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
未命名
09-14
阅读:8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防护背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
背景技术:
2.婴儿背带是按照人体工学原理,通过肩带和腰带平衡分担宝宝重量,而且当宝宝坐在背带上时,背带的设计能让宝宝的脊椎以正确的姿势健康成长。
3.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告号为:cn216984302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前背式婴儿背带,包括背带本体和腰带,胸托与背托固定连接,肩带与背托固定连接,坐垫与胸托固定连接,腰凳与坐垫固定连接,腰带本体与腰凳固定连接,保护层与腰带本体固定连接,按摩组件与保护层固定连接,振动盘与腰带本体固定连接,加热层与腰带本体固定连接,使用时将婴儿放在腰凳上,通过背托和胸托包裹婴儿进行保护,将肩带和腰带佩戴好即可背负婴儿,在感到腰部酸痛疲惫时可以启动按摩组件和振动盘缓解酸痛疲劳,需要升温时启动加热层进一步缓解肌肉疲劳。
4.上述专利考虑到了气温较低的天气时,通过采用加热的方式来对婴儿进行保暖。但是此专利却未考虑在炎热的夏天时,背带与婴儿背部贴合的区域缺少透气结构,导致婴儿背部的热量难以散发,引起婴儿的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背带与婴儿背部贴合的区域缺少透气结构,导致婴儿背部的热量难以散发,引起婴儿的不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通过在背部设置具有透气缝隙的弹力约束结构,以保证透气性,提高婴儿在夏天时的舒适度,以及增加可拆卸连接的电热组件,以在冬天时为婴儿提供保暖。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所述背带主体的前表面形成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安装有弹力约束结构,所述弹力约束结构用于对婴儿背部提供支撑,其中,所述弹力约束结构形成有若干透气缝隙;以及
8.所述背带主体靠近镂空孔的位置有魔术贴,通过所述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有电热组件。
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婴儿用防护背带,背带主体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背带即可,本技术方案重点在于,在背带主体的前表面(婴儿背部贴合的区域)开设镂空孔,并且在镂空孔内增加了弹力约束结构,弹力约束结构能够为婴儿的背部提供弹力支撑,以提高婴儿背部的舒适度。在上述基础上,弹力约束结构形成有透气缝隙,在炎热的夏天时,透气缝隙能够提高婴儿背部的透气性,从而保证婴儿背部的热量的散出。此外,本技术方案还增加了电热组件,电热组件呈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在冬天时,将电热组件安装至背带主体,以将镂空孔覆盖,并对婴儿的背部进行加热,在夏天时,将电热组件取下即可。
10.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在夏天和冬天使用的情况,在夏天时具有较好的透
气性,从而避免婴儿因为背部热量过高而引起身体的不适,以及在冬天时装配电热组件,以对婴儿进行保暖,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11.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婴儿用防护背带,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力约束结构包括若干弹力带,若干所述弹力带呈交叉结构布置,且相邻的弹力带之间形成有所述透气缝隙。
13.在本技术方案中,对弹力约束结构进行了具体限定。其中,弹力约束结构由若干弹力带构成,弹力带的两端连接至镂空孔的孔边,且弹力带之间形成交叉结构,以保证透气间隙的形成,从而提高婴儿背部的透气性。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干所述弹力带与所述镂空孔的孔边具有多个连接点。
15.在本技术方案中,弹力带和镂空孔的孔边形成多个连接点,以保证两者的连接强度,避免弹力约束结构崩坏而对婴儿的安全造成隐患。
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热组件包括外覆层,所述外覆层通过所述魔术贴与所述背带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覆层内设置有电加热层。
17.在本技术方案中,对电热组件进行了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热结构较为成熟,因此可以直接采用市购的方式获得即可。在本技术方案中,提供了外覆层和电加热成的结构,外覆层用于提供电加热层的放置空间,可以采用保温透气型材料。电加热层则可以采用碳纤维发热体作为热源,并且可以喷涂绝缘硅胶涂料。电加热层可电接电源供电,优选的电接移动电源。
1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卡扣结构,所述卡扣结构设置在所述外覆层和所述背带主体之间。
19.在本技术方案中,卡扣结构辅助外覆层和背带主体的连接,避免外覆层脱落。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背带主体包括靠背部,所述镂空孔形成于所述靠背部,其中,所述靠背部的顶部两端设置有肩带。
21.在本技术方案中,肩带用于成人的穿戴。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腰带,所述腰带设置于所述靠背部的两侧。
23.在本技术方案中,腰带用于成人将背带主体绑系在腰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背带主体的安全性。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靠背部的底部的两侧形成有一对第一开口,以及所述靠背部的两侧形成有第二开口。
25.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用于婴儿四肢的穿过,以确保婴儿四肢的活动。
2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处设置有硅胶边。
27.在本技术方案中,硅胶边用于和婴儿的四肢接触,避免婴儿四肢与开口的边缘直接接触而摩擦受伤。
2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用防护背带的主视图之一(未装配电热组件);
3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用防护背带的主视图之二(装配电热组件);
3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用防护背带中电热组件的剖面图。
33.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4.1、背带主体;101、镂空孔;102、靠背部;1021、第一开口;1022、第二开口;1023、硅胶边;103、肩带;104、腰带;2、弹力约束结构;201、透气缝隙;3、魔术贴;4、电热组件;401、外覆层;402、电加热层;5、卡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7.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婴儿用防护背带。
3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
39.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所述背带主体1的前表面形成有镂空孔101,所述镂空孔101安装有弹力约束结构2,所述弹力约束结构2用于对婴儿背部提供支撑,其中,所述弹力约束结构2形成有若干透气缝隙201;以及
40.所述背带主体1靠近镂空孔101的位置有魔术贴3,通过所述魔术贴3可拆卸连接有电热组件4。
