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15
阅读:81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手机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手机支架的生产装配采用的是人工或人工和夹治具配合生产,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质量不稳定,报废率高,产量低。现在急需一种自动化生产设备来代替人工,节约人工成本,提高装配质量,减少报废率,提高产量。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代替人工、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产量高、报废率低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及设备。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该工艺是由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来完成的,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支撑板组合体组装;b.支撑杆组装;c.支撑杆输送;d.支撑杆组合体组装;e.支撑板组合体输送;f.支撑组合体组装;g.底座组装;h.底座搬运;j.整体组装;k.下料输出;再转至步骤c,循环往复。
6.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分步骤:a1.支撑板上料;a2.支撑板夹紧;a3.支撑板载具第一次平移;a4.上摩擦块;a5.支撑板载具第二次平移;a6.上左右支撑挡板;a7.支撑板载具第三次平移;a8.支撑板松开;a9.支撑板组合体输出;a10.支撑板载具回位;再转至步骤a1,循环往复。
7.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分步骤:d1.支撑杆上料;d2.支撑杆夹紧;d3.支撑杆载具第一次平移;d4.上左右连接轴;d5.支撑杆载具第二次平移;d6.支撑杆松开。
8.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分步骤:e1.输送支撑板组合体;e2.推送支撑板组合体。
9.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f包括以下分步骤:f1.支撑板组合体夹紧;f2.支撑杆组合体与支撑板组合体组装;f3.支撑杆载具回位;f4.组装第一次平移;f5.连接轴打螺丝;f6.组装第二次平移。
10.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g包括以下分步骤:g1.底壳上料;g2.底壳载具第一次平移;g3.上面壳;g4.底壳载具第二次平移。
11.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h包括以下分步骤:h1.底座夹抓向下移位;h2.夹持面壳;h3.夹持回位;h4.夹持旋转;h5.底座平移;h6.底座夹抓再次向下移位;h7.松开面壳;h8.松开回位;h9.回归初始位。
12.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j包括以下分步骤:j1.组合体组装;j2.销钉和
螺帽锁紧。
13.本发明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其包括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支撑杆组装机构、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底座组装机构、底座搬运机构、整体组装机构、下料机构;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将支撑板与支撑挡板组装成支撑板组合体,并将支撑板组合体放置于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上,支撑杆组装机构将外套柄杆、连接柄套和内套柄杆依次组装而成支撑杆,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将支撑杆与连接轴组装成支撑杆组合体,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将支撑板组合体输送至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中,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将支撑板组合体与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成支撑组合体,底座组装机构将底壳和面壳组装成底座,底座搬运机构将底座翻转90度并搬运至整体组装机构中,整体组装机构将支撑组合体和底座组装成手机支架成品,下料机构向外下料输出手机支架成品。
14.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包括支撑板上料机构、支撑板料架、支撑板载具、第一夹紧机构、第一平移机构、上摩擦块机构、上左支撑挡板机构、上右支撑挡板机构、输出机构,支撑板上料机构、支撑板料架、第一平移机构、上摩擦块机构、上左支撑挡板机构、上右支撑挡板机构、输出机构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支撑板载具固定安装于第一夹紧机构上,第一夹紧机构固定安装于第一平移机构上。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及设备,上料、排列、输送、打螺丝、螺帽螺钉锁紧、组装、组合、下料等全部采用设备自动完成,不需要人工干预,完全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本发明能代替人工、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产量高、报废率低。
附图说明
16.图1是手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立体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是支撑板组合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4是支撑杆组合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支撑组合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6是底座组合结构示意图;图7是手机支架成品组装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图11是本发明的支撑杆组装机构两个不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的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的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的底座组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的底座搬运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的整体组装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发明的整体组装机构和下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可伸缩的手机支架包括支撑板100、支撑挡板101、摩擦块102、支撑杆103、连接轴104、底壳105、面壳106,支撑挡板101包括左支撑挡板1011和右支撑挡板1012,连接轴104包括左连接轴1041和右连接轴1042,支撑板100上设有用于安装左支撑挡板1011和右支撑挡板1012的转动轴1001。支撑杆103由外套柄杆1031、连接柄套1032和
内套柄杆1033依次组装而成,内套柄杆1033尾部设有与连接轴104配合的轴孔1034,左支撑挡板1011和右支撑挡板1012都设有与转动轴1001配合的通孔1002,左连接轴1041和右连接轴1042都设有圆孔;支撑板100背面设有用于安装摩擦块102和左连接轴1041、右连接轴1042的条形凹槽1003,条形凹槽1003上设有与连接轴104的圆孔配合的销轴1004,自攻螺丝107穿过左连接轴1041和右连接轴1042的上通孔1043攻入支撑板100上的销轴1004,将左连接轴1041和右连接轴1042与支撑板100螺纹固定连接,支撑杆103的内套柄杆1033可绕连接轴104旋转160度;摩擦块102与支撑杆103的内套柄杆1033之间摩擦可使支撑板100和支撑挡板101在支撑手机时在某个位置停留不转动;左支撑挡板1011和右支撑挡板1012都设有止位块,支撑板100上设有止位槽,止位块止位槽配合使左支撑挡板1011和右支撑挡板1012在某个位置止住不动;面壳106和底壳105都设有相互扣住的扣位,面壳106上还设有两个凸块1061,两个凸块1061之间设有与支撑杆103的外套柄杆1031头部的圆形转轴配合的凹槽1062,两个凸块1061和支撑杆103头部的圆形转轴都设有销钉过孔,其中一个凸块1061一侧设有与螺帽108配合的六边形空槽,销钉109穿过销钉过孔与螺帽108螺纹紧固连接,支撑杆103头部的圆形转轴上还设有止动块,该止动块的作用是使支撑杆103最大旋转角度为90度。
