排种勺开度调节旋钮位于所述放种门的一侧。
11.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进行传动结构的改良,使该勺夹式排种器适合高强度作业,采用可分可合的双排并列自由组合安装方式,提高播种精度,大大降低漏播率和重播率,清种区采用溜坡结构保证种子一旦掉落后往种勺里回落,避免因种子尺寸大小引起的滑落合缺种,大大降低漏播率,放种门采用不锈钢或镀锌金属插销结构,方便操作的同时可以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冲撞所引起的损坏,同时防止涂药后种子脱落引起的轻微腐蚀,提高放种结构的使用寿命。
13.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4.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左控制盘左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右控制盘右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左控制盘及右控制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双排并列安装示意图。
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0.1、左控制盘;2、右控制盘;3、种勺;4、带弹簧夹种舌;5、左右限位块;6、夹种调节装置;7、正内六角轴套;8、种溜;9、种勺左右夹紧盘;10、种刷;11、下种口;12、排种门;13、放种门;14、放种门插销;15、左(右)排种器盖板;16、排种勺开度调节旋钮;17、种位线调节旋钮;18、双排安装专用定位六角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22.为了保持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发明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23.请参阅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包括:左控制盘1、位于所述左控制盘1一侧的右控制盘2,所述左控制盘1的一侧装设有正内六角轴套7、位于所述正内六角轴套7上侧的种溜8、位于所述正内六角轴套7一侧的夹种调节装置6;
24.所述右控制盘2的一侧装设有种位线调节旋钮17、位于所述种位线调节旋钮17下侧的放种门13、位于放种门13上的放种门插销14。
25.进行传动结构的改良,使该勺夹式排种器适合高强度作业;
26.采用可分可合的双排并列自由组合安装方式,提高播种精度,大大降低漏播率和重播率;
27.清种区采用溜坡结构保证种子一旦掉落后往种勺里回落,避免因种子尺寸大小引起的滑落合缺种,大大降低漏播率;
28.放种门采用不锈钢或镀锌金属插销结构,方便操作的同时可以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冲撞所引起的损坏,同时防止涂药后种子脱落引起的轻微腐蚀,提高放种结构的使用寿命。
29.传动结构采用17毫米及以上的正六边形轴传动,提高轴与排种器之间的装配精度和减小之间的间隙,正六边形轴于同规格的圆轴和扁轴相比,有截面面积大的优势,可适用于更大功率的农用拖拉机及长时间的播种;以17毫米的规格为例,直径为17毫米的圆轴面积=226.87平方毫米,17圆14扁轴的面积=187平方毫米,而17毫米正六边形的截面积是249平方毫米,这样,17毫米的正六边形轴可比同规格的圆轴多承受10%的扭矩,比17圆14扁轴多承受33.2%的扭矩;选择比17更大的正六边形轴将可以承受更大的扭矩;
30.同样,由于六方轴的定位精度的提高,加上排种器上设置对应的双排并列自由组合的定位台阶,在对播种精度要求非常高的场合,可在两排种器之间增加定位环,配合六方轴将两个排种器并列安装使用,提高播种精度;
31.清种区采用溜坡结构保证种子一旦掉落后往种勺里回落,避免因种子尺寸大小引起的滑落合缺种,大大降低漏播率;
32.放种门采用不锈钢或镀锌金属插销结构,方便操作的同时可以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冲撞所引起的损坏,同时防止涂药后种子脱落引起的轻微腐蚀,提高放种结构的使用寿命。
33.具体的,所述左控制盘1一侧装设有种勺左右夹紧盘9、位于所述种勺左右夹紧盘9一侧的种刷10,所述左控制盘1一侧装设有左右限位块5、位于所述左右限位块5一侧种勺3。
34.具体的,所述左控制盘1一侧装设有下种口11、位于所述下种口11一侧的排种门12,所述右控制盘2的一侧装设有左(右)排种器盖板15,所述左(右)排种器盖板15一侧所述放种门13的一侧,所述右控制盘2的一侧装设有排种勺开度调节旋钮16,所述排种勺开度调节旋钮16位于所述放种门13的一侧。
35.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3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技术特征:
1.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包括:左控制盘(1)、位于所述左控制盘(1)一侧的右控制盘(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控制盘(1)的一侧装设有正内六角轴套(7)、位于所述正内六角轴套(7)上侧的种溜(8)、位于所述正内六角轴套(7)一侧的夹种调节装置(6);所述右控制盘(2)的一侧装设有种位线调节旋钮(17)、位于所述种位线调节旋钮(17)下侧的放种门(13)、位于放种门(13)上的放种门插销(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控制盘(1)一侧装设有种勺左右夹紧盘(9)、位于所述种勺左右夹紧盘(9)一侧的种刷(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控制盘(1)一侧装设有左右限位块(5)、位于所述左右限位块(5)一侧种勺(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控制盘(1)一侧装设有下种口(11)、位于所述下种口(11)一侧的排种门(1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控制盘(2)的一侧装设有左(右)排种器盖板(15),所述左(右)排种器盖板(15)一侧所述放种门(13)的一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控制盘(2)的一侧装设有排种勺开度调节旋钮(16),所述排种勺开度调节旋钮(16)位于所述放种门(13)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高强度精量作业的勺夹式排种器,涉及农业播种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左控制盘、位于所述左控制盘一侧的右控制盘,所述左控制盘的一侧装设有正内六角轴套、位于所述正内六角轴套上侧的种溜、位于所述正内六角轴套一侧的夹种调节装置;所述右控制盘的一侧装设有种位线调节旋钮、位于所述种位线调节旋钮下侧的放种门、位于放种门上的放种门插销。本发明通过避免因种子尺寸大小引起的滑落合缺种,大大降低漏播率,放种门采用不锈钢或镀锌金属插销结构,方便操作的同时可以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冲撞所引起的损坏,同时防止涂药后种子脱落引起的轻微腐蚀,提高放种结构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飞鸿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