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未命名
09-03
阅读:90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属于荒漠化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西北等缺水地区进行荒漠化治理、对废弃及塌陷矿区生态修复、对珍贵植物品种进行特殊培育等都需要有高效合理的专有设备。
3.现有技术中,申请号:201810933387.4 的一种干旱沙土环境生态植生体系,公开了一种干旱沙土环境生态植生体系,主要包括储水装置、高吸水树脂颗粒、漏斗、土工布、植生土、多孔装置、固化沙土层;储水装置置于多孔装置内,储水装置内装高吸水树脂颗粒和水、上部安装有漏斗,漏斗下端口盖土工布,多孔装置内填充植生土,植生土表面种植耐旱植物,多孔装置外设固化沙土层。其结构复杂,需要到现场进行施工,而不能通过工厂生产预制工具快速完成使用,实施成本高。申请号:201610075612.6 的一种沙漠植物培植装置及固沙涵水的方法,涉及一种沙漠植物培植装置及固沙涵水的方法,属于沙漠化治理技术领域,其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防渗容器,所述防渗容器采用能够使一定量的空气通过但能防止液体通过的透气防水材料制成,所述防渗容器的开口端设置有用来将防渗容器的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体,所述密封体上设置有用来供沙漠植物插入防渗容器中的通孔。其实施装置生产成本高,同时植物很难破坏容器外壳,不利益植物的后续成长。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以可降解材料制备,形成的保水保肥结构能在种子或幼苗生长初期提供很好的保护与培育作用,不仅可用于家庭日常使用,还能广泛应用于荒漠化治理、矿区生态修复、土壤改良等多种场景。
5.为实现向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包括植物培植装置主体,植物培植装置主体包括由可降解材料制备的外壳和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夹层,植物培植装置主体的内壳中间留设有容易容纳营养土、水分以及植物种子或者植物幼苗的存在空间,植物培植装置的靠近顶端设有用以向夹层内灌注植物营养液的注射口,植物培植装置主体顶部设有可以额张开或者闭合植物培植装置主体内部空间的柔性的保水保暖盖,保水保暖盖上设有可以调节敞口大小的调节拉环。
6.进一步,植物培植装置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结构,上部分为便于容纳营养土、水分以及植物种子或者植物幼苗的营养土筒状结构或者囊袋结构,方便为内壳中的土壤提供水分或者营养;下部分为便于将物培植装置主体插入沙土地的硬质的锥状或三角状结构。
7.进一步,制备外壳,内壳的可降解材料包括废纸纤维、生物质固废、工业固废,废纸纤维主要为各类废纸再回收产生的纤维,生物质固废为植物纤维,包括秸秆、木屑,工业固废为不含有重金属离子的粉煤灰、工业废渣、高岭土材料;内外壳作用材料均具有可降解性能,其中外壳所用材料具有防渗透性能,而内壳所用材料具有渗透作用。
8.进一步,外壳和内壳的形状保持一致,植物培植装置主体上部分的筒状结构的截面图为圆形、正方形、正多边形及各类平面图形;下部分的锥状结构底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0-75
°
,筒状结构的与锥状结构的高度比为10:0-5:5。
9.进一步,保水保暖盖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梯形的腰边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0-80
°
,保水保暖盖的厚度为内壳与外壳厚度的0.02-0.5倍。
10.进一步,调节拉环串联有用以拖拽控制的拉绳。
11.进一步,注射口的设置位置高度为植物培植装置主体整体高度的0.85-0.95处,有利于尽可能多储存水分,注射口为l型结构设置在植物培植装置主体侧壁上,注射口水平部分埋入土壤中,垂直部分注水口高于土壤8-20cm,其中沙漠地区垂直部分高度必须大于15cm,防止沙土填埋注射口。
有益效果
12.1、本装置以废纸纤维、生物质固废、工业固废等为原料挤塑成型制备的植物培育装置,具有实现固废综合利用、材料可降解的生态效益,植物生长过程中随着内外壳降解,不仅能作为肥料提供营养物质,而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0013] 2、本装置以内外壳形成的夹层结构可以持续为所培育的种子或植物提供水分或营养,短期内形成一个局部富水、富肥的成长环境,对缺水缺肥地区植物培育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0014] 3、本装置设计了可以改变敞口大小的保水保暖外壳,不仅可以避免幼苗或种子过度暴晒与水分过多流失,还能通过收集露水与雨水等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敞口大小调节通过拉环控制,可以单独调节,也可以串联使用,有助于规模化应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外壳,2-夹层,3-内壳,4-保水保暖盖,5-节拉环,6-注射口。
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8]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包括外壳1,夹层2,内壳3,保水保暖盖4,调节拉环5,注射口6;
[0019]
装置外壳1是由可降解材料制备,结构分为两部分,上部为筒状结构,有助于存储水分,下部为锥状结构,有助于装置在土壤中插入;装置内壳3与外壳1之间具有夹层2,主要用于存储水分或营养液,方便为内壳3中的土壤提供水分或者营养;装置主体顶端具有可收缩与展开的保水保暖盖4,保水保暖盖4为敞口结构,顶部有一个可以调节敞口大小的调节拉环5,能通过提升与下降调控上部敞口大小;外壳1侧面上部有可以向夹层2中注射水或者营养液的注射口6;装置外壳、内壳所用材料均为废纸纤维、生物质固废、工业固废等做填料挤塑整体压制而成,其中废纸纤维主要为各类废纸再回收产生的纤维,生物质固废包括秸秆、木屑、各类植物,工业固废主要包括所有不含有重金属离子的粉煤灰、工业废渣、高岭土等材料;内外壳作用材料均具有可降解性能,其中外壳1所用材料具有防渗透性能,而内壳3