19.如图3所示,支撑板100、左支撑挡板1011、右支撑挡板1012、摩擦块102组装成支撑板组合体200。如图4所示,外套柄杆1031、连接柄套1032和内套柄杆1033依次组装成支撑杆103;支撑杆103、左连接轴1041和右连接轴1042组装成支撑杆组合体300。如图5所示,支撑板组合体200、支撑杆组合体300和两个自攻螺丝107组装成支撑组合体400。如图6所示,底壳105、面壳106组装成底座500。如图7所示,支撑组合体400、底座500、螺帽108与销钉109组装成手机支架成品600。
20.如图8至图18所示,一种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其包括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支撑杆组装机构2、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底座组装机构6、底座搬运机构7、整体组装机构8、下料机构9,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支撑杆组装机构2、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底座组装机构6、底座搬运机构7、整体组装机构8、下料机构9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将支撑板100与支撑挡板101组装成支撑板组合体200,并将支撑板组合体200放置于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上,支撑杆组装机构2将外套柄杆1031、连接柄套1032和内套柄杆1033依次组装而成支撑杆103,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将支撑杆103与连接轴104组装成支撑杆组合体300,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将支撑板组合体200输送至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中,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将支撑板组合体200与支撑杆组合体300组装成支撑组合体400,底座组装机构6将底壳105和面壳106组装成底座500,底座搬运机构7将底座500翻转90度并搬运至整体组装机构8中,整体组装机构8将支撑组合体400和底座500组装成手机支架成品600,下料机构9向外下料输出手机支架成品600。
21.如图8至图9所示,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包括支撑板上料机构11、支撑板料架12、支撑板载具13、第一夹紧机构14、第一平移机构15、上摩擦块机构16、上左支撑挡板机构17、上右支撑挡板机构18、输出机构19,支撑板上料机构11、支撑板料架12、第一平移机构15、上摩擦块机构16、上左支撑挡板机构17、上右支撑挡板机构18、输出机构19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支撑板载具13固定安装于第一夹紧机构14上,第一夹紧机构14固定安装于第
一平移机构15上。支撑板上料机构11包括第一支架111、第一气缸112、第二气缸113、第一吸嘴114,第一支架111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第一气缸112通过滑块导轨与第一支架111滑动连接,第一吸嘴114固定安装于第一气缸112的输出轴上,第二气缸113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架111一侧,且第二气缸113的输出轴与第一气缸112固定连接。支撑板料架12用于叠放支撑板,方便第一吸嘴114吸取。支撑板载具13包括左支撑板夹抓和右支撑板夹抓,用于夹抓支撑板上下两边。第一夹紧机构14采用手指气缸夹紧,左支撑板夹抓和右支撑板夹抓分别固定安装于该手指气缸上。第一平移机构15采用x轴模组平移,x轴模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上摩擦块机构16包括摩擦块导轨161、第二支架162、第三气缸163、第一y轴模组164、第二吸嘴165,摩擦块导轨161、第二支架162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摩擦块导轨161下面固定安装有振动器,振动器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摩擦块导轨161用于排列放置摩擦块102,使摩擦块102有序向前移动;第一y轴模组164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架162上,第三气缸163固定安装于第一y轴模组164上,第二吸嘴165固定安装于第三气缸163输出轴上。上左支撑挡板机构17包括第三支架171、第二y轴模组172、第一z轴模组173、左支撑挡板导轨174、第一手指气缸175、两个挡板夹抓176,两个挡板夹抓176固定安装于第一手指气缸175上,第一手指气缸175固定安装于第二y轴模组172上,第二y轴模组172固定安装于第一z轴模组173上,第一z轴模组173固定安装于第三支架171上;左支撑挡板导轨174下面固定安装有振动器,振动器固定安装于基座上,左支撑挡板导轨174用于排列放置左支撑挡板,使支撑挡板导轨174有序向前移动,便于两个挡板夹抓176抓取。上右支撑挡板机构18与上左支撑挡板机构17的组成和结构基本一致,在此不做详细说明。输出机构19包括第三y轴模组191、第四气缸192,第三吸嘴193,第三吸嘴193固定安装于第四气缸192的输出轴上,第四气缸192固定安装于第三y轴模组191上,第三y轴模组191固定安装于第三支架171上。
22.如图8、图10、图11所示,支撑杆组装机构2包括转盘机构21、外套柄杆上料机构22、上连接柄套机构23、上内套柄杆机构24、支撑杆输出机构25、支撑杆输送机构26,转盘机构21、外套柄杆上料机构22、上连接柄套机构23、上内套柄杆机构24、支撑杆输出机构25、支撑杆输送机构26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转盘机构21包括转盘211、外套柄杆夹具212、支撑垫板213、转盘驱动装置,转盘211、支撑垫板213依从上至下的顺序固定安装于转盘驱动装置上,转盘驱动装置固定安装于基座上,外套柄杆夹具212的数量为4个;转盘驱动装置采用凸轮分割器,等分为4个角度,刚好对应转盘211的四个工位,四个工位分别为外套柄杆上料工位、上连接柄套工位、上内套柄杆工位、支撑杆输出工位,4个外套柄杆夹具212分别固定安装于对应转盘211的四个工位上,外套柄杆夹具212用于夹持外套柄杆1031,支撑垫板213用于支撑外套柄杆1031。外套柄杆上料机构22包括外套柄杆振动盘(图中未示)、外套柄杆导轨221、第一直振器222,外套柄杆振动盘固定安装于基座上,外套柄杆导轨221固定安装有第一直振器222上,第一直振器222固定安装于基座上,外套柄杆振动盘工作振动使外套柄杆1031依次排列在外套柄杆导轨221上,第一直振器222工作振动驱动外套柄杆导轨221中的外套柄杆1031依次进入至外套柄杆夹具212中。上连接柄套机构23包括第一基架231、第一y轴模块232、第一双杆气缸233、连接柄套夹持气缸234、连接柄套夹抓235、连接柄套导轨236、第二直振器237、连接柄套振动盘(图中未示);连接柄套夹抓235固定安装于连接柄套夹持气缸234上,连接柄套夹持气缸234固定安装于第一双杆气缸233上,第一双杆气缸233固定安装于第一y轴模块232上,第一y轴模块232固定安装于第一基架231上,第一基架231、