4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婴儿用防护背带,背带主体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背带即可,本技术方案重点在于,在背带主体1的前表面(婴儿背部贴合的区域)开设镂空孔101,并且在镂空孔101内增加了弹力约束结构2,弹力约束结构2能够为婴儿的背部提供弹力支撑,以提高婴儿背部的舒适度。在上述基础上,弹力约束结构2形成有透气缝隙201,在炎热的夏天时,透气缝隙201能够提高婴儿背部的透气性,从而保证婴儿背部的热量的散出。此外,本技术方案还增加了电热组件4,电热组件4呈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在冬天时,将电热组件4安装至背带主体1,以将镂空孔101覆盖,并对婴儿的背部进行加热,在夏天时,将电热组件4取下即可。
42.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在夏天和冬天使用的情况,在夏天时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从而避免婴儿因为背部热量过高而引起身体的不适,以及在冬天时装配电热组件4,以对婴儿进行保暖,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43.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且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弹力约束结构2包括若干弹力带,若干所述弹力带呈交叉结构布置,且相邻的弹力带之间形成有所述透气缝隙201。
44.在本实施例中,对弹力约束结构2进行了具体限定。其中,弹力约束结构2由若干弹力带构成,弹力带的两端连接至镂空孔101的孔边,且弹力带之间形成交叉结构,以保证透气间隙的形成,从而提高婴儿背部的透气性。
45.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若干所述弹力带与所述镂空孔101的孔边具有多个连接点。
46.在本实施例中,弹力带和镂空孔101的孔边形成多个连接点,以保证两者的连接强度,避免弹力约束结构2崩坏而对婴儿的安全造成隐患。
47.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电热组件4包括外覆层401,所述外覆层401通过所述魔术贴3与所述背带主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覆层401内设置有电加热层402。
48.在本实施例中,对电热组件4进行了限定。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热结构较为成熟,因此可以直接采用市购的方式获得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外覆层401和电加热成的结构,外覆层401用于提供电加热层402的放置空间,可以采用保温透气型材料。电加热层402则可以采用碳纤维发热体作为热源,并且可以喷涂绝缘硅胶涂料。电加热层402可电接电源供电,优选的电接移动电源。
49.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卡扣结构5,所述卡扣结构5设置在所述外覆层401和所述背带主体1之间。
50.在本实施例中,卡扣结构5辅助外覆层401和背带主体1的连接,避免外覆层401脱落。
51.本实用新型第六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背带主体1包括靠背部102,所述镂空孔101形成于所述靠背部102,其中,所述靠背部102的顶部两端设置有肩带103。
52.在本实施例中,肩带103用于成人的穿戴。
53.本实用新型第七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腰带104,所述腰带104设置于所述靠背部102的两侧。
54.在本实施例中,腰带104用于成人将背带主体1绑系在腰间,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背带主体1的安全性。
55.本实用新型第八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靠背部102的底部的两侧形成有一对第一开口1021,以及所述靠背部的两侧形成有第二开口1022。
5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021和第二开口1022均用于婴儿四肢的穿过,以确保婴儿四肢的活动。
57.本实用新型第九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开口1021和所述第二开口1022处设置有硅胶边1023。
58.在本实施例中,硅胶边1023用于和婴儿的四肢接触,避免婴儿四肢与开口的边缘直接接触而摩擦受伤。
59.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0.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包括背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主体(1)的前表面形成有镂空孔(101),所述镂空孔(101)安装有弹力约束结构(2),所述弹力约束结构(2)用于对婴儿背部提供支撑,其中,所述弹力约束结构(2)形成有若干透气缝隙(201);以及所述背带主体(1)靠近镂空孔(101)的位置有魔术贴(3),通过所述魔术贴(3)可拆卸连接有电热组件(4);所述弹力约束结构(2)包括若干弹力带,若干所述弹力带呈交叉结构布置,且相邻的弹力带之间形成有所述透气缝隙(201);若干所述弹力带与所述镂空孔(101)的孔边具有多个连接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用防护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组件(4)包括外覆层(401),所述外覆层(401)通过所述魔术贴(3)与所述背带主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外覆层(401)内设置有电加热层(4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用防护背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结构(5),所述卡扣结构(5)设置在所述外覆层(401)和所述背带主体(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用防护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主体(1)包括靠背部(102),所述镂空孔(101)形成于所述靠背部(102),其中,所述靠背部(102)的顶部两端设置有肩带(1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用防护背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腰带(104),所述腰带(104)设置于所述靠背部(102)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用防护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102)的底部的两侧形成有一对第一开口(1021),以及所述靠背部的两侧形成有第二开口(102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用防护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1021)和所述第二开口(1022)处设置有硅胶边(102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婴儿用防护背带,所述背带主体的前表面形成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安装有弹力约束结构,所述弹力约束结构用于对婴儿背部提供支撑,其中,所述弹力约束结构形成有若干透气缝隙;以及所述背带主体靠近镂空孔的位置有魔术贴,通过所述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有电热组件。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在夏天和冬天使用的情况,在夏天时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从而避免婴儿因为背部热量过高而引起身体的不适,以及在冬天时装配电热组件,以对婴儿进行保暖,提高使用的舒适度。提高使用的舒适度。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赖宇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4
技术公布日:2023/9/12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