所用材料具有渗透作用。
[0020]
本装置的内外壳的形状保持一致,上部的筒状结构的俯视图为圆形、正方形、正多边形及各类平面图形;下部的锥状结构底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0-75
°
,筒状结构的与锥状结构的高度比为10:0-5:5;保水保暖盖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梯形的腰边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0-80
°
,所用材料的厚度为内壳与外壳厚度的0.02-0.5倍,具有防水、可折叠等特性,白天光照强时通过提升调节拉环缩小敞口防止日晒过度造成水分大量流失,夜晚或雨天通过降低拉环扩大敞口收集露水或雨水,流入内壳中的土壤中进行滋养;当大规模种植的场景下,种植一列可以将所有拉环通过长杆或者牵引丝连接在一起,进行统一控制;所述的注射口的安装高度为外筒整体高度的0.85-0.95处,有利于尽可能多储存水分。
[0021]
当装置填埋进土壤中时,注射口水平部分埋入土壤中,垂直部分注水口高于土壤8-20cm,其中沙漠地区垂直部分高度必须大于15cm,防止沙土填埋注射口;所述的注射口需要注射的液体主要为水、营养液、液态肥等,需要根据特定的种子、植物配制相应的成分。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培植装置主体,植物培植装置主体包括由可降解材料制备的外壳(1)和内壳(3),外壳(1)和内壳(3)之间设有夹层(2),植物培植装置主体的内壳(3)中间留设有容易容纳营养土、水分以及植物种子或者植物幼苗的存在空间,植物培植装置的靠近顶端设有用以向夹层内灌注植物营养液的注射口(6),植物培植装置主体顶部设有可以额张开或者闭合植物培植装置主体内部空间的柔性的保水保暖盖(4),保水保暖盖(4)上设有可以调节敞口大小的调节拉环(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植物培植装置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结构,上部分为便于容纳营养土、水分以及植物种子或者植物幼苗的营养土筒状结构或者囊袋结构,方便为内壳(3)中的土壤提供水分或者营养;下部分为便于将物培植装置主体插入沙土地的硬质的锥状或三角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外壳作用材料均具有可降解性能,其中外壳(1)所用材料具有防渗透性能,而内壳(3)所用材料具有渗透作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1)和内壳(3)的形状保持一致,植物培植装置主体上部分的筒状结构的截面图为圆形、正方形、正多边形及各类平面图形;下部分的锥状结构底面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为0-75
°
,筒状结构的与锥状结构的高度比为10:0-5: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水保暖盖(4)横截面的形状为梯形,梯形的腰边与水平面的角度为10-80
°
,保水保暖盖(4)的厚度为内壳(3)与外壳(1)厚度的0.02-0.5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拉环(5)串联有用以拖拽控制的拉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注射口(6)的设置位置高度为植物培植装置主体整体高度的0.85-0.95处,注射口(6)为l型结构设置在植物培植装置主体侧壁上,注射口(6)水平部分埋入土壤中,垂直部分注水口高于土壤8-20cm,其中沙漠地区垂直部分高度必须大于15cm,防止沙土填埋注射口(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效保水保肥的植物培植装置,属于荒漠化治理技术领域。包括植物培植装置主体,植物培植装置主体包括由可降解材料制备的外壳和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夹层,植物培植装置主体的内壳中间留设有容易容纳营养土、水分以及植物种子或者植物幼苗的存在空间,植物培植装置的靠近顶端设有用以向夹层内灌注植物营养液的注射口,植物培植装置主体顶部设有可以额张开或者闭合植物培植装置主体内部空间的柔性的保水保暖盖,保水保暖盖上设有可以调节敞口大小的调节拉环。其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西部地区荒漠化治理,对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德 满文胜 车旎玥 曹文彬 张才德 剡天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华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3/9/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航家之家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航家号发表,未经原创作者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引用、复制、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任何单位或个人在获得书面授权使用航空之家内容时,须注明作者及来源 “航空之家”。如非法使用航空之家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的,航空之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航空之家官方QQ:2926969996)
航空之家 https://www.aerohome.com.cn/
飞机超市 https://mall.aerohome.com.cn/
航空资讯 https://news.aerohome.com.cn/
上一篇:一种基于钢结构的四管双坡空间桁架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护士操作台的制作方法