第二直振器237、连接柄套振动盘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连接柄套导轨236固定安装于第二直振器237上;连接柄套振动盘工作振动使连接柄套1032依次排列进入至连接柄套导轨236中,第二直振器237工作振动驱动连接柄套导轨236中连接柄套1032紧密相邻挨着向前移动。上内套柄杆机构24包括第二基架241、第一x轴模块242、第二双杆气缸243、内套柄杆夹持气缸244、内套柄杆夹抓245、内套柄杆导轨246、第三直振器247、内套柄杆振动盘(图中未示);内套柄杆夹抓245固定安装于内套柄杆夹持气缸244上,内套柄杆夹持气缸244固定安装于第二双杆气缸243上,第二双杆气缸243固定安装于第一x轴模块242上,第一x轴模块242固定安装于第二基架241上,第二基架241、第三直振器247、内套柄杆振动盘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内套柄杆导轨246固定安装于第三直振器247上;内套柄杆振动盘工作振动使内套柄杆1033依次排列进入至内套柄杆导轨246中,第三直振器247工作振动驱动内套柄杆导轨246中的内套柄杆1033紧密相邻挨着向前移动。支撑杆输出机构25包括第三基架251、第二x轴模块252、第二y轴模块253、支撑杆旋转气缸254、支撑杆夹持气缸255、支撑杆夹抓256;支撑杆夹抓256固定安装于支撑杆夹持气缸255上,支撑杆夹持气缸255固定安装于支撑杆旋转气缸254上,支撑杆旋转气缸254固定安装于第二y轴模块253上,第二y轴模块253固定安装于第二x轴模块252上,第二x轴模块252固定安装于第三基架251上,第三基架251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支撑杆输送机构26采用传送带输送。第一y轴模块232、第一x轴模块242、第二x轴模块252、第二y轴模块253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外套柄杆夹具212设有软性材料如软橡胶等,可使外套柄杆1031容易进入,且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不易掉落,在外力作用下容易被扒出。
23.如图8、图12所示,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包括支撑杆上料机构31、支撑杆载具33、第二夹紧机构34、第二平移机构35、上左连接轴机构36、上右连接轴机构37;支撑杆上料机构31、第二平移机构35、上左连接轴机构36、上右连接轴机构37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支撑杆载具33固定安装于第二夹紧机构34上,第二夹紧机构34固定安装于第二平移机构35上。支撑杆上料机构31包括第一支撑架311、第一x轴模组312、第五气缸313、第四吸嘴314,第四吸嘴314固定安装于第五气缸313上,第五气缸313固定安装于第一x轴模组312上,第一x轴模组312固定安装于第一支撑架311上,第一支撑架311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支撑杆载具33包括左支撑杆夹抓和右支撑杆夹抓,用于夹抓支撑杆上下两边。第二夹紧机构34采用手指气缸夹紧,左支撑杆夹抓和右支撑杆夹抓分别固定安装于该手指气缸上。第二平移机构35采用x轴模组平移,x轴模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上左连接轴机构36包括第二支撑架361、第四y轴模组362、第二z轴模组363、左连接轴导轨364、第二手指气缸365、两个连接轴夹抓366,两个连接轴夹抓366固定安装于第二手指气缸365上,第二手指气缸365固定安装于第二z轴模组363上,第二z轴模组363固定安装于第四y轴模组362上,第四y轴模组362固定安装于第二支撑架361上;左连接轴导轨364固定安装于基座上,左连接轴导轨364下面固定安装有振动器,振动器固定安装于基座上,左连接轴导轨364用于排列放置左支撑杆,使摩擦块102有序向前移动,便于两个连接轴夹抓366抓取。上右连接轴机构37与上左连接轴机构36的组成和结构基本一致,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24.如图8、图13所示,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包括输送带41、推送机构42、连接导轨43,输送带41、推送机构42、连接导轨43分别安装于基座上;输送带41为流水线传送带,根据需要设计长短,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推送机构42包括推送气缸421、推板422、气
缸安装板423,气缸安装板423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推送气缸421固定安装于气缸安装板423上,推板422固定安装于推送气缸421的输出轴上。连接导轨43置于输送带和组装夹具之间的空隙处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用于支撑板组合体过渡通过。
25.如图8、图14所示,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包括组装夹具51、第三夹紧机构52、第三平移机构53、第一组装机构54、第一打螺丝机构55,组装夹具51固定安装于第三夹紧机构52上,第三夹紧机构52固定安装于第三平移机构53上,第三平移机构53、第一组装机构54、第一打螺丝机构55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组装夹具51包括左支撑夹抓和右支撑夹抓,用于夹抓支撑板上下两边。第三夹紧机构52采用手指气缸夹紧,左支撑夹抓和右支撑夹抓分别固定安装于该手指气缸上。第三平移机构53采用x轴模组平移,x轴模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第一组装机构54包括第一机架541、第二x轴模组542、第六气缸543、第五吸嘴544,第五吸嘴544固定安装于第六气缸543上,第六气缸543固定安装于第二x轴模组542上,第二x轴模组542固定安装于第一机架541上,第一机架541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第一打螺丝机构55包括第二机架551、第五y轴模组552、第三z轴模组553、第一打螺丝机554、螺丝吸嘴555、螺丝吸嘴安装块556,螺丝吸嘴555固定安装于螺丝吸嘴安装块556上,第一打螺丝机554固定安装于第三z轴模组553上,螺丝吸嘴安装块556置于第一打螺丝机554下方且固定安装于第三z轴模组553上,第三z轴模组553固定安装于第五y轴模组552上,第五y轴模组552固定安装于第二机架551上,第二机架551固定安装于基座上,自攻螺丝进入至螺丝吸嘴555内,第一打螺丝机554的螺丝批头下压将自攻螺丝锁紧。
26.如图8、图15所示,底座组装机构6包括底壳上料机构61、底壳料架62、底壳载具63、第四平移机构64、上面壳机构65、面壳导轨66,底壳上料机构61、底壳料架62、第四平移机构64、上面壳机构65、面壳导轨66分别安装于基座上,底壳载具63固定安装于第四平移机构64上。底壳上料机构61包括第三机架611、第三x轴模组612、第七气缸613、第六吸嘴614,第六吸嘴614固定安装于第七气缸613的输出轴上,第七气缸613固定安装于第三x轴模组612上,第三x轴模组612固定安装于第三机架611上,第三机架611固定安装于基座上。底壳料架62用于叠放底壳,方便第六吸嘴614吸取。底壳载具63用于定位和放置底壳,为一整体结构,其形状与底壳底部适配。第四平移机构64采用x轴模组平移,x轴模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上面壳机构65包括第四机架651、第六y轴模组652、第八气缸653、第七吸嘴654,第七吸嘴654固定安装于第八气缸653输出轴上,第八气缸653固定安装于第六y轴模组652上,第六y轴模组652固定安装于第四机架651上,第四机架651固定安装于基座上。面壳导轨66下面固定安装有振动器,振动器固定安装于基座上,面壳导轨66用于排列放置面壳,使摩擦块102有序向前移动,便于第七吸嘴654拾取。
27.如图8、图16所示,底座搬运机构7包括支撑臂71、第七y轴模组72、第四z轴模组73、旋转气缸74、第三手指气缸75、两个底座夹抓76,两个底座夹抓76固定安装于第三手指气缸75上,第三手指气缸75固定安装于旋转气缸74上,旋转气缸74固定安装于第四z轴模组73上,第四z轴模组73固定安装于第七y轴模组72上,第七y轴模组72固定安装于支撑臂71上,支撑臂71固定安装于基座上。
28.如图8、图17所示,整体组装机构8包括组合体组装机构81、底座载具82、螺帽推送机构83、第二打螺丝机构84,组合体组装机构81、底座载具82、螺帽推送机构83、第二打螺丝机构84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组合体组装机构81包括第五机架811、第四x轴模组812、第
五z轴模组813、第四手指气缸814、组合体夹抓815,组合体夹抓815固定安装于第四手指气缸814上,第四手指气缸814固定安装于第五z轴模组813上,第五z轴模组813固定安装于第四x轴模组812上,第四x轴模组812固定安装于第五机架811上,第五机架811固定安装于基座上。底座载具82用于定位和放置底座,为一整体结构,侧面看为一条形通道,其形状与底座侧面适配,条形通道的宽度略大于底座的厚度。螺帽推送机构83包括螺帽导轨831、推杆832、推杆气缸833、气缸安装块834,螺帽导轨831、气缸安装块834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推杆832固定安装于推杆气缸833的输出轴上,推杆气缸833固定安装于气缸安装块834上。第二打螺丝机构84包括销钉导轨841、第二打螺丝机842、螺丝机安装板843,销钉导轨841、螺丝机安装板843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第二打螺丝机842固定安装于螺丝机安装板843上。推杆气缸833推送螺帽导轨上的一个螺帽进入至面壳的一侧凸块的六边形空槽中;第二打螺丝机842的批头将销钉穿过圆形转轴的通孔且与螺帽螺纹紧固连接。螺帽导轨831、销钉导轨841分别固定安装于振动器上,振动器固定安装于基座上,螺帽导轨8311用于排列放置螺帽108,使螺帽108有序向前移动;销钉导轨841用于排列放置销钉109,使销钉109有序向前移动。
29.如图8、图18所示,下料机构9包括第六机架91、第五x轴模组92、下料气缸93、吸嘴板94、四个第八吸嘴95,第六机架91固定安装于基座上,第五x轴模组92固定安装于第六机架91上,下料气缸93固定安装于第五x轴模组92上,吸嘴板94固定安装于下料气缸93的输出轴上,四个第八吸嘴95呈“t”字形固定安装于吸嘴板94上。
30.本发明还设有外套柄杆振动盘、连接柄套振动盘、内套柄杆振动盘、摩擦块振动盘、左支撑挡板振动盘、右支撑挡板振动盘、左连接轴振动盘、右连接轴振动盘、面壳振动盘、销钉振动盘、螺帽振动盘(图中均未示)。振动盘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说明。摩擦块102经摩擦块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摩擦块导轨161上,左支撑挡板1011、右支撑挡板1012分别经左支撑挡板振动盘和右支撑挡板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左支撑挡板导轨174、右支撑挡板导轨上,左连接轴1041、右连接轴1042分别经左连接轴振动盘和右连接轴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左连接轴导轨364、右连接轴导轨上,面壳106经面壳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面壳导轨66上,销钉109经销钉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销钉导轨841上,螺帽108经螺帽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螺帽导轨831上。
31.本发明的一种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还设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转盘驱动装置、第一直振器222、第一y轴模块232、第一双杆气缸233、连接柄套夹持气缸234、第二直振器237、第一x轴模块242、第二双杆气缸243、内套柄杆夹持气缸244、第三直振器247、第二x轴模块252、第二y轴模块253、支撑杆旋转气缸254、支撑杆夹持气缸255、支撑杆输送机构26、第一气缸112、第二气缸113、第一吸嘴114、第一夹紧机构14、第一平移机构15、第三气缸163、第一y轴模组164、第二吸嘴165、第二y轴模组172、第一z轴模组173、第一手指气缸175、上右支撑挡板机构18、第三y轴模组191、第四气缸192,第三吸嘴193、第一x轴模组312、第五气缸313、第四吸嘴314、第二夹紧机构34、第二平移机构35、第四y轴模组362、第二z轴模组363、第二手指气缸365、上右连接轴机构37、输送带41、推送气缸421、第三夹紧机构52、第三平移机构53、第二x轴模组542、第六气缸543、第五吸嘴544、第五y轴模组552、第三z轴模组553、第一打螺丝机554、螺丝吸嘴555、第三x轴模组612、第七气缸613、第
六吸嘴614、第四平移机构64、第六y轴模组652、第八气缸653、第七吸嘴654、第七y轴模组72、第四z轴模组73、旋转气缸74、第三手指气缸75、第四x轴模组812、第五z轴模组813、第四手指气缸814、推杆气缸833、第二打螺丝机842、第五x轴模组92、下料气缸93、四个第八吸嘴95、外套柄杆振动盘、连接柄套振动盘、内套柄杆振动盘、摩擦块振动盘、左支撑挡板振动盘、右支撑挡板振动盘、左连接轴振动盘、右连接轴振动盘、面壳振动盘、销钉振动盘、螺帽振动盘的工作。
32.本发明的一种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的工原理与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基本相同,见以下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步骤,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33.如图1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初始状态:支撑板100放置于支撑板料架12内,摩擦块102经摩擦块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摩擦块导轨161上,左支撑挡板1011、右支撑挡板1012分别经左支撑挡板振动盘和右支撑挡板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左支撑挡板导轨174、右支撑挡板导轨上,支撑板载具13位于支撑板上料工位处; 外套柄杆1031经外套柄杆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外套柄杆导轨221上,连接柄套1032经连接柄套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进入至连接柄套导轨236中,内套柄杆1033经内套柄杆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依次排列进入至内套柄杆导轨246中;左连接轴1041、右连接轴1042分别经左连接轴振动盘和右连接轴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左连接轴导轨364、右连接轴导轨上,支撑杆载具33位于支撑杆上料工位处; 底壳105放置于底壳料架62内,面壳106经面壳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面壳导轨66上,底壳载具63位于底壳上料工位处; 销钉109经销钉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销钉导轨841上,螺帽108经螺帽振动盘工作振动排序后依次排列在螺帽导轨831上;组装夹具51位于连接导轨43正前方的组装工位处。
34.a.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将支撑板100、摩擦块102和支撑挡板101组装成支撑板组合体200,并将支撑板组合体200放置于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上,包括以下分步骤:a1.支撑板上料:支撑板上料机构11工作从支撑板料架12内输送一个支撑板100于支撑板载具13上并回位;a2.支撑板夹紧:第一夹紧机构14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夹紧支撑板100;a3.支撑板载具第一次平移:第一平移机构15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上摩擦块工位处;a4.上摩擦块:上摩擦块机构16工作拾取摩擦块导轨161上的一个摩擦块102装入支撑板100的条形凹槽1003中并回位;a5.支撑板载具第二次平移:第一平移机构15再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上支撑挡板工位处;a6.上左右支撑挡板:上左支撑挡板机构17工作将左支撑挡1011推入支撑板100左侧的转动轴1001上,同时,上右支撑挡板机构18工作将右支撑挡1012推入支撑板100右侧的转动轴1001上;a7.支撑板载具第三次平移:第一平移机构15第三次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支撑板组合体200输出工位处;a8.支撑板松开:第一夹紧机构14回位驱动支撑板载具13松开支撑板100;a9.支撑板组合体输出:输出机构19工作将组合后的支撑板组合体200输送至输送带41上;a10.支撑板载具回位:第一平移机构15回位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支撑板上料工位处;再转至步骤a1,循环往复;b.支撑杆组装:支撑杆组装机构2将外套柄杆1031、连接柄套1032和内套柄杆1033依次组装成支撑杆103,包括以下分步骤:
b1.外套柄杆上料:外套柄杆上料机构22工作输送一个外套柄杆1031于转盘机构21上的外套柄杆上料工位处;b2.转盘第一次旋转:转盘机构21工作驱动转盘211旋转至上连接柄套工位处;b3.上连接柄套:上连接柄套机构23工作将一个连接柄套1032装入外套柄杆1031中并回位;b4.转盘第二次旋转:转盘机构21再工作驱动转盘211旋转至上内套柄杆工位处;b5.上内套柄杆:上内套柄杆机构24工作将一个内套柄杆1033装入连接柄套1032和外套柄杆1031中并回位;b6.转盘第三次旋转:转盘机构21第三次工作驱动转盘211旋转至支撑杆输出工位处;b7.支撑杆输出:支撑杆输出机构25工作将支撑杆103输送至支撑杆输送机构26上;b8.转盘第四次旋转:转盘机构21第四次工作驱动转盘211旋转至外套柄杆上料工位处;再转至步骤b1,循环往复。
35.c.支撑杆输送:支撑杆输送机构26工作将支撑杆103输送至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中。
36.d.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将支撑杆103与左连接轴1041、右连接轴1042组装成支撑杆组合体300,包括以下分步骤:d1.支撑杆上料:支撑杆上料机构31工作从支撑杆输送机构26上输送一个支撑杆103于支撑杆载具33上并回位;d2.支撑杆夹紧:第二夹紧机构34工作驱动支撑杆载具33夹紧支撑杆103;d3.支撑杆载具第一次平移:第二平移机构35工作驱动支撑杆载具33平移至上连接轴工位处;d4.上左右连接轴:上左连接轴机构36工作将左连接轴1041推入支撑杆103尾部左侧的轴孔1034内,同时,上右连接轴机构工作将右连接轴1042推入支撑杆103尾部右侧的轴孔1034内;d5.支撑杆载具第二次平移:第二平移机构35再工作驱动支撑杆载具33平移至支撑杆组合体300输出工位处;d6.支撑杆松开:第二夹紧机构34回位驱动支撑杆载具33松开支撑杆组合体300;e.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将支撑板组合体200输送至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中,包括以下分步骤:e1.输送支撑板组合体:输送带41工作将支撑板组合体200输送至输送带41尾部;e2.推送支撑板组合体:推送机构42工作将输送带41尾部的支撑板组合体200经连接导轨43推送至组装夹具51上并回位;f.支撑组合体组装: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将支撑板组合体200与支撑杆组合体300组装成支撑组合体400,包括以下分步骤:f1.支撑板组合体夹紧:第三夹紧机构52工作驱动组装夹具51夹紧支撑板组合体200;f2.支撑杆组合体与支撑板组合体组装:第一组装机构54工作从支撑杆载具33上拾取支撑杆组合体300并将连接轴104装入支撑板100的条形凹槽1003上,使支撑板100上的销轴1004插入至连接轴104的圆孔内,然后第一组装机构54回位;f3.支撑杆载具回位:第二平移机构35回位驱动支撑杆载具33平移至支撑杆103上料工位处;f4.组装第一次平移:第三平移机构53工作驱动组装夹具51平移至连接轴104打螺丝工位处;f5.连接轴上螺丝:第一上螺丝机构45工作将自攻螺丝107穿过左右连接轴的上通孔1043攻入支撑板100上的销轴1004中,使连接轴104与销轴1004螺纹固定连接,然后第一上螺丝机构45回位;f6.组装第二次平移:第三平移机构53再工作驱动组装夹具51平移至组装输出工位处;g.底座组装:底座组装机构6将底壳105和面壳106组装成底座500,包括以下分步骤:
g1.底壳上料:底壳上料机构61工作从底壳料架62内输送一个底壳105于底壳载具63上并回位;g2.底壳载具第一次平移:第四平移机构64工作驱动底壳载具63平移至上面壳106工位处;g3.上面壳:上面壳机构65工作拾取面壳导轨66上的一个面壳106装入底壳105上,使面壳106的扣位与底壳105的扣位相互扣住;g4.底壳载具第二次平移:第四平移机构64再工作驱动底壳载具63平移至底座500输出工位处。
37.h.底座搬运:底座搬运机构7工作抓取底壳载具63上的底座500旋转90度,并将底座500插入至底座载具82中,然后底座搬运机构7回位;j.整体组装:整体组装机构8将支撑组合体400和底座500组装成手机支架成品600,包括以下分步骤:j1.组合体组装:组合体组装机构81工作抓取组装夹具51上的支撑组合体400,贴着底座载具82表面将支撑杆103头部的圆形转轴插入至面壳106的两凸块之间的凹槽中,然后组合体组装机构81回位;j2.销钉和螺帽锁紧:螺帽推送机构83工作推送螺帽导轨831上的一个螺帽108进入至面壳106的一侧凸块的六边形空槽中,然后,第二上螺丝机构74工作驱动销钉109穿过圆形转轴的通孔且与螺帽108螺纹紧固连接,然后,螺帽推送机构83回位,第二上螺丝机构74回位;k.下料输出:下料机构9工作将组装好的手机支架成品600从底座载具82中取出,并向外输出手机支架成品600;再转至步骤c,循环往复。
38.具体地,所述支撑板上料步骤a1包括以下分步骤:a11.拾取支撑板:第一气缸112工作驱动第一吸嘴114向下移动从支撑板料架12内吸取一个支撑板100并回位;a12.输送支撑板:第二气缸113工作驱动第一气缸112、第一吸嘴114及吸取的支撑板100一起移动至支撑板上料工位正上方;a13.放置支撑板:第一气缸112再工作驱动第一吸嘴114向下移动使第一吸嘴114释放支撑板100于支撑板载具13上并回位;a14. 支撑板输送回位:第二气缸113回位驱动第一气缸112、第一吸嘴114一起回位。
39.具体地,所述支撑板夹紧步骤a2:第一夹紧机构14(手指气缸)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的左支撑板夹抓和右支撑板夹抓夹紧支撑板100。
40.具体地,所述支撑板载具第一次平移步骤a3:第一平移机构15( x轴模组)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的左支撑板夹抓和右支撑板夹抓平移至上摩擦块工位处。
41.具体地,所述上摩擦块步骤a4包括以下分步骤:a41.拾取摩擦块:第三气缸163工作驱动第二吸嘴165向下移动从摩擦块导轨161上吸取一个摩擦块102并回位;a42.输送摩擦块:第一y轴模组164工作驱动第三气缸163、第二吸嘴165及吸取的摩擦块102一起移动至上摩擦块工位正上方;a43.上摩擦块:第三气缸163再工作驱动第二吸嘴165向下移动使摩擦块102装入支撑板100的条形凹槽1003中并回位;a44.摩擦块输送回位:第一y轴模组164回位驱动第三气缸163、第二吸嘴165一起回位。
42.具体地,所述支撑板载具第二次平移步骤a5:第一平移机构15( x轴模组)再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的左支撑板夹抓和右支撑板夹抓平移至上支撑挡板工位处。
43.具体地,所述上左右支撑挡板步骤a6包括以下分步骤:a61.挡板夹抓向下移位:第一z轴模组173工作驱动第二y轴模组172、第一手指气缸175、两个挡板夹抓176一起向下移动至设定位置;a62.夹持住左支撑挡:第一手指气缸
175工作驱动两个挡板夹抓176夹持住左支撑挡1011;a63.上左支撑挡:第二y轴模组172工作驱动两个挡板夹抓176将夹持住的左支撑挡1011推入支撑板100左侧的转动轴1001上;a64.松开左支撑挡:第一手指气缸175回位驱动两个挡板夹抓176松开左支撑挡1011;a65.挡板夹抓向上回位:第一z轴模组173回位驱动第一手指气缸175和两个挡板夹抓176一起向上移动到设定位置;a66.挡板夹抓回到初始位:第二y轴模组172回位驱动第一手指气缸175和两个挡板夹抓176一起回到初始位置。
44.上右支撑挡板与上左支撑挡板的工作步骤是一样的,且同时进行的,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45.具体地,所述支撑板载具第三次平移步骤a7:第一平移机构15( x轴模组)第三次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的左支撑板夹抓和右支撑板夹抓平移至支撑板组合体200输出工位处。
46.具体地,所述支撑板松开步骤a8:第一夹紧机构14(手指气缸)回位驱动支撑板载具13的左支撑板夹抓和右支撑板夹抓松开支撑板100。
47.具体地,所述支撑板组合体输出步骤a9包括以下分步骤:a91.拾取支撑板组合体:第四气缸192工作驱动第三吸嘴193向下移动从支撑板载具13中吸取支撑板组合体200并回位;a92.移动支撑板组合体:第三y轴模组191工作驱动第四气缸192、第三吸嘴193及吸取的支撑板组合体200一起移动至输送带41正上方;a93.释放支撑板组合体:第四气缸192再工作驱动第三吸嘴193向下移动使第三吸嘴193释放支撑板组合体于输送带41上并回位;a94.第三吸嘴移动回位:第三y轴模组191回位驱动第四气缸192、第三吸嘴193一起回位。
48.具体地,所述支撑板载具回位步骤a10:第一平移机构15( x轴模组)回位驱动支撑板载具13的左支撑板夹抓和右支撑板夹抓平移至支撑板上料工位处。
49.具体地,所述外套柄杆上料步骤b1:外套柄杆振动盘工作振动使外套柄杆1031依次排列在外套柄杆导轨221上,第一直振器222工作振动驱动外套柄杆导轨221中的外套柄杆1031依次进入至外套柄杆夹具212中夹持住。
50.具体地,所述转盘第一次旋转步骤b2:转盘驱动装置(凸轮分割器)工作驱动转盘211旋转90度至上连接柄套工位处。
51.具体地,所述上连接柄套步骤b3包括以下分步骤:b31.连接柄套夹抓插入至连接柄套中:第一双杆气缸233工作驱动连接柄套夹抓235向下移动设定距离,使连接柄套夹抓235插入至连接柄套导轨236上的连接柄套1032中;b32.夹持连接柄套:连接柄套夹持气缸234工作驱动连接柄套夹抓235向外移动夹持住连接柄套1032;b33.连接柄套夹抓第一次回位:第一双杆气缸233回位驱动连接柄套夹抓235带着连接柄套1032一起向上移动回位;b34.连接柄套移动至上连接柄套工位正上方:第一y轴模块232工作驱动连接柄套夹抓235带着连接柄套1032一起移动至上连接柄套工位正上方;b35.连接柄套插入至外套柄杆中:第一双杆气缸233再工作驱动连接柄套夹抓235向下移动设定距离,使连接柄套1032插入至外套柄杆1031中;b36.松开连接柄套:连接柄套夹持气缸234回位驱动连接柄套夹抓235向内收缩松开夹持住的连接柄套1032;b37.连接柄套夹抓第二次回位:第一双杆气缸233再回位驱动连接柄套夹抓235向上移动回位;b38.连接柄套夹抓回归初始位:第一y轴模块232回位驱动连接柄套夹抓235回到初始位置。
52.具体地,所述转盘第二次旋转步骤b4:转盘驱动装置(凸轮分割器)工作驱动转盘211再旋转90度至上内套柄杆工位处。
53.具体地,所述上内套柄杆步骤b5包括以下分步骤:b51.内套柄杆夹抓第一次下移:第二双杆气缸243工作驱动内套柄杆夹抓245向下移动设定距离;b52.夹持内套柄杆:内套柄杆夹持气缸244工作驱动内套柄杆夹抓245向内移动夹持住内套柄杆1033;b53.内套柄杆夹抓第一次回位:第二双杆气缸243回位驱动内套柄杆夹抓245带着内套柄杆1033一起向上移动回位;b54.内套柄杆移动至上内套柄杆工位正上方:第一x轴模块242工作驱动内套柄杆夹抓245带着内套柄杆1033一起移动至上内套柄杆工位正上方;b55.内套柄杆插入至连接柄套和外套柄杆中:第二双杆气缸243再工作驱动内套柄杆夹抓245向下移动设定距离,使内套柄杆1033插入至连接柄套1032和外套柄杆1031中;b56.松开内套柄杆:内套柄杆夹持气缸244回位驱动内套柄杆夹抓245向外移动松开夹持住的内套柄杆1033;b57.内套柄杆夹抓第二次回位:第二双杆气缸243再回位驱动内套柄杆夹抓245向上移动回位;b58.内套柄杆夹抓回归初始位:第一x轴模块242回位驱动内套柄杆夹抓245回到初始位置。
54.具体地,所述转盘第三次旋转步骤b5:转盘驱动装置(凸轮分割器)工作驱动转盘211第三次旋转90度至支撑杆输出工位处。
55.具体地,所述支撑杆输出步骤b7包括以下分步骤:b71.支撑杆夹抓前移:第二y轴模块253工作驱动支撑杆夹抓256向前移动设定距离;b72.夹紧支撑杆:支撑杆夹持气缸255工作驱动支撑杆夹抓256向内收缩夹紧支撑杆103;b73.支撑杆夹抓后移:第二y轴模块253回位驱动支撑杆夹抓256向后移动回位;b74.旋转支撑杆:支撑杆旋转气缸254工作驱动支撑杆夹抓256及夹紧的支撑杆103旋转90度;b75.支撑杆移至支撑杆输送机构正上方:第二x轴模块252工作驱动支撑杆夹抓256及夹紧的支撑杆103向支撑杆输送机构26方向移动设定距离,使支撑杆103正处于支撑杆输送机构26正上方;b76.松开支撑杆:支撑杆夹持气缸255回位驱动支撑杆夹抓256向外移动松开支撑杆103,使支撑杆103置于支撑杆输送机构26上;b77.支撑杆夹抓平移回位:第二x轴模块252回位驱动支撑杆夹抓256回位;b78.支撑杆夹抓回归初始位:支撑杆旋转气缸254回位驱动支撑杆夹抓256回旋90度回归初始位置。
56.具体地,所述转盘第四次旋转步骤b8:转盘驱动装置(凸轮分割器)工作驱动转盘211第四次旋转90度至外套柄杆上料工位处,即回到初始位置。
57.具体地,所述支撑杆输送步骤c:支撑杆输送机构26(传送带输送)工作将支撑杆103输送至第四吸嘴314正下方。
58.具体地,所述支撑杆上料步骤d1包括以下分步骤:d11.拾取支撑杆:第五气缸313工作驱动第四吸嘴314向下移动从支撑杆输送机构26上吸取一个支撑杆103并回位;d12.移动支撑杆:第一x轴模组312工作驱动第五气缸313、第四吸嘴314及吸取的支撑杆103一起移动至支撑杆上料工位正上方;d13.释放支撑杆:第五气缸313再工作驱动第四吸嘴314向下移动使第四吸嘴314释放支撑杆103于支撑杆载具33上并回位;d14.支撑杆输送回位:第一x轴模组312回位驱动第五气缸313、第四吸嘴314一起回位。
59.具体地,所述支撑杆夹紧步骤d2:第二夹紧机构34(手指气缸)工作驱动支撑杆载
具33的左支撑杆夹抓和右支撑杆夹抓夹紧支撑杆103。
60.具体地,所述支撑杆载具第一次平移步骤d3:第二平移机构35( x轴模组)工作驱动支撑杆载具33的左支撑杆夹抓和右支撑杆夹抓平移至上连接轴工位处。
61.具体地,所述上左右连接轴步骤d4包括以下分步骤:d41.连接轴夹抓向下移位:第二z轴模组363工作驱动第四y轴模组362、第二手指气缸365、两个连接轴夹抓366一起向下移动至设定位置;d42.夹持住左连接轴:第二手指气缸365工作驱动两个连接轴夹抓366夹持住左连接轴1041;d43.上左连接轴:第四y轴模组362工作驱动两个连接轴夹抓366将夹持住的左连接轴1041推入支撑杆103尾部左侧的轴孔1034内;d44.松开左连接轴:第二手指气缸365回位驱动两个连接轴夹抓366松开左连接轴1041;d45.连接轴夹抓向上回位:第二z轴模组363回位驱动第二手指气缸365和两个连接轴夹抓366一起向上移动到设定位置;d46.连接轴夹抓回到初始位:第四y轴模组362回位驱动第二手指气缸365和两个连接轴夹抓366一起回到初始位置。
62.上右连接轴与上左连接轴的工作步骤是一样的,且同时进行的,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63.具体地,所述支撑杆载具第二次平移步骤d5:第二平移机构35( x轴模组)再工作驱动支撑杆载具33的左支撑杆夹抓和右支撑杆夹抓平移至支撑杆组合体300输出工位处。
64.具体地,所述支撑杆松开步骤d6:第二夹紧机构34(手指气缸)回位驱动支撑杆载具33的左支撑杆夹抓和右支撑杆夹抓松开支撑杆组合体300。
65.具体地,所述推送支撑板组合体步骤e2:推送气缸421工作用推板422将输送带41尾部的支撑板组合体200经连接导轨43推送至组装夹具51的左支撑夹抓和右支撑夹抓上,然后推送气缸421回位驱动推板422回位。
66.具体地,所述支撑板组合体夹紧步骤f1:第三夹紧机构52(手指气缸)工作驱动组装夹具51的左支撑夹抓和右支撑夹抓夹紧支撑板组合体200。
67.具体地,所述支撑杆组合体与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步骤f2包括以下分步骤:f21.拾取支撑杆组合体:第六气缸543工作驱动第五吸嘴544向下移动从支撑杆载具33上吸取支撑杆组合体300并回位;f22.移动支撑杆组合体:第二x轴模组542工作驱动第六气缸543、第五吸嘴544及吸取的支撑杆组合体300一起移动至支撑组合体组装工位正上方;f23.组装支撑杆组合体:第六气缸543再工作驱动第五吸嘴544向下移动将连接轴104装入支撑板100的条形凹槽1003上,使支撑板100上的销轴1004插入至连接轴104的圆孔内,然后第六气缸543回位;f24.第五吸嘴移动回位:第二x轴模组542回位驱动第六气缸543、第五吸嘴544一起回位。
68.具体地,所述支撑杆载具回位步骤f3:第二平移机构35( x轴模组)回位驱动支撑杆载具33的左支撑杆夹抓和右支撑杆夹抓平移至支撑杆103上料工位处。
69.具体地,所述组装第一次平移步骤f4:第三平移机构53( x轴模组)工作驱动组装夹具51的左支撑夹抓和右支撑夹抓平移至连接轴上螺丝工位处。
70.具体地,所述连接轴上螺丝步骤f5包括以下分步骤:f51.左侧向下移位:第三z轴模组553工作驱动第一上螺丝机454和螺丝吸嘴555向下移动设定距离至左连接轴的上通孔1043正上方;f52.左侧上螺丝:第一上螺丝机454工作使批头驱动螺丝吸嘴555里的一颗自攻螺丝107穿过左连接轴的上通孔1043攻入支撑板100
上的销轴1004中,使连接轴104与销轴1004螺纹固定连接,然后第一上螺丝机454回位驱使批头回位;f53.左侧回位:第三z轴模组553回位驱动第一上螺丝机454和螺丝吸嘴555回位;f54.平移至右侧:第五y轴模组552工作驱动第一上螺丝机454和螺丝吸嘴555平移动设定距离至右连接轴上螺丝工位处;f55.右侧向下移位:第三z轴模组553再工作驱动第一上螺丝机454和螺丝吸嘴555向下移动设定距离至右连接轴的上通孔1043正上方;f56.右侧上螺丝:第一上螺丝机454再工作使批头驱动螺丝吸嘴555里的另一颗自攻螺丝107穿过右连接轴的上通孔1043攻入支撑板100上的销轴1004中,使连接轴104与销轴1004螺纹固定连接,然后第一上螺丝机454再回位驱使批头再回位;f57.右侧回位:第三z轴模组553再回位驱动第一上螺丝机454和螺丝吸嘴555再回位;f58.回到初始位:第五y轴模组552回位驱动第一上螺丝机454和螺丝吸嘴555回位至初始位置。
71.具体地,所述组装第二次平移步骤f6:第三平移机构53( x轴模组)再工作驱动组装夹具51的左支撑夹抓和右支撑夹抓平移至组装输出工位处。
72.具体地,所述底壳上料步骤g1包括以下分步骤:g11.拾取底壳:第七气缸613工作驱动第六吸嘴614向下移动从底壳料架62内吸取一个底壳105并回位;g12.移动底壳:第三x轴模组612工作驱动第七气缸613、第六吸嘴614及吸取的底壳105一起移动至底壳上料工位正上方;g13.释放底壳:第七气缸613再工作驱动第六吸嘴614向下移动使第六吸嘴614释放底壳105于底壳载具63上并回位;g14.第六吸嘴移动回位:第三x轴模组612回位驱动第七气缸613、第六吸嘴614一起回位。
73.具体地,所述底壳载具第一次平移步骤g2:第四平移机构64( x轴模组)工作驱动底壳载具63平移至上面壳106工位处。
74.具体地,所述上面壳步骤g3包括以下分步骤:g31.拾取面壳:第八气缸653工作驱动第七吸嘴654向下移动从面壳导轨66上吸取一个面壳106并回位;g32.移动面壳:第六y轴模组652工作驱动第八气缸653、第七吸嘴654及吸取的面壳106一起移动至底座组装工位正上方;g33.组装面壳:第八气缸653再工作驱动第七吸嘴654向下移动将面壳106装入至底壳105上,使面壳106的扣位与底壳105的扣位相互扣住;,然后第八气缸653回位;g34.第七吸嘴移动回位:第六y轴模组652回位驱动第八气缸653、第七吸嘴654一起回位。
75.具体地,所述底壳载具第二次平移步骤g4:第四平移机构64( x轴模组)再工作驱动底壳载具63平移至底座500输出工位处。
76.具体地,所述底座搬运步骤h包括以下分步骤:h1.底座夹抓向下移位:第四z轴模组73工作驱动旋转气缸74、第三手指气缸75、两个底座夹抓76一起向下移动设定距离,使两个底座夹抓76分别位于面壳106的两个凸块1061两侧;h2.夹持面壳:第三手指气缸75工作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夹持住面壳106的两个凸块1061;h3.夹持回位:第四z轴模组73回位驱动旋转气缸74、第三手指气缸75、两个底座夹抓76及夹持住的底座500一起回位;h4.夹持旋转:旋转气缸74工作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及夹持住的底座500一起逆时针旋转90度;h5.底座平移:第七y轴模组72工作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及夹持旋转90度的底座500一起平移至底座载具82正上方;h6.底座夹抓再次向下移位:第四z轴模组73再工作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及夹持旋转90度的底座500一起向下移动设定距离,使底座500插入至底座载具82的条形通道中;h7.松开面壳:第三手指气缸75回位驱
动两个底座夹抓76松开面壳106的两个凸块1061;h8.松开回位:第四z轴模组73再回位驱动旋转气缸74、第三手指气缸75、两个底座夹抓76一起回位;h9.回归初始位:第七y轴模组72工作回位、旋转气缸74回位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回归至初始位。
77.具体地,所述组合体组装步骤j1包括以下分步骤:j11.组合体夹抓向下移位:第五z轴模组813工作驱动第四手指气缸814、组合体夹抓815一起向下移动设定距离,使组合体夹抓815与支撑组合体400接触;j12.夹紧支撑组合体:第四手指气缸814工作驱动两个组合体夹抓815夹紧支撑组合体400;j13.组合体夹抓回位:第五z轴模组813回位驱动组合体夹抓815及夹紧的支撑组合体400一起回位;j14.平移组装:第四x轴模组812工作驱动组合体夹抓815及夹紧的支撑组合体400平移贴着底座载具82表面将支撑杆103头部的圆形转轴插入至面壳106的两凸块之间的凹槽中;j15.松开支撑组合体:第四手指气缸814回位驱动两个组合体夹抓815松开支撑组合体400;j16.组合体夹抓再回位:第五z轴模组813再回位驱动组合体夹抓815再回位;j17.组合体夹抓回归初始位:第四x轴模组812回位驱动组合体夹抓815回归初始位。
78.具体地,所述销钉和螺帽锁紧步骤j2包括以下分步骤:j21.推送螺帽:推杆气缸833工作驱动推杆832向前推送螺帽导轨831上的一个螺帽108进入至面壳106的一侧凸块的六边形空槽中;j22.销钉和螺帽锁紧:第二上螺丝机742工作使批头驱动销钉109穿过圆形转轴的通孔且与螺帽108螺纹紧固连接;j23.回位:推杆气缸833回位驱动推杆832回位,第二上螺丝机742回位驱使批头回位。
79.具体地,所述下料输出步骤k包括以下分步骤:k1.第八吸嘴平移位:第五x轴模组92工作驱动四个第八吸嘴95移动至手机支架成品600正上方;k2.第八吸嘴下移吸取成品:下料气缸93工作驱动四个第八吸嘴95向下移动并吸取手机支架成品600;k3.第八吸嘴回位:下料气缸93回位驱动四个第八吸嘴95及吸取的手机支架成品600一起回位;k4.第八吸嘴回归初始位:第五x轴模组92回位驱动四个第八吸嘴95及吸取的手机支架成品600一起回归初始位;k5.成品收集:四个第八吸嘴95松开手机支架成品600,手机支架成品600自由下落至成品收集箱中。
80.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由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来完成的,其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将支撑板(100)、摩擦块(102)和支撑挡板(101)组装成支撑板组合体(200),并将支撑板组合体(200)放置于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上;b.支撑杆组装:支撑杆组装机构(2)将外套柄杆(1031)、连接柄套(1032)和内套柄杆(1033)依次组装成支撑杆(103);c.支撑杆输送:支撑杆输送机构(26)工作将支撑杆(103)输送至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中;d.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将支撑杆(103)与左连接轴(1041)、右连接轴(1042)组装成支撑杆组合体(300);e.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将支撑板组合体(200)输送至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中;f.支撑组合体组装: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将支撑板组合体(200)与支撑杆组合体(300)组装成支撑组合体(400);g.底座组装:底座组装机构(6)将底壳(105)和面壳(106)组装成底座(500);h.底座搬运:底座搬运机构(7)工作抓取底壳载具(63)上的底座(500)旋转90度,并将底座(500)插入至底座载具(82)中,然后底座搬运机构(7)回位;j.整体组装:整体组装机构(8)将支撑组合体(400)和底座(500)组装成手机支架成品(600);k.下料输出:下料机构(9)工作将组装好的手机支架成品(600)从底座载具(82)中取出,并向外输出手机支架成品(600);再转至步骤c,循环往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分步骤:a1.支撑板上料:支撑板上料机构(11)工作从支撑板料架(12)内输送一个支撑板(100)于支撑板载具(13)上并回位;a2.支撑板夹紧:第一夹紧机构(14)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夹紧支撑板(100);a3.支撑板载具第一次平移:第一平移机构(15)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上摩擦块工位处;a4.上摩擦块:上摩擦块机构(16)工作拾取摩擦块导轨(161)上的一个摩擦块(102)装入支撑板(100)的条形凹槽(1003)中并回位;a5.支撑板载具第二次平移:第一平移机构(15)再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上支撑挡板工位处;a6.上左右支撑挡板:上左支撑挡板机构(17)工作将左支撑挡(1011)推入支撑板(100)左侧的转动轴(1001)上,同时,上右支撑挡板机构(18)工作将右支撑挡(1012)推入支撑板(100)右侧的转动轴(1001)上;a7.支撑板载具第三次平移:第一平移机构(15)第三次工作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支撑板组合体(200)输出工位处;
a8.支撑板松开:第一夹紧机构(14)回位驱动支撑板载具(13)松开支撑板(100);a9.支撑板组合体输出:输出机构(19)工作将组合后的支撑板组合体(200)输送至输送带(41)上;a10.支撑板载具回位:第一平移机构(15)回位驱动支撑板载具(13)平移至支撑板上料工位处;再转至步骤a1,循环往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分步骤:d1.支撑杆上料:支撑杆上料机构(31)工作从支撑杆输送机构(26)上输送一个支撑杆(103)于支撑杆载具(33)上并回位;d2.支撑杆夹紧:第二夹紧机构(34)工作驱动支撑杆载具(33)夹紧支撑杆(103);d3.支撑杆载具第一次平移:第二平移机构(35)工作驱动支撑杆载具(33)平移至上连接轴工位处;d4.上左右连接轴:上左连接轴机构(36)工作将左连接轴(1041)推入支撑杆(103)尾部左侧的轴孔(1031)内,同时,上右连接轴机构工作将右连接轴(1042)推入支撑杆(103)尾部右侧的轴孔(1031)内;d5.支撑杆载具第二次平移:第二平移机构(35)再工作驱动支撑杆载具(33)平移至支撑杆组合体(300)输出工位处;d6.支撑杆松开:第二夹紧机构(34)回位驱动支撑杆载具(33)松开支撑杆组合体(3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以下分步骤:e1.输送支撑板组合体:输送带(41)工作将支撑板组合体(200)输送至输送带(41)尾部;e2.推送支撑板组合体:推送机构(42)工作将输送带(41)尾部的支撑板组合体(200)经连接导轨(43)推送至组装夹具(51)上并回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包括以下分步骤:f1.支撑板组合体夹紧:第三夹紧机构(52)工作驱动组装夹具(51)夹紧支撑板组合体(200);f2. 支撑杆组合体与支撑板组合体组装:第一组装机构(54)工作从支撑杆载具(33)上拾取支撑杆组合体(300)并将连接轴装入支撑板(100)的条形凹槽(1003)上,使支撑板(100)上的销轴(1004)插入至连接轴的圆孔(1043)内,然后第一组装机构(54)回位;f3.支撑杆载具回位:第二平移机构(35)回位驱动支撑杆载具(33)平移至支撑杆(103)上料工位处;f4.组装第一次平移:第三平移机构(53)工作驱动组装夹具(51)平移至连接轴打螺丝工位处;f5.连接轴打螺丝:第一打螺丝机构(55)工作将自攻螺丝(107)穿过左右连接轴的上通孔(1044)攻入支撑板(100)上的销轴(1004)中,使连接轴与销轴(1004)螺纹固定连接,然后
第一打螺丝机构(55)回位;f6.组装第二次平移:第三平移机构(53)再工作驱动组装夹具(51)平移至组装输出工位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包括以下分步骤:g1.底壳上料:底壳上料机构(61)工作从底壳料架(62)内输送一个底壳(105)于底壳载具(63)上并回位;g2.底壳载具第一次平移:第四平移机构(64)工作驱动底壳载具(63)平移至上面壳(106)工位处;g3.上面壳:上面壳机构(65)工作拾取面壳导轨(66)上的一个面壳(106)装入底壳(105)上,使面壳(106)的扣位与底壳(105)的扣位相互扣住;g4.底壳载具第二次平移:第四平移机构(64)再工作驱动底壳载具(63)平移至底座(500)输出工位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h包括以下分步骤:h1.底座夹抓向下移位:第四z轴模组(73)工作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向下移动设定距离,使两个底座夹抓(76)分别位于面壳(106)的两个凸块(1061)两侧;h2.夹持面壳:第三手指气缸(75)工作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夹持住面壳(106)的两个凸块(1061);h3.夹持回位:第四z轴模组(73)回位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及夹持住的底座(500)一起回位;h4.夹持旋转:旋转气缸(74)工作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及夹持住的底座(500)一起逆时针旋转90度;h5.底座平移:第七y轴模组(72)工作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及夹持旋转90度的底座(500)一起平移至底座载具(82)正上方;h6.底座夹抓再次向下移位:第四z轴模组(73)再工作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及夹持旋转90度的底座(500)一起向下移动设定距离,使底座(500)插入至底座载具(82)的条形通道中;h7.松开面壳:第三手指气缸(75)回位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松开面壳(106)的两个凸块(1061);h8.松开回位:第四z轴模组(73)再回位驱动旋转气缸(74)、第三手指气缸(75)、两个底座夹抓(76)一起回位;h9.回归初始位:第七y轴模组(72)工作回位、旋转气缸(74)回位驱动两个底座夹抓(76)回归至初始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j包括以下分步骤:j1.组合体组装:组合体组装机构(81)工作抓取组装夹具(51)上的支撑组合体(400),贴着底座载具(82)表面将支撑杆(103)头部的圆形转轴插入至面壳(106)的两凸块之间的凹槽中,然后组合体组装机构(81)回位;
j2.销钉和螺帽锁紧:螺帽推送机构(83)工作推送螺帽导轨(831)上的一个螺帽(108)进入至面壳(106)的一侧凸块的六边形空槽中,同时,第二打螺丝机构(84)工作驱动销钉(109)穿过圆形转轴的通孔且与螺帽(108)螺纹紧固连接,然后,螺帽推送机构(83)回位,第二打螺丝机构(84)回位。9.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支撑杆组装机构(2)、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底座组装机构(6)、底座搬运机构(7)、整体组装机构(8)、下料机构(9),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支撑杆组装机构(2)、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底座组装机构(6)、底座搬运机构(7)、整体组装机构(8)、下料机构(9)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将支撑板(100)与支撑挡板(101)组装成支撑板组合体(200),并将支撑板组合体(200)放置于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上,支撑杆组装机构(2)将外套柄杆(1031)、连接柄套(1032)和内套柄杆(1033)依次组装而成支撑杆(103),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将支撑杆(103)与连接轴(104)组装成支撑杆组合体(300),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将支撑板组合体(200)输送至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中,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将支撑板组合体(200)与支撑杆组合体(300)组装成支撑组合体(400),底座组装机构(6)将底壳(105)和面壳(106)组装成底座(500),底座搬运机构(7)将底座翻转90度并搬运至整体组装机构(8)中,整体组装机构(8)将支撑组合体(400)和底座(500)组装成手机支架成品(600),下料机构(9)向外下料输出手机支架成品(600)。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包括支撑板上料机构(11)、支撑板料架(12)、支撑板载具(13)、第一夹紧机构(14)、第一平移机构(15)、上摩擦块机构(16)、上左支撑挡板机构(17)、上右支撑挡板机构(18)、输出机构(19),支撑板上料机构(11)、支撑板料架(12)、第一平移机构(15)、上摩擦块机构(16)、上左支撑挡板机构(17)、上右支撑挡板机构(18)、输出机构(19)分别固定安装于基座上,支撑板载具(13)固定安装于第一夹紧机构(14)上,第一夹紧机构(14)固定安装于第一平移机构(15)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工艺,包括:A.支撑板组合体组装;B.支撑杆组装;C.支撑杆输送;D.支撑杆组合体组装;E.支撑板组合体输送;F.支撑组合体组装;G.底座组装;H.底座搬运;J.整体组装;K.下料输出;再转至步骤C,循环往复。本发明还提供了可伸缩的手机支架自动组装设备,包括支撑板组合体组装机构(1)、支撑杆组装机构(2)、支撑杆组合体组装机构(3)、支撑板组合体输送机构(4)、支撑组合体组装机构(5)、底座组装机构(6)、底座搬运机构(7)、整体组装机构(8)、下料机构(9)。本发明能代替人工、成本低廉、安全可靠、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产量高、报废率低。报废率低。报废率低。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强 黄先和 曾昱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纯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3/9/13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